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0二卷)  2008/11/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2002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」,經文第九段「無上慧菩薩」。菩薩是代表第九住,第九住法王子住,前面我們學習過了,今天我們從偈頌第一首看起。

  【無上摩訶薩。遠離眾生想。無有能過者。故號為無上。】

 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,《疏》,「無上慧,名如初頌」,初頌就是第一首頌,第一首頌解釋菩薩的名號。「又從法王教生」,法王是佛,是佛把他教出來的,菩薩依教修行,也證得佛的果位,但是還沒有達到究竟圓滿,所以稱為法王子,「當紹佛位」,紹就是繼承,菩薩繼承佛位,代佛教化眾生,「故名無上」。下面說「頌意」,這個頌意就是一直貫注到下面第十首,就是十首頌,也就是無上慧的報告。十首頌的內容是什麼?「為顯欲令增進」,是為了顯示欲令菩薩們增進,增是增長,進是精進,這進步,「心無障礙」。下面又舉經文來說,他說「文云,無著無念,不住法故」。到這個地方是介紹無上慧這十首偈頌的大意。

  我們現在開始來學習第一首。第一句,『無上摩訶薩』,「摩訶」是梵語,意思是大,「薩」就是菩薩,我們中國常常翻為大菩薩,摩訶薩就是大菩薩。經上我們常常看到「菩薩摩訶薩」,這個名詞裡面含的意思,稱菩薩是稱三賢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,這稱菩薩,摩訶薩是稱十地,十地菩薩稱摩訶薩,這是普通大乘佛教裡面常常這樣稱呼。在這個地方我們看這是第九住,九住也就稱為無上摩訶薩,這怎麼回事情?這又得要知道祖師大德的判教。《華嚴經》是一乘,是圓教,圓教的初住菩薩在斷證這個等級上跟別教初地是相同,也就是圓教的十住等於別教的十地。從別教來說,菩薩是第九地的菩薩。所以別教的佛,諸位要曉得,成佛,佛有四種佛,藏通別圓,別教的佛在圓教裡面只是二行的菩薩。十住就是別教的十地,別教等覺就是圓教十行裡面的初行菩薩,妙覺位就是二行菩薩,差很多。這個我們要曉得。圓教初住菩薩就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是真佛不是假佛。何況此地到九住,四十一品無明已經破了八品,現在在第九品,這個地位就相當高,稱為「無上摩訶薩」。

  下面就說明為什麼稱無上?這是他有修行功夫,不是隨便稱呼的,他能夠『遠離眾生想,無有能過者』,「過」是超過,沒有能超過他的,也就是說八住以前都不能跟九住菩薩相比。「遠離眾生」,這是省略,這句話裡頭含義很深,我們想到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這就是遠離。離相這才叫見道位,離相,如果不離相,沒有見到道,道都沒有見到,那怎麼修法?見道而後才是修道,修道而後才是證道。所以《金剛經》前半部講得淺,只講破四相,這就是遠離眾生想,但是有個「想」字,想字比相就深了。《金剛經》的後半部,佛教我們「離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」,這個見就是念頭,不但相要離,念頭都沒有,這個功夫就深。我們知道此地菩薩的果位,不但是四相破了,四見也破了。我們在學習《金剛經》的時候給諸位報告過,破四相在什麼時候開始破的?在《華嚴經》上來說,十信位初信菩薩就開始破四相,那個功夫淺。怎麼知道是在這個位次上就破四相?破四相才能入佛門,不破四相沒有入佛門。小乘須陀洹,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,初信位的菩薩在斷證功夫上跟小乘須陀洹相等,也就是我們在一般大乘教裡面講八十八品見惑斷掉了,這個八十八品見惑,破四相就斷掉了。

  見惑,我們也常常提到,世尊將八十八品見惑歸納為五大類,這就好說了,這五大類就是,身見,眾生執著這個身是我,「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」,這五大類就包括了。這五種錯誤的見解放下了,真的放下了,小乘證初果,大乘,在《華嚴經》上講就是初信位的菩薩,入門了。這個不要看到好像他很淺顯,但真的是聖人,雖然他還沒有離開六道輪迴,他已經得到保證,什麼保證?在六道裡決定不墮三惡道。小乘教裡面講,他天上人間七次往返,就出六道輪迴,證阿羅漢果。無論有沒有佛出世,他不會到第八次,七次往返他就成就了。沒有佛,他稱為獨覺,他自己會開悟;有佛,就稱為緣覺,佛給他做因緣,來教導他,他成就了。這就說無論是有佛出世、是沒有佛出世,他的境界都是不斷向上提升。可是大乘比小乘,那智慧不能比,斷煩惱是一樣的,可是智慧,大乘就高得太多,尤其是圓教。圓教智慧從哪裡來的?圓教智慧是從聞經來的。我們現在確實五種見惑統統具足,一品都沒斷,所以真的是凡夫。可是我們受大乘經教,特別是受《華嚴》,像《無量壽》、《彌陀經》,這些經論的薰習,薰習了幾十年,這種智慧是小乘須陀洹沒有的。這個我們還沒斷,如果斷了的時候,那當然比他就更高了。現在就可以這麼說法,我們跟須陀洹在一起,心地沒有他清淨,但是在佛法上我們比他高明很多,他確實不如我們。這就是一個是煩惱障,一個是所知障。我們煩惱障重,煩惱沒斷掉,這五種見沒能破,《金剛經》上四相沒斷;我們所知障輕,所知障輕是聞佛法,長時薰修,薰成阿賴耶識的種子,這佛法的種子。所以所知障比他輕,煩惱障比他重,他們跟我們比,他們的所知障重,煩惱障輕,所以他能夠斷煩惱,所知障重,他對佛法沒有我們知道得多。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真正去用功,好好去修學,要在德行上加強。

  怎麼修法?當然,離不開世尊給我們的指導原則,「因戒得定,因定開慧」,這叫三無漏學。古大德結集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當然有分類也就是按這個分的。《大藏經》裡面有經藏、有論藏、有律藏,律藏是戒律,論是智慧,經是講定、講定功的。當然,要是嚴格的細分,那就沒法子分,為什麼?每部經裡面佛都講的有戒定慧。那怎麼分法?分就看比例,這三分哪一分講得多,就把它歸成這一類。如果定講得多,戒有講,論也有講,但是定講得多,那就歸於經藏;如果研究討論的分量多,講定、講戒比較少,那就歸於論藏;如果對於戒律講得多,定慧講得少,歸於律藏,三藏是這樣分法的。實際上每部經世尊都講到戒定慧,都是圓滿的法輪。

  我們今天初學,在這個時代學佛的同學確實是疏忽了戒律,所以我們學佛很難有成就。這個成就,我們別說是求往生、求生天,連來生得人身都靠不住。為什麼?這佛在經論上講得很清楚,來生要不失人身,我們這一生最低限度要能達到中品十善,也就是說十善業道我們自己來打分數,能不能打個七、八十分?來生能得人身。如果能打到九十五分、一百分,這生天,天道;只有五十分,人道是不保險,靠不住;五十分以下,到三惡道去了,這不能不知道。三惡道裡面,因為他有十善,所以在惡道裡他也享福,他在惡道裡也不至於受很多苦,這是善惡的感應,業因果報絲毫不爽,我們要知道。

  這裡講到菩薩,菩薩比一般人高,在修學級別裡面這是最高的級別。菩薩下面是緣覺,緣覺下面是聲聞,聲聞裡面還有四果四向八個級別。於是我們就明瞭,修行一定要從《弟子規》學起,千萬不能疏忽。我們現在這一代修行成就的人太少了,原因就是疏忽了基礎,外面的誘惑力量非常強大,裡面煩惱習氣、貪瞋痴慢,外面這五欲六塵的引誘,能敵得過嗎?無論是在家出家,接觸到這個社會各個層面,那就非常危險,很容易不知不覺就墮落,一墮落就出不來了。為什麼出不來?我們今天,這中國人一般講面子問題,放不下面子;錯了,錯了也不承認,還要強詞奪理,還要想種種方法來掩飾,就愈陷愈深,把自己淪落到阿鼻地獄去了。真正墮落之後,豁然能夠覺悟,回過頭來,真正懺悔,改過修善,那是菩薩,那是來教化眾生的。

  前幾天有個同學送了在網路上下載的幾篇東西給我看,這一篇裡面講的是亞洲賭王,亞洲賭王他的名字叫堯建雲,今年才四十幾歲,我看它這裡面寫的,今年才四十五歲。這是靠賭博起家的,也被人識破了,把他殺掉,還好沒有殺死,把他兩個腳砍掉,手指砍掉三個,只剩下兩個指頭,妻子小孩都離開他了。他真正懺悔了,坐著輪椅到處勸人不要賭博,告訴人賭博都是假的,他自己是老千,告訴大家說怎麼樣玩牌,怎麼樣欺騙別人,把人的錢贏過來,他現在專門做這個。我說這是賭王菩薩,他一念回來就成菩薩。你去賭的時候準輸,你沒有贏的,為什麼?人家牌是真的,但是他有種種的方法,你手上的牌他都知道,你怎麼能贏得了他?所以這個報告,報告得很詳細。他還到處表演,表演給人看,怎麼樣知道你手上的東西。所以,不回頭是魔,一回頭就是佛,佛跟魔都是一念之間。這個人不是普通人,在我們佛弟子當中看他,是佛菩薩來示現、來應化的,他做出榜樣來給你看。多少人賭博傾家蕩產,賭輸之後跳樓自殺,你看他一家人怎麼辦?他看到了,他很痛心,這一生有生之年要到處去勸人不要賭博,這是菩薩。這一回頭,哪一個不尊重他,哪一個不稱讚他!不回頭,那就是魔王,害多少人。

  所以這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是我們的修行根本,大乘小乘、顯教密教、宗門教下都建築在這個基礎上,沒有這個基礎,那是假學佛,不是真的。李老師常常講,那不叫學佛,那叫佛學,他們把佛的經典當作世間一門學問去研究,與自己的心行不相應,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。學,你一定從戒學起。今天我們不談根本戒,根本戒就是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今天在此地我們看看菩薩,《華嚴經》裡面講菩薩十戒,我們看一看。這個意思是說,「菩薩奉持三世諸佛十種淨戒,具足清白,無有缺犯」,菩薩做樣子,目的何在?「念諸眾生顛倒破戒」,為的就是這個,眾生迷惑顛倒,連根本戒都破了,根本戒就是《十善》、《感應篇》跟《弟子規》,都破了。換句話說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破了的時候,那人的身分就沒有了,來生到哪裡去?來生是畜生、餓鬼、地獄,他不是人。所以三教,這三個根本戒就是得人身,不失人身的保障,你真正能做到,你來生一定得人身,不會失掉人身;修得好,來生福報一定比這一生大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  菩薩念諸眾生顛倒破戒,所以菩薩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,「我成正覺,為說真法,令離顛倒,得淨戒法,是名菩薩十戒」。菩薩成佛,現在是法王子的地位,也可以說成佛,代佛說法,說什麼?說真的,不說假的。給諸位說,《弟子規》是真的,《感應篇》是真的,《十善業》是真的,在此地我們看《華嚴經》上講的菩薩十戒是真的,這真法,幫助我們遠離顛倒得淨戒法。它有十條,第一條「普饒益戒:謂菩薩受持淨戒,廣為利益一切眾生也」。我們看到堯建雲先生,現身說法勸一切眾生戒賭,他發的這個心不就是廣為利益一切眾生嗎?好賭的人太多,他真的覺悟、回頭了,勸導一切眾生不要誤入歧途,發財不是靠賭博能發財的,他自己現身說法,我靠賭博賺的錢,落到這樣的下場,幾乎把命都送掉。這就是利益眾生,普饒益戒。

  第二條叫「不受戒」。什麼叫不受?這戒不是要受戒,為什麼叫不受?這下面註解說,「謂菩薩不受外道諸戒,但自精進,奉持諸佛平等淨戒也」。這個不受是不受外道的戒,這一條重要,這我們不能疏忽。這就是這裡頭深的意思,就是告訴我們要跟聖人學,我們要跟佛菩薩學。跟諸天在一起,天人是比我們聰明,比我們有智慧,他還有神通,我們跟他在一起那一定要有智慧,要有正念,不可以迷信。迷信,我們往往就受了他的戒法,那就錯了,他的戒法裡頭善的也不少,有個一條、二條有問題的,那我們就受害了。這是一定要很慎重、要很細心。聖賢的心一定是清淨平等的,《無量壽經》在經題上就把這個原則告訴我們,清淨、平等、覺,覺而不迷。由此可知,為什麼不去受外道諸戒?外道諸戒不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。大聖大賢、諸佛菩薩,他們所證得的是完全從心性流出來的。《十善業》是心性流的,《感應篇》也是從心性流的,乃至於《弟子規》都是出自於心性。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所謂的人性本善,什麼是本善?《弟子規》這三百六十句,一千零八十個字,字字句句都是本性本善裡頭流出來的,它不是哪個人制定的,不是哪個人創造的,不是的,這一定要懂。我為什麼要學?因為是我自性流的,你就一點都不懷疑,認真依教奉行,回歸自性、回歸本善、回歸本淨,純淨純善,這就對了。

  第三個,「不住戒:謂菩薩受持戒時,不求於彼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受生而住也」。由此可知,這個不住戒的意思就是清淨戒,為什麼?沒有希求。這個難!我們現在還有求,我們求什麼?我們求生淨土。我們為什麼要持戒?為了要求生淨土。但是這個求,跟求其他的不一樣,這個求是情有可原,佛菩薩准許你這樣的求。為什麼?你不求世間的名聞利養,不求世間的五欲六塵,這就對了。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都沒有出離六道輪迴,我們今天持戒為了求生淨土,是求生極樂世界,是超越六道輪迴。但是你要知道,有這個強烈的求願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決定得生,品位不高,為什麼?因為你有求。生在哪裡?生在凡聖同居土。如果你不求了,淨戒無求了,那你會生到實報莊嚴土。但是你要曉得,那個太高,不是我們境界,我們現在還是要求,把目標定低一點。就像蕅益大師告訴我們,有人問蕅益大師,這是我們淨宗一代祖師,印光大師佩服到極處,因為他給我們註解《阿彌陀經》,叫《彌陀經要解》,印光大師讀了之後,他說這個即使是阿彌陀佛再來,給《彌陀經》做個註解,也不能超過其上。這樣的讚歎,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?不是阿彌陀佛再來,肯定是觀世音菩薩,真的,別人做不到。可是蕅益大師告訴人,人家問他,您老人家生到極樂世界,什麼樣的品位就滿足?他說:我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就滿足了。這個話說得有道理,這個話真的叫普度眾生,為什麼?品位向上可不是容易事情,但是下品下生不難。我們確實能把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落實,一心念佛求生淨土,就能做到。所以蕅益大師的教誨是普饒益眾生。

  很多祖師大德教導我們,因為一般學佛的人,出家的人多,求什麼?求開悟,求明心見性,見性就成佛了。所以多少出家人他去參禪、學密,他不念阿彌陀佛,認為念阿彌陀佛成就太慢了,我在這一生當中就要成佛去。這個願是好,想得是好,能不能做到?大有問題。所以多少祖師大德勸導我們,說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」,你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,你還愁不開悟嗎?這話說得有道理。到極樂世界就保險了,為什麼?第一個,無量壽。在這個六道裡面壽命都很短,縱然是生到無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處天,那個壽命多長?八萬大劫,長壽天,六道裡頭壽命最長的。可是要比起西方極樂世界,他還是短命的,怎麼比也比不上,人家無量壽,你八萬大劫算什麼?所以真正想通了,想明白了,死心塌地紮儒釋道三個根。我們學佛,為什麼要搞儒、搞道?這個道理前面講得很多,如果我們不用儒道,那你就得學小乘,世尊講得很明白,「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。所以佛教當時傳到中國來的時候,確實是依照佛的意思,隋唐時代小乘有兩個宗派,俱舍宗、成實宗,這兩個是小乘,無論在家出家學佛都必須先學小乘,從小乘入大乘。我學佛,李老師也是這樣教導我們,所以我小乘經學了將近二十部,《阿含經》裡面選的。可是到唐朝中葉以後,中國佛教無論在家出家就不學小乘,為什麼?他們用儒、用道代替小乘,這很有道理。所以在中國最近這一千七百年之間,形式上有儒釋道,實際上已經不分了,融合了。學佛的人,他讀四書,讀四書五經,讀《老子》、讀《莊子》,用這個為基礎,再入大乘沒有問題。學道的人,他也讀佛經,他也讀儒書。儒家這些聖賢,他也讀佛經,他也學道。所以實際上,好東西大家都願意學。

  我們看到少林寺的一塊碑,三教九流混元圖,這要用現代的話說,那就是多元文化,三教九流是一家、是一體,這就是多元文化。多元文化是現代的新名詞,沒有想到一千三百年前,那個碑距離現在一千三百年,中國人已經契入多元文化是一體了。所以我們今天一定要把《弟子規》看作我們戒律的基礎,再學《感應篇》,然後《十善業道》就可以落實。為什麼現在十善不能落實?要知道,你沒有《弟子規》、沒有《感應篇》,十善業做不到。天天念沒用處,真的要變成自己的思想、自己的言行、自己的生活,自己處事待人接物念念不離十善業,這是真佛弟子,這樣的人念佛才能得生淨土。為什麼?你看《彌陀經》上一展開,「善男子,善女人」,就有你一分,就有你在裡頭。如果十善業做不到,你念《彌陀經》,裡面講的善男子、善女人,你不在裡頭,這個道理能不懂嗎?所以這不住戒意思就深,不住戒就是不著相,我們今天講的是不執著。做不做?做。為什麼不執著?沒有求,不求人間天上的這些享受,天上五欲之樂都不求,何況人間!你才能得清淨心。

  第四,「無悔恨戒」,悔是後悔,恨是怨恨。我們這個世間的人,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、不稱心的事情,怨恨的心很容易生起來,這是什麼?煩惱習氣。後悔也是常常有的事情,這裡面有善、有惡,惡的事情做完之後,後悔,我不應該做;善的事情,緣分有的時候沒有去做,也後悔。機會要能掌握住,要認識,要能把握。我們看這裡面的小註,「謂菩薩不作重罪,不行諂詐,不破淨行,安住正戒,心不悔恨也」。此地講的是不作重罪,那輕罪呢?輕罪也不做。世尊在經教裡面常常教導我們,「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」,你看這多麼美好。我們何必叫眾生不歡喜、叫眾生難過?那我們就做錯了。這個眾生討厭我,不喜歡我,我看到他,迴避他,不要讓他生煩惱,這是菩薩。不論什麼原因,我們要守住這個原則。總有一天他會覺悟,那個人是好人,我過去冤枉他了,錯怪他了,他會回頭。像這些都是屬於身教,得演出來,你看經典裡面常講「為人演說」,演是表演,一定要做出來給人看。

  不行諂詐,諂是巴結,一定是有企圖、有目的,詐是詐騙,這兩個字在戒律裡面是屬於盜戒,你用種種善巧方法去欺騙別人,目的是讓人家損傷,你得名聞利養。這個諂詐對世間,這罪就很重。如果在佛法裡面,以諂詐對寺院、對學佛的同學,這個罪就重了。《地藏經》上佛講得很好,造五逆十惡罪,佛能救你,偷盜三寶物,佛不能救你,這個罪就重了。所以這些信徒們捐獻的這些財物,他是供養三寶的,是為弘揚佛法的,你把這些錢財用這些諂詐的手段騙去,果報都是阿鼻地獄,諸佛如來出世救不了你,這是不能不慎重的。對普通人都不可以訛詐,何況對佛菩薩,何況對三寶!

  不破淨行,淨是清淨。說到這個地方,我們就常常講到,它底下還有,安住正戒。孔夫子說得很好,你看他老人家自己敘說,他功夫的長成,他說他十五歲有志於學,「三十而立」,三十而立就是三十成就了;「四十而不惑」,再用十年功,他不迷惑了,也就是說他的思想見解、處事待人接物,是理智的而不是感情的,感情是迷惑;「五十知天命」,知天命就是真正知道業因果報絲毫不爽;「六十耳順,七十隨心所欲,不踰矩」,隨心所欲就是得大自在,不踰矩就是絕對跟五倫、五常、八德,也就是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相應,隨心所欲,決定跟這些道德相應,這是不踰矩,矩是規矩。所以夫子講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他悅什麼?就悅在這裡。孔子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,佛菩薩是經常不斷的在跟我們表演,我們要能看出門道,要能懂得他的用意,你才真正學到東西,學到這個,這就受用了,方東美先生所謂人生最高的享受。人生最高享受絕對不是五欲六塵,是隨心所欲,與倫理道德完全相應。在大乘法裡面講隨心所欲,它與自性相應,決定沒有跟自性相違背的,自性純淨純善。這就是不破淨行,安住正戒,心不悔恨也。他沒有後悔,他沒有怨恨,後悔、怨恨這個習氣斷掉,不存在了,你說他心多快樂,這是我們講法喜充滿,夫子所說的不亦悅乎。

  如果有悔有恨,怎麼能生出法喜?你哪裡來的快樂?這兩個字含義太深太廣,這兩個是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,不要把它看輕,它很嚴重,你要是不留意的話,要不好好的把它拔除,功夫是什麼?這個東西淡薄了,這個東西沒有了,那叫功夫。首先你能把它伏住、把它淡化,然後徹底把它消除,你就能得法喜。怎樣能夠做到沒有後悔、沒有怨恨?這是大學問,這是我們要跟佛菩薩學的。從哪裡下手?要從根本戒上下手。一定不要忘掉,不要輕視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這不可輕視。

  我是在去年有個同學送了我一本《感應篇》,有圖,有簡單的註解,註得不錯,是民國初年石印的,現在很少,現在石印已經淘汰了,石印的本子。我們在台灣把它重新照相翻印,好像印了有兩千本,寄到了,薄薄的,我看到《感應篇》,有圖有說,字也寫得很規矩,都是手寫的。同修們要認真學習。《感應篇彙編》裡面有很多故事,講得很詳細,理解要用《彙編》,受持,這個小冊子最好。《感應篇》文字不長,一千多字,好像不到兩千字,最好常常讀誦,天天檢討。晚上如果是看一遍,認真檢討我們今天一天思想言行有沒有觸犯,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。

  第五是「無違諍戒」,違是違背,諍是諍論,「謂菩薩於佛所制禁戒,心常持護,無所違犯,亦不鬥諍觸惱一切眾生,但願常生歡喜,奉持於戒也」,不違背,不跟人爭論。佛所制的這些禁戒,就是戒律,實際上佛家的戒律,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的日常生活,把它記錄下來就是戒律,就是我們的規範,我們應當向佛學習的。佛從來不殺生,極小的、微細的蜎飛蠕動,佛都愛護,佛都憐憫,佛起心動念絕沒有惱害眾生的,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的。所以佛的這個禁戒,他所制的這些禁戒全是性德自然流露,我們要懂這個意思。然後才能發心恆常的持護,持是受持,我們要學,我們要做到;護,是讓這個戒法常住世間,不要失掉。怎麼樣叫它常住世間?必須自己認真去做,做給別人看,這才能常住。如果我們勸別人持戒,自己不持戒,特別是現代的人,他不相信,他說你是假的,你騙我的,你存心不善,真的是好東西,你為什麼不做?諂媚欺詐,這是不好的,那你為什麼要做?不偷盜是善,那你為什麼不做?所以必須自己做到,別人自然就服了,他就真的學了。

  聖人,沒有別的,這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說,他是先做到,然後再說到,這是聖人。賢人呢?賢人是佛的弟子,跟佛學習,他能說到,但是他也做到。能說不能行,這騙人,這不是聖賢,自己會說,教人,自己做不到,這騙人,不會有成就的,這是假的不是真的。這個一定要知道,我們怎樣受持,怎樣來護戒?護戒才是真正護法。為什麼?戒沒有了,佛就沒有了;禮沒有了,儒就沒有了;《感應篇》沒有了,道就沒有了。我們今天認真學習這三樣東西,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那就是護儒、護佛、護道。這是三教的傳人,一定要做到無所違犯,不違背,不犯這些規矩,不犯戒律。

  下面這一段也很重要,亦不鬥諍觸惱一切眾生,這就是叫我們要學讓。這個讓難,開頭要忍讓,為什麼?世出世間的聖賢都是表現的讓,他們的讓是做到高階段,禮讓、謙讓。我們自己要向上提升,開頭是忍,從忍讓提升到謙讓,從謙讓再提升到禮讓,絕對不與人爭,與人爭這就是錯了。為什麼不與人爭?學大乘佛法的人知道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還有什麼好爭的?世間人為什麼要爭?不知道世間東西是假的,所以爭來爭去,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。你想,連身都是假的。《大般若經》上講得多清楚,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

  最近我們學了《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》,你看前面四段講得多好,特別是前面三段,講一體、講二用、講三遍,然後給我們講四德,你把這些道理都搞清楚、都搞明白了,還有什麼好爭的?誰爭,讓他去。他爭取,造罪業呢?造罪業也讓他去。為什麼?造罪業,他必定有果報,這種業因果報就是對一般執迷不悟的這些眾生最好的教誨,讓大家看到善因善果、惡因惡報,善因善果是教育,惡因惡報也是教育,都在教化眾生,有什麼不好?舞台上表演,有唱正面的、有唱反面的,都表演得非常逼真,都是一流的演員,都應該得獎,他們在表演,他們在教化眾生。如果你從這個角度上去看,你也會莞爾一笑,你什麼懊惱都沒有。所以我們要學無諍,不鬥諍、不觸惱一切眾生,不要讓一切眾生因我而生煩惱。但願常生歡喜,奉持於戒,我們持戒,我們也希望他歡歡喜喜來持戒,這就對了。

  第六,「不惱害戒:謂菩薩不學邪幻咒術及造作方藥惱害眾生」。這些世間常常有的,用這些不正當的手段欺騙眾生,目的總不外乎得到名聞利養,還有受別人的恭敬,我們講好名好利。他也學一些邪咒、幻術,或者造作方藥,這些藥看起來是替眾生治病的,可是他別有企圖,病治好了怎麼樣?病治好了,你要做他的徒弟,你要受他的支配,這就錯了,所以他的目的不單純。這種事情決定不能做,為什麼?這也是惱害眾生,佛菩薩不做這個事情。佛菩薩,「但為救護一切,而持於戒也」。特別是持戒這一條,我當年初學佛的時候,親近李炳南老居士,我跟他十年,跟他學教,他老人家一生不勸人受戒,他只勸人皈依,不勸人受戒。我很奇怪,有一次我就把這個問題向他老人家請教,為什麼不勸人受戒?他說:我勸他,他去受戒了,他將來不能持戒,破了戒,他有罪,我勸導他的,我也有罪。我才明白這樁事情,這老人他看得很深,看得很遠。

  勸你三皈是跟佛結個緣,三皈能不能做到?做不到。三皈是覺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,太難了,那是佛門最高的指導原則。實在講,最高指導原則都擺在最前面,言語文字都是最簡單的,像中國最高指導的原則在《三字經》上前面八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習相遠。茍不教,性乃遷。教之道,貴以專」。中國人最懂得教育,有好的方法,有好的效果,成就就是五千年這個國家的長治久安。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,教什麼?就這八句。所以佛法就是三皈依,你看三皈講得多清楚,「皈依佛,不墮地獄;皈依法,不墮餓鬼;皈依僧,不墮傍生」,無比殊勝的因與果報都說出來了。

  下面第七,「不雜戒:謂菩薩不著邊見,不惑外道所計,但觀諸法緣起不實,一心專持出離生死之戒也」,這幾句話說得好。所以不著邊見非常重要!邊見是什麼?就是對立,二邊,二邊就對立了。在這麼多年當中,我常常提醒同學,我們想真修,想真有成就,首先要把自己內心深處對人的對立要化解,別人跟我對立可以,我不跟他對立。諸位一定要知道,對立是二邊的,我跟他對立,他跟我對立,這個對立就成立。如果只有一邊,我不跟他對立,他跟我對立,是對立不起來的,化解矛盾、化解衝突要從這個地方做起。如果你跟人、跟事、跟一切萬物有對立,那麼矛盾衝突就沒有辦法避免。我們細心觀察這個世界,這個世界是個矛盾的世界,是個衝突的世界,對人也好,對事、對物,沒有一樣不衝突,活在這個世間有多苦。怎樣離苦得樂?佛有妙法,這個妙法就是叫我們自己,妙法不在外面,我們自己要覺悟,自己要把對立這個心態化解掉,你就得到佛法最高的享受,身心和諧,跟一切眾生和諧,他跟我不和,我跟他和,與天地萬物和諧。所以和諧不是要求對方,是要求自己,真能得到,要求對方是永遠達不到。中國古人講的話了不起!「行有不得,反求諸己」,問題解決了,只要自己身心和諧,就跟宇宙和諧。

  所以邊見就是五種見惑裡的第二種,身見、邊見,邊見就是對立,決定不能執著,你著就有,你不著就沒有。我們要問,須陀洹怎麼樣把這五種錯誤的見解斷掉?他證得聖果,雖然說初果,真的是聖人,永遠不墮三惡道。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你能夠把這個東西斷掉,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薩,你就入華嚴境界,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。所以這個事情我們不能把它看輕,要重視它,要認真努力不跟人作對,這對立,不跟人作對,善人也不跟他作對,惡人也不跟他作對。像佛在經上講的忍辱仙人,修忍辱波羅蜜,碰到歌利王割截身體,他也不跟他對立,這真的要學。但是學這個本事,要沒有忍辱的功夫,那你做不到。所以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,勉強著忍,不能忍還得要忍,實在忍不住,要讀經,要拜佛,求三寶加持,在經教裡面智慧慢慢開了,你就能忍了,它把你化解了,智慧開了。可以把忍辱提升,不斷向上提升,提升到智慧,裡面沒有情識,就全部化解了,這是對自己的。另外,外道,外道所計,這個計是計較,分別計較。就是他們所說的,你跟他接觸,接觸你不會迷惑,你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他錯在什麼地方你都知道。要包容、要感化,不能對立,一對立,矛盾衝突決定產生。所以世尊跟所有印度的外道都不對立,而且都能接受,大智慧!外道,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原始宗教,拜天地鬼神的。我們要問,天地鬼神有沒有?真有,不是沒有,他有靈驗,所以人會去拜他。但是這是不究竟的法,佛不排除,佛並沒有勸他你不要拜,佛還是教他,你恭恭敬敬拜他,佛給他說一番大道理出來,那就變成什麼?變成教育、變成哲學了。

  諸位要知道,我們佛門四大天王,四大天王不是佛教的,是印度原始宗教的,他們拜的天神,四大天王是一半算天神、一半算鬼神,他是鬼王。你看佛把他加上一個新的意義,就變成表法了。東方稱他為持國天王,持是保持,國是國家,護國護家,變成護法神,這多好。怎麼護持?你看他手上拿的道具,他拿的是琵琶,弦樂器,這是表法,弦樂器要調,彈琵琶的時候先調弦,鬆了它不響,太緊它就斷掉,這就代表什麼?中道。中國古人講中庸,佛法講中道,不能過之,也不能不及,就是你要做到恰到好處。他就把它變成教學。南方天王叫增長,這個增長就是我們今天講進步,隨著時代前進,在佛法裡面講,德行要增長、智慧要增長、才藝要增長,生活品質要增長,樣樣都要增長,不落伍。中國古人講的日新又新,佛法裡面講的精進,他取這個意思。怎樣能達到這個目標?他手上拿的是劍,劍代表智慧,慧劍,煩惱斷了,智慧增長,這問題都解決了,他跟你講個道理出來。

  西方天王叫廣目,北方天王叫多聞,這兩個天王是代表手段、方法,用什麼方法,什麼樣手段,達到我們斷煩惱、求智慧,處世都能夠達到中庸之道。這兩位天王教給我們,廣目是多看,北方是多聞,多看多聽,這就是我們講的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,這求學。多看,你看廣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龍或者是蛇,龍蛇代表什麼?多變,善變。你看這個社會多變,人情世故多變,沒有一樣不在變化。左手拿的是龍蛇,右手拿的是個珠子,珠子什麼?不變的,有個不變的原則,以不變去應萬變,這你要觀察。那個不變的是什麼?不變就是倫理、道德、因果,永遠不變,社會不管怎麼變法,你只守住這三個原則。我們今天講,我們守定《弟子規》、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》,永恆不變,你就能應千變萬化的社會,你在這裡面不會受害,只會得益,不會受害,現在是什麼樣的風暴,什麼樣的海嘯,它都損害不了你,你只要掌握到這個原則。這是原則裡頭小的,高的那是大乘佛法。北方天王叫多聞,手上拿的傘,傘是什麼?現在講的防止污染。傘蓋,從前傘蓋是防止污染的,遮太陽、遮陰,要防止污染。最重要的要防止心性的污染,這才重要,你要保護著你的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,不受污染。

  你看,佛這麼一解釋,把外道拜的神,就變成哲學、變成教育,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真實智慧,高明之處,不反對他,你繼續拜。你懂得這個意思,拜起來更不同了,神明怎麼保佑我?教我在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行中道,理智,不要用感情。南方天王教我們智慧,教我們多看多聽,增長見聞、增長知識、增長智慧,這是佛的高明處。你們現在看看西藏密宗,有很多的神像他們都拜,那些神像都是古印度各個宗教裡面所拜的,你繼續拜,佛不反對你,但是佛都給他新的意思,給他表法的意思,這叫真實智慧。不是說排斥他,你排斥他,他那些信徒心裡不痛快,他難過;你這麼一講解,他的信徒更快樂,原來我們拜都不知道,有這麼多學問在裡面,有這麼多好東西在裡面。所以佛一講,大家就更喜歡,叫不惑外道所計。

  但觀諸法緣起不實,這是真的,這是佛法,教你要看破世界,這世界是假的,不是真的,都是緣起之法。緣起沒有自性,叫緣起性空,不真實,你才肯真正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一心專持出離生死之戒。出離生死之戒,我們把它落實到現前,我們真正得受用的,那就是念佛求生淨土,一心專念阿彌陀佛。在這個世間生活隨緣,隨緣裡面最重要的是護持正法,護持正法才是真正的普度眾生。我們四弘誓願裡面講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怎麼度法?護持正法就度了眾生。護持正法,首先要護自己的正法,那就是自己戒定慧三學一定要成就。成就得愈高,我們將來往生品位就愈高。這我常常說的,能夠把執著放下,你到極樂世界是生方便有餘土;能夠把分別放下,你到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,不一樣。

  為什麼放不下?你不知道緣起性空,不實就是性空,你不了解事實真相。雖然我們常常講世尊跟彌勒菩薩的一段對話,我們常常提起,你要是真的常作如是觀,時時刻刻我眼見色、耳聞聲,我都能想到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這段對話,你就放下了,你才曉得什麼?這個東西的確是假的。一彈指,「三十二億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皆有識」,這講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是事實真相。每個念都是獨立的,前念跟後念不相關,它不是一個念,它決定不是相同的,它相似,很接近,不完全相同,念念都不一樣,哪裡有真的?我們今天是看錯了,我們看的所有現象是相似相續相,這一定要清楚、一定要明瞭。你真的搞清楚,你就徹底放下了,天下有沒有事?沒事,正是古人所說的,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。

  第八,「不貪求戒」,這條重要,曉得什麼都是假的,一切隨緣就好了。富貴,隨順富貴的生活,貧賤,安於貧賤的生活,都不求,這是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教育。為什麼?富貴、貧賤不是求得來的,是業報。佛說得很清楚,人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?「人生酬業」,是來酬償你的業報。過去生中你修福修善,這一生你來享福;過去生中你造惡,那你這一生來受苦。能不能轉變?轉變是可以轉變,你要認真去學習。你要不好好的學,不斷惡修善,你怎麼改法?如果還用很多巧詐的方法,希望能夠得到好的享受,這是假的,這不是真的,這完全錯了,那真叫是苦中作樂,果報是更苦。我們看底下這小註,「謂菩薩不現異相」,菩薩有神通,可以現,不現;「彰己有德」,彰是顯出,顯出自己有德,有德有能,佛菩薩不會幹這個事情的。凡是有這些表演的,他的內裡面都是有貪求心,否則他現這些幹什麼?都是有貪求心。「但為滿足出離生死法,故而持於戒也」,為什麼持戒?持戒真的是為了生死,是為得清淨心、得平等心,這才持戒。所謂是提升自己的靈性,目的在此地。

  第九,「無過失戒:謂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,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,但一其心而持於戒也」,這一條很重要。因為我們確實見到不少持戒、持午做得是很好,但是他看到別人不持戒,他心裡面就難過,一定要責備人,一定要教訓人,這錯了。菩薩持戒,看到不持戒的人也非常尊重他,絕不輕視他,這是對的。為什麼?持戒的目的在哪裡?在得定。你看到這個不順眼,看那個也不順眼,你怎麼能得定?所以你持戒達不到自己的目標,不能得定,不能開慧,原因在哪裡?就在此地。這個不可以不知道。如果你責備別人不持戒,別人聽到心裡難過,覺得你羞辱他,往往在這裡跟人結了怨恨,變成什麼?變成將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,這又何苦來!所以真正修行是為提升自己的德行,不是對人誇耀,不是責備別人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

  最後一條,「無毀犯戒:謂菩薩受持淨戒,無所毀犯,永斷十惡,具足十善」,這是真正持戒的原因,「恆念眾生皆由顛倒毀犯於戒,我當為說真實妙法,令離顛倒,成就菩提也」。這是善心,這是對的,自己持戒做好樣子給人看,別人做不到絕不毀謗。而且要告訴他,我能夠做到也不是一天、二天,也是長時間慢慢把自己習氣淘汰掉,自己毛病改正過來,才能夠有現前的成就。這樣子勸導人、勉勵人就對了,絕不可以輕慢人。而且常常要跟大眾講,佛在《華嚴經》上常說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怎麼可以輕慢?他今天造作罪業,不是自性,是習性,你看《三字經》上講的,「性相近,習相遠」。凡夫之所以為凡夫,就是習性障礙了自性;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,就是習性他斷掉了,他露出來全是自性,這叫聖人。所以聖賢豪傑跟我們一般人沒有兩樣,只要你肯把煩惱習氣淘汰掉,你就轉凡成聖。六祖惠能大師是最好的榜樣,你看他一念放下,立刻轉凡成聖。他沒有學過,不認識字,沒念過書,一天經都沒有聽過。聽到五祖的教誨,講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把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放下,這一放下,智慧現前,障礙沒有了,世出世間一切法他自然就貫通,這是我們的好榜樣。我們沒有他這個能力一下放下,咱們慢慢放,天天放、年年放,不可以一天不放,自然也能到他的境界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