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二一七卷) 香港九龍 檔名:12-017-0217
請掀開經本,日天子偈頌第一首:
【爾時日天子。承佛威力。普觀一切日天子眾而說頌言。】
說頌儀我們念了很多遍,在佛法當中,凡是多次重複都是非常重要的句子,千萬不能夠輕易看過。我們學佛,學得很辛苦,學得很困難,不但境界不能契入,對於經教的義理也很難體會,原因在什麼地方?我們自己惡習氣太重,障礙我們智慧,障礙我們契入。所以世尊用這些方法,多次不斷重複加深我們的記憶,讓我們在這個地方真正回頭,反省改過自新。實際上,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這些大眾,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,決定不是凡夫。就像《普門品》裡面所說的,應以什麼身分得度就示現什麼身分,應以日天子得度者,即現日天子而為說法,就是這麼個意思。日天子一般俗稱為太陽神,諸佛如來化身,他表現給我們看的。『承佛威力』,這一句就是教導我們孝親尊師,做出來給我們看。他有沒有能力說法?有能力;有能力講經,但是自己非常謙虛,做給我們看,絕不以為自己有能力,而給我們說他的能力是承佛威力加持的,不是自己的,這一點我們要學。我們今天犯的過失是自以為是,絕不肯讓別人,從別人那個地方得來的,還要否定別人,認為是自己的,這種人怎麼會開悟?為什麼不開悟?心地不真誠、不老實,換句話說,這就叫自欺欺人,自欺欺人的人怎麼會開悟?怎麼會證果?我們在此地要學,幾乎每一段當中我都特別提醒大家,為什麼?我看大家沒有回過頭來,所以要特別提醒。
下面這一句,『普觀一切日天子眾』,這是尊敬大眾;尊敬老師,也不敢輕看了同學。這裡面的含義,對一切眾生之類,都要用一個真誠恭敬心來看待。這個樣子才降伏我們自己,無始劫以來貢高我慢的煩惱。貢高我慢不能夠小看,孔老夫子在《論語》裡面所說的,他做了個比喻,假使這個人德行、學問像周公一樣,周公是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人、最敬仰的人;假如有個人像周公之才之美,這個人他還有慳吝、還有傲慢,夫子後面就做結論:「其餘不足觀也」,那就不要再談了,那是假的不是真的。學問、能力是一回事情,德行更重要,一個人沒有德行,那個學問能力不足觀也。夫子教學把德行擺在第一位,言語擺在第二位,言語是禍福之門。現在的教育,德行不教了,言語不教了,所教的是技術這些方面的知識。如果沒有德行,技術能力愈高明,對社會帶來的禍害愈嚴重,這是我們現在看到了。所以要想科學技術能夠造福社會,必須要提高德行的修養,要特別加強德行的教育。今天德行教育,我們只有仰賴世間這些宗教家,唯有用宗教教育來填補德行的教育,是一個可行的方法,我相信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。這是我們學佛同修要特別注意到,時時刻刻檢點自己的德行,我們有沒有這個過失?如果不能改過自新,就是佛菩薩的罪人,為什麼?我們破壞佛菩薩的形象。就是這一條罪,足夠墮阿鼻地獄,不能小看。穿上出家人的衣服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如果破壞佛法形象,就叫做破和合僧。我沒有說僧團,但是我的行為叫別人批評;人家說你這個出家人不像個出家人,這就是破和合僧,這一條罪就是阿鼻地獄的罪。現在講戒律的人少了,大家不講了,為什麼?怕得罪人。說實在話,自己也做了很多過失,講了有點不好意思,不說了。不說,還是有罪,還是要墮落;不能說不說就沒有罪,就不墮落了,沒這回事情!所以我們要警覺,經典裡頭字字句句我們都要認真,不能輕易放過。我們看第一首頌:
【如來廣大智慧光。普照十方諸國土。一切眾生咸見佛。種種調伏多方便。】
這是日天子代表這一個族類,這一段經文總共有十一位日天子,每一位是代表一個族群。第一位日天子是代表一個族類,族類裡頭再分族群,每一個族群裡面的人數都是無量無邊,這是華嚴境界。合無量無邊的族群、族類,為一個清淨法身,這是《華嚴》教學的核心,也是修行證到究竟圓滿結果。我們對這些原理原則要不能體會,菩提道中要說沒有障礙,這是決定做不到的,所以一定要掌握著大前提,總方向。偈頌一開端講『如來廣大智慧光』,它不是說諸佛。大乘經教上這些名詞術語含義很深,說佛多半是從相上講,說如來是從性上講,相千差萬別,性是一個。所以說如來,我們自己就有分,為什麼?性,眾生跟佛是相同的。這是經教裡頭常說,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,一切無情眾生,我們今天講植物、礦物、自然現象,乃至虛空,它有法性,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,不是兩個性;說佛性,說法性,只是區別有情跟無情,其實一個性。一個性,一個心,一個智慧,這個境界高!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自己,經上講的清淨法身,這是如來。
《華嚴經》上這一尊佛稱作毘盧遮那佛,毘盧遮那佛是誰?是我們的法身,毘盧遮那佛就是我們自己,不是別人。毘盧遮那是梵語,翻譯的意思「遍一切處」;後面一個佛,佛是覺,覺性遍一切處。覺性就是佛性,覺性就是我們的自性,我們的自性遍虛空法界,稱它作毘盧遮那佛,所以毘盧遮那佛是自己,不是別人。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,我們不認識,迷了!我說這個話,聽不懂的人很多,這不能不從比喻上說,所以佛要從比喻幫助人體會,幫助人覺悟。我們把毘盧遮那佛比喻作我們這個肉身,我們現在是什麼?我們現在是身體上的一個細胞。身體上的細胞迷失了,不知道整個身是自己,以為細胞是自己,所以這個細胞跟那個細胞要打架,這個細胞跟那個細胞不合。不合怎麼樣?不合身就生病,就不健康;毘盧遮那生病,毘盧遮那不健康了。不過還好是局部的,局部麻木不仁,還不是整個全身,所以覺悟的一部分幫助這一部分麻木不仁使它再恢復,就這麼回事情。所以我們迷惑顛倒,起心動念妄想分別執著,是一個什麼?是一個麻木不仁的壞細胞。但是現在壞細胞可以用手術把它割除,毘盧遮那不能割除,只能把它恢復正常,不可以把它割除,它是一個完美的整體。這種麻木不仁不過是不覺而已,只要它一覺、一恢復,立刻就正常了。我們一覺悟,就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好細胞。所以學佛,特別是修學大乘,一定要體悟,要體會、要覺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。佛經上講一身:法身,一心:真心,一智慧:自性本具般若智慧,你能夠完全證得,你就成佛了,我們一般講你成佛了。如何能證得?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就證得了。我們今天遭遇最大的困難,妄想分別執著放不下,起心動念為自己,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害得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墮落在六道三途。六道三途沒有,假的,跟作夢一樣。六道三途從哪裡來的?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。離了妄想分別執著,決定沒有六道三途;不但六道三途沒有,十法界也沒有,法界就是一真。
我們迷失了自性,這些人,「如來廣大智慧光」來幫助我們。如來廣大智慧光,就是自性廣大的智慧光。大乘經教裡告訴我們,「生佛不二」,生是眾生,佛是諸佛,這是從相上說,眾生跟諸佛是一不是二。佛清楚,佛明白,所以佛的慈悲遍虛空法界,佛的真誠遍虛空法界。眾生迷惑,眾生的心量非常窄小,只有自私自利;換句話說,眾生沒有慈悲,也沒有真誠。他根本不懂得什麼叫真誠,自己欺騙自己,六道眾生統統都是這樣的。自己欺騙自己,焉能不欺騙別人!為什麼說自己欺騙自己?什麼是自己他不知道,他以為這個肉身是自己,這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!世間也有一等聰明人,知道身不是自己,他知道這個身體是個肉體,這個東西不是自己,他想要去找一個自己,以為什麼是自己?能夠思惟、能夠想像的,這個大概是自己。西方哲學家所說的「我思故我在」,能夠思惟想像的是自己,這個比把肉身當作自己高明一層了。可是還是錯誤,我思是什麼?是打妄想,他把打妄想的這個東西當作自己,錯了!真正自己決定沒有妄想,只有智慧,沒有妄想。所以他們把煩惱、把妄想當作自己,依舊是錯誤。只有佛、法身菩薩才真正知道自己,真正把自己找回來了。佛法裡面,不但是禪宗,教下也不例外,所說的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,那是自己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?就是真心,就是自性,就是毘盧遮那,是我們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。把自己毘盧遮那找回來了,自己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佛法的教學達到究竟圓滿。所以字字句句都是講到我們自性,講到我們的性德。
『普照十方諸國土』,十方,沒有止境,沒有邊際。說十方,一定包含三世,因為這個地方用的是偈頌,偈頌一句只七個字;所以說三世必定包括十方,說十方一定包括三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「普照」,普照是平等的照,平等的利益,決定沒有偏愛,這是真心,真心是清淨的,決定沒有染污,真心是平等的,決定沒有一絲毫的偏邪。我們有沒有得到一切諸佛菩薩的慈悲照顧?很多人說我沒有,我生活得這麼苦,沒有人可憐我,沒有人照顧我;其實諸佛菩薩普遍都在照顧你,都在愛護你,你為什麼沒有覺察到?你不肯接受,你要排斥,你要抗拒,那有什麼法子!像日光一樣,太陽普照大地,你出門偏偏打一把傘不讓它照,這有什麼法子!這不能怪太陽;迷惑顛倒的眾生就幹這種傻事。諸佛如來無量無邊,法身大士無量無邊,他們的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智慧心、慈悲心,普照一切眾生。我接受了,所以我很快樂,你不肯接受,你生活得苦惱。你為什麼不肯接受?接受,也有接受多寡不同,業障深重的人接受的少,業障輕的人接受的就多,所以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。接受如來廣大智慧光,淺深廣狹就不相同,只要你能接受,你就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,你真肯接受。真肯接受,再告訴你,你雖然現在還在六道,你決定不墮三惡道,六道裡頭三惡道不去了。為什麼?你開智慧了,你能斷一切惡,能修一切善,你怎麼會墮落惡道?如果你再向上提升,你接受的更多,接受得更多的話,六道就超出,就到四聖法界。再有心量,有這個心願,我還要多接受一點,十法界也超越了。
所以一定要明瞭,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對一切眾生真誠慈悲,種種照顧、幫助無微不至,關鍵就在我們願不願意接受。為什麼好像菩薩特別喜歡他、特別照顧他,都沒有照顧我?不是的,佛菩薩心平等的,他願意接受。為什麼沒有照顧?我不願意接受。願意接受,不願意接受,從哪裡區別?不願意接受的人,處處要自己做主、自己當家,我不聽你的,這不願意接受;願意接受的人,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,順從佛的教誨,這是願意接受。佛教我做,我就認真努力做,佛教我用真心對人,我就用真心對人,佛教我用愛心對人,我就用愛心對人,這就是接受。還要自己煩惱妄想分別執著當家,那你是完全不接受。佛教我們斷貪瞋痴,我們就遠離貪瞋痴,那我們就接受了,接受佛的戒定慧,戒光周遍法界,定光周遍法界,慧光周遍法界;你要是不肯接受,你的貪心周遍法界,你的瞋恚周遍法界,你的愚痴周遍法界,那有什麼法子!我們學佛,天天讀經,天天在這裡研究討論,有沒有認真去想過這些問題?佛在經典教訓的,有沒有認真去想過?不是念過就算了,講過就算了,這個不行,不管用。要很認真很細心的去思惟、去參究,然後得到這個結論,將這個結論落實在生活當中。
佛在經論千言萬語勸導我們,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我們都會講,耳邊風而已。什麼叫戒定慧,沒搞清楚,含糊籠統。說到戒,就想到五戒、十戒、比丘戒、菩薩戒,你都鑽牛角尖,走的是死路。什麼叫戒?戒是如理如法,我們世間人講合情合理合法,那叫戒;你所做的不合情、不合理、不合法,你就犯戒。五戒、十戒是舉個例子,不殺生這是如理如法,不偷盜這是如理如法,舉個例子在這裡。你把這個例子,就死在這個例子裡頭,你怎麼能貫通?融會貫通,你才能得受用。擺個桌椅板凳,也要擺得合理合法、如理如法,讓人家一看到就生歡喜心。桌椅板凳擺得很凌亂,擺得不整齊,人家一看心裡就厭惡,最淺顯的一個例子。排列整齊,乾乾淨淨,清清爽爽,哪個人不歡喜!現在人叫磁場,磁場就是排列的。順序排列得很好,這個磁場強,非常凌亂,這個磁場就弱。我們中國人講感覺,整齊清潔我們感覺很好,非常凌亂我們感覺很不舒服。這是講持戒,戒學,意思深廣無盡,也是遍虛空法界,我們連這個字的意思根本就不懂,就不了解,我們怎麼能做得好?怎麼能夠做得到?什麼叫定學?定學是清淨心、平等心。我們在順境裡面起貪愛,逆境裡面起瞋恚,不清淨了,清淨心失掉,心地被污染了。平等心;高下心,自以為是,總覺得別人不如我,你這個心不平。佛在經上常講,世間災難從哪裡來的?人心所感,正是所謂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自然災害也是從心想生。
地球,諸位知道,外表充滿許許多多的水,整個地球的面積陸地佔多少?海洋佔多少?陸地的面積還不到地球四分之一,海洋佔四分之三。水從哪裡來的?貪心變現的,這是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。地球的核心,地心是火,溫度到攝氏七、八千度,地心,所以常常有火山爆發。火從哪裡來?瞋恚。大氣流動風災,風是愚痴。地球居住的環境是貪瞋痴變現出來的境界。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美好?它的地是琉璃地,琉璃就是我們所講的翡翠,綠色的玉,透明的,從地面看到地心,透明的、清涼的。那個世界什麼災難也沒有,什麼原因?清淨心變成的。所以才曉得十方世界不一樣,為什麼不一樣?居住在那個世界眾生的修養不相同。諸佛菩薩、法身大士的報土是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是戒定慧變現出來的,我們這個世界是貪瞋痴變現出來的。如果我們自己沒有貪瞋痴,在這個世間遭不遭難?不遭難。前幾天,台灣世樺的老闆到新加坡來看我,告訴我一樁事情,他說兩年前他們那個地方有個火災,附近的房子統統都燒掉了,他們倉庫放的經書,經書那個倉庫沒有燒,非常奇怪,不可思議!四面都燒掉,只有他這個倉庫沒燒,這倉庫裡是印的佛經。許許多多修行人的感應不可思議!所以諸佛菩薩慈悲到極處,我們有一點點的善心,真正有絲毫意思想回頭,諸佛菩薩都全心全力幫助我們,消除我們的災難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念佛的人,貪心斷了,水不會漂,你掉在水裡也不會淹死;你瞋恨心斷了,慈悲心現前,大火也燒不了你;你覺悟了,不再愚痴,風也吹不動你。我們今天要想免除自然的三種大災難,佛教給我們的方法「斷貪瞋痴,修覺正淨」;自然災害都能夠免,人為的災害那就更不必說了。我們以真誠清淨心對人,人家也會以誠心回應;我們用虛偽的心,懷疑的態度對人,人家當然以虛偽懷疑對我,必定的道理。所以佛教給我們就是一味真誠,我們將釋迦四十九年教誨總結二十個字,大家很容易記住,這二十個字就是「如來廣大智慧光,普照十方諸國土」,我們要落實,要真幹!不管對什麼人,我們只是一片真誠,他對我懷疑也好,誤會也好,侮辱也好,陷害也好,我只是一個真誠心對他。我心目當中看他,他是佛,他是菩薩,他為什麼這樣對待我?他一時迷惑,或者是說我過去生中迷惑顛倒的時候,曾經用這個態度對他,業因果報如是如是,我們非常歡喜,一笑了之;過後自自然然他也就回頭,回心轉意了。我們要教化眾生,要給眾生做好榜樣,要給眾生做模範。常存此心,這個心就是充滿虛空、周遍法界,我們跟諸佛廣大智慧光就融合成一起,像這個房間許多燈光一樣光光互照,你說這個多自在,這個多美滿,這是真正的幸福。
清淨心,絲毫不染著,一切受用,受用裡面決定不起副作用。我們看到華藏世界的受用,西方極樂世界的受用,我們這個世間別說人間富貴不能比,今天世間,哪一個世間人的富貴人家能夠用黃金鋪路?還沒聽說到;哪一個富貴人家建造的房子是七寶做成的?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比!所以諸佛如來、法身大士,我們今天看享極了榮華富貴,他那個榮華富貴不是經營得來的,是自性裡頭本具的,所以他沒有貪心。佛菩薩慈悲,也能夠捨棄他的享受,到六道裡頭度眾生,示現種種苦行是為度眾生。示現種種苦行,他有沒有苦受?沒有,他心地永遠是清涼自在。佛菩薩一切作為都是幫助眾生覺悟,都是幫助眾生回頭,善行、惡行無一不是教化眾生,無一不是圓滿功德,這個在大乘法是如來的密義。這個密不是祕密,是深密,我們一般人太淺了,看不到。無一不是光明遍照,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夠體會到,才能夠覺悟到,才能真正回頭?看破。什麼叫看破?看破是明瞭的意思,世出世間一切法道理明白了,事實現象明白了,因果明白了,這叫看破。放下,放下什麼?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,放下見思煩惱,放下塵沙煩惱,放下無明煩惱;不是叫你放下一切事,不能錯會了。如果事也放下,好了,釋迦牟尼佛也不講經、也不說法,因為他放下了。事做得非常積極、非常認真,從來沒有休息過。現在世間人,開發中的國家,現在每一個星期休息兩天,佛菩薩教化眾生從來沒有休息。放下不是放下事業,佛菩薩的事業是度化眾生,是教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放下是非人我,放下貪瞋痴慢,念念為一切眾生,念念為虛空法界,不疲不厭。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每一願最後一句「無有疲厭」,從來沒有休息過,這是佛,這是菩薩。我們要想作佛,要想作菩薩,如果一個星期還想休息兩天,你菩薩、佛就做不成,為什麼?他們不休息的。所以要懂得真正的意思。
後面這兩句,『一切眾生咸見佛,種種調伏多方便』。清涼大師的註解,「後半常為利益」,常就是沒有休息,什麼利益?「滅惡生善,破愚為智」。這兩句也就把佛教化眾生實際的效果完全包括了,幫助眾生滅惡。什麼是惡?凡是自利的就是惡,凡是利益眾生的就是善。做好事是為自利是惡,我們中國古人,在道家,道家有這個話說,「有心為善,雖善不賞;無心造惡,雖惡不罰」。道家講的,有心為善,在現在這個時代還是要賞他,不賞他就不做善了,所以勸善還是要獎勵。但他有心,有心為善,我們知道他出不了六道,他得什麼果報?六道裡面的福報,人天福報,也不錯了;他成不了佛,做不了菩薩,他享人天福報。但是無心作惡,看他那個惡的大小,雖是無心做的,不是沒有罪,他的罪輕;有心造惡,罪重。畜生、餓鬼、地獄都有輕重果報的差別,都要受果報,為什麼?他沒有真正到無心,沒有真正到這個境界。凡是有念就有心,到無念,無念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統統無了,那個時候作惡作善都沒有果報,是法身大士的境界。雖然沒有果報了,這些人很慈悲,他還示現果報,都是教化眾生。示現作惡,受惡報,像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三個月馬麥之報。我們的佛,佛是福慧二足尊,智慧、福德都圓滿,哪有托缽托不到東西吃,那佛不就沒有福報嗎?釋迦牟尼佛還有三個月托缽沒東西吃,荒年,吃什麼東西?餵馬的麥,這是最不好、最粗劣的,餵馬的,佛吃這些東西。孔老夫子是大聖人,佛菩薩再來的,在陳三月缺糧,也是挨餓。我們明白了,這是什麼?這是示現,示現業因果報做給我們看,諸佛菩薩尚且不免,我們心就安了,我們受一點苦算什麼?從這些地方我們要細心體會到,有心為善這個福報很小,有心造惡那個惡報很重,這是真理。明白這個道理了,宗門教下的祖師大德教導我們從根本修,根本是什麼?根本是心。有心、無心,那個是什麼心?自私自利的心,就感這樣的果報。如果一個人自私自利的心完全沒有了,你造善造惡都是利益眾生;善惡是什麼?手段。那就是菩薩行,那就是如來之道,不是為自己。
父母教兒女,有用善法,也有用惡法。獎勵他,愛護他,善法;有的時候罵他、打他,惡法,無論用什麼方法,都是成就他的、幫助他的,沒有絲毫惡意。佛菩薩的心更純,一絲毫自己都沒有,完全是幫助眾生,這才是得真正自在,這才是真正的隨緣。恆順眾生、隨喜功德,是要究竟圓滿的智慧,是要高度的善巧方便。但是方便法門再多,它的根就是真誠慈悲,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,根就是真誠慈悲。所以佛家講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方便是無量無邊,根是一個,真誠的慈悲心,決定沒有絲毫為自己。還有一念為自己的心,那是輪迴心,那是凡夫心。從根本修,就是從這個地方下手,把自私自利要拔除得乾乾淨淨。怎麼修法?大乘法佛教給我們的好,教給我們念念為眾生,不要想到自己,這個時間久了,逐漸自自然然就成功,這個方法好!有一段長時間的薰修,再不想自己了,起心動念是眾生,起心動念是法界,真的轉過來了,這是真功夫,真受用,經教裡面講真學佛,真佛弟子。夏蓮居老居士在《淨語》裡面,教導我們「真幹」,一切要幹真的,不要幹假的。為一切眾生就是真的,為自己是假的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。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真的,一切真實,這個真實遍虛空法界,遍一切眾生。「一切眾生咸見佛」,可見佛法是平等的。但是現在一切眾生有不見佛,不見佛就是我剛才所說的自作障礙,只要隨順自己的意思,隨順自己的妄想煩惱習氣,你就不見佛;隨順佛陀的教誨,你就處處見佛,時時見佛,從來沒有離開過佛。
「種種調伏」,種種就是指無量法門。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是舉例,八萬四千這個數量並不多,是舉例,是歸納,展開無量無邊,沒有一法不是覺悟眾生的,沒有一法不是幫眾生滅惡生善的。所以你要掌握到原則,《華嚴》裡面講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這叫善學,會修,掌握到一個原則,這個原則就是無我,《金剛經》上講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佛說了很多遍。我相就是執著,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是分別,離開一切執著就無我了,什麼都不執著,一切隨順眾生,我們從這個地方下手,從這裡學起。我要怎樣怎樣就糟糕,那就決定三途六道去了,要改,要學諸佛菩薩沒有我。什麼是我?盡虛空遍法界是我。我這一次在北京訪問,看到青州龍興寺這些佛像,我看到毘盧遮那佛穿的袈裟,袈裟上這些彩繪,我一看我覺悟,你們不覺悟,你們跟我一起看你們不覺悟。我看那個袈裟是什麼?我才恍然大悟,出家幾十年,天天搭袈裟,不知道袈裟什麼意思。我看了那個彩繪我才曉得,袈裟一格一格代表什麼?代表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一格表示一個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族類。這一格是佛法界、菩薩法界、聲聞法界、緣覺法界,到下面是地獄法界,代表這個。十法界一件衣披在身上,十法界是一個身,我才恍然,這叫清淨法身。什麼是我?整個法界是我。那一天,他們館長為我講解,我看了之後,我也講給他們聽,他們很驚訝!原來佛法有這樣深的意思在裡頭。
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我,佛法裡頭有我,「如是我聞」,有我,不是沒有我。但是這個身不是我,妄想不是我,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我,所以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才能真正放下,才把真的我找回來。真誠的愛心遍整個我,遍整個虛空法界一切眾生,我們看到這個相的時候覺悟了。所以佛法造一個像都是教學,都是利益眾生,你看了之後都會領悟到,都是幫助我們滅惡生善,就是滅自私自利,把這個念頭滅掉,生善就是利益一切眾生。利益一切眾生,最大的利益,最殊勝的利益,最圓滿的利益是什麼?幫助眾生覺悟。然後我們就曉得,惡的根源是迷,善的根是悟。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幹什麼事情?教學,教學是滅惡滅到根,生善是生到根。不搞小善小惡,小善小惡枝枝節節,那個太麻煩了,搞不清楚,搞根。一念悟是善,大善,究竟圓滿的善,一念迷是大惡。
我昨天下了飛機,進入市區,聽說香港也要走向高科技的工商業,美國要在此地建立迪斯奈樂園,我在新加坡也聽說宋城要恢復,大概建在迪斯奈樂園的附近,便利觀光旅遊,這些人財力非常雄厚,億萬富翁,沒福報!所修的是小善,枝枝葉葉上的善,不是善根,他們沒有福報。實際上,他們要懂得,這就是他迷,他不悟,他要悟是善根。根是什麼?建一個講堂,請法師大德在這邊講經說法,大善!你那個億萬財富救濟這個世間苦難人民,你所得的福報絕對比不上請一個法師講一天經,這話不是我說的,佛在經上說的;大千世界七寶布施,抵不上為人說四句偈,這個經文你們念得很多了。為一切眾生講經講多少?幾分鐘的時間解釋一句偈,那個功德超過大千世界七寶布施。何況今天這些財富的人,跟大千世界七寶還差遠了,那他們是小巫見大巫,他那個財富跟人家比,那真是九牛之一毛,不懂得修。你們這些同修們,在香港租借一個講堂,花這一點錢,找我到這邊來給你們講三天經,你們就曉得你們所得的福報,全香港的財富都比不上你。你這個福報能不能得到?你來生、後生決定得到。然後我們想到,世間這些有財富的人,還不是過去生中請法師講幾句經,講一個小時、半個小時,得今生的財富。他們要天天做,那還得了,不得了!但是這些話他們聽不進去,「你們作和尚騙人的,你們想騙我的錢」,這就是愚痴,他根本不相信,聽不進去。因此老天爺很公平,風水輪流轉,貧窮的人來生發財,富貴的人來生貧窮。富貴的人享福,不修福,來生就窮,變貧窮了;貧窮人肯聽經、肯請法師,辛辛苦苦借一個講堂,他來生有福;風水輪流轉,就這個轉法,我們要明白這些道理。所以要珍惜機緣,要懂得這個道理,只有智慧才能抓住機會,只有智慧對於布施財用才會用得非常恰當。我們實在不會做,印光大師做出一個榜樣給我們看。我是真的看出來了,一生學老和尚,老和尚一生所有一切的供養都用做法布施。老和尚沒有蓋過廟,也沒有度過出家眾,十方對他的供養,他老人家全部印經布施,這是真實功德。為什麼?經書幫助人破迷開悟,這是從根上做滅惡生善的工作,從根上做。
這一次有很多同修問我,青州這批佛像埋在地下一千七百年,為什麼破損這麼多?那個時候是北魏時代,魏武滅法,我們中國佛教三次教難,魏武滅法是頭一次。所以這些出家人、善心的居士,把佛像埋在地底下,怕破壞;怕經書被燒光,所以刻在石頭上。房山的石經是從北魏那個時候開始的,藏在山洞裡怕經書被毀掉,人家用心多苦!在那個時候只有這個方法,除這個方法之外,想不出第二個方法。今天我們繼承祖師大德慈悲大愛,我們把它印出來,印出來之後向全世界流通,保存在全世界國家圖書館、大學圖書館,永遠不會喪失,永遠不會遭難了;這個地方遭難,那裡不遭難。這是滅惡生善的根,做這個功德利益是遍虛空法界,十方諸佛都讚歎不盡。我們有這個認識才肯做,沒有這個認識的人他不會做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