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三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103

 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八面,末後一行看起:

  「復次可愛樂法光明幢天王。得普觀一切眾生根為說法斷疑解脫門。淨莊嚴海天王。得隨憶念令見佛解脫門。最勝慧光明天王。得法性平等無所依莊嚴身解脫門」。昨天講到此地,今天我們再看第四尊:

  【自在智慧幢天王。得了知一切世間法一念中安立不思議莊嚴海解脫門。】

  天王的名號前面介紹過,他所得的法門,也就是說他所依據的修學理論與方法,得到契入一真法界,脫離十法界,這個叫解脫,他是知世間法,『得了知一切世間法』;「了」是通達明瞭,「世間法」主要是講有情世間,也就是說六道眾生,如果要兼說智正覺世間,那也能夠把四聖法界也包含在其中。四聖法界是覺悟的人,雖然沒有證得正等正覺,他們都算是正覺,因為這些人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煩惱也破得差不多,無明沒破,在佛法裡稱為智正覺世間,這是說十法界之內的。智正覺世間這些眾生的心法雖然也不相同,但是比起六道凡夫清淨得多了。六道凡夫是嚴重的見思煩惱,不但一品沒有斷,天天在增長,天天在造業,所以六道眾生的心行非常複雜。

  菩薩怎麼能知道?如何能夠通達明瞭?只有一個方法,修清淨心。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「淨極光通達」,光是講智慧光明,就通達了,就能夠明瞭一切眾生的心行,這在六種神通裡面屬於他心通、宿命通。我們知道佛在經上常說,阿羅漢的能力能夠知道一切眾生過去五百世,未來五百世。換句話說,過去五百世當中,你的生活狀況,你是在哪一道流轉,他都很清楚,你想些什麼,你做了些什麼,他也明瞭,這是阿羅漢的能力。這個地方菩薩的能力就不可思議;《華嚴》會上這些天王,實際上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,即使不是諸佛示現的,也決定是法身大士他們化身變現出來的,以天王的身分,實際上這是大菩薩摩訶薩,所以他們的能力能知無量劫,他有這個能力,這個也是屬於觀機。我們如果遇到這樣的菩薩們,接受他的教誨就很容易成就,什麼原因?他知道我們的根底,為我們說法就容易契機。譬如一個大夫給人治病一樣,他對你的病源非常清楚,所以用藥就能用到恰到好處,真正能夠收到藥到病除,收到這麼好的效果。

  從文字裡面處處都顯示不思議解脫境界,他能夠為眾生現身說法。文字上講安立,他在『一念中安立不思議莊嚴海解脫門』;「莊嚴海」是指佛法,世出世間真實的莊嚴,就是佛菩薩說法利生,這是真實莊嚴。他一念當中就能夠安立,這一念是快,是因為他有真實智慧,他對眾生狀況非常明瞭。不像凡夫還要思前、還要顧後,疑慮重重,再三的考慮,佛菩薩沒有這種情形,所以他快速,這是我們六道凡夫,六道裡面的眾生所做不到的,他能做到,他現身說法都能夠恰如其分,都能夠契機契理。經論上常說,根熟的眾生幫助他在一生成就;這個眾生過去生中修學什麼法門,在這個法門修學到什麼樣的程度,菩薩知道,給他說這個法門,他就非常歡喜,他能夠理解,能夠接受,能夠依教奉行。根性沒有成熟的眾生,幫助他成熟;沒有善根的眾生,幫他種善根。他安立教法,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辦學,他的班級很多,依照程度淺深來教導,課程很多,能夠接引許許多多不同根性的眾生,就像一個大學一樣,有許許多多的院系,他都能做到。

  這尊天王給我們的啟示,要用現在話來說,他是從辦學、教學裡面得到解脫。由此可知,佛所講的話沒錯,法門無量,殊途同歸,哪一個法門都能證無上道,問題是在你如法不如法,你能夠如理如法,教學也能成無上道。教學之中,三學、三慧、六度、十願圓滿具足,他怎麼不成就?教學方法能契一切眾生的根機,一切眾生根機不相同,他能契一切眾生根機,這是持戒,戒學;他有方法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他不著相,就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這是大定;在境界當中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這是慧學;戒定慧三學都具足。

  我們在這個地方就能體會到,本經末後五十三位善知識,五十三個代表修學大乘的人,這裡面有男女老少、有各行各業,就在他自己現實生活環境當中,現前行業工作之中,無需要改變,只要如理如法,也就是說與三學、六度相應,都能證得解脫,也就是說都能夠超越六道,超越十法界,證得一真法界。佛法多麼活潑,多麼圓融,顯示出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這是我們要明瞭的。我們是凡夫,不是利根,這些人修行的境界,我們哪裡會懂?不懂沒有關係,能夠意識到,佛這樣跟我們說,我們能夠意識到,才真正能做到「不譏他過」。我們為什麼會譏笑別人?為什麼會批評別人?不知道境界,以為我們修的如法,他修的不如法。我們因為有妄想、有分別、有執著,拿著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、去批評別人,這是過失。如果明白這個道理,門門都能成無上道,我們這種分別執著自然就淡了。我用念佛法門能成就,他用教學的方法也能成就,關鍵在相應不相應。不能夠明白,縱然不能徹底明白,也得明白個大概,這一點都做不到,我們習氣煩惱就沒有辦法伏住。為什麼?說是非、說長短,無始劫來已經養成習慣,不說難過,一定要說,造業。

  我常勸勉同修要讀經、要聽經,你真正搞明白,你心是清淨的,你心是定的,你對於一切眾生才能真正生起恭敬心,普賢菩薩第一願「禮敬諸佛」,你對於一切眾生自自然然就有禮貌,自然就有恭敬。這是說出於天性,有許多東西確實不必學,他自然就會,出於真誠的恭敬,你的真心自然就流露出來,自自然然就合乎禮法。諺語裡有所謂「福至心靈」,一個人福報現前,他忽然聰明了,本來是很笨的,笨笨的,忽然他很聰明,他什麼都懂事了。福是什麼?福是清淨心、真誠心、恭敬心,那是福。一個人心地不清淨,虛偽,不誠實,外表裝得再像,也會被一些有學問的人看出來,假的,偽裝的,不是真的。我們今天學佛,學得不像,原因在哪裡?沒有誠意。也許你說我說的話太過分,我對佛菩薩怎麼沒有誠意?沒錯,你對佛菩薩有誠意;你對待一切眾生有沒有誠意?你對待那些討厭的人有沒有誠意?對待那些冤家債主有沒有誠意?沒有,沒有就是對佛沒有誠意。諸位要曉得,一誠一切誠,真正對佛誠意,對一切眾生跟對佛沒有兩樣。

  我們今天不懂這個道理,不知道這個方法,雖然很想學,也很認真學,也很努力學,就是學不像。我們也很希望學得很像,古來祖師大德教給我們一句話,很值得玩味,「從根本修」,你就學像了。根本是心,換句話說,我們的心像不像佛心。佛是什麼心?佛是真心,我們用妄心,虛情假意。所以我們今天修行不是用真心,那就是古人講你是在枝葉上修行,你沒有找到根本,你在枝葉;這個枝葉看那個枝葉,就是對立的,就是不平的,你真正找到根本就平等,無論枝葉多少,都是從一個根生。佛法跟我們講,根就是真心,就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。我們念佛用這一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,修清淨心,修平等心。

  這個地方天王教導我們,他用教學的方法,認識一切眾生差別根性,就好比是他了解這棵大樹上枝枝葉葉,種種不同,他了解。他在一念當中安立,一念是根本,一念是真心,一念是誠意,他從這個地方安立教學的理論與方法,他怎麼會不成功?枝枝葉葉就好比我們現在所講的多元文化,種種意見,一個人一個思想,一個人一個見解。種種意見,不同的見解,不同的思想,不同的信仰,菩薩有辦法把它們整合,將一切意見消融統合,又不妨礙各個意見,這個高明,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我們學會,現在世間許許多多難解難纏的一些問題,我們都有方法來解決,這才成就高度的智慧。菩薩安立不思議莊嚴海,這就是三輪教化,三輪教化就是三輪融合一切眾生的意見;眾生意見多,佛的教法也多,用海來比喻。所以我們從他所得的法門,體會如何幫助我們學習,在我們自己法門裡面,主修、助修的法門裡面得到真實的受用。下面第五尊天王:

  【樂寂靜天王。得於一毛孔現不思議佛剎無障礙解脫門。】

  這位天王是講的境界,這個境界是不思議解脫境界。清涼大師跟我們說,無障礙有兩個意思:第一個意思「唯就所現」。毛孔是正報之中最小的,汗毛的毛孔,經上講毛孔也講毛端,都是比喻正報當中最小的。剎土是依報當中大的,一個剎土就是一個佛國土。經上給我們講,一尊佛的教化區有多大?一個三千大千世界,這是說依報之大者。大的依報能入最小的正報,而沒妨礙,毛孔沒有放大,世界沒有縮小,它怎麼能夠相容?我們沒法子想,不可思議解脫境界。也許有同修說,你還不是說不出來,說個「不可思議」推託推託。實在講是真說不出來,要你自己去體會,而且不能用思惟,不能用想像,這個事情思惟想像決定得不到結果,它是事實,一點都不假。你如果要不相信,我們今天的眼球,我們能夠見到外面的色相,眼球裡面的瞳孔,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;瞳孔也很小,別看瞳孔還不小,還有那麼大,瞳孔裡面是視神經,視神經大概就像汗毛一樣很微細,現代醫學科技都已經明瞭。我們眼睛瞳孔張開,山河大地不都進去了嗎?如果不進去你就見不到,你能夠見到的都進去了。山河大地沒縮小,我們的視神經瞳孔沒放大,它怎麼可以進去?諸位從這個地方去想像、去體會,說想像還不行,體會。

  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佛在經上跟我們說真話,一切諸法沒有內外,沒有大小,沒有先後,也沒有生滅,佛講的是真話,真話沒人懂,我們反而聽糊塗了。所以佛說法,看你聽不懂就隨順你的常識來說,隨順俗諦說你就好懂,隨順真諦我們就不懂,真諦是如來與法身大士的境界,他們明瞭。佛講的是真的,為什麼說是真的?你也會見到,你現在見不到,你將來會見到,所以它是真的;決定不是說這種境界只有佛菩薩見到,凡夫眾生永遠見不到,佛沒有這個說法,凡夫眾生將來也能見到,所以它是真的。現在你為什麼見不到?現在你有障礙。你有什麼障礙?你有妄想、你有分別、你有執著,這個障礙。諸佛菩薩為什麼能見到真相?他沒有障礙,他於一切法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妄想,他的心永遠是清淨的,永遠是在定中,從來沒有動過。即使應化在十法界裡面,應化在六道裡面,隨類現身,心還是沒有動過,這是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。我們說不一樣,是我們以為不一樣,這話都很難講,而諸佛菩薩看我們一樣,我們看他不一樣,他看我們一樣。為什麼?他看我們的真心跟他一樣也沒動過。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又何嘗動過?我們常講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我們哪裡動過?真心沒有分別,真心沒有執著,真心從來不動,真心從來不起,我們有真心,跟諸佛如來真心一樣。所以他看一切眾生皆是諸佛,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這真的不是假的。

  非常可惜你現在不用你的真心,你偏偏用你的妄心。不是說我們妄心之外還有個真心,不是,真跟妄從來沒有離開過。說到究竟之處,佛跟你講「真妄不二」,「真妄一如」。大家聽起來好像愈聽愈玄,愈聽愈不懂,這些也是正常的現象。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?還是一句老話,你沒有捨棄你的妄想分別執著。所以佛這些最真實的話說得不多,只有在大乘、一乘了義經典裡面佛才說,其他法會佛都說不到這個境界。這是我們要明瞭的,一切法確確實實是事事無礙,不僅是理事無礙,是事事無礙,而且這個境界就在日用生活之中。我們會感覺得有障礙,是自己造作出來的,就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搞出來的,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跟諸佛如來有什麼兩樣?我們壞就壞在這個地方,可是自己不曉得,天天還要用。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天天也在用,他用得明瞭,我們用得糊塗,他用的是作戲,我們是當真,那虧吃大了!他們眼睛當中是夢幻泡影,我們眼睛當中是現實的世界,不知道是夢幻泡影。他們作戲,清清楚楚是無所有、不可得;我們生活在這個境界,以為有所有,以為有所得,所以惹來苦難無邊,我們錯在這個地方。這是就第一個意思說。

  第二個意思講,他是從「能所」兩方面來說,「一毛不大而多剎不小,一多大小皆無礙」。又由無大小相的緣故,取著的念頭捨掉,所以他得自在。於一切法,凡夫總免不了愛取有,有就是執著,佛家講的著相,有就是著了相。菩薩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,如果我們把人生換成生命,或者宇宙現象的真相,這個包容就更廣了。宇宙現象的真相他了解,所以在一切現象當中他不取、他不著,他可以自在的受用,而沒有一切障難,這就得到真正解脫。經論裡也常說,佛菩薩種種示現叫做遊戲神通,遊戲神通就沒有障礙;我們不懂得遊戲神通,處處都顯示出障礙。

  這裡面我們要怎樣學習?要懂得修觀。「修觀」兩個字怎麼講?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就叫修觀;修行是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,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,一定要承認我們的想法看法錯了,我們把這一切世間當作真正有,真正的存在,這個想法看法錯了,也就是這個觀念錯了。佛告訴我們,所有一切的萬法都不是存在的,根本就不存在,實實在在講就跟看電影一樣,銀幕上的畫面。我們今天看的是什麼電影?現在人講立體電影,這個世界是個立體電影,不是真的。現在科技很發達,在美國確確實實已經有立體電影,我不知道新加坡有沒有?我在美國看過兩次。我們能把世間一切諸法看作立體電影,你的觀念漸漸就修正過來,決定不是真的,決定不可得,決定是無所有。相有體無、事有理無,這個事情真的搞清楚,你跟一切人都和睦相處。為什麼?不在意,我們一般講你不會把它放在心上。你要是把一切人事物放在心上,錯了。實在講你說放在心上,你的心都沒有,你往哪裡放?你要真有個心,放在心上,佛都佩服你,你很了不起,你還有個心。如果有人說「我心裡想你」,你把心拿來我看看,我看看你是真想還是假想,全是假的,沒有真的。唯獨佛法是真的,它教給我們事實真相。

  可是妄想是個很麻煩的事情,妄想造業,業又現妄報,那個果報也是虛妄的,可是虛妄的它那個感受很苦。告訴你六道三途也是幻相,也是夢幻泡影,你不要以為「是假的,夢幻泡影,那墮地獄也沒關係,也不在乎」,我跟你講夢是假的,這大家知道,如果每天晚上都做惡夢你不好受。每天晚上做甜蜜的夢多好,何必天天做惡夢?嚇醒了,嚇得一身冷汗。三惡道就譬如做惡夢,三善道就譬如做好夢。諸佛菩薩在六道裡面現身說法,所謂「夢中佛事,水月道場」,這在經上講得很多。所以斷惡修善,我們要認真去做,不但不消極,更積極、更努力的去做。做得要「相應」,這兩個字是很不容易做到;相應有等級的差別,我們不能與高等級的相應,最低限度要從淺的等級相應。最淺的等級就是善惡,因緣果報,種善因得善果,造惡業必定受惡報,這是最低的等級。從這個等級逐步向上提升,提升到像菩薩這種高的等級,實在講不容易,決不是我們凡夫在一生當中能夠達得到,但是我們也要清楚,也並不是我們一生當中真正達不到,為什麼?能不能達到在乎你個人,你能夠真正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你就達到了。能不能達到不在別人,都在自己,這是決定不靠人,決定不求人。轉凡成聖,眾生成佛實在講一念之間,就看你這一念能不能轉得過來。請看底下這一段,第六:

  【普智眼天王。得入普門觀察法界解脫門。】

  『普』是普遍,『門』是比喻,比喻方法,所謂門徑。什麼叫「普門」?諸位都知道,《法華經》裡頭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」,所謂普門的意義,是一門能攝一切門,這才叫普門。我們想一想,哪一門不能攝一切門?所以幾乎所有的法門都是普門。特別是講的大乘法,小乘法不一定能夠全收,大乘法裡一一法門都攝一切法;由此可知,大乘就是普門。因為任何一法都是由自性變現出來的,還歸自性,由自性生起還歸自性,所以門門相攝。佛在經上常常用大梵天的羅網來作比喻,羅網裡面繫摩尼珠,摩尼珠放光,光光相應,每一個珠子裡面,其他摩尼珠的影像都在其中,互攝互融,顯示出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,這是給我們講事實真相,法門平等。如果落實在事相上來說,本經末後五十三參,這是略舉五十三個法門,門門都成無上道,它怎麼不平等?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,對所有一切法門自然就會致敬,真誠恭敬來對待。為什麼?法門平等的。

  各人根性不相同,我們隨著自己的根性,選擇一門專修專弘;專修是自利,專弘是利他,為眾生做一個榜樣。沒有見性的人決定不能雜修,雜修障礙你見性,道理在此地。什麼時候可以廣學?見性之後,廣學多聞。善財童子給我們示現,沒有見性依老師,不能離開老師。他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,文殊表根本智。根本智沒有成就,哪裡來的後得智?根本智得到之後才成就後得智。所以出去參學,參學是表後得智,成就圓滿的後得智,四弘誓願裡面講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要以五十三參來講的話,那就很清楚、很明顯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是善財在文殊會上斷煩惱,跟著老師文殊菩薩;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煩惱斷了,無明破一品,文殊菩薩叫他去參學。為什麼?根本智現前,這是第二個階段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出去參學。這個時候告訴你,什麼樣的人物都可以接觸,什麼樣的法門也可以接觸,正法、邪法、外道統統可以接觸,成就你圓滿的後得智;世出世法,佛菩薩到妖魔鬼怪都沒有障礙,事事無礙落實了,那是根本智得到之後才行。

  善財童子的參學,給我們什麼啟示?我們在他參學當中明白,什麼叫參學?就是我們從早到晚,從初一到臘月三十,六根所接觸的境界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這就是五十三參;你所接觸的人事物都是善知識,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。我們現在不曉得,為什麼不曉得?沒有根本智,你不曉得。如果根本智現前,你就曉得,所有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都是如來化身,都是來度我、來幫助我、來成就我,一切善緣惡緣、順境逆境,沒有一樣不是成就我,後得智才圓滿。根本智是什麼?《般若經》上講得好,「般若無知」,無知之知是根本智。這個知起作用是無所不知,無所不知叫後得智,叫權智,所以你必須先有無知。這個話很難講,我講出來同修們要細心去體會,為什麼?你要一想就錯了,你體會不到我說的意思。

  《楞嚴經》上講「知見立知,是無明本」,我們從佛這句話來說明。知見就是根本智,知見起作用而不立,「知見立知」,把立字拿掉,那個知就是權智,就是無所不知,你一立就錯了。什麼叫立?分別執著就立,沒有分別執著就不立。這個意思還要不好懂,我們再換一個方式,隨緣,隨緣裡面的知沒有立,攀緣裡面的知就立了。換句話說,隨緣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隨緣。如果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那是攀緣,那就是立知。希望諸位同修,從我這幾句話裡細細去揣摩、去體會,你要是會用,你的智慧增長,真的佛在經上講煩惱輕、智慧長。佛法的修學目的就是要開智慧,不在記聞,不是說你要記得多,念的遍數多;我們今天用念的遍數多,用記得多,這是一個手段,不是目的。這個手段是什麼?降伏我們的妄想執著,我們用這個方法來伏斷我們的煩惱習氣。不念經就打妄想,用念經把妄想止住壓住;不念佛也會打妄想,用念佛的方法把妄想控制住,這是一種手段,不是目的,目的是得定開慧。

  清涼在這一段註解裡面說,任何一門都圓滿含攝法界,叫普門。所以世間種種意見能夠融通,能夠整合,道理就在此地。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你在這裡頭觀察法界,兩種智慧漸漸圓滿。運用這兩種智慧,你才能夠明心見性;明跟見就叫做入。清涼說得很好,這個菩薩是在隨相當中得到解脫,觀察法界,法界是現象,他是用智慧觀,權實二智來觀,這才能解脫。我們今天觀察外面境界,用的是情識,所以這個結解不開,我們用感情。識是什麼?識就是分別。實在講感情就是執著,用佛法的術語來講,我們是用分別執著來觀察世間。輪迴現象是這麼變現出來的,輪迴是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。這個東西變現出輪迴現象,我們現在要想還用這個方式,大家就了解,只有加深輪迴的現象,加深輪迴的執著,你怎麼能夠破除輪迴?沒有這個道理的。所以要想脫離輪迴,必須放下執著,於一切法都不執著,也就是說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放在心上,輪迴現象就沒有了,這才真正了生死、脫輪迴。可是你還有分別,因為有分別,六道沒有了,四聖法界在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這個現象還在。幾時到於一切法也不分別,世出世間法總不分別,四聖法界也不見了,這個時候一真法界現前。妄盡了,真就現前,這是跟我們講原理。

  這個道理明白了,清楚了,你在佛法修學才建立真正的信心,所謂是斷疑生信。你搞清楚、搞明白,疑惑沒有了,你能夠生起真正的信心,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你修學的腳跟站穩了。從這個基礎再往上提升,境界就愈來愈好,這是個基礎,信心是基礎。我們今天實在講信心不足,古人所謂是露水道心,禁不起考驗。為什麼信心建立不起來?大乘經教聽得太少,沒能理解,沒能夠懂得,所以才有這些毛病產生。你真正懂得,通達明瞭,哪有這些弊病?換句話說,你現在為什麼還會有煩惱?你為什麼不自在?你為什麼不安樂?都是對於事實真相沒搞清楚。真正搞清楚,我們功夫不到,那個沒有關係,自己會有信心,我努力一點,早晚我一定能達到這個境界,自己會有信心。對於事實真相一無所知,多少人修行時間久了,愈久愈懷疑:怎麼修這麼久了還沒有成就,佛法靠得住靠不住?所以有很多學佛退心,去學其他宗教。說老實話,其他宗教他去嘗嘗,幾年也不能建立信心,也打很多問號,再換一個宗教,換個三、四個,自己這一生壽命就完了,一無所成,原因都是沒有信心。這個現象真有不是假有,古典裡記載,以及我們現前所見到。我們曾經聽說,某個人修行修得很不錯,現在去信基督教;有不少人念佛,念了不少年,現在去參禪。不斷的在改變法門,他每一個法門想試試看,看看有沒有效果,看看功夫能不能得力?永遠不會得力。實在講真正的原因,大乘讀誦聽聞薰修的時間太少,理事的真相別說是透徹明白,明白個幾分他也做不到,所以會被外頭境界轉;能有幾分信心,外頭境界就轉不動,這個道理我們總要懂。

  真正善根福德深厚的人那另當別論,這種人就是佛家所講根熟的眾生,這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成熟,所以諸佛菩薩來給他做增上緣,他一接觸就有堅定的信心,一接觸他就永遠不會改變,這種人不但有成就,而且成就非常殊勝,往往是我們一般人不能夠跟他相比的;這一類我們很清楚,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成熟。只要善根福德成熟,佛菩薩會給他做增上緣,這就是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。我們沒有成熟的人,如果遇到緣殊勝,可以提前。假設我們的善根福德,已經有九分成熟還差一分,差一分要到什麼時候成熟?到下一次,再下一次,大家知道下一次、再下一次,可能經過幾個大劫,或者經過無量劫,都說不定,絕對不是你來生就成就,沒有那麼便宜的事情。在這種情形之下,如果緣殊勝,也就是說你有機會聽經、有機會聞法,天天聽,不間斷的聽,聽上幾年,把你的善根福德欠的那一分補足。怎麼知道補足?信心成就,再沒有懷疑,死心塌地,一門深入,這就是你不足的善根福德補足了。諸位同修要曉得,我就是這個人,我是在經教裡面把善根福德補足的。我剛剛一接觸,沒有那麼大的信心,但是我的善根福德可以算是相當深厚,為什麼?我相信老師,我聽老師的教誨,我尊重老師,這一個條件現在很多人沒有。我這一生能夠成就,能夠補足,得力於尊師重道,接受老師的教誨,實踐老師的教誨,我能做到。

  聞法薰修,這是我在一生當中真正得力之處。聞法,我講給別人聽,也講給我自己聽,勸別人也勸我自己;我講了四十年,就勸自己勸了四十年,這個根才紮下去,信心、願心才真正建立。這麼長的時間薰習,無間斷的薰習,功夫才得力,展開經文才知道它的意思,才稍稍契入一點境界;入得雖然不深,淺入,可是這個意境一生都受用不盡。用在其他法門,我們這一生我沒有把握成就,為什麼?我入得不夠深,但是對於淨土法門來講,那就具足圓滿的信心,入這個程度就足夠,往生淨土是足夠了。這是告訴我們,在法相上面契入,也就是說明我們在日用平常當中,每一天接觸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能夠用普門觀察;他從這裡契入,從這個地方明心見性,證果了。再看下面這一尊,第七尊:

  【樂旋慧天王。得為一切眾生種種出現無邊劫常現前解脫門。】

  『得為一切眾生』,一切眾生,現在所謂多元文化,《行願品》裡面講得很多,用現代的話來說,種種的族類。這個地方的眾生是廣義的,六道全包括在其中,族類就非常複雜,種種見解,種種思想,種種信仰;人道裡頭人種種信仰,畜生裡頭也是種種信仰,天道裡頭還是種種信仰,很複雜。至於不同的文化,不同的生活方式,差別就更大了。這是說到眾生無邊,無邊的差異,諸佛菩薩對待這些眾生平等看待,無不是以大慈悲心關懷一切眾生,護念一切眾生,隨時隨刻幫助一切眾生。如果諸佛菩薩要捨棄眾生,在我們講他違背他的本願,這是凡夫眼睛裡面看;實際上來說,不可能。不捨一人是真的,你說他捨棄一個人,不可能的;凡夫會捨棄人,佛菩薩決定不會捨棄。為什麼?稱性,佛與這些大菩薩都是契入自性,契入自性怎麼可能捨棄?不但一個人不會捨棄,一隻蚊蟲、螞蟻也不會捨棄;不但有情眾生不會捨棄,無情眾生也不會捨棄。這是跟諸位講真話,講實話。

  我們為什麼受這麼多苦難,佛菩薩沒有來幫助你?這個地方你要懂得,佛菩薩不是感情的,是理智的。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沒有偏愛,沒有憎厭,沒有;我們念念當中,菩薩多愛我一點,多關懷我一點,總是這麼一個妄念在。這個妄念就把佛菩薩的慈悲關懷隔了一層,自己用妄想、用分別把自己裹起來,包起來,佛菩薩想關懷你,你拒絕,這是我們自己的過錯,不是佛菩薩有過失,佛菩薩是平等的。你要曉得,佛菩薩用什麼來護念我們、關懷我們、幫助我們?講經說法,示現榜樣。講經說法是讓你聽,從聽聞當中覺悟。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,所以佛關懷一切大眾,以音聲做佛事,第一;第二,眼根也還不錯,所以現相給你看,你要是看懂,你在現相上看,一下就覺悟了。六根裡面,我們娑婆世界其他的根都比不上耳根跟眼根,所以文殊菩薩講,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。

  佛菩薩關懷我們、愛護我們、幫助我們,用音聲教化,用示相教化,永遠沒有止盡的在說法,永遠沒有止盡的在現相,可惜我們不懂,聽了也不懂,看也看不出來,那是我們的事情了。佛菩薩不是說「你聽不懂,算了,不講了,你看不懂,算了,我不示現了」,那就沒有慈悲心,那就是捨棄眾生;聽不懂還是講,看不懂還是示現,這是真正的大慈大悲。可是佛菩薩不是凡人,凡人怎麼樣?看到你聽懂,看明白,歡喜;給你講,講了多少遍還聽不懂,給你示現你也看不出來,這摸頭,「討厭!算了,不教了」,那就不是佛菩薩。所以佛菩薩看到你,你聽懂了,看清楚了,佛的心是很清淨的、平等的;你沒有聽懂,沒有看清楚,佛也不生煩惱,所以他自在。我們幫助別人、教化別人,人家懂了,好歡喜,他要是不懂、不聽,我們就生煩惱,這就叫凡夫。所以人家能夠在教化眾生當中,永遠不著相、不執著,這是高明之處。我們因為在幫助別人會起心動念,我們對他好,希望他報恩,對他不好,希望他別報仇,盡在打妄想,這怎麼能相應?我們常常想想佛菩薩,佛菩薩是怎樣作為,我們如何向他學習,才能得到真實受用。他們現種種身分,有情的身分示現,無情的身分也示現,為一切眾生說種種法,以音聲做佛事。我們的言語是說法,風聲、雨聲、海浪的音聲也都在說法,你要真聽懂了,豁然大悟。所有一切音聲都在說法,所有一切形相都在表法,這是《華嚴》境界。就是因為眾生根性不相同,所以現身說法無有窮盡。

  天王示現這個境界,他從這個地方明心見性,成佛作祖,給我們什麼啟示?我們應當向他學習,決定不怕困苦艱難。我們遇到苦難,就把眾生忘掉,就把眾生捨棄掉。我好心好意幫助他,他錯會我的意思,誤會我的意思,還要毀謗、還要排斥,甚至於還要陷害,算了,不要度他,不要跟他往來;我們遇到境界,會是這個想法,這個做法,這錯了;菩薩不是這個做法,不是這個想法。他主要的是教我們這樁事情,順境裡面不起貪戀,逆境裡面不生厭惡,善惡順逆無不自在,在這裡頭才真正修學清淨平等覺。如果我們被境界所轉,人事上善人、惡人,善人、順境起歡喜心,生起貪戀,惡人、逆境生瞋恚心,都錯了,我們就是心被境轉。心被境界轉是凡夫,心被境界轉,你的修學怎麼會成就?別說其他法門,在念佛法門裡面,功夫成片你不可能得到,你還心被境轉,你怎麼可能功夫成片?縱然我們沒有能力轉境,至少我們要不被境界所轉,要有這個本事。

  我們轉境界,那個本事高,我們未必能辦得到。但是要自己真正能做得了主宰,不被境界所轉,功夫就得力;一心不亂不敢講,功夫成片是決定可以得到。大家都曉得,你能得到功夫成片,凡聖同居土身分就取得,決定得生。凡聖同居土雖然不高,也了不起,比起其他法門,給諸位說,地上菩薩都不及。淨土是無比的殊勝,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都超過其他法門地上菩薩,往生不退成佛,一生就圓滿,不要等第二生;修學其他法門,一生不能成就。在六道,真正有功夫的人在天道;我們在大乘經上看到,十地菩薩常常在天上示現天王的身分修行。唯獨往生淨土一生成辦,正因為這個事實,所以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異口同聲讚歎阿彌陀佛,讚歎極樂世界,讚歎十方每一個念佛往生的人,你說這個多殊勝!

 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這個事實,一心一意專修專弘這個法門,我們也要學菩薩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,無有疲厭,這個精神是普賢菩薩的精神。別人信,很好,幫助他增長;不信,不斷的幫助他,絕不捨棄他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現在正遇到新年,在中國還有一個農曆新年,這個時候是我們幫助眾生的好機會。我們把佛法介紹給他,過年送一點禮物,送一本小佛書給他做禮物,寄一張賀年卡。賀年卡我們這邊有印,大概印的數量很多,諸位同修自己去拿;賀年卡裡面有介紹我們這邊的網路,有介紹他聽經聞法的機會。不要這個人我寄給他,那個人討厭我不要寄給他;這個跟我冤家對頭,好久都不往來,也要寄給他。只要你知道有這麼一個人,知道他的地址,你就趕緊寄;冤家對頭也寄給他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怨親平等。不要選擇哪個該寄、哪個不該寄,統統要寄,普度一切眾生。這個經文上說,「為一切眾生種種出現無邊劫」,種種出現是空間,無邊劫是時間,「常現前」,無盡的時空永遠沒有間斷,他教我們學這樁事。現在新年期間正好,希望大家多寄賀卡,我在替郵政局宣傳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