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四一卷)  2009/2/4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2041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十住品第十五」,經文第一句:

  【爾時法慧菩薩。承佛威力。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。】

  這是這一品經裡面清涼大師判作七分,就是七大段,這是第一大段,叫三昧分。我們從《華嚴經》一直聽下來,這樣的句子、章法我們都很熟悉,不陌生。『爾時』,這是「須彌山頂偈讚品」結束之後,這就入了正宗,在這個時候,前面兩品是讚歎、介紹,意思顯示這一品經文的殊勝、重要性。『法慧菩薩』是初住菩薩的通號,證得初住位,他的德號就叫「法慧」,同名法慧。所以它不是專指一個人,它是指這個位次的。爾後每個位次代表的意思都相同,我們自己修行如果證得初住位,名號也叫法慧菩薩。我們中國人的習慣,上面要冠個名字,某某法慧菩薩,加個名號;如果不指,法慧菩薩是通名。『承佛威力』,這句話我們念得很多,往後還有很多句都相同,這句話我們就很熟悉。凡是佛在經典上多數重複的,那就特別重要,而往往這些小事情,我們一般講這小節,禮節裡面是小小的禮節,都被我們疏忽,殊不知小小禮節比什麼都重要。我們修行證果,即使世間法裡頭處事待人接物,凡是有大成就的人,成大功、立大業,對於小小節都非常尊重,不敢疏忽。這裡頭有很深的用意在裡頭,就是賢首大師《還源觀》四德裡頭的第二條「威儀有則」。要為世間人做個好樣子,所謂是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你的行為可以做世間一切眾生的好樣子。在哪裡做?就是小節、細節。這些小節、細節,《弟子規》裡面講得很圓滿,這是應該要重視的,不能不重視。

  法慧菩薩為我們說十住經,也就是說在十住這一會裡面,他首先來給我們做報告。他的態度非常謙虛,不敢說我自己修行不錯,現在你看,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斷了,離開十法界,我證得初住位,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住在一起,佛的實報莊嚴土。有這種念頭、有這種言語,諸位細心想想看,還是驕慢,這是三重障裡面的傲慢,三重障是傲慢、嫉妒、貪欲,他還帶這個習氣。菩薩做給我們看的,他不說他自己有能力,能在這個地方做報告是得佛力加持,不是自己有能力,把這個功德推給佛。這是教導我們,我們無論有一點小成就總以為是自己有的,縱然是師長教的也不承認,認為自己成就已經超出老師。縱然真的超出老師,對老師的恩德還是念念不忘,這個人厚道,這才能教化眾生。所以這裡含義很深。前面經文我們看到有普觀大眾,這個地方沒有,這個地方只有「承佛威力」。承佛威力什麼?因為他自己得三昧,你看自己證入三昧還是承佛威力。這是不是真的?他說得不假,如果沒有佛陀長時間的教誨,你怎麼能入得了三昧?所以,自己證得無論是哪一種果位,都要有感恩心,有謙虛、恭敬、感恩,這是菩薩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。

  我們先說三昧,三昧是梵語,古印度話,它的意思叫正受,受是享受,正是正常,也就是三昧的意思是正常的享受;換句話說,我們這些眾生的享受是不正常的。六道眾生的享受,佛在經教裡面常講,把它分成五大類,身有苦受、有樂受,分這兩大類;心也有兩大類,有歡喜、有憂慮,有喜、有憂;另外一種,身沒有苦樂,心也沒有憂喜,這個境界不錯,這種境界叫捨受,不是三昧。捨受跟三昧非常相似,為什麼不稱三昧稱為捨受?三昧得到之後就永遠得到,不會退失的,那才叫三昧,才叫正常享受。捨受你得到的時間很短暫,那個境界很快的就會失掉,失掉的時候又有苦樂憂喜,所以它不叫做正受,叫捨受。佛講這五種受分配在六道,六道眾生統統都有。我們人道有時候心沒有憂喜,身也沒有苦樂,但是時間不長,很短暫。境界一現前,受了一點刺激,苦樂憂喜又出來了。順境有樂受、有喜受,逆境有苦受、有憂受,不苦不樂的這個境界在哪裡?在色界天、在無色界天。我們知道,色界跟無色界他們所修的是四禪八定,我們前面學得很多,這種常識我們也都相當清楚。四禪八定裡面,差不多是時間跟空間維次都突破,有這種能力。古印度,不但婆羅門教重視修定,幾乎所有的宗教、所有的學派都重視修定。這在三千年前,印度當時他們的宗教、學術,確實不是這個世界上其他地區能夠跟它相比的。縱然得到第八定,這是最高的,非想非非想處天,壽命八萬大劫,夠長了。我們這個世界成住壞空算一個大劫,這個世界成住壞空,成住壞空八萬次,你看他定功多深,就是他壽命多長。可是八萬大劫到了,他定功就失掉,一失掉之後苦樂憂喜又現前。所以他還是捨受,不是正受。

  捨受變成正受必須再提升一層,楞嚴會上講的第九定,說明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,世間禪定是捨受,不是正受。到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輪迴,才算是正受,證得阿羅漢果,決定不會再退轉到六道,這叫正受。可是阿羅漢實在講也很慈悲,回小向大,他有能力跟六道眾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。過去在六道修的,六道裡的親朋好友、冤親債主多的是,這些人跟他有緣,有緣就必然有感,有感他自自然然就有應。所以阿羅漢也有應化身,在六道裡面教化眾生,幫助他們離苦得樂,六道苦!用什麼方法幫助他離苦得樂?這些基本的常識我們學佛必須要記得很清楚,離苦得樂最低的層次是斷惡修善,以世尊所說的《十善業道》為標準,能夠斷十惡、修十善你就能離苦,六道裡面苦的是三惡道,你才能夠得到天人之樂。

  在大乘教裡,像智者大師跟我們細說十法界,他將十法界每個法界裡面都有十法界。譬如我們人法界,我們一般講人道,人法界,人法界修養功夫很好,有相似佛的生活,那就叫人間的佛法界;有相似的菩薩,那就是人間的菩薩法界。每一界裡面的十法界,十法界就變成一百個法界,叫百界千如。智者大師教我們用這個方法來看宇宙人生、來看諸法實相。佛的法界,所以佛常說,說得很明顯,我們不難懂,那是對我們說的,恆順眾生說的,佛法界第一個條件是什麼?平等,平等心是佛,真的平等。我們現在在《華嚴》裡學了這麼多,了解了,真平等,為什麼?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起心不動念才是真平等。六根,眼見色、耳聞聲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,這是佛法界。不起心不動念是三昧,那是什麼三昧?那是自性三昧,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,第四句所講的,「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」,那是自性本定,只要你放下,它就現前,真平等。像前面李長者舉的比喻,一滴水進入到大海,它就平等了,跟大海水融成一片,再也分不出哪是江水、哪是河水、哪是海水,分不出。那就入了佛的境界,法慧菩薩入了這個境界。入了這個境界,這裡沒有稱法慧如來,沒有稱法慧佛,稱法慧菩薩,這個意思前面說過,他還有無始無明的餘習沒斷。把這個習氣輕重分為四十一個等級,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四十一品無始無明習氣,這都是我們應當要清楚、要明瞭的。這個習氣少了一分,級別就提升一層,其實它裡頭沒有階級、沒有等級的,平等境界哪來的等級?這種等級的說法都是屬於抽象的概念,沒有事實,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。

  我們曉得人間有佛,用平等心,不分別、不執著,實在講分別執著很淡薄,用平等心生活、工作、待人接物,這個人就是人間的相似佛,他跟佛差不多。菩薩心是六度心,念念不離六波羅蜜,喜歡布施、喜歡持戒。喜歡布施是能捨、肯幫助人,見到人有困難、有需要,他一個都不空過,總是盡心盡力去幫助他。他能捨財,能捨法,捨法叫肯教人;能捨無畏,別人有困難、有痛苦,他真的幫助他解決,我們世間講好人,熱心的人士。這種人是人間的菩薩,他的心行跟菩薩很接近,是智者大師所講的人間的菩薩法界。緣覺法界是辟支佛,這人很聰明,修學十二因緣就能幫助他看破放下,把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看輕了,也就是淡化了,人間的辟支佛。阿羅漢稱為聲聞,那就是歡喜佛法,依教奉行,出家是個好修行人,給出家人做個好榜樣,在家是個好居士。在佛門裡面,出家稱法師,出家是善師,在家稱高士,高僧、高士,這是人間的聲聞。我們這麼一說諸位就曉得,天人,天人修上品十善、四無量心。十善業道他真做到,做得很好,四無量心,他的心量大,四種就是慈悲喜捨。他有慈心,歡喜幫助別人得樂;他有悲心,歡喜幫助別人離苦,離苦是悲心,得樂是慈心;他能夠常生歡喜心,常常能夠捨,真能放下,人間的天人。

  人道是五戒倫常心,在我們中國傳統裡面講就是五倫、五常、八德,他都能夠奉行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不違越這個範圍,他是人中之人,為什麼?肯定不墮三惡道。這一點要注意。如果我們起心動念違背倫常八德,倫常是關係,關係搞壞了,起心動念違背了道德,這一生得人身,來生就得不到人身,這個不可以不知道。《十善業道經》這個經不長,從前我們學習用的經本字不大,三號字排印,只有四張紙,八頁。世尊居然在前後兩次苦口婆心的叮嚀我們,十善是人天法,聲聞菩提、緣覺菩提乃至無上菩提的根本;換句話說,沒有十善,我們人這個資格就失掉,就不像人了,你來生怎麼能得人身?人不能不懂得倫理道德,倫理講人與人的關係,父子、夫婦、君臣、兄弟、朋友,這個關係是自然形成的,不是人為,凡是自然形成的則稱之為道。隨順自然的法則來處理,譬如父慈子孝,孝跟慈就是德,君仁臣忠,仁跟忠就是德,夫義婦聽,聽跟義就是德,長幼有序、朋友有信,這是德。展開來就叫八德,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。我們都能做到,念茲在茲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不違背,這個人是人中的人道,決定不失人身。如果違背倫理道德,來生人身得不到。

  下面下三道是什麼?餓鬼、畜生、地獄。我們要想一想,三惡道的業因相同,都是貪瞋痴慢還有懷疑,貪瞋痴慢疑。疑什麼?懷疑道德,懷疑聖人,懷疑聖人的教誨,懷疑聖人所講的性德,他不願意遵守。表現出來,起心動念都跟貪瞋痴慢疑相應,這五個叫根本煩惱,哪一個重的就是那一道第一個業因。貪心重的,餓鬼道;瞋恚心重的,傲慢、嫉妒都是屬於瞋恚,瞋恚的行為,地獄道;愚痴,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,自以為是,這是愚痴,畜生道。這個裡面,好勝的心強、嫉妒心重,它裡頭起了變化,鬼道裡頭有、人道裡頭有、畜生道裡頭有,變成什麼?變成阿修羅、變成羅剎,變成魔道去了。這是天台大師給我們講的人道裡面的十法界。

  我們現前是個人,如果我們把倫理道德統統都丟掉,貪瞋痴慢疑很嚴重,那想想我們現在在人道帶著是什麼習氣,我們走的道路是向哪個方向,這不能不知道。真正明瞭之後,古大德常常提醒我們回頭是岸,我們一口氣還沒斷,回頭還來得及。真正修行人要記住六祖能大師在《壇經》上的一句話,「不見世間過」。常常把世間的過失,世間過失最重要的是世間人,把別人的過失牢牢的記在自己的心頭,這個就錯了。錯在什麼地方?我們的心本來是善的,叫良心,良善的,把我們的良心、善心去收藏別人的一些罪孽罪惡;他沒有過失,我們自己有了過失,我們把他的過失拿到我心裡來,這叫大錯特錯。你看看普賢菩薩在《華嚴經》上怎麼教我們?跟《壇經》上講的一樣,若真修道人,不記他人過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我們常說,前面四個完全是自修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第一個是禮敬,禮敬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平等的禮敬,修什麼?學自己的謙虛,實在應該講是謙卑,謙卑是自己的性德。你看,法慧菩薩在此地不是承佛威神嗎?不說自己有能力,這是謙卑。對任何人都謙卑,對造作五逆十惡的人還是謙卑,還是對他有禮。這個一般人做不到,佛菩薩能做到,謙卑有禮。對造作五逆十惡的人都謙卑,對於做好事的人他怎麼會不恭敬?當然之理。這個日常生活當中的表現或者是表演用意很深,那都是在做樣子給社會大眾看,教導社會大眾對人要謙卑、要尊重。人人都對人謙卑尊重,這個世界不就祥和了嗎?災難不就化解了嗎?你看這個用意多深,你這種行為不就救了社會、不就救了世界嗎?這叫積功累德,這叫做真正的好事。存的心就是感化人,人沒有不能感化的,不能感化,不能說他很頑固、他的業障很重,這樣想法就錯了;要回過頭來想自己,我的德行不夠、我做得不夠好。堯舜之所以能夠感動人,祕訣就在這裡,處處反求自己,不去責備別人。

  普賢菩薩十願的第二條教我們「稱讚如來」,這個如來是性德。什麼是性德?仁義禮智信是性德,孝悌忠信是性德,禮義廉恥是性德,仁愛和平是性德。菩薩教導我們,凡是合於性德的讚歎,不合於性德的不讚歎就是了。你看他對於讚歎跟禮敬不一樣,禮敬是一點分別都沒有,讚歎有分別。你說的話是好話,做的事是好事,讚歎你;你說話、做事是違背德行的,不讚歎,不說,不把它放在心上,也不把它放在口上。我們中國古人常教人叫隱惡揚善,別人的不是不提,別人的好事我們來宣揚讚歎,讓整個社會形成一個風氣,大家喜歡善,不喜歡惡,用意深!不在自己,不在自己一家,在整個社會、整個國家、整個世界,我們自己對於家庭、社會、族群、世界,念念要有責任感,我不能不負責任,不能把社會引導負面,那我們就有罪。念念當中我們起心動念都想到,我這個念頭、這句話、這個行為,對整個世界安全有沒有負面作用?如果有負面作用那就不可以做,這個念頭不能起,這話不能說,這個事也不能幹,這就對了。

  菩薩第三句教給我們「廣修供養」。現代人念念不忘的是什麼?發財,現在人念念不忘的是發財,一心一意怎麼樣想去賺錢。佛告訴我們,常行布施,財布施得財富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,你心目當中就想這三樣東西,這三樣東西怎麼來?廣修供養就來了,而且來的非常殊勝。大聖大賢、諸佛菩薩教導我們生財有大道。反過來就是吝嗇,吝財的人,自己有財富不肯布施,來世得貧窮果報;吝法的人,不肯教別人,教別人自己也得留一手,來生得愚痴果報;見到別人有苦難,不能援助,將來自己要受苦難,沒人幫助你,業因果報絲毫不爽。這些大道理不能不懂。因果與我們俱生而來,可以說是宇宙出現那一天因果就存在了,這個我們在《還源觀》裡面看得很清楚。一念不覺那是因,依報、正報現前那不就是果嗎?從一體起二用,這就曉得因果從哪裡來的,一點都不假。

  這是講人法界裡就具足十法界。我們雖然得人身,想想我們得這個人身現在在哪一法界,而且這個十法界還不是穩定的。我們念佛人,在念佛堂上念上一個鐘點的阿彌陀佛,這時候心很專、精神很集中、專注,你念這一句佛號沒有雜念,這一個小時你在佛法界,這一個小時你在極樂世界。它怎麼會一樣?我們現在這兩個小時在學習《華嚴經》,這是菩薩法界、這是聲聞法界。如果我們在想發財、想爭取名聞利養,很可能就變成餓鬼法界、修羅法界、羅剎法界。起心動念,境界就不一樣,所以佛常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佛在《十善業道經》裡面講得很清楚,給龍王說的,這個世間眾生心想異故,所以種類無量無邊。沒有一法不是從心想生。到心什麼都不想了,那就叫三昧、就叫做正受。所以我們的受一定自己要明瞭,要肯定自己我們的受是不正常的。正常的受,我們從大乘佛法的標準上來說,最低的標準是阿羅漢,真正算是得到正受。嚴格的說,阿羅漢還不行,嚴格的說什麼人得真正正受?法慧菩薩,他得的才是真正正受。四聖法界裡面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、十法界裡面的佛是相似正受,不是真正的正受,相似的正受。這是天台大師的意思。

  三昧我們懂了,我們再看看菩薩入的是哪一種三昧?他入的是『菩薩無量方便三昧』。「方便」,方是方法,便是便宜,兩個字合起來意思就是最適當的方法、最圓滿的方法、最好的方法,就叫做方便。由此可知,最好的方法沒有一定,因人不一樣、因事不一樣、因時不一樣,千變萬化,這要智慧,沒有智慧不行。像菩薩,在東方,不但是在中國,知名度最高的無過於觀世音菩薩,所謂「家家觀世音,戶戶彌陀佛」,這名氣最大的,他就具足無量方便。從什麼地方看出來?《法華經.普門品》裡面講的菩薩三十二應身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這是無量方便,這是最恰當、最好的。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身,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應以菩薩身他就現菩薩身得度。這些法身大士,從法慧以上沒有身,他的身相是隨類現身,在一真法界裡面,我們稱他作清淨法身、圓滿報身。圓滿報身,圓滿是指智慧,他有圓滿的智慧,應化在十法界是隨眾生心、應所知量,自自然然的示現。世尊為我們介紹,把菩薩的應化身分為三十二類,實際上無量無邊身,分成三十二類。後人根據佛的說法,畫一個觀世音菩薩的像,我們這邊十樓,諸位一進去就看到千手觀音,這是根據佛所講的,替觀音菩薩造個像。觀音菩薩頭頂上有三十二個面孔,代表什麼?代表三十二應。畫的時候大意了,應當要畫不同的面孔,那就對了。它有佛的面孔、有菩薩的面孔,聲聞、緣覺的面孔沒畫出來,六道裡面的面孔沒畫出來,天人的面孔、人的面孔、阿修羅的面孔、羅剎的面孔沒畫出來,畜生的面孔沒畫出來,餓鬼的面孔沒畫出來,地獄的面孔也沒畫出來,菩薩到哪一道就現哪一道的面孔。在我們人間,我們現在人間,從人種上有白種人、有黃種人、有黑種人、有紅種人,都沒有畫出來。從宗教裡面,耶穌的面孔沒有畫出來,穆罕默德的面孔沒有畫出來。統統要畫出來,讓人一看,觀世音菩薩真了不起,無量方便三昧,應該這樣畫就對了,這才顯示三十二應真正的意思。所以,這些畫畫的人沒學佛,不懂得三十二個面孔真正的用意在哪裡,它是表法的,代表他能現這麼多面孔。過年過節,這次山東年節當中有戲劇表演,他們打電話告訴我很熱鬧,邀請我去。我今年沒去參加,明年我給他出個主意,我去參加。四川不是有變臉的嗎?變臉應該怎麼樣?應該把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的臉譜,頭一搖,佛就變成耶穌,再一搖又變成穆罕默德,這個面孔現的中國人,那個面孔一變變成外國人,這個才有味道。這說明什麼?各種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膚色、不同的宗教統統是一家人,這是多元文化,這是世界大同,都應當互相謙卑、互相尊重、互相關懷、互相敬愛、互助合作,共同來創造地球上的極樂世界。不是做不到,能做得到,首先要大家認知,有這個認知就不難做到,放下一切分別執著不就沒事了嗎?所以,和諧社會是可以做得到的。明年我來出個點子,找四川變臉,讓他多做幾個臉譜我們來看看,這是很明顯顯出菩薩無量三昧。

  我們再看清涼大師給我們的講解,就是他的註疏。《疏》,「何故入定,略辨六意」。這開頭提了一個問題,為什麼要入定?這個重要,為什麼要入定,我們要特別留意在這裡學。為什麼?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定,心浮氣躁,所以生活帶來的是痛苦多樂少,苦太多、樂太少,就是不知道入定,這個要學。他底下講六個意思,「一、此三昧是法體故」,這一條很重要。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就是菩薩自行化他的體,所依的體。他何以能夠自行化他?三昧是體。那我們要曉得,我們想自己學佛、修行,自己能有一點成就,也能夠像菩薩一樣幫助別人,我們沒有定怎麼行?這個太重要了。三昧就是禪定,可以把它翻成禪定,或者把它翻成定。因為有定才有智慧,沒有定,起的作用是煩惱。清淨心是三昧,起作用是智慧,智慧能解決問題,煩惱只能把問題搞糟。所以他先入定是很有道理的。

  說到這個地方,我就很自然想起,我在二十六歲的時候剛剛接觸佛法,第一次見出家人,我見的出家人是章嘉大師。我向他請教,提了一個問題,我知道佛法好、佛法殊勝,有沒有什麼方法讓我們很快就能夠契入?我們提了這個問題。老師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一看就看了半個多鐘點,這什麼?三昧,入定。他一直看到我的情緒整個定下來,他才跟我說話,這有道理。年輕人心浮氣躁,你給他講,耳邊風,這個耳朵進去那個耳朵出去,不管用。定了半個多小時,我好不容易半個多小時在等他一句話,等到之後,這個話一輩子都忘不了。這個教學法高明,這個教學法不是他的,經上有的,《華嚴經》上不就是這樣教學法嗎?這才能夠傳道,才能真正得道。我跟章嘉大師三年,我跟他那時候他老人家六十五歲,我二十六歲,他是六十八歲圓寂的,我跟他三年。每次見他我都有問題向他請教,他至少讓我靜下來五、六分鐘他才說話,他不是一問馬上就答,沒那麼快,言語、行動都非常緩慢。那個時候不知道,到以後學了大乘教才知道,大乘經裡面常講的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。我從章嘉大師的日常生活當中看到了,真的常在定中,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叫人不能不佩服。他接見的客人也很多,沒有廢話,往往客人來訪問的時候坐上一、二個小時,我想他老人家說的話絕對沒有超過二十句。我跟他三年,沒有超過二十句的。可是句句實用,沒有廢話,講的東西簡單明瞭。所以這個我們要學。

  這個法在此地是佛法,在我們講是一切法,連世間法都不例外,你只要頭腦清楚,你只要是穩重,你對世間種種疑難問題在你面前迎刃而解,沒困難。可是一個浮躁的意念那是決定不能解決問題的,因為它生煩惱不生智慧。所以這個我們要注意,法體,世出世間法的體都在定。佛法學習重視禪定,八萬四千法門,法是方法,門是門徑,修什麼?全都是修三昧,所以三昧就變成無量。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修成功了,得定,那就叫念佛三昧;如果你學《華嚴經》,從《華嚴經》裡面得定,就叫華嚴三昧;你學《法華經》,就叫法華三昧;你學《金剛經》,叫金剛三昧。你用的方法不一樣,無量無邊,但是你得到的東西是一樣的,都是得清淨心,都是得到一個正受,就是苦樂憂喜捨統統放下、統統沒有了。所以它是一切法的體,這個體就是《還源觀》裡面所講的「自性清淨圓明體」,是什麼?是三昧,本無動搖、本自清淨。這是第一個意思。

  第二個意思,「非證不說故」,你沒有證得不跟你說,你證得的時候才給你說。像我剛才跟諸位說的,我跟章嘉大師學習的這段往事,我們初學,沒有證得,章嘉大師沒說,沒說他用上了。到十幾年之後我們才想到這樁事情,他沒有說破,但是他用上了,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。為什麼?你沒有證到的時候,跟你說你會起分別、起執著,這就是為什麼不說。因為這個東西是離妄想分別執著它才現前,妄想太深了暫時不談,我們講粗相,分別執著,有分別執著的時候不說,分別執著淡薄的時候可以說。這是第二個意思。

  第三,「顯此法非思量境故」。這是自性本定,不能思、不能度量。思是什麼?思是妄想。量,量就是分別執著,(這個念「亮」),思量。至少離分別執著這個境界慢慢現前,相似境界現前;起心動念斷掉了,不起心不動念,這個境界完全現前。完全現前的時候佛要說,說是給他做證明,給他證實他這個境界是正確的,不是錯誤的。佛經裡常常有句話說「不可思議」,一個思就把思量境界統統包括在其中,妄想分別執著用一個思做代表。議是什麼?議是言說,言說、討論。為什麼?這個境界它是超越了言語,言語說不出的;超越你的情識,情識就是八識,八識緣不到,言語也說不出,所以叫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。心行處滅,非思量境,後面佛說唯證方知。證得之後,佛又用一句話來形容,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,你喝一杯水,這水的溫度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你說不出來。你說這水熱,熱到什麼程度別人不知道;這水涼,涼到什麼度數別人也不知道,唯證方知,這是真的,這不是假的。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。

  第四「觀機審法故」。這是在教學的時候,你要看看這個人的根性,然後應當教他些什麼、怎麼教法,叫觀機審法。可是這裡頭我們一定要知道,既然是不可思議的境界,你這一觀機,妄想分別執著全起來了,再一想像我應該跟他說什麼法門,不就分別執著又起來了嗎?所以這個地方的觀、這個地方的審,是用我們一般的名詞,它的意思很深,這裡頭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完全是一個很自然的反應。很難說,用我們世間這種言語大家有個概念,觀機審法,其實這裡頭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才是《華嚴經》裡面的教義;一落在分別執著裡面去,那就掉在世間法,《華嚴經》就變成世間的一門學術。現在大學裡面有開這個課程,方東美先生晚年在輔仁大學博士班裡面開課就是「華嚴哲學」,那就把它當作世間一門學術來研究。能得華嚴哲學的概念,不能得華嚴的受用境界,那得不到;華嚴受用境界一定要從華嚴三昧下手,你要是不得三昧,《華嚴經》的受用是得不到的。我們要怎麼樣得到它的受用?你就要學放下。這個放下要放得徹底,學,真學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不起心不動念,就入華嚴境界。但是這個很難,佛有方便,我們從方便下手,方便能幫助我們契入真實。方便是什麼?先學不執著,真的不執著了,再學不分別,真不分別了,最後再學不起心、不動念。有步驟的,慢慢向上提升,行。具體的做法,《華嚴經》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做樣子。

  最近我在佛學問答裡看到,有不少同學提出疑問,他們常常聽經、念佛、學《無量壽經》、修淨土法門。遇到有些法師給他們說,不必修這個法門,還有比這個更殊勝、更好的,他們也講得頭頭是道。他問我怎麼辦?要不要親近這些善知識?其實《華嚴經》上有例子,善財就是個好榜樣。善財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他是搞多元文化的,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的是社會上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有出家、有在家。出家現在講是宗教,有宗教、有學術,宗教裡面有佛法,也有不是佛法,其他宗教,社會上各種行業統統包括了。善財童子都跟他們往來,都跟他們接觸,對於他們這些技術、能力、作用、智慧全部都通達,像《般若經》上講的無所不知。他到底修哪個法門?他修的是念佛法門,始終沒有改變。親近歸親近,訪問歸訪問,聽講歸聽講,聽講長智慧,你不接觸、不聽你怎麼會知道?可是聽了之後怎麼樣?聽了之後他不動心,沒有改變他的初衷,他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從來不改變。到最後一位善知識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不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嗎?所以我們學佛要學善財童子這個態度,問題就解決了。這是慈悲到了極處,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,特別在現前社會很適用。

  五十三參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,我們一定要學善財,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、一條路,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,親近阿彌陀佛,永遠不變,這就對了。所以他的參訪,每個經歷他就提升一個境界,參訪德雲比丘他是初住菩薩,法慧菩薩,參訪海雲比丘他就是二住菩薩,參訪妙住比丘他就是三住菩薩,節節高升。五十三參前面三位是比丘,用意是表法的,代表是從世間法到出世間法,表這個意思,前面用三個比丘做代表,後面就不是的,在家人。我們總得要會看,要細心去體會。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,觀機審法就太重要了。這個本事學會了,你在這個世間可以說得上是人緣第一,人人歡喜你,人人愛戴你,人人都願意跟你學。這在教學非常重要。

  第五,「為受佛加故」。這是說接受佛的加持,就是前面菩薩自己說的承佛威力,受佛的智慧、受佛的大願大行的加持。我們想想,我們現在在凡夫位,雖在凡夫位,我們可以肯定我們學佛絕不是這一生才開始,過去生中我們相信多次遇到佛法、修學佛法。為什麼?你才有這點善根。從哪裡看?從我們這兩個小時你聽得歡喜、你聽得不願意離開,這就證明了。你到馬路上請個人來,叫他坐在這裡聽聽,聽個五分鐘、十分鐘他就走了。能夠聽得歡喜,尤其是能夠天天都來聽,就證明往昔生中學過這個法門,你才能聽得懂,聽得有興趣、有味道,叫法味,才肯來。既然是這樣的,我們就一定得佛加持。佛的加持,過去我的老師常常給我們說,他加持的威力大概跟我們學習的是相等的。我們有一分,譬如有一分信願,佛菩薩就加一分;如果我們有兩分,他就加兩分;我們有三分,他就加三分,是這麼個意思。只要我們自己奮發努力真幹,真幹最重要的不要忘掉是放下,對於經教的修學淺深、多寡沒有什麼大關係,最重要的是放下。為什麼?你能把世出世間這些東西都捨掉,你的清淨心才能現前。清淨心是什麼?是法體故,你回歸到法體,你回歸到自性,這個重要。我們今天回不了頭,就是裡面夾雜的東西太多,這些東西自性裡頭完全沒有,所以它不是真的。

  我們非常感激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,感激他為我們做出的示現。他不認識字,沒有學過經教,你從《壇經》上去看,《壇經》第一篇是他的自傳。沒有學過經教,在黃梅雖然住了八個月,沒有進過講堂、沒有進過禪堂。八個月他很老實,標準的老實人,五祖分配他到碓房裡去工作,現在講做義工,舂米、破柴,他就老老實實幹了八個月,門都不出去。最後傳法傳給他,為什麼?他開悟了。憑什麼開悟的?憑放下開悟的。就是說他能夠把分別執著、起心動念一下放下,這一放下就回歸自性,宗門的術語叫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五祖衣缽就傳給他。我們要知道他才二十四歲,很年輕。這個境界叫轉凡成聖,一念之間轉凡成聖,問題真解決了。我們現在對這些道理、方法可以說相當清楚,問題在哪裡?問題是我們放不下,問題在這裡。為什麼放不下?我們用佛的話來安慰自己,業障、習氣太重。而佛在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,業障、習氣是假的不是真的。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告訴我們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這兩句話給我們一個啟示,本有的決定可以恢復,本無的肯定可以放下,是鼓勵我們立刻放下,放下就成就了。

  所以,我們要有這個勇氣、有這個信心、有這個智慧,真幹。不要再拖泥帶水,不要再有牽腸掛肚的,要曉得什麼都是假的,尤其彌勒菩薩給我們說得那麼清楚、那麼明白。給我們說明宇宙、生命的緣起,佛法裡面講的法界,無量無邊的法界依正莊嚴,正報是自己,環境是依報,從哪裡來的?從妄念生的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妄念極其微細,微細到什麼程度?我們概略的計算了一下,現在人講話都是用秒為單位,我們就用秒做單位,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,你看看這個速度。那麼短暫的時間裡,那一個念頭,有念頭就有物質現象,有物質現象就有精神現象,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是同時發生的,沒有先後。我們現在感官的這個世界,就是這種念頭念念的相似相續相,為什麼說相似?因為前念不是後念,後念不是前念,念念是獨立的,念念前後不相干。就像電影膠捲一樣,一格一格的,格格都不一樣、不同。相似相續相,我們被這個幻相欺騙,以為是真的。常常能作如是觀,人會開智慧,你心會清淨,你能夠跟菩薩無量三昧起相應的作用。雖然你還不能證得,你走的方向是正確的。

  特別嚴重的是七情五欲,我們放下從哪裡放起?就從七情五欲下手,首先把這個東西淡化,不可以過分的執著。一年比一年淡薄,一月比一月淡薄,我們的功夫就進步,這叫真修行。修行不是一天念多少聲佛,也不是一天念多少部經,那些念佛、誦經都是增上緣,都是幫助你的。真正功夫是你把七情五欲淡化,那叫真功夫,煩惱輕、智慧長,這是效應。煩惱重不長智慧,如果我們學佛我們很精進,每天念佛、誦經、學教都不中斷,但是我們煩惱、分別執著一年比一年嚴重,那完全叫白學了,學錯了。想想惠能大師,一天也沒學,人家居然在《金剛經》一句經文之下徹底放下,五祖給他講到「應無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就放下了。他沒有通過轉惡為善,也沒有通過轉迷為悟,他直截了當就轉凡成聖,這是真正了不起,真正令人佩服到五體投地,沒有話說,沒有階級的。所以佛加,我們知道,佛慈悲,無時無刻不在加持我們。我們為什麼感受不到?這是煩惱習氣嚴重,念念想七情五欲,念念想自私自利,念念想貪瞋痴慢,那沒法子,雖有加,加不上。如果我們肯接受,虛心的接受,那就是對佛菩薩真誠恭敬,這個加持你會感覺得到。因為佛菩薩是平等的,因為他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,像陽光普照一樣。

  最後一條「成軌儀故」,軌是規矩,儀是儀式。教學得有教學的規矩,有個教學的程序,這句經文列在此地就是教學的規矩、教學的程序,不能少的,這個程序不能省略的。這說明為什麼入定,入定有這六個意思在。「餘如玄說」,玄是玄義,其他的清涼大師在玄義裡面說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比這裡說得更詳細。

  下面說「文有三別」,文就是這一段經文、這一行字,從爾時到方便三昧,這段文裡面有三種意思,這裡三種差別。第一個是「入定人」,法慧,「法慧入者,是眾首故,餘入則亂,亂起則不調伏故,顯十住法慧能說故」,沒有智慧不能講這個十住法門。這是第一個,講人的差別,是法慧入。法慧是十住菩薩裡面的代表,是眾首故,這個眾統統是十住菩薩,首就好比是班長,這個班他是班長,班長代表這一班的同學。所以由他來做代表,而不說別人。說別人,別人太多,那秩序就亂了,秩序亂就不調伏,不調伏就是沒有秩序。像大會裡面,人再多,人人守秩序,這個會就顯得莊嚴,能看出會議的氣氛。同時就顯出十住法,智慧才能夠宣說,代表大眾來做報告。這是入定的人。

  第二個「入定依,謂承佛力推功化主,表無慢故」,這個非常重要。入定,依什麼入定?實在講是依自己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你入定,你才得到菩薩無量三昧。他不說自己,我放下了、我得定了,他說我之所以能夠這樣修學,是老師教的,總不能把老師忘掉。老師是誰?諸佛如來,所以是承佛威力,念念不忘老師,沒有老師我們哪有這個緣分?實實在在的,我這一生要沒有遇到方東美先生,哪裡會知道佛教!年輕的時候總以為佛教是宗教、是迷信,不願意接觸,這個誤會就很深,現在社會上像我這種誤會的人太多了。我們這一生學了佛法,在佛法上得受用,怎能不感激老師?念念不忘老師。佛法上無論有多大的成就,老師給的,老師不把我引到這條路上,就不可能有這種認識,不可能有這個成就,不能忘老師恩。人生在世兩個大恩人,父母、老師,不可以忘本。所以,佛在《觀經》上淨業三福教導我們,第一句話就是孝養父母,第二句奉事師長,這是佛教我們的。我們的身體得自於父母,我們的智慧得自於老師,沒有父母、沒有老師我們怎麼會有成就?所以,念念不忘父母恩,念念不忘老師恩德。推功化主,化主是教化主,教化主在我們這個世間是釋迦牟尼佛,在華嚴會上是毘盧遮那佛。表無慢,沒有傲慢,一切的成就是佛力加持、是老師的教導,這就對了,這是自己性德的流露,而是真正給社會大眾做出最好的榜樣。特別在現在社會,年輕人知道父母恩的人少了,不孝父母,能夠知道尊重老師的人就更少,所以老師現在教不出學生。我在國外,好幾個大學請我做教授,我不願意跟學生上課,我願意跟教授們開座談會。什麼原因?現在年輕人心浮氣躁,沒有耐心,他怎麼能學到東西?尤其是這麼深的經義,時間短了他聽不懂,時間長了沒有耐心,這就難了。所以,觀機審法那就不能不有權巧方便,對年輕人深的東西不講,講他喜歡的東西,告訴他怎樣才能得到,他才能接受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