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八六一卷)  2007/11/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861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第五大段喻況玄旨分,大喻第十七看起,十七有三首頌,「大風成事喻,喻大願宿成德」。我們把經文念一遍:

  【眾生業報不思議。以大風力起世間。巨海諸山天宮殿。眾寶光明萬物種。亦能興雲降大雨。亦能散滅諸雲氣。亦能成熟一切穀。亦能安樂諸群生。風不能學波羅蜜。亦不學佛諸功德。猶成不可思議事。何況具足諸願者。】

  這三首頌意義深廣無盡。首先我們講「風」這個字,大風,佛法裡面講四大,四大是地水火風,稱之為四大,實際上這是講基本粒子有這四種特性。基本粒子是最小的物質,地是指它是個物體,能看得見,我們的肉眼看不見,科學家在高倍的顯微鏡下面發現,用顯微鏡。佛在經上說,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塵,天人的天眼都看不到,前面講的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他們都看不到。修行人,小乘初果、二果、三果也看不到,四果羅漢才看到。在我們《華嚴經》裡面,四果羅漢相當於七信位的菩薩;換句話說,從初信到六信,他們都有天眼,也看不到。

  這最微小的物體,這是物質。這個物質還能分,經上跟我們說的微塵,把它分成七分,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;還能分,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,叫極微之微。佛說這個不能分,極微之微不能分。極微之微阿羅漢看不到,色聚極微阿羅漢也看不到,極微之微誰能看到?一般經教裡面講八地菩薩,八地菩薩不動地,他才能看到。這是基本的物質。這個基本物質它有四個現象,它是物質叫地大;用現在的話說它帶電,所有物質它都帶電,電有陰電、陽電,陽電在佛法裡叫火大,就是說它有溫度,再小的物質它有溫度,溫度是陽電;它有濕度,濕度就是陰電,陰電就是水大;它是動的,它不是靜止的,它決定是個動的,動就是風,所以風是動的。這佛給我們說明所有物質現象,沒有一個是靜止的,統統都是在動。所以動在修行人裡面來講起心動念,這念一動能生萬法。宇宙從哪來的?就是你的心性動了,一動現象就出來,不動沒有現象。

  由此可知,我們現在真心是在動。不但我們的心在動,現在講到這品經賢首菩薩,賢首是十信位菩薩,我們要問,他的心有沒有動?有。為什麼?他在十法界,心要不動,沒有十法界,就是覺後空空無大千。賢首菩薩他有起心動念,他沒有分別執著,所以他沒有六道輪迴。七信位就是阿羅漢,八信是辟支佛,九信是菩薩,十信就是賢首,十法界裡面的佛。在十信位上你就看得很清楚,十信心滿,如果他不動,他覺悟了,所謂「覺止一心,迷唯一念」。他一念覺了,十法界就沒有了,十法界尚且沒有,哪來的六道!到那個時候,好像你睡覺一下醒過來,醒過來夢沒有了。《證道歌》上講得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作夢確實是一念不覺,這夢中境界現前;一醒過來,夢的境界沒有了。

  什麼時候我們在六道十法界的大夢一下醒過來,恭喜你你成佛了。這個佛不是十法界的佛,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裡面的佛叫真佛,十法界裡面的佛叫相似即佛,天台大師講的,相似不是真的。為什麼不是真的?他心還在動,還沒醒過來,醒過來之後才是真佛。真佛我們也稱為法身菩薩,他是佛。為什麼稱菩薩?諸位要曉得,稱佛不起作用,稱菩薩起作用。譬如法身菩薩,他證得法身,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眾生有感,他就應,他應那就是菩薩,起作用了。應以佛身而得度者,那個佛我們也是稱菩薩,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,以八相成道示現在印度,許多經裡面都稱菩薩。從體起用叫菩薩,回歸到自性這就是佛,所以這個菩薩我們加兩個字叫法身菩薩,法身菩薩就是諸佛。江味農居士在《金剛經講義》裡面講得很清楚。

  所以動才有物質的現象,如果不動,不動沒有物質,不但沒有物質,精神也沒有。一念迷了,迷就是動,這一念才動,分別執著就跟著起來,速度非常之快。起來的時候你自己還不知道,為什麼?這個波動非常的微細。現代科學家講宇宙是波動的現象,這說得好,跟佛講的意思很接近。佛用現在的話來說,佛法就是講所有現象是波動;除了波動之外,什麼都沒有。現在科學家他不承認有物質的存在,他知道物質是假的,跟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他知道了,雖然知道,他沒有證得。就像我們一樣,我們現在讀了許多大乘經典知道,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、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,可是我們還是執著,我們還是分別,還是在造業,為什麼?我們跟科學家一樣,知道,這叫解悟。經教裡頭說得好,祖師大德教我們也教得好,解悟不能解決問題,要證悟才解決問題,要親證。

  解悟跟證悟差別在哪裡?解悟是你讀經,你聽教,你悟到了、明白了。雖明白,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,所以不管用,從前李老師常講,你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。只要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,你就受業力支配。受業力支配的人,就是六道眾生,你出不了六道。你學《華嚴經》,執著;你念阿彌陀佛,執著;你參禪執著,你持咒也執著,這不行,不管用。有執著就有六道輪迴,執著沒有了,六道就沒有了;你還有起心動念,你還有分別,那就是還有四聖法界。六道沒有了,有聲聞、有緣覺、有菩薩、有佛,雖沒有執著,有分別,有起心動念。

  在這個地方同學們就要知道,佛法修行的總樞紐就是禪定。你要懂得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是修禪定,絕對不是說只有禪宗修禪定,你就搞錯了,那是狹義的禪定,不是廣義。廣義的禪定,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的禪定,所以修行的方向目標相同,目標是什麼?明心見性。方向是什麼?大徹大悟。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得到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?方法太多了,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。淨土宗算不算?還算在裡面,絕對沒有超出。淨土宗你們看《彌陀經》裡面,教我們修行的目標,《彌陀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「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」,這是《彌陀經》上的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,心不顛倒就是智慧,沒有離開定慧。他用什麼方法?他用持名的方法。執持名號,你天天念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你念阿彌陀佛希望得什麼?希望得一心不亂,希望得心不顛倒。只要把執著念掉,你就得定,一心不亂就得到;只要把分別念掉,你就心不顛倒,智慧就現前,這個你都要懂。有定有慧才能往生,沒有定慧不能往生。定慧,那一定要學教嗎?教,學不學沒關係,不重要,就像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裡面所說的,這個事情無關經教。你學經教,沒有離開分別執著,這個教是世間宗教,佛法不講這個。可是近代太虛法師講這個,太虛法師講人間佛教,有分別執著這個佛教是人間佛教,世間法,不是出世間法。出世間法至少要把執著放下,世出世間對人對事對物不再執著,那你這就是出世間法,離世間。沒有究竟離,你所得的果位不過是阿羅漢、辟支佛而已,還不算是菩薩。

  所以念佛一定要懂,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很特別,不但定慧等學,還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。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沒有的,只有這個法門特別。所以這個法門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讚歎,一切諸佛介紹,一切諸佛宣揚,無比的殊勝。他只要念到功夫成片就成功了,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,功夫成片出不了六道輪迴。出不了六道怎麼樣?變成福報,人天福報。現在在我們世間,諸位所看到的,發大財的、做大官的,過去都是學佛人,都是念佛人,沒有念到功夫成片,來生生到人天享福。如果真的把執著淡化,不再執著,遵照普賢菩薩的教誨,看到別人做事不如法,起惡念,造作不善的行業,你應該用什麼樣態度對他?恆順。恆順眾生,不要放在心上,恆順;看到別人起善心,行善事,隨喜,隨喜功德這就對了。恆順隨喜這裡頭沒有分別執著,有分別執著不叫恆順隨喜,為什麼?你已經在造業。他造惡業,你跟他造;他造善業,你也跟他造,你在造業。為什麼?你有了善惡的念頭。諸位要知道,恆順跟隨喜自己沒有分別執著,這才叫恆順隨喜,菩薩道,你在行菩薩道。不管遇到善人惡人、順境逆境,你都在行菩薩道,就差那麼一點點,真叫差之毫釐,失之千里。一個會修行的人,跟不會修行的人,差別在此地。會修行的人很得受用,就是能大師所說的「常生歡喜心」,這是會學佛的。不要說佛法,說世間法,儒家會學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滿心歡喜,不會學的一樣常生煩惱,貪瞋痴慢時時刻刻現前。會學的,念儒書的、會讀書的人心平氣和,不亦悅乎。讀聖賢書跟聖賢人交往,他怎麼不快樂!

  所以什麼叫會,什麼叫不會。從前宗門,禪宗老和尚來測驗學生他的程度,提出一個問題問他,「你會麼」。這個意思很深長,會就契入。實在講,我再把它講白一點,再講得清楚一點,會就是你放下,那就會了。什麼叫不會?沒放下。問得不算高,執著,你會不會?學也好,不學也好,那個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肯不肯放下?你會不會放下?學教、讀經、聽講、研究、討論,《起信論》上教給我們的,教我們放下三樁事,第一個要放下言說相,聽講經的時候不要執著言說,不要執著,執著放下。不要執著名相,名詞術語你聽了就行,不要執著。第三個是不要執著心緣,心緣你不要去想,為什麼?一想就落在意識裡面去,就迷了。那不想,不想是跟你自性相通,不想,豁然大悟,他會開悟,會明心見性。一想就是第六意識,六、七識、阿賴耶起作用,想不得。這句話什麼意思?這個經文是什麼意思?永遠你不會開悟。為什麼?你用心意識,世間人永遠用心意識在研究。佛法不叫研究,佛法叫參究,參究跟研究有什麼差別?研究用心意識,參究不用心意識。不用心意識就是不分別、不執著、不落印象,這個高。你要是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,要真的會,會什麼?不分別、不執著、不落印象。不落印象是不用阿賴耶,不分別是不用意識,不執著是不用末那識,就第七識。六道凡夫起心動念都是阿賴耶、七識、六識,都它做主。你今天能反過來,會了,不用了,你只要不用它,你就成佛了。法相宗講轉識成智、轉迷成悟、轉凡成聖,這三個名詞是一樁事情。所以你會不會?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,所謂「千經萬論,處處指歸」,講什麼?就講這個。

  這句的題目『以大風力起世間』。風一動,宇宙就現前了。這個世界從哪裡來的?現代多少科學家、哲學家在研究,各有各的說法,沒有一個說法叫人心服口服。說法很多,現在沒辦法,大多數因為只在天文望遠鏡裡看到,宇宙不斷在膨脹,膨脹的現象那就是爆炸,所以大爆炸的理論是暫時被現在人接受,是個暫時的,看看還有沒有更進一步的發現。佛法裡頭不是的,佛法講一時頓現,這是真的,這不是假的。一時頓現說得是很清楚,真正能懂的人不多,什麼叫一時?什麼叫頓現?那一時是幾時?人家問哪年哪月?其實佛講得清楚,《楞嚴經》上說的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當處、隨處是同一個時候,這講得清楚。可是一般人天天念還是不懂,當處在哪裡?隨處在什麼地方?起心動念去找,那怎麼會找得到?為什麼找不到?沒有跡象可得。如何才能夠見到?甚深禪定,《楞嚴》上說「淨極光通達」。四禪八定都做不到,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,四禪生四禪天,四定是生無色界天,都出不了輪迴。阿羅漢所修的叫第九定,超越六道輪迴,《楞嚴經》上「九次第定」,比第八定還要深一層,到第九定這才超越六道,往上去還多的是!

  定在哪裡修?哪兒都能修。一切眾生根性不相同,這就要適合於自己的根性,八萬四千法門,適合八萬四千種不同根性的眾生,最方便的是用六字洪名修禪定。禪定沒有別的,就是要把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打掉,那就是禪定。所以念頭才一起,阿彌陀佛;念頭滅了,阿彌陀佛,為什麼?自性本無生滅,不生不滅。所以生,錯了,滅也錯了,統統把它歸到阿彌陀佛。哪一天你心真定了,這句阿彌陀佛大徹大悟,你就見性。這要念,念到功夫非常純熟。開頭是壓,念頭一起來阿彌陀佛,用這句佛號取而代之,這叫真會念佛。絕對不是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,一面念佛一面想東想西,這個沒有用處,古大德常說的「口念彌陀心散亂,喊破喉嚨也枉然」。

  我們看第一句說『眾生業報不思議』。業是造作,報是果報,你就曉得業報這兩個字,業是因,報是果。《寶積經》裡有幾句話,說閻羅王告訴那些墮地獄的眾生,閻羅王很慈悲,你們現在墮到地獄來了,他說我對你們「無有少罪我能加」。一般人都怪閻羅王,好像判得太重了,判你下地獄。閻羅王說我沒有絲毫能力加重你一點點罪,我做不到,那怎麼樣?是你自己造作罪業,你到此地來。你為什麼到地獄來?你的業力牽引著你來,是這麼個原因。你造善業,生天也是你的善業引導你來。佛法裡面講業有兩種,第一種叫引業,引導你到哪一道去。天有二十八層天,人間也非常複雜,你在地球上看,人種不相同,膚色不相同,那現在再看歷史文化不相同。所以你到哪個地方去投胎,是你業力引導你去的,閻羅王沒有能力幫助你,完全是自作自受,這一定要懂,引業。你得到人身,得人身的人很多,富貴貧賤不相同,這是什麼原因?這是第二種業,叫滿業,圓滿的滿,業各個人不一樣。滿業是你過去生中修的,譬如你很有錢、有財富,你過去生中喜歡布施。這你一定要懂得,不是說你有什麼智慧、手腕可以賺到錢的,不可能,賺不到,你命裡沒有你就賺不到;命裡面有的,無論從事哪個行業,你的財源滾滾就進來。有人來得很容易,有人來得很困難,這什麼原因?來得很容易的,過去生中布施很慷慨、很大方、很歡喜布施,這一生來得很容易;來得很困難,過去生中也布施了,好多人來勸你,勉勉強強拿出去,拿出去之後還要後悔,還是有果報來,那就賺得很辛苦,就這樣的。

  確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。講財富,統統有業因,聰明智慧法布施,健康長壽無畏布施,全是你前生修的。天神不能給你做主,沒有法子幫助你的,也沒有辦法說奪取你的,他做不到。所以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,誰定的?自己定的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這一生做了很多事情,沒人知道,也沒有人表揚你,好!來生得報。做了很多事情到處表揚,報紙也登著你,那是什麼?現在就報掉,名也是福報。所以古人教我們積德行善,叫積陰德。陰德是什麼?做了不要讓人知道,你現在就沒有果報,也沒有人讚歎你,也沒有人恭惟你,也沒有人尊重你,好,那福報就留到來世。做點好事情,大家都宣揚你,大家都讚歎你,報掉,這個道理要懂。你想想看,你是現在報掉好,還是留到來生?留到來生就變成大福報;現在報掉,零零碎碎報掉了,不痛不癢的報掉了。

  所以懂得這個道理,現在有人講你,好;沒有人講你,更好;有人讚歎,行;沒有人讚歎,更殊勝。絕不會沒有人獎勵我們,我們就算了,心裡就退心了,那是愚痴,你來生也有福,福不大。所以福報,要有真智慧才能修大福報,沒有真智慧大福報修不到。你個人所修的福,你自己一定會享受,你造的業也自己承當,沒有人能代替。如果再深一層來講,一切法無不是唯心所現、唯識所變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己心現識變,識是緣,心是因。講到業,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,你現在在做什麼事?正在造作的時候叫事,造完之後就叫業,造完之後什麼?阿賴耶裡面落了印象,那就是業。佛法裡面講,阿賴耶裡面有業習種子,習是習氣,這是種子,種子遇緣起現行,那就報出來了。業的相,業有體、業有相,佛法總是講體、相、作用,業的相是依根本無明。根本無明是什麼?就是阿賴耶,也就是起心動念。不起心動念的時候叫真心、叫本性,一起心動念就叫它做阿賴耶,就叫它做根本無明,或者叫它做一念不覺。說阿賴耶,這是阿賴耶的自體分,阿賴耶的本體,阿賴耶的本體就是起心動念。你的真如自性已經變成阿賴耶,一動念就變成阿賴耶,迷了!《起信論》裡面講的「無明業相」,無明是迷,業是動,它造作了,一動就是造作。

  所以真正修定的人,先開頭是什麼?閉著眼睛照顧自己的念頭,念頭不生那是定。那念頭起來,這修定的方法,你什麼都要不顧,你就顧這念頭,念頭起來了,你整個精神集中在念頭,這一照顧,念頭沒有了,念頭滅了。滅了還繼續照顧,它到哪裡去了,這個方法叫觀心,禪宗最早用這個方法。可是到後來這個方法很難修,為什麼?這個方法要很細心的人、很專心的人才能修,粗心大意一點辦法都沒有。所以以後祖師就換個方法,叫參話頭,參話頭就是照顧話頭,比觀心容易多了。我們念阿彌陀佛跟參話頭差不多,為什麼?你去照顧這個阿彌陀佛,不要把阿彌陀佛忘掉。特別在起心動念,念頭一動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念念照顧阿彌陀佛,不要把阿彌陀佛拋掉,所以跟參話頭異曲同工,沒有兩樣。世尊在《大集經》裡面講,「念佛是無上深妙禪」,這很多人不知道,不知道也就不會參,也就是只是念佛,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,沒有參究的功夫在裡頭。真會念的,禪跟淨是一,真叫不二法門,它是通的。但是不會,它就不通,禪淨不通,會的時候禪淨通!

  起心動念是阿賴耶的自體分,這是個無明動相,這一動就叫業,無明業相。從業相立刻就生,它就轉變,轉相,很快,它馬上就轉變。轉相是精神,一有轉相連帶著物質出來了,境界相,境界相就是物質。還有個說法,一樣的意思,叫見分、相分,轉相就是見分;相分就是物質,境界相,相分就是物質。現代科學裡面講的物質從哪來的?物質從精神來的,先有精神,後有物質。精神從哪裡來的?精神從無明業相來的。它的速度非常快,幾乎是同時的,確實它是有先後次第,但是太快了。快到什麼程度?實在講我們今天講億萬分之一秒,你怎麼能知道!所以佛法裡頭常講不生不滅,如果真的不生不滅,你說不生不滅有什麼意思?那就是空話,真有生滅。真有生滅速度太快,你看不到它生,才稱不生不滅,不生不滅講生滅的現象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這一念才動跟著轉相、境界相統統現前。這個現前是什麼?就是能大師開悟末後的一句話,「能生萬法」,整個宇宙現前。不是爆炸,哪來的爆炸?所以叫一念頓現。但是這一現馬上就變了,像閃電一樣,立刻就滅了;這個滅的時候第二念又起來,第二念還是迷,立刻就滅了,第三念又起來,念念迷,念念不覺。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宇宙,就是用念念的相續相,每個念不同,不同它相似,所以加上相似相續相,不是真的。《金剛經》上這個偈子講得好,形容宇宙的真相「如夢幻泡影」,一切有為法就是整個宇宙,十法界依正莊嚴真相是什麼?像夢境一樣,夢幻泡影,不是實在的。什麼人把它當實在?有分別執著的人把它當作實在的,誤會以為是真的。

  所以真正明白人在這裡頭,哪個是明白人?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幫助世間人覺悟,幫助世間人回頭,這是明白人。他在這個世間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。示現沒有起心動念,說法沒有起心動念,一切作為也沒有起心動念,這妙!所以示現,現而無現,無現而現,現跟無現是一不是二;說法也是如此,說而無說,無說而說。我們凡夫說跟無說是二,現跟不現是二,永遠墮落在二裡頭。二是什麼?現在科學家發現,科學家叫相對的。二是相對,愛因斯坦講相對論,宇宙是相對的,那是什麼?錯覺。實在宇宙沒有,哪來的相對?誰跟誰相對?所有一切相對都是你分別執著裡面產生。分別執著根本就沒有,哪裡來這個東西?

  今天這個世界,諸位對於種種衝突已經感到非常厭煩、感到不耐煩,如何能化解?找不到辦法,可是這個事情擺在面前,非常迫切。中國五千年來這個社會長治久安,一直到今天還維繫大一統,靠什麼?靠老祖宗的老辦法有效,老辦法的效果就是和諧社會、和諧世界。世出世間法,只有在和諧的環境裡面可以建立;動亂的環境,世出世間法都不能建立。所以安定和平是比什麼都重要。老祖宗用什麼方法?用倫理、用道德、用因果。這三樣東西叫根本法,現在講叫基本法,要從這裡建立。這三樣東西在儒是《弟子規》,在道是《太上感應篇》,在佛是《十善業道經》。《十善業道經》上講得非常透徹,人天法、聲聞菩提、緣覺菩提、無上菩提,都是以這個為根本。沒有這個根本,那些統統都沒有,沒有十善業道;換句話說,你人身就沒有。你來生到哪裡去?三惡道去了。下品十善是阿修羅,中品十善是人道,上品十善是天道,這叫人天佛法。離開了十善業道,人天佛法沒有了。

  《弟子規》裡面所講的五倫八德,倫理道德人天法,它那個人天法只到欲界,沒有離開欲界。但是佛的十善業道,可以一直通到最高的如來果地,因為它是聲聞菩提、緣覺菩提、無上菩提的基礎,它不斷往上升,這要懂。《太上感應篇》是道德、是因果,講求的是善有善果、惡有惡報。這三個根紮下去,和諧社會、和諧世界落實了,然後你在這裡才能建立世出世間聖賢法。成立世間的聖賢,建立出世間的佛菩薩,都要從這根本上建立。不在這上扎根,不行!我們在湯池這一年多做的實驗,只紮一個根,弟子規。中國自古以來是紮三個根,儒釋道三個根,根深蒂固。前個禮拜我在山東訪問,訪問山東大學,我跟校長、書記談到文化的三個根,他們非常歡喜,而且告訴我:我們希望山東將來紮三個根。非常難得。世界要想安定和平,要想化解衝突,除了用這個方法之外,沒有第二個辦法。過去七十年代,湯恩比博士就說得很明白,他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,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。英國人說的。這真正有學問、真正有見識才能說得出來。

  業的現相我們曉得了,這業相。業的體是什麼?體也叫業性,凡是佛法裡面講性都是體,叫性體、體性都行,這是他感召苦樂果報的因。大乘,佛常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這個心想就是業的體性,或者說阿賴耶識裡面的落謝種子,這是業的體性。我們現在心裡想的,想是現行,現行跟種子都是造業之體,所以念頭重要,不能有個惡念。不要以為惡念沒有什麼了不起,惡念都結成種子。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希望什麼念頭好?阿彌陀佛念頭。念念都是阿彌陀佛,除阿彌陀佛之外不要有其他的念頭,那將來你果報是什麼?你果報到極樂世界作佛去了。那是一切法從心想生,想菩薩,你將來果報是菩薩;想阿彌陀佛,你將來果報是成佛。現在人想什麼?想錢!想錢的果報是什麼?餓鬼,貪。貪是餓鬼道,瞋恚是地獄道,想的時候發脾氣,心裡不高興、憤怒,給諸位說,與別人相不相干?不相干。你懷恨別人、你侮辱別人、你罵別人,他受的果報很小,我常常講頂多三分,自己受的果報七分。為什麼?那是地獄的業因,你在造地獄的業性,這個東西麻煩大!所以起貪瞋痴的念頭是愚痴,聰明人絕不幹,為什麼?愚痴是畜生道。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,三惡道的惡業之體是貪瞋痴。

  受再大的委屈也若無其事,心裡是平靜的,沒有起伏,這功夫,這修行人。為什麼受了很大委屈,他心還平靜?想想經上一句話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這不是真的。他那個人是虛妄,不存在,我也不存在;他恭惟我也好,不存在,他毀謗我也好、侮辱我也好、陷害也好,都不存在。你想想這事實真相是剎那生滅,那你接觸的境界還不是一笑了之。一笑是什麼?會了,你真明白。你不會笑是什麼?糊塗他不會笑;一笑了之,真明白了,真明白什麼?不造業了。看到別人造業,自己不造業,不影響;不是看到他造業,我就跟他一道去。實在講這樣的人現在不多。對於諸法實相確實有了少許通達明瞭,順境很好,逆境也好,善緣很好,惡緣也好,蕅益大師說過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在於心」。你的心要清淨,與境緣好醜都沒有關係,無一不是自己修行的增上緣。順境、善緣不起貪心,沒有貪戀,逆境、惡緣沒有瞋恨,你三毒煩惱就轉變成菩提,轉煩惱成菩提,所以沒有一個境界對修行人是不利的。那你要不相信,看看《華嚴經》最後一品「入法界品」,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你就明白了。五十三參裡頭有惡緣、有惡人,善財童子心平氣和,全是善知識,恭敬禮拜,不斷把自己向上提升,這對的!

  眾生的業報不可思議,因為阿賴耶裡面有業習種子,你會有起心動念,所以一動念就是「風力起世間」。起無明風動,世間是什麼?世間就是萬物,就是宇宙。無量無邊諸佛剎土,想想看無量的時空,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十方剎海,十法界依正莊嚴,這是世間。三種世間,有情世間、器世間,器世間是物質的世間,智正覺世間是諸佛菩薩的世間,統統起來。眾生要沒有業報,給諸位說,不但這個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,再告訴你,一真法界也沒有,眾生也沒有,佛菩薩也沒有,這才是真的,這叫一真。還有佛菩薩,佛菩薩從哪裡來?大風力起的。你們都念《三時繫念》,中峰禪師說得好,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,彌陀哪來的?自性。都是大風起的,所以才有彌陀、才有淨土、才有十法界。如果沒有無明心動,這個宇宙是什麼現象?佛經上有句話叫「大光明藏」。那我們也可以簡單的說一句,宇宙是一片光明,什麼都沒有。說明自性是光明的。現在我們看到宇宙是黑的,你看沒有太陽,沒有月亮,沒有星星,那宇宙是什麼?一片漆黑。漆黑是什麼?無明。迷了就是無明,迷了光就沒有了。什麼時候覺悟?覺悟了,黑暗沒有了,真正覺悟的人沒有黑暗。就是說你們世間有黑暗,他沒有黑暗,你們看到天是黑暗,他看到天是光明,那叫真的覺悟。所以自己是不是真覺悟,自己要清楚,晚上看到外面天是黑的,不行,無明沒破。無明要是破了,沒有燈的時候你就看得很清楚,一片光明。

  這個道理現在科學也證實,科學證實什麼?這個光波,長波、短波都是沒有限量的。我們眼的能力在不同光波裡只能看一段,比這個光波長的我們見不到,比這個光波短的也見不到。如果統統都能見到,世界馬上就變了。譬如X光,我們見不到,有沒有?有。紫外線有沒有?有。如果能夠用紫外光,夜晚黑暗就沒有了。現在戰場上士兵槍枝上用紫外光線,他晚上能看到人,像白天他能看到,這是藉這個儀器。那個X光能透視,我們用儀器偵測出少數不同的光波,還沒有辦法偵測的太多了。心要一靜下來之後,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,眼的功能什麼樣的光波你全部都見到了。所以天空沒有黑暗,黑暗不是真的,是假的,哪有黑暗!這句話很有味道,「以大風力起世間」,這世間從哪來的?是從動來的,一念妄動,風就是代表動的意思。

  下面舉出這些例子就好懂,海,『巨海』;山,『諸山』,這我們講地球上就能看到,其他星球不說,單單講我們地球。『天宮殿』,地球上有沒有天宮殿?有。因為地球是凡聖同居土,有天神住在這個地方,他的宮殿凡人見不到,有緣的人也會見到。我們在很多傳奇小說裡面,看到有人見到天宮,大福德的鬼王、阿修羅王那都是住天宮,阿羅漢、菩薩更不必說了。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真有,我們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師法照他見過。他原本是參禪的,去朝五台山見到大聖竹林寺,走到裡面看到文殊菩薩,文殊菩薩在講經說法,他在那邊聽。講完之後向文殊菩薩請教:現在是末法眾生,大眾要修什麼樣的法門才能成就?文殊菩薩告訴他,淨土法門,專念阿彌陀佛。法照向他老人家請教怎麼念法?他教他,教他念。所以這個禪師以後就專門弘揚淨宗,變成淨土宗的祖師。離開的時候,處處還做記號,不要忘記了,下次再來。正在做記號回頭一看沒有了,宮殿沒有了,一片荒山,這才曉得菩薩示現,菩薩真在那個地方,不是有緣人見不到。像悟達國師得個人面瘡,在四川見到迦諾迦尊者,阿羅漢的道場也是金碧輝煌,大道場,有緣!病治好了下山,回頭一看沒有了,這道場不見了。他們見到菩薩道場。

  至於鬼聚集的地方就太多了,我們道場建立的時候,有位雷居士,雷居士他從事於影劇的,他講他們曾經拍電影外景,晚上很多人,就在香港。晚上拍外景,拍的時候肚子餓了,看到沒有多遠有條街,也不管,反正街上有賣東西的,去吃,吃完之後就回來。到第二天各個上吐下瀉,怎麼回事?這吃什麼東西?結果吐出來的是泥巴,還有些小蟲,吐這些東西。好多個人奇怪,昨天晚上大家想想看,再去找,再去找的時候是墳地,才曉得昨天晚上遇到鬼,那條街是墳地。他們也在那邊開館,也賣東西,這是真的,絕對不是假的。他遇到這些事情,那個時候他到新加坡來看我,我就叫他把這些故事講了,我們錄個光碟。好像這光碟還有還在,那時候是錄影帶,好像我們有他這個報告。完全是真的,他見到太多了,他說一點都不假。這世間人鬼雜居,有人住的地方就有鬼。這個山有靈氣,決定有菩薩、阿羅漢、有天神他們住在那個地方,有靈氣,叫天宮殿。

  『眾寶光明萬物種』。萬種物就是一切萬物,動物、植物、礦物、山河大地。這兩句話就是能生萬法,這萬法哪來的?「眾生業報不思議」,業力變現的。現在我們的環境很不好,自然生態被破壞,這是什麼?惡業。所感得的報應是什麼?天然災害。現在的話叫天然災害,其實不是的,是眾生業報,業報就是地震、水災、風災、火災,就是這些東西。貪心帶來的是水災,瞋恚帶來的是火災,火山爆發,海底火山爆發引起海嘯,愚痴是風災,傲慢是地震,不平。所以現在講環保只講表面的不行,不能解決問題,一定要講求精神的環保。佛告訴我們如何叫這些天災人禍都能夠遠離?佛說一句話,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天災人禍就沒有了。這不是迷信,這是業感,人不造惡業,風調雨順,天下太平;人念念不肯放棄貪瞋痴,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,人不報復你,大自然報復你,你的業感。所以這要懂得,這就是能生萬法。

  下面是講它的作用,『亦能興雲降大雨』。雨雪風霜、這些雲霧也都是業感,沒有什麼自然的。你所遇到的跟你的業有關係,你沒有這個業你遇不到。這些事情確實只有在佛經裡面能看得這麼透徹,能講到這麼清楚。『亦能散滅諸雲氣』,能興雲降雨,也能夠散滅它,全都是業力。這個業力裡頭關鍵是個緣。萬法因緣生,因是固有的,可是它現相一定靠緣,緣就是動,風是動作。你有動作,你現前、過去宿世造那些因統統會現前。『亦能成熟一切穀,亦能安樂諸群生』。這善緣使你豐收五穀雜糧,風調雨順,社會和諧,世界和平,安樂諸群生。

  從現象上來說,四季的循環,人活在這個世間,北京一個老醫生告訴我,他勸我回來,以前住在新加坡,他說新加坡沒有四季,對人的身體不好。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行,為什麼?他生在那個地方他能適應。我們生在溫帶的地區,到那裡去就不行,就多病,所謂水土不服。哪個地方的水土養哪個地方的人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。所以他勸我:你還是要住四季分明的地方。我說我住香港。還可以,他說最好住北京。實在講的你是什麼地方生長的,那個地方是最適合你,這是在這小小地球。你在寒帶生長的,寒帶最適合你,你到熱帶就不行,你肯定多災多難,不適合你。人如此,動物、植物也不例外,寒帶的北極熊,你把牠放到熱帶去,幾天就死了,牠活不下去。寒帶的植物在熱帶不能生長,熱帶到寒帶亦復如是,你就知道。現在這些人很可憐,不懂這個道理,講求飲食,所以吃出奇奇怪怪的病,為什麼?他不是吃當地的。海外哪些地方找的都不適合自己,他偏偏要找,價錢又高,吃了一身病,不曉得病從哪來的。

  這個道理中國人講得最透徹,你看看《禮記.月令》,哪個月土裡長什麼東西,你吃它就是最健康的。十二個月不一樣,而且最講究的,是你住在這個地方,生長這個地方,這個地方周圍三十里,那最適合,一百里還可以,再遠不太好了,那個養分絕對不能跟這相比。所以一方土養一方人,你要愛惜土地,你要珍惜它,不要到外面去找,外面不適合你,這大道理在,它能夠安樂諸群生。這兩首偈完全是講大自然跟人是一體,為什麼?全是業報變現出來。土地是業報,山川、花草樹木、五穀雜糧無一不是業報。一般佛法講業感,感就是報,這個地方用得非常明顯,確實一飲一啄無非業報,前定就是業報。

  最後這首,這就比喻菩薩大願學成,學成也離不開業報。『風不能學波羅蜜』。波羅蜜是印度話,翻成中文意思,究竟、圓滿的意思,古時候翻為到彼岸。這樣翻,到彼岸就是我們中國人的諺語講,到家了,到家就圓滿了。無論你學什麼,你功夫到家了,印度人都叫波羅蜜。你炒菜,菜炒得非常好,某人的菜到家了,燒菜到家了;某人幹哪一行到家了,他做到最好,波羅蜜是達到究竟圓滿的意思,風沒學,它能成就萬法。『亦不學佛諸功德』,佛的諸功德是什麼?是戒定慧,持戒有功,禪定現前;修定有功,智慧就開了,大徹大悟。戒定慧是諸佛的功德,風沒有學它能成就,這個風是業力,業力遇緣能成就萬法,能成就一切諸法。『猶成不可思議事』,我們今天講的整個宇宙大自然的現象,都是眾生一念不覺,起心動念變現出來的,這才是真的,這事實真相,無明業力能現這些現象。『何況具足諸願者』,這個具足諸願就是菩薩,菩薩的諸願是什麼?菩薩在因地發的願太多,各個不相同,歸納起來不外乎四條,就是四弘誓願。無論你發的什麼願,最後歸納起來不超過這四大類,第一個是度眾生的願,菩薩修行能成就,這一願是動力,他能夠精進不懈,為什麼?為度眾生,看到眾生苦。

  我們在《地藏經》上看到,婆羅門女能有成就,光目女能有成就,動力是什麼?母親造作罪業墮惡道,一心一意想幫助母親離開惡道苦,認真修行。兩個功夫都不錯,都是念佛法門,婆羅門女念到一心不亂,事一心,不是理一心,事一心不亂,怎麼知道?她在定中能夠去參觀地獄。無毒鬼王告訴她,這個地方一般人不能來,只有造地獄罪業的能來,第二個是菩薩;除這兩種人,沒有人能見到地獄。所以我們知道她念這一天一夜,念到一心不亂,才有能力去遊地獄。光目女是夢中境界,那是什麼?功夫成片,她比不上婆羅門女。所以婆羅門女能把她的母親從地獄超生到忉利天,而光目女只能把她的母親超度又到人間來,是她家裡佣人生的一個小孩。他告訴她,他壽命只有十三歲,十三歲死了之後,希望再做功德迴向給他,他還能得人身,繼續修行。所以自己不成就幫不了別人,自己成就愈大,你幫助別人的能力就愈強,就這麼個道理,我們在《地藏經》上講得很清楚。

  你要想自己勇猛精進真正能成就,你要真發願。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天天念在嘴唇裡沒用處,沒有心。看到這個眾生,我討厭他,恨透了他,眾生無邊誓願度,這個例外,這個不度,是不是這樣的?你的願就不圓滿!這菩薩大願,怨親平等,那才是真的。那要怎麼度?你都要斷煩惱,你的煩惱不斷,你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,你還能度人嗎?煩惱斷了之後還要學法門。煩惱斷的時候德行有了,孔老夫子教學第一個德行,佛教人也是這樣的。你沒有德行,你就不能成就學問,你有學問也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先斷煩惱,也就是先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然後法門就通了。最後是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為什麼要成佛?成佛才能普度眾生,遍法界虛空界眾生有感,你就有應。所以成佛為什麼?成佛是為普度眾生的。你不成佛,你能度一般眾生,阿羅漢、菩薩你就度不了,你跟他們程度差不多,必須要比他高,所以成佛才能圓滿度一切眾生,道理在這個地方。

  具足諸願,那就是他的四弘誓願圓滿了。圓滿是佛,不是菩薩,至少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法身菩薩、法身大士,他的願行,就是他的願力超過眾生的業力,所以能幫助苦難眾生。現在我們想想菩薩這麼慈悲,我們現在地球上人這麼多災難,他為什麼不來?他為什麼不加持?給諸位說,天天在加持,念念在加持,為什麼還有這麼多?你不聽,你不接受。菩薩禮物送你你不要,你把它丟掉,這就沒有法子。幫不幫?幫,絕對沒有說是遺棄的。等你受報,你不接受,等你受報,到受報的時候吃盡苦頭,那個時候求佛菩薩幫助,佛就來了,那管用,跟你講你能接受,你能信,你能理解,你能夠回頭。菩薩對於一切苦難眾生,無盡的慈悲,真能幫助你。我們很幸運,我們能信能解也能行,得到佛菩薩的幫助,天天得到,念念得到,所以生活得法喜充滿,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,這就是願行的果德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