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二卷) 1998/5/19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:12-017-0002
「大方廣佛華嚴經」,今天我們先介紹經題。清涼大師在《疏鈔》裡面有很長的玄談,玄談就是在未講經文之前,將全經的大意做一個介紹,介紹得非常詳細,當然也有相當的深度。古時候聽經的人,老同修都是喜歡聽玄談,所謂的是談玄說妙;這一部分多半是法師自己修學的心得報告,確確實實可以提供給後學做為重要的參考。但是這一部分如果對於初學的人來講,他沒有讀過全經,對全經大意未能夠接觸,聽了之後反而感到茫然,因此近代講經的一些大德,都把這一部分捨棄掉。除了華嚴宗為了自己的家風,還有一些人遵循「十門開啟」的方式。可是絕大多數講全經大意多半採取天台的「五重玄義」,五重比十門就省一半,簡單多了。可是五重玄義對於現代人來講,依舊是很難令人接受,所以今人講經不但十門開啟不談,五重玄義也不說,只說一個講經的因緣,然後就開始講經題,接著就入經文。這固然是一種方便,也適合於現代人的要求,所以我們今天也採取這個方式。將這部經的玄義,我們計劃放在全經講完之後,大家把《華嚴經》從頭到尾聽過了,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,來談這個玄義,再談玄說妙那就很有趣味了。這是預先給諸位同修申明的。
這部經的題目雖然只有七個字,七個字裡面所含的義趣是無盡的深廣;這個無盡不是一種誇張,不是虛說,是真實的,實實在在無有窮盡。世尊在這個地方要告訴我們,也就是這個事實的真相。清涼大師解釋經題,他把它分作六對。第一對就是「經」這個字,跟上面「大方廣佛華嚴」稱之為一對。「經」是教學的統稱,佛的教學,這個教學教的是什麼?內容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,這六個字是意思、義,這就是「教義一對」;這個義是義理。第二對就是經題裡面的「嚴」字,莊嚴的嚴,這是說別題,「大方廣佛華」這五個字是別說,「嚴」是總說,這就是「總別一對」。第三,我們都從下面往上面看,「華」這個字,華是能莊嚴,「大方廣佛」這是所莊嚴的,有能嚴、有所嚴,「能所一對」。
「佛」這個字,佛是人,是本師釋迦牟尼佛,所莊嚴的這個人,而「大方廣」是能莊嚴的法。由此可知,什麼才叫真正的莊嚴?世俗的諺語所說:人要衣裝,佛要金裝。佛像要莊嚴一定要貼金,人要穿華服,華麗的服裝,戴上珍寶瓔珞以這個為莊嚴,而在佛法裡面把這種形相用來表法,這個只是形相上的莊嚴,實質上是什麼?實質上是「大方廣」。你如果明瞭「大方廣」,通達大方廣,入大方廣,那是真的莊嚴,那是真實的莊嚴,這個就是「人法一對」。世尊是我們修行成就的一個好樣子,他做出樣子讓我們學習,我們如何能夠得到他這樣圓滿的果報;在佛法裡面講果德,說果德現在人很難聽得懂,說果報大家比較容易明瞭。怎樣才能夠獲得像如來果地上這樣究竟圓滿的果報?你一定要懂得修學的方法,修學究竟圓滿的方法就是「大方廣」三個字。這部經自始至終,給諸位說,就是講「大方廣佛華嚴」六個字。文如其題,題如其文,這部大經就是講這六個字。佛修因證果,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向佛陀學習,都應當知道修因,證得究竟圓滿的果報,這個果報就是佛門常說的「無上菩提」。所以這是人法一對。
第五「廣」這個字,「廣」是講作用,前面兩個字「大」跟「方」都是講本體,宇宙一切萬法的理體跟現相。「大」是說體,「方」是講現相,有體一定有相,相離不開體,體也離不開相,體跟相是一不是二,這是我們一定要了解。古德對於這樁事情,為了讓聽眾容易明白契機,所以常常用比喻說;比喻裡面最常用的是用金跟器,這是世間人之所愛好,都歡喜黃金。黃金是體,黃金做出來的這些首飾那就叫器。譬如我們用黃金做一個手鐲,這個鐲是器,我們用黃金做一個項鍊,這個項鍊是器。金是器之體,器是金的相狀。如果我們用黃金造一尊佛像,這尊佛的現相這是屬於器;仔細看看它的體,體是黃金。從這個比喻上,不難懂得體跟相的關係是決定分不開。如果說我只要黃金,我不要這些形相,不要相,說實在話金也沒有了。你把這個金鎔化成一塊,它有一塊的相,捏成一坨有一坨的相,你說我相都不要,相都不要那金就沒有了。所以現相跟性體是一不是二,這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。體的作用是現相,體能現種種相。一真法界、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(自性是本體、理體)所現出來的。這一切現相的作用,相的作用是變化,所以我們講用,有體之用,有相之用。「廣」這個字是體之用、相之用統統都包括在裡面,它的作用就廣大無邊。這個就是「體跟作用一對」,這是第五對。
第六對這是講「方」這個字。剛才講,「方」是現相,「大」是自性,真如本性;真如本性是能現、能變,所有一切現相是所現、是所變。這六個字就將整個宇宙人生理事、現相、作用就統統說盡了。佛雖然說得很清楚、說得很明白,我們聽了之後依舊感到非常的茫然,只得到一個含糊籠統的輪廓,正是所謂「知其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」。如果我們要想深究其所以然,那就全經所說,全經所說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之所以然,說明它所以然的道理。因此這七個字,每個字裡面都圓圓滿滿含攝其他的六個字,真的是一即是多、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。從這個題裡面, 你就看到《華嚴經》上所講「無障礙的法界」,無障礙就是不思議,普賢菩薩契入這個境界,末後一品叫「入法界品」,四十經裡面經題意思很圓滿、很明顯,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」。一多無礙,一多不二,就是無障礙的法界,你能夠契入,深深的契入,你就入「大方廣佛華嚴」,這個時候應該稱你叫普賢菩薩;你不是普通菩薩,你入這個境界你就是普賢菩薩。用什麼方法入?普賢行願,普賢行願是能入,「大方廣佛華嚴」是所入,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,能所不二。
因此,如果說「大」,七個字都大;說「方」,七個字都方。譬如我們講大,「大」這個字,是「體大」,這個大不是大小之大。諸位要知道,大小之大是相對的;相對的大,不大。這個「大」是不思議境界,沒法子說,不得已用這個字來形容它、來讚歎它。所以這個「大」是讚歎的意思、是形容的意思,不能夠落在數量上;大小是個量,落在量上就錯了。我們的真心,我們的本性,大而無外。世尊在《楞嚴經》上說了一個比喻,我們的心性,我們每個人自己的真心本性,這個才是自己,禪宗裡面常講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本來面目是什麼?就是我們的真心、我們的自性,自性也叫做本性,那才是真正的自己,有多大?佛把它比喻作虛空。我們現在感官裡最大的,沒有比這個更大的,是虛空,虛空很大。世尊把我們的心性比作虛空,而把現在我們感官裡面最大的太虛空比作一片雲彩,雲彩在太虛空裡面,諸位想想,哪個大?整個虛空法界在我們自性裡面就像虛空裡頭一片雲彩一樣,所以說心包太虛、量周沙界。心包太虛,給諸位說,是理,要從這上面來講是體、是相。我們的心包太虛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;諸佛如來心包太虛,我們每個人的心也包太虛。所以佛看到一切眾生合掌恭敬,為什麼?你也是佛!我是佛,你也是佛,佛跟佛彼此很客氣、很恭敬。我們今天哪一樣不如佛?量不如佛,他量周沙界,我們那個量很小,兩個人還要吵嘴打架,都容納不下。今天我們要學的,如何把這個量放大;心沒有問題,那是理上的,那跟佛是平等的,心真包太虛。我們是不知道自己心包太虛,不知道沒有關係,不知道也包太虛,知道不知道都無所謂。要緊的是量太小,這個不行,量要大,我們的受用就自在,你就得大的受用,得大的果德。所以「大」是講性體,「方」是講現相。
明白的人,覺悟的人,也就是心量大的人,真正到心包太虛,有那麼大的心量,所現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。《華嚴經》一開頭有六品,十二卷經文,講毘盧遮那佛他的生活狀況,他的福德莊嚴,那是什麼?那是覺悟了、明白了,心量拓開了,所感得的福報,證明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一句話,「依報隨著正報轉」,一點都不錯。依報是我們生活環境,生活環境是隨我們自己心來轉變,千真萬確的事實,我們決定不能夠怪罪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好。不好的原因在哪裡?是我們的心量太小,換句話說,我們用心不善,感得依報環境不好。如果我們用心要是善,什麼叫善?什麼叫不善?與「大方廣佛華嚴」相應就善,與「大方廣佛華嚴」不相應就不善。「大方廣佛華嚴」距離我們很遠很遠,很遠不要緊,再遠都不怕,只要我們方向對準就算善。這個意思諸位要細細聽、要聽懂,方向對準就是善,如果方向錯掉、偏差就不善。如果方向跟它是一百八十度正好相反,那是最不善。
我們再舉個比喻,方向完全對準確是菩薩,這個人就叫菩薩;他只要循著這個路走,他一定達到。方向稍微偏一點點,偏的幅度還不大是辟支佛;又偏一點,那就是阿羅漢。如果偏到四十五度,往這邊來的,那是六道輪迴;偏到一百八十度,正好跟它相反,阿鼻地獄!我用這個方法來說,你們好懂,你們容易懂,確確實實如此。所以我們跟佛距離遙遠不要緊,凡夫沒有關係,凡夫可以學《華嚴》,凡夫可以契入「大方廣」的境界,這是佛在這個經上明白告訴我們的。昨天跟諸位報告過,大心凡夫,什麼叫大心?方向很準確,對準「大方廣佛華嚴」,這是真正對準了。對準極樂世界,對準阿彌陀佛,就是「大方廣佛華嚴」。方向角度一絲毫都不能差錯,真的所謂「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」。我們的方向目標決定準確!如果這部經縱然用上三年、四年的時間,我們在此地學習圓滿,我們三、四年的時間把我們的方向調整,調整得一絲毫都不差,成功了,這一段光陰沒有白費。也是我們這次講這部經的目的,希望能達到這個目標,幫助每一位同修調整方向,對準「大方廣佛華嚴」就相應。相應,相就大,用就大了,作用就大了。
「佛」這個字,佛是果報,修行證果,「果大」;究竟圓滿的果報,我們稱之為佛果。「華」這個字,是代表「因大」,這是我們佛法裡面用這個作表法。植物先開花後結果,所以用果代表我們性德;就是自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、無量德能、無量才藝,一切的無量是我們自性裡面本來具足,不是從外頭來的,真正是「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」,這個一點都不錯。可是我們無始劫來起了無明煩惱,把我們本有的性德障礙住,性德雖然有,不能現前,不能起作用,我們享受不到,所享受的是完全變了質的性德。大家能懂嗎?無量的智慧(自性般若智慧)變成無量的煩惱。大家要曉得,煩惱就是菩提!煩惱無量無邊不怕,轉過來就是無量無邊的智慧。煩惱沒有了,智慧也沒有了,那還得了!它是轉變。為什麼把智慧轉變成煩惱?迷了,迷了就是迷失了自性。今天哪一個人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知道自己是心包太虛,誰知道?沒有人知道,那你就是迷。你要是肯定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我自己這個心確實是包太虛空,你就覺悟了;你自性裡頭的煩惱慢慢慢慢它又轉變,又轉變成智慧了。一念覺就是佛菩薩,一念迷就是凡夫,凡夫跟佛沒有差別,就是迷悟不同。佛對我們的恩德、對我們的教誨,沒有別的,幫助我們破迷開悟。迷,你感的果報是苦,你的生活狀況苦不堪言。十法界裡頭,從上往下,愈往下愈苦,地獄是最苦。你覺悟了,境界轉過來,你就向上提升。悟得愈大,悟得愈深,你的轉變逐漸就恢復「大方廣佛華嚴」。「大方廣佛華嚴」是一真法界,迷失了就變成十法界,迷悟不二。「華」是代表修因,通常把它歸納成一個綱領,這個綱領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「六波羅蜜」,菩薩修行的六個綱領、六個原則。
「嚴」,莊嚴這個嚴,是表「智大」,自性般若圓滿的現前。你有修因,後來一定證果,由此可知,「佛」是一個能證果的人,「嚴」是你所證之法,果法。「嚴」是果法,「佛」是果人。修學這個人則稱之為菩薩。我們剛才講,他的目標方向跟「大方廣佛華嚴」完全相應,這個人雖然是凡夫,也是菩薩,大心凡夫。大心凡夫,給諸位說,就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。因為這個經自始至終就是像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普賢大士之德就是絲毫不差與「大方廣佛華嚴」完全相應。我們這個心一發,方向目標就準確,就正,這就是初發心的普賢菩薩。諸位聽到這幾句話,也許你的心就發了,你現在就是初發心的菩薩了。可是佛常常在經上講「初發心的菩薩多」,佛在經上比喻像魚子一樣,可是真正能長成的沒幾個。為什麼?出了大門就退心,就退轉了。在這裡聽的時候發心,出去就忘掉,就退心了,就難成就!如果你能保持初心永不退轉,你跟善財童子一樣,你這一生成佛了。為什麼?不退轉!不退轉,一生就成佛。為什麼佛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,要無量阿僧祇劫?實在說就是形容你非常容易退轉,退轉,那就這麼難;要是不退轉,很容易,一點都不難。所以發心能夠保持你的發心,這是不容易的事情,這真正是高度的智慧,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善根福德因緣」。你真正具足善根、福德、因緣,發心之後不退轉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一個人發心不退轉,那個相貌、相狀能看得出來,法喜充滿,清涼自在,智慧增長,一定是這個樣子,業障習氣自自然然就消除。在本經用「嚴」來代表,代表究竟圓滿的智慧,智大。
「經」,就是「教大」,教學。學校的教育,我們今天講大學,大學大不大?不大,大學不大。為什麼?他學的東西很窄小,無量無邊的法門他只修學一個法門、二個法門。我們講現在學校,無量無邊的科系、學術,他只學一個科系,只學一個專門,所以它不大,大學不大。可是佛經是大,那真大,它裡面無所不包,盡虛空遍法界點點滴滴一些事理是應有盡有,一法不漏!所以這個教就大了。這種教,用現代的話來說是「社會教育」,所以佛的教學是社會教育,特別我們從「入法界品」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裡明顯的顯示給我們看。五十三參前面的三位善知識,是代表佛法教學的內容,佛、法、僧三寶。佛教給人什麼?佛教給人三寶。我們學佛的人一入佛門先受三皈,就是把這三寶傳授給你,這叫傳授三皈,它代表整個佛法教學的內容。三寶就是覺、正、淨,是性德,也是修德,性修不二。第四位善知識,善財童子去參訪的,彌伽長者,這是一位在家居士。他做什麼工作?他就是從事於社會教育工作,此地講的教大。佛教是社會教育,他教學的對象是九法界一切眾生,教學的內容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不包,這個教大了;世出世間沒有任何教學能夠跟它相比較的。這七個字,如果說「大」,七個字都大。這是略略的先把題的大意給諸位報告出來,還得要做一個簡單的說明。
「大」是體大。這個大的意思是什麼?古德跟我們講,體具足兩個意思:一個是常義,一個是遍義。常是永恆不變,我們真心本性永恆不變,這是常的意思,超越時間。遍是廣博,像我們剛才講的心包太虛,這是講廣大,從空間上講。空間上講,沒有邊際;從時間上講,沒有始終。無始終、無邊際,這是大的意思。如果我們真正體會到這個意思,即使體會得不深,稍稍能體會一分、二分,我們的受用就無盡。知道自己有個真心,真心比虛空法界還大,真心是自己。我們現在這個身是真心變現出來的色身,這個色身是什麼?若就佛菩薩來說叫應化身,應化不是真身。我們今天這個身也是應化身,雖然跟佛菩薩都是應化身,應化的意思不一樣;佛菩薩是願力、智慧、功德的應化身,而我們是業障、煩惱、無明的應化身,這就不相同,所以起的作用就不一樣。佛菩薩的應化身自在,我們這個應化身不自在,追究根源還是在覺與迷。佛菩薩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他明白,所以他應化自在。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理論與事實完全迷惑,一點都不知道,所以應化就不自在,我們叫業報身,隨業流轉,隨業受生,就苦不堪言。雖然我很苦,我們大家都很苦,看到這個世界上幾十億人都很苦,我們在這些苦人當中還挺幸運,幸運在哪裡?遇到佛法,尤其遇到不可思議的《華嚴》大法,佛法裡面第一大教。我們有機緣遇到,有機緣接觸到,有機緣聽到,有機緣學習,正是《彌陀經》上所說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我們把後面一句話換一換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遭遇此經」,不容易!有緣遇到這部經,如果自己有善根,善根是什麼?能信、能解,我相信,我在這裡聽經我能聽得懂,我讀經我能念得明白,這是善根。明白之後能夠發心依教修行,我們要把如來的大教變成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語、行為,你就能契入「大方廣」,你就能證得「佛華嚴」,你才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大心凡夫。佛在這個經上不是隨順眾生說,完全是順著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,《華嚴經》是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境界。為了幫助眾生悟入,這才大慈大悲為我們演說這部經典。這是體大的意思。
第二個字「方」,方是相大。自性本體本具無量的智慧、德能,我們通常講這叫性德,性德就是相大。古德說「方」字裡面有兩個意思:一個是正的意思,一個是法的意思。什麼叫「正」?就像我剛才舉的比喻,我們的方向目標對準大方廣這是正,一絲毫偏差都沒有,這就是菩薩。二乘法聲聞、緣覺都有一點偏差,這個偏差給諸位說不能得到正果,這是一定的道理,他必須修正他的偏差才能得到正果。所以諸大乘經裡面,世尊對於二乘人的呵斥、責備,這種經文我們常常看到;看到這些經文,我們應當知道警惕,不能走偏差的道路。第二個字是法,「法」是方法,什麼方法?成佛的方法,修行證果的方法。這個方法就像一條軌道一樣,我們循著這個軌道,依照這個方法,決定可以契入「大方廣」。我們叫契入「大方廣」,如果在禪宗來說就叫明心見性。諸位要記住,禪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,就是此地所說的契入「大方廣」。入就是證、證入,《華嚴經》末後一品「入法界品」,這入了,入就是證的意思。你能夠契入「大方廣」,你就證得「佛華嚴」;「大方廣」是理,明心見性;「佛華嚴」是事,就是一真法界。「佛」是一真法界的正報,「華嚴」是一真法界的依報,如來果地上的依正莊嚴。這個法,你想想看多麼重要!
在本經,清涼大師分為四分︰信、解、行、證。首先,這是昨天跟諸位報告過,今天再提一提也不礙事,我看看今天也有一些同修昨天沒來的。如來說法的善巧我們要學習,如來是第一個先把果報端出來,讓大家看一看,讓你相信!那個果不好,你怎麼說,人家的信心都生不起來。譬如我們種瓜、種果種得非常好,我們有方法,這收成,把收成展現在大家面前,開一個展覽會讓大家來欣賞;看到這麼好的果實,他就想要來跟你學,你是怎麼種的!所以佛是先將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展現出來給你看。同樣一個道理,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,他本身就示現的果報。如果這個果報不殊勝,人家看到釋迦牟尼佛掉頭就去,誰願意跟你學?諸位曉得在那個時代,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樹下一宿、日中一食,天天到外面去托缽,過這種生活。一天吃一餐,世間一般人三餐都不夠,吃五餐;佛跟這些學生們一天吃一餐,吃得那麼簡單,而營養那麼好。我們在經上看到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現在來講是美男子,人人看到人人喜歡,都願意親近他,捨不得離開他。他這果報端出來給你看,所以講經說法有那麼多人來聽。我們今天一坐上講台,面孔瘦瘦的、乾巴巴的,人家一看到的時候,信心完全沒有了,說得再好也沒有人相信。
我們要想利益眾生,用什麼方法?先把自己修好。連世俗人都說「相隨心轉」,第一個我們要把相貌轉過來。我學佛了,學了半年、學了一年、二年,相貌跟一、二年之前決定不一樣。人家一看到你,你的相貌愈來愈好,愈來愈年輕,你是怎麼保養?我是念阿彌陀佛保養的。大家不都念佛了嗎?你不拿出個樣子給人看,那怎麼行?體質,身體健康長壽,我們常講不生病,不老、不病,這是世間最令人羨慕的,特別是中年以上,他最羨慕的就是不衰老、不生病、健康長壽,有錢都買不到。天天去找醫生,天天去吃補品,愈補愈壞、愈糟糕。我們能夠把這個樣子、形相轉變過來,你就能影響許許多多人,佛法才能興隆,才能夠普遍在這個世間弘揚。我們自己轉不過來,說法誰聽?由此可知,這個法門自己要真幹,從自己做起。我們先不能要求別人,先要要求自己,我們自己能不能跟大方廣相應。
所以我們這次講經,我們的總題目是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。我們想想這八個字,我們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表率、做榜樣?凡是不能的,立刻要修正,凡是可以的,那就認真保持,這才能自度度他,才能幫助社會,才能夠利益眾生。經不是空談,一定要我們認真努力去做到,說到做到、讀到做到、聽到做到。希望我們在短短的三、五年時間當中,我們這樣不間斷的薰習,真正能把自己的命運改變,我們也得到《華嚴》的真實受用。這是講的法,這個法太妙、太好了。
第三個字「廣」,廣是用大。剛才說了,用如其體,無不周遍。它也有兩個意思:一個是能包,一個是能遍;能包就是剛才所說心包太虛,能遍就是量周沙界。體、相、用,是一而三、三而一;稱體之相、稱體之用就周遍法界。但是,哪一個現相、哪一個作用不稱體?沒有!決定找不到。諸佛菩薩他們覺悟了,他們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稱性,都跟性體一樣周遍法界。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,即使惡道眾生: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他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,給諸位說,也是周遍法界。不能說悟了周遍法界,迷了就不是周遍法界,那這個事無障礙講不通,性德的圓滿也講不通。迷、悟都周遍,一個是自己知道周遍,一個是自己不知道周遍。過去未曾聽人講過,也沒有讀過這種大經,這是不思議的大經。今天我們讀到了、聽到了,然後才曉得我們的起心動念,一個善念周遍法界,一個惡念也周遍法界,怎能不謹慎?斷惡修善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修學科目。與自性體、相、作用(就是大方廣)相應,這是至善,止於至善。
如果你要是不會,也有個變通的方法,這個方法是什麼?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你對於事實真相、這些道理是一點都不曉得,只要你專心念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,心裡一個雜念都沒有,也是止於至善。止於至善怎麼講法?念佛將來一定見佛,《楞嚴經》上說得好,「憶佛念佛」,憶是想。有同修常常告訴我:妄想太多、雜念太多。問我:怎麼辦?你想,我怎麼辦?這個事情你問佛,佛也沒辦法,問題在你自己!佛說得很好,你打妄想,打妄想不怕,你把那個妄想轉變一下,想佛,這就好!不要想別的,想佛!把你那個想的境界,你所想的境界換一換,換成阿彌陀佛。我們曾經印很多小的佛像,卡片的佛像,就是希望自己常常帶在身上,一打一個妄想趕緊拿出來看看佛像,想佛!經念得很熟,想經!想佛在經上講的話,你想這些就好!不叫你斷妄想,妄想是斷不掉的,換一個對象,這是個好辦法。你常常想佛,常常念佛,這個「念」是心上有佛,不一定掛在口上。口裡頭阿彌陀佛,心裡頭還打妄想,那有什麼用處?沒有用處。口裡不念佛,心裡想著佛,想著佛的教訓,那叫真正念佛,那是真念佛人。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」,你見到阿彌陀佛了,阿彌陀佛就引你入「大方廣」,就幫助你證「佛華嚴」,這是一條徑路。妄想多,不要害怕!怕,愈怕愈糟糕,愈怕妄想愈多,不能解決問題。一定要把妄想換成阿彌陀佛,這樣就好。這是說到「廣」的意思,作用大。
「佛」是果大。「佛」也有兩個意思:一個是能覺。「佛」翻作「覺者」,這是諸位同修都知道的。但是跟你講「能覺、所覺」,未必你知道。「能覺」是人,「所覺」的是什麼?所覺的就是大方廣,「大方廣」就是真如本性。「大」是真如本性的體,「方」是真如本性的相,「廣」是真如本性的作用,所以這三個字是體、相、用,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,所覺!所以能所是一不是二,如果能所是二,那就變成哲學。哲學裡面有能、有所,佛法裡頭雖然講能、講所,能所是一不是二。所以過去歐陽竟無說:「佛法不是宗教,也不是哲學」,為什麼不是哲學?佛法能所是一不是二,這不是哲學,後頭他說「而為今時所必需」。確確實實唯有「大方廣佛華嚴」能夠解決現在一切社會的疑難雜症。這個社會,神仙來也解決不了,上帝來也束手無策,「大方廣」能解決,確確實實能幫得上忙;人人都明白,人人都覺悟,問題就解決了。「覺」如果落在事相上,我們現在講落實,如果落實來講,世間法跟出世間法,覺的作用是世間法,通達世間法,明瞭世間法,端正世間法;端正是改正,一切錯誤的他能把它改正。覺之體就是真諦,佛法裡面所講的原理原則,我們世間人所謂的真理,覺之體是真理;覺的作用是應付這個複雜的社會。經上也有說,「自覺,覺他,覺行圓滿」,三種覺到圓融無礙,到一而三、三而一,入這個境界就叫做妙覺,妙覺就是經上這個「佛」字。所以這個「佛」是究竟圓滿的果位,三覺無礙,三覺一體。這是果大。
「華」這個字是因大。這裡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代表菩薩「六度萬行」,這個「行」念去聲,念ㄏㄣˋ;念ㄏㄣˋ當動詞用,念ㄒㄧㄥˊ是名詞,念ㄏㄣˋ是動詞。它要做到,要把它實現。六度一展開是無量無邊的行門,而且這六個綱目是交叉的、是圓融的,一法就是一切法。譬如我們說布施,布施裡面就有持戒、有忍辱、有精進、有禪定、有般若,不是單純的一個布施,圓滿具足。說持戒,持戒裡面有布施、有忍辱、有精進、有禪定、有般若,任何一法都圓滿具足一切法,所以法法圓融、法法周遍。清涼大師給我們說《華嚴》五周因果,說得好!「周」就是周遍,周遍法界。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所謂「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」,一個因裡面含一切因,一個果裡頭含一切果,不可思議!果中有因,因中有果,「華」裡頭含的意思。
「華」裡面還有一個意思,這個意思就是莊嚴眾相。我們從感果,這是用「華」來表法,讓你看到花就想到要修行,我一定要修六度萬行。無論在什麼地方,不是說擺在佛堂供養佛這些花是表法,佛堂以外的花那不是表法,你這樣學佛就變成佛呆子。佛堂你懂得,離開佛堂就不是,就完全又回去了。必須在佛堂裡面學到的,離開佛堂統統會用,那你就真的學會了。無論在什麼地方,見到花你就想到我要修菩薩行,花是提醒我們。不但你看到外面這些草木之花提醒你,看到畫的花一樣也提醒,看到人穿一件花衣服,我一看我要修六度萬行,豈不是花都在這裡說法了嗎?極樂世界六塵說法,我們現前六塵何嘗不說法?只是說法我們自己不懂,不能體會!如果能體會,我們這個世界跟極樂世界有什麼差別?佛在這個經上教我們這些。另外還有莊嚴身的花,人喜歡穿花的衣服,喜歡佩這些瓔珞。古時候你們看看唐朝,我們在敦煌看到很多唐人的畫,唐朝人不但女子喜歡戴花,男子也戴花。你看他戴的帽子,帽子上插花,男子也戴花。這種花莊嚴身相,我們看到這個相,要曉得真正莊嚴自己身相的是什麼?德行。你修學的有功德、有智慧,就是莊嚴身相,這是「華」。
尤其是我們剛才所說「相隨心轉」,你看你學佛了,學佛開智慧,人就顯出智慧的相,莊嚴!比你戴什麼花都更充實。花是假的,不見得是真的,拿掉了,身上就不莊嚴;智慧的相貌永遠拿不掉。你修清淨心,一副清淨的相;你修慈悲心,慈悲的相,相隨心轉!你心裡有憂慮,顯出來憂慮的相,心裡面有苦惱,苦惱的相,不一樣!我們這個相千變萬化不是一個相,千變萬化!如何能保持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慈悲的好相,這也是花的意思。我們一看到花,我們要想到我們這個身、相貌像花一樣那麼美,體質也像花那麼樣的完美,表法的意思。所以「華」有這兩層的意思,我們都要懂。
「嚴」這個字,經上第六個字。「嚴」這個字,前面說了,這是表智大,真實智慧。佛在《無量壽經》上告訴我們「住真實慧」,這是嚴的意思。以六度,我們淨宗成立之後,我為自己、為我們同參道友,訂了修行的五個科目,五個科目好記,三福、六和、三學、六度、十大願王,五個科目。五個科目常常記在心裡頭,起心動念、處事待人接物,都要將這五個科目落實,認真努力的去做到,這就是莊嚴我們的身體,莊嚴我們的性德,也就是莊嚴「大方廣」。第二個意思,以我們修學的功德莊嚴佛法、莊嚴眾生,這就是《無量壽經》上講「惠以真實之利」。我們對佛講求供養,我們拿什麼來供養佛?普賢菩薩在「行願品」裡面告訴我們:如教修行供養。我們將佛的教誨真正做到,這就是上供十方佛,真實的供養。如何能下濟三途苦?我們認真修行,將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,那是真正的下濟三途苦。可見得能供養、能濟苦,都在自己真實修學的功夫。你自己要不真修,你拿什麼去供佛,拿什麼去度眾生?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,只是口號而已,不能落實;真正落實,一定要自己真修。
我過去在講席當中說過,今天世界動亂,人民疾苦,什麼原因造成?我自己修行不好造成的。這個道理、這個事實真相,幾個人懂得?幾個人明瞭?覺悟的人懂得,明白的人知道!看到這種現象,趕緊回過頭來自己要認真努力修學。讀經明白教義,生活依教奉行,我們要求社會安定,要求一切眾生過幸福美滿的生活,從自己本身認真修行做起。換句話說,本身如果不能夠契入「大方廣」,不能夠證得「佛華嚴」,這種動亂疾苦,你就無能為力。知道的人多,明白的人多了,都能夠回頭是岸。一定要回過頭來責備自己,從自身做起,這才行!這是題上「嚴」的意思。
末後一個字,這是「經」,「經」是教大,教學廣大。也跟前面意思一樣,盡虛空遍法界,教大。盡虛空遍法界的相,我們凡夫體會不到,但是這是事實。一個眾生起心動念,極其微弱的念頭,諸位要曉得,這個念頭的根源是什麼?根源是心,心動。心是什麼?心是法界,心包太虛、量周沙界,心動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都震動了。我們在此地講《華嚴經》,哪有不震動十方的道理?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,哪有不放光照我們這個道場的道理?同修們坐在此地生歡喜心,這個歡喜不是我說得好,不是的!為什麼生歡喜心?沐浴在一切諸佛光明注照之中,你得法喜。這樣的深經,如來果地上的境界,我們能說出幾分,是得佛力加持,不得佛力加持,憑我們怎麼能說得出來?若不得佛力加持,我們也聽不懂。能說、能聞,能聽得懂、能聽得歡喜,都得佛力加持,佛光注照!這些都是事實真相,教大。在我們凡夫眼裡面,我們看到教大,「教」是社會教育,經沒有在學校講,沒有對哪個班級講,對社會大眾講。面對著我們這邊,還有二、三台的攝影機,我們很清楚這個錄相帶他們會拿到電視台去廣播,會拿到衛星、電腦網路裡面去傳播,也傳播全世界,教大!
七個字都「大」。古人清涼、李長者他們說的意思周圓,每個字都說了十個意思,太麻煩了。我們就把它省略掉。如果說是「大」,「大」他說十個意思,「方」也說十個意思,「廣」也說十個意思,配《華嚴經》圓滿法門。《華嚴經》是用十來表法,十不是數字,代表圓滿,我們數目字從一到十是一個圓滿的數字。佛用數字代表圓滿,用「十」用得多,用「七」也用得多。像《彌陀經》上都用「七」,「七」是代表圓滿,不是數字。如果當作數字看,那就把它看死了。「七」是代表什麼?通常我們講四方、上下,再加上當中,這就圓滿了。「七」是代表四方、上下、當中,表這個意思,統統都是表圓滿。這是我們在佛經裡面常常看到,要知道它的意思。古德後面詳細的說明我們統統都把它省略,經題就跟諸位介紹到此地。
底下這是經的翻譯人,諸位看經本。在佛法裡面叫做人題,翻譯的人。
【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】
佛經原本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,原本的經文是印度的古文,我們稱為梵文,梵文所寫的。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一千年,佛教傳到中國,這是漢朝後漢永平十年,公元六十七年。《華嚴經》傳到中國是在東晉的時代,東晉安帝義熙十四年,義熙是年號,中國古時候帝王他都有年號。像清朝末年,諸位還能夠記得,像光緒、宣統都是屬於年號。我們讀佛經的人比較常常看到古大德的註疏,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都是屬於年號,朝代的年號。安帝義熙十四年,公元四一八年,這是《華嚴經》最初傳到中國來。印度有一位法師叫支法領,他把《華嚴經》帶到中國來,是一個不完整的殘本,總共有三萬六千偈;偈、頌是一個意思,三萬六千偈。當時由佛陀跋陀羅尊者翻成華文,我們稱為《晉經》,一共有六十卷;現在三種《華嚴》,這是第一種,六十卷。晉朝義熙十四年距離我們現代,我們今年公元是一九九八年,距離我們現在是一千五百八十年,一千五百八十年前印度梵文的《華嚴經》傳到中國。
第二次是在唐朝武則天時代,武則天做了皇帝,把國號也改了,她不叫唐,她叫周,大周。所以《八十華嚴》也叫《大周經》,諸位看到《大周經》就是《八十華嚴》,是她做皇帝的時候。在證聖元年,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,她這個年號改了好幾次;在證聖元年,公元六九五年,距離我們現在一千三百零三年,這是實叉難陀尊者,也是中國禮聘到中國來。他帶了梵文的《華嚴經》,比上一次傳來的分量多,多了九千頌,所以他帶來的總共是四萬五千頌,差不多是一半。翻成華文這就是八十卷的《華嚴》,我們現在所讀的這個本子,實叉難陀翻譯。在中國當時有幾個很著名的法師,像義淨法師,他曾經到印度去求學過;還有一個華嚴宗第三代的祖師賢首國師,都參加這一次的翻譯,參加《八十華嚴》的翻譯,這是值得提一提。
到唐德宗的時候,貞元十二年,公元七九六年,印度有一個小國向德宗皇帝送了一些禮物,那個時候叫朝貢,進貢貢品,就是送的禮物。禮物裡面有《華嚴經》最後的一品,就是「入法界品」,也就是「普賢行願品」,這一品經完整,沒有欠缺,非常難得。貞元十二年,距離我們現在是一千二百零二年,這是末後就是《四十華嚴》傳到中國,由罽賓國的三藏法師般若主持翻譯,在當時首都,那個時候首都是現在的西安,那個時候叫長安,就是現在的西安。在西安大崇福寺翻譯成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」,我們稱之為《四十華嚴》,四十卷,昨天跟諸位報告了。
我們這一次在一起共同學習,我們採取八十卷的前面五十九卷,然後接著採取貞元的四十卷,總共九十九卷,這是我們華文譯本裡面最完全的《華嚴經》。這個經的原本在現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失傳,已經沒有了,可以說最完整的《華嚴經》是華文的譯本,非常值得尊貴。實叉難陀對於中國譯經有很大的貢獻,一般同修們最喜歡念的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也是他翻譯,他的歷史傳記我們也把它省略。如果諸位要想知道,《華嚴經》註解裡頭有,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註解也都有記載。
我們再看本經的品題,第一品的品題:
【世主妙嚴品第一】
『世』是指時間,我們中國的文字,「世」是三個十,三十年叫一世。我們中國古時候說這個「世」,三十年是一個階段,三十年叫一世,這是說的時間。世間也叫做世界,間是講的空間,「界」也講的是空間。世間或者是世界,這兩個字合起來的意思,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講的時空,時間與空間;時空就包括了一切諸法,一切法都離不開時間跟空間,所以世界跟世間兩個意思很深。在佛法裡面講,「世間」有三種,分成三大類。第一類就叫「器世間」,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環境,我們的生活環境、物質環境叫器世間。第二種叫「眾生世間」,也叫做有情世間。有情的眾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動物,這裡頭包括六道,乃至包括九法界。九界有情眾生,除了六道之外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這些菩薩都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,我們稱之為權教菩薩。第三種「智正覺世間」,智正覺就是證得究竟圓滿的果報,我們經上講的佛。這三種世間,器世間就是佛教化的地區,佛教化的區域;眾生世間就是佛所教化的對象;智正覺世間就是能教化的人,這是佛,佛說經,佛能教化。這是三種世間。
這三種世間都有主。『主』就是他在這一個地區,一段時間當中,他能做得了主宰,發號施令。在一個國家裡面,國王,現在的總統,這是這一個國之主,這是眾生世間主。器世間主是鬼神,《華嚴經》上我們看到很多,像地神,地神是管土地;城隍、土地公都是地神,這是器世間主。山神、水神、樹神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我們看到將近四十種,這個都是屬於器世間主。眾生世間主,經上講的參加法會的這些國王,這裡面有天王,這個世間的國王都來聽經、都來聞法,擁護道場,護持佛法,他們是眾生世間主。佛也比喻這個意思,佛於法自在,無有一切障礙,所以佛稱為法王,法王就是智正覺世間主;智正覺包括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佛的智慧是最圓滿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都以佛為老師,都以佛為尊,以佛為領導人,所以佛是智正覺世間主。這是「世主」兩個字。今天時間到了,妙嚴,我們明天接著再向諸位報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