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供像是什麼意思?  (第六O八集)  檔名:29-519-0608

  「具足」,這是佛經裡常常用的這兩個字。這兩個字的意思,這裡解釋得很好,「圓滿無餘」,就是圓滿,沒有絲毫欠缺,這叫具足,具足就是圓滿的意思。「《行願品》云」,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裡面說,「聞此願王」,你聽到普賢菩薩這十大願王,這十條大概的意思你也能夠明白,能懂了。「讀、誦、書寫」,這都是做功夫。讀,對著經典叫讀;誦是背誦,念得很熟,不必看經本也能背得下來,這叫誦。讀誦之外,書寫,書寫是我們現在講的默寫;但是書寫的時候也可以看著經本來寫,我們講抄經,不看經本,那是默寫,書寫是這兩種。「是諸人等,於一念中,所有行願皆得成就」,這幾句話諸位想想,如果我們沒有做到一心稱念,這效果就沒有。《遺教經》裡面所講的「制心一處」,一心稱念跟制心一處是一個意思,我們世間人講專心,在做功課的時候,修行的時候,心無二念,經文在自己心中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在這個時候,這十願願願具足,皆得成就。一願裡面圓滿其他的九願,願願如是,你看,十願就變成一百願。所以把它配在三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再把它配到九世,九世都從時間講的,過去過去,過去現在,過去未來;現在過去,現在現在,現在未來;未來未來,未來現在,未來過去。你這樣一分析,這十願就變成上千條願。所以菩薩十善為什麼能夠輾轉到八萬四千細行,就從這個地方擴展出去的。普賢十願當然也是八萬四千細行,再擴張,真的是無量無邊無數無盡,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這是《華嚴經》上總結的一句話。都在一念心中,念念如是,不可思議!

  「此正顯從果向因,以彌陀之善巧方便加持回向,成就無量超出十地諸聖之行願」,《行願品》裡面這一小段經文,顯示如來從果向因。普賢菩薩已經證得究竟果位,他是妙覺位,在華嚴會上他示現的身分是等覺菩薩。等覺菩薩是因位,妙覺是果位,換句話說,這叫眾生有感,自性常寂光有應,應身這個相就是等覺菩薩。這就是從果向因,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叫倒駕慈航,他又回來了,他慢慢往上升,現在退下來,下來幫助我們。他不下來,他在那個上位,我們上不去;他來去自由,我們不自由,所以他必須下來幫助我們。他怎麼幫助?你看,以彌陀之善巧方便加持迴向,倒駕慈航的普賢菩薩,還要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的善巧方便加持迴向,這是表演給我們看的。我們看到,明白了,能不依靠阿彌陀佛嗎?已經證得妙覺位,回頭做這種示現,沒有別的,就是勸告我們一定要依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在哪裡?這一部經就是阿彌陀佛,這要懂得。我們天天供養阿彌陀佛的像,如果每天燒香磕頭求他保佑,那是迷信,那就對不起阿彌陀佛,把阿彌陀佛當作神仙去看待,錯了!供像是什麼意思?供像是提醒我們,常常想到《無量壽經》。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教訓全在這部經典上,聽到名號想到經典,見到形像也想到經典,它的作用在此地。時時刻刻用它來提醒我們,教我們念念不要忘記,學佛人供養佛菩薩形像意思在此地。這要知道,要不然就搞迷信了。為什麼你們學佛的人供養那麼多佛像?我們的性德無量無邊,用一個名號、一個形像沒有辦法把我們性德圓滿的顯示。

  所以阿彌陀佛代表的是《無量壽經》,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《普門品》,普賢菩薩代表的是《行願品》,文殊菩薩代表的是《般若經》,地藏菩薩代表的是《本願經》,我們看到這些形像,就會想到這些經典裡面的教訓。這經典教什麼?《無量壽經》代表的是大圓滿,觀音菩薩代表的是慈悲。聽到這個名號,看到這些像,就要想到我要像觀音菩薩一樣,以大慈大悲心對待一切眾生,是這個意思,不能搞錯。地藏菩薩代表孝順父母,尊敬師長,這是教學的根本。世出世間聖賢教育從哪裡生的?從孝親尊師生的。所以菩薩的名號叫地藏,地是大地,藏是寶藏。現在你看,探測大地裡面的礦產。這個地是講的心地,心地的寶藏是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,用什麼方法去開採?用孝親、尊師這兩個方法就把自性裡面的寶藏開發出來,它取這個意思。聽到名號、看到這個形像立刻就能想到,你看,你的性德常常往外面透,這是好事情。文殊菩薩表智慧,普賢菩薩表真幹,用這個名詞就好懂,普賢菩薩是真幹,都是開發自性性德的。這些設施,這些藝術品,都是佛家的善巧方便,它一點迷信都沒有。所以真正懂得、搞清楚了,我們會對佛法佩服得五體投地,這是講什麼?藝術化的教學。藝術化是在近代二戰之後,這社會我們聽到很多藝術化的名詞,樣樣講求藝術,連戰爭也講求藝術,政治也是藝術,工商也是藝術,都講求藝術化。佛在三千年前就已經在做藝術化,統統進入藝術化的教學,我們不能不佩服;三千年後,人才想起,才來追求藝術。所以佛法裡頭非常重視這些雕塑、繪畫、音樂、美術、建築,樣樣都是表法的,樣樣都是教學。你真正懂得,不用說一句話,寺廟走一遍,你那一課就很豐富、就很圓滿的收穫了。這都是講的善巧方便、加持迴向,所有一切都是加持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100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六O八集)  檔名:29-519-06081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六O八集)  檔名:29-519-06082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