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不義之財不能取  (第六二五集)  檔名:29-519-0625

  諸佛如來,他到世間來現身教化,不是他的意思,是眾生的業感。眾生有感,想著佛、念著佛,這個信息送出去,佛菩薩立刻就能收到,收到他就來。可是,那個感還是要有個緣,這是大乘教上常講,佛不度無緣眾生,佛度眾生一定要有緣。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,從小到大跟世間人、跟一切眾生結緣非常廣,這裡面有善緣有惡緣,也有不善不惡的緣。結緣的時候,不管是有心或者是無心,有意無意都一樣,這緣都結上了。結的緣愈多,將來你成佛、成菩薩,你回歸到自性,你所收到信息的都是有緣眾生。過去生中有緣,他才會接受你教誨;如果沒有緣,你示現在他面前,他不相信你,他理都不理你,那你又何必來?就不會來了。所以來,一定都是接引有緣眾生,道理在此地。於是,我們在沒有成佛之前,也就是沒有大徹大悟之前,要懂得與一切眾生廣結法緣,這個好。因為善緣、惡緣裡都有情執,果報很麻煩,糾纏不清。法緣好,法緣是什麼?勸大家念佛,勸大家學佛,這個好!

  佛法,在三界一切眾生稱之為寶,叫「三寶」,寶的作用,能幫助我們解決一切苦難,我們在生活艱難的時候要得到寶物了,能解決我們生活問題,這個比物質上的七寶還要殊勝。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講的,「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」,這還得了,什麼人能做到?大概只有摩醯首羅天王才能做到,大梵天王都做不到,哪來的那些珍寶?這麼多珍寶布施比不上為人說四句偈,這就是法寶。為什麼?為人說四句偈,這個人會開悟;你布施大千世界七寶,他拿到手了很歡喜、感激你,他開不了悟!於是我們就曉得,什麼叫真正的珍寶?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這才是珍寶。什麼樣東西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?經典、經教,佛法裡面講的法門,方法、門徑,這些東西管用。這些東西得到了,世出世間的財寶你都不會缺乏,你知道怎樣才獲得。見性那就別說了,見性什麼都具足了,為什麼?自性裡頭沒有欠缺,什麼都具足。沒有見性,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不會現前。那我們生活怎麼辦?生活靠打零工,賺一點錢過日子,就這種情形。自性裡面,那就好像你的家財萬貫,你離開家的時候你拿不到。你在外面旅行,受一些苦難,那你不能不去工作,你不工作你吃飯就成問題了。我們迷失自性,在六道、在十法界裡頭打零工。見了性,見了性就不在十法界,至少你住在實報莊嚴土,那得大自在。

  再回到我們現前,佛教導我們,我們必須要知道,在十法界要講因果,離不開因果,六道更如是。六道裡面,我們要得財富得修行,怎麼個修法?財布施。要有這個心、願,歡喜修財布施,看到別人有困難的時候,我們應當全心全力幫助他。果報很快就現前,而且怎麼樣?愈施愈多。我們看到世間發大財的人,擁有億萬財富,那是什麼人?過去生中財布施修得多,感得這一生的果報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對他不會羨慕,平常心看他。我們想要,不難,我從現在起努力修財布施,將來果報不亞於他,也可能超過他多多。這是正正當當取得的財富,不是用一些損人利己的那些不善的方法,那樣得來的財富還是你命裡所有的。你命裡沒有,用什麼壞主意你都得不到,你拿著槍去搶人家,搶來的還是命裡有的,你說你冤不冤枉!你命裡沒有的,你還沒有搶你被警察抓去了。所以命裡有的,何必去搶劫、何必去偷盜?用這種非法的手段,把自己命裡面的財富打折扣了,叫虧折了。你命裡原來有一百個億,現在你得五十個億覺得不得了,你不知道,你用的手段是非法的,造作的罪業已經虧掉一半,你說冤不冤枉?所以,聖人都教給我們,不義之財決定不能取,那是錯誤的。佛教給我們有道理、有方法,聰明智慧是果報,法布施是因,你修法布施你就得聰明智慧,你修無畏布施,你就得健康長壽。我們世間人,這三樣東西誰不要?我們想要財富、想要聰明智慧、想要健康長壽,統統都能得到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,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

  可是財,諸位要曉得,自己一個人生活很簡單,很容易滿足,要那麼多幹什麼?可是我們要幫助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苦難眾生,那就需要。正當的用途、純淨純善的用途,三寶加持,也是有求必應,真心,沒有一點點私心。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為我們所示現的,祖師大德建立道場、安置大眾,讓大眾有個很好的修學環境,生活有保障,居住的環境好,這有好的老師、有好的同學。極樂世界是好榜樣,華藏世界是好榜樣,那個不必說,那是性德流露的,但是在我們的世間,那就不是靠性德,完全靠修德。修德能感動各種不同的善人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他們自動獻出來,成就這個事業。佛陀在世,你看看那些國王大臣、長者居士熱心奉獻,成就佛陀教化眾生的事業,我們在經典上看到。佛教傳到中國來,最初護法是帝王。漢明帝的時候派特使到西域去求佛法,遇到印度的高僧在那邊弘法,摩騰、竺法蘭。這些特使向這兩位大德說明,那時候漢朝,皇帝的求佛的誠意,邀請他們到中國來,這兩個人就來了,帶著佛像、帶著經書。那一年是公元六十七年,現在是公元二0一0年,公元六十七年,永平十年,這是佛法正式到中國,中國帝王禮請的。兩位法師到了中國,漢明帝就拜他做老師,這屬於國師的身分,給他們建立道場,就是洛陽白馬寺。那個時候首都在洛陽,第一個寺廟就是白馬寺,紀念白馬馱著經書、佛像,牠有苦勞,沒功勞有苦勞。中國人心多厚,這幾匹馬馱著經書佛像馱到中國,也不能忘記牠,把這個寺廟名稱命名於白馬,報恩。佛教是這樣到中國來的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103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六二五集)  檔名:29-519-06251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  (第六二五集)  檔名:29-519-06252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