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三卷)  1999/7/1  新加坡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153

  請掀開經本,化樂天偈頌的第十首:

  【業性因緣不可思。佛為世間皆演說。法性本淨無諸垢。此是華光之入處。】

  這是華光髻天王他的讚頌,他所得的法是「知一切眾生業所受報解脫門」,這也是真實圓滿的智慧,才能遍知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。第一句裡面,『業性因緣不可思』,清涼在註解裡面說,這是「總顯業之性相,即緣生果報之不亡,便是無性之非有,故不可有無思也」。業就是一切眾生所造作的,造作雖然多,多到無量無邊不可稱說,但是總不出身語意這三大類。身是說動作,動作無論是有意、是無意,有意的這裡面就有善業、有惡業,無意的是無記行業。何以說身體動作是業?我們凡夫見不到,佛菩薩能見到,諸位要曉得,極其微細的一個動作,它也會有振動,振動這個波無論幅度大小,必定是遍虛空法界,這是事實;傳播的速度,雖有快慢不同。由此可知,古人所謂是「牽一髮而動全身」,也是比喻這個意思。一髮非常微細,一根頭髮,一根汗毛,我們扯動它,全身都有感觸,這是我們能夠體會得到的。可是我們身體每一個動作,也能像這一根汗毛一樣,影響到虛空法界。虛空法界裡面有眾多的眾生,就好像我們這個身體,我們身體汗毛拔一根,全身都有感覺,全身每一個器官,每一個細胞都受影響。這個影響有善有惡,有說不上善惡叫無記,有淨有染,這是大別來說,細說那就說不盡,這是「業性」。

  「因緣」就是講果報,因緣下面就是果。因是什麼?第一個因素是無明,經論上佛告訴我們,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,無明是最初的因。無明是什麼意思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;明是明白,無明是不明白。本來你是明白的,現在你不明白了,這個不明白就稱之為無明。無明就妄動,無明就造業;覺性不動。換句話說,真心不動,妄心在動,無明是妄心。為什麼佛教我們修定?修定的目的就是捨棄妄心,恢復真心,真心是我們的本來面目,真心的性相遍虛空法界。我們凡夫三業的造作茫然不覺,可是眾生三業的造作,諸佛菩薩沒有不知道的。什麼原因?諸佛菩薩的心是不動的,所以一切眾生微微的振動,他們統統接收到。我們現在心是動的,眾生心是動的,動跟動就不能接收,很難起感應道交的作用,動跟靜就很容易接收。

  世間人常講,天人、神仙他們的能力很強,具足不可思議的神通道力,他有天眼、有天耳、有宿命通、有他心通、有神足通。這能力從哪來的?都是從禪定得來的。禪定的功夫深,這個能力就大,禪定的功夫淺,這個能力就小,這個能力是修得的。除了修得的之外,也有報得的。何以能報得?為什麼我們這個報就不能得到?諸位也許真正親眼見過,有那些特異功能的人,那些特異功能的人他不是修得的,報得的,是天生的,生下來他就有這種能力,能看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。什麼原因?我們學佛的人大概能夠理解,投胎的時候心地清淨沒有妄想,這個報得的通就可能;如果投胎的時候妄念很多,就不可能有這個能力。到人間來投胎,畢竟是帶著很複雜妄念的人佔多數,心地清淨的人,沒有什麼妄念的佔少數,所以有少數人有報得的能力。但是這個能力會失掉,隨著他的年齡,隨著他對於外界的接觸,年歲大了,接觸多了,妄念也多。古人有所謂「知事多時煩惱多,識人多處是非多」,他的交際很廣,認識人很多,是非就多;知道事情多,煩惱就多;煩惱是非一多,他的能力就失掉。所以即使是報得的這種能力,他要想把這個能力保持,他一定要找一個很清淨的環境生活,盡可能與外界少接觸,他這個能力會保持長久一點,如果在大都會裡常常接觸,他這個能力很容易就失掉。報得、修得都不例外,修得的他要不保持,也容易失掉。

  所以天人這種通力,為什麼能夠保持得長久?天人生活的社會環境清淨,福報都很大,生活不用憂慮。生活沒有憂慮,諸位要知道,競爭的念頭就少了。福報大,所有生活所需的都是自然報得的。我們在佛經上看到,天人的飲食不需要經營,變化出來的;天人穿衣服,不要裁縫,也不要去找料子,心裡想穿什麼衣服,衣服已經在身上,你說他多自在!人人都是這個樣子,還有什麼好競爭的?所以他心比較清淨,清淨心容易保持。但是天人的業還是屬於染業,為什麼?「我」沒有斷,《金剛經》上講的四相具足,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四相具足,所以妄想分別執著都還在,只是比我們人輕了很多。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很重,他們輕,並沒有斷,他還是凡夫,還不是聖人。縱然修到四禪八定,只要這三樣東西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這三樣,還有微細存在,就不能出三界,還是屬於六道凡夫。我們在講經的時候,我常常稱他們「高等的凡夫」。由此可知,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、脫輪迴,真正往生不退作佛,四相一定要放下,決定是障礙。只要有四相在,起心動念一切行為那就像《地藏經》上說的「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」。也許初學的同修說,佛說罪業是不是太過分一點?稍稍涉入經藏的人,就知道佛講的話一點都不過分。我雖然有自私自利,我從來沒有做過一件害人、對不起人的事情,那還能算罪業嗎?算罪業。為什麼算罪業?你不能脫離輪迴就是罪業,你在這一生當中不能超凡入聖就是罪業。真正通達覺悟的人,無我相。無我相,諸位想想,你還會有生死嗎?你今天為什麼貪生怕死,說哪個地方有妖魔鬼怪就嚇死了。從這個地方你就了解,你那個我執很重!無我,誰受生死?無我,誰受魔害?都沒有了。再厲害、再惡劣的魔王,對你一點辦法都沒有,無我。只要你有我,他就有方法整你。我們不在這上下功夫,貪生怕死,怕受魔折,總是想找一個好環境來修學,這個念頭錯了。

  我們為什麼要去找西方極樂世界?西方極樂世界是大好環境,我們是凡夫,四相想離離不了,這才希望找一個好環境跟著佛去學,道理在此地。有能力破四相的人,到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關係,沒有能力那就得要選擇環境。所以佛教初學,祖師大德教初學,要選擇修學環境,原因就在此地,大家是凡夫。可是修學的人不能不懂這個道理,不能不了解這些事實真相,我們要認真努力向佛菩薩學習,不能夠徹底脫離四相,四相能減一分,我們功夫就得力一分,這個是一定要做的。不能說是一分一毫都不想去放下,那我們的功夫永遠不得力,那將來念佛能不能往生?跟諸位說,決定不能往生。我過去講《無量壽經》,說了一個比方。西方極樂世界有九品,能把《無量壽經》裡面的道理都明白了,佛在經典上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,你完全做到,上上品往生;你不能完全做到,做到百分之九十,上中品往生,我這麼個看法;換句話說,下下品往生的人,你要做到兩成,要做到百分之二十,兩成做不到,這一生決定不能往生。同樣一個道理,《金剛經》講的離四相,你四相圓圓滿滿的都離了,痕跡都不留,上上品往生,這是念佛求生淨土。我們把四相也把它分做十分,十分都離了,上上品;下下品也要離二成,你不能一點都不離。一定要淡薄,特別是分別執著,分別執著這個念頭愈淡薄愈好,對我們修行用功有利益。

  我們的念佛堂、講堂,我跟諸位同修說了很多次,有佛菩薩在裡面,無比的殊勝。可是你要曉得,凡是有佛在的地方,也有魔在裡頭,佛跟魔好像不離開的。我們親近佛,不要理會魔,就沒事了。魔也學佛,魔也佩服學佛的人,真心學佛的人魔也護持,所以魔也很可愛。你不是真心學佛,魔就糟蹋你,魔就找你麻煩。他不像佛菩薩,佛菩薩慈悲,你不認真學,佛菩薩不理會,可是魔會找你的麻煩,所以魔也是善知識。有他在,我們更認真、更努力,他逼著我們非努力不可、非認真不可,不努力、不認真,他找麻煩,所以我覺得魔也滿可愛的,也值得我們尊敬。他在旁邊鞭策我們,佛菩薩引導我們,都是善知識,只要我們用真誠心、恭敬心去對待他們,魔也是佛。尤其是《華嚴》,《華嚴經》裡面「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」,魔是眾生,魔有佛性,魔當然也是諸佛如來。

  一切眾生所造種種之業,身的動作,口的言語,意的念頭,念頭現在人講思想波,言語是聲波。波動是以思想波最快速,我們身體這個動作、言語這種波,周遍虛空法界緩慢,這個速度不大,但是思想波速度太大,剎那之間就周遍法界,真正不可思議。法界原本是一真,一真法界是怎麼現出來的?是心完全沒有念頭,真正是覺心不動,這個時候現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,《華嚴》所說的「唯心所現」,沒有變,沒有用識。唯心所現的是一真法界,華藏世界是唯心所現的,極樂世界也是唯心所現的。可是落到第二念麻煩了,第二念就是識,第二念就是無明。無明怎麼來的?經上講一念不覺。一念何以不覺,一念為什麼不覺,你要不要去問?一念不覺,已經是妄想了,已經起了無明,再要問「一念為什麼不覺」,是無明上再加個無明;「這一念幾時不覺」,再加第三個無明;愈加愈多,你就完了,愈迷愈深!我給你透的這一點意思,是佛在楞嚴會上講的。不覺,不要去問原因,不要去問幾時,沒有原因,也沒有開頭,所以叫無始無明。無始,不是說無明很久很久了,不是這個意思,沒有開始。一念是真心,不覺就是迷了真心。你要問:什麼原因迷的?幾時迷的?楞嚴會上世尊舉了一個比喻,比喻比得好,演若達多迷失了自己。其實釋迦牟尼佛這個例子,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常常遇到,我們戴個帽子,忘掉了,到處去找帽子,「我帽子不見了」,在頭上戴著的。演若達多迷頭認影,就跟這個意思一樣的。你要問,你頭上戴的帽子,你幾時迷的?什麼時候開端的?沒有開頭。佛教你從這裡一下省悟過來,原來一切現成的。不能找,找的時候就二念加三念、加四念,愈找愈糟糕,找不到!不找的時候,手一摸就摸到了。

  什麼人覺悟?他尋找的念頭息了,那個人就覺悟了,所謂「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」,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原來放下就是!可是眾生很麻煩,總要追根究柢,打破砂鍋問到底。怎麼問,佛再慈悲怎麼說,你還是搞不明白。佛講經說法,哪些人明白?沒有分別心的人明白了。馬鳴菩薩說得好,「離言說相」,不分別言說;「離名字相」,不分別名詞術語;「離心緣相」,沒有起心動念;世尊說法,一接觸他就開悟了,他能契入境界,能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。真相不可思議,十法界因緣果報也不可思議,可思可議的是第二意、第三意,第一意不可思議。所以能夠給你講的,你在言語當中去悟入的,充其量到十法界。這是算你思惟想像純正而沒有偏邪,你也只能做到相似位,十法界是相似位。你想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,你就真的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,不再用這些東西,你才能破一品無明,親證法身。法身是什麼?虛空世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是自己,魔王外道也是自己,三途地獄還是自己,哪一法不是自己?往佛道上來說,華藏、極樂也是自己。法界是平等的,沒有差別。差別從哪裡來的?是從你分別上來的。苦樂從哪裡來的?執著上來的。離開執著就沒有苦樂憂喜捨,苦樂憂喜捨六道裡頭有,四聖法界就沒有了。高下、好醜是從分別上來的,離開了分別,十法界了不可得,十法界是從分別裡頭出現的。離開分別到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就沒有十法界了,不再有這種分別,所以一真是清淨平等的法界。這裡頭無量因緣,這些因緣都是從一念不覺而生出來的。

  所以世法跟佛法,在法上講,法哪有什麼世法、佛法?法沒有。世法、佛法是從覺迷上說的,一念覺,一切法皆是佛法;一念迷,一切法皆是世法。法沒有覺迷,所以法法平等,無有高下,這是真的。何以說平等?全是唯心所現,所現雖然不一樣,能現是一個。古人用金器來比喻,譬如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把金比喻能現的心,真心本性,把相比喻作器,無量無邊的法相全是法性變現的。好像我們看到金器,幾千種、幾百種形狀不一樣,全是黃金做的。所以從質料上看是平等的,沒有兩樣,只是形相不同而已。可是凡夫他不見性,他著相,著相就有高下,執著就有愛惡,這個喜歡,那個討厭,這才造業。造業就能夠改變形相,所以說唯識所變,我們這個身體形相改變了。六道的身相不相同,天人的相不同人相,人相不同畜生相,畜生相不同餓鬼相,隨著你的業力改變你的形相,隨著你的業力改變你生活環境,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《地藏經》上讀過,青蓮法師引經典裡面所說的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所以你要曉得,一切法的變化,主宰變化的是誰?世間人不知道,總在那裡打妄想,大概有個造物主他在那裡主宰,我們都受他的控制。佛法不是這個說法,佛法講造物主是誰?造物主是自己的念頭。你一念善,你的相也就變善,你的生活環境也變善;你一念惡,相貌也變惡,相也惡,生活環境也惡了。一念淨,一切清淨;一念染,一切污染。自己做主宰,這個話說的是真話。這個世間有沒有上帝,有沒有神仙?有沒有這些妖魔鬼怪?有。他們有的時候來幫助我們,有的時候來擾亂我們,那都是講做增上緣而已,真正主宰是我們自己。我們自己的心善、行善,天龍善神都讚歎,都加持,都保佑,是外緣。我們的心行不善,妖魔鬼怪都來糟蹋你,都來侮辱你,甚至於來陷害你,那也是外緣,他為什麼不害別人害我?太上說得好,「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」,這兩句話跟佛經上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是一個道理。佛法之可貴就在此地,學習佛法能得殊勝功德利益也在此地。華光髻天王他看出來了,他懂得了,他從這個地方覺悟的,他的悟處很值得我們做參考。

  『佛為世間皆演說』。諸佛菩薩在九法界,特別是六道,在這六法界裡面說得多,這就是講事實真相。如果我們了解事實真相,就知道應該怎樣用心,應該怎樣行事。我們用心,我們行事都能夠與性德相應,這是究竟圓滿,這是真正的真善美慧,我們常講過佛菩薩的生活,即使在現前五濁惡世,我們依然可以過佛菩薩高度智慧的生活,境隨心轉。

  最近我聽人家講,全世界不是某一個地區,傳說災難很多很多,到處都傳說,報紙上也刊登。前天報紙上刊了一段新聞,說日本人非常恐懼,末日要來臨。末日是什麼時候?七月,今天七月一號。儘管這些傳說多,我們相信佛的話,那些世間的預言家說得再準確,他的智慧沒有佛菩薩那麼圓滿,他們看的東西是局部性的、片面的,佛看得究竟、看得圓滿。佛告訴我們,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,末法一萬年才過一千年,後面還有九千年,怎麼是世界末日?有些宗教說世界末日,可能是他們的末日,不是佛法的末日。佛法後頭還長遠得很,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,彌勒菩薩還下生來作佛。諸位要曉得,天天想末日,末日就來了,這也難怪他。佛法講得有道理,一切法從心想生,他們想了好多年,甚至說他們的預言已經有兩、三千年;兩、三千年都在想世界末日,那當然就想到了。這麼多人想,大家都在想,末日就現前了。東方人沒有想,大概在中國、在印度人,沒有想到末日。想什麼變現什麼,我們要懂這個道理,這才是事實真相。

  現在這些年來念佛的人多了,這是好事情,大家都想阿彌陀佛,大家都想極樂世界,就能把我們的世界變成極樂世界。常常想阿彌陀佛,就能把自己變成阿彌陀佛,經上講得很清楚,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必定見佛」。見佛就是作佛了,你不作佛,你怎麼能見得了佛?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參訪吉祥雲比丘,吉祥雲比丘是初住菩薩,他要不入初住,他怎麼能見到初住菩薩?海雲比丘是二住菩薩,他的功夫要沒有達到二住,就見不到二住菩薩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就曉得,你能見阿彌陀佛,你就入佛的境界;不入佛的境界,怎麼能見到佛?為什麼菩薩要求往生極樂世界?成佛快。到那邊見佛就作佛了,就是這麼個道理,十方世界的菩薩沒有一個不想往生極樂世界。我們在這個世間,見到佛是佛的應化身,沒有見到佛的報身,見到佛的報身才算數。應化身像什麼?像我們現在用的電視、網路,你在螢幕上看到的、見面的,沒有見到現場。經論上說「千百億化身」,應化身就像是影像一樣,報身才是現場,才是真正見到了。在他方世界,佛在經論上說,一定要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你才能夠見到報身佛。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們見到真佛了,現場,華藏世界的現場。十法界是傳播,都是在影像上見的,都沒有見到現場,所以天台家講相似位。一真法界,這才叫分證位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,他見到了。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極樂世界確實也有凡聖同居土,也有方便有餘土,但是它們四土是在一起的,是不分的,所以生凡聖同居土也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。這個不可思議,這叫難信之法,難信是指這個事情。世尊在一切經裡從來沒有這麼說過,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例外,他方世界沒有這種事情。

  但是我們想想,從我們凡夫位,要想修成圓教初住菩薩,談何容易!這個時間不是三大阿僧祇劫,是無量劫。三大阿僧祇劫是對法身大士說的,不是對我們講的,我們沒分。你能夠斷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你脫離十法界生到華藏世界。到華藏世界,再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,還要三大阿僧祇劫。那個時間是這麼算法的,沒有到華藏世界以前,修行的時間不算。所以沒有到華藏世界以前,我們的修行時間真的是無量劫又無量劫。你們想想看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的阿闍王子這五百個人,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;你們想想,四百億佛那是多長的時間!四百億佛,善根還沒成熟,還沒有動往生的念頭,只是聽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,有一個羨慕嚮往之心,還沒有發心想去。供養四百億佛的善根,不過如此而已。我們今天聽了這個法門,下定決心要求往生極樂世界,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超過阿闍王子不曉得多少倍,我們能發這個心。可是大家發的這個心是真的是假的?真的就超過,假的就不如。果然發真心人不多,虛情假意佔多數,不是真正發心。為什麼?真正發心決定是真正修行,他真幹;沒有真幹,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那個發心怎麼說都不作數。我們凡夫聽到覺得不錯,佛菩薩聽了沒在意,為什麼?假心、妄心,不是真心,所以還是不能成就。妄心,念念沒有忘掉娑婆世界,念念沒有忘掉眼前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享受的利益,沒放下。真正發心的人,身心世界決定放下,不再沾染,一心一意就是念佛,那是真發心。所以我們自己要好好反省,我們到底是真發心還是假發心。真發心,你現在就是極樂世界的人,你不是娑婆世界的人,娑婆世界有什麼災難與你不相干,你是極樂世界的人,你到這個地方來觀光旅遊的,你不是這個地方長住的,那就是真的。你對這個世間還沒有放下,你決定是娑婆世界的人,你不是極樂世界的人。所以樣樣放得下。

  極樂世界的人到此地來,我們佛門裡一般講「倒駕慈航,乘願再來」,這乘願再來的。來幹什麼?來幫助大家覺悟,來接引大家往生,他來幹這個事情。他的念頭如此,言語行為也如是,這是我們要有能力體會得到、觀察得到,應當要學習的。釋迦牟尼佛與諸大菩薩作斯示現,歷代的祖師大德也作斯示現,他們真正做到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這就是再來人。我們到這個世間來,雖然是個凡夫,業力受生。可是你要懂得,業力可以轉變成願力,如果你的願力大過業力,你現在還住在這個世間,那也就是乘願再來的,跟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沒有兩樣。六道隨時可以脫離,沒有障礙,極樂世界隨時可以往生,阿彌陀佛隨時來接引,與佛有約,這個約是決定靠得住的。這個約在哪裡?《無量壽經》就是條約的全文。隨時能往生,隨時能離開,為什麼說隨時?因為對這個世間沒有一絲毫的貪戀,絲毫的戀著都沒有,你隨時可以走;還有一絲毫的貪著,你就走不了。「財色名食睡,地獄五條根」,有一條你就走不了,五條都有,那還得了嗎?阿彌陀佛、諸佛如來拉也拉不動你,你在這個地方生了根。那個根就是財色名食睡,這個東西一定要把它捨掉。諸佛如來為九界眾生千言萬語,就是講的這樁事情,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。

  我們要想學佛菩薩,佛菩薩告訴我們,世間五欲六塵可以受用,不能貪著。受用,為什麼說可以受用?事事無礙,貪著就有礙了。雖然可以受用,諸佛菩薩在天上,那個受用我們看到;接受天人供養,甚至於法會期間當中,佛講經說法,天人空中散花,天人在道場周邊載歌載舞,讚歎道場;我們看到,真的五欲六塵的享受,不礙事。可是世尊在人間講經說法,這些東西完全摒棄,給我們示現的樣子是苦行。為什麼要這樣示現?我們凡夫對於五欲六塵是深深的貪著,再現這個相還得了,增長你的貪瞋痴,所以佛要示現苦行的樣子,叫你擺脫。跟什麼人說法不是一樣的,跟天說法、跟人說法完全是兩個樣子。所以我說佛菩薩講經說法,見人說人話,是見鬼說鬼話,你是什麼樣根性的人給你說什麼樣的法,對你決定有利益,決定有好處。所以佛沒有定法可說,佛也沒有一定的形相示現,他那個色相千變萬化,但是都是利益眾生,利益當機的人。

  我們住在這個世界,真正是諸佛菩薩來,一定示現苦行。換句話說,一定示現知足常樂,物質生活能夠過得去就好了。這個示現是教導世間眾生斷貪心、斷慳吝之心,這個三毒不可以增長,物質生活上夠用就好了,多餘的幫助別人。這是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,針對這個世間眾生病根而設施的,真的叫對症下藥,藥到病除。我們做佛的學生,無論在家、出家,四眾弟子要能體會到佛示現的意義,他為什麼要做這個示現,這種示現真正意思何在?我們要明瞭,要覺悟,要效法,不但自己得利益,也能令一切眾生得利益。

  示現,世間人看到以為有苦樂,實際上是大樂、真樂,這第三句所說的『法性本淨無諸垢』。他們這些人稱性,換句話說,他們是唯心所現。雖然在十法界做種種變現,還是法性所現,理事無礙;理事無礙,我們從這個地方深深體會得。我們過去聽說,虛雲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,剃一次頭,我們凡夫幾天不洗頭就不得了,沒有頭髮的還好一點,有頭髮的你三天不洗頭,你恐怕就受不了。虛雲老和尚留長頭髮,一年洗一次頭,洗一次澡。過去你們看過,前年我們印過金山活佛那個故事,同學們都拿到了。金山活佛一生都不洗澡,人家身上有香味,我們三天不洗澡臭味難聞,人家法性本淨。我們不洗澡,為什麼身上有臭味?就說明我們的心不清淨。我們身上流出來的味道是什麼?貪瞋痴的味道,三毒煩惱之味,這個味道難聞!人家那些修行人,示現一生不洗澡,他身上的味道是法性本淨之味。所以金山活佛住在信徒家裡,信徒好心勸老和尚洗個澡。老和尚說:好!洗澡。他那個洗澡水可以治病,人家喝了不管什麼病,只要喝他的洗澡水病就好了。他在洗澡當中往生,站在那個地方走了,你看走得多瀟灑、多自在。法性本淨,所以清淨心多麼重要!

  我們提出來的綱要,諸位總是要記住: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諸位要是常存如是心,你的心地、生理跟居住環境自然不一樣。不但你的身體有清香,你居住的環境也有香氣,跟一般人決定不一樣,境隨心轉。所以他們示現,不管怎樣示現,示現的再骯髒、再邋遢,樣子是那個樣子,其實不然。也許諸位同修印象深刻一點,在中國濟公長老是很邋遢的人,那也是不洗澡、不剃頭,一身穿得破破爛爛,什麼地方骯髒他到那個地方去,他也不在乎。身上髒東西搓搓還能治病,這就奇怪了!最近這一套「濟公傳」,你們有沒有看?你們可以拿到三樓大銀幕上看,大銀幕上看得很舒服。這是游本昌,我們上一次到北京的時候,他連版權都送給我們,所以我們現在做了很多套,可以到處贈送別人。人家那個是什麼成就?理事無礙,就是這一句「法性本淨無諸垢」。法性裡頭沒有三毒,法性裡頭沒有煩惱,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他稱性,所以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他就自在了。你看他那個樣子很骯髒,他比什麼人都乾淨,世間怎麼樣講究清潔乾淨的人比不上他。你們想想這什麼道理?我們要學。

  阿羅漢面孔奇奇怪怪,我們樓上那邊有五百羅漢,下面佛堂裡面有十八羅漢,你去看,這不是真羅漢,這是造的相。羅漢的樣子雖然很奇奇怪怪,你仔細去看都是善相,那個相不惡。雖古怪不惡,雖古怪不凶,還是個慈悲的相。羅漢的相為什麼不一樣?他是相似位,也就是說他沒有執著了,但是分別還沒放下,他還有分別,所以樣子就不一樣。菩薩樣子就相同,就很接近,為什麼?菩薩沒有分別,所以菩薩的相就非常接近。佛的相完全相同,佛佛道同。菩薩雖然沒有分別,但是無明沒有盡,也就是妄想沒有斷盡。那個妄想不是我們的妄想,我們簡直是胡思亂想,哪裡能稱妄想?他那個妄想不造業,我們胡思亂想造業。他們的妄想我們決定想像不到的,極其微細的念頭,那個微細的念頭我們看不到。佛在經上有比喻,好像水,我們表面看這個水很平很靜,水下面還流動,還有暗流,那個暗流比喻作妄想。我們今天的妄想是什麼?是大風大浪,不是下面暗流,上面就是大風大浪,造業!他們那個不造業。

  所以我們讀這一首偈頌,要知道從哪些地方去學習,人家從這個地方修行證果,入一真法界,我們今天念一念,很慚愧!要趕緊努力,這個事情不是做不到,問題是我們肯不肯做,也就是肯不肯放下。肯放下,得大利益,大福德。不肯放下,怎麼認真修學還是搞六道輪迴,只可以說在佛門裡面種一些善根而已,這個善根這一生當中不會成熟的。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在這一生當中得大自在,過最幸福美滿的生活,你一定要學。你要知道過這種生活,心裡沒有憂慮、沒有煩惱、沒有牽掛,你說多自在!我也曾經比喻說,原子彈爆炸的時候,像看放煙火一樣,在那裡欣賞。希望大家細心的去想想,值得我們認真努力來修學。學要快,決定不能等待,即刻就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。今天時間到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