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不是佛號不靈,是我們自己不會用心。  (第四六二集)  檔名:29-519-0462

  他說「手書而刻石者,於一心不亂之下」它還有二十一個字,現在這個經本上沒有。可是出土的石刻的《阿彌陀經》多了二十一個字,這二十一個字很重要,這個地方給我們寫出來了。於一心不亂之下,尚有「專持名號,以稱名故,諸罪消滅,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」,就這二十一個字。這二十一個字確實是很重要,現在《彌陀經》上沒有這二十一個字,但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上有,他把這二十一個字補進去。我們要問,「一心不亂專持名號」行嗎?能滅罪嗎?古大德曾經說,這一句佛號,「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」。我想這很多我們淨土宗的佛弟子都聽說過,這祖師說的,這真的不是假的。但是我們想想,有這麼大的力量嗎?我們看這句經文,這裡頭有門道,為什麼?那個念佛一聲怎麼念?一心不亂專持名號,就有這麼大的力量。我們今天念佛,這心妄念很多,夾雜著妄念,我們功力就被破壞了。如果念佛的時候,誠心誠意的念,一個妄念都沒有,力量真是像這個地方所說的「諸罪消滅」。為什麼?佛在經上常說,說了一個原理一個原則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我們造作罪業是不善念頭生的,我們今天念一句佛號是善念,而且這句佛號是圓滿性德的流露,那什麼罪滅不掉?在以前,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,我們念這句佛號力量就很薄弱。為什麼?我們對它打了很多疑問,懷疑它,懷疑也把你念佛的功德破壞了。

  所以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就有道理,那個一聲佛號功德不可思議。「都攝六根」,我們眼見色、耳聞聲,第六意識在六根往外頭跑,都攝是拉回來。怎麼拉?眼見色不動心,不起心不動念,耳聞聲不起心不動念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,那叫都攝六根。這個人還得了嗎?這人是聖人,他不是凡人,凡人怎麼能控制得住?心就是往外跑。所以我們今天用什麼心?散亂心念佛,我們要能一心念佛那還得了嗎?念佛是一樣的,用心不一樣,所以它效果不相同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我們學教學這麼多年了,對這個了解,不再懷疑,這個一心念佛功德真不得了。所以說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,它相應,與誰相應?與自性相應,與性德相應。與性德相應就是跟阿彌陀佛相應,怎麼個相應法?跟阿彌陀佛同心、同德、同願、同行。能做到這四個同,你跟阿彌陀佛是一體,你說什麼樣的罪不滅?

  所以稱名,就是我們今天講執持名號,我們念這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或者是念「阿彌陀佛」,在行門裡面講,八萬四千法門,四弘誓願裡面講的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無量無邊無盡法門裡面,念佛是第一德。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真如自性的德號,它不是別的,念阿彌陀佛就是念我們的自性。這個名號可以翻成中國的意思,不翻是為了尊重,翻出來是什麼意思?阿翻作無,彌陀翻作量,佛翻作覺,「無量覺」。無量覺是自性,是性德,就是我們諺語所謂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就是這個意思,這個名號裡就是這個意思,自性才能夠真正稱得上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。我們天天念這個,念茲在茲,念久了不知不覺就明心見性,你說這個功德利益多大,不知不覺就見性。到什麼時候見性?一心不亂專持名號就見性。我們今天念佛效果不大,那就是我們不是一心,雜心念佛,我們是亂心念佛,不是一心。問題出在這個地方,不是佛號不靈,是我們自己不會用心。

  我們的業障很重,不要說過去,這一生所造的業,我們用什麼方法能把它消除。無量劫來生生世世,不知道造多少業,肯定是造的善業少、惡業多。為什麼?你看一個現象,你細心去觀察、去思惟,人學好難,學壞很容易。你從這裡你就能覺悟,我們無量劫來造的善業惡業哪個多?肯定是惡業多。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一個事實,《百法明門論》裡就告訴我們,我們阿賴耶裡面相應的善,善心所十一個,惡心所二十六個,超過一倍還不止。所以起心動念當然不善的念頭力量大,善的力量薄弱,沒有那麼大,又何況我們外面環境在誘導我們。學聖賢、學佛菩薩這個緣很殊勝,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環境,能夠引發你的善心所;離開佛堂,走進社會,那個染污是引發你的惡心所。你惡心所有二十六個,你要曉得善心所只有十一個,哪個力量大?學佛的人在佛堂還不錯,兩個鐘點來聽經,可是一走到外面二、三分鐘,我們這兩個鐘點的效果就沒有了。所以這些理跟事我們都要搞清楚、都要搞明白,然後你才真正相信,不懷疑了,念佛功德無比殊勝,你真相信了。

  古德有句話說,「念經不如念咒,念咒不如念佛」,有道理!為什麼念經不如念咒?經長,咒很短,短容易攝心;念咒不如念佛,咒也很長,這一句佛號就四個字,沒有比這個更短的,愈短愈容易攝心。你看佛教給我們淨念相繼,特別是臨命終時十念必生,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著,十個念頭,這十個念頭時間很短,一分鐘的時間足夠了,阿彌陀佛阿彌陀佛,一分鐘足夠了,這裡頭確實不會有一個雜念。你從這些方方面面細心去觀察、去體會,你才曉得念佛法門的殊勝。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特別給我們介紹,一生當中多次宣講這部經,真正是慈悲到極處,讓我們諸罪消滅,成就多善根福德因緣,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71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四六二集)  檔名:29-519-04624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四六二集)  檔名:29-519-04623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