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0九卷)  2005/7/19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09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七正行甚深,法首菩薩偈頌第二首。我們把經文念一遍:

  【如人水所漂。懼溺而渴死。於法不修行。多聞亦如是。】

  在前面第一首,我們把大意介紹過了,清涼大師的註解很豐富,《疏》跟《鈔》都很豐富,我們由於時間的關係,沒有完全介紹,但是大意都說出來了。最重要的意思,學佛總不外乎解跟行,多聞是屬於解,如果只有解,沒有修行,決定不能成就。清涼大師在《四十華嚴》經題裡面說過,他說有解無行,多聞而沒有真正落實去做,是增長邪見;如果是有行無解,他老人家說增長無明。你看看邪見、無明都屬於煩惱,可見得大乘教裡面一定要解行相應,解行並重。

  實際上,在教下來講,一定是先解後行,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展開的《華嚴》四分,信、解、行、證,解在行之前,解了一定要做,這點非常重要。不是說只有多聞,不必修行,那就錯了;或者是只有修行,不必聽經,不必研究經教,也錯了,特別是在這個時代。這個時代如果我們不能把精神、心力專注在佛法上,你就不能夠不接受外來的影響。現在外來的是什麼?六塵,我們六根對六塵,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,今天這個六塵都邪,邪得太離譜!古時候也有邪法,邪得還不太離譜,邪裡面還有一點正;現在六塵之邪,確實像我們套《十善業道經》上一句話,毫分正法都沒有,邪到了底,你說多可怕。我們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,怎麼樣能夠保護自己的覺正淨,保護自己的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覺?你不讀經、不聽經,行嗎?不行!

  經念多、聽多了,諸位要記住,初學的時候一定要一門深入,可不能涉獵太多。涉獵太多你的心力分散,時間都不能集中,只能得到一些常識,不起作用,你就沒有能力不受環境的影響。一定是一部經,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,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學。這個慧是根本智,有這種力量你才能夠不受外面環境的感染,現在人講的免疫力。你有很大、很高的免疫力,跟社會層層面面你去接觸,有這個能力是要接觸,接觸怎麼樣?了解它,認識它,不受它感染,不受害。為什麼要了解它?為什麼要認識它?你要幫助它,你要救它,幫助它回頭是岸,那你不了解怎麼行?跟大夫治病一樣,你先要替他診斷,了解他病源之所在,然後才懂得對症下藥。所以不能不接觸。

  但是在初學最好少接觸,當然最好是不接觸,每天接觸聖賢的教誨,不能不聽經,不能不讀經。工作再繁忙,你對於佛菩薩、聖賢有信心,至少你要選一部經,天天念。選的教材一定要能夠對治自己的煩惱、習氣,那是最有受用。所以我們選擇的,特別都是為現代人著想的,選了《弟子規》,儒家的。諸位要曉得,儒家《弟子規》是聖賢教誨根本的根本,沒有這門課程的修養,什麼都談不上,根!我們得從根救起。佛法的根是《十善業道經》,你有這兩種根,有《弟子規》,有十善業道,這兩樣東西都是屬於戒律。

  在佛法的經典裡面,佛法經典分四種,所謂教經、理經、行經、果經,教理行果四種。《弟子規》跟《十善業道經》是屬於行經,你要去做到,字字句句都要落實。真正落實就叫持戒,持戒就是修福,都在其中。戒跟福分不開,不持戒的人折福,持戒的人積福,差別很大。所以前面一段,我們看到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,都是苦口婆心勸我們解行相應。大師引經據典,我們要能體會到,要認真努力去做,從《弟子規》,從十善業道。我們淨土宗,你再選一部經論,選《無量壽經》、選《阿彌陀經》都好。現在我們每天早晚課,最重要的不是《阿彌陀經》,不是《無量壽經》。為什麼?這個經天天念,念了不少年,做不到,煩惱習氣沒斷。每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惡念、惡的思惟、惡行還是跟從前一樣的生起。我們在這個地方要認真反省,這樣下去怎麼辦?這一生必然是空過了,空過就是來生還要搞六道輪迴,那就空過了。

  這一生要想真正成就,那我們好好反省,我們用這些大經大論為什麼收不到效果?我們的基礎沒有。基礎是做人,就是《弟子規》跟十善業道沒有,這是我們的病根。知道了,明白了,趕緊補習,所以現在我們必須惡補這兩門功課。好在這兩門功課不多,《弟子規》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,《十善業道經》雖然比較長一點,也不算太長。如果大家認為還是太長,我有個節本,把它節錄,將《十善業道經》裡最重要的經文節錄下來。我節錄這個本子只有五百一十六個字,只有《弟子規》的一半,這總好記了。你用這個做早晚課好!念熟了三分鐘就夠了,五百一十六個字。一定要熟讀,一定要懂得意思。有些同學們也不錯,把我這個節本,以前我講的《十善業道經》的光碟,從那裡頭也節出來,聽說有十一個小時,這五百一十六個字一共講了十一個小時。你就聽這十一片的光碟,就念這個節本的經典,奠定自己修學的基礎,這就好。

  總而言之,我們對於行門要特別的重視,解門也不能夠疏忽,念念有求生淨土,親近彌陀這個願望。如果真的要達到這個願望,這一生當中一定要圓滿,那你就要依教奉行,要聽經、要念佛、要持戒、要修福。這是第一首偈清涼大師為我們開導的大意,我們不厭其煩重複再說一遍,一定要記住。

  今天我們來看第二首偈,往下九首都是比喻。清涼大師的註解說得好,「九頌喻明」,九頌就是從第二首到第十首,都是用比喻來說明。「皆上半喻況,下半法合」,每首偈四句,前面兩句是比喻,後面兩句要會歸到說法上,我們從比喻裡面去體會。我們看這一首,喻裡面第一,「初」,清涼大師的註解我們念一念。「懼溺渴死喻」,害怕淹水,大概是不敢喝水,渴死了,這是比喻貪。「喻貪隨文義失,謂義門波濤,漂蕩其心,慮溺溺他,無暇修行,自絕慧命,故名渴死」,渴死是比喻。

  這個狀況當然自古就有,這個毛病自古就有,為什麼你受持正法不能成就?這個比喻多半是初入佛門,初入佛門的人都貪圖廣學多聞,貪多,對於經的義理疏忽了,不能夠深究義理。尤其是我這一代人就犯這個毛病,我出家的時候,同參道友我們年齡都差不多,許多人都念佛學院。我沒有念過佛學院,我教過佛學院,我一出家就教佛學院。那時候台灣的佛學院跟一般學校狀況差不多,一個學期有五、六門功課。佛學院裡面的老師也有五、六位,每個人教一樣,不相同。也是第一個鐘點上一門課,下一個鐘點就換個老師,也換了課本,跟學校的方式一樣,頂多是兩堂課連起來兩個小時。一個星期,老師大概是上兩天到三天。

  學生就學得多,學得多還不夠,還要自己去找參考的東西。初學講經總是參考現代這些法師們著作的白話文,文言文看了很吃力,喜歡看現在人的東西。所以《太虛大師全書》出版,我也買了一套,初學的時候。他的東西容易懂,分量也不多,他的種類很多,但是每部經註得都是簡單、容易,不是太深,確實對於初學人來講,真的是帶來了方便。往往就有些同學就依靠這個本子,那就是古人所說的,得少為足,不肯深究。

  我算是非常幸運的,我有老師指導。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幫助我三年,以後李老師教我十年,我有兩個老師。章嘉大師圓寂之後,我跟李老師,實際上我的指導老師是一個,是接受一個人的指導,目標、方向是一個,沒有走岔路,沒有走冤枉路。尤其跟李老師之後,就不能隨便看書,約法三章裡面第二條,就是你所看的這些書籍、文字,不經過老師同意一律不准看。第一條是只接受他老人家的指導,聽他老人家講經,不可以聽任何人的;而且從前所學的一概不承認,非常嚴格。所以東西不能夠亂看。

  聽老師講經,我們也可以參考註解,但是註解一定要老師同意,老師不同意的不可以看。所以,老師講《彌陀經》,我也看註解,老師指定古人的註解,不是今人的。看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,這兩種。我聽他老人家講《華嚴經》,他給我指定的註解就是一種,清涼大師的《疏鈔》。我學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,他叫我看的是現代人的著作,圓瑛法師的《講義》,孫仲霞的《直解》。不可以隨便看,老師對學生負責任,老師指導的必定符合兩個標準,契理、契機。這個法師講經、著作不違背經教,契理,同時又能夠適合我們的程度,他是文言文寫的,但是比較淺,我們從這裡奠基礎,然後才能看古註。以後《楞嚴》我也看了六、七種註解,都是古人的,從這裡頭去融會貫通。

  佛在經上教導我們深解義趣,你解淺了不行,要深解。深解要讀誦、要研究、要依教奉行,你才有心得,心得是開智慧。我們一般講你才有悟處,你所悟得的那就是你自己的東西,不但是佛法講求悟處,儒家教學也講求悟處。老師總是要幫助你覺悟,幫助你體會經典裡面的義理。你明白了,破迷開悟,你自然歡喜的依教奉行;你要是不解其義,你依教奉行的興趣提不起來。

  所以,初學人的毛病往往幼稚,在現前佛教環境裡面更多了,你要遇不到善知識,這不行。遇到善知識,你陽奉陰違,不肯依教奉行,你就什麼都得不到。師資之道自古以來可遇不可求,做學生求一個好老師指導不容易;好老師想得到一個好學生,真正聽話,依教奉行,傳他道業的,更難求。這就是所謂師承,他有傳人。儒家講的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,這句話用在學術上,沒有傳人就是無後,這個我在講席裡講過很多遍。你自己的道德學問再好,沒有人承傳,你死了也就一切都完了,那麼你的成績等於零。所以,凡是有德行,有學問的人,在一生當中他最留意的就是找傳人,有一個傳人,這一生沒有遺憾。

  你們看禪宗,五祖把衣缽傳給惠能大師,那是多麼歡喜的事情,有繼承人了!六祖的福報就太大了,達摩祖師到中國來,一代傳一代,傳到第五代都是單傳,就傳一個人。惠能大師的福報大,法緣殊勝,他在一生當中傳了四十三個人,史無前例。在中國佛教史上沒有第二個人,有這麼多的傳人,法緣真是無比的殊勝。古人裡頭真正能傳道的,兩、三個有,四、五個有,再多的很少見了。

  可是淨土宗也非常殊勝,淨土宗是講往生,不講傳法,所以淨土宗的祖師不是一代傳一代的。淨土宗祖師從哪兒來的?是後來人家推崇他,稱他為祖師。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,也沒人稱他作祖師,每個人見到他的時候稱印光法師、印光老法師。圓寂之後,我們淨土宗的在家、出家這些大德,看到這位法師對淨土有特別的貢獻,修持足以給後人做典型,做模範,推崇他,稱他為祖師。所以淨土宗的祖師是民選的,不是一代傳一代的,這在中國很特別。中國大乘八個宗,每一個宗的祖師都是一代傳一代的,唯獨淨土宗沒有。所以,淨土宗到現在只有十三個祖師,這很難得,就是後人公認!

  現在難了,非常困難!為什麼?我們的基礎教育疏忽,年輕人不懂得孝順父母,不懂得尊師重道。他根本就沒有這個意念,沒見過,也沒聽說過,所以接觸老師都是跟平常人一樣。不像從前人,師生有那麼一分道義的關係,現在沒有。所以現在老師只能勸,不能教,從前可以教,可以教訓,現在不可以,現在只有勸勉。那就看自己的善根,自己善根要深厚,聽到老師的勸勉,覺悟,認真學習,解行並進,他會有成就。否則的話,太難了!真正成就還是得一門深入,依教修行。淨宗是求生淨土,這個你得到真實利益;不能往生淨土,利益不能說沒有,你還不能避免輪迴,輪迴很可怕!我們自己想一想,這一生過世了,來生能不能得人身,這就是擺在面前一個大問題,非常嚴肅的問題。

  得人身的條件是五戒、十善,在中國儒家講就是倫常八德。五常裡面,「仁義禮智信」,八德所說的,「孝弟忠信、禮義廉恥」,八德還有個說法,「忠孝仁愛、信義和平」。這兩種說法裡頭有相同的,把相同去掉,十二個字,十二個德目。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與八德相應幾分?與五常相應幾分?學佛的人與十善相應幾分?與五戒相應幾分?你來生能不能得人身,就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能夠有百分之五十相應,能不能得人身還是未知數,要多少分才能夠得人身?至少要六十分以上。不簡單!你自己憑良心給自己打分數,「仁義禮智信」,「孝弟忠信、禮義廉恥、仁愛和平」,你自己打,看能打幾分。難!太難太難了。

  如果我們倫常道德能夠有六十分,換句話說,你來生可以得人身,但是不要搞這個,搞這個得的利益太小了。因為你有這個分數,你念佛求生淨土行了,你就有資格,生凡聖同居土。帶業往生,西方世界它這個條件,所以一切諸佛讚歎,道理就在此地。只要有人道的條件,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就可以接納你。那你的道德的條件分數再增高,能夠有七、八十分,凡聖同居土有三輩九品,你的品位就高了。仁義道德如果能夠達到九十分,你就生死自在,你念佛往生,知道什麼時候去。

  你說多久、多少時間知道?一般最低限度,三個月之前,半年之前,曉得什麼時候要走了。有很從容的時間去看看你的親戚朋友,打個招呼,告個假,我要走了。我們台中李老師,兩年前知道,不容易!我們在《壇經》裡面看到,六祖大師往生之前是一年前知道。派人到家鄉去建塔,將來自己往生之後,骨灰、舍利就放在這個塔裡,六祖是留了肉身,他的肉身沒壞。一年前就曉得,就派人去準備後事,我們看到非常羨慕。

  今天我把這個道理說出來,諸位自己要想有這種成就,這個成就是真正的成就,為什麼?你帶得去的。世間的榮華富貴帶不去,你有再多的財富,你走的時候一分錢帶不去,你有再高的地位,你也帶不去,你再多的人擁護也帶不去。佛法裡頭常說,「萬般將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聰明人幹的是什麼?要幹帶得去的,德行能帶得去,特別是陰功、陰德。做許多好事,外面沒有人知道,這叫陰德,這個帶得去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一定要跟道德相應,走的時候一年前知道,半年前知道,至少都三個月,三個月之前知道,不生病,說走就走,你說這個多自在。

  你的成就也就是教化眾生,所以自行一定化他。怎麼教法?你做出這個樣子,人家一看,對你佩服、羨慕,向你學習,你就教了他,這是身教,現身說法。早年在香港,這大概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,我們老師講經的時候提到。香港何東爵士的老夫人往生預知時至,開往生大會,親戚朋友,還有新聞記者都來看,果然那天往生。在那時候,一般人都認為佛教是迷信,看到這麼個希奇事情,表演給人看,這個東西總不能做假。何東爵士一家人是虔誠的基督教徒,看到他老母親這樣走的,以後統統都皈依佛門。他把他的房子捐獻出來,「東蓮覺苑」就是何東爵士的私人財產,捐獻出來送給佛教。我們要知道,她能做得到,我們也能做得到,功夫就是一門深入,依教修行。

  你看《無量壽經》,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教訓,最重要的是「淨業三福」;淨業三福裡頭最重要的是「孝親尊師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所以經典裡面明文教導我們修十善。你看經文上的三句話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失律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這三句就是十善業道,我們要懂。這三句怎麼落實?《十善業道經》,要落實十善業道先要學《弟子規》,這是我這幾年特別提倡。為什麼?看到我們出家、在家學佛多年,十善不能受持;十善不能受持,皈、戒就談不上,三皈、眾戒談不上,十善是基礎,是根本。為什麼從前的人能做得到,我們現在做不到?從前人有儒家的基礎,所以我這才選《弟子規》做為十善的基礎。有《弟子規》的基礎,十善就不難做到,然後無論受持哪個法門,哪部經論,你都會有成就,解行相應。所以這基礎是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同學們疑慮很多,懷疑,不能夠完全相信,這樁事情我們非常理解,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社會。我學佛那個時候,五十年前,比現在是好多了,但是比一百年前差很遠。我們那個時候的學生對老師,真正能夠尊師重道的不多見;現在要講尊師重道,找不到,沒有。我學佛這五十多年,我很留意,我很想找同參道友,找幫手。真的有好的,有修學、學習意願的人,有這種心態的人,我一定把他介紹給李老師,請李老師多培養幾個同學,我們在世界上弘法有幫手。五十多年找不到一個,無論在家、出家,一個都找不到。當然不能說這個世間沒有,我們沒有緣分,沒有遇到,所遇到的人裡面不具足這些條件,你就知道多難。

  現在的社會完全趣向於功利,年輕人心目當中只有金錢,只有享受,與道、與德距離愈來愈遠,到哪裡去找!所以現在是非常艱難。這正是過去李老師說過,我們今天把佛教傳給人,要向人家頂禮,向人家磕頭,雙手捧著,人家還未必接受。我們求學是跪在老師面前,求老師傳給我們,我們今天送給別人是倒過頭來,我們跪著別人面前捧著送給他,看他願不願意接受,這老師講過。對於這個時代的狀況非常清楚,非常明瞭,話,預先給我們講,今天我們遇到的果然沒錯。所以『於法不修行,多聞亦如是』,就像這個比喻裡面所說的一樣,不能成就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法首菩薩偈頌第三首:

  【如人設美膳。自餓而不食。於法不修行。多聞亦如是。】

  前面一首是比喻貪愛,「隨文義失」,我們諺語所謂貪多嚼不爛,他只貪圖多聞,沒有時間去修行,所以自絕慧命。這首偈是「設食自餓喻」,清涼大師說得很好,「喻隨說廢思失」,他也說法,說得很淺,不夠深入。後面講「說法施人,多求名利,不思法味,損減法身」,都是受持正法而不能成就。比喻當中所說我們一定要記住,前面的大前題就是這些人統統都是遇到正法的。我們一般講受持正法,但是他不得利益,我們一般講,雖然親近真正大善知識,最後他的路走向偏差,這是自古以來就有。什麼原因?煩惱習氣太重,沒有依教奉行,依舊隨順煩惱。前面第一首的比喻是隨順貪心,這一首比喻還是隨順慳貪,慳是慳吝。所以他也說法,雖說他沒有深思,我們現在講,他沒有認真去研究,所以說得淺,甚至於把意思解錯了。

  這為什麼?他的目的並不是幫助別人覺悟,出家的目的不是幫助別人覺悟。自己都不悟,他怎麼會幫助別人覺悟?出家要幹什麼?出家沒有忘了名聞利養,說法施人(這法布施)多求名利,錯在這裡,求名、求利都是屬於慳貪。看到別人得的比自己多,嫉妒心還生起來,由嫉妒就產生毀謗,自讚毀他,麻煩都來了。經文第一句『如人設美膳』,「美膳」是佛法、大法。底下一句就是說出毛病了,這個美膳自己並沒有吃到,『自餓而不食』。沒有依照正法去修行,煩惱不能斷,還增長,智慧不開,還愈迷愈深,這不是顛倒嗎?所以最後的總結,『於法不修行,多聞亦如是』,他不是不曉得,他多聞,他常常聽,他也天天念,沒用。

  這一章經文十首偈頌,我們同學一定要認真去反省、檢點。為什麼?我們可能都犯了這個錯誤。我們天天在學,學得好像很認真,自己也認為很不錯,煩惱習氣沒斷。所以這一生遇到是正法沒錯,確實是正法,不能成就;該放下的,一樣都沒放下,該做的,一樣都沒做。所以不思法味,損減法身,沒有嘗到法味。法味能夠滋養法身,法身慧命,我們完全不知道,我們還沈迷在五欲六塵世味裡面,不知道法味。我們舉幾個實際的例子,學佛的人有喜歡佛像的,我見過。收藏古董,把佛像當作古董,這是明朝時候的,這是宋朝時候的,那尊像是隋唐時候的,念念都在這些,對這個非常有興趣。還有喜歡收藏經書的,都是古董,收藏文物的,不修行,專門喜歡收集這些東西。這些東西真是迷惑顛倒,能帶得去嗎?一樣都帶不去。

  我這一生喜歡書,我不收藏,我並不把這些古籍看做是收藏品,我這些藏書裡面有明朝時候的,五百年前的東西,有幾部。但是,我看到好東西我拿去翻印,諸位現在看到的《疏論纂要》,我收藏的,《華嚴經疏鈔》是我收藏的。我的原本都送給「佛陀教育基金會」,我讓他們翻印流通。這些線裝書,很名貴的本子,逐漸逐漸稀少,沒有了。怎麼樣叫它能保存下去?大量的來印刷流通。現在印刷技術進步很多,價格很便宜,所以我大量翻印,全世界到處贈送,這個本子將來就不會遺失。因為它收藏的地方太多了,這個地方有災難,此地損失,那邊沒有損失。我用這個方法來流傳法寶,我自己不要;我要的東西就是現在在講席上做參考的,這個量不大。

  人不能有嗜好,一有嗜好,他就不可能靜下來去求經教裡面的義理,他就靜不下來。人最可貴的是心地清淨,不生煩惱,佛門裡面常說常生智慧,智慧能夠幫助你深入,能夠幫助你理解。經教理解了,人情世故也理解了,為什麼?它通的!人情世故理解了,這對生活才真有幫助,使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生活在真善美慧的境界裡面,你說這多麼幸福,多麼快樂。可是,只要稍稍有一點慳貪,你就迷了,你的心只生煩惱,不生智慧,這個損失就非常之大。就像這個比喻裡面,「自餓而不食」,你不求解義,不求篤行,你不能夠依教修行,你就錯了。

  學佛,總要有個正確的目標,世間的美膳(膳食),我們講好菜,我們可以把肚子吃飽;經教是法筵,精神的糧食。身體我們得到滋養了,維護到健康,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生命是法身慧命。講法身慧命,初學的人不懂,我們要換句話說,精神生活,大家就好懂。有物質生活,比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,你有沒有想到?精神生活在佛法裡頭叫法味。

  我們看乾隆皇帝編的《四庫》,從《四庫》裡面我們看到當時宮廷裡面一些生活狀況。宮廷裡面居然每天開經筵,筵就是宴席,為什麼稱為經筵?講經。他講的經不是講佛經,講的就是《四庫》裡頭的經、史、子、集,他講這些東西。都是國家一流的學者,皇帝把他請到宮廷天天跟大家上課,經筵。皇帝帶著文武大臣一起來學,講儒家的經典,講諸子百家,有時候也講佛家的經典,講道家的經典,儒釋道三家。充實朝廷文武百官這些國家領導人的精神生活,提高他們的德行,提高他們的智慧。我們看了之後不能不佩服,真的是佩服到五體投地,實在是難得。你看皇帝在宮廷裡不是天天開會,是天天上課。所以清朝盛世一百多年,那時候的國力世界第一,無比的殊勝,真正是懂得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

  皇帝心目當中,當然有鞏固他的政權,但是最重要的,他們心目當中怎樣把國家治好,怎樣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,怎麼樣能夠叫全國人民都能夠接受儒、釋、道三家的教學,這是他們的用心,是他們的方向,是他們的目標。宮廷裡面處處天天辦學,有經筵,地方政府當然就不例外,學術風氣大開,好學,皇上帶頭,好學。康熙帝規定皇子,就是帝王的子孫,不滿二十歲不可以去看詩詞歌賦。二十歲之前,要把全部的精神、時間、精力用在經史上,所謂六經、子史(諸子、史書)。文學這個部門,二十歲以後才可以接觸,不得了。為什麼?沒有經史的底子,你去學這些詩詞歌賦,都會走上偏差。也就是說經史是培養一個人德行的,道德的教育,倫理道德的教育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歷史是經驗,是因果的教育,中國這一部《二十五史》就是講因果,善因得善果,惡因感惡報,從個人、家庭、社會、國家、天下,沒有例外的。所以,國家提倡正法,康熙很重視。他的兒子雍正更是勤政,歷代帝王當中,很少看得見像他那樣的。對於儒釋道他都通達,他都非常認真學習,無論講哪一樣,他都內行,他不外行。我在《道藏》裡面看到雍正皇帝上諭,我看了五遍,寫得真好,不能不叫人佩服。

  人生在世非常短暫,這點一定要清楚,尤其是中國諺語裡講得非常好,「黃泉路上無老少」,你知道你哪一天走?不要以為自己很年輕,年輕人走的很多很多。十幾歲走的,二十幾歲走的,三十幾歲、四十幾歲走的,太多太多了,這是事實真相。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,我們如果看清楚了,有高度的警覺心,人生這一世什麼最重要?道德最重要。

  世間所有一切榮華富貴,都是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,唯有道德。儒家說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佛家說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這是什麼?這是你帶來的。倫理道德的修養當然你也帶得去,你既然能帶得來,你帶來的是本善,你帶來的是佛性,你現在再接受聖賢教誨,你當然帶得去。提升你的道德,往後生生世世都把自己往上提升,這個目標就正確。千萬不要墮落,你要是搞帶不去的,你肯定往下墜落,那你就錯了。

  從哪裡做起?經書上講得好,「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」,我對這句話我續了一句,「自國家以至於家庭,一切以教學為先」,要著重教學。佛在經論上不知道講多少次,勸勉我們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為人演說就是教學,演是如法修行,表演給大家看,如法修行是演;別人有疑問為他解答,那就是說。做給人看,成就自己的德行,這個裡面有無窮的法味,從法味流露出來的是無盡的法喜,法喜充滿,人生最高的享受,法喜充滿。在一個家庭,你有家庭,家庭就是你教化的對象,你一定要懂得把你一家人的道德提升,幫助一家人智慧增長,你說你快不快樂?我相信你很快樂,你一家人都快樂,你這個家庭是快樂家庭。快樂家庭從哪裡來的?教學為先,教學從這個地方教起。

  你在團體裡面,像我們現在這個小團體,你是團體的領導人,這是你多生多劫難遭遇的一個好機會。這個機會是什麼?教學,你有了這個機會,你可以請真正有道德、有學問的好老師教導這個小道場裡面的幹部、員工、義工、信徒。你能教一家,就能教這個團體,把團體裡面所有的人都能夠轉惡為善,轉迷為悟,你說這有多快樂,這是真實的功德。凡是真實功德一定從本身做起,我們看看前清,我看到的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都是從自己做起。這個父子三代很了不起,教育非常成功。

  所以,我講到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」,我對那個「後」跟古人講的意思不太一樣。我講的「後」是你真正有傳人,你的道統有人繼承,你的事業有人繼承,這個才叫做有後。沒有人繼承,你要是個國,你就亡國了;如果你是個公司老闆,沒有人繼承,你的公司就解散了,我們講倒閉了;你這個團體沒有人繼承,團體解散了,那成績等於零。所以從家庭、社團、公司行號、社區、地方政府,一直到國家、到世界,教學為先,修身為本。教,為什麼教不好?為什麼大家都不聽?修身沒修得好。果然自己修身修好了,做好了,哪有不感動人的道理?所以「壹是以修身為本」這句話太重要,教學為先,修身為本,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希望我們對於古聖先賢這個教誨特別留意,這是人生最有意義、最有價值,真正帶得去的功德。以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淨土,那真的是萬修萬人去,一個都不會漏掉,為什麼我們不做?為什麼不好學?也許有同學要問,我們從哪裡做起?我們現前這個環境,現前眾生的根性,必須從聽經入門。你不多聽經怎麼行?護持正法的,學習正法的,無論在家、出家,聽經(在此地講多聞)不解義,解義不修行,哪有不走岔路的道理?再說得不好聽的,哪有不造業的道理?造業就是做錯事,所作所為與正法相違背。

  我們再說得具體一點,以十善業道為標準,我們是不是真的在幹?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與十善相應,這就對了;如果我們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還是與十惡相應,錯了。我們起心動念是為公,還是為私?公是利益眾生,幫助眾生轉惡為善,幫助眾生轉迷為悟。怎麼幫助法?先要做好樣子,做給他看。我們勸人學《弟子規》,我們自己有沒有做到?我們自己做到了,不要說話就感動別人,沒有一樣不是先從自己來,修身為本。自己不肯幹,就是此地說的「於法不修行,多聞亦如是」,你這一生決定不能成就。

  佛教導我們轉十惡為十善,我們自己有沒有做到?這個做到才能談三皈依,三皈依在這個基礎的上面。三皈依是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這是修行的總目標、總方向。轉迷為覺,轉邪為正,轉染為淨,佛法修的是什麼?學的是什麼?如此而已。這個諸位一定要懂,人家問你你要能答得出來。你們學佛的,修什麼?學什麼?學覺正淨。這哪來的迷信?你說這多重要,知道自己學什麼。

  怎麼個修法?十善業道、《弟子規》,這就是修法,這是起步,從這個地方起步。你沒有這個東西,好像蓋房子一樣,這是第一層樓,沒有第一層樓,哪來的第二層、第三層。我們這才曉得重要,曉得自己應該從哪裡做。諸位真的要懂得,真的覺悟,從自己做起,首先端正你的家庭,齊家,修身、齊家,你一家人歡喜。只要你把《弟子規》做到,你看看你家裡人喜不喜歡?各個人都喜歡,各個人都聽你的話,各個人都向你學習。《弟子規》做到了,再提升修十善業,這是了不起的事業!運用在家庭,運用在社會,社會,無論你從事於哪個行業,你都可以把它帶進去,心正、行正,你所在之處你的環境沒有不端正的!

  現在人是不好教,不好教不能放棄,要加倍的努力。現在大家對我不尊敬,不聽我的,是我自己做得不夠,不能怪他們,這就對了。如果是常常說,「我做得都不錯,他們沒有善根」,那就錯了。他們有善根,各個人都有善根,只是他們迷得太深,我們今天功夫太淺,沒有辦法讓他感化。只有加深自己功夫,把感化的時間加長,從前人感化一個家庭一年就成功,我們現在要用三年、五年,甚至於十年、八年,決定不灰心。天天增長自己的德行,增廣自己的服務,照顧別人面面周到,哪有不感動的道理?佛在經教上所說的,如果我們統統都做到了,那還得了嗎?

  前面一章講的是煩惱習氣,一定要生活上,在處事接物待人上,把我們的煩惱習氣磨掉。煩惱習氣裡頭最嚴重的是貪瞋痴慢,特別是團體裡面的領導人,他的地位高,他有權勢,很容易生起貪瞋、傲慢的習氣,不知不覺的會生起來;不知道謙虛,不知道恭敬,不知道卑下,沒學!愈是在高位愈要謙虛,愈有權勢愈應當要卑下,你才能得人心,你才能得人擁護,人家才樂意跟你學習,你的樣子好。古聖先王,為什麼大家提起來一定要提他們?尤其是堯舜,自古以來提到倫理道德,提到教化眾生,都會提到他們。他們的煩惱習氣統統斷掉了,修身的功夫到家了。

  修身從哪裡修?「正心、誠意,致知、格物」,《大學》裡頭所說的,他們全做到了。格物是什麼?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對於五欲六塵的享受,那叫格物。「格物而後致知」,致知是什麼?你的智慧生起來,物欲把你的智慧障礙住了。智慧是你自己本有的,自性清淨心裡頭有無量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都是被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住,不能現前。分別執著裡面最嚴重的,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自私自利,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,這是最嚴重的。斷煩惱、改習氣要從最嚴重的地方下手。當然這個習氣、毛病不是一生染上的,生生世世無量劫來累積的煩惱,佛門裡面稱它作「無始俱生煩惱」,真的是你前世帶來的,俱生煩惱。諸位想想,貪瞋痴慢是誰教你的?沒人教你,小孩子就有。你細心觀察三、四個月的嬰兒,你仔細觀察,他有貪心,他有嫉妒。兩個小孩同樣大,你給個糖果,兩個人就搶,互不相讓。那個看到人家有,自己沒有,他就哭,俱生煩惱!

  生下來之後,天天看電視,電視裡面看的那個東西,那就是現在學到的。學什麼?學殺盜淫妄、學暴力、學色情,這還得了嗎?家裡父母不教,大人沒教他,電視教他。再長大一點,上小學一、二年級了,網路教他,還得了!所以六、七歲就忤逆,就跟父母作對。誰的過?《三字經》上說,「養不教,父之過」,做父母的過失,小孩沒罪,他懂得什麼?有樣學樣,小孩就是,這是真的。有樣學樣就是中國人所講的教育,教育是上行下效,就是有樣學樣。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要想過幸福美滿的生活並不是奢求,確實可以做得到的,從本身做起。你一生當中確實可以達到幸福美滿,先決的條件是孝親尊師,先決條件,聽老師的話。聽老師話的人沒有不孝順父母的,孝順父母的人他才肯聽老師的話,才真正懂得尊師重道。不孝父母的人,你要求他尊師重道,難了,真的是太難了。

  我說的這些話,就是諺語裡常講的老生常談,一再的重複,不能不重複。為什麼?我們都很健忘,不重複馬上就忘記了。到什麼時候才能不重複?遙遙無期。自己真能百分之百的做到了還要重複,為什麼?許許多多的眾生他還半信半疑。破除疑惑,只有我們現身說法,真正做到,他看到真正的利益,真正的好處,相信了,他才肯學。所以世尊這一句話說得重要,「受持讀誦」,自己的事情;「為人演說」是教別人,教別人要演說,做出來再詳細說明,不厭其煩。今天時間到了,這一首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