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十四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24

  請掀開經本第十三面最後一行,昨天講到「入法界藏,智無差別」,接著看第二句:

  【證佛解脫。甚深廣大。】

  這裡面文字雖然不多,可是含義很深很廣,我們應當細心去體會,尤其是要懂得怎麼樣去學習,這才是非常的重要。「智無差別」裡面,我們講到一些修行的原則,說到境智不二。凡夫,不僅僅是說我們六道的凡夫,六道之外,四聖法界在大乘佛法裡面所謂是外凡;佛家講凡夫有內、有外,內是六道以內,外是六道以外的四聖法界。為什麼也稱他們作凡夫?佛法真正的標準是在用心,如果是用真心,那就是聖人,就不是凡夫;如果是用妄心,那就凡夫,不是聖人。十法界裡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十法界裡面的佛是天台家講的藏教佛、通教佛,依舊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不過他們悟性比我們高,他們用得正,我們用得邪;雖然他是用妄心,他這個妄心很正,與真心相應,不是真心,跟真心很接近,相應。我們也是用妄心,我們這個心用得很邪,都走向貪瞋痴慢、走向是非人我,這個虧就吃大。所以六道稱為內凡,十法界裡四聖法界稱外凡。如果是真正轉識成智,轉八識成四智就叫聖人,那就不是凡夫。我們在一般經典上看到,《金剛經》是聖人的境界,不是凡夫,因為他要破四相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四相破了,那不是用妄心,是用真心。用妄心決定落在四相裡面,離了四相是用真心。

  《大乘起信論》,你看看這書的名字「起信」,起信當然是入門的一本書。它那個入門是大乘入門,不是普通入門。那個入門是什麼境界?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,入的是這個門。相宗也有一本入門的書,《百法明門》,我想許多人都讀過《百法明門論》。《大乘起信論》,你們應該都讀過。《百法明門》它的標準在哪裡?也是圓教初住菩薩,希望你在這一百法當中覺悟。悟什麼?悟「一切法無我」。《百法明門論》是屬於宗經論,它不是解釋經,是宗經論,整個這部書就是講一樁事情。諸位如果明白這個道理,也就能夠聯想到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,就一句話「一切法無我」。一切法就是世出世間一切萬事萬法,彌勒菩薩把它歸納為六百六十法,造《瑜伽師地論》,就是講六百六十法。天親菩薩為了便利初學,把六百六十法再歸納成為百法,所以它展開就是世間、出世間一切法。

  「一切法無我」,無我講的是兩種︰一個是人無我,一個是法無我。人無我,給諸位說,煩惱障破了。煩惱障從哪裡來的?從我執,人我執來的,人我執是煩惱障的根。所知障是從哪裡來的?所知障的根是從法我執來的。所以法無我,所知障的根斷掉了;人無我,煩惱障的根斷掉了;二障斷掉,你就圓滿成佛。大乘入門跟小乘確實不一樣,小乘是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叫入門,入小乘之門;大乘之門要破二障。我們讀《百法明門》,悟了沒有?有一些講《百法明門論》的一般法師,我們不敢講話;我的學生,我敢講話。我的學生也有在大學裡面講《百法明門論》,他來告訴我學校裡開這門課,我就提醒他:你要講明門,不要講黑門。如果這一百法你講了之後,叫人家又分別這一百法、又執著一百法,那就不是明門,那就變成黑門。他的妄想分別執著已經夠多,你又給他加一百個,很殘忍的事情。天親菩薩作這本書是叫人讀了開悟,不是叫你讀了之後又去記這一百法,又去分別這一百法,又去執著這一百法,那不搞錯了嗎?這個講法,三世佛喊冤,都流眼淚。這些基本的道理我們要了解。由此可知,我們自己要不能夠稍稍契入境界,真的不懂;自己都不懂,怎麼能把別人講懂?自己沒有開悟,如何能令眾生開悟?固然古時候也有這個例子,講經的老師沒開悟,聽經的學生聽了開悟,畢竟是少數,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,這不是常例。我們一定要明瞭,經典的意思要清楚。

  總而言之,清涼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,如果就理上講,理是就性上講、就體上講,決定是空寂的,《般若經》上講「無所有,不可得」。無所有,這個話很難懂,我們聽了,無所有不就是沒有了嗎?那你又搞錯,真有。真有,為什麼說無所有?我們六根接觸不到,眼見不到,耳也聽不到,身體接觸不到,想也想不到。它真有,它不是沒有。真的是真有,妄相是假有,那個本來沒有。體性是真有,現相是假有,真有是不可得,真有是無所有。所以佛實在是不得已用一個「空」來形容它,用一個「寂」,寂就是寂然不動,那是真的。凡是動的,都是假的。無明,無明是動相;明,無明翻過來是明,明是靜的相。這一點希望同修們要留意,特別是學講經的法師們。智是靜的,決定是靜的,智慧;動是分別,所以你要曉得,動生識;識是動的,智是靜的。我們八識五十一心所是動的,把它轉變成智,四智是靜的、是清淨的、是不動的。

  你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修行的綱領你就掌握到。怎麼修法?要修不動。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好,修行的總綱領、總原則: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不取相就是不著相,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,你把這個原則完全掌握到,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,功夫沒有不得力。如果你不知道這個原則,外著相,內動心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功。再給你說,念佛都不能往生。念佛往生的條件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得很好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,你要是心不定的話,有妄念在夾雜,就不是一向專念;《彌陀經》上給我們講「一心不亂」、「心不顛倒」。曾經有人給我提過,《彌陀經》要求的標準太高,一心不亂,我們做不到,怎麼能往生?往生是一定要一心不亂,你才能往生。但是一心不亂真的不容易做到,幾個人能做到?我們不能不再去查查經,羅什法師翻譯是意譯,他老人家翻成「一心不亂」;玄奘大師譯《彌陀經》是直譯,那個文字就不是如此。梵文原本的意思,玄奘大師譯的是「一心繫念」,跟「一心不亂」這個境界差好遠。一心繫念我們做得到,一心不亂不容易。

  一心繫念怎麼說?就是我們一般世俗人講,心裡面牽掛,一心牽掛。這個行,一心牽掛,你掛的什麼?把那個東西換成阿彌陀佛,那不就行了嗎?你要是掛念你的錢財,把錢財換成阿彌陀佛;掛念你的兒孫,把兒孫換成阿彌陀佛,就行了。心裡面只繫念這一樁事情,不繫念其他事情,其他的萬緣放下。玄奘大師譯的,我們讀了之後很舒服,覺得這個可以做到。羅什大師譯的有沒有錯誤?給諸位說,沒錯。怎麼沒錯?我們自己只要做到一心繫念,臨終佛來接引,接引的時候一定是先見到佛光,佛光照你,佛光這一照就把你的功夫提升一倍,你本來是一心繫念,佛光一照就把你提升到一心不亂,羅什大師沒講錯。所以要曉得,凡是往生的人,在臨命終時見到佛來接引,受佛光的加持,功夫境界立刻就提升。我們念佛人只要念到功夫成片,一提升就是事一心不亂;如果念到事一心不亂,佛光一照一提升,就是理一心不亂。平常一定要曉得用功,用功一定要曉得掌握原則。會修行的人在境界上修,《華嚴經》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做樣子給我們看,什麼樣子?歷事鍊心。萬事萬相你要不經歷,你怎麼知道你能夠不著相、不動心?你沒有接觸過,那個功夫靠不住。

  蓮池大師《竹窗隨筆》裡面有一段故事,很能令人深省。他認識一個老法師,這個老法師往年修行很不錯,可是到晚年不行了,墮落了。什麼原因?往年住山,年輕的時候住山,修行得很好,真的做到外不著相、內不動心,自己好像有這麼一個把握。然後受到這些信徒們禮請,在都市裡面建了一個道場,請他去主持,他下了山;一下山跟五欲六塵接觸,一接觸就退轉。蓮池大師就提醒他,以善巧方便來作比喻。他就舉一個例子說,實際上就是說這個法師。過去山居的時候養道,覺得很不錯,以後一接觸社會,沒多久被污染。這法師聽了之後,就向蓮池大師請教︰這是誰呀?蓮池大師︰就是老兄。說明什麼?說明住山不是初學人住的。初學的人見思煩惱一品沒斷,就要去住山、要去住茅蓬,要去閉關,開玩笑。那就是蓮池大師所講「沒有經過考驗」,修得好像不錯,一出來就變形。因此住山、住茅蓬閉關是什麼人?已經得定開慧的人。

  換句話說,修行在哪裡修?在五欲六塵裡頭修。關關都要通過,是非人我、名聞利養、財色名食睡,關關都要通過,真的外不著相,外面不受誘惑,裡面不動心,你才有資格閉關。如果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還沒有把握、還會動搖,你得好好的去參學。禪宗有個公案,「趙州八十猶行腳」,趙州和尚八十歲了,還到外面參學,還沒有資格閉關,沒有資格住山。現代人不懂,不知道這個道理,以為人要不閉一次關,不能算是修行人,不能算是高人。沒錯,從前閉關的是高人。古時候善知識,到哪裡去找善知識?古人都謙虛、都客氣,他開悟了,他也不說自己開悟,他得定,他也不說自己得定,總說自己不行、不如人。不像現在,現在人要推銷自己,從前的人要把自己藏起來,藏得祕密的,不能讓人知道。如果沒有開悟,沒有明心見性,那不是真善知識!善知識到哪裡找?凡是住山、住茅蓬閉關的都是善知識,他們已經煩惱斷了,所知障破了,定慧成就了。成就之後他為什麼去閉關?沒人請他弘法。他總不能到外面去,「我定慧成了,你可以請我來講經說法」,這話說不出口;現在人會說,從前人說不出口。現在民主競選,我怎麼怎麼好,人家都不如我,你們要投我一票。從前的人這個話怎麼能說得出口?丟死人了。怎麼可以這麼說法?所以只有去住山、住茅蓬去閉關。等到被人發現,來叩關,叩關是什麼?請他出來弘法利生,啟請,這麼個意思。所以住茅蓬閉關不是修行,是在那裡等,等人來啟請,是這個意思;不好意思說,用這個方法靜靜的在等。

  從真的來說,心性是空寂,與修德的止寂相應。教下,實在講禪宗也不例外,教下叫止觀,止是止妄念,寂是心地清淨,這是從性體上講。如果從事相上講,事相是動的,《華嚴經》經題上給我們講「大方廣」;大是體,方是講相、現相,廣是講作用。現相跟作用,它的相是動相。在修行方法來講,與觀照相順,我們的觀照就是照俗諦,我們的止寂是深入真諦,這是我們用真俗二諦來說。清涼在這一段結論裡面告訴我們,他說「於境,則不礙真而恆俗」,換句話說,現相跟作用不礙性體而恆俗,「於智,則不礙寂而恆照」。大乘修學的法門,實在講小乘也不例外,不過功夫有淺深差別不同,小乘人淺,大乘人用的功夫深,都是定慧,都是寂照;寂是定,慧是照。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寂不礙照,照不礙寂。在作用裡面,定慧等持。說這麼多,說的恐怕大家聽還是聽不清楚,我們淺而言之,什麼叫照?看破就是照,照就是對於一切事、一切現象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是智照,就是看破。寂是什麼?寂就是放下。我們今天用看破、放下,大家就好懂多了。其實是不是真懂?那就很難講。但是用看破、放下,比經典裡面講用寂照、止觀是好懂些,全是講一樁事情。

  現在我們要來研究研究,行門裡頭,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怎麼用功夫?與寂照相應,也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來學定慧等持,或者說得更白一點,學看破、放下,這大家好懂,怎麼樣來學看破、放下。放下是講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分別執著無量無邊,經裡面常用「一切境界相」。功夫隨順奢摩他,奢摩他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是止息,就是定,也就是我們講的放下。可是你為什麼放不下?你沒有了解事實真相,所以放不下,也就是說你沒看破,沒看破怎麼可能放下?所以,你要善於觀察分別一切法的因緣生滅,你去細心觀察這個,任何一法你仔細觀察,如果觀察明白,然後再一展開,原來一切法都不例外,正所謂一法通達,一切法都通達。實在說我們修行,心太粗,粗心大意。我們看到古大德,無論是宗門教下,你在《高僧傳》上所看到,你在每一個宗派,甚至寺院《山誌》裡面所看到,古時候這些修行人,他們確確實實能夠掌握住綱領。

  佛在大乘經論裡面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這八個字不是我發明的,不是我講的,我沒這個智慧;佛說的,經上說的。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,你果然能在一門深入,深入的觀照,或者我們講深入的觀察,無論你是觀察動物、觀察植物、觀察礦物,你能夠鍥而不捨。觀察它,它的體性、它的現相、它的因緣、它的果報,天台大師在《法華經》上講十如是,一展開百界千如。佛在經上講十條,他能夠把它展開為一千條,我們不能不佩服天台大師觀察入微,這叫看破,這是真功夫。我們在一法裡頭能夠看到十方面,那就算你很了不起。過去我在台中,李老師教給我們一個方法,觀察宇宙一切法,這一切法裡隨拈一法,他教給我們觀八面,你才真正看破。

  八面是這一個法的體,譬如我們舉一個毛巾,大家觀這一個東西,從八個方面來看它,你才真正懂得,才真正把這個看破。體有性體、有質體,你要明瞭。性體是法性,法性就是真性,這要觀很難;質體比較容易,物質。它的體是什麼?這個東西體是棉紗,棉紗的體是什麼?棉花。棉花的體是什麼?觀察,一步一步往裡面觀,觀到最後就變成原子、粒子,就變成這些東西,這從質體上觀察,這是一條。第二條,相,相狀,看它的相。第三看它的作用,觀察它的作用,跟我們《華嚴經》經題上講體相用,任何一法你都要明白它的體相用。現相怎麼產生?現相一定有因、一定有緣,然後再現相是果,所以一切法,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有因緣果。這就六法。六法再加上一個事、一個理,任何一物有事、有理,有理一定有事。所以說,體、相、用、因、緣、果、事、理,八面。看一個人也要用這八個角度去觀察。八個角度來觀察,你是不是就算是看破?給諸位說,沒有,你才看到外表,你看的是外表,我們今天是連外表都不知道,糊裡糊塗。對於任何一法你能從八面觀察,觀外表。

  怎麼樣才能深入?你要知道,每一法裡頭又有八法。說體,有體中之體、體之相、體之用、體之因、體之緣、體之果、體之事、體之理,每一條下面都有八個,八八六十四;你能看出六十四,才算你看破一點點,不多,看破一層。你再深入看破一層,這六十四條,每一條裡頭又有六十四條,其深無底。看破又談何容易?你不真看破,你怎麼能夠放得下?換句話說,你能看破一層,你就能放下一層;放下一層又能夠助長、幫助你再深入看破一層。無論是體相用、因緣果、事理,它的深、它的廣都是無量無邊,這個說法說得淺顯,容易懂。經裡面說的比這個繁雜,但是道理完全一樣,總離不開這個原理,觀察入微不是個容易事情。

  能觀的這個心是智,智從哪裡生?智從定中來。總而言之一句話,你心不清淨,你就沒有觀察的能力。清淨心是觀察能力的泉源、來源,我們不修清淨心怎麼行!要修清淨心,實在講講到師道,佛法裡面常講「師資道成,師資道合」,資是學生,學生幫助老師,老師幫助學生,老師教導學生,學生資助老師,教學相長,相輔相成,所以老師跟學生是彼此互相尊敬。學生尊敬老師這是應該的,老師不能不尊敬學生,那也是錯誤的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個「禮敬諸佛」,老師可以不敬學生嗎?那你講不通,你十大願王裡頭缺了,不圓滿,就有缺失。禮敬諸佛,學生也是未來佛,你怎麼可以不禮敬?怎麼可以不尊重?所以佛經裡面,特別是懺儀裡面,大家很熟悉的「一切恭敬」;一切裡面沒有分別,所以這個是彼此恭敬。老師的定力從哪裡來的?老師的智慧從哪裡來的?學生幫助他增長。學生的根性不齊,有根性很善良的、有根性很惡劣的,不聽話的、很頑皮的,老師在這個境緣當中鍊定力,怎麼應付這些學生?在這裡修禪定,修無分別心,修清淨平等覺。學生們提出一些問題,幫助老師開智慧。學生要不問,甚至他一生也沒想過這事情;他這一問,立刻看看有沒有智慧?有智慧就能解答,沒有智慧趕緊回頭認真去努力。

  這樣我們才真的恍然大悟,為什麼菩薩一定要度眾生?不度眾生,成不了佛!不度眾生,許許多多事情你不知道,你的智慧不圓滿。你廣度眾生,什麼樣的人都接觸,上面從菩薩,下面到阿鼻地獄,什麼樣的人、什麼樣的事,統統都接觸、統統都明瞭,你的智慧才叫圓滿。從前方東美先生讀《華嚴經》佩服得五體投地,他說這才叫真正的智慧。他看五十三參,你不接觸這些境界,憑你想像,書上去念的,不算是真智慧;一定要親身經歷,不親身經歷,你記問之學,不但是佛家不主張,連世間教學也不主張。《禮記》裡面「學記」就說得很清楚,「記問之學,不足以為人師」,不可以做人老師,從前儒家的老師都要開悟。所以教學,老師觀察學生啟發他開悟,你才算是真正會教學,是個好老師。絕不是叫他讀得多、念得多、記得很多,那個不行,那個不是好老師,好老師一定啟發你、幫助你開悟。啟蒙的老師為什麼天天就叫你老實念一部經?實在講是用這個方法、用這個手段幫助你開悟。為什麼?開悟要定才能悟,你先把心定下來。他叫你讀經、叫你讀書,把你的心定下來,所以這個經不講,只叫你念,你沒念錯就行。每天從頭到尾念幾遍,你在念的時候還叫你大聲念,念得讓老師聽得見,這就是老師教學。

  你高聲朗誦他聽得見,你就不能偷懶,老師在旁邊督促,這一堂課二個小時、三個小時,老師在那裡喝茶,或者他在那裡也看書,他耳朵聽你的,你念的聲音斷了,他馬上就問你,這是一種教學的手腕。你念書的時候,我們佛法裡講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。你不會打妄想,不會胡思亂想,那是戒;戒是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你不會有壞的念頭。你念書,書都是聖賢人的言語,那就是眾善奉行,所以戒律都在裡面。一心去念,專心去念,就是修定。念得清清楚楚,沒有念錯、沒有念顛倒、沒念漏掉,那就是慧,是根本智、無分別智。

  從前儒家教學,啟蒙七歲上學,大概到十二歲這一段期間當中,要把四書五經、重要這些經典,要念得滾瓜爛熟;老師一句都不講,只是教你念,教你句讀。因為古時候的書本沒有標點符號,你們看古書沒有,佛經也是;你看看《大藏經》,古版的《大藏經》裡面沒有句點。老師教的時候,要用紅的朱筆把句子圈出來,段落畫出來,這是老師的事情,教句讀。你不認識字他教給你,教完之後你就好好的念,沒得講,沒有意思,沒得講,就是叫你念。這麼長一段時間,修定,修根本智,所以從前這教學的方法好,十幾歲的人會開悟,這是我們在歷史上所看到的。童子就是沒成年,古時候男子二十歲才算成年,不滿二十歲,童子。童子考中進士、考中狀元,有。在現在來講,這十幾、二十歲他懂什麼事?從前是考中進士,朝廷任命到地方去作縣市長去,更高的那就當欽差去,還有當知府,知府就管十幾個縣。十幾、二十歲,他的智慧能力,他有悟性,他不是死讀書,不是死記,死記沒有這種才華,沒有這個能力。他對於人情世故一切事理都通達,所以他能辦事。

  出世的教學更重視悟性。宗門他的對象,六祖大師《壇經》裡面所說,他接引的對象是上上根人。上上根人容易開悟,中下根人修禪就難,可以得定,很難開悟。所以中下根性的人多半學教,學教比較容易悟入,教下講的大開圓解,大開圓解就是你在教裡面開悟,在經教裡面開悟。我們明瞭這些原則,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知道怎樣用功,怎樣才能夠與道相應。與道相應,就是與智相應、與定相應。道是什麼?道就是定慧,不是別的。定慧就是自性本具的功德,我們常講性德。如果用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來講,如何與清淨平等覺相應。清淨、平等是定,覺是慧,還是個定慧。宗門講觀照,觀照是智慧,講禪定就是清淨、平等,講觀照就是覺。如果我們果然能在生活當中,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念念都能夠與定慧相應,這個人叫真正修道,真正修行,真正會用功。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,功夫不失,那就叫成片。現在大家常談功夫成片,怎麼叫成片法?這就叫成片。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界當中,都不會失掉,都不失定、都不失慧。定是什麼?如如不動。慧是什麼?清清楚楚。這是我們把修學的總綱領、總原則說出來。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也說了一些,可以提供我們做參考。我們學不學沒有什麼關係,知道有這麼一樁事情,這是古人所學,但是它這些原理原則不變。譬如他說修止;修行三個入門:有人從修止入門,有人從修觀入門,有人是止觀等運入門。在《楞嚴經》上也是這個說法,《楞嚴經》說奢摩他、三摩地、禪那。奢摩他就是止,三摩地是觀,禪那是止觀等運。毘缽舍那翻作觀。或者我們用現代的話說,修止專門從放下來做,一種專門從看破上來做,第三種是看破、放下同時來做,就是這麼個意思。一般修止的多半是用靜坐的方法,現在還有人用這個方法,找一個清淨的地方,他到那個地方去打坐。打坐的時候,這裡頭有原則,清涼告訴我們,不依氣息。有人打坐守什麼?守息,叫數息觀,他那個心注意自己的呼吸,心就不妄想。注意自己的呼吸,小乘常用這個,初學的人常用這個。

  清涼大師修止的方法是高級的方法,不用這個,不依氣息,不依形色,也不依空,也不依地水火風,乃至不依見聞覺知,一切諸想,隨念皆除,連那個想也除掉。為什麼?因為一切法本來無想。這個時候念念不生,念念不滅,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,然後再以心除心。心要是散亂,要知道把心收回來,把這個心住在正念上。正念是什麼?正念是無念,無念不是沒有念,要沒有念就變成無想定。實在講這個境界到最高的總結,不但境界相是空的,心的相也是空的,就是《金剛經》上所說,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」,心空了。外面的境界,境界是因緣生法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。心境俱不可得,這個時候你真得定,定裡面開慧。大師這番話說得很容易,做起來可真不容易。我們煩惱習氣很重,妄想不住,看看這個法門我們沒法子,確確實實做不到。

  如果用第二個方法,用觀的方法;觀就是講微密觀照,也不是容易的事情。在境界當中,你要常念方便、分別因緣生滅。他這裡講得簡單,我剛才講的那個比他這個講得詳細。任何一物,人、事、物,我們把所有萬法歸納成這三大類,人、事、物就統統包括。任何一法,你開始用八面觀,然後再觀六十四面,這才看破一點點。說老實話,能夠看八面,看表面,表面能看清楚已經算不錯,實在講你一分都沒有看破。那怎麼辦?要用放下來幫助。放下是修定,心愈清淨,這個心愈靈敏,你微細處去觀察,你就能辦得到。我們今天為什麼見不到?心妄想太多,心太粗,所以功夫用得不得力。可是這些原理原則我們明瞭之後有好處,有很大的好處。好處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,念佛人常講放下身心世界,對這個有幫助。放下身心世界,身心世界不要常常掛在心上,把這個境界完全轉換過來。心上放什麼?放阿彌陀佛。

 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淨土法門,不是沒有道理。離開了淨土念佛法門,宗門教下、無量法門要有相當多的定慧才能成就,定慧這兩門不容易,說實實在在話末法時代的眾生,能有這個根性的人希有,古人所謂鳳毛麟角;我們不敢講沒有,太希有!幾個人能做得到?如果做不到,參禪,天天在那裡枯坐,不但不開悟,連定都得不到。這個時間浪費,可惜,不如到居士林來作義工,還修點福。一天坐幾個小時,什麼事情不幹,兩邊都失掉。你真得定、得開悟那是功德,你這個坐是功德;如果你定慧都得不到,不如在這裡當義工修福,果報比那個殊勝多了。所以自己對自己的根性一定要清楚、一定要明瞭。

  大乘修學定慧跟一般確實不相同,大乘定慧是在事相裡面去修,不是在盤腿面壁。他是在生活裡面、在工作裡面、在熱鬧場所裡面,修定修慧,樣樣清楚是慧,如如不動是修定,他是這種修學方法。六祖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表演的,我們要深深去體會,他老人家修禪定不是盤腿面壁,他修禪定是在碓房裡面破柴舂米。他的工作一點都沒有耽誤,他破柴的時候修禪定,舂米的時候修禪定。由此可知,穿衣吃飯、處事待人接物,都是修禪定的處所。他解釋坐禪,坐是不動,取不動的意思。什麼不動?不是身不動,是心不動,身不動沒用處。六祖常說,「身是一具臭骨頭,何為立功課?」不是修這個東西,修心;心要不動,心要明瞭。心明瞭是慧,心不動是坐。我們看到這個字眼,就誤會、就執著,「我坐一定是要去打坐,一定要坐在那裡不動」。這個樣子要是修成佛,有什麼意思?修成佛之後,一天到晚坐在那裡不動,這種佛我想很多人都不願意作。所以,真實義一定要清楚、要明瞭。終極的目標就是入不二法門,才能真正的相應,境跟智相應。這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,如果依照清涼他的註解講,太長,我們把這些綱領原則也都交代明白了。

  第二句『證佛解脫,甚深廣大』,這是講證果法。「解脫」這個名詞,在佛法裡面用得很多、用得很廣,每位同學對這個名相都相當熟悉。可是這兩個字的意思一定要清楚,不可以混淆。解,念破音字,念去聲,念「謝」。念「謝」,當作動詞講;念「解」,當作名詞講。可是現在人已經不太講究這些,意思能夠搞清楚、搞明白也就行了。它就是解除的意思。解,就像繩索一樣,繩索捆得很緊,現在把它解開。古人當動詞,他念「謝」,現在人也叫「解」,不叫「謝」,「謝」沒人懂。這是語言語音會隨著時代變,文字不變,我們念的音會變,古音跟現在的音不一樣。我們念「南謀」還是念古音,現在人念什麼?「南無」,你念「南謀」他不懂。念「南謀」什麼人懂?唐朝人懂,唐朝人「南無」這兩個字就是念「南謀」。翻經是那個時候翻,那個時候翻念不錯,現在這個音變了,很多字的音都變了。廣東話裡面還保存一些古音,漢唐的音在廣東話裡面還保存著有一些。

  「解」就是解除煩惱,「脫」是脫離生死。煩惱有很多種,我們從淺顯的來說,見思煩惱,佛說見煩惱有八十八種,思煩惱有八十一種,這是講我們六道。你能夠把見煩惱解除,現代的術語叫解放,一樣,你能夠把它解除、解放,你就脫離凡夫位,你就不是凡夫,就聖人,小乘須陀洹果。證到小乘須陀洹,雖然沒有離開六道,但是可以說你已經脫離三惡道。須陀洹在六道裡面還是有輪迴,決定不墮三惡道。所以你能夠解八十八品見惑,你就脫離三惡道,永不墮惡道。如果再能夠把八十一品思惑解除掉,你就三善道也脫離,完全脫離六道輪迴,這是小的解脫。在佛法裡面講,佛法三個等級,初等的,初等的解脫是脫離六道輪迴。中等的,你能夠把塵沙、無明解除,根本無明也能夠破一品,根本無明是四十一品,破一品,你就脫離十法界,這個時候你證得一真法界,這是中等的解脫。最上層的解脫,要解根本無明;根本無明四十一品,你證得一品,後面還有四十品,這就是一真法界裡面菩薩的位次: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。每解除一品無明,你的地位就往上升一級。升一級就是脫,脫離下面一級,升到上面一級,這是解脫的意思。四十一品無明統統解除掉,菩薩四十一個位次統統擺脫掉,你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這叫究竟解脫。這是佛法粗說,解脫有三種,我們姑且說下、上、中三等,三種解脫。

  這個地方講證果法,是講究竟解脫。究竟解脫裡面,有圓滿、有不圓滿。如果從不圓滿的意思來說,圓教初住菩薩就是究竟解脫,究竟解脫裡頭不圓滿的;如來果位,那是究竟解脫裡頭圓滿的。他們這些人不但永遠脫離六道輪迴,永遠脫離十法界了,所以稱之為究竟解脫。這個時候作用自在,得大自在,這個自在就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說不思議境界;最後一品品題,《四十華嚴》裡面講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這叫作用自在。此地大師舉一個例子給我們說,譬如「一念之中,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」,這是舉例子來給我們講,說明作用自在。清涼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面,給我們說了十種,十種當然都是歸納,要細說永遠說不盡。

  一切諸佛,這個一切諸佛就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是一切諸佛。圓教初住菩薩叫法性住,就有能力在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建立一切佛事。一切,範圍就太廣,像《普門品》所說,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;應當說什麼法,他就說什麼法。無量無邊的身形,他都能示現;無量無邊的佛法,他都能演說。初住菩薩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本事?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智慧?他見性,明心見性,這種能力智慧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,不是學得來。只要見性,你就有這個能力,你的智慧德能完全現前。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《楞嚴經》裡面看到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「二十五圓通章」裡面舉二十五位菩薩做例子。這二十五位菩薩是什麼地位?圓教初住,觀音菩薩也是圓初住的菩薩。《楞嚴經》上講觀世音菩薩那種智慧能力,三十二應,不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嗎?《普門品》裡面也講,《普門品》所說觀音菩薩是等覺菩薩。這樣我們才證明《華嚴經》上所說,地地皆具一切地的功德;地是地位,每一個地位都具足一切地位的功德。初住菩薩具足二住、三住,乃至我們講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統統具足,等覺菩薩也具足初住菩薩乃至初信位菩薩的功德,這叫一即一切、一切即一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得太清楚、太明白。

  這十句,第一句說「一切諸佛能於一塵」,塵是講境界裡最小的,一微塵,我們肉眼看不見,在一微塵裡面,「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出興於世」。這個意思就是說,在一微塵裡面現什麼境界?盡虛空遍法界。盡虛空遍法界在一微塵裡面,虛空法界沒縮小,一微塵沒放大。《華嚴經》裡面常講,「一毛端上轉大法輪」,也是說的這個意思,這是《華嚴》裡面講的事事無礙的境界。如果不見性,決定有障礙,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、菩薩都有障礙,一真法界裡沒有障礙。障礙從哪裡來的?諸位一定要曉得,分別、執著。會用功的人用什麼功?生活裡面,根塵相接觸的時候,一切時、一切處、一切境緣當中,就是鍊一個不分別、不執著,就鍊這個功夫。不分別、不執著是性定,自性本定,這是真正修禪定;境界了了分明,是自性慧。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只有兩句話,把修學的綱領給我們點出來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不取於相,用現在的話來說,決不被外面境界相誘惑。無論是好的境界,不受誘惑,不起貪心;惡劣恐怖的現象,也不會被它誘惑,不起恐怖,不生恐怖,這叫不著相,裡面心清淨的,不動心。必須曉得,外面所有的境界,好的境界也好,惡劣的境界也好,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。你坐在這裡,看到一個青面獠牙的惡鬼來了,你害不害怕?你怕他,你把這個經念一句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妄相。他是妄相,我這也是妄相,妄跟妄沒障礙。不是說我這真的,他是虛妄的,他是真的,我是妄的,那就有障礙。所以在這種境緣當中,你要提得起功夫,你才能離開一切恐怖妄想,恢復自己的清淨心。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,一微塵裡面現虛空法界;虛空法界裡面,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出世,現這種境界。

  第二句說,「一切諸佛能於一塵,現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轉淨法輪」。第一個是現諸佛出世,第二是現諸佛講經說法,在一微塵,或者說一毛端都行。我們汗毛的尖端,比微塵大多了。微塵我們肉眼見不到,汗毛毛端我們仔細看,眼睛好的還能看到,眼睛不好的恐怕要用放大鏡。這是說明不思議境界。第三句,前面完全相同,都說「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不可說不可說」,眾生接受佛教學的境界。第二句是說佛說法,第三句說弟子們接受佛的教化。第四句說「現諸佛國土」,現依報莊嚴,也在一微塵當中。第五句說「菩薩受記」。第六句說,「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諸佛」,這是突破時間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佛能在一微塵裡面示現過去佛、示現現在佛、示現未來佛,統統能示現。下面五句都是講突破時間;前面五句突破空間,沒有空間的障礙;後面五句沒有時間的障礙。第七句,「能在一塵當中示現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世界種」,這是我們講依報莊嚴。示現一切諸佛,那是示現正報。

  第八句說,「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示現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神通」。這裡面諸佛所示現是究竟圓滿的神通,超越三乘、超越權教。「神通」兩個字,它的意思我們也要搞明白。「通」是通達,沒有障礙。智慧通達,智沒有障礙,無所不知;能力通達,無所不會,雙手萬能,手工藝非常巧妙,什麼他都會,這叫通達無礙。「神」是神奇的意思,超越凡人、超越二乘、超越菩薩,這個神奇不可思議。諸位必須要明瞭,這樣不可思議的神通道力能力,都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,沒有一樣是外面的。所以全經所講我們自己自性的功德而已,全是說我們自己的事情,自己本分裡面的事情,沒有一句說到外面。

  第九句是說「現去來今一切眾生」,這個眾生就是萬法,示現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一切萬事萬法。萬法為什麼叫眾生?眾生的本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叫做眾生。所以眾生,千萬不要誤會,以為是很多人在一起叫眾生,那你把這個意思完全解錯。凡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,就叫做眾生。當然我們人也是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,我們再仔細觀察,現在所講植物也是眾緣和合而生,礦物還是眾緣和合而生,自然現象也是眾緣和合而生。我們仔細去觀察,沒有一法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。所以,凡是眾緣和合而生的,都叫「眾生」,這兩個字的範圍,所包含的真相,《金剛經》所說「一切有為法」,一切有為法都是眾緣和合而生;無為法就不是就不是眾緣和合而生。可是無為法裡面還有真的、有假的,假的是相似的;正因為它不是因緣所生,所以不能夠列入有為法裡,只好說它是無為法,它不是真的無為。真的無為只有一個,真如無為。《百法》裡面講六個無為法,只有真如無為是真的,其餘五個相似,有為法裡不能包含說它作無為法。所以「眾生」這兩個字的含義無限的深廣。

  末後一句說,「一切諸佛能於一塵現去來今一切佛事」。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懂,什麼叫佛事?佛事兩個字怎麼講法?現在許多人一看到佛事兩個字,大概就是誦經超度做法會,這叫佛事;錯,完全錯了。你要想想這兩個字的本義,佛的意思是什麼?覺悟的意思。事是指世出世間一切的事相造作,造作叫事。心裡面起心動念叫心事,你心裡面想是心事,身體的動作是身之事,口裡面言語是口之事,所以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。佛事是什麼?佛是覺的意思,於是佛事這兩個字我們才稍稍明瞭,佛事是覺悟一切眾生的事,叫做佛事。覺悟眾生的事無量無邊,所以叫一切佛事。我們心裡面起心動念,要像佛菩薩一樣建立度眾生的大願,這是佛的心事。佛的心事沒有別的,眾生無邊誓願度,佛只有這麼一個心事。這句話要是用現在白話來講,度就是關懷的意思、愛護的意思、幫助的意思;愛護一切眾生,關懷一切眾生,幫助一切眾生。幫助他什麼?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。離哪個苦?三途苦、六道苦、十法界苦、無明沒有斷盡苦,等覺菩薩還苦,一定要幫助他圓滿成佛,把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乾淨,這是佛的心事,佛的言語、佛身體的造作,統統都是幫助一切眾生達到這個目的,所以他的身語意三業所做都是佛事。能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一切佛事,一切裡頭是講一切眾生,這是佛法裡面常講應機說法,一切佛事是應機說法,什麼樣的根機,說什麼樣的法。

  總而言之,這是說到證佛解脫,甚深廣大。「即用而真」,這是甚深;即相而性,這是甚深。你從相上見性,從事上見理,這是甚深。廣大的意思,像剛才十句裡面所說,一微塵現盡虛空遍法界,現正報、現依報、現眾生、現佛事,無有一法不現,法法皆是盡虛空遍法界,沒有邊際,這叫廣大。能夠契入到這個境界,這叫證。在什麼地方證?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,在生活裡面證。如來果地上所現的微塵毛孔、所現的境界,都是自性性德法爾如是的境界。佛能現,我們能不能現?我們如果不能現,佛能現、我們不能現,佛能、我們不能,那就變成二法;惠能大師講得好,二法就不是佛法。所以大家要曉得,佛如是,我們也如是,我們跟佛無二無別。可是明明有很大的差別,怎麼說無二無別?這種差別在哪裡?差別是假的,不是真的;真的沒有差別,假的裡面就有差別。假是你迷,差別是從迷裡面產生,不是真的;真的裡面決定沒有差別。

  因此我們要證這個境界,也要在一微塵裡面去證得,也要在毛孔裡面去證得。說毛孔、微塵,大家聽了疑惑,我們到哪裡去找毛孔、微塵?實在這個意思引伸出來,我們就有下手之處。這個引伸是什麼?日常生活當中點點滴滴的小事,是這麼個意思。不要看它是小事,從小事裡面你去下功夫,你就能夠體現到,佛在經裡面講的甚深的義趣、甚深的義理,都在日常生活當中微不足道的這些小事,而被一般人所疏忽掉。不曉得這些小事都是性德,從小的明白,大的就豁然開悟。佛沒有教我們向大處下手,教我們從微細小處下手,這個教學高明。如果他講從虛空法界下手,我們真的摸不到邊際,真的不知道怎麼去修!從日常生活當中小事去下手,我們就有下手之處。真的從穿衣吃飯,禪宗裡頭常講,趙州和尚接引學人,「吃茶去」;你要聽不懂,真的到那裡去找茶,糟了。現在我在香港看到一個賣茶館,招牌叫趙州茶,真的變成吃茶去。吃茶去是什麼意思?沒事,這個意思就是沒事,也就是顯示出無所有、不可得,這個味道在裡頭,顯示出一種閒情逸致,讓你在這裡面去體會心性裡面的大道理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