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三五四卷)  2000/9/7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354

  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得法讚佛,八部四王眾,迦樓羅王偈頌,第四首:

  【如來一一毛孔中,一念普現無邊行,如是難思佛境界,不退莊嚴悉明睹。】

  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,長行裡面我們看到,他是「得勇猛力入如來境界解脫門」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,「如來境界」正是這一首偈裡面所說的。怎樣才能入?「絕思則入」,這才是真正的勇猛精進。其實大經裡面常說,生佛平等。『如來一一毛孔中』,這是講空間裡面最小的,「一毛孔」,我們身上的汗毛一毛孔,空間最小的,『一念』是時間最短的,這是說到時空裡面最渺小的,能展現出諸佛如來在果地上,不僅是果地上,無量劫的修因都能在其中圓圓滿滿的顯示出來。這是不思議的境界,第三句說『如是難思佛境界』。可是我們有沒有想到,我們凡夫毛孔、一念能不能現境界?如果說不能,那佛跟眾生不平等,迷悟就有差別,就不能講迷悟不二,就不可以講性相圓融。由此可知,一切眾生毛孔、一念,沒有不現境界的。

  為什麼如來一毛孔、一念是自性變現的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我們眾生,凡夫,乃至於惡道眾生,毛孔、一念也是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沒有兩樣,但是所現的境界不同?如來所現的是無量劫的修因證果,所展現的是無比殊勝的功德法,而我們凡夫所現的是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、業障變現的果報,這是所現境界不相同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。如果深明此理,你才真正明瞭感應道交的道理,感應道交不可思議,一切眾生上可以與一切諸佛感應,下也能夠與一切眾生交感,這才真正體現得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這個「眾生」包括諸佛如來,為什麼?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相分,是一體的。不是一體,怎麼能感應?我們這一個人身體是一體,一切眾生就像身體的細胞一樣,一根汗毛雖然小,不管在哪個地方,你把這汗毛拔出來,全身都感覺到疼痛,這就是感應的道理。所以千萬不要以為,我們自己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跟別人沒關係,那你就完全把這個事情搞錯了,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有密切的關聯。

  眾生迷惑,迷失了自性,思想見解、所作所為違背了性德,受許許多多冤枉的苦報。十法界、六道輪迴都不是真實的,就像夢幻泡影一樣。人在六道裡面就好比天天做惡夢,這個惡夢還沒有醒過來,彷彿是這個狀況。諸佛菩薩示現在夢境裡面,幫助他覺悟,幫助他回頭。理跟事我們要細心去揣摩、細心去體會,然後才知道怎樣學佛、怎樣如法,使我們的修學能夠得到殊勝的成果。

  清涼在此地,這個註子註得好,偈頌沒有註子,長行有註子。長行註子裡面跟我們講,「絕思則入,方為勇猛」,這是很好的開示。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境界就現前了。這個境界是《華嚴經》裡面常常講的,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「一即無量,無量是一」。「一毛孔」是一,「一念」是一,「無邊行」是多、是無量。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這個現象是性德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自性沒有大小、沒有生滅、沒有來去,《中觀》裡面講「不生不滅,不常不斷,不來不去」,這是講自性的現象。所以這個境界佛給它定一個名詞叫「不思議境界」,菩薩契入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我們在《四十華嚴》經題上看到的。八十卷經這一段的經文叫「入法界」,用得簡單,「入法界」,四十卷說得詳細。兩個合起來看,我們就了解什麼叫法界,法界的定義是什麼。《四十華嚴》題目上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原來不思議解脫境界就叫做「法界」。法界決定是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不是能夠說得出來的,也不是能夠思惟想像你能夠想得到的,「如是難思佛境界」。

  「佛境界」,諸位要記住,不是毘盧遮那佛的境界、阿彌陀佛的境界、釋迦牟尼佛的境界,如果這個說法與我們就不相干。佛是什麼?佛是徹底覺悟的意思。如果我們徹底覺悟了,這個境界就現前。經典這個作用,我們也就恍然大悟,經典有兩個作用:沒有悟的時候我們在迷位,經典幫助我們覺悟,它是我們修行的指南,是我們修行的標準,對我們非常有用處;第二個作用,我們覺悟了,覺悟之後經典對我們的作用是印證。我們所悟的,展開經卷跟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?如果是一樣的,你這個覺悟是正確的,佛佛道同,你是真的覺悟了,給你做印證。如果你覺悟了,悟的跟經上講的境界不一樣,你是邪覺,不是正覺,你那個境界是錯誤的。這是經典住世的大用,我們必須要清楚、要明瞭。

  然後我們就能夠觀察到,這個世間有一些人說他開悟了,說他證果了,說他成佛、成菩薩,但是看看他的言行跟經上一比較不一樣,這是假的不是真的。如果真的他是菩薩、他是羅漢、他是佛再來的,他的思想見解行為必定跟佛經上是相同的。我們在歷史上可以找到一個絕佳的證明,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,他真的是覺悟了。他雖然沒有學過佛法,而且還不認識字,所以這個東西與文化水平不相干,六祖沒有念過書,不認識字,關鍵在哪裡?絕思就能入。換句話說,真正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才能入佛的境界。不是說你要拿很高的學位,你要讀很多書,你才能夠悟入,不是!所以學道這樁事情,跟世間求學是兩把事。

  中國古大德也說得好,道家講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」,所以道跟學是兩個途徑。「為道日損」,「損」是放下,把你所有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恢復到清淨平等,你就能入境界。世間為學的人,他是要吸取別人的經驗,所以為學要天天增長。「益」是天天增長,天天要加多,廣學多聞。廣學多聞不是學道,學道不能廣學多聞。我們現前,在我們這一代,過去也有,現在幾乎是全面的,把為道方法捨棄了,用為學的方法來學道,這一種方法的成就,可以成為世間人所講的「佛學大家」,稱為「佛學家」,成為佛學博士,與道毫不相干。你所學的就是儒家所說的「記問之學」,你記得很多,你聽得很多,不是自性流露的,所以與覺悟人總是隔一層。

  惠能大師的方法我們要能體會,他是一個標準完全用「為道」的方法來求道,所以能在短時間就成就了。他雖然沒有學過,聽聽他所講的,跟佛經教沒有一句不相應;不但相應,古人講經講得一些不能透徹的地方,他都明顯的跟我們說出來。由此可知,古人雖會講經,也能入一些,入得不圓滿,所以講得不透徹,能大師講的東西透徹,這個非常難得。他怎麼學的?看破、放下而已。真實的功夫,真實的學問,從這兒建立的。所以「為道」跟「為學」是兩個途徑、兩個目的,怎麼能用同樣方法?

  中國古人教學跟我們現在人教學不相同,現在人教學純粹是用為學的方法,中國古人教學偏重在為道,所以方法約束不多,很簡單,但是嚴格受持,陶冶學人的德行。佛教導我們東西也是非常簡單,講的是詳細,綱領並不多,抓住綱領,守住原則,依教奉行,我們就能契入。入這個境界之後,這個境界是正是邪、是真是妄,細觀經論就明瞭,經論給我們做證明。為什麼經論這麼多,佛說了四十九年說不完?他「一念普現無邊行」,「無邊行」四十九年怎麼能說得完?四十九年也只說個大概而已,我們這才恍然大悟。只要大概不錯,你悟入無量無邊的理事都不會錯,有世尊的經典給我們做印證。

  菩薩德號有「不退」這個字樣,清涼大師跟我們點醒,「不退」就是精進,精進就是放下,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叫真精進。由此可知,為什麼我們會有退步?退步,實在講,是對於世間這一切諸法留戀而不肯放下,這是退轉的真因。境界上種種誘惑,勾引你的貪瞋痴慢,這是退緣。因緣具足,哪有不退的道理?由此可知,真精進就在真放下。真放下,自然就不退轉,這才能入佛境界。所謂「入佛境界」,實際上就是我們平常常說的「通達明瞭宇宙人生真相」,就是佛境界;也就是經上常講的「法界」,宇宙人生真相。再看下面這一首:

  【佛行廣大不思議,一切眾生莫能測,導師功德智慧海,此執持王所行處。】

  這一首清涼大師有解釋,他前面一個聲明,「但第五偈,或有前脫,故略釋之」,這是梵本傳到中國來,這個地方有脫落。前面註解裡面也有說明,《華嚴經》的版本有許多本子這一句漏掉了。菩薩得法是「能竭眾生煩惱海」,《疏》清涼大師說,也有本子是這麼寫的:「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,得能竭眾生煩惱海解脫門」,所以這部經把這一段文補進來了。他老人家解釋,「初二句」,就是第一句跟第二句,「甚深廣大」,『佛行』。佛是究竟圓滿徹底覺悟的人,他的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『廣大不思議』。

  何以說「廣大」?大乘法裡面常常說到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這是佛心,這是覺悟者的心量。所以佛任何一個念頭,任何一句話、一個動作,都是有利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這個行廣大。不僅僅是給我們眼前一些眾生做好樣子,這個心量不大,這可以思議的,他是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做模範、做榜樣。諸佛如來現身說法就是為的這個,決定沒有自己,所以叫「覺者」。這裡頭加上一個「自己」,就迷了。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很清楚,有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這迷了,這是凡夫,決定不是菩薩。

  菩薩是梵語,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,玄奘大師翻作「覺有情」。換句話說,他情並沒有斷乾淨,只是覺悟了。到如來的果位就不叫覺有情,稱為「佛」,佛只是覺,沒有有情;菩薩覺,還有情。那個情是什麼?我們現在很清楚,菩薩的情是無明沒斷,無明是情。執著他斷掉了,分別他斷掉了,執著是見思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妄想是無明煩惱,他叫「覺有情」,他的無明煩惱沒有斷盡。等覺還稱菩薩,為什麼?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。這一品生相無明也斷了,那就稱「佛」,不稱「菩薩」;完全稱「覺」,不稱「覺有情」。這些名詞術語,我們要把它辨別清楚。我們現在在哪個路上?我們有情,有情有沒有覺?如果覺,那你現在已經在菩薩道。

  可是覺是有條件的,必須要破我執才叫覺,我執沒破不能叫覺,這是覺的最低限度的標準。也正是佛在《金剛經》上說,「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」,那不是菩薩,菩薩決定無我相。諸位要曉得,無我相,見惑斷了。這個時候我們所觀察到的,他起心動念、一切所為決定是為眾生,他所示現的一切形相決定是給眾生看的,沒有自己的受用,全是在表演,全是在幫助眾生覺悟,幫助眾生斷惡修善,這個人是菩薩。如果這裡頭還貪著有我,這個人不是菩薩,這人是凡夫。如果執著我,貪著我所,利用佛法達到貪著的目的,這個人是魔,這個人所作所為是在消滅佛法,有意無意他在幹消滅佛法的事。

  難怪古人常講,「地獄門前僧道多」!為什麼?出家人要不明白這個道理,「我」沒有放下,雖然出家了,還是爭名逐利,還是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,有意無意當中,不知不覺利用佛法做手段,達到自己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的貪欲,果報在地獄。這一樁事情是很嚴重的事情,不是小事,雖然在佛法裡面聞法、誦經、念佛,阿賴耶識種下了金剛種子,這是可喜的;但是前途還有長劫輪迴,不免三途,這是可怕的!什麼時候在六道裡面這個罪受滿了,再遇到善緣,善根出現,真正能覺悟了,那你這一生就成就了。

  我們今天得人身、聞佛法,有這樣的殊勝機緣,一定要知道,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不知道有多少次做錯了事,拿著佛法、利用佛法求自己的名聞利養,這一生很幸運又遇到佛法殊勝的因緣,在經論裡面體悟到這個道理,觀察到這些事實的現象,我們就再不能錯了。從前錯了,沒有關係,這一生當中不再錯了。必須把名聞利養、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、五欲六塵放下,決定不要再沾染,一心一意學菩薩,為眾生做種種示現,完全沒有自己,給諸位說,這個生死就了了。有我才有生死,不再執著我了,諸位想想誰生死?生死不可得了,這叫「了生死」。

  生死的根就是我執、就是身見,有身見就有生死、就有煩惱、就有果報,三途苦報,就有六道輪迴。「我」沒有了,這些東西都沒有了,最低的果報也是四聖法界,這就永脫輪迴了。這一樁事實在講就在一念之間,這一念能不能轉得過來,轉過來就超凡入聖。小乘須陀洹果都是聖人,雖然他還沒有離開六道,佛在經上說,天上、人間七次往來,他證阿羅漢果,出離六道,決定不墮三途。由此可知,自私自利的妄想、妄執把我們害苦了,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頭流轉,原因就在此地。原因雖多,這是第一個因素,最重要的一個因素。佛跟我們講「無我」,「無我」的意思要清楚,不執著這個身是我。六道凡夫普遍的現象是執著身相是「我」,執著貪瞋痴的對象為「我所」,這是絕大的錯誤,根本的錯誤。

  我們要從大乘經教跟現實的環境,我們眼前依正莊嚴,在這個當中覺悟,在這個當中去體會,學習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廣大不思議行,學著念念為利益一切眾生,念念為正法久住。正法怎麼樣久住?不是蓋個大廟,塑造一尊菩薩的金像銅像,流通經典,這是不是佛法久住?不是的。真正佛法久住,是在我們自己真正做到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,法才能久住。我們把這四個字做到了,社會大眾對佛法才生起敬仰之心、尊重之心,起而效法學習,這才能久住。

  佛門種種設施,這在歷史上我們都常常看到,有所謂「法難」,被人破壞了,被人消滅了,這裡面有天災、有人禍,探究它絕滅的因素,都是在沒有人去信受奉行。沒有信解行證的人,這些設施就會被社會大眾誤認為這是迷信,迷信當然要破除,社會大眾破除迷信無可厚非。所以真正滅法,是我們學佛的弟子不能依教奉行,不解經義。學佛的人雖然多,迷信,不是正信,正法焉能久住?今天我們看到這首偈,「佛行廣大不思議」,真的不思議,一切眾生都以為這是迷信,這個過失是誰造成的?不是佛菩薩,經典我們展開沒有過失,字字句句都是勸人為善的,都是教人覺悟的。所以我們細心反省檢討,過失在我們自己,我們自己對於經教了解不夠透徹,沒有依教奉行,所以才招致許許多多的法難,這能怪人嗎?

  清涼大師在第三句的解釋好,「福智相嚴,行通因果」,下面說「因深果遠,已不思議」。『導師』是對佛的尊稱,他所給我們做的樣子,我們要學習,是一個道道地地徹底捨己為人,他做出這麼一個形象出來。換句話說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誰活的?不是為自己活的,不是為他家庭活的,他是為一切苦難眾生活在世間,他沒有自己。他活在世間幫助這些苦難的人,哪些是苦難的人?迷惑顛倒是苦難的人,造作惡業是苦難的人。哪些是有福的人?斷惡修善的人有福了,破迷開悟的人有福了。我們用這個標準來觀察,世間有福的人太少太少了,苦難的人太多太多了。

  佛的標準跟我們世間人的標準不一樣,世尊所示現的是純善,示現的是純福。所以我們「皈依佛,二足尊」,「足」是圓滿,佛的智慧圓滿,佛的福德圓滿,這個福德是不造惡業,覺而不迷,這是福德圓滿。我們起心動念還沒有把我忘掉,這個念頭、這個形象,沒有智慧,沒有福德;沒有智慧,沒有福德,是六道裡頭的生死凡夫。什麼時候我們真正覺悟了,真正回頭了,我們的行為眾生看到也沒有辦法測度,他對你讚歎,他對你敬佩,但是他對你的所為莫能測,他不知道你為什麼要這樣做?

  幾個月前我在香港,亞視何守信問過我一個問題,世間人都講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」,人為己好像是正常的。這個話誤導眾生,諸佛菩薩不為自己,天也沒有誅他,地也沒有滅他,天地還尊敬他。現在人所說的比這兩句話還要嚴重,西方社會人常說,「貪婪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」,這個更是誤導眾生。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」,有這個念頭的人決定出不了六道輪迴,「貪婪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」,有這種思想行為的人決定不會離開三惡道,我們很清楚、很明白。這個誤導眾生,果報也不可思議,他所受的苦難也是『一切眾生莫能測』。我們明白我們的確是很幸運,在這樣嚴重誤導之下,還能覺悟,還能回頭,頭腦還能夠清醒,這不能不說是過去多生多劫善根福德的薰修,我們在今天才能遇到這樣殊勝的法緣。

  今天面對著佛法,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學佛「福智相嚴」,要學佛的福德相,要學佛的智慧相。充滿智慧,圓滿福德,充滿智慧是真看破,圓滿福德是真放下,你的形象無比的莊嚴。「行通因果」,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無一不是因圓果滿,因中有圓滿的果德,果裡面有圓滿的因行。跟前一首偈所說的「一念普現無邊行」,念念都圓攝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一個都不漏。這正是大乘經上常常講,「佛氏門中不捨一人」,一個都不漏。這是菩薩真實的學處,我們應當在這裡頭學。

  大師在註解後面說了一句,「復有一行是如來行,所謂大乘大般涅槃,則行為果果,皆絕言道。佛行,如出現品」,這留到後面再講。什麼是「大乘大般涅槃」?「大」是讚歎的意思,「般涅槃」是梵語,翻譯的名詞很多,最常見的就是四諦裡面翻作「滅諦」,「般涅槃」翻作「滅」,滅什麼?滅煩惱習氣。滅見思煩惱、滅塵沙煩惱、滅無明煩惱,三種煩惱滅盡了,叫「大般涅槃」。三種煩惱裡面只滅見思煩惱,塵沙、無明猶存,這也叫「般涅槃」,這是小乘的涅槃,四果羅漢、辟支佛所證得的,大小乘的涅槃從這個地方區別。還有一個通常翻譯的,翻作「圓寂」,「圓」是功德圓滿,「寂」是清淨寂滅,這個也翻得好。實在講,只要把三種煩惱滅盡,自性的三德密藏自然現前。法身、般若、解脫是功德,這是德;滅三種煩惱,我們現在講妄想分別執著,滅這三種叫「功」,這是功夫。這三種煩惱滅了,你所得到的就是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這是圓滿的功德,所以稱之為「圓寂」。

  可是現在這個「圓寂」,很多人把它錯用了,出家人死了都叫「圓寂」。如果說死了就圓寂,就入大般涅槃,那我們都不需要修行,決定會入大般涅槃的,這個意思搞錯了。入大般涅槃的人,不一定是死了,活的時候入。像唐朝惠能大師,他要不入大般涅槃,五祖忍和尚就不會把法傳給他。大般涅槃在中國俗稱作「得道」,修行證果、得道,都是這個意思。這裡面大般涅槃有淺深差別,這在《華嚴經》上最明顯了。圓教初住菩薩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這就入大般涅槃,初入,入得還不深。無明有四十一品,四十一品無明破盡,證到圓滿的果位,那是究竟的大般涅槃。由此可知,般涅槃有圓滿,有圓證、有分證,從初住到等覺叫「分證」,不是圓證,如來果地上叫「圓證」。

  這是一行,這叫「如來行」。清涼大師這個提示重要,這個提示裡頭的意思明顯的告訴我們,「息滅貪瞋痴,勤修戒定慧」,這是如來行。這是經上一句普通的話,在這個地方這個意思更深,他講到「大乘大般涅槃」,那就是要息滅見思、塵沙、無明煩惱,要證得法身、般若、解脫。「息滅貪瞋痴,勤修戒定慧」是小乘,學佛確實從小乘才能契入大乘,小乘的基礎都沒有,怎麼能夠契入大乘?大乘教義比小乘更深更廣,貪瞋痴是在見思煩惱裡面,塵沙、無明裡頭都沒有貪瞋痴,所以小乘只能證得個偏真涅槃,小般涅槃,他不是大般涅槃。

  能如是學,他說「行為果果,皆絕言道」。「行為果果」,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,就是前面講的「行通因果」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因果相續。因不可思議,果也不可思議,為什麼不可思議?太廣大了,真的是菩薩修大因、證大果。在《楞嚴經》上,因稱為「如來密因」,果稱為「首楞嚴王」,這是不思議的廣大因果。根本都在要除盡自私自利的念頭,要生起利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心願。你能如是學,在佛法裡面就稱為你是大乘根性的眾生。佛將眾生分五大類,從性上分,這大乘根性。果然能夠落實,那你就變成圓頓根性,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,成就殊勝,一切眾生也是莫能測。我們這個樣子,才真正叫學佛。

  所以在學習,典型、榜樣非常重要。我們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我過去在台中,李老師常常教導我,在古今大德當中,我們找一個榜樣、找一個模範,向他學習。他介紹我的是印光法師,這是他的老師,我們以他做榜樣,我們能夠學得到。當然第一個好榜樣是本師釋迦牟尼佛,可是他的行誼我們學不到,三衣一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我們決定做不到;學印光法師,行,我們可以做得到。可是一定要記住,在精神這一方面要學釋迦牟尼佛,為什麼?圓滿的因果,圓滿的因行果德。在事相上,現實的事相上應當學印光法師,這才契機,學釋迦牟尼佛是契理,理機雙契,成就自己真實功德,幫助一切苦難眾生。作斯示現,就等同乘願再來,我們已經轉自己的業力為願力了。這是大海處攝持力菩薩所學、所成就的法門,幫助眾生斷煩惱、證菩提,自行就是化他,化他就是自行,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,事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學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