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六九一卷)  2002/5/1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691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四讚勝勸聽:

  在這一段裡面,有長行、有偈頌。清涼大師在《疏》裡面跟我們說明,這一段長行文有十一句,第一句總說,後面十句一共有五對:第一句跟第二句是「樂法生信對」,第三句第四句是「證性立願對」,第五句第六句是「了真入俗對」,第七句第八句是「持法示佛對」,末後兩句是「開法增智對」。我們看這個介紹,就曉得這一大段的內容。讚是稱讚,勝是殊勝,用現在的話來說,這個課程實在講是無比的殊勝,希有難逢。所以勸導學人、學生要特別珍惜,這個機會絕對不是很容易遇到,要能夠認識這個機緣,掌握這個機緣好好的來學習,你才能夠真正獲得像前一段所講的功德利益。

  聖賢的教誨,尤其是佛陀,佛陀一生為大家講經說法,諸位都知道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。三百會四十九年,《華嚴》是第一經。《華嚴》是世尊所修、所證、所教的根本法輪,用現在的話來說,基本的課程。早年方東美先生說這部經是整個佛法的概論,他的話說得不錯,《華嚴》的內容,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包,可以說是一法不漏,所以古大德讚歎稱為圓滿的法輪。不像其他一切經只說宇宙人生的某一部分,這個經講的是全體。這樣好的教科書,這樣完美的課程,世間認識的人太少了,所以古德講「佛法無人說,雖智莫能解」。古人說這個話,也都是佛曾經講過的,《華嚴經》裡面佛就說過,世間的智慧,佛法裡面稱為世智辯聰,為什麼不能解?佛法是真實智慧,他沒有智慧他怎麼能解?智慧從哪裡來的?佛給我們說智慧不是學來的,學不來的,智慧是你自性本來具足的,所以它不是學來的。

  凡夫沒有智慧,不但凡夫沒有,二乘人也沒有智慧;如果再嚴格的來講,權教菩薩、藏教的佛都沒有智慧。他們為什麼要稱為聖人?他們所證得是相似的智慧,不是真實的。由此可知,佛家講真實智慧那個標準很高。為什麼六道、四聖,佛都不說他們有智慧?是因為煩惱覆心,煩惱把你的真性蓋覆住,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,是這麼個道理。六道凡夫完全蓋覆,沒有智慧透出來;四聖法界煩惱輕,障礙比較薄,還是有障礙,還是有習氣,雖然斷了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,無明沒有破,所以不是真智慧。什麼時候佛才承認真的智慧現前?至少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。這是什麼境界?《華嚴經》裡面所說的法身菩薩、法身大士,他自性性德現前,起作用了,這個時候才有真智慧。唯有真智慧,才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問題。我們在前面讀到,參與華嚴法會的這些大菩薩們可以說全都是法身菩薩,數量沒有法子計算,真的像經上用比喻來說世界海微塵數。他們在大會當中,提出三百多個問題,這裡面都是宇宙人生的大問題。佛與文殊、普賢還有諸大菩薩,來為大家解答。

  在此地我們看到,這是第一位答覆問題的,答覆的是基本的問題,這是大問,普賢菩薩出面了。普賢菩薩代表毘盧遮那佛,為大眾來解答。問題再多,歸納起來不外三類,這三類用佛學名詞來說就是器世間、有情世間、智正覺世間。這三句話要是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,大家好懂,第一個問題器世間,就是現在人所講的宇宙,這些星球、星系是從哪裡來的?到底這是怎麼回事情?現在人說之為太空物理、量子力學,都是屬於這一個問題,佛法裡頭有科學。第二個問題是為我們說明生命的起源,就是有情世間,現在我們講動物,有情世間專門指動物的。不僅是我們地球上的動物,動物裡頭當然是要以人為代表,普賢菩薩給我們說的,盡虛空遍法界世界海微塵數諸佛剎土,這裡面所有一切眾生是從哪裡來的?什麼原因而來的?這些動物都有生老病死,牠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?意義是什麼?我們看普賢菩薩是怎樣給我們開示的。第三個問題是講智正覺世間,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,諸佛從哪來的?菩薩從哪來的?各個宗教裡面所講的這些神聖是從哪裡來的?是怎麼回事情?問題再多,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類。

  這是我們今天講到這個經文,依照經文的說法。通常我在許多場所講經,我不用這個說法,為什麼?用這個說法大家不好懂;講完之後,再提出很多問題來問我,我一一解答,很累人!所以我完全離開佛學的這些名詞術語。有人問我,佛法講的是什麼?我常常說佛法給我們講的是三樁事情,整個佛法的內容。第一樁事情是給我們講人與人的關係,我這個說法很白、很淺,這就是有情世間,講人與人的關係。第二個是講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,那就講器世間。第三個是講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,這就是智正覺世間。我這個說法,大家一聽就懂。這三個關係搞好,天下太平,社會安定,大家都能過好日子,這就是佛法。這三個關係你要是搞不清楚,你要是不明瞭,關係搞壞了,人與人的關係搞壞,人禍就來了;人與自然環境搞壞,人與天地鬼神關係搞壞,天災就來了。關係搞不好,那個結果就是天災人禍;關係搞好,天災人禍都消除了。

  民國初年,上一個世紀二十年代,歐陽竟無先生講得好,「佛法不是宗教,佛法不是哲學,而為今時所必需。」他說得好!為什麼是今世所必需?今世天災人禍太多,不知道天災人禍起因的根源在哪裡?佛經裡面給你說出根源,是你對這三個問題沒有搞清楚,你不知道怎麼處理。人與人的關係搞壞了,搞壞就變成什麼情形?現在壞到極處!我們冷眼來觀察這個世間,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的利益,決定不想別人的利益,念念都是損人利己,這種觀念的人佔整個人口的比例有多少?我為我的利益,你為你的利益,要不要起爭執?所以今天的教育,從兒童就教他競爭,這個不得了!這是錯誤。競爭就是有我無你,我一定要戰勝你,我一定要佔有你,我一定要控制你。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思想,他怎麼不鬥爭,怎麼不戰爭?這是我們講人禍的根源,也就是戰爭的根源。

  國家與國家之間,「符不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?」他不想別人;這個錯誤觀念,甚至於滲透到宗教裡面。我們同是一個教,譬如我們同信佛,都是佛教徒,我這裡是一個寺廟,你那裡是一個寺廟,我的念頭是我寺廟的利益,我沒有想到你那個寺廟的利益,寺廟跟寺廟發生衝突。什麼衝突?利害衝突,造成同是學佛的彼此互相不往來,彼此互相攻擊,這個世界還會有太平的日子嗎?這個社會還會有安定嗎?我們有沒有想到整個動亂不安的根源在哪裡?我教同學們,你真正想學佛你就一定要認真放下你的煩惱習氣,你學佛不能夠入佛的境界,甚至於對佛經上講的這些理論、道理你都參不透,你沒有辦法理解,是你有障礙,障礙的根就是自私自利。

  我常常說,你看看諸佛菩薩他們為我們示現的、為我們表演的,沒有絲毫對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頭,沒有絲毫對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念頭。為什麼不可以控制?為什麼不可以佔有?佛說你不了解事實真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,也就是講這三個問題:器世間、有情世間、智正覺世間,它的真相佛在《般若經》上講得清楚、講得明白。佛說般若二十二年,在留下來典籍當中,《般若經》的分量最大,六百卷,《華嚴》才八十一卷。《般若經》給我們講什麼?是講一切法,這個一切法就是包括器世間、有情世間、智正覺世間。真相是什麼?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,這是事實真相。佛說出這個事實真相,世間人聽了搖搖頭不相信,為什麼?世間人認為這是有的,這個不空,可以得到。殊不知世間人他所理解的完全是錯覺,佛講的是真相。明瞭真相了,你就得大自在。

  佛說「相有性空」,性是體。《華嚴經》講的,宇宙之間萬事萬物從哪裡來的?佛說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虛空法界唯心所現,剎土眾生唯識所變。心跟識是能現、能變,所有一切現象是所現、所變;能現能變的是空寂,是畢竟空、不可得,所現所變哪裡會真有?你看錯了!你想錯了!這就是你迷失了真相,你不了解真相。果然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你就成佛,你就是法身菩薩,你就得大自在,你就得大圓滿。你的身體在此地,生活跟一般人一樣,你的心情、你的感受完全不相同。為什麼?世間人的生活,他有負擔、有沉重的擔子,我們一般人講壓力。中國人講負擔,外國人講壓力,一個意思!你的身體受壓力,你的心情受壓力。反過來看諸佛菩薩,他跟我們一樣的生活,他身沒有壓力,他心沒有壓力,這叫解脫。身沒有壓力,身體健康;心理沒有壓力,精神健康,他身心健康,他自在快樂,法喜充滿,跟我們世間人不一樣,真的不一樣!就《華嚴經》上來講,世間人有妄想分別執著,覺悟的人就是把事實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他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,沒有了!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

  佛法講修行,他念念在修行,剎那剎那在修行,從來沒有一剎那間斷過。生活是修行,工作是修行,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修行。修的是什麼行?用《華嚴經》綱領來講,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,文殊菩薩的十波羅蜜,從來沒有一念忘失,這才叫真修,這才是佛法裡面常講的大圓滿、大自在。所以,天災人禍的根源都出自於自私自利。佛菩薩、法身以上這些菩薩,《華嚴經》圓教初住以上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後半部講的「無我見、無人見、無眾生見、無壽者見」,他們全都證得,圓滿的證得!凡夫跟他們不一樣的,具足四相四見,我們分別執著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堅固的執著「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」,就這裡不一樣。除此之外,還有什麼不相同?沒有!

  所以學佛沒有別的,就是把念頭轉一轉,「轉迷為悟」。這句話說得是很圓滿、是很徹底、很究竟,但是世間人不懂,你說他聽了,他好像聽懂了,實際他不懂,似懂非懂,所以他不起作用。那還是要換句話來說,這個話說得很淺,沒有前面講的那樣高深、那樣圓滿,我們淺而言之,轉自私自利的念頭為利益社會眾生的念頭,你從這裡轉,天災人禍就消除了。不要再想自己的利益,起心動念要像諸佛菩薩一樣,想到社會大眾的利益,我們從這個地方做一個轉變。不要想我家的利益,想我的鄰里鄉黨每一個人家的利益;不要想我一個道場的利益,我要想到我們這個地區所有一切道場的利益,你能夠這樣的改變思想,這就是轉迷為悟、轉惡為善、轉凡為聖。從哪裡轉?從這裡轉,從思想上轉。

  文殊、普賢、法身菩薩他們想的跟我們不一樣,我們怎麼想都想不過他,他起心動念是想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一切眾生的利益,他沒有自己。我們覺得這個境界好大好大,不可思議了,其實《華嚴經》上講一毛端裡面包容虛空法界剎土眾生,一毛端裡頭;一微塵裡頭也含有虛空法界剎土眾生,這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過的。世界不是一個平面的,世界是重重無盡的,經上常講無量無邊、無盡無數重疊的法界。微塵裡面有世界、有佛菩薩、有眾生,那個世界裡頭還有微塵;那個微塵,每一粒微塵裡頭又有世界、又有諸佛、又有眾生,重重無盡不可思議!我們的心量沒有那麼大,如果什麼時候你的心量能夠貫穿重重無盡的世界,恭喜你,你就是法身菩薩,你才能證得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。通常我們講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實際上一般人所能夠領悟的是一個平面的世界,不知道它是立體的,不知道它是重重無盡的。

  所以虛空法界是自己的真心、是自己的本性,無量無邊的剎土眾生就是自己的法身,什麼人知道?諸佛如來知道、法身菩薩知道。所以世出世間無論什麼問題到他那裡就解決了,到他那裡沒有問題了。為什麼沒有問題?他了解事實真相。凡夫問題為什麼這麼多?煩惱這麼多?苦痛這麼多?原因是不了解事實真相。所以諸佛菩薩為了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用什麼方法?教學。教學不僅是言語,言教、身教,做出來給你看。世間人自私自利,佛菩薩表現出來大公無私,決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,絕對沒有自私自利的行為,做樣子給你看。世間人爭名逐利,佛菩薩把名利雙手供養別人,做給你看,告訴你這是真的。如果只是會講,做不到,人家聽了不相信。佛菩薩示現表演給我們看,他有智慧、他有福報,決沒有自己享受。佛陀一生三衣一缽,樹下一宿,日中一食,福報送給別人享。莊嚴國土,利益眾生。

  今天這個社會,世間人不知道孝道,不曉得孝養父母,佛做出榜樣給你看。學生不知道尊師重道,菩薩做出榜樣來給你看。佛在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裡面講到師生之道,做出榜樣來教人。世間人不知道恩德,佛菩薩給你表演;世間人不知道仁義,佛菩薩也給你表演,做出榜樣來給你看,來教導你,讓你看到、聽到了,你知道怎樣學習。所以我們要如何做佛陀的好學生、好弟子,我常常講一定要放棄自己的煩惱習氣,要放棄自己的成見,「我以為怎樣」,這是錯誤的。放棄自己的想法、看法、作法,隨順佛陀的教誨。佛在經上教我們怎麼想,我們就應該怎麼想;教我們怎麼說,我們就應該怎麼說;教我們怎麼做,我們就應該怎麼做,這是佛的好學生。給諸位說,這是佛的小學生,為什麼?你自己智慧沒有開,你沒有見性,你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。就好像幼稚園的學生、小學生,他年歲太小,他不懂事,一定要聽老師的教導,老師來領導他。到他將來念大學,他懂事,自己有智慧,他就知道應該怎麼做。

  我們初學要做佛的好的小學生,隨順佛陀教誨,斷自己的煩惱習氣,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學。如果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,自以為怎麼樣都是對的,那你永遠不能入佛門,你永遠不能開智慧。你學得再多,世智辯聰,世智辯聰肯定不能解決問題,你沒有辦法得大自在。錯誤裡面,最大的錯誤是與人結怨、與人結仇,這個冤仇冤冤相報,生生世世沒完沒了,那個麻煩大了!十個世紀、一百個世紀都不能化解,這個例子太多太多了。不但佛法教導我們,中國古聖先賢常常勸勉我們,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,宜是應該,冤家應該要把這個怨結解除,不可以結怨;結怨,給諸位說,是天災人禍的根本。災難來了,不能怨天尤人,更不能有報復的念頭。報復的念頭一起來,冤冤相報,生生世世解決不了。

  災難來的時候要學古人反省,非常冷靜的思考災難的根源在哪裡?把它的根源消除,劫難不就化解了嗎?別人欺負我,別人陷害我,別人要殺害我,我不能夠有躲避的念頭,報復的念頭不能有。我應該要有:他為什麼要殺我?他為什麼不殺別人?他為什麼要害我?他為什麼要謗我?你要把原因找出來,總是我自己所作所為不能滿他的意。我把這個原因找出來,我好好的改進,這個怨結就減輕,災難逐漸就消除,這才是正道。今天我們讀《華嚴》、講《華嚴》,感慨無盡!面對著我們現前的社會災難,希望同學們,同學勸導同學。我聽說現在台灣的中天頻道每天早晨有一個小時的講演,怕還有很多人不知道。多聽,聽多了慢慢覺悟,就能夠解答這些疑難問題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四「讚勝勸聽」長行第一句:

  【是時普賢菩薩,復欲令無量道場眾海生歡喜故。】

  這是十一句裡面的第一句,這一句是總說,意思是講能夠聽聞大法,用現在的話來說,你能夠聽聞《華嚴》這一門課程,必定生歡喜心,所以它是『令無量道場眾海』,這是我前面跟諸位說過的。世間,真實的世間,是無量無邊、無盡無數的重疊,這個事情不但六道凡夫不知道,四聖法界裡面的人也不知道。今天科學技術我們一般講相當高明,但是距離事實真相相去太遠太遠了。現在科學向兩個極端發展,一個極端就是無窮大,太空物理;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向小,量子力學,能夠把物質分析到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現在新的名詞叫夸克,比那個粒子還要小。佛法裡面講微塵,這個微塵是經上講的「極微之微」,極微之微再不能分了,再分就沒有了,所以叫「鄰虛塵」,跟虛空做鄰居,用這個來比喻它的微小。阿羅漢的天眼只能看到微塵,「色聚之微」、「極微之微」他看不到,他怎麼會知道?極微之微那個微塵裡面有世界,科學家沒有辦法,他能看到一個小粒的東西,他不知道這小粒東西裡面有宇宙,跟我們現在看到的一樣,相同的!這個大的宇宙有星球、有星系,裡面有諸佛菩薩、有無量無邊的眾生。這裡面又有微塵,微塵裡面又有世界,重重無盡!你沒有法子想像,你沒有法子計算。我們科學要跟《華嚴》這樣講法一比,我們的科學還在幼稚園,太差勁了。

  一毛端上,這個汗毛毛端上有大千世界、有虛空法界、有無量眾生,科學家沒有發現。它裡面的那個世界不小,微塵、毛孔沒有放大,這是怎麼回事情?科學家這些年來有新的發現,說空間是多元的,不是單一的,是不同維次的空間。我們現在居住的是三度空間,四度、五度空間我們不知不覺。科學是用數學從理論上推演出來的,證明空間確實是多元的,不是單一的。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,他是學科學的,西方科學家確確實實證明有十一種不同維次的空間存在,這是證實的;從理論上講,不同維次空間應當是無量的。這個說法跟佛法講的接近,佛確實是這樣給我們說明空間的真相。但是微塵、毛孔裡面有世界,恐怕不是科學家能想像得到,也不是數學能夠推演出來的。數學是科學之母,它還是有限制的,不是無限能力的,它還是有限的。這種宇宙之間的真相,我們要問:佛是怎麼發現的?他怎麼知道的?佛不隱瞞,佛不吝法,他知道多少他就講多少。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:「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」,真則不假,實則不虛;「如語者」,如是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,他所說的不增不減,有什麼說什麼,他也不加一點,他也不減少一點,把真相說出。

  他怎麼樣見到真相?他告訴我們:甚深禪定。我們從這一句話就明白了,這個世間為什麼搞得這麼複雜?原本世間它根本就不複雜,一真法界,哪裡複雜?一真法界為什麼變成十法界?十是代表無量無邊,十不是一個數字,數數當中一到十是個圓滿,所以十代表圓滿。這些無量無邊的法界從哪裡來的?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。禪定功深,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;小定放下的比較少,於是也能突破空間,突破得很少,這個經驗我們很清楚、很明白。譬如鬼法界,鬼神大概他的維次不高,可能跟我們人道只相差一兩個維次,所以小小的定功就能突破。突破之後,你就能見到鬼神的世界,這個不是假的,你能進入他的境界,到他那裡去觀光旅遊。定功愈深,你突破的範圍愈大。佛在大乘經上常講,八地菩薩不動地,七地菩薩遠行地還有退轉,他還有進進退退的現象,那幅度不大。八地不動了,好像水一樣風平浪靜,七地還有微微的波浪,八地不動了,這個時候宇宙的真相他完全看到了。

  華嚴境界上這些大菩薩們,他們的活動空間就是無數無盡的重疊世界,真正叫不可思議,不是大乘菩薩的境界。大乘菩薩他的活動範圍是平面的,我們也是講無量無邊的大千世界,但是微塵裡面的世界、毛孔裡面的世界他們不知道,他們當然也沒有辦法契入這個境界。所以入這個境界,你能夠見到無量無邊,同一個菩薩。譬如觀音菩薩,你能入這個境界,你就知道觀音菩薩無量無邊,釋迦牟尼佛無量無邊,不是一個。這個境界,當年賢首國師在皇宮裡面跟國王大臣們講,沒有法子體會。賢首國師很聰明,叫皇帝做一個八角亭,在皇宮裡面建一個亭子,八角亭。八角就是八方、八面,每一面裝一個大的鏡子。我們曉得古時候,現在這種鏡子沒有發明,古時候的鏡子是銅鏡,銅片磨得很亮,人也能照得很清楚。八面裝上鏡子,鏡子跟鏡子互相照。你不相信有無量無數的觀音菩薩,你到亭子裡站一站,皇帝在那裡站一下,皇帝有多少?無量無邊的皇帝,他就明白了。這個相到底是真的是假的?不能說真也不能說假。你說真的,它是虛幻的;你說假的,它真有相在。就跟作夢一樣,夢你說是真是假?你不能說真,醒來之後沒有;你不能說假,你在夢中確有其事。所以,整個世界的現象就是這樣。所以佛給我們講真相,真相叫「非空非有」,《中觀論》上講了八個,那是舉例而已:不生不滅,不來不去,不常不斷,不一不異,你從這裡面體會,你才能夠了解事實真相。

  我們在淨宗學會這個地方講經,你們大家從家裡到這兒來,你要問問:你到底是來了沒有?你是不是真的來了?好像是有來有去,真相是什麼?真相是不來不去。怎麼不來不去?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好,把這個事情講出來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。如果我們用小的電影攝影機,不能用現在電視,電視你不容易看出來。以前我也玩過八厘米小型的攝影機電影片,那個很明顯,一秒鐘鏡頭開關二十四次,開就好像生了,關就好像滅了,一秒鐘二十四次;放映的時候也是這個速度,所以在銀幕裡你看到那個畫面就像真的一樣。你看看底片,你就知道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這哪裡是真的?這才叫事實真相,真相大白!我們這個形相、這個幻相剎那生滅,這一剎那絕對不是前面一剎那。我們把這個說得粗淺一點,一秒鐘前的你跟一秒鐘後的你不是一個人,你怎麼會知道?前一秒鐘死了,這一秒鐘剛剛生的,剛剛生了立刻又死了,底下又現又生了,這才是真相。

  生滅的速度多快?佛在《仁王經》上告訴我們這個速度,一彈指六十剎那,一剎那是時間多長?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,一剎那裡面有九百個生滅。我們現在彈,我彈的速度一秒鐘彈四次,四乘六十乘九百,一秒鐘恰恰好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,你怎麼會知道?我在講這個經前面跟諸位詳細分析過,也用了很長的時間,這是給你講我自己生命的真相。《金剛經》上講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」,那是正確,你的看法完全是正確。根本就不存在,我這個人不存在,這個世界不存在,你想想看,你還爭這個爭那個,你不叫開玩笑嗎?《般若經》上講「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恍然大悟!完全肯定!我明白,我認識了,你這才真正做到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

  一切放下,再不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,心變成什麼?心變成空寂,心裡頭什麼都沒有,就是六祖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「本來無一物」。本來無一物,真心現前,真心生智慧;實在講,「生」是形容,是講智慧現前,真心裡頭本來具足智慧。智慧不從外面來,只要真心一現前,智慧就現前,就已經生智慧。惠能對五祖講: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別人聽不懂,五祖一聽就懂了。他為什麼常生智慧?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。身體跟大家一同生活,和光同塵,眾生迷他不迷;眾生染,什麼染?把事情放在心上就染污了。能大師他知道、他了解,他什麼事情都不放在心上,心永遠是清淨的、永遠是平等的、永遠是空寂的。空,它就靈;靈是慧、智慧,他就明瞭。這個時候真正是常生歡喜心,那個歡喜我們佛法叫法喜充滿。為什麼?喜悅不是說你遇到喜事了,他不是的。你遇到喜事生歡喜心,那是外面的刺激,那不是真的。這個歡喜是從心性裡面像泉水一樣往外頭湧,這真歡喜,與外面的環境毫不相關。外面環境好,他歡喜,壞他也歡喜,決定不受影響,這才叫做離苦得樂,你真的得樂了。

  我們世間人沒有辦法想到這個境界,世間人認為得樂是什麼?一定有很多歡喜快樂的事情來了,他總是想到這裡去了,把佛講的意思都扭曲、都錯解了,他不知道真正的樂,因為他從來沒有享受過,從來沒有這個經驗。他的樂的經驗是什麼?歡喜稱心如意的事情現前,他認為這是樂,這是他經驗當中有的。佛法裡面講的自性裡面的真樂,一般人無法想像;不但一般人想像不到,十法界裡面的權教菩薩、聲聞、緣覺都沒有辦法理解。一定要證得清淨心的人,他才有那麼一點感受,他明白了。雖然沒有入菩薩境界,菩薩生活裡面那種樂他能夠想像,能夠猜測到一點點。所以妄想分別執著不斷不行,不斷,你永遠是迷而不覺、染而不淨。宇宙人生的大道理、真實相,你要是真正能夠明瞭、覺悟,這個快樂是沒有法子形容的。所以普賢菩薩第一句就是講『復欲』,再希望叫「無量道場眾海」都能夠生歡喜心。什麼能得到?演說《華嚴》能得到。諸位你聽我講話你也要留意,演說《華嚴》,演是什麼?表演。你要把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落實在生活上那叫演,你真正自己享受到這個境界;你不落實,你享受不到。演而後才能說,你做不到,你講不出來;你做到之後,你才能夠講到。

  下面十句,給諸位說,都是講的歡喜。第一句總說,下面這十句別說。我們看第一句:

  【令於一切法增長愛樂故。】

  「樂」是愛好,「愛」就是喜歡,你對於一切法愛好喜歡。這個「一切法」是廣義的,不是狹義的,一切法是一切佛法,這個話說得也通,但是一般人會產生誤會。這個一切法是世出世間一切法,你都會喜歡、你都會愛好,順境你喜歡、你愛好,逆境你也喜歡、你也愛好;善人你喜歡你愛好,惡人你也喜歡你也愛好。那是什麼原因?你覺悟了,你在境緣當中得大自在了,你看到芸芸眾生都在那裡演戲、都在那裡表演,善人演正派的,惡人演反派的。所以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,經典裡面常常形容的「遊戲人間」,他來看戲的。這個社會是個大舞台,各個人在表演,表演得很逼真,都很滿意。表演正派的很逼真,鼓掌,表演反派做惡人也表演得很逼真,也鼓掌,事實!這才叫事實真相,這才叫平等真法界,不但平等而且清淨。

  覺了之後他就不染,這個不染很難懂。換句話說,你在這個世間、在這個社會,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,你不再受他們的影響。他們盡情表演,你在這裡盡情觀賞,無論他們表演善與惡、禍福吉凶,你自己能如如不動,增長智慧。這個增長智慧是增長後得智,就是佛法裡面講的無所不知。你沒有看到、沒有聽到、沒有接觸到,你怎麼會知道?你到這裡來觀賞,樣樣都看到,樣樣聽到,樣樣接觸到,無所不知,成就你無所不知。絕對沒有干擾到清淨心,你不會生煩惱,你不起分別,你不起執著。總而言之一句話,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,你都能保持住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個時候你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法喜充滿。遍遊法界,法喜充滿,成就無量的智慧,圓滿自己的無所不知、無所不能,菩薩在這裡修行就修這個。

  成佛之後,智慧德相圓滿了,圓滿之後不是去休息,不是就沒有事了,倒駕慈航,再回到無量無邊法界裡面現身。現身為什麼?表演給大家看,為菩薩做榜樣,為眾生種善根,從來沒有休息的。他要不要休息?他不需要休息。不休息是不是很累?他不累。為什麼不累?無我。你們想想,我們講累,為什麼?有我;有我,「我工作很久」,就累了。他無我,無我誰累?所以《金剛經》並不是很高深,大乘入門。大乘入門的條件,破四相、破四見,你才能入大乘之門,它的境界跟《大乘起信論》是相同的。《華嚴經》這境界高了,普賢菩薩給大眾說法,那些大眾是誰?十方世界雲集的這些等覺菩薩,是法雲地的菩薩,他不是普通菩薩。說的這個境界當然字字句句都是究竟圓滿的,即使在等覺境界裡頭還要『於一切法增長愛樂』,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。

  我們今天想想,我們面對著生活的環境,無論是人事環境、物質環境,還有歡喜、還有不歡喜,這就不行,這是凡夫。什麼時候我們跟菩薩一樣自在,無論什麼環境都歡喜,歡樂的心態一絲毫沒有改變。諸位在《金剛經》裡面讀到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他也是增長愛樂,他沒有一點怨恨。「歌利」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是粗暴,底下一個「王」,我們中國稱暴君。遇到這麼一個不講理的王,把他凌遲處死,忍辱仙人增長愛樂,沒有一點怨恨心,也沒有一點恐怖、痛苦的念頭。他為什麼歡喜?忍辱波羅蜜圓滿。誰幫助他圓滿的?誰成就他圓滿的?歌利王。忍辱仙人自己心目當中歌利王是善知識,成就他忍辱波羅蜜圓滿的德相,所以他對歌利王感恩。怎樣報恩?仙人發願:我成佛第一個度你。

  佛在經上把這個故事說得很清楚,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前世。沒有成佛之前修菩薩行的時候,修忍辱波羅蜜,遇到歌利王。釋迦牟尼佛成佛了,第一個得度的憍陳如尊者,憍陳如就是佛多生多劫之前作忍辱仙人遇到的歌利王,說話算數,「成佛第一個度你」,果然憍陳如是第一個得度,第一個開悟證果的,這才叫生歡喜。沒有歌利王用這種手段對待忍辱仙人,忍辱仙人的忍辱波羅蜜就不能得到圓滿。所以我們一般人看忍辱仙人冤枉,歌利王太殘酷了,我們凡夫是這樣看法。覺悟的人跟我們的看法完全相反,覺悟的人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,永遠生活在和平的世界,他不和我和。平常你殺害一個人,不要說人,畜生、蚊蟲、螞蟻,你要曉得你殺害牠,牠是有情眾生,牠有情識,跟人一樣貪生怕死,你殺牠牠會報復,牠懷恨在心,你不要認為殺了牠就沒事了,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?牠懷恨在心,這個東西很麻煩,甚至於牠多生多劫緣要成熟了,牠還要來報復。

  佛家講因果,重視因果;《華嚴經》五周因果,《法華經》一乘因果。佛法不離因果,所以再小的小動物都不能夠傷害。今天社會上常常講人權,螞蟻牠有蟻權,蚊蟲牠有蚊權,牠有牠生命之權利,我們不能夠奪取,我們不能夠侵犯。我們要幫助牠,要跟牠和平共處,這樣就對了。這些小動物跟人一樣有靈性,你對牠好,牠對你的回報也好;你欺負牠,牠報復你。所以,不但這些有情的動物,連樹木花草都有感情。佛在經典教導我們,樹木高度有一個人這麼高,都有樹神。並不是樹成了神,是有鬼神依附在樹木居住,這樣就變成樹神。他把那個地方當作一個住處,當作他的家。《戒經》裡面佛教出家人,從前出家人都住在荒野,自己要想搭個小茅篷進修,搭茅篷當然就地砍幾棵樹。佛講砍樹之前,三天前要去祭祀、要去誦經,告訴樹神:我需要這個材料建一個茅篷自己進修,請樹神搬家。他會接受。善意跟他商量,請他把樹讓給你。這個事情真有,不是假的。

  我今年在圖文巴,因為舊的房子不能使用,房子拆了重建,我沒有在那個地方,我們的同學都懂這個道理,到那裡去灑淨,砍了兩棵樹。上一次我到圖文巴去,遇到一個靈媒告訴我,當地這些鬼神對我們的作法不能完全接受。我說我們建這房子之前灑淨,念大悲咒;砍樹也祭祀,也給他誦經念咒,請他離開。靈媒告訴我,樹神埋怨時間太短,三天的時間太短,給我們建議最好一個星期之前。我們明白了,澳洲人動作都很緩慢,一個星期之前去祭祀,這樣他們才能接受。灑淨這個事情,他說最好改祈禱,我們明瞭那個地方是基督教,很保守基督教的一個地區,我們明白了。我們這種灑淨儀式,大概他們還頭一次,還不太習慣,他們習慣禱告。透過靈媒轉告,合情合理,你能說沒有鬼神嗎?樹有樹神,花有花神,草木都有神靈。

  我們讀《華嚴經》證明了,《華嚴經》裡面講這些花草樹木神講得很多,整個宇宙是個有機體。不要以為那些東西沒有生命,錯了!不但石頭、瓦礫有生命,我們現在讀《華嚴》才懂得,每一粒微塵裡頭都充滿生機,我們全身每一個毛端、每一個毛孔裡面都充滿生機。世人實在講太粗心、太大意,不了解事實真相。了解事實真相,怎麼能不生歡喜心,怎麼能不對萬事萬物增長愛樂?這一點都不假。你的愛心、歡喜心生不起來,是你對他不了解,你對他產生誤會,有誤會就變成惡業,有惡業就變成冤冤相報,你說冤枉不冤枉?然後你再想想,佛法教學多麼重要!

  歐陽大師講,「佛法不是宗教、不是哲學,而是現代人所必需的。」這個話講得一點都不過分。前面兩句話的看法是仁者見仁、智者見智,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他對前面兩句話就有異議,他說佛法是宗教也是哲學;後面這一句話他同意,確確實實是現代人所必須要知道的。兩個人講的都很有道理,我們用不著爭論,一爭論就錯了。都好,我們就都喜歡。歐陽先生說得很對,方先生說得也對,這不就擺平了嗎?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你才能知道事實真相。如果有執著,有分別、有執著,你對真相沒有徹底搞清楚,沒有徹底明瞭;徹底明白之後,怎麼說都對。為什麼有許許多多種的說法?對象不相同,眾生的根性不一樣,他說的那個時候的社會背景不一樣,時代的意義不一樣,所以說叫方便說。我們在這裡頭,才能夠真正得到真相。今天時間到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