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你要跟物欲去打一仗  (第四八O集)  檔名:29-519-0480

  《大學》裡面講的三綱,明德、親民、止於至善,用大乘一解釋,那就是華嚴境界,這就是佛法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。把明德講成自性,你看上頭再加個「明」,迷了自性,要把自性再恢復來,「明明德」,你看用大乘佛法解釋的。「親民」是普度眾生,把眾生度到什麼?「止於至善」是成佛,一切眾生圓成佛道。用這個一解釋,四書就變成《華嚴經》,這就是湯恩比所說的佛法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,佛法對中國文化貢獻太大,大幅度的提升。落實在八目,這就是修行的八個綱領,第一個格物,格物用佛法來解釋,什麼叫格物?斷煩惱。物是欲望、物欲,格是格鬥,你要跟物欲去打一仗,要把它戰勝,革除物欲,這佛法講斷煩惱。致知破所知障,格物是破煩惱障,這兩種障礙放下,你的真心就現前,誠意,真心現前。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是你心的作用、心的起用正而不邪,正知正見。誠意是心之體,正心是心之用,你看全用佛法解釋,跟大乘佛法有什麼分別?如果你不懂得佛法,你沒有辦法把儒家的四書五經講到最高峰,你做不到。所以,二程、陸王他們所講的東西,因為裡頭有大乘佛法,超過漢唐那些古大德。如果今天我們用大乘佛法來解釋西方的哲學跟科學,同樣都能把它融化跟大乘經一個境界,這就是佛法所說的「圓人說法,無法不圓」。

  這麼好的東西在面前不認識,可惜。實在講,我們說到這個地方感到無比的幸運,為什麼?我們年輕也迷惑,也不知道,沒有想到碰到方老師,他能說出來。當時我向他老人家請教,我說老師你這是從哪裡學來的?他告訴我,方老師這個人實在是非常聰明,他二十幾歲在美國教書就是一流的教授,就被人認為是個大哲學家。抗戰期間他回國了,在中央大學教書,有一年生病,那時候學校好像是在重慶還是在成都,中央大學,他到峨嵋山去養病,這就跟佛結了緣。他說峨嵋山那個地方是好地方,山清水秀,我到那裡去過兩次。他說寺廟裡報紙雜誌這些書籍統統沒有,只有佛經,讀書人喜歡書,沒東西看就看佛經,愈看愈有味道。所以他的佛法是自修的,當然過去的國學基礎好,底蘊深厚。他是方苞第十六代,方苞是桐城派的創始人,在中國文學上很有地位,桐城派的創始人,所以這是個世家。從那一次養病好了以後,他就沒有離開佛經,深入的研究,以後在台灣大學教書,我接觸他是他的晚年。在台灣二十多年,他統統講的是佛經,正式開課,在台灣大學教了幾個大單元,「大乘佛學」、「魏晉佛學」、「隋唐佛學」,他開這個。年歲大了,從台大退休,輔仁大學請去,在輔大博士班開「華嚴哲學」。他上課跟釋迦牟尼佛一樣,沒有講稿、沒有資料,上台就是隨口都說出來,所以學生聽他的東西不太容易,他沒有資料給你。那個時候已經有錄音,還不錯,同學們帶著錄音機把它錄下來,以後整理出來寫成書,《方東美先生全集》。他自己寫的很少,大概只有二、三種,英文部分是他自己寫的,其他整理出來那麼多,全是學生從錄音裡記錄下來的,我不曉得他有沒有看過。他沒有看過,可能他夫人看過,方師母看過,方師母對於這些書籍出版很謹慎。

  我跟他學的時候每個星期兩個小時,也沒有教材,沒有講義,提綱都沒有,每個星期兩個小時。很有系列的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要,從西方康德哲學講起,講到東方的中國哲學,講到印度哲學,最後講到佛經哲學。記憶力好,我們對這個老人不能不佩服。這才知道這個東西是大學問,方老師把這個介紹給我,我明白了、覺悟了,以前觀念錯了,把佛教看成宗教、看成迷信,錯了,現在真回過頭來。老師告訴我,這句話可非常重要,讓我沒有迷失方向,他說「佛教哲學不在寺院」,這個囑咐重要,「在經典」。他告訴我,從前寺院的出家人,那真是大哲學家,為什麼?他們研究,他們學習,確實是高人。寺院裡出家人他幹什麼?他天天在研究經典,天天在窮究學問。所以過去帝王時代,年輕人要讀書到哪裡去?到寺廟,寺廟的藏經樓不是完全藏的藏經,諸子百家樣樣都有,就是個圖書館。出家人都學,都通!所以年輕人在寺廟裡面讀書,有些家庭富有的,對寺廟供養一點;家庭非常清苦的,你念書念得好,寺廟照顧你的生活,為國家培養人才。你在那裡面去讀書,你遇到的問題,哪一個出家人都能給你解決,都能給你講解,都是好老師。他說現代出家人不研究經教,不學習了,所以你在寺院找出家人學就困難了。這個點醒非常重要,如果不說這句話,我到寺廟一看不對勁,我會對老師懷疑。為什麼?寺院這些專門研究佛教的人跟你講的不一樣,我有些問題,一問他們都不知道怎麼行?所以這個開導重要,我們到寺廟裡面去只是看經書,抄經,因為那個時候經本一般書店買不到,沒有流通的,到寺廟抄經,有問題不問他們,所以大家很歡喜。我有問題就問兩個人,一個是方老師,一個是章嘉大師,那時候指導我的是這兩個人,我遇到問題向他們請教,愈學愈有興趣。

  我學了七年出家,出家是章嘉大師勸導的,大師勸我出家,特別囑咐我,你可別去做官。我那時候年輕,我向他老人家請教為什麼。他說你做官是個清官,真正為人民做事情,如果你底下手下那些人都是貪官污吏,你怎麼辦?我聽到這個話我呆了,我能把我自己管好,我沒有辦法把別人都管好,官場現象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,老師的話是真的。他教我,你不如學釋迦牟尼佛,釋迦牟尼佛連國王都不要了。我想對,有道理,尤其是方老師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所以他叫我出家,教我學釋迦牟尼佛。我一開頭,第一本念的佛書不是經本,是《釋迦譜》、《釋迦方志》,這是章嘉大師指導我念的。我跟方老師學東西是沒有書本的,沒有任何資料,連個大綱都沒有,就像聽故事一樣,他講我聽。到章嘉大師,他就指定一些課本讓我學習,我學習第一個是學習《釋迦譜》、《釋迦方志》,釋迦牟尼佛的傳記,《大藏經》裡有,唐朝人寫的。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人,他不是神,他也不是仙人,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聖人,像中國稱孔子、稱孟子,稱為聖人。佛就是中國人講聖人的意思,印度人稱佛陀、稱菩薩,我們中國人稱聖人、稱賢人,這麼一回事情。這是首先我們搞清楚的,不能迷信,迷信就錯了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75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四八O集)  檔名:29-519-04802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四八O集)  檔名:29-519-04801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