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六九五卷) 2007/1/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695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前面清涼大師的開示,「十義」前面說過,這個地方可以省略。我們看看大師最後引《占察經》,跟我們講漸次作佛,這個我們應該要知道。《占察經》上講「漸次作佛,略有四種。何等為四,一者信滿法故作佛。所謂依種性地,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,清淨平等,無可願求故」,這是一段。成佛,在密宗裡面常說「即身成佛」,說得是沒錯,這裡面誤會的人很多,不了解什麼叫成佛、成的是什麼佛,依舊是迷惑,就免不了所謂盲修瞎練。印光大師在《文鈔》裡面講得很多。一般在佛法裡面所說的,成佛就是證得明心見性,大徹大悟;大乘經裡面所說的破一品無明,見一分真性,這是正確的,這叫成佛,那是真的成佛。
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,認為學密就能即身成佛,天台大師講有六種佛,第一種就是佛在經上講的,你本來是佛,自性本來是佛,這一點都不錯。一切眾生真的是平等、平等,決定沒有差別,所謂是生佛平等,眾生跟諸佛如來,從自性上來講一點差別都沒有。可是我們眾生迷了自性,自性起不起作用?當然還是起作用。但是這個作用扭曲,換句話說,這個作用不正常了。你雖然本來是佛,你現在有妄想分別執著;換句話說,你是帶著無明、塵沙、見思煩惱,這就叫凡夫。凡夫有佛性,必須要靠修行,修行是什麼?修行不是修本性,本性裡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都不是修的,它本來就有,本來具足,雖然在迷,並沒有失掉,只是不起作用,所以要靠修德。
講修德,這就有次第。天台大師講的「名字即佛」,大概我們現在都在名字位,名字位是有名無實。我們現在學佛,受了三皈,受了五戒,受了菩薩戒,五戒你有沒有得到?菩薩戒有沒有得到?沒得到。這就叫名字,有名無實。在這個地位,那就是從前李老師常說的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。你起惑、造業、受報,這就是六道輪迴。也就是我們雖然學佛,功夫不得力,這要知道。
功夫稍稍得力,你就又提升一層,叫「觀行即佛」,觀行是功夫得力了。功夫得力從哪些地方看?最明顯的,煩惱輕、智慧長,功夫得力。功夫得力的人念佛就能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說個實在的話,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,佛菩薩都沒有辦法讚歎,真是希有!那個世界是個平等世界,有四土三輩九品,不能說沒有,有;雖有,是平等的,這不可思議。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,釋迦牟尼佛的世界,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四土?有,但是不平等。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我們見不到,方便有餘土我們也見不到,我們見到的是凡聖同居土。這就是科學家所說的不同維次的空間,我們無法突破。
西方極樂世界雖然也是有四土,它四土平等。你看看生到凡聖同居土,這是最低的位次,下下品往生,到了極樂世界你同時看到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;觀音、勢至是等覺菩薩,他的報土是實報莊嚴土,就說明凡聖同居土跟實報莊嚴土沒有界限。我們在這裡見不到觀音,見不到大勢至,文殊、普賢都見不到,這跟極樂世界比那就差遠了。你能見到,天天能親近,他確實能幫助你,幫你提升境界。方便有餘土是阿羅漢的報土,我們這裡娑婆世界有,我們見不到阿羅漢。西方世界,你去看看《彌陀經》,阿羅漢、菩薩天天在一起生活,在一起上課,在一起學習。只要有觀行即的功夫就決定得生。但是觀行即的功夫要是修其他法門,在佛家講的八萬四千法門,都不能成就。為什麼?出不了六道輪迴。這是觀行即。
觀行即再往上提升,「相似即」,這就行了。相似即,相似即佛,有點佛的樣子,可見得他學得不錯了,有點佛的樣子。什麼時候說有點佛的樣子?《華嚴》上給我們講三大類的煩惱你已經斷掉一類。我們常講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你執著斷盡就相似,有點像佛,那是什麼?阿羅漢、辟支佛。在我們這個世間,他不在六道,他在四聖法界,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淨土;六道是穢土,四聖是淨土。
再提升到「分證即佛」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分證即佛就是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超越十法界。所以你要曉得,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是相似即佛,它有四個等級。天台大師說都是佛。我們一切眾生凡夫是什麼?名字即佛。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現在我們是有名無實,也是作佛,這漸次作佛。這個道理要懂。
妄想習氣斷乾淨了,叫「究竟即佛」。所以世尊講的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是講「理即佛」,從理上講平等的。但是理很重要,因為理上是平等的,我們就相信,我們就有信心,我們只要好好的修行一定可以恢復,證得就是恢復。因為你本有,本來有,你也沒有丟掉,只是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而已。所以你能夠放下執著就是阿羅漢,放下分別就是菩薩,放下妄想你就本來是佛,你真的是回歸自性。天台宗講的。
這個地方《占察經》說得也很好,《占察經》是地藏菩薩的經典。地藏菩薩有三部經,平常大家念的是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。這個地方講的是《地藏菩薩占察善惡業報經》,這裡頭有占卦的。佛真是大慈大悲,善巧方便,因為眾生喜歡問神、求籤、卜卦,佛門裡面本來沒有的,你看佛隨順眾生的習氣,那你喜歡占卜,佛門裡頭就這是真的,這不是假的。它有十種輪相,我們在年輕學佛的時候也曾經做過。另外一部是《地藏十輪經》,分量比較長一點。地藏菩薩有三部經,專講地藏菩薩的。
這是《占察經》上講的漸次作佛有四種,第一種是信滿。信滿與我們此地的經文相應,你看它講的四種,信、解、行、證。可是滿可不容易,滿是圓滿。我們今天信有沒有滿?不但沒有滿,我們今天的信心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樣,若有若無,有時候也挺相信,有時候不相信。信要是滿了那真不容易!我們常講堅定不移的信心,這稱之為佛。用清涼這四個字,這是信佛,真信佛,信佛是信自己。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頭講得好,首先要信自,然後再信他,他是他佛。他佛不是指別的,他佛是指釋迦牟尼佛,是指阿彌陀佛。但是先決的條件是信自己,自己本來是佛,這是最重要的;自己不相信自己而信他的,靠不住,不是真信。
蕅益大師講信講得深!我們今天學佛功夫不得力,成長的速度太慢,原因在哪裡?我們的信心沒能建立。信心要靠什麼建立?確實要靠經教。當然真正的基礎要靠自己的善根,善根是過去生中修行累積的,阿賴耶識累積學習佛菩薩的種子。我們講四種因緣,這是親因緣。這一生當中,我們能夠受到大乘佛法的薰陶、薰習,這是緣,有因、有緣,果報才會現前。薰習時間要長,不能中斷。這個薰習,四種緣裡面就是所緣緣,我們現在所緣的緣,不是緣世間的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,不是緣這個,我們是緣大乘佛法。念茲在茲,一天都不放鬆,天天在學習。這樣子經年累月長時的薰修,把自己過去生中的善根引發出來,就連上了。現在修行跟過去生中的連接,那就產生很大的力量。這個力量就是信心,決定相信自己,相信自己有如來智慧德相。
如來智慧德相是像什麼樣子?佛告訴我們最簡單的、最普通的就是十善業道。我們常常看彩畫的佛像,這佛像頭上都有個圓光,圓光上面寫了三個字,這三個字的念法叫「唵阿吽」,是梵文。我們看到梵文寫的還是比較多,有藏文寫的,也有中文寫的,但是發音都是一樣的,唵阿吽。這是什麼意思?十善業道圓滿,唵是身業,阿是口業,吽是意業。身業圓滿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,不但沒有這個行為,念頭都沒有,沒這個念頭才是圓滿,有這個念頭不圓滿。口業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;意業,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做到圓滿就是佛。這些都是落實在生活當中,尤其是待人接物,你想想看我們有沒有欺騙過人?語業裡頭妄語,有沒有騙過人?或者我們在另一個方面、角度來看,我們有沒有騙過自己?自欺欺人。我們欺騙自己,我們欺騙別人,這不行。所以信,你就知道多難!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實相是自性裡頭本具的般若智慧,這兩句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。
所以十善業道,學佛是從起步你就開始學,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,不出十善業道。《大方廣佛華嚴》就是十善業道的圓滿,你怎麼能小看它?你把這個小看了,你怎麼會有成就?這點我們要多想想。然後你就知道從哪裡學起,從十善業道。現在我們十善業道為什麼做不到?總的來說,第一是自己迷惑太重,煩惱習氣沒法子控制;第二,外面的緣不好,都是惡緣,你接觸這個惡緣,把你的煩惱就引發起來。所以很不容易修行,不要說成就,你修行都難!那我們自己就要明瞭,對自己要有嚴格的要求,怎麼樣能夠控制自己的煩惱習氣不讓它起作用,這是真修行;外緣,外緣盡量不接觸。
所以修行,我們最近也有些同修有很好的心得,那是什麼?閉關,有很好的護關護持。他們到哪裡去?到長春百國興隆寺,到那個念佛堂去念佛。那個念佛堂管理要求非常嚴格,常慧法師領導的,進到念佛堂就不說話,止語,讓你心裡面想阿彌陀佛,口裡面念阿彌陀佛,身體拜阿彌陀佛。多少天?七十天,佛七是十個七連在一起,七十天。人進去,出來就不一樣。最近有個同修前兩天打電話告訴我,他到那邊去打了十個佛七,七十天出來,七十天沒講話,告訴我非常好。他得的是癌症,他說沒事,現在好了。得癌症的時候問我,醫生要他動手術,他問我。我說:不必動手術,你到百國興隆寺去念佛,十個佛七念下來之後再說。癌症沒有了,好了,非常歡喜。
這是什麼?信心。你不相信就沒法子,不相信,相信醫生的可麻煩大了。誰給你治好的?佛力加持的。這是恭維的話,恭維佛菩薩;實際上你的信心,你的清淨心把你帶著病毒的細胞統統恢復正常,這是科學根據,不是迷信。佛告訴我們,我們每個人生下來,我們的身體每個細胞、每個器官都是正常的,沒有帶病毒的。有帶病毒是很少數的,那是什麼病?業障病。過去生中造的罪業太重,帶的業障病,科學裡面講遺傳,遺傳屬於業障病。業障病要真正懺悔還是可以治得好的,確實是古人講的「反求諸己」,遇到這些困難的時候,困難真正因素,像重病,因素不在外面,在自己!自己的根呢?根就是信心失掉了。信心失掉了,現在人講信心危機。真的,信心真是危機,信心失掉的時候,你的病就治不好;信心要是堅定,遇到傳染病你也傳染不上,為什麼?你有信心。
什麼人會容易得傳染病?有信心危機的。常常去防範、要防禦,要防禦就是沒有信心,有信心的防它幹什麼!古人教我們有兩句話也是至理名言,所謂是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。我們學佛、修道,或者是真正把儒家經典念透的,要不要防人?不要。防人也很累、也很苦,何必防人?為什麼不要防人?人人都是佛菩薩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人人都是善人,人人都是佛,你防他幹什麼?是真的嗎?真的,問題是你有堅定的信心。你遇到惡人,惡人看到你不忍心害你,本來是想害你,見了你的面不忍心。為什麼?你沒有防他的心。你要有防他的心,可能真的過去世冤親債主,他真的會下手;防的心都沒有了,你的信心都足了。所以《華嚴》上說「信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你說我們這一生何必防人?防人,你想想看我們自己損失多大!防人,你有沒有分別?你有沒有執著?肯定有,不但有,有堅固的分別執著。那我們這一生的修行就泡湯了,你怎麼會有成就?不能有。
我這一生學會了這點,我不防人,甚至於你害我的性命,我也不提防,為什麼?這身命是假的。你把這個身命害死,我很感謝你,為什麼?我又提升,升級,提早升級了,歡喜還來不及,哪有怨恨!至於財物,那就更不用去提防,佛法裡面講「財為五家共有」。尤其是稍稍學點大乘教的人,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包括身體也是,你防他幹什麼?你真正心到這樣清淨,你的信心才建立。還不是滿,滿就是佛,真的是佛!為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說的,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;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。信是一法,一法成就一切法都圓滿了,一即一切;一切法成就,這一法成就了。所以,一法成就了,一切法成就。你懂得這個道理,信滿,信成就了,他怎麼不是佛?他是真佛,他不是假佛。
我們這是就這麼多年來,學習經教體悟的這點道理,我們對它有堅固的信心,有堅固信心不依靠外面。外面人,有些好心的人,怕我們身體體力不夠,你看常常有人送東西給我吃,有些很多送些補品,我們怎麼樣?隨緣。可以接受,也可以不接受,接受跟不接受平等。接受怎麼樣?心地清淨,不受外境所轉。
古人能做到,在宋朝時候,大家知道有個濟公長老,你看那個樣子瘋瘋癲癲,很邋遢,身心清淨,真的是一塵不染。在我們這個時代,民國初年,距離我們現在大概是六、七十年,抗戰期間這個人還在,金山活佛,大家稱他金山活佛。他是鎮江金山寺的一位法師,他的法號叫妙善,人家稱他金山活佛。他那個樣子也就像濟公差不多,不修邊幅,身上一生就穿那麼一件衣服,冬天是這個樣子,夏天也是這個樣子。這就引起很多人對他另眼相看,薄薄的一件長衫,春夏秋冬四季他都不換的。一生不洗澡,衣服當然很髒,領子上油垢很厚,一般人講氣味很難聞,有人去聞聞它,他的衣服上有蓮花香,清香。他什麼都吃,人家供養鈔票,鈔票很髒,多少人手摸,細菌最多的,人家供養他,他捲起來就吃掉,他也不生病。他有時到處撿垃圾吃,最不可思議的事情,破銅爛鐵他都吃,他也沒生病。抗戰期間當中圓寂的。這是近代的,真的,不是假的。
這是什麼?信心。我們曉得妙善法師他的功夫至少是阿羅漢一類的,他有他心通;有他心通,當然天眼、天耳他就有,你心裡面起心動念他知道。像這種人他的修持方法我們一般人決定不能學,為什麼?我們沒有信心。他有信心是什麼?意念轉境界。這就是佛經上講的,一切法從心想生、境隨心轉,骯髒東西他吃到可以,他轉成乾淨的,他有這個能力;毒藥吃下去能變成甘露,他能轉境界。這在理上我們能理解,但是怎麼轉法我們不知道,科學家現在還沒有辦法,還研究不出來用什麼辦法來轉。在佛法裡頭用禪定、用信心、用念力轉變的。這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就表示很活潑,表現得很自在。這個人出沒無常,有時候人想到他,他就出現在面前,好像有神足通。哪個人想他、念他,或者有困難想他來幫助,真的你這一想,他就來了。
「信滿法故」,滿法這個意思深,法是一切法。這裡面所說的,經上所講的「所謂依種性地,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,清淨平等」。我們沒有辦法,我們能相信一切法不生不滅嗎?我們相信一切法清淨平等嗎?從這個地方看,我們就會想到妙善法師。我是聽樂觀法師告訴我的,因為他跟妙善法師在一起住過四個月,他對他奇怪的事情知道的很多,他告訴我是真的。有一次他跟妙善法師在一起吃飯,信徒很多,每個信徒都盛一碗飯供養妙善法師,他歡喜得很,就吃掉了。這陸陸續續來一下,他在旁邊看,看呆了,看他吃二十多碗,他是不是撐壞了?就告訴大家不可以再送了。妙善法師若無其事。離開齋堂,樂觀法師很關心他:怎麼樣,你有沒有撐著?怎麼樣了?他笑笑說了一句話:不增不減。這意思是什麼?再多也不多,不吃也不少。他可以好幾天不吃飯,可以一餐吃幾十碗,不增不減,不生不滅,清淨平等。
我們能夠看到自己,你要能夠觀你自己的身不生不滅、清淨平等,你什麼病都沒有了,什麼樣疑難雜症全消掉了。同學們過去看「山西小院」,你看這四十多個得癌症的,醫院醫生放棄治療,他們回家去念佛,去念《地藏經》,念了三個月再去檢查,完全好了,認為這是奇蹟。我特地為這個事情做了一個小時的報告,不是奇蹟,就這個道理,一切法不生不滅、清淨平等。你在醫生放棄治療,你也是沒有辦法,你這時候真的用真心去念佛、去誦經,你沒有雜念。為什麼?知道自己壽命沒幾天了,真的是認真修行。沒有想到這一認真,帶著不好細菌的細胞,所謂是生病的細胞,統統恢復了正常,就這個道理。要不要用醫藥?不需要。醫藥用不好,你自己意念治好了。
這個不可以跟普通人講,跟普通人講,他也去學,那一學就壞了。你沒有信心,你沒有清淨心,這個要真信,它才產生效果,不是真信,你還有疑惑,你還有煩惱習氣,說得明白一點,你還有分別執著,這個對你來講就不靈。確確實實分別執著放下了,一心專注,一心是清淨心;執著的心不清淨,分別心不清淨,執著的心是最骯髒的,分別比較好一點,不清淨。起心動念沒有關係,起心動念還算是清淨,只是無明,沒有嚴重的污染。這個理一定要懂,懂了之後,在日常生活當中,把我們一些錯誤觀念糾正過來,一定要相信自己本來是佛。濟公古時候做出樣子給我們看,妙善法師在近代做出樣子給我們看,這些都是佛法裡面講作證轉。「山西小院」這批人也是做樣子給我們看,我們要相信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前面四種佛,我們介紹了信滿作佛,下面再看第二是「解滿作佛」。這個名詞也比較容易懂,什麼是解滿?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,這是解滿。也就是說跟宗門裡面講的大徹大悟沒有兩樣,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是證滿,大開圓解是解滿,這也是佛。實在說信解行證,滿有等級、有差別,像《華嚴經》裡面十信,信滿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都是屬於解滿,十地是證滿,住、行、向這三十個位次是屬於解行。我們必須要記住,佛給我們講的一個最高的原則,那就是一多不二,一個得到統統都得到。為什麼統統都得到?因為一切法是性德的流露,法爾如是。這個道理一定要懂,要承認、要肯定,一切萬法都是自性變現的,自性能現能變。這個能變就是帶著妄想分別執著。
妄想分別執著你不必去怕它,為什麼?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你只要是了解它,它不礙事,它沒有妨礙我們的自性,也沒有妨礙外面的法相。我在前面曾經講過,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個抽象的概念,根本沒有事實,不是事實,這要懂得。懂得之後,雖有,不礙了,為什麼?你自己曉得那是假的。剛才我說的,你的心就恢復到清淨,十善業自然就圓滿的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,條條都做到,不但做到,做得很圓滿。所以這個地方信解行證,你只要有一個字,在一個字上下功夫就能成就。
這四個字,如果在佛法宗派裡面來講,信滿作佛這是哪個宗?你們諸位想想,大乘八個宗裡頭,我們一定會想到淨土宗。你看淨土宗裡面,自古以來許多念佛往生的人,往生就作佛了。可是裡頭不少人不認識字,沒有念過書,甚至於沒有學過經教,什麼也不懂,說老實話他連三皈五戒也沒受,他能往生,他靠什麼?信。信為道元功德母,他真的相信有極樂世界,有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接引一切念佛眾生,我只要念佛,到時候他一定來接我往生,就靠個信字。信滿他就往生,往生真的作佛,不是假的。因為極樂世界不在十法界裡面,十法界裡頭沒有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在華藏世界裡頭,真信!
真信的效果,山西小院所表現的就是真信的效果。真信能夠圓滿一切善法,十善業道不要學就圓滿。十善業道還做不到,你不信,不信佛,你不信淨土,雖然念阿彌陀佛,你不信阿彌陀佛。為什麼?十善業道對照一下心,阿彌陀佛還會害人嗎?阿彌陀佛還會佔人便宜嗎?佔人便宜的念頭就是盜心,就是偷盜,總想佔點便宜是盜心。阿彌陀佛還會有淫欲的念頭嗎?阿彌陀佛還會騙人嗎?阿彌陀佛還會兩舌嗎?你要真正相信,你就都不會了,貪瞋痴都沒有了。貪瞋痴沒有了,信心清淨,不生煩惱,生智慧,他怎麼會不往生?這樣念佛,真的會念!這講信位,修這個法門。
解位,那就是學習經教,在經教裡面大開圓解。我們很多學經教的學了一輩子,經也講得不錯,可是沒有圓解。圓解就是沒有學的東西也通了,學的明白,沒有學的也明白,才叫大開圓解,這是解滿作佛。他為什麼能夠圓解(圓是圓滿)?他的疑慮斷掉了。疑慮是煩惱,他對一切法還有懷疑、還有顧慮;對一切法裡面沒有懷疑,再沒有妄想了,慮是妄想,所以他大開圓解。大開圓解就是明心見性,就是解真正的圓滿。這個解在大乘教裡面,華嚴宗是解門,天台宗是解門,三論宗是解門,法相唯識宗是解門,這四個宗派都是從世尊經教裡面去下功夫。
經教學習也有訣竅,你不能學多,為什麼?學多了你的心散亂,你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你能學到佛學的常識,你沒有辦法解它的真實義,開經偈上所說的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。那怎麼辦?一門深入。你看古大德,這都給我們做出榜樣,在教下真的大開圓解了,他一生學一部經,他也講了很多經,但是始終他一部為主,一經通了一切經都通。什麼叫通?圓解叫通。圓解是什麼意思?從修學當中把自性般若引發出來。佛說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」,如來智慧就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智慧,不是從外頭來的。你從學習經教,要把你自己自性裡面的智慧引出來,這就對了。所以,佛教導我們不是叫我們要記住他的教訓,不是,那就完全錯了,那真的是對不起佛菩薩。你記住他的東西,學習他的東西,你永遠跟著他走,你沒辦法跟他一樣。
佛任何教學的方法,八萬四千法門,沒有別的,都是幫助你,希望你自己明心見性,希望你自己把你自性裡面的般若德相引發出來,這是他教學的目的。永遠沒有說是牽著你的鼻子叫你跟他走,不是。他所說的,他所行的,他所示現的,全是自性的流露,誰的自性?自己的自性。你要看到、聽到、接觸到,恍然大悟,佛的目的在此地,真了不起!我們對佛自然五體投地,這個恩德太大了。要是牽著鼻子跟他走,他不是好漢,那他對不起人。佛的本願令一切眾生返璞歸真,令一切眾生同成佛道,是平等的,沒有差別的。所以成佛之後,佛沒有大佛、小佛,佛沒有古佛、今佛,沒有。為什麼?空間沒有了,時間沒有了。時間沒有了就沒有先後,空間沒有了就沒有大小,那是真的,一真法界。
我們錯誤的觀念就太多、太嚴重了,知道自己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是錯誤的,你還不放下嗎?放下就是,放下就對了,放下就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。事實,在我們面前放下容易,明瞭太難了,所以佛法確實是哲學裡面所講的「知難行易」。無論是理、無論是事都是知難,理太深,事太複雜,不止千頭萬緒(千頭萬緒這個數量小),你如何能理解?但是理解裡頭有個祕訣,祕訣是什麼?無量無邊的頭數都不是真的,都是虛妄的。這就好辦!你要能肯定,你要能相信,要能接受,自然就會放下,不再在這些理事上去分別執著了。
我們今天講研究,研究就是分別執著,所以佛家不講研究,佛家講參究。參究跟研究有什麼差別?研究裡頭有分別執著,就是分別心、執著心,有成見,我的看法、我的想法,研究;參究裡頭沒有,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沒有我的想法、看法,沒有。所以參究是止觀,直接的,研究裡面那就委曲婉轉。這就是佛法跟一般世法不相同的地方。你看佛法參,離心意識參,離心意識就叫做參。心是什麼?阿賴耶識。阿賴耶識什麼?落印象;識是分別,第六意識;末那識,執著。心意識是什麼?分別、執著、落印象。落印象就是阿賴耶裡面的種子,十法界都不出這個範圍。佛教給我們離心意識,離意是不執著,第七識,離識是第六識不分別。不執著、不分別,不用第八識,第八識是落印象,不落印象。
不落印象那個心是什麼?心像鏡子一樣。你看鏡子照外面照得清楚嗎?很清楚,一樣都不會漏掉。它有沒有執著?沒有;有沒有分別?沒有;有沒有落印象?沒有。正在照也不落印象,像我們現在面對著電視螢幕它就是這樣的,螢光幕沒有執著、沒有分別、不落印象,正在照也不落印象,這個你要知道。不能說正在照,真的有形相,沒有,螢光幕乾乾淨淨。你要不相信,你把電視一關起來,你看它有沒有印象,沒有;不像照相機,照相機按一下,真的它落了印象。我們電視、電腦螢幕它不落印象。
所以古人教我們用心如鏡,這個修行非常高明。我們早晨照鏡子,有沒有想到我今天一天要學鏡子,我眼見色、耳聞聲、鼻嗅香、舌嘗味,不分別、不執著、不落印象?果然能夠做到,然後回頭看看濟公,看看金山活佛,有什麼了不起!太簡單了,太平常了,他們的本事就在此地。我們比不上他的,就是因為見色聞聲分別、執著、落印象。所以我們信解行證永遠功夫不得力,不要說滿,不得力。把執著放下才得力,你就知道這個問題嚴重,自己要真正想成就,這不放下不行!
佛法知難行易,為什麼行這麼難?你知有問題。知是什麼?破疑生信。你懷疑,你有顧慮,世間太多的人這個關口不能突破,尤其在一個人自己的能力薄弱,沒有福報,也沒有好的家親眷屬、朋友照顧你,你所擔心的是什麼?擔心生活,所謂這是人之常情,你怎麼能把憂慮放下?憂慮工作,憂慮生活,牽掛的事情太多了,這些對於道業造成最嚴重的妨礙。我初學佛的時候處在這個境界裡頭,章嘉大師他老人家教我,過去的已經過去了,你想它幹什麼?這有道理;明天未來,未來還沒有來,你想它幹什麼?也很有道理。他常常教我不要想過去,不要想未來,胡思亂想,那叫妄想,他給我解釋這叫妄想;好好把握著現在,只要把現在抓住,你真的抓住了。
你看你想過去、想未來,把現在忘掉,現在沒有抓住,你才真的失敗了,這個話很少人能說得出。只要抓住現在,在大乘教裡面現在我們才真的明瞭,為什麼?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所以叫你抓住現在,就是大乘教你抓住一真法界,十法界不是真的,一真法界是真的,一真法界就是現在,沒有過去、未來。今天不是過得很好嗎?何必想明天,何必想過去!念念圓滿,念念自在,只要當下這一念心行與性德完全相應。
你不知道什麼叫性德,給你講個最簡單的綱領、原則,就是十善業道,這你很容易懂。雖然容易懂,你懂的有淺深程度不一樣。一切法不出十善業道,這個話不是我說的,佛在《十善業道經》上講的,是真話,一點都不假。我們學了五十多年,今年二00七年,我學佛五十六年了,我跟大家作證,佛講的話句句真實,沒有一個字是虛妄的,真實不虛。所以我們就是學一部《十善業道經》,由淺入深,就是這一部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這一部你真正從這裡頭開悟,一門深入,心是定的。
所以佛法修學決定離不開戒定慧,離開戒定慧就不是佛法。一切菩薩之所以能夠成佛,證到究竟圓滿,沒有別的,就是一門深入。到心定下來之後,真的是一門,決定不理會其他的法門,他就生智慧了,信心清淨,清淨生智慧。學這一門還想別的,是不是好事?不是好事,永遠不會開悟。所以我說那是佛學,不是學佛,學佛是學覺悟。念頭起來是迷,一念不生是覺。信心清淨,清淨像止水一樣,像個潭。潭水是靜止的,沒有波浪;是清淨的,沒有染污。
我們今天供養佛像,佛像面前我們供供具,最重要的就是一杯水,佛像前面供一杯水。這杯水每天都要換,為什麼要換?怕有灰塵染污,是這個道理。水代表什麼?水不是佛菩薩喝的,水是表法的,我們的心一看到這供杯,像水一樣乾淨,沒有染污,平等,沒有波浪。什麼時候我們的心跟水一樣清淨平等,就生智慧,《無量壽經》經題「清淨平等」,下面就是「覺」,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,在《無量壽經》的經題。淨宗用什麼方法達到?用念佛。凡夫業障習氣很重,不可能沒有念頭,沒有念頭你就成佛了。念頭太多怎麼辦?淨宗的方法是用一個念頭把其他的念頭都代替了,用一念止一切念。你要能真正這樣念法,什麼都放下,心裡頭只有一個阿彌陀佛,其他都不要管,這叫真念佛。這個念佛聲聲具足戒定慧三學,這叫會念。
這樣念,我們在《往生傳》上看到,在《淨土聖賢錄》上看到,大概總是三年到五年決定得生淨土。絕對不是說他念了三年、五年,他壽命就到了,不是的;你要說他三年、五年壽命到了,我不相信。他為什麼念了三年、五年,他就往生?他念成功了,跟阿彌陀佛通氣了,還有壽命不要了,這世間太苦,沒意思,到極樂世界去。提早走了,不是壽命終了,是提早走的。功夫成就,如果這邊還有事,什麼事?幫助眾生,跟眾生有緣,那你不能走,你得幫助別人;如果沒有緣分,趕快走,留在這裡幹什麼!凡夫在這個世間是酬償業報的,你過去修的善,你這一生來享福;過去生中造的惡,你這一生來受罪,業報!念佛功夫成功之後,業報沒有了,消了,業報消了。
乾隆時代灌頂法師說過,這個法師通宗通教、顯密圓融,了不起的一位大德。他的著作很多,大多數收在《卍續藏》裡面。《卍續藏》裡好像有二、三十種,有一部《觀經直指》,是灌頂法師作的。裡面就給我們說了一樁事情,他說這世間的眾生,業障重到一切經懺都沒有辦法懺除,那個罪多重!最後還有個方法,一心念佛。這就是說明,這個一心念佛的功德,消業障在所有經懺裡面它第一。《華嚴經》消不了,《般若經》消不了,楞嚴咒也消不掉,一句佛號能消掉。這句佛號你要會念,不會念不行,會念就是一心,一心念佛;不能有二心,二心效果就沒有了。一天到晚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,心裡面想的,憶佛,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,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的。除這句阿彌陀佛之外,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不放在心上,沒有一個不成功。
你要用這個方法,那就善導大師講的「萬修萬人去」,一個都不會漏。精進念佛堂裡面,只供一尊阿彌陀佛,觀音、勢至都沒有。我就看過印光大師的念佛堂,他的關房,我去看過蘇州靈巖山寺,看過他的關房,就一尊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的佛像不大,大概只有一尺高的樣子,不高。我看那個供桌上很簡單,一個香爐,一對蠟燭,一個油燈,一杯供水,牆壁上寫了個大字「死」,他老人家自己寫的。想到死,萬念俱灰,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?我明天就要死了,我現在就要死了,問你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?放不下也要放下,為什麼?帶不去!時時刻刻提醒自己。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,他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是這種念法。
解滿成佛我們明白了,行滿成佛,它這個順序第三個是證,證是明心見性,在我們淨土宗是一心不亂。一心有事一心、有理一心,換句話說,這個證有淺深不同。事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,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;換句話說,我們都揀好懂的來講,事一心不亂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執著斷盡了,斷得乾淨,不再有絲毫執著,但是還有分別。所以事一心跟阿羅漢相等。理一心是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也就是真正達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像剛才所講的用心如鏡,他真做到了。清不清楚?清楚、明白,但是沒有起心動念。起心動念尚且沒有,哪有分別執著?這是理一心,理一心超越十法界,生實報莊嚴土。這個證有淺深不同。
它的順序把行放在最後,行滿作佛,這個用意很深,「一切功德行滿作佛」。一切功德他有沒有著相?沒有。一切功德是世間人所說的,一切功德就是一切好事,好事他做盡了,壞事一點都沒有,就這個意思。我們常講純淨純善,心地純淨,行為純善。純善的行是從純淨的心自然流露的,純淨的心是前面證滿,證滿而後才有行滿。它這個擺也很有道理,我們一般排列順序是信解行證,那個證不圓滿。如果說是信解證行,這個行是圓滿的,行滿,你就曉得前面信是圓滿的,解是圓滿的,證是圓滿的,一定是得清淨心。在大乘教八個宗裡面修清淨心,淨土修清淨心,密宗也是修清淨心,所以淨土跟密的關係非常密切。嚴格的說,中下根性的人從淨土入門容易,從密那根本就入不了門,這個道理要懂。
我的老師是密宗大師,而且在密宗地位很高,是我們中國四大喇嘛之一。大家都知道達賴、班禪,這西藏的兩位,還有蒙古兩位知道的人比較少,外蒙古哲布尊丹巴,內蒙古章嘉。這四個是師兄弟,他們的老師是宗喀巴大師。宗喀巴大師下面四個學生,各在一方度化眾生。教化區域最大的是章嘉大師,內蒙包括新疆、青海,這到南面,北面包括東北三省,打開中國地圖幾乎佔一半是他的教區,他這個教區裡面人口也最多。所以我們算是有緣遇到了。他沒有教我學密,可是密宗的常識他給我講了很多。密是屬於加行,好像大學裡面,密是博士班,不是普通班。
那每個學佛的人將來要不要學密?要,必修科。什麼時候?八地菩薩。你要知道八地上面九地、十地、等覺,就究竟圓滿佛。不是這個等級不能修,真的到清淨心。如果把這個放寬一點,標準放寬一點,初地,不容易;再放寬一點,初住,《華嚴經》圓教初住。初住是什麼?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出了十法界。前面我們讀過,他能夠與十方世界感應道交,眾生有感他就現身,他現身說法顯密圓融,這樣的人!那我們現在要學密,怎麼能談得上?所以老師告訴我,密是先學顯教,顯教裡面有相當好的基礎,要經過考試。考試及格在西藏有個學位叫格西,格西就是通過顯教考試及格了,才可以接受密法,不是隨便的。來了給你摩個頂,教你幾句咒,那個咒念的也未必會靈。
我們的老師,李老師,他學過,他學了八年,告訴我所學的這些咒統統不靈。咒語裡頭有隱身的,就是念這個咒的時候,別人看不見。他念了,念了一段時間,問我們:你有沒有看到我?我說:我們都看到你。不是不靈,基礎不夠,光是學它的言語沒有用處,學它的外表,實質你沒學到。我對於這些常識很豐富,都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。所以老師告訴我從哪裡學起?你看他教我的,從《釋迦譜》念起。先認識釋迦牟尼佛,知道釋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蹟,我們對他的恭敬心自然就生起來;你要不知道這個,你的恭敬心生不起來。
像一個人一樣,不知道家族,你就不會對你家那個愛心。我們最近找到一部家譜,我們的家譜,族兄弟拿來給我看。我看了之後才知道,我們這個徐,住在現在廬江縣,我是第六十六代。最早的祖先是在漢朝的初期搬到那邊,再往上面推,推到我們的老祖宗,顓頊。現在我們九樓的祖先紀念堂上供他的牌位,顓頊,五帝之一。再早,再早是伏羲氏,現在供在當中,就非常親切,是我家的老祖宗。可以能夠上溯四千五百年以上,你對於家怎麼會不愛?不知道不行!不知道,這愛家的心生不起來。佛法同樣的一個道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