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淨土大經解演義節要—損人利己的事情決定不能做!  (第二O五集)  檔名:29-519-0205

  再看第四:「所作不同。在此土,聖者咸遊聖域」。我們這個地方,同居土裡面的佛、菩薩,雖然在我們這個世間,他所居住的,這常說得好,境隨心轉,他是明心見性的人,所以自自然然他居住的地方就是實報莊嚴土,他把它轉變成實報莊嚴土。我們跟他同居在一塊,我們是輪迴心,我們所看到這個大地是穢土,六道裡面的穢土,我們心不乾淨。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,「境隨心轉」。我們這個世間有災難,他沒有災難,無論在哪個地方,他所居住的地方確實像極樂世界一樣。他的報土無量珍寶所成,絕對不是泥沙;樹木花草也都是珍寶,永恆不變,不像我們這邊春生夏長、秋收冬藏,四季有變化。菩薩實報土裡頭沒有變化,一切萬物是隨念化現的,化生的。這是所作不一樣,這些聖者都在教學。「而眾生輪轉六道,升沈無定」,輪迴心,造輪迴業,受輪迴報,這是肯定的。我們起心動念,想的是什麼?念的是什麼?說的是什麼?造的是什麼?如果我們一反省,你就知道,就像《地藏經》上所說「無不是罪,無不是業」。什麼叫罪?什麼叫業?我們所想的、所念的、所造作的,跟自性完全相違背,那就是罪業。

  賢首國師在《妄盡還源觀》裡面,把性德歸納為四條。性德那也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說,說不盡的,歸納成四條,就是性德的四根柱子,我們想想,我們能不能跟它相應?第一條「隨緣妙用」。我們是隨緣,我們不是妙用,我們隨緣起用全是煩惱,全是罪業;把隨緣統統用作輪迴,輪迴心,輪迴的念頭,用錯了。妙用是什麼?隨緣裡面遠離妄想分別執著就妙了。隨緣裡面,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是佛;有妄想,沒有分別執著,是菩薩;有妄想分別,沒有執著,是阿羅漢。我們現在全都有,隨緣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,這就是六道凡夫,這就不妙了,我們做的跟他相反。第二條「威儀有則」,那就是生活在這個世間,所表演的都是給一切大眾做最好的榜樣,這是佛菩薩。把什麼東西表演出來?把倫理演出來,把道德演出來,把因果演出來,把諸佛教誨演出來,為人演說,演是表演,做出好樣子給人看,幫助眾生覺悟,這是第二條。第三條「柔和質直」,這是講我們日常生活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要溫和,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。這個時代地球上居住的這些眾生,他顯現的是什麼樣子?自私自利,暴力色情,殺盜淫妄,他現在在演這個。你看他的思想、言語、行為,這不得了,這與性德一百八十度的違背,換句話說,這種造作肯定引發世界末日,這是走向毀滅的道路,這是走向阿鼻地獄,這還得了!這太可怕了。最後一條「代眾生苦」,現在人什麼想法?損人利己,代眾生苦跟這條完全相反,應當捨己為人,這是對的。損人利己的事情決定不能做!這是《還源觀》上賢首大師把性德歸納成四條。

  佛通常給我們講的就是十善業,性德就是十善業。十善業與《還源觀》上這四德完全相應。《十善業道經》上教導我們,我們有沒有把它落實?有沒有在真幹?真幹,那叫真的學佛,依教奉行。有些人想幹,不曉得從哪裡做起。在中國,我們的老祖宗也教我們,跟佛法基本上是相吻合的,我們學習從老祖宗這個淺顯的教學上下手,就不難做到。《弟子規》教我們孝親尊師,那是倫理的教育,道德的教育,而且是基礎必修的教育,人不能不學!《感應篇》是因果教育,要時時刻刻放在心上,善有善果,惡有惡報,因緣果報絲毫不爽!你真參透,你才相信,你才知道斷惡修善、懺除業障的重要。你今天學佛為什麼沒有進步?或者說為什麼進步那麼慢?都是你的業障在作祟,業障障礙住你,這是第一個因素。冤親債主來找麻煩,也來障礙你,那是第二個因素。只要把自己的業障消除,外面冤親債主很容易化解;業障不除,你的冤親債主不會原諒你,你還繼續在作惡。假名學佛,拿佛法做掩飾,人家更瞧不起你,麻煩在這個地方。有儒跟道的底子,十善業就很容易做到。古人學佛,一百年前的人,我們講一個世紀,一百年前學佛,學佛的人成就的人多!為什麼?他們受過這個教育,從小父母、大人就教!我記得我小時候,我們生長在農村,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,有時候要打架,也吵吵鬧鬧的,路上的行人,走路的行人看到了,就來教訓我們。我們那個時候,大人教訓都乖乖的聽著,不敢反抗!等我們父母發現了,對待那些客人感恩、感激。你說那個社會多和諧,那個社會多好!孩子,父母管你,你家裡面的人管你,外人一樣也管你,小孩走到哪裡,大人都管你。在今天社會沒有了,現在父母管不了小孩,老師管不了學生,這怎麼得了,這個現象多可怕!讓我們深深體會到,世出世間古聖先賢那麼樣重視教育,我們明白了。人是教得好的,也是教得壞的,看你怎麼教法。現在小孩都學壞了,誰教他?電視教他,網路教他,家裡人不管。現在教的小孩很可愛,很活潑;十年、二十年之後麻煩就來了,到那個時候後悔莫及。

  

  節錄自:02-039-0028淨土大經解演義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