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二四卷)  2002/6/3  澳洲淨宗學院  檔名:12-017-0724

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偈頌第七首:

  【一毛孔內難思剎,等微塵數種種住,一一皆有遍照尊,在眾會中宣妙法。】

  這一段後面七首偈總共講兩樁事情,前面三首第四、第五、第六是講宇宙之間無量無邊的剎土,為什麼有種種不同?我們所看到的十方佛剎,這是果報。果必有因,因不同,所以果就不一樣了。佛經裡面講的剎土,就是我們現在科學家講的星系,最小的像太陽系,這是小星系,大的是銀河系。還有比銀河系更大的星系,我們今天科學還沒有能夠發現。我相信科學家再有個幾年,或者是幾十年,一定能夠發現銀河系也是圍繞著一個大星系在旋轉。

  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講這個境界,重重無盡,廣大,真的是沒有邊際。這使我們讀這部經想像到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,對於整個大宇宙了解得這麼清楚,實實在在非常令人驚訝。但是很可惜,這部經沒有能夠流通到全世界,許許多多科學家沒有看到。我相信他們如果看到或者聽到,對他們一定有很多的啟發。

  後面這四首,我們今天讀的第七、第八、第九、第十是說明「自在由佛」,這句話非常重要!有許許多多人遇到佛法,他總是要問:我做好人就好了,何必要學佛。學佛有什麼好處?這個地方就給我們解答了,你要不學佛,你就不自在。佛經裡面講的解脫境界,你不學佛,你就沒有辦法契入這個境界。學佛之後,學佛一定要成佛,不成佛你就得不到大自在。這個大自在是九法界的凡夫都無法想像得到的,我們如果不讀《華嚴》,怎麼可能曉得?然後才曉得學佛一定要作佛,唯有作佛才是真正究竟圓滿的人生。否則的話,人生總有缺陷。唯有作佛了,才沒有絲毫的欠缺。

  這四首偈我們細細來看,因為前面也講了很多了,在此地並不難理解。這一首第一句就非常重要,『一毛孔內難思剎』,毛是講我們的寒毛,這是正報,身體裡頭最小的。當然這個最小是我們能夠感覺得到的,我們想像不到那個更小的,佛就不說了。在此地沒有說,實在講前後文中說得很多。譬如講一塵,一塵比毛孔那要小得多了。這個塵是說的微塵,微塵我們肉眼看不到。佛在經上講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,大概是像我們現在科學裡面所講的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它確確實實是物質,是個物體,但是它很小,我們現在要用高倍的顯微鏡才能夠看到它的活動,這個比毛孔、毛端要微細得多。

  這裡面「難思剎」,諸位要曉得這個「剎」是世界。什麼世界?就是我們現前看到的這個平面的世界,浩瀚的宇宙。宇宙實實在在講沒有邊際,這個大宇宙,大宇宙在哪裡?在毛孔裡面。毛孔沒有放大,大宇宙沒有縮小,它確確實實在裡面,這是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講的「事事無礙」的境界。入了這個境界,沒有大小,沒有先後,沒有生滅。這在大乘經上講得很多,都是講的事實真相。

  佛說出這個宇宙的真實相,絕對不是他推想的,也不是用數學計算出來的。他怎麼知道的?它是現量境界,親眼看到的。《金剛經》上講佛有五眼,五眼圓明,觀察這個世間,世間是重重無盡的組織,我們在這個經上常常跟諸位說,實在就是常常提醒同學們,這是講《華嚴經》的宇宙觀。宇宙是一個無量無邊無盡無數的重疊,「難思剎」。然後你就想我們這個地球,地球到底有多少個?有多少個太陽系?有多少個地球?沒有方法計算,太多太多了。雖然是這樣多,而且是重疊,但是它不混亂,這個真叫妙法!又不相妨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

  下面一句這是講數量,『等微塵數種種住』。諸位要記住,這是一毛孔裡面現的境界,這個境界之大之廣之深,我們要細心去體會,無量無邊「等微塵數」。「種種住」,這裡頭就牽涉到因果了,種善因一定得善果,造惡因一定有惡報,這裡面講得最明顯的,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。現在我們明瞭,大乘經教裡面講十法界依正莊嚴,這是釋迦牟尼佛舉例而言之。十法界怎麼形成的?因不同。因緣非常複雜,這個大經上講無量因緣成就一法,就是一微塵、一毛孔無量因緣。

  我們這個經從頭讀到這個地方,我們讀到這樣的經文不懷疑了,我們對於佛所說的能信得過了。真正通達明瞭,我們自己才得到真實的受用,才能幫助我們在這一生證得究竟圓滿。我們一般人常常祈求「真善美慧」,世間人的「真善美慧」有名無實;諸佛菩薩的「真善美慧」名實相副,究竟圓滿的人生,從這個地方得來。

  十法界裡面作佛的因是什麼?剛才說了,因緣無量。無量因緣裡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麼?我們只講最重要的,次要、再次要的我們就不說了,單單講最重要的,佛在大乘經論上常講:平等心。成佛要平等心!我們這些年來在大乘經教裡面做了一個總結,結成了修行的總綱領: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這是佛心,這是真心。平等一定包括真誠、清淨、正覺、慈悲,這裡頭少一條就不平等。我們要學佛,學什麼?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起心動念,要跟這十個字相應。

  一定要記住,別人不是用這個心對我,我一定要用這個心對人。為什麼?我要作佛!眾生為什麼不用這個心對我?眾生是輪迴心、六道心,他搞六道輪迴。所以他對我虛偽不真實,他對我染污,他不清淨,他有貪瞋痴慢,他對我不平等,他總覺得他很高,高高在上;他在迷,他自私自利。所以這十個字五句反面就是輪迴心。輪迴心,他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叫造輪迴業。這個我們很清楚,如果我們還要跟世間人一樣,那就錯了,那我們佛就白學了。我們只以一味真誠處事待人接物,這裡頭有大樂在。一般人常講這樣子做人太吃虧了,中國古人說一句話說得很好,「吃虧是福」,這個話是高度的智慧,吃虧的人後福無窮。不肯吃虧,處處想佔人便宜的人,他的福報都折盡了。現在佔一點便宜,苦在後頭,不能不知道。

  人生在世間非常短暫,一百年一彈指就過去了。我這一次在新加坡看到許哲,她今年一百零四歲了。你問問她,一百年真的一彈指,想到童年的時候就像在昨天。有什麼意思?何必要造業?吃虧上當,是大福報。為什麼?消自己的業障。我自己修行修得很好,別人還要冤枉我,還要侮辱我,還要毀謗我,還要陷害我。《金剛經》上佛講得很好,過去生中的業障這樣就報盡了。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,所有一切毀謗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是我的恩人,沒有他們,我們的業障不曉得要多少年、多少劫才能消除。因為有他們使我們的罪障很短的時間就報盡了,業障消盡了福德就現前。所以這個道理你參不透,事實真相你不明瞭,你修行就很難有進步。不但沒有進步,而且你還有怨恨在心,這個怨恨結在心裡面,使你的業障不但不能消除,天天在增長,那怎麼得了!

  學佛沒有別的,只是學做一個明白人而已,明白人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。別人對我好,我感激他的恩德,對我不好,我也感激他的恩德。對我不好是什麼恩德?他替我消業障。這個恩德比對我好的那個人的恩德還要大。世間人哪有人懂?我們要不接受佛的教誨,我們怎麼會知道?真了解了,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,特別落實在自己起心動念之處。這是我常常勸勉同學們,我們修什麼?修心地的純淨純善。佛在《十善業道經》上所說的,「不容毫分不善夾雜」,我們援這個例子,「不容毫分不淨夾雜」,自己修到純善純淨,你就入華嚴境界了。華嚴境界是佛境界,換句話說,你過佛的生活。

  佛的生活,此地講了「自在由佛」。有些同學聽到說,這個很難!其實這個不難,古人講得好,「天下的難事,登天難,求人難」,這個事情不求人,求自己。只要你能夠把那個心轉變一下,把迷惑的心轉成覺悟,把虛偽的心轉成真實,把染污的心轉成清淨,把高下的心轉成平等,把自私自利的心轉成大慈大悲,這一轉就過來了。眾生跟佛的差別、凡聖的差別,一念之間。為什麼轉不過來?不覺,你不了解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真正了解,還用得著人勸?無需要,自自然然就轉過來了,得大受用,得大自在。知道虛空法界剎土眾生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佛在《華嚴經》上說的是真話。

  眾生與自己確確實實是一體,這是「佛住」的境界。當然學佛就要以佛為標準,我就要學作佛,真正學作佛,抓住這個綱領,不難。我這個綱領一共是二十個字,前面十個字是「佛心」,後面十個字是「佛行」,佛的行為。看破,什麼叫看破?世出世間一切法,體性、現相、理事、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這叫看破,看破就是明瞭的意思。放下,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不放在心上,你放在心上錯了,心上本來什麼都沒有。六祖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頭講得好,「本來無一物」,你的心本來是清淨的,本來是善良的。《三字經》上頭一句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一切眾生,心性都是純淨純善。你說世間有惡人,沒有,一個惡人都沒有。那個做惡的人是他的習性,習性是迷了;迷了本性他才做惡,他不是惡人。

  古大德用比喻來給我們說明這樁事情,因為這個很難懂。古人比喻說喝酒喝醉了。這個人是好人,非常好,酒喝醉了就顛倒了,胡言亂語,表現得不正常了,那是一時,清醒過來他又好了。這個比喻,比喻清醒過來是佛、是法身菩薩,迷惑顛倒的時候是六道眾生,六道眾生就像酒喝醉了一樣,他會清醒的。諸佛菩薩常常在六道幫助這些眾生,使他們清醒過來。用什麼方法?教學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三百餘會,四十九年,這是佛教。

  所以我們要常常想到什麼是佛教?佛教是教學。世尊當年在世了不起,我們今天做不到,每天講經八個小時,四十九年沒有休息,這種敬業的精神誰能比得上?可以說在世間找不到第二個人。釋迦牟尼佛做榜樣、做表率給我們看,我們學佛就要學他老人家。我現在講經說法一天四小時比釋迦牟尼佛打了對折,我們已經慚愧得很可憐,再要少了,再少不像話了。釋迦牟尼佛是一百分,我們今天只拿到五十分,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。

  所以我到韓國、日本去訪問,他們那邊佛友們很難得、很關心:法師,你這一次到我們這邊來有什麼要求?善意!我的回答:我一生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,我什麼要求都沒有。你這次來旅行目的何在?目的是傳遞三個訊息,向大家請教:第一個訊息,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,要用現代話來講,大家很好懂的,佛教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。他們很難得,他們同意我的說法。

  釋迦牟尼佛要用我們今天人的眼光來看他,他在這個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?用我們現代人來講,他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,跟中國的孔老夫子一樣。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誼非常非常了不起,是一位非常熱衷於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老師。天天上課教學,不收學費的,不收供養的,世尊現身說法,以身做榜樣給我們看。後世學佛的弟子,這一點都沒有看到,那你根本就沒有看到佛,佛的邊際你也沒有摸到。我這個說法他們聽了同意、贊成。這個希有!

  第二個訊息,道場要講經。釋迦牟尼佛天天講經教學,道場不講經佛法就衰微,天天要講。第三個,我們要積極培養講經弘法的人才。我說我到日韓來參觀訪問就為這個。除此之外,我一無所求。我送他們的禮物,送了二十多套《大藏經》,這是大禮。我去參觀訪問的每一個道場,每一位法師都送一套《龍藏》。

  佛法衰微,衰微的因在什麼地方?我們沒有學佛,這才衰了。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佛,學得要像釋迦牟尼佛,這才行;學得不像不行;釋迦牟尼佛的德行,釋迦牟尼佛的智慧,釋迦牟尼佛的福報。現在人講德行、智慧都沒有什麼大興趣,講福報興趣就來了。釋迦牟尼佛的福報,福報從哪裡修的?從布施。佛每一天的工作,義務的工作那是布施,內財布施!不是外財。內財布施,福報超過外財。釋迦牟尼佛是內財布施,用自己的體力示範給我們看,學不厭,教不倦,百分之百的做到!

  我們在家出家的弟子都要明瞭,一天不讀經跟佛脫離了一天。一天不教學,我們就失職一天。幾個人能懂這個道理?幾個人能了解事實真相?所以佛的福報自然,智慧天天增長,健康長壽。釋迦牟尼佛的壽很長,為什麼八十歲圓寂?魔王波旬請求釋迦牟尼佛入般涅槃,佛很慈悲就答應了。佛沒有妄語,所以他入滅了。入滅之後不要緊,換個身分再來。諸佛菩薩時時在人間,人不認識。

  古時候唐朝時候智者大師,許多人都傳說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。日本人相信,我在日本談到這個問題,他說我們也有這個傳說。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,寒山、拾得是文殊、普賢再來的,金喬覺長老是地藏菩薩再來的,應化在世間,多!暴露身分的很少,不暴露身分的,不知道有多少。近代印光大師大家曉得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。在中國塑造的彌勒菩薩像是布袋和尚,布袋和尚是宋朝時候示現的彌勒菩薩化身。諸佛菩薩、天龍善神常常在世間護持,要不然這個世界不曉得變成什麼樣子?

  所以我們要學佛,要怎麼個學法?日常生活、處事待人接物用佛心,用真心,決定不虛妄,不自欺,不欺人。只要自己心正行正,別人用歪曲的心來對我,我自自然然把它變成直心,要有這個能力,要有這個智慧。這個能力、智慧就在佛經裡頭,特別是《華嚴經》。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,逆境你把它轉成順境,惡緣你把它轉成善緣,你會轉了。你會轉,則是如來,就是你真正學佛了,你學佛得受用了,你學到家了。境界來的時候你自己轉不了,你是凡夫,你沒有學到。惡緣惡境來的時候,我能把它轉成善緣善境,所以我提出來「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」。你要曉得逆境惡緣也是增上緣,叫逆增上緣,順境善緣是順增上緣。順、逆都是增上緣,這個人一生怎麼不入佛境界!

  你要問我:法師,你怎麼學會的?我從五十三參裡面學會的。《華嚴》這本書好!我初接觸的時候,那時候還沒有進佛門,跟方東美先生,方老師告訴我,《華嚴》是整個佛法裡面的哲學概論。他老人家是哲學家,佛經的哲學,這是最好的一部書,最完整的一部書,有圓滿的理論,有精密的方法,後面還帶表演;五十三參是表演,把這些理論方法在日常生活當中做給我們看,我們明瞭了。

  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頭有善人、有惡人,你看看善財童子在善人那個地方,他的修行境界提升了,在惡人那個地方也提升了。順逆境界、善惡因緣,他有能力轉;一轉,止於至善。中國古人講「仁者無敵」,敵是什麼?敵是敵對。仁者,佛經裡面稱仁者是稱菩薩,這個意思就是菩薩永遠沒有怨家,永遠沒有對頭,無敵。你還有怨家還有對頭,還有過不去的,你是凡夫,你沒有學到佛法。學到佛法,所有一切怨結統統化解了;化解之後,你才真正從內心生出來感恩不盡。為什麼?由於這些冤親債主把你無始劫的業障消除掉了。那個進步是幾何級數,不是一倍一倍的,是幾何級數,這才真正是佛法裡面講的勇猛精進。這句話佛經上常有,大家也會常說,真正的意思體會不到,入境界才懂得。

  菩薩的因是六度,四攝六度是菩薩因;緣覺的因是因緣,從因緣當中覺悟;阿羅漢、聲聞是從聽經說法裡面開悟的;這叫四聖法界。下面是六道,六道裡的天道也很值得人尊敬,天修上品十善,四無量心,四無量心是「慈悲喜捨」。人道修中品十善,中國的倫理道德,佛法裡面的五戒,十善五戒是人道。

  再下面去就是三惡道了。餓鬼道第一個因素是慳貪,慳貪是餓鬼道的因。所以在中國社會許多人都說人死了就作鬼了。明明是有六道輪迴,為什麼人死了就作鬼?這句話說的人這麼多,仔細想想也不是沒有原因。你想想,這個世間有幾個人不貪的?名聞利養、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,不起貪心能有幾個人?起貪心的,餓鬼道的業因。由此可知,大多數人死了都去作鬼去了。我們要曉得,我們要不想作鬼,無論什麼境界現前,決定不起一念貪心,跟鬼緣就斷了。

  地獄道是瞋恚,嫉妒瞋恚是地獄道的業因。逆境裡頭惡緣遇到一些惡人,有意無意來找麻煩的、來障礙你的、來破壞你好事的,你心裡頭有沒有怨恨?如果有怨恨,你一定要記住,這是地獄道的業因。境界現前很難控制,所以你要沒有高度的警覺,你怎麼能轉境界?高度的警覺沒有別的,是從佛法裡薰習得來的。我自己這一生當中,這有經驗!我學佛五十年,前面三十年還會起念頭,還會動心,但是很快我就覺察,就能夠伏住。這個十幾二十年當中,不用伏了,自自然然沒有了。天天讀經,天天講經,我從這個地方得力的。

  所以我勸這些年輕的同學們,無論在家出家,你們要想真正的成就,我是一個好的榜樣。順境,我沒有一絲毫貪念,我能放下,我能夠捨棄。逆境,我沒有一點瞋恚,沒有一絲毫的怨恨,我的心就是「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,我的行就是「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」,這就是「念佛」,佛心佛行,這是真念佛!你才能得自在,展開經文,解自在,說自在。

  所以這個「種種住」,佛就舉出十法界做例子,細說說不盡。「如是因,如是果,如是緣,如是本末究竟」,《法華經》上講的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還要看前面這一首,第七首:

  【一毛孔內難思剎,等微塵數種種住,一一皆有遍照尊,在眾會中宣妙法。】

  前面兩句我們用了一個小時介紹,這還是略略的介紹。後面兩句,「一一」就是一一毛孔內、一一難思剎,這個「剎」是大世界,像我們這個娑婆世界。娑婆世界有多大?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,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,一個單位世界,他的看法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銀河系,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。一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千個銀河系,再以一千個銀河系作一個單位,這樣一千個才成為一個中千世界;然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,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。這個計算,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是十億,十億個銀河系是一個佛剎,一個剎土。所以這一個剎土裡面有多少億星球?現在天文學家告訴我們,概略的估計銀河系大概有一千億個星球。十億再乘一千億,每一個星球都有『遍照尊』。

  「遍照尊」三個字是誰?毘盧遮那如來。毘盧遮那是梵語,它的意思是「光明遍照」,尊就是世尊,就是佛,一一皆有毘盧遮那佛。那我們曉得阿彌陀佛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,釋迦牟尼佛也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,可以說所有一切諸佛菩薩,無一不是毘盧遮那佛的化身。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,是一切眾生的清淨法身,不是別的。虛空法界無量眾生都是從法身變化出來的。法身是本,現在哲學裡面講的宇宙眾生的本體,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毘盧遮那。

 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上常說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這一句話我相信許許多多同修都聽得耳熟。禪宗裡面有所謂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是什麼?給諸位說就是毘盧遮那尊。所以說毘盧遮那佛不是別人,是自己本人。

  我們這個說法很多人很難體會,用哲學的名詞是宇宙萬有的本體,比較上容易體會。你真正明白了,搞清楚了,你才曉得宇宙之間萬事萬物跟自己是什麼關係,你才搞清楚。只有真正搞清楚搞明白的人,大慈悲心才能生得起來,你真正是愛護一切眾生就像愛護自己一樣,自他不二,理事一如。不但你愛一切有情眾生,一切無情的眾生,樹木花草,山河大地,你才明瞭它跟自己是一不是二。

  我們今天為什麼對於這個事實真相迷惑了?佛說這個迷惑,就是因為你有分別、你有執著,起分別執著的心,迷失了事實真相。為什麼會起分別執著?因為你有無明。什麼叫做無明?就是你對於事實真相不明瞭叫無明。換句話說,你本來是明瞭的,為什麼現在不明瞭?為什麼原因起無明?這些問題在佛法裡面叫根本大問,這不是普通問題,不是一般小事,這是根本的大問。富樓那尊者在楞嚴會上向釋迦牟尼佛請教。富樓那實在講也是佛菩薩再來的、示現的,他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是代表我們,不是他不知道,他裝不知道,跟釋迦牟尼佛這一問一答,我們聽到了,我們看到這些經書了,恍然大悟!

  《楞嚴》在中國,古大德幾乎公認這是一部智慧的經典,所謂「成佛的《法華》,開智慧的《楞嚴》」。這兩部經,我們想《華嚴經》講完之後,《法華》、《楞嚴》我也要再講一遍,這是大乘法裡頭非常重要的典籍。

  毘盧遮那佛現什麼樣的身?不一定,那真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佛沒有一定的形相,完全是眾生的感應顯現的。眾生有感,毘盧遮那佛就有應,感應道交,決定不會失時節因緣,眾生什麼時候有感,什麼時候就有應。

  感應的事情,我想我們學院跟學會這幾天我們舉辦的講座跟佛七,許許多多同學都有感應。今天我上山,還有不少人跟我談最近感應的事情。你們的感應多半是跟鬼神、冤親債主的感應,跟佛菩薩的感應你們還不多。這是什麼原因?你們的心不是佛心,不是菩薩心,你們的心還是六道心,還是輪迴心,所以跟六道輪迴裡面的眾生起感應道交。如果把輪迴心轉變成大菩提心、轉變成佛心,你就會跟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了,一個道理!就在轉變,修行真的沒有別的。李老師以前常講改心、換心,把不善的心改成純善的心,把不善的行為改成純善的行為,就這一念之間。生活在這個世間,喜歡吃虧,喜歡上當,喜歡別人欺負我,喜歡別人陷害我,決定不拒絕,決定沒有怨恨心,你入佛門的緣就成熟了。這一點需要涵養的功夫,而涵養的方法是讀經、講學。

  現代一般人,我自己的經驗,三十年入境界,我不是上根利智。我們在歷史上看到許許多多祖師大德們,他們三年、五年入門的很多,十年、八年的就更多。我到三十年才入門,實在講很難得了。這裡面最重要的關鍵,決定不能一天離開佛法,為什麼?離開佛法,你決定被社會染污。現在這個社會的污染力量太強太大了,範圍太廣了。所以我常常勸導大家不看報紙,不看電視,不聽廣播,也不聽信謠言。保持什麼?保持自己心地的清淨。每天讀經、念佛,與同學們在一起研究佛法、討論佛法,每一天不離開佛法。

  這些年來我常常勉勵同學們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我的成就靠這兩句話。中國古大德有兩句話講得很好,「知事多時煩惱多,識人多處是非多」。所以我們在初學過程當中,知道的事情愈少愈好,不是我自己必須要知道的,不想知道,要懂得這個道理;不是我一定需要認識的人,最好不多認識人;認識人多了是非多,知道事情多了煩惱多,你的心怎麼能定得下來?怎麼能靜得下來?我們不為別的,這是因為自己煩惱習氣太重了,必須借這個方法,隨緣而不攀緣。

  最近我到山打根、亞庇去了一趟,這一趟是一年前賴居士邀請的,我答應他的,這是外面邀請的最後一次。往後我就專門在攝影棚裡面講經了,任何人邀請我都不會接受。為什麼?耽誤講經的時間。一定要加速度把這部《華嚴經》講圓滿。哪些地方要細講,哪些地方可以略說,那完全看經文,看我們現前修學大眾們的需要,都是活的,都不是死呆板的。我們要在這個經典裡面有所覺悟,我們的時光就沒有空過,我們的學習才真正有成就。

  所以佛菩薩的應化身,諸位要記住,應化身,「身」是代表一個實體,不一定是人身,它可以示現人身、可以示現六道眾生身、可以示現山河大地身,這個身是形相,可以示現花草樹木身。真正事實真相,你要能夠會到盡虛空遍法界無一不是毘盧遮那在現身,無一不是毘盧遮那在說法。很可惜的,我們六根非常闇鈍,就在面前居然不見不聞。雖然是不見不聞,毘盧遮那如來的慈悲示現永遠沒有間斷。

  到什麼時候你那個一念豁然覺悟了,那就像須菩提尊者在金剛般若會上,你會讚歎:希有!世尊。須菩提讚歎,是讚歎他的老師釋迦牟尼佛天天做如是示現,他看了十幾二十年才看出。而毘盧遮那佛給我們的示現,無量劫來,到無量劫以後,從來沒有間斷。誰要是能夠體會得到,一下看明白了,這就是禪宗裡面講的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教下所講的大開圓解,念佛人所說的理一心不亂,這是真正入佛境界。

  所以末後這一句,『在眾會中宣妙法』。眾會的「眾」字,這個「眾」真的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,不僅是幾個人聚會在一處,單獨一個人與你周邊環境也是聚會一處。我們在這個房間,這個房間有桌子、有椅子,有一些家具,雖然沒有人,我跟它們這些也是共聚一處,也是一會。這個「會」的含義深廣無盡,都在這個地方宣揚妙法。這個「妙法」什麼意思?現代人所講的真理,真實之理,真實之相。非常可惜,知道的人太少了。我們再接著看底下一首:

  【於一塵中大小剎,種種差別如塵數,平坦高下各不同,佛悉往詣轉法輪。】

  末後兩句都是講的「自在由佛」,我們要特別注意。在這一首裡面境界更微細了,前面講一毛孔顯現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這個地方比一毛孔還要小,『一塵中大小剎』,前面講的「等微塵數種種住」,「種種住」裡頭就是大小剎。一個星球是小剎,一個星系是大剎,這就是把宇宙之間,我們今天講物質的世界,統統包括盡了。大小差別有多少?如塵數,就是前面講的「等微塵數」。「大小剎」裡面還有一個意思,微塵、毛孔裡面現的剎,小現大。無量無邊剎海入一微塵、入一毛孔,大入小。大小都稱性,稱性就平等了。小稱性,大稱性,只要一稱性就平等了,法性裡面沒有大小,所以事事無礙。

  『平坦高下各不同』,這一句是形容一切眾生剎土為什麼會有不同?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不一樣,眾生造作的業不相同,感得的果報也不一樣。佛菩薩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所有一切宗教家,宗教裡面的神聖,在宗教典籍裡面也是這樣告訴我們、教導我們,要隨順神聖的教誨,不能夠違背神聖教誨。這個說法,古時候人沒有問題,人人都能接受;現在的人聽了,在旁邊會冷笑你,笑你迷信,笑你顛倒。哪有神聖?哪有佛菩薩?完全是迷信,他在旁邊笑話你。

  這幾句話含義太深太深了,神聖的教誨包括全部佛教的經典,以及所有宗教的典籍。這些東西到底從哪裡來的?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一切經,從什麼地方講出來的?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諸法實相,世出世間一切法真相如是。佛所講出來的就是事實真相,不增不減。事實真相,佛沒有加一些,也沒有減少一些,是什麼樣子他就怎麼說,真的是實話實說。諸法實相就是大乘經上所說的自性,性德自然的流露。佛法裡面講染淨、講覺迷,標準就在此地,這是個絕對標準。

  人能夠隨順性德,這是究竟圓滿的吉祥如意。如果違背了性德,違背了自然的原理原則,就會有天災人禍。所以在大乘經教裡面,我們知道隨順性德是佛法界、菩薩法界,隨順性德而不圓滿不究竟的是聲聞法界、緣覺法界,與性德完全相違背的是六道的法界。由此可知,隨順佛菩薩聖賢教誨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。這些所謂的佛菩薩,所謂的神聖,他們這些人已經證得了心性。他們的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完全隨順性德。我們在迷,他在覺,我們聽他的話,隨順他的教誨,就是隨順自己的性德。

  你們想想對不對?你要想通了,想明白了,就恍然大悟,這才叫真實教誨,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。換句話說,如果你不能夠隨順性德,現在人講的時尚,時是時代,尚是崇尚,你隨順現在時代的崇尚,那叫做被人牽著鼻子走。為什麼?它不是自性,這是你顛倒了。你能覺察得到,你能夠體會得到。

  我們學佛,尤其是學大乘、學《華嚴》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,這個事實你要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,你學佛不可能不入歧途,我們講岔路。你沒有走向菩提正道,你走上邪道,走上岔路了。所以你的學佛有煩惱,你有憂慮,道理就在此地。究竟我們要怎麼個學法?還是一句老話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薰修太重要了。一切六道眾生為什麼不能夠脫離六道?原因就是被六道習氣薰修的時間太長,太嚴重,雖然遇到佛法,佛法薰修的時間太短了,力量薄弱,薰修的時間長,那個力量很大。所以你所修學的佛法敵不過你煩惱習氣,你對於世間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放不下。

  佛苦口婆心把這個事實真相告訴你,像《大般若經》上常說的,這部經在佛經裡頭分是量最大的,六百卷。《華嚴》才八十卷,加上貞元所翻譯的四十卷,這才一百二十卷;一百二十卷裡面,有二十一卷重複的;除掉重複的,《華嚴經》實際上九十九卷,六百卷比《華嚴》多出五倍。《般若經》講什麼?般若有綱要,綱要就是《般若心經》,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所講的不出這個綱領,這個綱領只有兩百六十個字,是玄奘大師翻的。我們再把總綱領再一歸納,三句話九個字,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這是真實智慧的開始。

  世出世間一切法,「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」,所以《金剛經》上說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為什麼?相有體無,事有理無。你什麼時候能看破?看破就是你什麼時候能夠明白了,搞清楚了,然後你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你不會再執著了,也不會分別了。為什麼?你確確實實認知這一切法是無所有的,是畢竟空寂,是不可得。

  不可得,你就不會執著了,執著的念頭放下了。諸位要曉得,執著念頭一放下了,六道輪迴就沒有了;六道輪迴是從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。你知道畢竟空,你就不會再分別了,一切法不分別了,四聖法界沒有了;所以不分別不執著十法界沒有了。十法界沒有了,剩下來是什麼?一真法界,華藏世界、極樂世界就現前了。由此可知,華藏、極樂是遍一切處,我們為什麼見不到?就是因為被十法界、被六道隱蔽住了,障礙了。但是一真法界裡面還有層次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那就是有四十一個層次,這個層次從哪裡來的?層次還有一個「無所有」,無所有也搞清楚搞明白了,真正是極微細的妄念都不生了,你就圓滿成佛了。般若是真實智慧。

  『佛悉往詣轉法輪』,這個佛就是前面講的「遍照尊」,毘盧遮那佛。佛對於一切眾生念念不捨,眾生造作極重的罪業,不僅謗佛,而且還要滅佛,佛也不捨他,還是在暗中幫助他。我們說暗中是因為他不能覺察,他如果能覺察,佛在六塵境界裡幫助他,然後才曉得佛恩德之大,不是父母恩德能夠相比。父母照顧子女,一世的恩德,毘盧遮那佛對一切眾生的恩德,生生世世,無量劫來,從來沒有一天捨棄過。可惜凡夫不知道。雖然不知道,迷而不覺,佛菩薩也沒有一念把他捨棄。我們什麼時候覺察到,什麼時候體會到了,大慈悲心,清淨平等的慈悲油然而生,自自然然生起,沒有絲毫勉強。上面,你能夠感得一切諸佛菩薩,我們一般人講護念、加持,確確實實是這樣的。下面,自自然然你得到一切天龍善神的擁護,我們中國世俗裡面人講保佑。這個時候上下左右前後都通了,世出世間法也通了。

  由此可知,不通的原因是什麼?妄想分別執著,只要你有這個東西在就不通了,離妄想分別執著就通了。一直通到法性的深處,深處還有最深處,你能通到法性的深處,這是法身菩薩。通到究竟處,圓滿菩提,大乘法裡面常講證得究竟的極果。但是究竟極果,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,證明《般若經》上最後的結論:不可得,「歸無所得」。不可得,你所得到的是盡虛空遍法界,這段經文裡面講的「自在由佛」,你所得到的是大自在,得到的是大圓滿。

  大圓滿,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成三樁事情:第一個是「智慧圓滿」,智慧圓滿是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智慧圓滿了。第二個是「德能圓滿」,你的能力恢復了。第三個是「相好圓滿」,健康長壽。相,諸位總要記住,佛說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世俗裡面常講的「相隨心轉」,我們應當不懷疑。為什麼?這是很現實的,我們心裡快樂的時候,那個相就是快樂的相;心裡面煩惱有憂慮的時候,你看到的面孔就不一樣。這不是相隨心轉嗎?

  相隨心轉,你再深入去想一想,我們的身體也隨心轉。有很多人疾病很多,病根是什麼?是妄念太多,從妄想生。妄念沒有了,身體健康就復原了,不用看醫生、不用吃藥、不必打針,這是自然的療法,也不需要節飲食;心理上的調整,把你的煩惱、憂慮、妄想統統放下,恢復身體健康。你身體這個相好是你本來的,「佛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,人人都是佛,只是你自己不知道。佛天天在講,天天在示現,我們要細心去觀察、去體會,我們也要在這一生當中得到三個圓滿,大圓滿!好,今天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