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五九七卷) 2006/7/3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597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昨天我們講到「開章」這三首偈,清涼大師的《疏》,學到「行位相收,總有四說」。前面三條我們學習過了,今天從第四條看起。「四或諸位皆泯,行德顯然,如離世間品說」。實際上,大師講的這四個意思統統一時具足,這就是底下法界圓融。為什麼說諸位皆泯?這個「諸位」就是菩薩五十一個階位,「皆泯」就是都不存在,這個意思我們老同學聽起來應當能體會得到。前面多次說到,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四十一位到底是有還是沒有?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,前面講諸位齊收,那就清清楚楚有這個位次。可是佛又給我們說,這些階位統統不可得。為什麼不可得?初住以上,要知道惑障斷盡了,惑是迷惑,障是煩惱。就《華嚴經》上講,三大類的煩惱,起心動念這是無明,是不覺,從不覺起分別,從分別起執著。他們執著、分別、起心動念統統斷掉了。如果真的是斷掉,哪裡還有階位?階級位次就沒有了;凡是有這個階位一定有分別、一定有執著。
由此可知,這是世尊對十法界裡面人說的。十法界裡面就是達到菩薩法界、佛法界,他還起心動念;權教菩薩還有分別,所以說有。統統都斷掉了,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初住以上,不起心、不動念,所以可以說沒有。說有、說沒有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。所以,有跟無不是對立的,這個不可思議,不可思議的境界。我們世間有就是有,有不是無;無就是無,無不是有,它是對立的。在一乘大法裡頭沒有對立的。沒有對立,佛為什麼說有?為什麼說無?這個前面有多次報告,我們總要明瞭。
說有,確實無明的習氣沒有斷盡,所以這四十一位菩薩,無明有厚薄不一樣。像十住,無明的習氣就重,十地就輕,等覺就更輕,到妙覺就沒有了,是這個意思。除此之外,我們可以說菩薩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沒有多大差別。我們十法界裡面的人,別說凡夫,十法界裡最高級的聖賢,四聖也沒有辦法辨別出來智慧德相。誰能辨別?妙覺位的佛能辨別,妙覺就是佛陀,是果位,他行,他能夠辨別出來。這個智慧、德相還是不同,雖然非常接近,實際上還是有差別。由此可知,等覺以下沒有法子辨別。泯就是這些位次統統沒有了。這個話一定要說,為什麼要說?不說就不圓滿,沒有把這個事實真相講清楚、講明白。合起來看這才看到圓滿,看到全部而不是局部。
「行德顯然」,行,我們今天講活動,從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都是屬於行,行動,都是性德。行德(行動)全是性德的流露。這是我們講的四十一位,包不包括十信位?包括;如果不包括,一即是多、多即是一就講不通了,一行一切行、一切行一行,這些在末後「離世間品」講得很多。「離世間品」是菩薩們修行,他修的什麼行?離世間,就是把世間放下!身心世界一切放下。怎麼放下法?實際上哪一樣都沒有放下。這個我們聽起來又奇怪了,為什麼哪一樣都沒有放下,又說統統放下?從事相上看,一樣都沒放下,從心上去看,他的心清淨,一塵不染。所以,前面講諸位齊收是從相上講的,這一段講諸位皆泯是從性上講的。
《心經》上說得好,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色空是一不是二。色是什麼?現相,色相,我們今天講物質的世界;空是什麼?精神的世界。它不是物質,所以我們的六根緣不到,六根接觸不到。它不是色法,你眼見不到;它也不是音聲,你聽不到;它沒有香氣,你聞不到,所以叫空。相有性空,相是色法,色聲香味觸法都叫做色法,用一個字做代表,五根六塵都是屬於色法。所以大乘教裡面講空有是一,這是非常難懂的。我們凡夫,說有好懂,說空也好懂,說空有是一就不好懂。空跟有怎麼會是一樁事情?真的是一樁事情。
再看下面第二段,「法界融攝門者」。前面是「緣起相由」,簡單的介紹到這個地方,現在看法界圓融。「謂此諸位,及所修行,皆不離普賢無盡法界,然此法界,圓融無限,隨在一位,即具一切,今在信門,收無不盡,下諸位中,皆具一切者,並準此釋」。我們把這個意思簡單介紹一下。法界就是我們常講遍法界虛空界,佛學的名詞稱法界,界是界限,法是一切法。現在科學裡面的名詞叫不同維次的空間,不同維次就是界,空間就是佛家講的法。
大家都知道科學家說,我們人居住在這個地球上叫三維空間,還有四維空間、五維空間,從理上講,空間維次是沒有止境的。而在事上說,現代的科學家用科學的方法,確實肯定這個世間至少有十一種不同維次空間,至少有十一種。在我們佛法裡面稱法界,法界也是如此,從理上講,法界是無量無邊。但是從事上講,這個也很奇怪,跟科學家講的很類似,佛給我們常常講,也講十一種。你看大乘教講十法界,十法界十種,十法界之外還有個一真法界,合起來不是十一種嗎?這是非常明顯的,其實每個法界裡面還有很多法界。再嚴格的說,我們每個人,人與人之間有不同的法界,也有共同的法界,《楞嚴》裡面講的同業、別業。
宇宙萬法真的是很複雜,雖複雜它又很簡單、又很單純,為什麼?它不相妨礙。《華嚴》告訴我們,「事無礙、理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」,所以雖複雜,它沒有妨礙,真的是很單純。這樁事情,佛菩薩教我們如何契入圓融無礙的法界,叫大自在!這個裡面真的有歡喜、有快樂,純淨純善,沒有絲毫染污,沒有絲毫不善,是我們每個眾生自性本來具足的。這是什麼?這是佛的法界。法界融攝是佛的法界,至少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你就契入這個境界。這個境界是再也沒有分別執著,再也不起心動念。我們的麻煩就是把自己本有的性德迷失了,佛菩薩教導我們沒有別的,把迷失的再找回來就是了,所以說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。你在佛法有沒有得什麼東西?沒有,一樣也沒有;你所得到的全是自己本有的。
下面「謂此諸位」,這就是講五十一個位次,從初發心。前面跟諸位說過這個位次,香港大樓多,我用大樓做比喻,大家好懂!大樓上第一層是初信位菩薩,第二層是二信位,一共多少層?五十二層。下面是地基,地基也有好幾層。地基是什麼?地基是六道、是十法界。十法界包括六道,六道是在地下層,下面六層;阿羅漢,阿羅漢就等於初信位的菩薩,第一層,緣覺是第二層,十法界裡面的菩薩是第三層,十法界裡面的佛是第四層,第五層以上叫一真法界。我用這個比喻,諸位的概念就很清楚。我們的麻煩在哪裡?無量劫來都在地下的六層,從來沒有到過第七層,第七層就是上面的第一層,從來沒有到過。第七層就是證阿羅漢果,就是《華嚴》講的初信位的菩薩,初發心。因為到這一層他就不退,不會再退到地下室去,以後一直就往上升,快慢那是各人勤惰跟遇緣不同。
實實在在的關係,這兩種也不是偶然的,你遇到的緣有殊勝、有不殊勝。殊勝的,你遇到好的老師、好的學習環境、好的增上緣,你成就容易!這一生沒有遇到好老師,沒有遇到好的增上緣,學習非常困難,非常容易退轉。我們的退轉是太容易了,為什麼?內裡面煩惱習氣很重,外面都不是善緣,幾乎都是幫助我們墮落的。你看現在的小孩,從小就學競爭,這個社會各個階層你所見所聞,無一不是幫助你增長貪瞋痴慢。貪瞋痴慢一起來,就加速度的往下面墮落,他不會往上面去。
所以,證得阿羅漢果以後,《華嚴》裡面證得初信位的菩薩,就脫離六道,決定不會再墮到六道去了。他們有個好處,這是什麼?《金剛經》裡面我們得到的訊息,世尊在《金剛經》裡面囑咐大菩薩,要常常護念小菩薩。哪些是小菩薩?十信位的菩薩是小菩薩,沒見性,諸位要知道,十信沒有見性。在十法界裡面,就是四聖階位的菩薩是小菩薩。大菩薩常常照顧他們,所以他們不會退墮。我們六道裡頭,這些大菩薩照不照顧?照顧,如果不照顧他就不慈悲。照顧怎麼樣?照顧,我們往往不肯接受,這真是自己糊塗,不知道好歹,敵不過煩惱習氣。所以過失還是要犯,貪瞋痴慢還是要犯,這就是進退的原因。
我們要學習的是什麼自己就明白了,我們要學最重要的功課。功課,說老實話,不是說每天念多少聲佛號,拜多少拜佛,念多少部經,這是形式不是實質。實質的功課是什麼?是斷惡修善,改過自新,這是功課的實質,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斷煩惱、開智慧。煩惱裡面最重要的,是根本煩惱。慳貪是餓鬼,我們有沒有在這兒下功夫來學習?慳貪一年比一年輕,瞋恚一年比一年輕,愚痴一年比一年輕,傲慢一年比一年輕。煩惱輕,另外一面智慧一定增長。慳貪輕了,布施的心就生起來,歡喜布施,歡喜幫助別人;瞋恚輕了,慈悲心就生起來;愚痴要是輕了,智慧就現前;傲慢心輕了,你對一切眾生自然就恭敬,這是我們修行的實質。如果我們在這個方面來用功夫,叫真修,天天反省,天天改過。
你看看袁了凡先生,這在家居士,俞淨意,都是佛教徒,在家居士,他們用功過格。每天做的事情,從早到晚,哪些是善事,哪些是不善的事,善事就記功,不善事就記過,每天功過對比。這一天當中,我做的善事多還是惡事多?到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做到這一天從早到晚所做的都是善事沒有惡事,能修到這個地步,你這一生當中肯定向上提升,人往上提升就是天道。可是天有很多層次,佛法裡面講二十八層天,每個層次裡面都有他的功課。學好了,往上提升;學不好,留級;如果過失犯多了,就降級,這就叫輪迴。
這些位次(包括十信位)以及他們的修行,「皆不離普賢無盡法界」。普賢無盡法界講的什麼?全部《華嚴經》就是普賢無盡法界。從總綱領來講就是十願,十願是總綱領,要抓住;細目就是前面我們所學習過的「淨行品」,一百四十一條都能落實!在生活當中全都做到。我們今天在初學的階段,我們確實在大乘圓教,我們是在念幼稚園,幼稚園哪個班?小小班,真正是啟蒙。你要說念多久了?大概是無量劫。無量劫為什麼都不能升到中班、大班去,始終還在小小班?那就是每次考試都不及格,這個時間太長了。這個要自己警覺,任何人都幫不上忙。
我們這一生緣可以說是非常殊勝,得來不容易!這個自己要珍惜,自己要有這個認知。常常想到什麼?想到普賢行門的總綱領,就是十願,十願是總綱,念念不忘。第一個「禮敬諸佛」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對人有沒有禮貌?對人應該有些什麼禮貌?你念念《弟子規》就知道,《弟子規》裡頭有詳細說明。禮敬下面是諸佛,我們是不是把一切眾生都當作佛來看待?雖然我們有時候尊敬別人稱菩薩,可是是不是真的把他當作菩薩看待?叫著菩薩還要教訓菩薩;換句話說,你自己早就成佛,你比菩薩高太多,你在教訓菩薩。難!所以生生世世停留在小小班。
這些理事不能不清楚,為什麼?不清楚你不能長進,你不能把自己的錯誤放下。往往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不知道自己所作是錯的,都以為自己所作是對的,哪裡知道是錯的!你真正對大乘佛法通達了解,你會發現我錯了。錯在哪裡?我還有分別、我還有執著,這就是錯誤的根。《六祖壇經》裡說得太好了!說起來你都懂、你都記得,但是你為什麼不做?境界現前,忘得一乾二淨。《壇經》教我們什麼?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;你見世間過,你不是真正修道人。我們再問,如果世間善惡都見不到,那你是個白痴,你連是非善惡都不知道,你不是白痴是什麼?我知道是非善惡,那又不是修道人,這話怎麼講法?見到的事,是非很清楚、很明白,不能放在心上。善財童子為什麼一生能成佛?他會修。我們生生世世還停留在小小班,你說可憐不可憐?永遠升不上去,不會修。
自以為聰明,表現的態度是貢高我慢,不知道謙虛、不知道恭敬,我們錯在這裡。每天雖然讀經,雖然念佛,雖然天天做迴向,沒用。不知道自己的毛病,不知道自己的過失,天天犯,永遠改不了。這就是古大德非常感嘆的說法,「口念彌陀心散亂,喊破喉嚨也枉然」。我們修什麼法門都得不到真正的利益,道理在此地,不可以不知道。善財真的非常值得我們學習,善財見到人行善,他不說別人,他回過頭來學他,見賢思齊。看到那個人做錯了,造作罪業,他也不放在心上,他也不說。他怎麼修?回過頭來反省,自己有沒有犯這個過失?有則改之,無則嘉勉,不批評人。什麼樣的人做錯事情的時候,你才會管他、勸告他?佛門跟古禮是相通的,你是他的父母你要管,他做錯事情你一定要說;你是他的老師,他做錯事情你一定要說。只有父母跟老師,那是你的職責。
這個人做錯事情,我們看到人家錯了,實際上他有沒有做錯我們並不知道。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,常常用做錯事情來示現,來教化你,來給你啟示。這叫什麼?叫善巧方便。我們前面讀過清涼大師開示這段註解,一開端,清涼大師就講「順違皆順」,你才真正學到東西。看到人家對的,他是菩薩,他示現給我看的;那個造作罪業的,他也是菩薩,他示現的是負面的。正面的要我學他,負面的讓我反省,我有沒有他同樣的過失?全是老師。孔夫子成就也是靠這個方法,你看《論語》裡面夫子講,「三人行必有我師」。三個人在一起走,一個表示善的,一個表演惡的,我在其中;三個人,二個都是我的老師。所以孔子成為聖人,善財一生成佛,道理在此地。
凡夫所以不成就,永遠停留,甚至往下墮落,原因在哪裡?看到就批評,沒有能夠接受到自己來受用,他不曉得這個道理。這就是不會學!佛門常講善學,這人不善學,意見太多、批評太多。要知道批評當中往往引起誤會,往往結下仇恨,結下來之後麻煩了,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,你說你麻煩不麻煩,都是有意、無意造的業。有意有果報,無意還是有果報,不能說無意就沒有果報;有意的果報重,無意的果報輕,統統有果報。所以「禮敬諸佛」跟孔子所說的「三人行必有我師」,你合起來看你才能領悟,一切恭敬!對善人恭敬,對惡人一樣恭敬,決定沒有說是有差等、有差別的,沒有。為什麼?修自己的平等心,修自己的真誠心,對一切人應該是要用這個態度。
讚歎,讚歎就有差別,這個一定要知道。人家做的善事該不該讚歎?讚歎有一定的分寸,不能超過,不能不及,就是要恰到好處。如果不及,顯得你還有傲慢;如果超過,顯得你諂媚、巴結,分寸要捏到恰到好處。而且要看到對方這個人的修養、善根,你都要懂!他有善根、有修養,你的讚歎他表示感激,他不放在心上,若無其事,這個對的。如果他沒有這個修養、沒有這個善根,讚歎之後他就狂妄,那你就害死他了。你毀謗他,你批評他,不是講毀謗,是批評他,他記仇。甚至表面上對你很客氣,謝謝你,但內心不服,那你就冤仇結下去了,不容易!
所以古人講「口為禍福之門」,批評跟讚歎都不容易,那裡頭是有大學問在,哪裡可以隨便說的!如果說話那麼容易,孔老夫子教學就不會把言語擺在第二位。夫子教學四科,四門功課,第一個是德行,第二是言語,你說說話多重要!從小訓練。言語是大學問,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常講,「一言興邦,一言喪邦」,一句話可以把國家振興起來,一句錯誤的話會把國家滅亡。這就是提醒你,說話不是容易事情,要很虛心的學習,最重要的是天天反省,反省就是修懺悔法。佛經裡面的修行,總而言之,也可以說統統是修懺悔,懺悔能夠包括所有的行門。天天反省,天天改過,那你就天天向上提升。
朋友之間規過勸善有這個義務,但是決定不能超過三次。三次他沒有改,以後千萬不要再說了,說了就結冤仇。所以最重要的是修自己,是提升自己。我們做得正,這個樣子感化你的周邊,盡量用感化,不要用批評,這就正確了。所以稱讚如來,那個稱讚就是分寸捏得恰到好處。「廣修供養」,廣修供養用現代的話來說,全心全力為大眾服務,這是每個人都會歡迎、會接受的,修福!「懺悔業障」,是自己真正修行。
普賢無盡法界濃縮就是十願,十願展開就是無盡法界。我們剛剛讀過「淨行品」,「淨行品」就是十大願王的細目。你再看看我們常講的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道》,跟道家的《太上感應篇》,你細心去觀察,是不是普賢法界,是不是普賢之德,你就知道。所以我們從哪裡學,現在就更清楚、更明瞭;十大願王確實落實在弟子規、落實在十善業、落實在感應篇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的疏文,「然此法界,圓融無限,隨在一位,即具一切,今在信門,收無不盡,下諸位中,皆具一切者,並準此釋」。大師實在講是非常的慈悲,唯恐我們看他的註解還有疑惑,所以疏後面還有鈔,鈔就是註解疏的。諸位要深入的研究,《疏鈔》是非常有價值,引導我們契入華嚴境界。我們現在接著看這段。「然此法界,圓融無限」,這個法界就是法界的全體。也許我們初學的人會感覺到,我們這個法界是整個法界裡面的一部分。正如同我們講宇宙,宇宙有無量無數的星系,我們居住的這個大星系就是銀河系,小的就是太陽系,太陽系是銀河系裡面一個小星系,地球又是太陽系裡面的一顆小星。這樣說起來,好像我們這是宇宙的一部分,而且是整個宇宙很小的一部分。再看看我們人身,在這個地球上,真的可以說是微不足道,太小了。
可是佛在《華嚴》裡面告訴我們,這是我們一般世間人的錯覺;換句話說,你看錯了,你沒看到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是什麼?事實真相裡頭沒有大小;換句話說,事實真相裡頭從來沒有對立。諸位想想,大小是不是對立的?長短是對立的,前後是對立的,遠近是對立的。對立從哪裡來的?對立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變現出來的,所以不是事實真相。事實真相是我們無法理解,《華嚴經》叫什麼?叫不思議解脫境界。那個裡面就沒有對立,沒有對立才叫圓融,圓融無限。
從圓融的觀點來看,我們這個人身就是一個濃縮的法界,大小不二!這個小法界跟大法界是一樣的,決定沒有絲毫差別。我們在《華嚴》前面讀過好幾次,後面還會講到,大乘經上佛講,芥子納須彌,須彌納芥子,這是說什麼?大小不二。須彌是須彌山,娑婆世界最大一座山;芥子是芥菜子,芥菜子大概像芝麻一樣大,差不多!須彌山那麼大,可以放在芥菜子裡面,芥菜子沒有放大,須彌山沒有縮小,它怎麼放得進去?如果說把芥菜子放在須彌山裡面,這個沒有問題,我們的常識能理解;須彌山大,芥菜子小,當然可以容得下。現在反過來,芥子納須彌,怎麼納法?這個要曉得,這裡頭有個道理。
須彌山再大,是法性變現的;芥菜子雖小,也是法性變現的。從現相上有大小,從能變的體上,性體上沒有大小,所以它確實是這個現象,芥菜子裡頭真有須彌山。佛在此經上,《華嚴經》裡面給我們講,還不只,芥菜子太大了。佛在這個經上講什麼?微塵裡面有世界!微塵比芥菜子小得太多,微塵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。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塵;換句話說,斯陀含的天眼看不到微塵,阿羅漢才能看到微塵。微塵是不是最小的?不是。佛說了,比微塵小的叫色聚極微,比色聚極微更小的叫極微之微,那是最小的。極微之微誰能看見?八地菩薩!那可能是最微小的物質,所以也叫鄰虛塵,佛都用一個塵來代表。鄰虛就是跟虛空做鄰居,它不能再分,它再分就沒有了。這是現在的科學所謂講微觀世界,是不是發現了,那我們不得而知。現在微觀世界的發現也是很難得,你看他們發現到原子、電子、粒子,現在講比粒子更小的夸克。
佛說極微之微那麼小的微塵,那裡頭有世界,那就不只須彌山,那裡頭有世界。世界多大?跟我們大世界一樣大。你要是進入微塵裡面的世界,你不會感覺得那個世界小,這個世界一樣的,完全沒有兩樣,這不可思議。誰能進入微塵裡面的世界?我們前面讀過,佛說普賢菩薩能入。我們懂得了,微塵裡面的世界,那個世界裡頭有沒有微塵?當然有,那個微塵裡頭有沒有世界?當然有。世界裡頭又有微塵,微塵裡頭又有世界,重重無盡!這是大乘教裡頭常講,說到廣,沒有邊際,說到深,沒有底限,深廣無盡!《華嚴》這種說法,我們就說它這種形容,在世界其他地方學說還沒有聽說這個說法。
佛給我們講的,這是事實,很難懂。是很難懂,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,它就擺在我們面前。聰明的人,所以佛常常用比喻來說法,讓你從比喻當中慢慢去領悟。比喻講得最多的是講夢,《金剛經》上講「夢幻泡影」,夢是主要的,其他三個是陪襯的。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,夢中的境界好像跟我們這個宇宙沒有兩樣,沒有感覺到夢中的宇宙比我們現在宇宙小,沒有感覺到,好像是一樣的。夢從哪裡發生的?現在一般科學家講意識。意識在哪裡?在我們身體各個部位。哪個部位、哪個神經管意識?為什麼它能夠現出宇宙的現象?它為什麼能現出?我們一個人一生作夢決不止一次,有沒有夢醒之後細心去想想,去想夢中的境界?
在佛法裡面講,夢中境界怎麼起來的?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起現行。阿賴耶種子有多大?它不是物質,要是物質,可以說是微塵,極微之微,它不是。所以你不能說它有,也不能說它無,你說它有,我們六根接觸不到,現在就是用科學儀器也找不到。西方科學家講這是屬於靈魂,靈界、靈性,科學儀器也找不到它。它存在,它起作用,而且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,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。但是我們對它這樣的陌生,這是不應該。佛法的教學,這樁事情也是我們一門主要功課。怎麼樣去體會?這是諸法實相,一切諸法的真相,必須把我們自己一切虛妄放下了,真相就現前。什麼東西是虛妄?執著是虛妄的。所以,放下執著就證阿羅漢果,在佛法修學裡面你就契入正覺的境界。
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這句話是印度梵文,在經上我們常常念到。它的意思可以翻,為什麼不翻?叫尊重不翻。因為這是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,所以我們對它尊重,保留它的原音。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,所以不是不能翻,能翻,無上正等正覺。阿羅漢是正覺,正是正確,決定沒有錯誤,覺悟了,因為他執著放下了。再能夠把分別也放下,你就提升為菩薩,菩薩所證得的是正等正覺,正覺上加個正等。等是什麼?等於佛,等於佛當然還不是佛,只等於佛!正等正覺,從我們圓教的初住到等覺,這四十一位菩薩,《華嚴經》稱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們屬於正等正覺。為什麼?無明習氣沒有斷盡。無明習氣要是斷盡,就再加上兩個字,無上,無上正等正覺。你就曉得,什麼叫佛?什麼叫菩薩?什麼叫羅漢?也是我們修行過程裡面的位次。
這個地方講圓融無限,位位都一樣,不增不減。「隨在一位,即具一切」,無論你在哪一位,你統統具足。現在是在信門,十信位,十信位你看看,經上常講的,「初發心時,即已圓成佛道」,你才初發心。這個初發心不是說我們現在,是什麼時候?初信位叫初發心。我們現在還沒有證得初信,前面所說的好比是大樓,我們都在地下幾層,從來沒有上去過。地面上第一層就是初信位,他就具足一切,他是五十二層大樓的第一層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無論是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無不具足!在十信位是相似即,到初住叫發心住,也叫初發心,前面我們讀過,也叫初發心,那個初發心比這個初發心的位子高多了。
這個地方信位初發心,給諸位說,決定不墮三惡道,雖然沒脫離六道,他在六道裡面只有人間、天上,決定不墮三途,保證。而且保證什麼?天上人間最多只是七次往返,他就證阿羅漢果;換句話說,不再墮六道。除非他願意來教化眾生,他自由了,自在了,六道進出得自在,他來是教化眾生,他不是受果報的。往後那是步步高升,不會退轉。他的智慧、德能我們一般講神通,相好我們講的是福報,跟佛菩薩相似。能力沒有佛菩薩那麼大,統統有。譬如天眼,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過去五百世、未來五百世,這我們一般人做不到的。
你再想想現在西方許多科學家、心理學家,這個三十年來最普遍的,在西方盛行的,就是催眠。一個人在深度催眠的時候把空間維次打破,他能夠回到前一世,說出前一世生活的細節。再深一層他能夠到更前一世。我在他們報告裡面看到,有一個女孩子被催眠的時候,進入很深的深度,回到第八十六世。第八十六世之前,時間大概是四千多年前,能夠說出她那時候的生活狀況,這是八十六世。阿羅漢不要催眠,阿羅漢睜開眼睛看就看到五百世;換句話說,你跟阿羅漢見面,他一看你,看到你過去五百世,也能看到你未來五百世,這是講宿命通。他心通,他心通是知道別人起心動念,他知道,清清楚楚。
天眼能看一個小千世界,一個小千世界是多大?用黃念祖老居士的話來講,一個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,一千個銀河系是個小千世界。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一千個銀河系,有那麼大的能力。所以在智慧、能力,跟佛菩薩比,我們凡夫看是很接近了,神通廣大,他要跟菩薩比那差太遠了。一般菩薩他的天眼能看大千世界,大千世界是十億個銀河系,阿羅漢才看一千個。菩薩位次多,愈往上去能力愈強,到地上菩薩,初地以上的能力幾乎跟佛相等。智慧、能力、相好是自性裡頭本有的,佛跟我們講一切眾生平等!所以成佛,他沒有一絲毫傲慢心。為什麼?他看到任何一個眾生,你跟我是一樣的,平等,我的智慧、德相不比你多一點。你縱然是畜生,蚊蟲、螞蟻這麼小的動物,你的智慧、德相並不比我少一些,完全平等。
只是迷悟有差,佛覺悟,佛菩薩覺悟了,障礙放下,所以智慧、德相現前,得到這個受用。六道眾生迷惑顛倒,業障把你自己自性裡面無量無邊的德能障礙住,不起作用。所以佛經上常常感嘆說「可憐憫者」,六道眾生真可憐,你看跟佛菩薩一樣,現在變成這個樣子。我們看到佛菩薩的示現,聽到佛菩薩的教誨,要覺悟!不能說只是羨慕佛菩薩,那個沒有用處的,佛菩薩不需要我們羨慕,佛菩薩希望我們覺悟。覺悟才能真正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放不下就是不覺悟,就是迷惑顛倒。所以放下執著,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,你的清淨心現前,六道就沒有了,脫離六道輪迴。再能夠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了,分別也放下,你才真正成為菩薩。最後能夠把起心動念也放下,於一切法裡頭不起心、不動念,你就超越十法界了。在《華嚴經》上講,你就到了華藏世界,分證即佛,你是真佛,你不是假佛;十法界裡面的佛是假的,是相似的,相似佛,你這是真佛。
為什麼還會起心動念?為什麼還分別?為什麼還執著?這三樣東西都具足,起心動念、分別、執著統統具足,六道凡夫。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這裡頭有善、有惡,善惡都是染、都不是清淨,清淨裡面沒有善惡。染就是在六道!你的分別執著是善的,這三善道;不善的,是三惡道,就這麼回事情。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知道怎麼修法,原來在一切人事物當中,我要放下執著、要放下分別,這叫真修。這個人是真正搞通了,真正搞明白了。
這是說明任何一位都具足一切位,無不是圓滿。「今在信門」,我們現在講的是十信位,「收無不盡」。「下諸位中」,往後,我們這品經往後,這品經是《華嚴》第二會最後一品,下面是第三會,十住菩薩會。以後你看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,就是以下這些諸位當中。「皆具一切」,位位都具一切,往後就不必再詳細解釋。「並準此釋」,準是標準,這個解釋是標準,都是這個意思。
下面清涼大師又以問答來幫助我們理解,「問,下發心功德品,亦說初心具無邊德,與此何別」。下面第十七品,我們念的這是第十二品,「賢首品第十二」。「發心功德品」是講初住菩薩,發心住,特別細說發心住的功德無量無邊。所以他說,也說初心具無邊德,與此何別。我們這個地方是十信位的初心,與這個有什麼兩樣?底下答,「答,此」,此是此品,就是我們現在讀的「賢首品」,此品。「據行首信門所具」,這十信菩薩所具的,從這上所說的。「彼」,彼就是第十七品,就是發心住的菩薩,「發心功德品」。「約行本菩提心具」,不一樣的在此地。這個說法我們還是不好懂,我把它簡單說一下,大家就懂得了。
十信位跟十住位,十住位是發心住,用心不一樣。為什麼?十信沒有見性,用的是什麼心?妄心,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。但是他的妄心用得純正,沒有過失。所以妄心,沒有明心見性,用阿賴耶識用得最純最正,完全依靠佛法,依靠經教去修行,決定沒有一絲毫違背,可以成道,也能成佛,十法界的佛。所以,天台大師六即位裡面叫「相似即佛」。天台大師把佛說成六種,說得好!第一種是「理即佛」,從理上講,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,這沒說錯。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《華嚴》、《圓覺》上有說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,哪個不是佛?這從理上講的,就是從佛性上說的。蚊蟲、螞蟻牠有佛性,佛性就是覺性,所以統統是佛。餓鬼、地獄都是佛,乃至樹木花草、山河大地它都有法性,法性就是佛。所以從理上講,真的各個都是。這是第一類。
第二個講「名字即佛」,這是說有名無實。你雖有佛性,你迷了,你迷了之後就變成凡夫,凡夫稱佛,有名無實。我們舉個明顯的例子,清朝晚年慈禧太后,她都叫人稱她為老佛爺,所以大家都知道,老佛爺是慈禧太后。她是不是佛?她是凡夫,有名無實。她是名字即佛,是假的,不是真的,名字位中人,十足的凡夫。
第三種叫「觀行即佛」,這什麼?是真有修行,在哪裡?沒有出六道。諸位要知道,沒出六道,功夫再好都是觀行位。觀就是止觀,宗門裡面稱為觀照,這是剛剛修;功夫得力的時候,叫照住;到開悟的時候叫照見。所以禪宗這三個等級,修觀照的時候,這是觀行即,觀行即佛,到照住的時候,那是「相似即佛」,到照見,那是「分證即佛」。照見是明心見性,那就是初住以上的境界。但是他有定功,得定的時候那就是十信位。
所以十信位是相似,相似即佛,跟佛很相似,他持戒很精嚴,經教通達,他的思想、見解、言論跟經教都相應,很像佛,所以相似即。起心動念,一切待人接物的舉止,跟戒律相應。所以戒律是佛身,禪是佛心,教是佛的言語,他統統都能相應,這是相似,他不是真的。什麼時候是真的?明心見性,就是宗門講的照見,《心經》上講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,那是分證,那是真的,不是假的,分證即佛。到最後無明習氣斷盡,叫究竟即佛,我們講究竟圓滿佛,無明習氣斷盡了。天台大師分這六等,佛有六種佛,所以十信菩薩是相似即佛。
十信菩薩前面六個位次沒有離開六道,只是在人天;換句話說,這個位次是觀行即佛。他真的是依教奉行,經律論三藏教誨他沒有違犯,依教奉行,觀行即。到七信,一切執著徹底放下了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對世法、對出世法,統統放下了。出世法,記住要放下,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法也不能執著,執著法也錯了。法是讓你啟示,實在講世法、佛法對修行人來講統統是啟示,只要你不執著,決定開智慧,決定成就功德。功德是什麼?功德就是戒定慧。這個地方就是淺深不一樣,此處講得淺,是觀行、是相似。「彼約行本菩提心」,那不一樣!他們菩提心真的現前。所以菩提心不發則已,一發就明心見性,超越十法界,他是分證即佛,差別太大了。
此品,我們還沒有離開十法界;彼,第十七品,他離開十法界了,他在一真法界、在華藏世界,怎麼會一樣?我們再說得明白一點,我們用我們現前的說法大家好懂,十信位,菩提心,就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是在學習階段,非常認真的學習,成績也是步步高升。我們初學,這個五條我們能打幾分?我們想想現在,這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自己跟自己打分數,能打幾分?大概是一分、二分,不錯了,一分、二分就不錯了,有點樣子了,觀行即。世間人完全沒有,世間人起心動念、待人接物虛情假意。他的心染污,他的心高下、愚痴、自私自利,與菩提心完全相違背,這六道凡夫。
我們今天有一點覺悟,能夠打上個二分、三分,不錯了。從二分、三分再進步,希望年年進步,能夠到十分,能夠到二十分,能夠到三十分、到四十分。能夠打到七十分就證阿羅漢,八十分就辟支佛,九十分就是十法界裡的菩薩,一百分,圓滿了,你就明心見性,你就離開十法界了。所以,從這裡你就知道,初住菩薩的菩提心是一百分;十法界裡面的佛,菩提心在九十多分,沒有到一百分。九十九分還在十法界,一百分就出了十法界,我用這個說法大家好懂,概念很清楚。所以我們今天只有一、二分,這個要知道,不要氣餒,一、二分已經非常難得,難能可貴;因為一般凡夫他沒有這個概念,他一分也沒有。
於是你就知道修行怎麼修法,這不就懂了嗎?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對人、對事、對物,對世法、對佛法,想想我是不是真誠?初學的人最害怕,怕什麼?怕吃虧,怕上當。我用真心對人,人家都是來騙我,都用虛情假意,我用真心對人,我不就吃虧了?這是個很大的障礙。你怕吃虧,你永遠菩提心發不起來,那你的虧就吃大了。你真的要懂得,我吃虧吃一世,我吃這一生,來生我就作佛去,那你真的就沒有吃虧了。怕吃虧的人永遠吃虧,不怕吃虧的人他都往上升。不怕吃虧,不怕上當,不怕別人譏笑,全心全力依照佛菩薩的教誨,勇猛精進,這就對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