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為什麼叫你修觀?  (第四六六集)  檔名:29-519-0466

  「乙,同類。凡倡導憶念彌陀、願生極樂之經典,均屬同類。其中亦有親疏,以持名念佛為親,其它為疏」。這是先說明與本經除了同部之外有同類。下面黃老居士為我們舉出來,同類裡面第一部,「《佛說觀無量壽經》,是經與以上大小二本,合稱淨土三經」,這是淨宗最主要的經典,合稱淨土三經。「乃淨宗基本經典,具談十六妙門」,就是十六觀;「勸導觀想念佛與持名念佛。」《十六觀經》是淨宗重要的一部經,我們可以這樣子說法,《大乘無量壽經》是淨宗概論,從方方面面來介紹這個法門。小本的《阿彌陀經》便於受持,所以在中國這一千多年來,修淨宗同學都把這個經本做為早晚課誦,非常的簡要。這是世尊無量的慈悲,確實給我們一個容易修學的法門,一個方法。《十六觀經》就是《觀無量壽佛經》,它裡面講十六種觀法,這裡面有觀想念佛、有觀像念佛、有持名念佛,最後第十六觀是持名念佛。愈是在最後,這個法門就愈重要。在古時候中國跟印度都有這個說法,最好的、最殊勝的是擺在最後。在文藝表演裡面屬於壓軸戲,最好的一齣戲總是放在最後,讓觀眾看到愈看愈有興趣;如果最好的擺在前面,看完了,後面都不如前面,大家就不看、就走了,最好的放在後面。

  那你就曉得,十六觀裡把持名念佛放在最後,這就知道淨宗修學方法,持名實際上比觀想、觀像都要殊勝。為什麼?這些經過去我都講過,我在學《觀經》的時候曾經問過李老師,問他十六觀的觀想、觀像,還有一個實相念佛沒提。觀想就有十四種,唐朝智者大師就是修觀想念佛往生的,所以這個法門也就跟著傳到韓國、傳到日本。在中國,修觀想法門的不多,我向老師請教為什麼,老師告訴我,觀想不容易成就!譬如第一觀,觀落日懸鼓,什麼叫成就?你睜開眼睛看到,黃昏太陽下山那個太陽就在你面前,你真能看得見,閉著眼睛,這個景象也在你面前,你試試看你什麼時候能觀成?真觀成了,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還得把這個東西拿掉,不拿掉你著相了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還得把它拿掉,拿掉比觀想成就還要費事、還要困難。他說念佛好,念佛只要一句名號,要你放下很簡單,比放下你那個觀想容易多了,想想是有道理。所以要記住,經上這句話是總原則、總綱領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。

  為什麼叫你修觀?是叫你把其他的雜念除掉。就像我們一心稱念,這一心才能往生,而不是講一心不亂;一心不亂當然那個品位高了,事一心不亂生方便土,理一心不亂生實報土,我們今天初學的人能夠生凡聖同居土就成功了。所以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面勸導我們,他以他自己做例子,「我一生求生淨土,只希望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我就很滿足」。這是示現給我們看的,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不難,善導大師講的「萬修萬人去」,一個都不漏。怎麼念法?還是要一心稱念。這個也重要,就是念佛的時候不能夾雜妄想,不能有妄念,這就叫一心。一心做到的時候,不懷疑、不夾雜,這就叫一心。所以真正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一定要知道,這個世界,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勸導我們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異口同音都來勸導,要不是無比的殊勝,佛會勸我們嗎?機會太難得了!眾生愚痴,以為這個法門簡單,大概不甚高明,要別求法門,以為別的法門都比這個高,錯了。愈殊勝愈簡單,古今中外沒有例外的,最簡單的最殊勝。

  前面概要裡詳細說明過,持名念佛是稱性起修,以如來果地覺做我們因地心,因果不二,這個太殊勝了。一心嚮往,我們就會把這個世間放下,這個世間裡面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就如同古人所說的,這是世間的滋味,一般人貪戀,世味哪有法味濃!法味裡面最濃的持名念佛,你為什麼念不下去?你持名沒有嘗到法味,沒嘗到味道,所以你會退心。你為什麼沒有嘗到味道?念佛的時候有懷疑、有夾雜,懷疑這個法門是不是最殊勝的?這法門是不是真的?我真能往生嗎?真有極樂世界嗎?猶疑、懷疑。第二個,對世間名聞利養的貪戀放不下。所以你勤苦念佛,念若干年都得不到法喜,都沒有品嘗法味出來,原因在此地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72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四六六集)  檔名:29-519-04664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四六六集)  檔名:29-519-04661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