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八七四卷)  2002/10/3  澳洲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874

  諸位同學,請看右旋十海,第八寶莊嚴海所持的佛剎,這也有二十層,請看第十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妙華燈幢,佛號究竟功德無礙慧燈。】

  從世界的名號,我們能得知這個世界居民大致上的狀況。『妙華燈幢』,顯示這個世界的眾生,在大乘佛法修學有殊勝的成就。「妙華」是代表大乘的法門,「燈幢」那就是學習成績的表現。佛陀的德號是此時此處教學的綱領,『究竟功德無礙慧燈』,功德達到究竟圓滿,如來果地!教化的對象,也就是說哪一等的學生才有能力接受如此的大法,使我們當然就想到法身菩薩。所以,這個世界肯定是純一清淨,因為世尊在這個地方的教學是「究竟功德」。戒定慧是功德,六度十波羅蜜是功德,普賢十願是功德;做到究竟圓滿,只有法身菩薩才能承當。對我們來說,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做到究竟,但是不能不做。特別對「功德」這個名詞要很清楚、很明白,不能把這兩個字的意思解錯了。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同修,功德跟福德混淆不清,把修福德當作是功德,這個錯不小!為什麼?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,能提升自己的境界。在五十一位菩薩階級裡面,功德能幫助你提升,福德不能。

  「無礙慧燈」,當然是說的無礙智慧,諸佛如來究竟極果所證的無障礙的法界,清涼大師在本經裡面跟我們說的,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。無礙,沒有智慧怎麼能得無障礙境界?所以慧是能證,無障礙的境界是所證。重要的是慧,慧由定顯發出來的,定一定由持戒來促成。雖然都是自性本具,沒有緣,性德不能現前;所以緣,一切諸佛如來都重視。佛法裡面講一切法,講緣生,不講因生,特別重視「緣」這個字。再看下面第十一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善巧莊嚴,佛號慧日波羅蜜。】

  『莊嚴』再加上『善巧』那是美不勝收,「巧」是巧妙,不但有巧思,還有巧妙的工藝。我們知道,不要說法身菩薩的報土,就是阿羅漢的報土,欲界最高的一層,他化自在天的報土,已經讓我們見到不思議的善巧。為什麼?所有一切受用不勞營造,這是真正不可思議。我們這個世間一切要靠自己經營建造,我們希望有一所房屋,自己要去構思,要去畫圖,要去召集工匠來營造。這是我們世間,福報要跟諸天來相比,差遠了。人世間帝王的宮殿都是經營建造的,不像天上的宮殿,一切都是化生的,變化所作,這個變化是隨心所欲,這才顯出自在。一層比一層巧妙,忉利天人的福報比不上夜摩天,夜摩天的福報比不上兜率天,兜率天比不上化樂天,化樂天比不上他化自在天。如果到法身菩薩的境界,那我們就沒有法子想像了,只能說那是無比的殊勝。

  「善巧莊嚴」,善巧莊嚴從哪裡來的?我們可以從如來德號裡面得到一點消息,『慧日波羅蜜』。這句話要用我們現在普通話來講,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,成就無比殊勝的善巧莊嚴,歸根結柢,智慧重要!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終極的目標,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。悟的目標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,如來果地上才圓滿,等覺菩薩還不圓滿。成了佛之後,又怎麼樣?成了佛之後,要為一切眾生去表演、示現。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有緣的眾生他是什麼樣的程度,就做什麼樣的表演,逐漸把眾生的程度向上提升;提升到究竟圓滿,佛的教學對這個人告一個段落。虛空法界諸佛剎土裡面,還有無量無邊無數的眾生,有些還沒覺悟,有些覺悟了沒有圓滿,所以菩薩為一切眾生示現教化,永遠沒有停止的。再看第十二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栴檀華普光明,佛號無邊慧法界音。】

  「栴檀」,寶香!『栴檀華』,栴檀樹開的花,這是比喻,不但有香而且有花。香花是一切眾生都喜愛的,沒有眾生不愛香花的,所以佛門裡面「迎請」都離不開香花,「香花迎,香花請」。世俗裡頭也有,我們通常在飛機場常看到,在輪船碼頭常常看到,貴賓稀客來訪,我們都獻花;還有些地方用花串成縵,獻花縵,香花迎請。香花表戒定六度,我們通常講三學六度,表這個意思。三學六度有了輝煌的成績,普放光明。三學六度是自受用,是自己的性德,自己的德行成就了,必定能感化眾生。從他的感化、從他的影響,就是放光動地。

  由此可知,菩薩發願普度眾生,用什麼度?一定要用自己實際修行的成就來感化眾生,這叫度。所以佛在大經裡頭常講「自己未度而能度人,無有是處」,這話有很深的道理在。你自己沒有做到,你想影響別人,沒有這個道理。戒定慧你做到沒有?六和敬你做到沒有?四攝六度你做到沒有?你做到,肯定能感化人,被你感化的那個人就得度了。這在佛法裡常講的「佛度有緣人」,被你感化的是有緣,你不能感化的,沒緣。為什麼不能感化?至少這裡頭有兩個因素;第一個因素,我自己的修行功夫不夠,這是一個因素。第二個因素,對方的眾生業障非常深重,這兩個因素。有些人受感動了,他業障輕,我們一點小小的成就,他就受感動。業障深重的怎麼辦?我們自己要加功用行,我們要以深度的功夫,他看了才會受感動。

  諸佛如來何以能感動那麼多眾生?我們曉得他的功夫深,徹法底源!修行功夫到圓滿了,三學圓滿、六和圓滿、四攝六度樣樣都圓滿了。但是諸位要曉得,依舊有很多眾生對如來的示現不見不聞,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看到業力不可思議。所以大乘經上常說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煩惱習氣的力量太大太大了,經中常說「能敵須彌,能障聖道」。我們發心學佛,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不能不認真努力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。不從這上面著手,這一生的修學必定空過。

  佛的德號『無邊慧法界音』。「無邊慧」是佛的自證,無量無邊的智慧,佛成就了、圓滿了。「法界音」是化他,教化眾生的範圍是遍法界虛空界,沒有侷限的,你看看這個心量多大。在佛法裡面講這是本心,你的心量原本就是這麼大。我們迷失了自性、迷失了本心,現在起心動念範圍非常窄小,這是迷,這不是悟。再看下面第十三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帝網幢,佛號燈光迴照。】

  世界的名稱是從比喻上說的,帝釋天的羅網,『帝網幢』也非常壯觀。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得這個世界眾生修行的成果。佛在這個地區教化,用的方式是『燈光迴照』。我們就名號來思惟觀察,很像中國古代孟夫子所說的,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;孟子又曾經說過「反求諸己」,這都是「迴照」的意思,真正修行人懂得。你看《楞嚴經》上,觀世音菩薩向大眾報告,他用什麼方法修行證果的。菩薩自己說,他用的方法是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,反聞就是迴照。凡是修行真正有成就的人,菩薩也好、羅漢也好,乃至於世間大聖大賢,哪一個不是用這個方法?反求諸己。《壇經》裡面講的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。他六根不會向外面跑,他能夠收攝,都攝六根就是反求諸己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

  凡夫不一樣,所以永遠做凡夫,而且一世不如一世。為什麼?他的罪業在累積,天天在增長,天天在加深。怎麼知道他在那裡累積加深他的罪業?所有一切過失都是別人的,錯了!跟覺悟的人那個態度完全不一樣,覺悟的人所有一切過失是我自己,別人沒有過失。這個道理很深,一般世間人看不出來,他不能理解。他在旁邊看,明明那個人有過失,你怎麼說沒有過失,你自己有過失?如果你真正懂得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這兩句話你懂不懂?你聽了:我懂!你不懂,你要懂了你才曉得世間沒有過失,過失在自己,這一切不善是我性識變現出來的。你找那個不善的根在哪裡?根是自己的性識,是自己心現的、自己識變的,你怎麼能怪外頭境界?這是你真正把根源找到了。

  怎麼樣轉變外面境界?還是從自己的心識上轉變。外面這個境界不好,我的心不好、我的識不好。心是什麼?妄心。識是什麼?阿賴耶含藏的一些習氣種子。我自己的生活環境,無論是物質環境,無論是人事環境,都是自己心識裡頭變現出來的,你怎麼能怪人?你怪人只有增加麻煩,不能解決問題。諸佛菩薩、法身大士他們的問題為什麼能解決?他們就是懂得反聞聞自性。他不在外頭境界改,他在自己內心改;內心務必要修到純淨純善,那個問題自然就解決了,這個道理很深很深!我在大乘經教裡頭,經過五十年的薰習才明白這個意思。明瞭之後不向外求了,能回過頭來向自性裡面去求,你才能夠真正入無障礙的法界。你要不知道從心性上去求,六根往外頭六境上去跑、放逸,凡夫!

  我們自己過去無量劫以來都是六根放逸,流向六塵境界回不來。所以,只見別人過,不見自己過,自己永遠不知道懺悔,不知道改過自新。起心動念都是責怪別人,責怪老天爺不公平,責怪老天爺辜負我,你說糟不糟糕!不要說這種行為了,這個念頭就是很重的罪業,這是平常最容易犯的。我們不說別人,說自己,自己會不會常常有這個意念?特別是我們以善心善意對人,別人以惡意來回報,心裡感到難過。不了解事實真相,沒有智慧。如果有智慧,了解事實真相,就不會見怪了。逆境惡緣心平氣和,不再受外面境界的干擾,心行得其正,常常知道回光返照,這是內省的功夫。世出世間聖賢他為什麼能成聖成賢?凡夫何以能成佛成菩薩?沒有別的,內省。他會做這個功夫,他這個功夫綿綿密密,從無間斷。所以他的德天天在加厚,他的煩惱習氣天天在輕,他的智慧天天在增長,不一樣,內省功夫得力。這個世界佛陀苦心在這裡教誨,大眾認真學習,成績顯示出來了;帝網幢世界那就是成績、是果報。再看下面這一段,第十四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淨華輪,佛號法界日光明。】

  我們看世界的名號,知道這個世界佛陀的教學很普遍,很成功。『輪』就是教學、教育,我們今天講推動、推行、推展都是輪,沒有輪怎麼推法?推動大乘的教學,『淨華』是大乘,清淨的三學、六度、十波羅蜜。當然首先是心清淨,心不清淨,一切法都不清淨。為什麼?一切法是心現的、識變的。所以佛法常說心清淨則身清淨,身心清淨,境界就清淨。境界不清淨,境界是我們的生活環境,不清淨,根源是我們的心不清淨。

  由此,我們明瞭在日常生活當中,我們要懂得保持身清淨。不但身體要清淨,衣著整齊清淨,這是表法。儒家講的禮,服裝叫禮服,衣是表禮,整齊清潔,這就是以禮待人。現在在社會上,大的喜慶宴會,我們都知道要穿禮服,表示對與會大眾的尊敬。我們住家在這個地方,我們的房子每隔個兩三年要油漆粉刷一番,院子裡面的花草也要照顧得整整齊齊。為什麼?對我們居住的地方尊敬。跟我們同在一起的這個地方的居民,每一個人家裡面,裡頭不說,外面都是整整齊齊的,他對社會大眾尊敬。不能說你的家在此地你都不整理,凌亂不堪,你對不起你的鄰居,對不起你的街坊。有些地區,鄰居看到你們住的地方幾個星期都沒有整理,環境非常凌亂骯髒,鄰居會打電話給警察,警察會派人來替你整理,整理好了向你收費,這是正確的。如果你家裡面今天有賓客來,有朋友、親戚、客人來了,你家裡面也要搞得整整齊齊,為什麼?對客人的尊敬。那不是貴客,我的親戚、朋友、兄弟姊妹,今天到我家來做客,我要不把家裡打掃乾乾淨淨、整整齊齊,對兄弟姊妹不尊敬。諸位細細想想,整潔是對別人尊敬的具體表現,凌亂不可以!尤其是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處處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;換句話說,不是為自己做的,是為眾生做的。希望眾生都知道整齊清潔,都知道尊重別人,尊重社會。所以清淨心就是清淨身、清淨環境。修學,三福六和、三學六度,我們淨宗同學修學的綱領,用清淨心那就是清淨華輪。

  『佛號法界日光明』。「法界」形容心量之大,心包太虛,量周法界。「日光明」都是代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沒有一法離開智慧,沒有智慧你就迷了。三福六和、三學六度、十願,這是我們平常學習的綱目,都是性德的流露,都是般若智慧具體在落實,沒有智慧你不會去做。許多同修為什麼做不到?智慧沒現前。智慧現前不要勸,自自然然就做到,他不迷了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上面第十五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大威曜,佛號無邊功德海法輪音。】

  『世界名大威曜』,「威」是德,「曜」是慧,沒有大德大慧,不能有這個稱號。由此可知,這個世界上的居民,道德、智慧是所有大眾共同遵循修學的。佛的德號『無邊功德海』。「海」是比喻。這一句重要的字眼是在「功德」,佛帶頭修積,佛為眾生做示範,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,所以「無邊功德海」。『法輪音』這三個字是說佛在這個世間也是以音聲作佛事,為一切大眾講經說法,在教學!「無邊功德」,身教;「法輪音」是言教,豈不就是世尊在經典上常常教導我們的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。無邊功德是在表演,是在演;講經教學是在說,這個名號裡頭含的是這些意思。這樣真實寶貴的開示,我們做學生的、做弟子的,確確實實須臾不能離開,離開就走邪道了。

  學佛多年成效不彰,我們的成績效果不明顯,什麼原因?佛教導我們學習的總綱領,我們沒有做到,疏忽了。我們沒有做到「受持」,即使有讀誦,沒受持,不知道受持比讀誦還要重要。從哪個地方看出來?從有些老太太、老先生,生活貧困,從小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,他當然不能讀誦。好不容易學會一部《彌陀經》,這個經他能背誦,字還是不認識,完全靠記憶,靠聽、靠記憶,但是他能夠受持這一句六字洪名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他接受了,他相信,他能保持;在一切時一切處,這一句阿彌陀佛在心上、在口上沒有失掉。心裡頭什麼妄念都沒有了,什麼分別執著都沒有,別人對他好,阿彌陀佛!對他不好,阿彌陀佛!總歸就這一句阿彌陀佛,念上幾年,他預知時至,他往生了。這是證明受持比讀誦重要,真正有受持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無論修學那個法門,確實展現出不可思議的成就。

  我們今天沒有成就,是我們對於佛陀的教誨沒有接受,這是講真話,沒有能夠保持。這個保持是念念不間斷,單單早晚課,不管用,只能夠說比不做好一點而已;二六時中念念無間,這樣保持才管用,轉境界轉得很快!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無論是順境逆境,無論是善緣惡緣,歡歡喜喜一句阿彌陀佛。除這一句阿彌陀佛,心地真的是純淨純善,純淨純善就是一個妄念都沒有、一個雜念都沒有。這個人雖然不識字,雖然沒念過書,雖然不懂經教,往生的品位不低!他具足了真正的信願行三資糧,他具足了真正的菩提心。什麼是菩提心?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都一句阿彌陀佛,菩提心!他不跟人計較,順境善緣沒有貪戀,逆境惡緣沒有瞋恨,你說他這個心是不是菩提心?菩提心是真心,他對人沒有妄心,無論對什麼人歡歡喜喜,阿彌陀佛,真的像彌勒菩薩一樣。中國道場一進山門,彌勒菩薩坐在當中,你頭一眼看到,這個老太太真正學會了。不是一般人所及的!李老師過去常常給我說,智,上智我們比不上,不可及;愚,下愚也不可及。老師常常講上智我們做不到,不是一生能成就的,那應該怎麼樣?要學下愚,學愚。學愚還學不像,自己常常抱著慚愧的心,學愚,學不像,愚不可及。

  在這一段經文裡頭,大威德、大智慧,曜是大智慧,威是大威德,有德有智是要修積無邊功德。接受佛的教誨,還要把佛的教誨從自己身上、從自己口中發揚光大。從自己身上成就大德,從自己口上成就光明;說法是口放光明,覺悟眾生。請看第十六層,再上面一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同安住寶蓮華池,佛號開示入不思議智。】

  世界的名號好,『同安住寶蓮華池』。「寶蓮華池」是諸佛的實報莊嚴土。由此可知,能夠在這個地方安住不是凡夫,都是法身大士,才能安住在諸佛如來的報土。可是有一個特別,這個特別就是阿彌陀佛的報土,跟其他諸佛剎土不一樣。阿彌陀佛剎土的凡聖同居土就是寶蓮華池,所以能夠接引一切世界裡面煩惱習氣沒有斷的眾生,都能夠帶業往生。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頭沒有的,所以諸佛對彌陀的讚歎,稱他為「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」,道理就在此地。

  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,除彌陀淨土之外,一切諸佛報土裡頭沒有。一切諸佛報土裡頭,實報莊嚴土跟極樂世界是一樣的,同居土、方便土不一樣,因此彌陀才被諸佛尊稱為佛中之王。我們的緣,實在講是無比的希有殊勝,這一生能夠遇到這樣的法門,太難得、太希有了。這一生遇到,要不能成就,那實在講太可惜了,太遺憾了。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都不能相比,我們自己不能不明瞭。你真正明瞭,你才會把這個機會緊緊的抓住,不會失掉這個機緣,這一生當中務必成就。學老太婆,多好,能成就!學聰明人、學大通家,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,耽誤這一生不能往生,你說多可惜。往生淨土,親近彌陀,是我這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樁大事。我天天在做,念念不捨,我以這個成就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。否則的話,拿什麼迴向?迴向偈一開頭「願以此功德」,你拿什麼功德?這是真實功德。「同安住」,在這個「同」字裡面,我們看到圓滿的六和敬。

  『佛號開示入不思議智』。我們想想「不思議智」是什麼?我們的同學,《無量壽經》念得很熟,你們想想看不思議智是不是《大乘無量壽經》?是的,一點都不錯。不思議智是不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?《華嚴》是《無量壽經》的廣說、細說,《無量壽經》是《華嚴》的略說,是《華嚴》的綱要,這兩部經是一部經,一個詳細說,一個簡單說。入不思議智,就是入華嚴境界、入彌陀境界。《華嚴經》最後真的是入彌陀境界,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學《華嚴》,這是《華嚴》修學關鍵的所在,不能忽略。《華嚴》歸淨土,《華嚴》真正通達明瞭了,這一句佛號肯定受持,念念不離、念念不會失掉。世尊為這個世界大眾、為一切眾生做如是的開示。再看上面第十七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平坦地,佛號功德寶光明王。】

  這個『世界名平坦地』,我們從果德就能夠體會到此間居住大眾的心行。他們心平等,他們的行平等,心行平等,當然感得大地平正,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西方世界是地平如掌,我們相信,我們能夠理解,因為我們肯定佛常常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一切法就是講的十法界的依正莊嚴,依報正報種種莊嚴,從什麼地方生的?從心想生。這個世間的人他的思想、他的行為真誠清淨平等,他感得的果報,居住環境的果報,當然是平正。

  『佛號功德寶光明王』。「功德寶」,如來從初發心到成佛,積累的功德都與性德相應,稱之為寶。無量劫來,起心動念不悖性德,這是自己成就了;自己的性德放光,遍照法界,利他!稱之為王。我們今天學習,我們沒有見性,只有跟隨見性的人;見性的人是諸佛如來、是法身菩薩,我們跟他學習。普賢菩薩是明心見性的人,文殊菩薩是明心見性的人,都是古佛倒駕慈航到這個世界來,現菩薩身,協助本師毘盧遮那佛接引教化眾生。菩薩為我們示現的心行,普賢十願存心、文殊十度成行,這就是性德圓滿的流露。我們果然明白了,依教奉行,豈不就是隨順性德,要記住!我們的願跟諸佛的願相同,我們的行跟諸佛行相同,哪有不成佛的道理!佛的願就是普賢願,佛的行就是文殊行。我們在這麼多年學習過程當中,把諸佛如來在經教裡面所說的大願大行,我歸納成二十個字,果然能受持,無量功德。我們用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常存如是心,這是佛心。用這個心來修普賢十願,來學文殊十行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人對事對物自自然然就與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、念佛相應,這是佛道,法身菩薩大道。我們在這個大道上行走,是無比殊勝莊嚴,這就是「功德寶光明王」的意思。

  我自己行道,這個行道諸位要記住,心是佛心,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是佛心,是我們自己的真心;普賢的十願是佛願;文殊的十行是佛行。自己果然能夠受持,依教奉行,念念不違背,自然就放大光明。你心地的光明,真誠的光明,清淨光、平等光、正覺光、慈悲光;從願裡面放光,禮敬光、讚歎光、供養光、懺悔光;從行門裡面放光,布施光、持戒光、忍辱光、精進光,光明遍照法界,真學佛!以此功德求生西方淨土,你們諸位想想,是不是應該上上品往生?這個事情不難,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幹!再看下面第十八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香摩尼聚,佛號無盡福德海妙莊嚴。】

  這個世界也好,『香摩尼聚』。摩尼是如意寶,「香摩尼聚」不是一般的摩尼寶,是戒定慧的摩尼寶。「香」表戒定,又表五分法身;五分法身裡面有慧、有解脫、有解脫知見。所以我說這個香摩尼就是戒定慧三學,這個世界的眾生人人都修戒定慧,所以稱之為「香摩尼聚」。『佛號無盡福德』。無盡福德從哪裡來?從戒定慧裡面生的,顯示在外面,微妙莊嚴,名號功德不可思議!教導我們在大乘佛法,日常生活當中如何修學。常念三學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要以三學為準則,不能違背。三學裡面的戒學,戒學的根本,五戒十善尤其是重要。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九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微妙光明,佛號無等力普遍音。】

  世界的名稱好,確確實實充滿了真善美慧,這個世界在我們想像當中,肯定是純一清淨。『佛號無等力普遍音』,名號裡面都具足自行化他,大乘,一乘法。「力」是能力,如來果地上一切能力都圓滿了,十地菩薩比不上,等覺菩薩也比不上,所以叫「無等」。通常大乘經裡面舉例而言,講十種特殊的能力,如來果地上的十力,前面講過幾次。這是自己德行智慧的成就,是究竟圓滿的成就,成就之後要廣度眾生。十方世界一切眾生,耳根利的佔的比例很大,所以佛常常以音聲作佛事,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。六根聰利,實在講無過於眼根、耳根。所以佛示相是應一切眾生的眼根;言說,應一切眾生的耳根,希望他見色聞聲能開悟。做一個好的樣子給眾生看,總是做出覺悟的樣子。再看這一大段最後的一小段,第二十層:

  【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,有世界名十方普堅固莊嚴照耀。】

  這個名號好,這世界好。

  【其形八隅。】

  它的形狀有八個角。

  【依心王摩尼輪海住。】

  這一句是說它的依住,『心王』是阿賴耶識,也可以講八個識、八心王。

  【一切寶莊嚴帳雲彌覆其上。】

  這是講世界上空的莊嚴。

  【二十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。】

  最上頭的一層,圍繞的世界多!

  【純一清淨。】

  法身菩薩的報土,如來的實報莊嚴土。

  【佛號普眼大明燈。】

  我們看這個世界的名號『十方普堅固』。我們曉得什麼最堅固?自性、性德,真實的堅固。它能現能變,能現的,虛空法界;能變,剎土眾生。所現所變的會壞,有成住壞空,能現能變的不壞,所以用金剛來比喻。實際上金剛還是會壞的,在一切物質當中,它最堅固;換句話說,它最耐久,但是畢竟還是要壞的。真心本性永遠不壞。「十方普堅固」是指的性德,這個世間的人各個都是明心見性,當然是純一清淨,法身菩薩住的地方。

  『莊嚴照耀』,就像我剛才在前面說的一樣,真心莊嚴普照,性德莊嚴普照,稱性之行也莊嚴普照;與性德相應的色相,還是莊嚴普照。總而言之一句話,起心動念、一切造作不能不與性德相應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世間人不懂,我們不能夠隨順世俗,隨順世俗,你的結果不能離開六道輪迴。我們要隨順性德,不但超越三界六道,超越十法界,回歸到一真,回歸到實報莊嚴土,這才是真正覺悟的人,真正明白的人,真正獲得一切寶莊嚴。

  『佛號普眼大明燈』。「普眼」就是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十眼圓明,《金剛經》上說的五眼;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。普是普遍,遍照。觀世音菩薩現的千手千眼表什麼意思?眼到手到,所謂是千處祈求千處應,那個千為什麼說千不說萬?是因為菩薩現的相,千手千眼,千處祈求千處應。實在「千」並不是數字,千是表大圓滿。《華嚴經》上用十代表圓滿,百千大圓滿!由此可知,菩薩現無量無邊身,不止千手千眼,見到眾生有苦難,立刻就去幫助。也許同學說,我現在有苦難,觀音菩薩為什麼不來幫助?觀音菩薩來,就在身邊,真的來幫助,我們自己不能接受。為什麼不能接受?有業障,障礙住了。菩薩那邊沒有障礙,障礙在我們自己這一邊。我們自己不知道受持、不知道讀誦、不知道為人演說,從這個地方你就覺察到障礙在哪裡。「普眼大明燈」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