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三0卷)  2009/1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2030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十住品」第十五,李長者的《論》文。

  我們接著看「以根本無明住地煩惱,便為一切諸佛不動智,一切眾生,皆自有之」,我們從這裡看起。在凡夫,確實是世尊所說的五住地煩惱。五住地的煩惱,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無明煩惱、塵沙煩惱、見思煩惱,在《華嚴經》上佛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,說的名詞不一樣,是一樁事情。「便為一切諸佛不動智」,這個一切諸佛,就現前境界上來講,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是一切諸佛;如果廣義上來說,就是佛在這個經上常講的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或者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都講得通。天台大師所講的六即佛,這是從理上講的,從理上講一切眾生都是佛;從事上講,還有五種差別。我們現前的凡夫叫名字即佛,也就是說有佛的名字,無佛之實,假名,名字即佛。我們開始發心學佛了,受了三皈五戒,我們學佛,學佛功夫不得力,煩惱習氣還是很重,都在名字位中。學佛有了功夫,那就不是名字,叫觀行即佛,有了功夫。什麼樣的功夫算觀行即佛?我們念佛念到功夫成片,就叫觀行即佛。實在說,這是淨土宗,要是其他宗派,觀行即佛要有相當的定功,也就是講的放下,看破、放下。放下多少?至少四禪八定,能夠把無明、塵沙、見思煩惱伏住,他並沒有斷,伏住,觀行即有這樣的功夫。有這種功夫的人縱然是不求往生,他來生得生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肯定是生天,這是觀行即的功夫。

  再向上提升是相似即佛,相似即佛的標準是阿羅漢以上,也就是四聖法界。六道上面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這四個階級是相似即佛,很像,修得不錯,為什麼佛、菩薩稱相似?因為他不是用真心,他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但是用得正。為什麼用得正?他完全依照佛的教誨去做,起心動念跟經教相應,言語、行為跟戒律相應,也就是說佛所教的他全兌現了。做得很像,沒有開悟,這個開悟是大徹大悟,就是沒有見性。這一見性,十法界就沒了,他是真佛,叫分證即佛。為什麼叫分證?他還有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。他住在哪裡?他住在諸佛的報土,就是實報莊嚴土,也可以說那是一真法界,不是十法界。這個我們最近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說了很多次,常常來聽的同學,我們一提諸位就有印象。這些要多提,印象要深刻,我們境界才轉得過來,一遍、二遍是決定不行的。所以《華嚴經》會給我們提很多遍,常常提到,這就是長時薰修。我們凡夫說實在話,有人成就很快,有人多少年都不能成就,原因在哪裡?那個成就快的人肯定是一門深入,一樣東西他薰得久,它才會起一點作用。我在學佛的早年,剛接觸的時候,朱鏡宙老居士送我一本《了凡四訓》,我看了很歡喜。我記得大概好像是在兩個月當中我看了三十遍,管用!遍數少了不管用。決定不可以說我看過一遍、二遍、三遍,這個我知道了。是,你知道了,知道了你做不到。三十遍、五十遍、一百遍、二百遍,古人有句話說得好,「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」,古人定的標準是千遍,千遍你才能夠契入境界,這門課程真的變成自己,跟自己相應。所以,許多不能成就的,不是別的原因,功夫不夠,薰習的功夫不夠,這個我們一定要曉得。

  我們今天講的基本的課程,扎根的課程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。《弟子規》學得好的人,諸位聽蔡老師講得不錯,蔡老師至少講了五百遍,所以他才能講得好,契入境界,味道嘗到了,字字句句法味嘗到了。如果真的很恭敬,用恭敬心、用真誠心、用清淨心去讀誦、去學習,天天不能間斷,一千遍,那不一樣。一天至少讀個三遍、五遍、十遍,它文不長,只有一千多字,念十遍,一遍是一千零八十個字,十遍才一萬零八百個字,不多。一天十遍,十天百遍,百天千遍,能夠一天不間斷,那境界怎麼會一樣!一千遍讀下來之後你就會講,我相信你講的不會輸給蔡老師,道理在此地。什麼東西,我們古人講的話,遍數!古代私塾,私塾也就是每個家族的子弟學校,請老師來教子弟們。無論是初學,初學是童蒙,六、七歲,剛剛上學,或者是在學校已經念了幾年,到十一、二歲了,十三、四歲也有,還是要算遍數,要高聲朗誦,才念得熟,老師督促裡頭最重要的就是遍數。上的課程叫上書,就是每天念的一段,這一段,今天教的這一段,至少要念一百遍,他才能記住。標準是什麼?每個人天賦不同,標準不一樣,從前念書是講行數。中國古人不能說他不科學,你看他們的書本,木刻版的書本,一面十行,一行二十個字,沒有標點符號,無論哪個地方刻的刻版,都是一樣的,規矩都是一樣的。所以不管哪個地方印的書,說第幾面、第幾行、第幾個字,決定相同,這就是科學。

  天賦高的,根利的,大概每天可以背六、七百字,能背這麼多,中等天賦的大概是四、五百字,下根的人大概是二、三百字,所以他就不一樣,每個人進度不相同。標準是在哪裡?標準是教他念十遍,十遍就能背誦,以這個為標準。老師教你,譬如教你念五百字,十遍背不下來,那就減,四百字,四百字背不下來,背三百字,他是這樣教法。所以一個老師教,在一個教室裡面,每個人進度不一樣,學得很踏實。十遍能背下來,這就是他的標準、他的能力,那就教他、督促他背一百遍,這是一般的。如果記性差一點的學生,加一倍,他要背二百遍。到第二天上課,就是昨天上的課背一遍,接著再教底下的文字。從前這個方法在中國用了幾千年,很有效果,跟現在學校講課程進度真的不一樣。人的稟性天賦確實是不平等的,是不齊的,如果把他排在一定的程度上,程度差的人學得很吃力,程度好的人感到太輕鬆;總不如過去那種方法有效果,它是根據每個人的天分,而不是有個標準的進度,不是的。這都讓我們在這麼長的時間細心去觀察、體驗,從前這個教學合理,讀書千遍,其義自見。所以要學東西,例如學經書,沒有別的祕訣,就是讀。你要學一部經,你在這部經上首先你念上一千遍,一千遍熟透了。念的時候不要求解,這是什麼意思,不要去想這些,就是念,這叫求根本智,根本智是無知,般若無知。一千遍念下來之後再求解,那個解是後得智,看看古大德的註解,你看了之後你能夠領悟。天分好的,能在古人註解裡悟出更深的道理,為什麼?你心是清淨的,千遍念下來心定了,定生慧,慧能夠觸類旁通。

  所以這個經上講的,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就是諸佛不動智,很有道理!諸佛不動智是根本智,是自性裡本有的般若智慧,一切眾生皆自有之。這個智慧為什麼不能現前?「只為智體無性無依,不能自了」,無性之性就叫法性,無性之性就是自性,《還源觀》裡講的「自性清淨圓明體」,就是這個,此地講的諸佛不動智,體就是這個。他迷了之後,一時不能回頭,回頭要有緣,「會緣方了」,了就是悟,了是明瞭,他迷了,迷了暫時他不能夠悟,悟要緣。所以,佛法也特別強調因緣生法。因緣生法,有的時候把因省掉,緣生,它不講因生,因是本有的。迷悟是一,迷悟不二,迷是迷的自性,悟也是悟的自性,自性沒有迷悟,迷悟在眾生,所以會緣,遇到緣他才能覺悟。「云何為會緣」,下面就說了,「會緣有三種」,什麼叫會緣?會是聚會,遇到了,遇到緣。這三種,第一種,「會苦緣,遇苦方能發心」。確實,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從逆境裡悟入的,逆境什麼?知道太苦了,遇到佛法,佛法講求的是離苦得樂,他要如何把這個苦擺脫掉。佛告訴我們,苦從哪來的?苦從迷來的;樂從哪裡來的?樂從覺悟來的。所以,苦樂是果報,迷悟才是因,這裡頭有因有果,你必須要在因上下功夫,你要求覺,要破迷開悟。為什麼迷?這就給你講,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迷。

  佛很慈悲,對我們這些凡夫來講,佛是教菩薩,我們沾光,教菩薩首先要斷三重障。三重障第一個是傲慢,第二個是嫉妒,第三個是貪欲。這個東西不能不放下,你要不放下,不但不能證果,實在講,佛菩薩幫助你,給你講經說法,你聽不懂。那就是什麼?你聽,聽了很長的時間,不開悟,什麼原因?你有這三個障。這不是佛菩薩不慈悲,你自己本身有障礙,必須把這個障礙放下。怎麼放下?破傲慢就學謙虛,這有方法。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頭一個教你什麼?禮敬諸佛。世間法,我們讀《禮記》,這儒家的,《禮記》頭一句話,「曲禮曰,毋不敬」,一切恭敬,從這裡入門。所以童蒙教學,你看看《弟子規》裡,都是教敬,從這裡開始。學著敬父母,然後你就懂得敬老師,再懂得敬一切人,不但是對長輩要恭敬,平輩、晚輩都要恭敬;不但對人要恭敬,對一切萬物統統都要恭敬。這是什麼?除傲慢的障礙。不能說我沒有傲慢,說「我沒有傲慢」就是傲慢。傲慢從哪裡來的?佛跟我們說叫俱生煩惱,有了我,傲慢就帶來了。我們學佛學到這個地方可以算是相當清楚了,我從哪裡來的?一念不覺而有無明,這一念不覺,《還源觀》裡講就出現兩種作用,從一體起二用。這一念不覺我們講起心動念,一起心,第一個作用出來,宇宙現前,動念,動念我就出來了,所以我跟宇宙是同時出現。從哪裡來的?是自性變現出來的,佛家講心現識變,識就是起心動念,最細的,粗的是分別執著,這都是識。起心動念是阿賴耶,分別是意識,執著是末那,第七識。佛給我們講,第七識裡面精神現象出現,有我見,我見就是有我執,執著有我。那時候雖然沒有身體,一有執著,執著是我,就是我們的自性變成一個靈體,現在人講的靈魂,就這麼來的。執著沒有了,靈魂就沒有了,靈魂沒有,變成什麼?靈魂沒有,變成自性。一有這個執著,靈魂就變成我,你就執著這個東西,它沒有的,你執著它,我就會現行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有了這個東西,就有我愛,我愛是什麼東西?根本煩惱裡面的貪,貪愛;有我慢,慢就是瞋恚;我痴。我們講貪瞋痴三毒煩惱,什麼時候有的?最初那一念跟著就起來了。你看,我見、我愛、我慢、我痴,這叫四大煩惱常相隨,怎麼能沒有我慢!所以,佛首先教我們修敬。世出世間的大學問,根本就是自卑而尊人。儒家的禮,什麼叫禮?簡單的講,禮就是自卑尊人,自己謙卑,尊重別人,有禮,這是禮的精神。

  第二個,嫉妒是造業。嫉妒從哪裡來的?嫉妒是從貪瞋痴來的。看到別人在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裡面超過自己的,心裡就難過,這就是嫉妒。嚴重的,障礙別人、破壞別人,那就造業。用什麼方法來對治?佛教給我們,隨喜功德,對治這個,見到別人比我好,應當要生歡喜心。這是消極的,積極的,要盡心盡力幫助他、成就他,這個好!從這個地方把嫉妒化掉,修隨喜功德。殊不知嫉妒是障礙,障礙自己,不障礙別人。我們常常說,障礙別人只能障三分,另外七分障礙自己,因為是自己的嚴重煩惱。障礙自己開悟,障礙自己證果,甚至於我們修念佛法門,障礙自己一心不亂,障礙自己功夫成片,障礙自己這一生往生,這個麻煩可大了。所以,一定要學菩薩隨喜功德,歡喜幫助別人、成就別人,這是大功德,不可以阻礙。

  世尊在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裡面,一開頭就講個故事,兩位法師講經說法,徒眾很多,法緣殊勝,另外有幾個出家人就生嫉妒心,就來破壞這個道場。給信徒們說這個法師說得是不錯,這個人德行不好,說了許多不好聽的話,聽眾聽了之後,對這個法師信心退了,這個法緣就被他破壞。跟法師有沒有結罪?沒有,法師有德行。跟誰結罪?那些信徒們聞法的機緣被他斷掉,他罪在這裡結。造作這個罪業,以後墮地獄,地獄罪滿之後變畜生,到人道,故事很長,我在此地不必再敘說,他要受到這個果報。得到人身的時候,貧窮下賤,這五個人,五個人造謠生事的,叫五扇提羅,是一個皇后的轎夫,抬轎子的轎夫,這個因緣。那個皇后是從前護持法師的護法,供養法師、護持法師的護法,他們這些人破壞了。你看做好事的人有好報,他以後做了皇后,這五個出家人以後就做抬轎子的轎夫,佛說出這段故事。我們相信佛沒有妄語,佛所說的句句話都是真實的。所以我們一念之間,化嫉妒為隨喜,隨喜的功德可不得了,譬如法師講經,他有多大功德,我隨喜的人功德跟他一樣大,不增不減。這個比喻古人講譬如燈明,法師講經是一盞燈,他點燃了,我們自己也是一盞燈,沒點燃,沒有緣;隨喜,我借他的光把我自己的燈點燃,我燈光跟他燈光是一樣的,沒有兩樣。這個道理我們細心去思惟能體會得到,所以不能幹傻事。古人教給我們成人之美,別人的好事我們成就他,不要障礙他;不成人之惡,別人做壞事,我們決定不會幫助他,不會成就他。他做好事我們應當要成就他,成就他,他的好事我們有一分在裡頭,我們這一分跟他是平等的。

  第三個,貪欲。貪欲,佛用什麼方法?用布施,教我們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用布施把貪欲化解,用隨喜化解我們的嫉妒,用禮敬、自卑而尊人化解我們的傲慢。佛有方便、有方法,我們要真學。所以無論是世法、佛法,你一進門頭一個就是學禮數,進佛門頭一個學拜佛。拜佛的真實義要懂,為什麼要拜佛?對老師尊敬,學會對老師的尊敬,回到家來要對父母尊敬,對父母的孝敬跟對佛沒有兩樣,然後再知道對一切人的尊敬。這是你真的把拜佛學到了,你能夠應用在生活上、應用在工作、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。這個煩惱消除,你的障礙沒有了,才能夠破迷,破迷苦就離開,開悟樂就現前。從逆增上緣裡面成就,這個地方先講苦緣,後講樂緣,說明一切眾生從逆境裡開悟的多。真的,絕大多數是從逆境,從順境裡面開悟的少,不是沒有,有,太少了。這是遇苦才能發心。

  第二「會樂緣,久處人天,內心明慧,達世樂果,生死無常,方始求真」。這個處順境,處順境少,不是沒有,那真的是有大根性的人,釋迦牟尼佛那就是處順境。順境為什麼發心?這裡講得很好,生死無常。他確實很好,但是想到生死無常,煩惱就現前,這順境能長久嗎?我們以釋迦牟尼佛做個例子,王子的身分,從小生長在皇宮裡面,多少人服侍,偶然出了皇宮到外面去看看,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他在外面看到生老病死。問問他的隨從,這些隨從人員告訴他,生老病死是人生必須經過的歷程。那想想我有沒有?有,生的苦不必說,已經過去了,老不能避免,生病不能避免,死不能避免。想到這些問題,那個聰明人就覺悟了,現在享受的世樂無常,不久。看看病與死,不是每個人都是老之後才死,有很多年輕人就走了,中國古德給我們提出了警告,「黃泉路上無老少」。我在年輕的時候有這個警覺心,早年沒學佛,有這個警覺心。我也在公家機關裡上班,做文書工作,有時候工作不多,每天看看報紙,我很少看新聞,也不關心什麼大事,我喜歡看訃聞。所以有很多人奇怪,你怎麼天天看這個?訃聞是每天報導哪些人過世了,我看看有年歲大的,有中年的,也有很年輕的,這一、二天走了。天天都有很多人走,天天也有人投胎過來,我看這個,人家不曉得,我還是有這麼一點覺悟心,為什麼?我免不了。

  在那時候我就想到一個問題,人到這個世間來為什麼?我想到這個問題,人從生到死,從生下來,真的一天一天接近墳墓,叫真精進,有學佛的講真精進,他一天都不肯留,都是往墳墓裡走。有人的時間長,有人的時間短,最後必定是這麼一個結果。沒學佛的時候我就有這麼個念頭,以後接觸到佛法,佛經上講的無常,就是這回事情。想到一切都不是長久的,我們心情就不一樣了,會想到什麼?這個世間有沒有永恆的?追求永恆。接觸宗教,宗教裡面講天堂,到天堂就永生,這個不錯。以後接觸到佛法,才知道天堂不是永生,福報大一些,壽命長一些,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,壽命八萬大劫,到時候還是要死,這解決不了問題。以後看了很多書,曉得生死怎麼回事,身有生死,靈魂不死,這就是講到六道,原來因果通三世。佛經上也說得好,「欲知前世因」,你要想到你前世造的是什麼因,佛說「今生受者是」,我們這一生所受的就是,前生造的因;「欲知來世果」,想想我來世會有什麼樣的果報,「今生作者是」,我這一生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這個因就是來生要得的果報。生死是身體,身體住世長久也是業報,世俗裡常講這命中注定的。誰注定的?不是別人注定,是自己過去世跟這一生所造的業因,業力在支持的。明白這個道理,命運可以改的,不是不能改的。《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訓》,就把改造命運這樁事情的理論跟方法還有效果,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命是自己造的,自己造的當然自己可以改,改的祕訣就是斷惡修善,拓開心量。心量小,對自己的命運關係就很大,你想改變就不太可能,心量一放大,命運馬上就轉變。尤其是發心捨己為人,不再想到自己,一心一意為社會、為眾生去做好事,做好事不求果報,這種心行,命運改得很快,效果就非常的明顯。像現在我們社會上發生的金融危機,念頭一改,金融危機就消除,你就不受這個災難。這個道理、原理就是佛法裡面講的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可是有自私自利的心,貪財、貪名利的心,他就有苦處,他受的災難就嚴重。同一個境界裡頭,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,不一樣的原因就是你的思想不一樣、你的行為不一樣、你現前造作的業不相同,果報就不一樣。所以順境比較是難。

  我們在佛門裡有表法的,《金剛經》上須菩提尊者他就是修苦行的,逆境當中提升自己,《華嚴經》上善財童子他是順境裡面成就的,這就各人不相同。善財親近文殊菩薩,依文殊菩薩為老師,在文殊會下得根本智,根本智我們換句話說大家好懂,得真正的清淨心。什麼樣才得清淨心?就是他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心清淨了。分別執著放下還不行,那是相似的清淨,不是真清淨,真清淨要不起心不動念,真清淨。不起心不動念,十法界沒有了,他在文殊菩薩所證得的是初住的地位,就是十法界脫離了,這就畢業了。所以文殊菩薩叫他出去參學,你現在可以去參訪一切善知識,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。你去跟他們接觸,你去聽聽他們所說的,看他們所做的,成就後得智,後得智是無所不知,那就是五十三參。你看第一位,我們前面也讀到,德雲比丘,德雲是初住菩薩,他能夠去參訪初住菩薩,他本身就到這個地位,他要不是初住他見不到初住。離開了德雲比丘,他去參訪海雲比丘,這是二住菩薩,他就升級了。怎麼升級的?就是後得智把他提升的。到五十三參見到普賢菩薩,普賢菩薩跟他講十大願王,引導他到極樂世界。所以《華嚴經》的歸宿是西方淨土。你看德雲比丘他修的什麼法門?念佛法門,般舟三昧,這是念佛法門裡頭最精進的。般舟三昧也叫做佛立三昧,因為修這個法的時候人不能坐下來,當然更不能躺著。它一期是九十天,九十天裡面只能夠走動、只能夠站著,不可以坐下來、不可以躺著。就是在念佛堂裡面最主要是繞佛,它是行走,走累了可以站著、可以拜佛,拜佛也是幫助運動,九十天,九十天不能睡覺。所以,修這個法門要有很好的體力,老年人不行,幹什麼都得年輕,大概四十歲之前沒有問題,四十歲以後體力就做不到了。專念阿彌陀佛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他第一個參訪的。第一個參訪,古印度跟東方想法都差不多,叫先入為主。你要問善財他修的是什麼法門,你從這裡就體會到,善財修的是念佛法門,你看一頭一尾,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他當中所經歷的,正如清涼大師為我們指示的,叫歷事鍊心。什麼樣的事他都經歷,鍊心鍊什麼?鍊如如不動,決定不影響他專修淨土,專念阿彌陀佛。善財只是一個目標、一個方向,一條路,他一生才順利成就,證得圓滿的佛果。每經歷一樁事,淘汰一分無明習氣,經歷四十一個階級,就是四十一品無始無明的習氣斷盡,為我們做這個示現。

  所以,我們在順境、善緣裡面最重要的要能夠覺悟到生死無常,我們中國人講好景不常,要珍惜這個時節因緣,認真求道,那就對了。如果把大好光陰去享受世間五欲六塵之樂,你就錯了,你把你過去生中修的那點福報享盡了。享盡了,你就曉得你阿賴耶識裡面還有許多的不善的業,你死了之後隨業流轉,你就到惡道去了。你不能說不造業,人在享福的時候,不說別的,你吃眾生肉。世間人不知道厲害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吃牠半斤,將來要還牠八兩。怎麼還法?就像佛在經上舉的例子,「人死為羊,羊死為人」。人吃羊肉,羊死了之後牠到世間來投人胎,投胎了,吃羊肉的人死了之後就變成羊,來生再給他吃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。殺人要償命,欠債要還錢,都還要帶一點利息,還的時候要多還一點,你說這個事情不是很麻煩嗎?

  沒學佛的時候我們也吃肉,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,學佛聽到這個說法,愈想愈有道理,不敢吃了,這才真正把它斷掉。初學的時候,大概總在十年,應該有十年,還有習氣,雖然不吃了,有時候還有這個念頭,還會想;二十年、三十年之後,念頭真的沒有了,從這裡我們也知道習氣難斷。讓我們想到佛在經上講的,見思煩惱的習氣就是執著的習氣,塵沙煩惱的習氣是分別的習氣,無始無明的習氣是起心動念的習氣,如果沒有這個習氣,凡夫成佛真的是一念之間。就像釋迦牟尼佛菩提樹下大徹大悟,像六祖惠能大師在忍和尚的方丈室言下大悟,沒有習氣他才能做得到。我們有這個習氣,而且這個習氣太深了。知道,知道做不到,想斷斷不了,什麼問題?習氣太重。怎麼辦?學善財童子,在日常生活當中、工作之中待人接物裡磨鍊,要把它磨掉,磨掉就是時時刻刻提起警覺心。警覺心提不起來,近代印光大師教我們一個方法,他教我們把「死」貼在額頭上,天天想到死,死了以後怎麼辦?人真的想到死,萬念俱灰,真的是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佛在經上說得好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。

  我們不造業了,我們念佛,念佛也是造業,造淨業,因為這個業在六道裡頭沒有果報,所以念佛的果報就是往生極樂世界。造這個業好!其他的都不要再幹了。放下,徹底放下,身體還在,遵守佛菩薩的教誨,斷一切惡,修一切善,從什麼地方下手?從自己心地上下手。首先是破執著,因為這是最嚴重的,有執著就有六道,沒有執著六道就沒有。執著從哪裡破起?從人事物。我常常勸勉同修,把跟人事物對立這個念頭打掉,從這裡下手,別人跟我對立,我不跟他對立。在五種見惑裡面,我們是從邊見下手,從身見難,不容易。身是什麼?觀身不是我,這個很難,這個執著太嚴重了,我們換第二個,從邊見,邊見是二邊對立。我不跟一切人對立,我不跟一切事對立,我不跟一切物對立,一切求和睦,不對立,求和睦相處,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,我們從這裡下手,這比較容易。沒有對立就不會有矛盾,沒有矛盾就不會有衝突,在世間法裡來說,你一生會過著很安穩祥和、幸福美滿的日子,不跟人對立。事事學著放下,學著寬容,學布施,學捨己利人,學肯吃虧,上當都不在乎,為什麼?都不是真的,常常想到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心平氣和,從這裡下手。

  真的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對五欲六塵的追求,放下貪瞋痴慢,我常說這些話,真幹!這是不是真有成就?沒有,我也常說得很清楚,只是把你帶到佛法的門口,沒進門。進門要破我執,那是你自己的事情,你要更進一步,那是《金剛經》上的境界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恭喜你,入門了,《華嚴經》上初信位的菩薩,你入門了。別小看初信,初信菩薩證位不退,永遠不會退到凡夫位,雖然他沒有離開六道。到什麼時候離開六道?到七信位才離開六道,換句話說,初信、二信、三信、四信、五信、六信都在六道裡面。佛在經上給我們透了個信息,在小乘上講的,證得須陀洹果之後,初信位的菩薩所證的跟須陀洹完全相等,平等的,天上、人間七次往返就證阿羅漢果。那我們曉得,他一次往返提升一個層次,他在人間證得初信位的菩薩,他第二生生天,在天上就證得二信位的菩薩,證得二信,再到人間來的時候他證得三信,天上人間七次往返,證到七信,離開六道,他不會墮三惡道。這個信息對我們很有幫助,我們了解了,那個七、八、九、十,十信位上面四個就是娑婆世界的方便有餘土,所以那四個境界叫淨土。十法界裡頭有染淨,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聲聞是七信,緣覺就是八信,菩薩是九信,佛是十信,十信圓滿了,十法界沒有了,就到初住。初住不在十法界,初住在實報莊嚴土,我們一般人講一真法界,他不在十法界,那是真的成佛了,不是假的。十法界裡面的佛叫相似即佛,不是真的,他還用妄心,但是到初住以上用真心,他不是用妄心,妄心是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沒有了,他用真心。我們明瞭這些才知道,逆境、順境都能成就人,關鍵在覺悟,不迷就行。但是太多眾生迷了,遇到苦緣他起怨恨,遇到樂緣他驕慢,往往是這種心情,所以他就沒辦法遇到佛,遇緣不同,成就不一樣。

  第三種,「見佛及一乘菩薩,而能發心求佛種智」,這可不是簡單事情,見到佛這個緣太殊勝了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才有機會遇到佛,跟佛同生在一個時代,同生在一個地區,才有緣見到佛。見到佛,確實你就不愁不開悟。悟有大悟、有徹悟、有小悟,佛決定會幫助你開悟,隨著眾生根性不同。佛,我們沒有這個緣,一乘菩薩,一乘菩薩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遇到他們也行,他們是真佛,從初住到等覺,會有機會。這些人在哪裡?我們看看五十三參就明白了,這些人應化在世間,各行各業裡面統統有。如果你能遇到,讓你對佛法生起信心,對於經教,通過學習漸漸明白了,這一生當中我們的方向、目標確定了。定在什麼地方?絕對不是在世間求安樂,不求世間的名聞利養,像《華嚴》前面所說的,「賢首品」裡講的,「不求五欲及王位」,不求富貴,不求自樂,不求大名稱,大名稱是我們現在講的知名度,名聞利養,這個東西統統都要放棄,我們在前面學過。而能發心求佛種智,佛種智就是一切種智,一切種智是諸佛跟法身菩薩的智慧,真實智慧,目標定在這裡。一切種智,梵語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換句話說,回歸自性,這才是學佛真正的目標,真正是離苦得樂。

  六道苦,四聖法界也苦。六道苦,佛把它歸納為八大類,叫八苦。除了生老病死這四種苦,每個人都要受,不分貧富貴賤,你沒有辦法逃避的,除這個之外,有求不得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,這也是人不能避免的。你有求,求不得,求不到;你親愛的人,你喜歡的事,往往不能夠長時間的保持,你要跟他別離;不願意見的人,不喜歡的事,偏偏遇到,這叫怨憎會,都會給你帶來煩惱。還有一條叫五陰熾盛,五陰熾盛是你裡面的煩惱,你的妄念多,習氣重,你的身心靜不下來,叫五陰熾盛苦。八大類,叫八苦。四聖法界的苦,我們講的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、佛,他苦什麼?不見性,沒有辦法破無明,沒有辦法見性,以這個為苦。真正離苦是法身菩薩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,脫離十法界。十法界是個苦海,六道是最苦,苦中之苦是三途,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。

  真正知道了就要求出離,出離難,八萬四千法門之外,佛給我們開了淨土法門。任何一個人遇到淨土法門,那就是無比的幸運,為什麼?你這一生有出離六道輪迴的機會,不但出離六道,出離十法界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脫離了十法界,西方世界是實報莊嚴土。我們煩惱一品沒斷,我們帶業往生,生到西方世界是凡聖同居土。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,極樂世界四土在一起,它不分,所以生凡聖同居土就是生實報莊嚴土。為什麼?你想想看,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、文殊、普賢都是等覺菩薩,他們住實報莊嚴土。在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裡面天天看見他們,天天跟他們在一起,可以隨時向他們請教。不像我們這個世界,我們這個世界四土有差別,不在一起,見不到。偶爾有特別的緣分,菩薩化身來一下,指點一下迷津,這是有這麼一樁事情,不能常常在一起。極樂世界是天天在一起。不但有這個緣分,而且生到極樂世界就有這個福分每天到十方世界去參訪諸佛如來。十方諸佛剎土你隨意去,去供佛,供佛是修福,去聞法,聞法開智慧,這是極樂世界人日常生活。每天都去,同時去拜訪許許多多不同的諸佛如來,怎麼去?分身去,在阿彌陀佛面前還是有個身,沒有離開阿彌陀佛,分身到十方世界去。那你就想想,那個地方修福修慧真不可思議,供一尊佛的福報就很大,你一天去供養十萬億佛,這是佛經上舉個例子,其實不止十萬億。祖師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十萬億是什麼?是佛告訴我們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裡十萬億佛國土,透這個訊息,你到極樂世界你可以隨時回來,用意在此地。實際上不止,法界、虛空界裡不止十萬億佛國土,無量無邊,無數無盡,你統統有能力。你說你一天培多少福,你每天增長多少智慧,一切諸佛都給你說法。所以生到極樂世界,證得究竟的佛果不難,太容易了,你這個緣太殊勝了。

  所以,學佛的同學要把握這一生的機會,無論什麼人說有更好的法,比這個法門還要殊勝,你要多想想。捨棄念佛求生淨土之外沒有捷徑,如果有捷徑,世尊慈悲,彌陀慈悲,早就告訴我們了,不必等到現在找個人傳遞信息。我們的頭腦要清楚,可不能上了當,把這一生大好的機會斷掉了。那些傳遞訊息的人,我們想都是冤親債主,都是來障礙你、擾亂你。為什麼?你們還有許多恩怨,他還要報復,你到極樂世界他就找不到報復的人。所以在你的信心還沒有堅定的時候,半信半疑,他有機可乘,來破壞你,這就太可惜了。我們要有智慧,對自己要有信心,要相信自己,別相信別人,相信自己才能得佛菩薩威神加持,我們這一生才真會有成就。到我們自己真有成就,才能夠幫助別人,這個重要。自己在這一生當中,不貪生、不怕死,這是學佛人一個基本的概念,壽命到了,念佛往生,壽命不到也能往生,只要功夫成片,生死就自在。

  我們看《淨土聖賢錄》、看《往生傳》,裡面許許多多的人,我估計差不多到一半,都是念佛不到三年就預知時至走了,有站著走的,有坐著走的,瑞相稀有。他是不是壽命都到了?這個話講不通,哪有那麼巧,剛剛好壽命只有三年?不是,決定不是。而是他的功夫成就了,雖有壽命,不要了。就像宋朝瑩珂法師,他真的勇猛精進,三天三夜不睡覺、不吃東西,一心專念,把阿彌陀佛念來了。阿彌陀佛告訴他,你的陽壽還有十年,你好好的修行,十年之後我來接引你。法師聰明,我十年陽壽不要了,我現在跟你去。佛答應了,佛就告訴他,好,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。三天之後真的往生,沒有生病。這段例子記在《淨土聖賢錄》裡,宋朝時候的事情,壽命不要了。

  有些人真的到佛來接引,他這邊事情還沒有完,像交光法師,明朝時候人,跟蓮池大師同時代,明朝萬曆年間的人。他真的是壽命到了,念佛功夫成就,臨終時阿彌陀佛來了,他突然想起,《楞嚴經》傳到中國來之後,雖然有許多註解,他感覺到這些註解裡面有錯誤,不是佛講的真實義,他領悟到了。他給阿彌陀佛說,能不能讓我在這個世間多住一段時期,把《楞嚴經》註解完成之後再往生?阿彌陀佛同意了,向阿彌陀佛告假。這段事情就寫在他《楞嚴正脈》的序文上,我們相信交光法師不是妄語。真叫生死自在!可以提前走,也可以延後幾年,把事情辦完再走,這個決定不是騙人的,我們要信得過。真正能夠相信,不懷疑,這就是大福報,這是真正的善根。這是遇到一乘菩薩,我們講真正的善知識,發心求佛種智,決定不求世間名聞利養,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「以會三緣,近正善友,而能自覺無明本是佛智,三乘同然。」這三種緣,你只要遇到一種,都有這個機會回光返照,回頭是岸。這一回頭,你肯定是親近真正的善知識,你會在佛法裡面精進不懈,而能自覺無明本是佛智。這句話我們現在體會很深,一點懷疑都沒有。佛在大乘經上常講,「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」,生死跟涅槃是一不是二,為什麼?沒有生死,哪來的涅槃?無明煩惱是什麼?是自性本有的般若智慧迷的時候起的作用,迷了變成煩惱,覺悟之後,所有煩惱都變成菩提。煩惱跟菩提是一體的兩面,覺了叫菩提,迷了叫煩惱,一樁事情,迷悟在人,體上沒有迷悟。生死、涅槃也是一體的兩面,迷了的時候好像有生死,實際上生死了不可得。實在講,迷了的時候好像有涅槃,悟了的時候這個名詞就沒有了。凡夫跟佛菩薩沒有兩樣,就是迷悟不同而已,覺悟了得大自在。自己的心與自性相應,與法性相應,自己的身體跟法身相應,法性就是法相,你慢慢去體會,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。如果從這個地方體會得,佛法裡講這叫解悟,不是證悟,你明白了遍法界虛空界都是自己。解悟之後,你應當努力去證實,你要契入這個境界,這就證得法身,那就超越十法界。清涼大師在《華嚴經》把它判作四分,信、解、行、證,如果能夠到解行這個位次,不錯了。努力去契入、證實,證就是入法界,末後五十三參叫「入法界品」,《四十華嚴》叫「入法界品」,你就入進去了,你完全過的是法身菩薩的生活。法身菩薩生活在哪裡?就在現前。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世間,他一生過的是法身菩薩的生活,表演給我們看,三衣一缽,一無所有,得大自在、大安穩、大安樂。

  在中國歷代祖師大德當中,有不少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教下也有不少大開圓解,淨土宗裡頭也有得理一心不亂,這些都是此地講的一乘菩薩。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我們在這些祖師大德遺留下來的文字裡面看到,都是我們的模範,都是我們的榜樣,總而言之一句話,他們為我們所示現的是真能放下。最近的,像印光法師,這個距離我們近代。印祖往生是在抗戰時期,我們中國人講一甲子前,六十年前,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。他給我們指導,那就是我們現前這個社會、這個環境,這個太重要了,應當怎樣修行你決定得成就?告訴我們,小道場。我們把他老人家的教訓都寫在掛在我們十一樓。他的指導,道場人數不要超過二十人,在一起共修,修淨土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求生淨土。你看二十人的小道場,有二、三個護法就夠了,你不要求人。道場,我們是講一生成就,成就不要超過十年,所以這個道場也不要做得很好,十年足夠了,我們的目標是三年到五年就往生,簡陋一點可以,什麼都不操心,三年到五年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了,這是祖師接引我們的方便法門。道場太大,建立得太豪華,變成什麼?變成觀光旅遊景點,那你什麼都搞不成功,你天天帶來些煩惱,帶來些應酬,這是你修行的障礙。他不像從前這些祖師大德,建這些寺院叢林,住眾幾百人、幾千人,大道場,那是那個時代可以,現在在這個時代,觀光旅遊事業太發達,祖師早就曉得。接觸大眾多了,古人所說的,「知事多時煩惱多,識人多處是非多」,你這個心怎麼能靜得下來?所以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成就,你守住印光大師的教訓決定不會錯誤,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親近正善知識。我們的正善知識真的就是印光大師,大師雖然不在了,《文鈔》在,我們向它學習就夠了,每天讀《文鈔》就是每天親近印光大師,決定不錯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