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七四卷)  2005/3/25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1374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我們還接著前面寶首菩薩偈頌第二首,我們要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看《疏》。

  「合云業者,謂善惡等三」,善、惡,等就是無記業,非善非惡,這三大類,「業」就是講這個三大類。這三大類,世尊在經教裡頭幾乎常常為我們提示。善惡沒有定法,換句話說,有很多的標準。有沒有絕對標準?有!什麼是絕對標準?與性德相應的是善,與性德相違背的是惡,這是絕對標準。

  在十法界裡面,就好像我們在學校讀書一樣,學校有幼兒園、有小學、有中學、有大學、有研究所,學生應當守的規矩,各個階層都不一樣。那個規矩就好比是業,善惡的標準不相同,但是在理上講,在體上講,理體上講,一定與性德相應。在佛法裡面說最低層的,最低的標準,就是「十善業道」,十善業道通法性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淫欲,我們在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面就講得很多。不殺生這一條引申的意思,是決定沒有傷害一切眾生的念頭,為什麼?佛在《十善業道經》上給我們講,「常念善法」,善法意思是圓滿的,常念,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當中,沒有傷害眾生的意念,心善;第二,「思惟善法」,思想善,不但沒有傷害,而且積極去救護,眾生有苦難,你要救他,眾生沒有苦難,你要好好保護他;再「觀察善法」,觀察善法是我們的行為善。所以,身、口、意三業都善,這是佛教導我們的。

  十善反過來就是十惡,常念,心裡頭的意念常常有損人利己,損人利己這個念裡頭有殺、有盜;損人是殺,利己裡頭有盜,這是與性德完全相違背。大乘教裡頭佛說,無論是財富、是智慧,聰明智慧、健康長壽,都是自性裡頭本有的,不但本有,本有的都是圓滿具足。像「往生經」裡面所講的極樂世界,你的福報是無量的,阿彌陀這一句意思就是無量,阿翻作無,彌陀翻作量。自性裡頭具足無量的財寶,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壽命,一切都無量,沒有絲毫欠缺,這個佛號是告訴我們,我們原本就是這樣的。誰是無量壽佛?哪一個不是無量壽佛!無量壽是講我們的自性,一切眾生從自性上講,個個都是無量壽,都是無量光。性德是圓滿的,何必還要去奪取別人的?還要一心一意希望自己獨大,別人都不如我,這個錯了。本來都是一樣大,你叫別人不如我,結果怎麼樣?結果是自己不如人。你違背了性德,你錯了,一定要懂得佛法是平等法。

  佛在經論裡頭告訴我們,十法界業因、業緣都是無盡無量,決不是單純的。但是佛為了教導我們方便起見,無量的因緣裡面,哪個因緣最重要?我們迫切需要的知道這一點。佛也給我們講了,就是無量因緣裡頭最重要的一個,成佛的因緣是平等心,這個太重要了!所以性德是平等的,自性是平等的,你不平你就跟性德違背,違背你怎麼能證得?換句話說,你的心不平,你就決定不能成佛。我們想成佛那要修平等心,平等心是菩提裡面的深心。

  我跟諸位講菩提心,我講五個,經論上都講三個,我講五個。真誠心是體,菩提心之本體,本體是真誠,真就不假,誠就不虛,沒有虛假,真誠。經論上講第二個是深心,深心不好懂,所以我把深心講了三個,清淨、平等、正覺,這是深心,自受用。我們怎樣對自己?對自己要清淨,對自己要平等,對自己要覺悟,覺而不迷。實際上,自受用就是三寶,佛、法、僧三寶,覺而不迷,佛寶;正而不邪,平等,平等是法寶;清淨是僧寶,淨而不染。平等是正而不邪,正覺是覺而不迷,你們想想看,深心就是三寶,深心是自受用。自受用得到之後才能幫助別人,幫助別人這是大慈大悲,慈悲是他受用,慈悲不是對自己的,對自己的是覺正淨。念念與覺正淨相應,行行與覺正淨相應,這就是善法,這是常念善法,思惟善法,觀察善法。所以,覺正淨是我們修行的總綱領、總原則,這叫成佛之道。

  菩薩第一個因緣,菩薩道第一因緣,佛說六度心,起心動念常存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這個人是菩薩道;辟支佛常念十二因緣,聲聞常念四諦,這是佛把第一個業因告訴我們。天道常念十善、四無量心,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,天人。我們人道,人道常念五戒,五戒、十善是人道;四無量心、十善是天道,常常想著慈悲喜捨,慈是幫助眾生得樂,悲是拔眾生之苦,拔苦與樂叫慈悲。諸佛菩薩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?佛菩薩用什麼方法?用教學!釋迦牟尼佛一生在教學,教你什麼?教你覺悟,教你明瞭宇宙人生真相,明瞭之後你決定不造惡業,就離苦了;你決定造十善業,造善業你就得樂,善的果報是樂,惡的果報是苦。所以釋迦牟尼佛不做國王,不做大臣,不做元帥,為什麼?這些都沒有辦法真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真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是教學,所以他老人家一生搞教育,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。

  印度有釋迦牟尼,中國有孔子,都是搞教育,真的把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搞明白、搞清楚了。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這個喜悅不是名聞利養,這個喜悅不是從外面來的,從內心裡頭來的,這是性德。常生歡喜心,我們佛家講法喜充滿,就是孔老夫子所講的不亦悅乎,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對於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自己、眾生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
  我們要是很貧苦,怎麼辦?孔子弟子裡頭有很貧苦的,孔子也是平民,並不富有,世尊弟子裡面也有很多貧苦的、貧窮的,這是什麼原因?這是果報!過去生中沒有修福報,所以這一生沒福。今天這個世間苦人多,貧困的人多,中國政府有扶貧的措施,儘量幫助貧困,希望他們慢慢的能進入到小康。那怎麼辦?還是辦學,所以中國有很多「希望小學」,我們也辦了不少,也有辦了幾十所希望小學。唯有求學,提高他的知識,提高他的能力,他才能改善他的物質生活,這些很多人都在做。可是佛法裡頭有個很妙的方法,世間人不知道,學佛的同學雖然聽得多,讀得也多,怎麼樣?對它有疑問,不敢依教奉行,所以佛的教誨沒有收到實質上的效果。

  但是話也不盡然,為什麼?也有少數人肯接受,能依教奉行,凡是能依教奉行的,他的果報就像經中所說的。佛給我們講財富的真因是布施,現在在世間擁有大財富的,擁有高地位的,都是前生修的!前生喜歡幫助別人,為別人服務,喜歡用財布施,這一生得大財富;喜歡為別人服務,排解糾紛,幫助人解決困難,這一生得大貴,富貴的因是這麼回事情。歡喜教別人,這叫法布施,得聰明智慧;愛護一切眾生,不傷害一切眾生,保護一切眾生,屬於無畏布施,得健康長壽。世間人普遍希求的,你說哪個人不求這個?求財、求聰明智慧、求健康長壽,佛知道真因!這個真因就是世俗裡頭講你命裡頭有,命裡頭有財,命裡頭有智慧、有功名,前世修的,前世沒有修我們就會缺乏。因為一個人這三種因都修,不多,真的是不多,都有所偏,於是果報不相同。

  我過去的老師方東美先生,真的是絕頂聰明智慧,可是一生清寒。我們學佛之後知道,方老師過去一定是修法布施,沒有修財布施。所以一生教書,都在學校工作,當了一輩子教授,每個月拿學校這些待遇,鐘點費,買一套《大藏經》都買不起。我初學佛的時候,真的是緣很殊勝,朱鏡宙老居士送我一本《了凡四訓》,我一看就歡喜。我記得好像是在一、兩個月當中,我看了三十遍,深深受到這部書的啟發。我學了凡先生,正好在那時候章嘉大師把佛陀這個教誨告訴我,他老人家說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,施財得財,施法得智慧,施無畏得健康長壽」,我就真幹。

  我起步也算是很快,接受章嘉大師教誨之後不到半年,我就落實他老人家教導我的,看破、放下。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無畏施怎麼個做法?吃長素,選擇素食,素食是無畏施,不吃眾生肉,不跟眾生結惡緣。積極的呢?積極參加放生,放生沒有錢,不要緊,我們做義工。我們幫助一些慈善團體、寺廟團體,他們放生我們去做義工,生歡喜心,這就參與了。到以後我出家,出家前十年沒有人供養,很辛苦,生活非常艱苦,但是有點小的供養,不多,能夠維持生活,還有多餘的就放生、布施醫藥,錢雖然不多,我們的心是圓滿的。

  布施醫藥跟放生、素食都是屬於無畏布施,無畏布施的果報健康長壽,我從二十六歲知道這個道理,知道這個方法,我就很認真的幹,確實我的定業全轉過來。我自己的定業不如了凡先生,比他差遠了,可是我們今天所得的果報超過了凡先生太多!佛氏門中有求必應,這個求不是在佛菩薩面前、佛像面前燒香磕頭去禱告,那個沒有用處,那個怎麼求也求不到,那是迷信。要怎麼求?你要懂得佛所講的這個道理,你要真正把它變成你自己的生活,落實在生活裡頭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這是你真學,那就真的得到了。

  學財布施,有錢就要幫助別人,不管多少,我這個月能賺五十塊錢,除了自己生活必需之外,剩下來的都要幫助別人,還有比我更苦的人,你得要學。結果怎麼樣?愈捨愈多,收入慢慢愈來愈多,愈多愈施,不要去留,不要去想明天,看到有需要的趕緊布施。法布施,我知道一點東西,好的,趕緊要告訴別人,不相信的,那就算了,那就不說;相信的、喜歡聽的,要認真給人家講解,要歡喜為別人講解。

  你真正去做,果報自然現前,果報不要求,求就不好。求,你的心就不是真心;一無所求,真心,可是果報自然現前。果報現前之後,有沒有歡喜心?沒有,很平常,平常心是道。多,多做好事;少,少做一點好事;沒有,就可以不必做。但是事實決定是愈施愈多,財、法、無畏都是愈施愈多。這是講世出世間聖賢都勸我們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這個話是真的,決定不假,對我們後學來講決定有大利益。無論是世法、無論是佛法都是講實學,真實的,決定不是虛妄的,都是講自利利他。自利跟利他是一不是二,決定分不開的,自利而後能利他,利他之後決定自己得大利益。

  自己得大利你就要大施捨,要把我們利益眾生的範圍擴大。像如來利益眾生那是遍法界虛空界,我們今天做不到,我們今天幫助人,無論在哪方面都不如佛菩薩,由此可知,我們三種布施做得跟諸佛如來相比,我們差太遠了。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夠做到對全世界的布施,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那就算不錯了。能夠做到世界,這是事,你的心可以觀想到虛空法界,有沒有效果?有!為什麼?一切法從心想生,所以要觀想到虛空法界,跟諸佛如來的本願相應!這樣的修行,妙!妙在哪裡?我執不斷而沒有了,法執不斷也沒有了,為什麼?隨著心量擴大,起心動念都是遍法界虛空界。

  所以大乘修學,妙!稱為妙法;小乘是在事上去斷,非常困難。你看佛在經上舉的比喻,破我執猶如破四十里的瀑布,那是講瀑布的寬度。四十里這麼大的大瀑布,你能一下截斷叫它不流,今天科學都沒有辦法,都做不到,佛用這個比喻就說明破我執是多麼艱難的一樁事情。小乘破我執,這諸位都知道,小乘經上說,證得須陀洹之後,證得初果之後,初果是破見惑,八十八品見惑斷掉了,還有八十一品思惑,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斷掉。人間壽命不長,可是天上壽命就長了,你想想這樁事情是多麼艱難。但是大乘裡面的方法太巧妙,不要這麼麻煩,不要刻意去斷,把心量拓開,把愛心拓開,這些障礙自然就沒有了。所以惡要從心地裡面拔除,善是自己自性裡頭本來具足,修成菩薩,修成佛果,沒有一個不是隨順性德。

  中國古聖先賢說,「明德,親民,止於至善」,這可以說是中國教學的三大綱領,而明德就是《三字經》上第一句話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這是我們要肯定的。人性本善,我自己的性也是本善,本善為什麼變成不善?我們的慚愧心就生起來了。我本來跟聖賢沒有兩樣,我本來跟佛菩薩沒有兩樣,現在為什麼淪落成這個樣子?什麼原因?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違背了本善。什麼是本善我們也不知道,用佛法來講就很清楚,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,到不貪、不瞋、不痴,佛講得這麼清楚,又這麼簡單,容易記。儒家講的也不麻煩,儒家講五倫,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,這是道!父子有親、君臣有義,親跟義就是德。

  中國人講的「道德」,道是自然的法則,不是哪個人發明的,不是哪個人創造的,佛法裡面講「法爾如是」,本來就是這樣的,這就是道;隨順道就叫德,所以我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要隨順,隨順就是德。父子的親是隨順,君臣的義是隨順,再說得詳細、明白一點,父慈子孝,君仁臣忠,兄友弟恭,這就是德。落實在生活當中就是《弟子規》,《弟子規》裡頭每一條都是把道德落實,從日常生活待人接物,無論你從事於哪個行業的工作,統統都說到了。所說的原理原則講得很詳細,你要能融會貫通,你自自然然智慧就開了。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處所,從你自己生活點點滴滴到待人接物,你都會做得圓滿,都會做到所謂是盡善盡美。

  千經萬論,哪一句不落實在「十善業」裡頭?哪一句不落實在「弟子規」裡面?所以《十善業道》跟《弟子規》是根本的教育,根本是決定不會動搖的,像一棵大樹一樣,根、本就是它的主幹。千經萬論是什麼?是它的枝葉花果,枝葉花果長到再高的地方都沒有離開根,從根生本,從本生幹,從幹生枝,從枝生條,從條生葉。所以,枝葉花果再繁茂,不離根本,根本是徹始徹終,這個道理要懂,那就是說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》是徹始徹終。

  此地大師給我們講「合云業者」,合云就是我們現在講總而言之,說到業就是善惡業,善、惡、無記。講到性,「性者,通性及相」,所以性有性之性,有性之相,相有相之性,有相之相,此地所講性,裡頭的意思有性也有相。「謂此業體」,這是業之體,「以無性之法而為其性,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性」。清涼大師在《鈔》裡頭有解釋,「合云業者下」,這是第三段「出業體」,造作就是造業,業之體是什麼?「等取無記」,業之體就是善、惡、無記。「及等不動,各成三類,言不失業果者,上是理性,此即事性,如火熱性等」,如火熱性是比喻,火的性是熱,這是講比喻。

  所以講性,有理性、有事性,事性,所以他講通性及相,相是講事性,這些我們都要明瞭。理是無性之法而為其性,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,科學的名詞來講,理性我們今天講能量。能量確實有,能量不是物質,它能變現成物質,變現成物質就是事,那就是事之體,我們用科學的術語就很容易理解。質跟能,現在科學家也知道是一不是二,能可以變成質,質也可以變成能,能與質可以互相轉變,轉變的方法現在還不能夠圓滿,不能夠隨心所欲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來學習清涼大師《疏鈔》裡面的這一段,就是「或云業者」這一段。

  講到一體,有理性、有事性,「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性」,這是事性。事是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,科學裡面跟我們講能量與物質,就是質跟能。「能」是不是性體?可以說是,也不能完全說是,為什麼?心性不能講它是能量,也不能講它不是能量,能量還是從它變現的,它是能變、能現的。

  我們細細去思惟、觀察心性,所謂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,無明當中就現出三細相。這個三細相,第一個無明業相,第二個轉相,第三個境界相,境界相是物質。今天科學裡面講質跟能可以互相轉變的,能量我們可以說是三細相裡面的轉相,轉相也叫做見分,色相是相分,這個上面還有無明業相。無明業相是什麼?是不是自證分?可以說。自證分是不是真性?還不是。真性也在自證分裡面,離無明它就是圓滿的自性,有無明在裡面,它才現見相兩分,所以唯識說得比科學家講的詳細。因此,能有物的能量,有精神的能量,我們講心,心的能,有質的能。科學今天講的是物質這方面,精神這方面沒講到,佛法就說得很透徹。

  如果把這個道理參透,你就曉得能量不滅,特別是善行的能量,善行的能量真的是幫助你節節高升。惡業的能量也不消失,但是它帶給你很辛苦,它所現的相是三途惡道,你會感受痛苦;善業的能量,它能夠真的幫助你離苦得樂,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,我們要很清楚。所以體,有物質的體,有精神的體,佛法講這都是染污體,還有清淨體,清淨體是自性,染污的體是阿賴耶。所以《華嚴》清涼大師註解裡頭,他不採取法相宗,他採取法性宗,這個說法有道理。

  再看下面的疏文,「由無性故,能成業果,由不壞相,方顯真空,故中論云,雖空亦不斷,雖有而不常,業果亦不失,是名佛所說」。無性,無性之性就是真性,就是真心,真心能現。《華嚴》裡面所講的,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?唯心所現。「能成業果」就是能現,真心能現,妄心能變,而阿賴耶,佛講得很清楚,是真妄混合體。講真性是講阿賴耶的純淨的一分,這是決定沒有染污的;講染污的,那是講阿賴耶裡面含藏著染淨,就是我們前面講的,我們不說染淨,說善、惡、無記這些習氣種子,這是阿賴耶染的一分。這些種子遇到緣就現十法界,所以它是染淨和合體,能成業果。

  「由不壞相,方顯真空」,我們看《中論》這首偈,《中論》這首偈四句說得很好,「雖空亦不斷」,不是斷滅空,斷滅空是什麼?斷滅空就是什麼都沒有,這個空就叫斷。它空有!有,它不是物質,所以我們六根都緣不到,眼看不到,耳聽不到,鼻嗅不到,身也接觸不到,甚至於念頭都緣不到,我們怎麼想也想不到;六根都接觸不到,用一個空字來做代表。它存在,而且它活活潑潑的,它確實存在,所以說它不斷,它要一斷,這個世界就沒有了,它決定不會斷。

  「雖有而不常」,有是什麼?「有」就是心現識變的,心現識變色、心,色法跟心法,也就是我們講精神跟物質,哲學裡面講唯心跟唯物,心跟物都不常。這個心是什麼?心是精神,心是意念,起心動念,佛家講的是妄想分別執著,這是心,這是阿賴耶。妄想分別執著是阿賴耶,妄想是阿賴耶識,執著是第七識,分別是第六識,這個不常;就是唯心,心也不常,唯物,物也不常。何況心跟物同源,都是自性清淨心裡頭變現出來的,自性清淨心裡頭變現出來的,它也不常。這一點現在科學家所發現的,說「有」,有就是物質,有從哪裡來的?無中生有,這個說法說得好,跟大乘經論裡面所講的非常接近。他說「無」,我們佛經不用無,用空,空能生有,這個空叫真空,真空不空;色相叫有,妙有。妙有非有,真空不空,到最後怎麼樣?空跟有是一不是二。然後你曉得唯物跟唯心它能統一,它是一不是二,這爭執就沒有了,就不會對立,不對立這是佛法,所以佛法不是哲學。

  民國初年歐陽竟無講的「佛法非宗教非哲學,而為今時所必需」,歐陽竟無說這句話在湯恩比之前,湯恩比是七十年代,歐陽竟無說這個話是二十年代,民國十二年,一九二0年代初說的這個話,比湯恩比說的先。湯恩比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,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;歐陽竟無在二十世紀之初他就說出,而為今世所必需,今世就是講二十世紀、二十一世紀,所必需。佛法不是宗教,也不是哲學,為什麼?哲學裡頭有對立,能所對立,佛法裡頭沒有對立,這一點諸位千萬要記住,否則的話,你學佛學什麼你都不知道。

  中國這些祖師大德,我們要講第一個,不能不推崇六祖惠能大師,他是真正契入大乘,你看《壇經》裡面所說的,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。神秀大師講的還是對立的,有心、有物,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」,你們想想看這首偈,這首偈是有對立,所以他不究竟;這裡面色心對立,它有身、有心,染淨對立,很明顯的看得出來。能大師這首偈,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統一了。又何況在問答裡面,你看他答印宗法師就說得很好,「佛法是不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」。二是什麼?對立,佛法一切法都是不二法,不二就是一。這個一跟二的意思很深,事上是二,理上是一,理上不二;相上是二,性上不二;既然性上不二,相上你也找不到二,這個道理很深。

  所以古人講以金作器,從器上講那是二,二就代表多,形形色色,森羅萬象,各個不同;從性上講一個,法性,一個法性變現出來。法性在哪裡?隨拈一物無不是,性就是相,相就是性,相是性變的。好像器是金變的,金在哪裡?隨便拈一個器不都是金嗎?我們能以這些教誨在日常生活當中,你看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你會開悟,心開意解。為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逐漸逐漸淡化掉了。所以佛家修行非常重視止觀,觀就是你觀想,你去看;止是什麼?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止住。離妄想分別執著,你去看,你去聽,漸漸你就接近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的境界。其實他們跟我們的差別在哪裡?就是他們不用心意識,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我們跟他不一樣的,我們是嚴重的妄想分別執著。有妄想分別執著的是凡夫,離妄想分別執著的是聖人,凡聖就在這一念之差。

  有妄想分別執著,不知道森羅萬象就是法性,森羅萬象在佛法裡稱為法界。法界從哪裡來?法界性就叫法界,性能現能變,法界是所現所變,它是一不是二。所以「雖有而不常」,法界是剎那生滅,這個前面我們說得很多,但是底下這句話非常重要,「業果亦不失」,業果就是我們世俗人講的因果。因果裡頭,善因得善果,惡因呢?惡因則有惡果,業果不失,業裡頭講三種,善、惡、無記;善果跟惡果、無記果不失,它真有。那我們要問,佛菩薩有沒有?你說佛菩薩有沒有?佛菩薩是人修成的,他在沒有成佛之前,有沒有造作善惡業?有,肯定是有。成佛之後,妄想分別執著永遠斷掉了,善惡業還有沒有?善惡業沒有了,善惡業的習氣還有,所以眾生有感,他就有應。

  他為什麼有應?沒有成佛之前不是發了願嗎?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佛家沒有妄語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,性德,本善!成了佛之後要不要兌現?當然要兌現,所以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感應道交。佛來應的時候,無論是應身,無論是化身,他示不示現善惡業?示現,由此可知,業果亦不失!在如來究竟果地,業果亦不失,但是雖然他示現有業果,他怎麼樣?他不受用。受用就是業果現前你有感受,你感受到有苦樂憂喜捨,有這五種受。諸佛菩薩,說實在話,阿羅漢以上的,叫正受,正受是什麼?業果現前,無論是天堂、是地獄,決定沒有苦樂憂喜捨的感受,這叫正受;業果亦不失,但是他不受,就是沒有這五種受,這個道理我們要懂。

  我們也能體會得到,實在講並不是很深,我們今天境界現前會有感受,為什麼?分別執著太重。分別執著淡一點,他感受的就輕,無論是苦是樂,比較淡薄;執著嚴重的時候,感受就很深了。如果分別執著統統斷掉,當然他受是平等的,自己是平等受,看眾生在六道裡頭煎熬,那就不一樣,你就看得很清楚,很明白。所以我們常講,業果有轉變不空,有相續不空,有循環不空,這是我們常常聽說的,「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,因果不空的道理就在此地。這是「是名佛所說」,結歸到這首偈,這才是佛所講的,佛所說的是正說,事實真相。

  底下,「不失業果,方顯中道」,中道沒有對立,對立就不是中道。譬如我們剛才講的這個例子,六道裡面,法身菩薩示現到六道裡面來,他有沒有?有,雖有他不受。這個境界在他的感受當中是平等的,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就是十法界,各人感受不一樣。我們現前這個境界,古人有個比喻說,譬如中秋月,月光非常好,有人看到生歡喜,有人看到憂愁、感嘆。為什麼同樣這個月光,每個人看到之後、接觸到之後,感受不一樣?苦樂憂喜捨統統不相同,這就顯中道義,顯示出法非定法,一切法都不是定法,你的感受完全是你自己的心想變現的。如果一個人,這個人心地純善,沒有惡念,沒有惡言,沒有邪行,無論在什麼境界裡,他所享受的都是樂,真的像極樂世界,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。

  我們要問,極樂世界裡頭有沒有六道?沒有。真的沒有嗎?極樂世界包不包括我們的世界?你說包不包括?你要說不包括,不就對立變成二法?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中峰禪師在繫念佛事裡頭說得很明白,「我心即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即是我心;此方即淨土,淨土即此方」,你說包不包括?包括!這個道理你要不懂,我們還用電視螢幕來做比喻,這你天天看。這個電視裡頭有很多頻道,你一按鈕,它色相就出來,你說現在螢光幕裡頭包不包括?包括很多很多的頻道。是的,宇宙是一,遍法界虛空界,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,無量無邊的十法界,無量無邊的六道三途,沒有離開這個螢光幕。從螢光幕上來說是一不是二,從頻道裡面來講是二不是一,對不對?所以會看電視的,他開悟了,電視跟大乘經上講的沒有兩樣,問題就在你會與不會,你會了,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。

  我們這個世間是淨土,是極樂世界,阿鼻地獄也是淨土,也是極樂世界,諸佛菩薩在那個地方,他享受的是只有樂沒有苦;但是造作惡業的眾生在那裡面,他有苦他沒有樂。苦從哪裡來?是他妄想分別執著裡變現出來的;離妄想分別執著,苦樂都沒有,平等了。妄想分別執著各個眾生不一樣,所以各個眾生在一切境界裡所受的不一樣。你要真正懂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你說大乘經要不要學?大乘經教真的是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的妙法,這些經論就是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的教科書。這個課程要不要學?這門功課要不要修?我們同學你就明瞭了,你才會很認真、很努力學這門課程。這個跟世間學校的課程不一樣,世間學校課程沒有辦法幫助你離苦得樂,那是真的。你在世間學校學得再多,你沒有辦法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你沒有辦法離開惡業,你的樂從哪來?斷惡修善才有樂,破迷開悟有大樂,這是不失業果,方顯中道。

 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,「又如鏡現穢像,非直不污鏡淨,亦乃由此,顯鏡愈淨」,我們就看到這個地方。這一段說得好,我們在沒有讀這個文字之前,我們也感受到、也體會到大乘教裡這種教義很多,可是佛是不斷的重複在說,這就是無盡的慈悲。我們凡夫善忘,真的,聽一遍馬上就忘掉,聽十遍還是記不得,聽一百遍還是隨順煩惱習氣,所以古人給我們定了一個數字,讀書要千遍,其義自見。千遍能見其義,什麼人?上根人。那中下根怎麼辦?儒家說得好,「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」,上根的人他念一遍就會,我們要用一百遍才能夠學會,他十遍學會,我們就一千遍學會。這個道理同學們都聽過,沒做到,所以你不得受用;你如果聽了之後依教奉行,你真的就這麼去幹,那就恭喜你,你一定契入境界。遍數不夠不行!

  學佛的同學你們知道《四分律藏》,那個分量相當大,唐朝道宣律師聽二十遍。我們從道宣律師傳記裡面我們就能夠體會到,那時候講解戒律的法師很多,不像現在社會,講經的還有,講戒的沒有了。那時候講解這樣的大律,《四分律藏》,還很多,為什麼?道宣律師聽二十遍,聽二十遍絕對不是在一個地方,絕對不是一個人,很多地方、很多人都在講,哪個地方有講他就到哪裡去聽,他成為律宗的祖師。現在人沒有耐心,像這樣的大經大論,一部他都受不了,時間太長。

  從前法師講經,我相信還是承傳了世尊的儀規,每天二時講經。這個二時是印度的標準,二時就是八小時,每天講經八小時,一年到頭不中斷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演的。諸位想想,清涼大師他老人家一生講《華嚴經》講五十遍,我們現在用了多少時間?講到這個地方大概《華嚴經》才十分之一,十分之一我們講了好幾年。無論在哪一方面,比佛比不上,比祖師大德也比不上。清涼大師講《華嚴》講五十遍,我那個時候細細的想,一年一遍,一年三百六十天,每天講八小時,一年一部。清涼大師不是像我們這種講法,我們這種講法一年決定講不完,為什麼?那時候人的根性比我們現在利,講經的時候點到為止,你看《疏鈔》裡頭,《疏鈔》是他的講義,點到為止。

  聽經的人,真正學《華嚴》,在清涼山住個幾年,一年聽一遍,住十年就聽十遍,住二十年就聽二十遍,哪有不開悟的道理!我們現在,現在人的福報是比從前人大,但是業障比從前人重。怎麼說福報大?福報大就是有很舒適的道場,有很完備的經典。在從前,一個道場不可能有一套《大藏經》,不可能,現在你看我們這個小小地方,我們這裡就有幾十套《大藏經》,而且還有十種不同的版本,這個福報多大!從前晚上點一根燈草的油燈,晚上看書的時候點油燈。油燈我也點過,我們在抗戰期間,那時候我念初中,晚上上自修都是點一根燈草的油燈,哪有現在電燈這麼樣的明亮?沒有。所以現在在生活方面、受用方面比從前是富裕太多太多了,可是我們人沒有古人那種勤奮,沒有古人那種勇猛精進,所以他們一生有成就,我們往往一生空過。煩惱習氣不斷,李老師常說的,該怎麼死還是怎麼死,沒有辦法超越輪迴。

  我們自己再冷靜想想,這一生當中的造作,善念多還是惡念多,善言多還是惡言多,善行多還是惡行多,你這麼一想,你就曉得來生到哪裡去。善惡的標準,你們就用《弟子規》,就用《十善業道經》做標準,那就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我來生到哪裡去?自己知道,自己也知道這個芸芸眾生,自己實在講應當提高警覺。如果你是個中年人,你冷靜回頭想一想,你十歲時候,那時候社會狀況怎麼樣,二十歲的時候又怎樣,三十歲的時候又怎樣,現在社會又怎樣。你如果這樣一觀察,古人說的一句話你就明白了,「世風日下」。那麼我們再想未來的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,你就愈想愈可怕,不要想來世,這一世就不得了。你要是讀佛經再懂得一點因果的道理,你就會更清楚、更明白,現在世間人造什麼樣的業,他會感什麼樣的果報!

  過去,我們講十年十年的比較,這世風日下,因是什麼?因就是眾生造不善業。我們不說一年一年,說十年十年來比較,你就看得很清楚。造作惡業的,這個十年比上十年要嚴重,一年不如一年,造善業的人是愈來愈少,造惡的是愈來愈多。早年造惡業還有一點顧忌,現在造惡業是毫無顧忌,你說這怎麼得了,殺業之重史無前例。殺害眾生不算,單單講殺人,什麼地方殺人?你只看一樁事情,墮胎,這還得了嗎?墮胎是殺人,你把這個人殺掉,他將來會報仇,業果亦不失,怨恨不失。你要是行善做好事,對人有恩惠,人家報恩的念頭不失,你傷害眾生,那個怨恨不失,你怎麼辦?將來你這些冤親債主都變成你的親戚朋友,你沒有法子預防,到你家裡來,這種事情在中國歷史上記載很多,冤冤相報,沒完沒了。

  什麼原因造成的?不相信聖人教誨,不接受聖人教誨,以為這是迷信,以為古人設教是約束人的,是規範人的,是嚇唬人的,不是事實。現在人相信科學,你說人死了之後還有來世,「你拿證明來給我看,沒有證明不相信」。其實證明就在眼前,給你講了你不相信,這就沒法子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,後面還有幾句還沒講完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