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要把身體看作衣服一樣  (第六二七集)  檔名:29-519-0627

  底下開始,這就示現的八相,我們應該知道怎樣去學習。經文這四句「捨兜率,降王宮,棄位出家,苦行學道」,與底下這段經文,「表八相成道,但其位不一,凡有五等。《甄解》曰:如《華嚴賢首品》及《起信論》,於十信滿位,示現八相。《占察經》說四種作佛中,第一信滿作佛當之」。你看示現八相成道,什麼人就有這個能力?十信滿位就能夠示現。十信滿位,在佛法裡面講小學畢業,十信是佛教的小學,畢業了。雖是小學,我們看起來不得了,為什麼?他超越十法界了。我們看看這些菩薩修行就知道,初信位,看《華嚴經》上初信位,前面跟諸位報告,佛法修行的功夫就是放下,沒有別的,他放下八十八品見惑。見是見解,我們講看法,把一切錯誤的看法放下了,他證初信位,一年級。在小乘,就是初果須陀洹,都是一樣的,錯誤的看法放下了。錯誤的看法很多,佛把它歸類,歸為五大類,第一個是「身見」。我們都執著身是我,佛告訴我們身不是我。不是我是什麼?是我所,就是我所有的,像衣服一樣,衣服不是我,是我所有的。要記住,身體不是我,是我所有的,要把身體看作衣服一樣,因為身有生滅,我沒有生滅。記住,我沒有生死,生死是什麼?身體,身體有生死,我沒有生死。身體壞了,丟掉不要了,我再換個身體,就好像衣服穿壞了,或者穿髒了,脫下來換一件衣服,這個看法就正確。把身體看作我,你看錯了,這是第一個錯誤,這個錯誤會引起許許多多的錯誤。所以頭一個要把這個錯誤觀念改正過來,身不是我。那什麼是我?有些人說靈魂是我,身雖然死了,靈魂不滅,它又去投胎,又去找個身體。沒錯,可以這樣說法,但是佛告訴我們,靈魂還不是我。那什麼是我?佛說靈性是我,自性,自性是我,不生不滅。靈魂是怎麼回事情?這是迷了,迷失了自性,靈性就叫靈魂;靈魂覺悟了就是靈性。但是,靈魂在迷,迷出不了六道輪迴,它的活動空間是在六道之內,沒有辦法超越六道。如果它覺悟了,不要很大的覺悟,知道這個身不是我,那就容易了,它就能夠慢慢的覺悟到、認識到靈性才是真的我。佛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回歸到靈性。這個見解錯誤,這頭一個。

  第二個是「邊見」。邊見,我們今天講對立,執著有兩邊,我和你這對立的,我和他也是對立的。與人對立、與事對立、與一切萬物對立,錯了。對立就生煩惱,產生矛盾、產生衝突、產生鬥爭,都從對立起來。化解衝突從哪裡開始?化解對立,衝突自然沒有了。我在前幾年,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,主題就是化解衝突,用什麼方法?佛法講化解對立,要從這裡下手,這根本解決。對立是錯誤的,為什麼錯誤?宇宙、萬法跟自己是一體,你怎麼可以對立?一體,眼睛跟鼻子、耳朵是一體,眼睛跟鼻子要不要對立?鼻子跟耳朵要不要對立?它不就變成這個樣子嗎?這錯了,迷了才幹這個傻事,覺悟了怎麼會對立!再一個大的錯誤,成見,中國人常講,某人成見很深,就是今天講的主觀觀念,這個要不得。成見有兩種,有因上的成見、果上的成見,佛法裡面稱為「見取見」跟「戒取見」。見取見、戒取見,錯了,也是錯誤的,統統放下。最後一個是「邪見」,這四個不能包括的,統統包括在邪見。這些東西統統放下了,你就證得小乘初果,或者大乘初信位的菩薩,這是條件。我們能放下這些,就是《華嚴經》上十信位的初信位的菩薩,小乘的初果。

  第二信,我們用小乘來說,二信,初果往上去二果向,三信就證到二果,四信三果向,五信就證得三果,六信四果向,七信就稱阿羅漢,小乘四果,八信辟支佛,九信菩薩,十信是佛。從阿羅漢到佛這四個階級是四聖法界,不在六道輪迴了,四果就超越六道輪迴,就是七信位超越六道輪迴。初信到六信沒有出六道,他們覺悟了,他不迷惑,雖然在六道,他們修行的地方是人間、天上,他絕對不會墮三惡道,叫位不退,保證不墮三惡道。天上、人間七次往返,《華嚴經》上就取得七信位,七信位就超越六道輪迴。所以你就曉得,八信、九信、十信,十信心滿就是初住,超越十法界。超越十法界到哪裡去?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,一真法界,就是初住菩薩。初住菩薩成佛了,他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,應以佛身而得度者,他就示現八相成道成佛了,像釋迦牟尼佛的示現。諸位一定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當年降生在印度,是示現八相成道,最低的是什麼地位?十信心滿,是這個位子,是這樣的佛,他就有能力示現八相成道。這就是《占察經》上講的第一種,信滿,十信滿了他就作佛,有能力示現八相成道。跟「普門品」裡說的一樣,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,得大自在!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103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六二七集)  檔名:29-519-06271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六二七集)  檔名:29-519-06272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