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應機說法  (第二九三集)  檔名:29-519-0293

  再看底下一章,第六章,「藏教所攝」。什麼是藏教?這一開端就給我們解釋。「凡體究經典,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,說在何時,判屬何教,於此了知,則有助於理解全經。」我們就看到這一段。這就說出,這一章很有必要,要說的。體是體會,究是研究,在我們佛法裡面叫參究。參究跟研究有什麼不一樣?世間人講研究,研究裡面有心意識,也就是什麼?有分別執著。參究呢?參究不能用分別執著。離妄想分別執著叫做參,這裡面摻雜著有妄想分別執著就叫研究。所以研究是世間法,參究是出世間法,或者研究是世法,參究是出世法,不一樣在此地。怎麼樣參究法?你多看、你多聽,你沒有分別,你沒有執著,你沒有意見,你沒有批評,我們用一般講純客觀的。你有分別執著,你有意見、有批評,你有主觀觀念在裡頭,主觀觀念是什麼?是五種見惑裡面的見取見、戒取見。你摻雜這個東西在裡面,這叫世間法。所以我們要學,看得很清楚、聽得很明白,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再是不批評、不表示意見,沒有意見。沒有意見、沒有批評,你才能看出事實真相,那是智慧;如果夾雜著分別執著在裡面,見聞覺知,你所看到的是知識,不是智慧。知識跟智慧完全不一樣,智慧是很微妙的。所以現在人求智慧很不容易,他意見太多,喜歡批評,愛發表自己意見,全是知識。真有智慧的人、有涵養的人,他看到他不出聲,你不向他請教他不說的;你向他請教,他應機說法,看你是什麼程度,看你能接受多少。

  學習在日常生活當中,沒離開生活,離開生活到哪裡去學?善財的五十三參是什麼?就是從早起床到晚上睡覺,你這一天所接觸到一切人事物就是五十三參,你看到的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。善財童子真的是參,你細心去讀五十三參,他虛心在看、在聽、在學,沒有意見。最怕的是批評,善財童子從來沒有批評,都是讚歎、都是感恩,這個要學;讚歎是看到了真理,感恩是自己提升了境界。吉祥雲比丘代表的是初住菩薩,普賢菩薩代表的是圓滿,一生從初住達到究竟圓滿,五十二個階級。這是表法,法就在日常生活、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,五十三參是活的,不是死的,是實際的生活,《華嚴》怎麼落實在實際生活當中?善財表演出來了。這就把這個經屬於哪一藏,這是分類,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說的,判屬於教學,教學像我們現在教學的課程,應該把它放在中學或者是大學,要放在幾年級,什麼時候教,它是教育。你這樣了知,有助於理解全經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43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