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0六七卷) 2003/8/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067
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清涼大師的疏文第二段,無生四諦,我們從頭念起。
「涅槃云,解苦無苦,名苦聖諦,謂達四緣生故空,則超筌悟旨成大」。前面我們把「四緣生故空」這一句說過了。因為要不懂得緣生性空,或者佛經裡面也有說「緣起性空」,緣起跟緣生是一個意思,就是生起。知道一切法是因緣生,所以一切法沒有自體,沒有自體,這就是說之為空。我們回過頭來看《涅槃經》上這句話,就容易解釋了。
「解苦無苦」。解是真正理解,你要不理解,你就產生誤會。這也不太好懂,我們用比喻來說。譬如做惡夢,你作夢,夢到一頭老虎要吃你了,老虎追過來,你不知道是在作夢,你以為是真的,你感覺到很恐怖、很苦。為什麼?誤以為真的。假如一下明瞭這是在作夢,你就會學佛菩薩,很慷慨,老虎很餓,我捨身餵虎,你就能做得到。為什麼?你知道那是假的。所以知道真相,問題就解決了。佛菩薩捨身餵虎,知道什麼?知道一切法緣起性空,他真的把身體投下去餵老虎,老虎真的把他吃掉了。有沒有死?沒有死,身捨掉,馬上就換個身。這個身愈換愈好。為什麼?大慈悲心增長,悲心增上,功德增長,愈換愈好。
《金剛經》大家都念過,你看《金剛經》上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,那是最大的苦難,冤枉。歌利王對他產生誤會,被凌遲處死,那個痛苦比捨身餵虎還要難受!忍辱仙人有沒有苦?沒有苦。為什麼沒有苦?他觀緣起性空。緣起性空裡面,第一個觀益(就是利益)無我。諸位想想,這個身不是我,無我,誰受?沒有受的。凡夫麻煩在哪裡?執著這個身是我,所以他就有受,苦樂他有受。佛菩薩,不要說佛菩薩,小乘須陀洹,這是我們在《金剛經》上很明顯的讀到過,小乘須陀洹就已經離四相,開始離四相,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所以這是真正修行人。大乘初信位的菩薩破了五種見惑,見思煩惱的見惑破了,見惑頭一個是身見。他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,因此這個身苦樂之受就沒有了。我們想想,我們今天嚴重的執著,執著這個身是我,身苦要受、樂要受。實在講,在日常生活當中是苦多樂少!諺語說得好「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常八九」,十之八九是苦,你要說樂,樂不過十之一二,哪來的樂?可是覺悟的人,他真的就有樂,他那個樂我們沒有法子想像,他是苦樂兩邊離開了,那叫真樂。
這個身體到底是什麼?經論裡頭告訴我們,身是我所,不是我,是我所。什麼叫我所?我所有的。像我們穿這個衣服,這個衣服是我所有的;這一串念珠,這是我所有的,這不是我,是我所有的。你真正能看穿了,人家想要你的衣服,你的衣服可以脫了,很慷慨,歡歡喜喜送人,自己再換一件,你不會感覺到很難過,它不是我。同樣一個道理,身體是我所有的,就跟衣服一樣,它是有為法,有為法就是它是生滅法。所以這個身無常,它有生老病死。世間人常講青春不駐!它使用的時間是有期限的、有年限的,到不能使用就壞了,壞了就生病,死亡。死亡是身死了,我所死亡了,我沒有死亡!「我」等於說把衣服脫掉,不要了。穿太舊了,破爛了,不要了,去換一件新的。所以,覺悟的人捨身受生,看生死就像換衣服一樣,他一點痛苦都沒有,一點留戀都沒有,覺悟了。
我們在平常要常常能作如是觀,這個觀想、這個認知果然產生力量的話,這個身對這個世間一切苦樂就不受,那諸事很自在、隨緣。就像諸佛菩薩遊戲神通,這個身在世間遊戲神通,得大自在。眾生很苦,那也得裝一個苦的樣子,為什麼?同情心。否則的話,你一點都不苦,人家很痛苦,人家說你這個人沒有人性。所以,佛菩薩也要裝出一副苦的樣子,他不是真的受苦。大眾很樂,他也裝出樂的樣子,他在那裡演戲,不是真的。一切眾生是不是真的?一切眾生也不是真的,一切眾生把假戲真演,他以為是真的,所以他真的很苦!佛菩薩知道事實真相是演戲,他那個苦樂是裝的,他不是真的。他真的他的心永遠是平等,這是我們在大乘經教裡頭常常講,諸佛菩薩永遠沒有起心動念,永遠沒有分別執著,這是老實話。他現身、他說法,為什麼能現身?為什麼能說法?那是感應,眾生有感,他自自然然來應,這個感應之理也不好懂。
有人問釋迦牟尼佛,問這個感應,佛就舉例子,寺院裡頭鐘鼓,佛就用鐘鼓做例子。你看到鐘、看到鼓沒有?你敲它,它就應;你敲它是感,它發出聲音是應。它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。決不是那個鼓你敲它一下,鼓要想一想,「我要來應你」,它沒有想,自然的。這是什麼?這是性的德能,真如本性的德能。所以一切眾生有感,性能它立刻就有應。性不是物質,沒有方所,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就像我們現在講的,像地球上這些電波一樣。我們電視的電波,你發出去的時候,涵蓋整個地球。你頻道一按,影像、音聲不就立刻出來了嗎?這影像、聲音在哪裡?在電波。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無論在哪個地方,你有接受的設備,同時都出現。
自性的本能,自性的德能,亦復如是。所以佛用了一個名詞,叫「法爾如是」,法爾實在就是自自然然,它就是這樣的,比自然還要來得自然,所以他不用自然,他用法爾。自然裡頭還具備些條件,法爾裡頭沒有條件的,就是沒有四緣,不需要緣,它自自然然的應。應身,現身了,身起作用,就有四緣。所以唯心所現沒有緣,沒有四緣;唯識所變就有四緣,這是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一樣的地方。所以一真法界叫法性土,不叫法相土,法性土;十法界裡面,叫法相土。相有生滅,性沒有生滅,所以我們的身有生滅,我們的性沒有生滅,我們一定要懂這個道理。
所以十法界事實真相真正透徹明瞭,你就是在地獄也不受苦。在地獄什麼?消業。但是幾個地獄眾生覺悟了?諸佛菩薩慈悲,真的是不捨一人。眾生造罪業墮地獄,佛菩薩去不去地獄?去!地獄裡頭,哪些是佛菩薩?地獄那些惡鬼、那些判官,都是佛菩薩。我們在《地藏經》上看到,《地藏經》上許許多多鬼王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說,都是大菩薩示現的,將來他在什麼地方成佛度眾生,佛不都跟我們授記了?我們就曉得餓鬼道、地獄道、畜生道,愈是苦的地方佛菩薩愈不捨棄,只是凡夫不認識。佛菩薩在裡面示現教化是不容易,比人間難,因為他們迷得深,業障重,不容易覺悟。可是現前我們這個社會,這些眾生,我看比餓鬼道還要難度。這要細心觀察,得要深入經藏,你看看我們今天這個世界上因因果果錯綜複雜,會有覺悟,你知道這是什麼一回事情。
所以現相、果報,你不能說是,也不能說不是;你不能說善,也不能說惡,明白人墮惡道是消業障!過去在人道裡頭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種種不善,這個不善業造了,業一定招果報,果報是三途,所以三途是消他的罪業。罪業消除之後,頭腦清醒,佛菩薩來教化他,他懂了,他才能超越。他正在迷的時候,他受苦,就跟作惡夢不知道自己是作夢,夢中被嚇醒,嚇了一身冷汗,就像這種情形一樣。知道,知道就沒事,知道什麼?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;大乘經上常講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他真正到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一切苦樂的境界他不受了;這個不受就叫做「正受」。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,正常享受也叫禪定,梵語叫「三昧」。
大乘入了三昧,所以解苦無苦。事有沒有?事有,不能說沒有,又不能說真有。所以實際上是什麼情形?非有非無。我們現前的境界真的是這樣的,是我們自己不知道。科學不斷在發達,現在科學家很多新的發現,對佛經上講的這些事實真相,逐漸逐漸他們也發現一點點。雖然是發現得很少,點點滴滴,但是對我們修學大乘的人來講是莫大的鼓勵,因為我們沒有證果,沒有契入境界,聽到科學家這一說,我們立刻就懂。
譬如,科學家給我們說,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物質的存在。我們今天不是講一切都是物質,他說沒有,這個很令人驚訝。佛在經上講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科學家今天也發現了,凡所有相真的是虛妄。相是什麼?他說相是波動產生的幻覺,跟佛法講的一樣,波動產生的。存不存在?不存在。我們為什麼看到這些現象?這些現象是波動幻覺裡面的相續相。實在說,現在電視在世界上很普遍,哪個人不是天天在看電視!你懂不懂電視畫面怎麼形成的?這就沒有人知道,如果你要懂得電視畫面怎麼形成的,你就明瞭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你就明瞭,你就解苦無苦。
電視畫面比電影的畫面更容易令人覺悟。電影的畫面像幻燈片一樣。早年,我們也喜歡玩這個東西,電影的放映機鏡頭一打開,那一張就是幻燈片,這個畫面投射到銀幕上,立刻把鏡頭關起來,再換一張。鏡頭一打開,這就生,一關上就滅;再打開,第二張生,再關起來,第二張滅。一秒鐘鏡頭開關二十四次,就是一秒鐘二十四個生滅,我們在銀幕上看到就好像是真的,其實它是一張一張幻燈片,移動得太快。再快,要跟電視比那慢得太多了。電視畫面怎麼組成的?點。點組織成線,線組織成面,速度太快了,因為電磁的速度跟光的速度幾乎是相同的,一秒鐘三十萬公里。所以你們今天講電視的畫面,講多少條線,光的速度太快,所以它的點、線、面組成這個畫面,速度太快了,你不知道它是假的,你看到好像很逼真,全是假的。電視畫面如是,現實的畫面,山河大地也是這樣子的,也是這麼組成的。《楞嚴經》上講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所以有沒有來去?沒有。有沒有生滅?幾乎是生滅同時。
佛在經上講的速度,我們在講席裡頭,不斷重複在說,為什麼?你還沒懂,怎麼知道你沒懂?你還在迷惑,你還把一切人事物當真,就是你沒懂。你要真的懂了,你的思想觀念變了,你肯定是兩個人,就是說過去你迷,現在你覺悟;迷的時候是凡夫,覺了的時候就是菩薩。轉迷為悟,那就是轉凡成聖,你對這個世間還會有計較嗎?沒有了。至少你能夠到孔老夫子六十歲的境界,什麼境界?耳順。真得受用,決定不會被境界所轉,決定不會迷,曉得什麼?曉得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,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,完全通達明瞭,它的速度之快,快到沒有法子想像。
《仁王經》上講的,我常常用這個例子,我也能體會到那是世尊的方便說,不是真實說,真實說我們不懂,就是方便說我們懂也算不錯了。你從方便,你就能入真實。佛不必說真實,你自然能體會到。《仁王經》上講,它的速度多快?一彈指有六十剎那,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,一剎那裡頭有九百生滅。我們快速度來彈彈,一秒鐘我們彈四次,這是我的速度,一秒鐘彈四次。四乘六十,再乘九百,兩個十萬八千,也就是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,你怎麼能看得出來?我們電影的速度,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;現在佛給我們講,一秒鐘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。但是要跟我們電視畫面來比,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比我們電視畫面慢,所以我就曉得,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說。我們電視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速度,那是億萬分之一秒,不是二十萬、三十萬。這我們可以從電磁波的速度上能夠體會得到,你才能把事實真相找出來,才了解我們這個宇宙人生到底是個什麼回事情。
佛常常講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我們也會說,但是這個虛妄的概念完全沒有,你完全迷在裡頭,不了解真相。你真的了解、明白了,才真正懂得《楞嚴》上所講的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。但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速度,真是億萬分之一秒。因為心性的波動,速度比光、比電磁波的速度不知道大多少倍。用光速,從地球發射到太陽,還要八分多鐘才能到達。意念上、意識上的念頭,就是心的波動,我們講心波,或者講思想波,這個波一動立刻就遍虛空法界,光跟電怎麼能比!所以現實這個世界是什麼?一個生滅、一個生滅的相續相,決定是空的,決定是假的。所以佛費了二十二年給我們講般若。今天《大藏經》裡頭最大的經不是《華嚴經》,是《大般若經》;《大般若經》六百卷,《華嚴經》才八十卷。六百卷《大般若經》講什麼?總的來說,做最後的總結論,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、畢竟空、不可得。我讀《大般若經》得這麼個結論,這個結論跟《金剛經》、跟《般若心經》上講的完全相應。你把這一切法當真的,那錯了。所以覺悟人的心,永遠是清淨一塵不染。
萬法皆空,因果何以不空?因果就是講現象,這些現象轉變不空,唯識所變。唯識就是因變成果,果變成因,轉變不空,相續不空,循環不空,這就產生業報。業報實在也是個空的,但是業報就像作夢一樣,你不知道事實真相,你誤以為真實,這裡頭善報,你覺得有樂受;惡報,你覺得有苦受。佛在旁邊覺得是可憐憫者,為什麼是可憐憫者?你那個受是冤枉受,做惡夢;三途六道是做惡夢,人天是做好夢、美夢,都在作夢。超出了十法界,你夢醒了,你不再作夢了,這是跟你講事實真相。
所以我們修觀,華嚴這個宗派,他們過去修行的方法是修法界觀,現在我們修法界觀比從前的人要方便多了。現在我們修法界觀從哪裡下手?從電視或者是網路,從螢光幕上,從這上面來修。你不要管電視、電腦螢幕上的畫面,你不要去管畫面,你仔細觀察這畫面怎麼形成的,你能把這個搞清楚,整個宇宙事實真相你就明瞭了。你才真正就像惠能大師一樣的境界,「本來無一物」,後頭講「何處惹塵埃」。何處惹塵埃,就是什麼事都沒有,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。庸人是什麼?不覺悟的、不了解事實真相的,他在裡頭紛紛擾擾,忙得頭昏腦脹苦不堪言,冤哉!枉也!覺悟的人才是真正幸福快樂之人,他過的生活是正常的;迷惑的人在六道、在十法界都不正常。四聖法界過的生活是相似的正常,不是真正的正常,一定要到一真法界、到華藏世界,才過正常生活。但是華藏在哪裡?就在此地,沒有離開此地,所以關鍵是在覺迷,境界迥然不同。
所以這個地方重要的一個字就是「解」,徹底透徹的明白,真正明瞭之後,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,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不但無相,連那個念頭都沒有,意念都沒有,「無我見,無人見,無眾生見,無壽者見」,你就契入。這一入你就不是凡夫,縱然沒有實證,你也沾到邊了,沾到邊叫相似位。相似位就是四聖法界,肯定超越六道輪迴。六道輪迴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你自己會不會再墮到六道輪迴?不會。雖然身還在六道輪迴,念沒有六道輪迴,這個佛法叫有餘涅槃。涅槃是不生不滅,你真的是證得了,身體還在,身體還在這個地方,這叫有餘;身體不要了,入無餘涅槃。有餘、無餘意思在此地。得大自在,真解脫,這是大乘講的苦聖諦。
古人用的這個方法,確實古人心地厚道,妄念少,欲望少,環境誘惑也少,所以佛講經說法,他們能夠入進去,今天沒有法子。今天的眾生煩惱習氣太重,外面誘惑的力量,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,這誘惑力量比從前增長百倍千倍都不止。所以在這個世間你要想憑覺悟悟入,往年黃念祖老居士給我講:淨空法師,這世間沒有人能做得到了,除了念佛,往生淨土之外,沒有別的辦法。他講的是真心話,我們兩個人在一起,還能談談心。
淨土就是帶業往生,你要真正了解苦斷不掉,煩惱習氣、分別執著斷不掉,你自己有自知之明。然後怎麼樣?死心念阿彌陀佛,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,希望把這個念佛的功夫加深,用念佛的功夫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伏住,它不起作用。起作用的,就是這一句佛號,這就行了,這叫帶業往生,生凡聖同居土。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都不得了!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所說的,下下品往生,只要生到極樂世界,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,你實際上在極樂世界的受用跟阿惟越致菩薩相等。這不可思議,這是難信之法,沒人相信。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,你一品煩惱都沒有斷,完全是凡夫,比須陀洹比不上,比初信位的菩薩比不上,你怎麼到極樂世界去搖身一變就變成阿惟越致?誰能相信?這是佛說的,我們要相信佛,佛決定沒有妄語,你能有這樣堅定的信心,那恭喜你,這是你的善根福德,你沒有深厚善根福德,你不會相信。
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這個問題解決了,有好老師,好的學習環境,遍法界虛空界找不到第二個這麼好的學習環境。最大的利益,古來祖師大德常講,無量壽!那就是說明,不再搞六道生死輪迴,不再搞捨身受生,不再搞這個把戲,一生圓滿成就無上菩提。所以,離苦得樂,最殊勝、最穩當的方法是覺悟。真實究竟圓滿的慈善救濟,諸佛如來做的,用什麼方法來做這個工作?就是幫助你破迷開悟,這是真實究竟圓滿的救濟。你無始劫以來不能解決的問題,統統解決了,離究竟苦,得究竟樂。所以這是大乘的苦聖諦。大乘苦聖諦裡面,有名,決定沒有苦,沒有這種苦受。他對於十法界裡面苦樂的事情,統統搞清楚、搞明白,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。如露亦如電是講它的存在,這個現象的存在。電是閃電,電就是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,就是這個意思;露是講因果的相續,我們可以說因果的轉變,因果的相續,因果的循環,用如露兩個字來形容它,這你就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
後面這一句,「則超筌悟旨成大」,筌是古時候抓魚的用竹子編的簍子,我們小時的農村還用這個抓魚。下雨天的時候,在小溪裡頭,我們把竹簍子放在那裡,小魚跑到裡面就抓到了,抓魚的東西。在此地,佛在講經時用這個做比喻,把這個比喻作方法,目的當然是魚。你抓到魚,你當然拿魚,不會拿這個竹簍,竹簍是工具。超筌,就是我魚已經抓到了,竹簍子放在旁邊不用它,比喻什麼?比喻悟旨,你從這個方法裡頭真正覺悟了,悟得宗旨,真的開悟,就成就大乘,小乘沒有悟,大乘悟了;小乘得定,大乘開悟,這個我們要曉得。
再看下面文,「又涅槃云,凡夫有苦而無諦,二乘有苦,有苦諦,而無真實」。凡夫四諦都沒有,他在受苦,他不知道苦從哪裡來。二乘人知道了,二乘人知道苦,也知道苦從哪裡來的。所以二乘人,前面我們講生滅四諦,那是二乘,就是聲聞、緣覺,他要受果報,所以他有苦、有諦,但是沒有真實。真實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大乘的事實真相,他不知道。你說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二乘人不懂,這不是二乘境界。這是真實,所以二乘人沒有真實。真實是什麼?諸法實相。一切法的真相,我們常講事實真相;事實真相,二乘人不知道。所以通常說法相,法相講唯識,二乘只講到第六識,第七識、第八識二乘人不知道,小乘經裡頭不講這個東西,偶爾提一提。這是什麼原因?根性不相同,大乘根性,二乘根性。二乘根性的人,佛跟他講聲聞、緣覺;大乘根性的人,佛跟他講菩薩法。並不是佛法有大小乘,佛不但沒有大小乘,佛說得很好,佛無有定法可說,這是佛教給我們。
佛說法沒有一定,因人而異。就像大夫給人處方,大夫沒有一定的藥方給人用,沒有,為什麼?你來,他替你診斷,然後給你開方子,每個人開的方子都不一樣。佛對一切眾生亦如是,你是什麼根性,教給你什麼樣的法門,你照這個法門去修學,肯定得利益。等你境界提升,佛告訴你另外一個方法。隨著你境界不斷向上提升,佛菩薩時時刻刻在你身邊照顧你、幫助你,一定幫助你成無上道,你才知道佛慈悲。
佛這個慈悲是法爾如是,決不是起心動念。我們感激佛,要報佛恩,怎麼報法?要像佛一樣發心,發大慈悲心,廣度眾生,這是真正報佛恩。所以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是那麼樣的熱誠,這熱誠是我們凡夫講,實際上他們沒有起心,沒有動念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哪有什麼熱誠不熱誠!那麼樣的慈悲,其實慈悲在他們那裡也用不上。我們凡夫的起心動念,會起心、會動念、會分別、會執著,他沒有,不但沒有分別執著,連起心動念都沒有,永遠沒有。在什麼時候這個境界現前?初住菩薩現前。
宗門裡面常講,明心見性。明心見性,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,你就不會起心動念,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。但是那裡面的境界,還是有高下層次不同,從初住到如來果地,四十二個階級,那就是淺深,功夫有淺深不同。慢慢再向上提升,那個修行的方法,跟十法界修行方法完全不同。十法界,著相,那個無相。那種境界,佛經上常講「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這《華嚴經》上說的。不思,沒有思想,不議,沒有言語;換句話說,不思,就是沒有妄想,就是沒有起心動念;不議,就是沒有執著,沒有分別;換句話說,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斷了。
妄想分別執著你要不好懂,我換句話說,就是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沒有了,完全沒有了,那個境界怎麼提升?就不能說,說不出來,佛說不可說不可說,真的不是假的。我們到這個境界,在這一生當中,不可能!怎麼辦?到極樂世界,到極樂世界還是要入這個境界,一生圓滿無上菩提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諸位同學,我們繼續看清涼大師的疏文,「又涅槃云」,這是舉《涅槃經》裡面的話來說。「凡夫有苦而無諦,二乘有苦,有苦諦,而無真實」。前面跟諸位介紹過,現在再看下面。
「菩薩無苦有諦而有真實」。到這個地方是一段,我們先來說說,這就是大乘。菩薩為什麼無苦有諦?諦,要記住,最前面的解釋,諦有兩個意思,第一個是諦實,就是事實真相。《般若經》上講的諸法實相,這當然有。為什麼無苦?諸法實相,相是幻相,事有理無,相有體無,所以相是幻相,夢幻泡影。你不能說它沒有相,這個相擺在我們面前,怎麼能說沒有相?十法界依正莊嚴,佛經上也常常說。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,怎麼叫無,你得搞清楚,你要不搞清楚,你就不懂,你就沒辦法了解事實真相。這個事實真相,所有一切現相,十法界依正莊嚴,剎那生滅。我們講剎那,這是形容,形容什麼?它時間很短,短到什麼程度?沒有法子想像。
今天科學家講宇宙的起源,講大爆炸,實在這個大爆炸在佛法裡面講不通。但是他們用科學的工具天文望遠鏡,看到宇宙確確實實在膨脹,真的像是爆炸的現象一樣,不斷的還在膨脹。這是一種現象,叫幻相。這個現象要用我們現代電影來做比喻,你好懂。我們在電影裡面看到一個爆炸,看到一個膨脹,好像這是真的,其實什麼?你看看後面的底片,你就曉得每一張底片都不動,每一張底片都不一樣,哪裡是什麼爆炸?而是什麼?而是一個相續相。
相續相,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?這個現象是從心想生。你們這麼多人都在這裡想,你想,物質現象就有反應。這個真的我們要感謝日本江本勝博士,他在水實驗結晶裡面使我們看到了。物質是法性,不是別的東西。《楞嚴經》上說的,所以他的訊息有同學從網路上節錄下來給我看,我立刻就明瞭,《楞嚴經》上佛講的他證明了。佛在經上說「諸法所生,唯心所現」,經文上是這樣說的,唯心所現,「一切因果,世界微塵,因心成體」,這個心就是法性。法性的德能,我們不說它的德,先說它的能,能就是有見聞覺知。只要是物質,統統都有見聞覺知,不要說是水,泥土、沙石,甚至於空氣,都有見聞覺知,就看你怎麼想。你怎麼想,它就有反應。你們這麼多人想,這是膨脹,它那個膨脹現象就出來。其實是不是真的膨脹?不是,相續相,真的跟電影的底片一樣,一張一張的不一樣。
我們了解這個事情真相,所以科學家,現在科學講宇宙現象的發生,他說已經不講進化,這是很大的一個進步。從前講進化,現在不講進化,現在講一時頓現,這個跟佛法講的相同,一時頓現;宇宙是一時頓現的。所以鍾茂森博士把這個訊息告訴我,我就問他,我說是什麼時候頓現?他說不出來。什麼時候頓現的?《楞嚴經》講的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。什麼時候?就這個時候,不是前也不是後,就是當時。但是當時,它剎那生滅。就像我們看電影的銀幕,銀幕上的畫面什麼時候出現的?當時,張張片子都是當時,沒有過去,沒有未來,過去現在未來成為一個當時,一念,是這麼一個事實真相。膨脹或者是濃縮都是你念頭裡頭產生變化,那就是唯識所變;那個變化就是佛在經上常講,從心想生。
一切眾生心裡怎麼想,外面環境就跟著你怎麼變,從心想生。你要懂得這個道理,你常常想好的,不要想壞的,你的環境就非常美好;你常常想不好的,你的環境就很糟糕,一切法從心想生。這就叫什麼?命運,命運是你創造的,是你在主宰。我天天想,想我全身的細胞,這個組織基本的東西是細胞,全身基本的物質,我天天想它是最美好的,它是最善良的。不能天天想這個、想那個,那太多了,想不盡!想什麼?這是念頭,你一天到晚保持最好的意念、最善的意念、最清淨的意念,你全身都清淨,全身都善良,全身每個細胞都美好,你怎麼不健康?就是這麼個道理。
所以,諺語常講「菩薩菩薩,年年十八」,這就說菩薩不老,他為什麼不老?他沒有老的念頭。世間人為什麼會老?最容易老是退休的,一退休,想我老了。好了,天天想老,老得好快。我過去一些老朋友、老同學,都在公司機構裡面服務,每天忙著公務、生活、應酬,心情、工作緊張繁忙,但是也很愉快,我們偶爾碰到面聊聊天,在一起吃個飯,很高興。退休之後,兩年沒有見,一見面,好像他老了十年,老了二十年。什麼原因?我就明白了,佛經上證實了,他退休沒有事情,天天想我老了。老了怎麼樣?老了就病了,常常想著這裡有病,那裡有病。老了之後不是上班,天天上醫院,天天看醫生,你說糟糕不糟糕?
一切法從心想生,佛講的話沒有錯!天天想清淨,所以菩提心,你看菩薩,菩薩想真誠,菩薩想清淨、想平等、想正覺、想慈悲,他不老。菩薩的生活,處事待人接物,看破、放下、自在、隨緣,你說多快樂!遊戲神通,捨身受生就跟換衣服一樣,好自在,一絲毫貪戀執著都沒有,這是我們世間人講的生死自在。哪個地方有感,哪裡有應,同時可以千百億化身,不是一個身。哪裡有求,哪個地方就有應,什麼人求?有緣人求。
所以我們初學佛的時候,老師常常教導我們廣結善緣,你緣結得愈多,將來度眾生度得愈多。佛不度無緣之人,跟你沒有關係,你度不了他。關係有善有惡,善惡都能度,只要有關係都能度,沒有關係就沒有法子。當然我們跟人結緣,結善緣,不結惡緣,惡緣有冤冤相報。但是我們覺悟了,冤冤相報沒有,我們沒有了,但是他要受苦,他要受報,他那是業報。我們不會報復他,不再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,不會報復他,他要受業報。
所以,只要有緣都能普度。廣結善緣,不分國家,不分族類,不分宗教信仰,普度!不但度人,還要度所有一切動物,九法界眾生,統統要跟他結緣。我們今天結緣,我們講經、誦經,所做一切善行,誠心誠意迴向九法界眾生,那跟他們統統都有緣。將來成佛,跟眾生的緣廣,現身無量無邊,哪個地方有起心動念,那個地方立刻就現身。就像什麼?法身沒有相,遍法界虛空界,就像電磁波一樣,哪個地方有感,感就是他有機器架在這個地方,頻道一按,影像、音聲就出現,這就是應,所以能現無量無邊身。
我們現在用電視、用網路的畫面,諸位能體會到,這就是千百億化身。我們現在的化身是平面的,是個畫面,真正的化身是立體的,你完全不知,沒有辦法發現這是應化的。而實實在在跟你講,所有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是幻化的,跟電視的狀況真的沒有兩樣,統統是幻化的。體,體是一個,體是真如、是自性。說自性,怕人家誤會,不如說法性,說法性好,法性就是自性,就是真如。萬法體是一個,然後你才真正懂得大乘教裡面所講的「同體大悲,無緣大慈」。
好像我們想不通,佛為什麼遍法界去現身?哪個地方他都現,天堂他也現,地獄他也現,好像不辭辛苦去度這些眾生,我們想不通。其實你真正明白,原來這是個很自然的事情,他現身有沒有痛苦?沒有,正如同我們現在在此地講經,許許多多同學你們在網路或者在電視上看到一樣,你們在螢光幕上看到,有沒有辛苦?沒有,尤其是我們把錄相帶拿在電視上播放,或者在網路上播放。沒有,這是個很自然的現象,法爾如是。
整個宇宙是一體,說一家人,一家人還是有距離,是一體,就好像我們整個人身一體。我們所有一切眾生,不同的剎土眾生,是什麼?不同的剎土,好像我們人身體不同的器官、不同的部位;不同的眾生,好像組織器官的這些細胞,真的是一體,整個宇宙是一體,整個宇宙是活活潑潑的。《華嚴》說得透徹!沒有話說,愈讀愈歡喜。所以,一切眾生跟我是一體,你說能不照顧嗎?痛癢相關!無緣大慈,緣,我們今天講條件,無條件,對於一切眾生慈悲愛護沒有條件的。真正覺悟的人才知道,不覺悟的人他迷,他不知道是一體,也就是不知道這個關係。
所以我常講,佛、佛教,教我們什麼?只教我們三樁事情,第一樁教導我們認知(認識、知道)人與人的關係;第二個教導我們知道人與萬物的關係,就是自然環境的關係;第三個教導我們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。與天地鬼神,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講的,不同維次空間眾生的關係,就這麼回事情。統統搞清楚,什麼關係?一體。大乘經上常講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」,這是佛經上常講的,真是一體。迷的人不知道,他不承認,覺悟的人知道,所以,覺悟的人那個慈悲心自自然然會流露出來。為什麼?它是自性的,它是性德,你見性了,性德自然流出來;不見性,性德流不出來。性能它是永遠不會受影響,性德會;性德受迷悟影響,性能不受影響。性能就是見聞覺知,這個不受影響,與迷悟不相關,但是性德與迷悟有關係。搞清楚、搞明白,這得大自在。
你真正是參透了,你才曉得世出世間什麼最可貴?覺悟最可貴。覺悟是什麼?覺悟是學,中國這個學習的學字。學,古時候就念覺,學就是覺的意思,古音念覺,學者覺也!學什麼?學覺。所以孔老夫子《論語》裡頭一句,「子曰,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這句話意思深,非常非常之深。「學而時習之」,學就是覺悟,真正覺悟。習是什麼?真正覺悟了,過覺悟的生活,做覺悟的工作,日用平常,覺悟的應酬,快樂!整個融化在大覺之中,用我們佛法來說,過佛菩薩的生活,就是過大智大覺的生活。「不亦說乎」,那個喜悅,這個悅是從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,我們佛法裡叫法喜充滿,大乘經上常常讀到,常生歡喜心,就是這個。
我們世間人講人逢喜事精神爽,一個人天天生活在快樂裡面,不容易衰老,健康長壽,不容易老化。老怎麼老?憂能使人老,他煩惱很多,憂慮牽掛,這個東西使人老化,心老了。我常常不是用老講,我講傷,傷害,心傷!心一傷了,身就受損失,你的身體就受影響。為什麼?剛才講了,每個細胞,它的性能不受四緣的影響。所以你歡喜,每個細胞都歡喜,在科學實驗裡面看它的結晶非常美麗;你憂慮,它就起變化,它的結晶就很破碎,就很難看。這就是說你心理上每個細胞隨著你的心情產生變化。所以,憂這個意念就把你全身的細胞老化,心傷了,你身體生理就受傷了,就這麼個道理。你要懂得這個祕訣,你就能保持著青春常駐,雖然不能真的常駐,可以保持你減緩老化,也能延長你的壽命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所以佛法這一門學問,在世出世間沒有比它更殊勝的。很多人不相信,不相信是沒有福報,遇到這個是有大福報的人,能夠修學的人,那是一等一的福報,能夠依教奉行,這是我常講的。從哪裡入門?我常常勸同學,放下我們對於一切人事物控制的念頭。因為你有常常想控制一切人事物的念頭,你的心傷了,對自己的傷害太大太大了;其次要放下對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念頭。那個佔有是造業,控制是迷惑,控制是屬於煩惱,佔有是屬於業,前面我們講苦的因,你後來的結果是苦報。佛在經上講得這麼清楚,剛剛念過的,你還要這樣搞法,那就沒有法子,那是自找苦吃。你真正聽懂、聽明白了,我馬上放下,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,絕對沒有控制念頭,絕對沒有佔有的念頭,活得多自在!果然入這個境界了,那就是佛經上講的,心想事成。真放下之後,我現在需要用的東西,它自然就來了。你命裡頭有的,丟都丟不掉;命裡沒有的,求都求不來。但是覺悟的人是命裡有的丟不掉,命裡沒有的,要求求得來,有求必應。
我這一生當中,沒有其他的要求,只求經書,喜歡讀經書。喜歡讀書,常常就想,想著書,聽說有什麼本子好,心裡頭常常有這個意念。那時候在初學佛的時候,我們香港智開法師幫我很大的忙。智開法師跟我同年,當初我們不認識,他主持香港佛經流通處,我在台灣常常寫信請他給我買書。非常慈悲(我以為他是老法師),給我很優待,他對我有信心,書找到了,立刻就寄給我。什麼時候有錢,什麼時候付給他,都是記帳的,這給我幫助好大!幾乎那個時候起心動念想找的這些古大德的註疏,統統找到。時間最長的,就是《中觀論》的註疏,這一部疏他用半年的時間給我找到,這是最長的。通常一般差不多是一、兩個月,他就會給我找到這些書。所以我在台中,李老師都感覺得很奇怪,李老師常常談到什麼註解什麼註解,我說我有,老師我都有。他說你從哪裡來的?我說不知道,我有這個念頭,它就來了,奇怪。確實心想事成,這是章嘉大師教我的。我能聽話,老師教導我的,我都能用上。其實這五十多年來,感應不可思議。我們求,一定是如理如法,是正當的,不是貪圖享受;貪圖享受,這個如果有求必應的話,增長你的貪心,增長你的罪業,佛菩薩不會做這個事情。我們一心在道業上,希望成就自己的智慧,了解諸法實相,然後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這就是諸佛菩薩的事業。我們今天做的跟諸佛菩薩一樣,諸佛菩薩哪有不關心的道理!那有不加持的道理!所謂是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這是與法性完全相應。
菩薩徹底明瞭事實真相,所以他沒有苦,這是我剛才說過了,事實完全了解,苦就沒有,有諦。他不像凡夫,凡夫有苦沒有諦;二乘有苦也有諦,他明白這個道理,但是他不能脫苦,為什麼不能脫苦?四相沒有空。雖然他也有空,他空的不夠程度,從須陀洹已經離四相,那是剛剛離。他離相,他不執著,他還有分別,就是說我執他沒有了,他還有法執。菩薩沒有苦有諦,菩薩法執也破了,我執、法執都破了,沒有苦有諦。這個事實真相有,事實真相明瞭,而且是徹底的明瞭,不像二乘;二乘說實在話是一知半解,不能說他不知道,他知道得不透徹。所以菩薩無苦有諦,而有真實,這個真實就是通達諸法實相,這是真實。
下面大師舉了個例子,也是幫助我們了解前面所說的話。「謂若苦即諦,三塗之苦,豈即諦也」。所以苦是苦,諦是諦,苦諦不是苦,但是苦諦裡頭也有苦,種種境界不同,我們要搞清楚。如果說苦就是苦諦的話,那三途是苦,三途裡面應當有苦諦。不但三途沒有苦諦,六道都沒有苦諦,聲聞、緣覺才有苦諦。所以,前面講苦集滅道,講名相,意思一定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才不至於誤會。苦怎麼講,諦怎麼講,苦諦怎麼講。藏通別圓還有層次,同樣的名詞,境界不相同。你說在小乘,聲聞、緣覺,這叫生滅四諦,前面跟諸位說過,苦、集、道,有相,滅是無相。大乘,大乘四諦都無相,也就是說,通教、別教、圓教的四諦,都是無相。
「二乘雖審知之,而不達法空,不見真實」。這就是我剛才所講的,二乘雖然知道,知道的不究竟、不透徹。就是說,他沒有見到諸法實相,見到諸法實相,就叫做明心見性,二乘人沒有見性,聲聞、緣覺,這是十法界。見性了就超越十法界,就證一真法界,在華嚴叫華藏世界,我們念佛人就是極樂世界。極樂世界哪個土?實報莊嚴土。由此可知,我們這些大乘經要學、要通達、要明瞭,不管你明瞭多少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增高品位。
如果真正能夠契入無相,我們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不是凡聖同居土,不是方便有餘土,而是實報莊嚴土。可不可能?可能。我們沒有到明心見性,不錯,是沒有到明心見性,但是對於這個道理通達明瞭,一點懷疑沒有,而且認真努力在做。要知道往生的時候,佛先用光來照你,佛光注照。我們在西方接引變相圖裡面,看到佛眉白毫光,白毫放光照念佛的人,這個光一照,就把你的功夫提升。我們是沒有到這個境界,沒有到理一心境界,大概差不多是到事一心的樣子,一照的時候,理一心提升了事一心。
所以《彌陀經》,鳩摩羅什大師翻的「一心不亂」,不是沒有道理。「一心不亂」不是原文,原文,諸位看看玄奘大師翻的本子(玄奘大師是直譯,照著原文直接譯下來的,那個很老實),是「一心繫念」,不是一心不亂。但是羅什大師翻的不能說沒有道理,因為往生的時候,你一心繫念,佛光一注照,把你的功夫馬上提升一倍,就一心不亂,不能說他錯,真是這樣的。功夫成片,加一倍就是一心不亂;一心不亂再加一倍,就是理一心不亂,就這麼個道理。
所以我們在今天,在大乘教裡認真努力,還是有好處的。每個人緣分不一樣,功夫不相同。所以只要有信、有願,沒有功夫,臨終時佛光一照,也能把你功夫提升到成片,真提升到成片,所以他能生凡聖同居土。這些道理不能不懂,懂了之後,增長我們的信心,知道念佛人往生是怎麼回事情。一個人一生當中,從來沒有念過佛,臨命終時才念幾聲佛號,就能往生,這是第十八願,臨終一念、十念都能往生,那是什麼?那是佛光注照的時候,把他的信願真的一提升,就等於我們的功夫成片,是這樣走的。這理很深,事也很繁雜,你要不搞清楚,疑問一大堆,疑問就產生障礙。為什麼要研究經教?經教的作用是破迷,破迷之後,生信,真正的信心生起來了。
迷障礙你的信心。釋迦牟尼佛一生給我們示現的,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為什麼?幫助一切眾生斷疑生信,就這麼回事情。所有一切疑慮都給你解釋開,你真的搞清楚,真的搞明白,你才懂得,在這一生當中,在這個現實社會裡頭,你怎麼樣生活,怎麼樣工作,怎麼樣待人接物,真正做出自利利他。不但自己得度,而且為一切眾生做得度的因緣,成就真實無量功德。我們今天要不在經教裡面用功、著手,人空勉強,法空沒有法子解釋!這一段無生四諦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清涼說得很多,《疏鈔》裡面講得很多,有興趣研究的人,你聽到我這些介紹,你再去看他的註解,你就不難懂。
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,無量四諦。「又二乘雖知苦相,不知無量相,故大經云,苦有無量相,非諸聲聞緣覺所知,瑜伽說,苦有一百一十」。我們先看這一句。聲聞緣覺跟我們相比,當然比我們聰明多了。我們知道有苦,但是說實在話,知其當然,不知其所以然。我們想解決我們的苦,可是怎麼樣?不知道事實真相,往往用的方法全用錯,不但不能解決,愈解愈苦,方法用錯了。錯在哪裡?總的來說,錯在完全違背了性德。
以我們現實社會來做個例子,現在這個社會,我常說無論貧富貴賤,都苦不堪言。精神、生活沈重的壓力,尤其生活在動亂的社會,身心沒有安全感。周邊細心去觀察,好像沒有一個可靠的人,沒有一個靠得住的人,似乎看來看去都是想欺負我的、害我的,整我的,一天到晚提心吊膽,你說這個生活多麼痛苦!我們想解決苦有沒有方法?看看很多人用的方法,用的什麼方法?我們想得一點物質上的生活過得好一點,錢賺得多一點,怎麼賺錢?想辦法欺騙眾生。你看做生意買賣,賣假東西,價錢不實在,欺騙老實人,以為這樣子可以致富,就是方法用錯了。怎麼樣升官發財?賄賂。賄賂當權、當道的,希望他提拔我一下,居然也就能升官,好像很有效。自己在位子上,別人也來賄賂我,不賄賂我,我就不幫你,全都搞錯了,社會愈搞愈亂。
中國,好像古聖先賢的方法沒有效;西方的方法,好像有的時候有一點效,後遺症很多,給多少人結怨、結仇?果報,我們只要冷靜觀察,清楚,現世報,報得很快。果報我們看不到,果報是他來生,他死了以後,到哪裡去?不堪設想。有很多人來問我,我常常被人問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?我一句話總答,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。這是我們中國人常常提到的一句諺語,這個話很有道理。什麼是老人?孔夫子是老人,孟夫子是老人,老莊是老人,釋迦牟尼佛是老人,菩薩是老人,祖師大德是老人。
總的一句話來說,什麼是正當的方法?隨順性德,你決定能解決問題;你要不隨順性德,違背性德,眼前可能你會得一點小利,禍害就在後頭。不可以欺騙人,不可以害人,做好事要如法,不如法,慷他人之慨,你造的是罪業。就以我們佛法來說,我們這麼多年來,我們做得很如法,在台灣,我教韓館長,我教簡居士(簡豐文居士)。你不要看韓館長,韓館長重要的事情還是聽我的,她真聽。我說我們流通的法物,經書、光碟、錄相帶,決定不能賣錢,這個韓館長接受。華藏圖書館從來沒有賣過東西,都是結緣的;結緣的東西,你要拿去賣,那就有罪過。別人拿去賣,我們不知道,沒有罪過;如果我們知道,我這個東西給你,你拿去賣,我就有罪過,那就是你違反性德了。
簡豐文居士,我教導他,我們基金會成立,我說第一樁大事財務要公開,每天收入、支出,銀行,我任何時間來查帳,統統能對得上,他做到,數十年如一日。台灣的會計師公開的說,佛陀教育基金會在財務上,台灣第一家,一本帳沒有兩本帳的,隨時能夠兌現,簡豐文做到了。這才不背因果,這才是積功累德。我們以財物不管是幫助哪個人、哪個團體,一定要董事會通過,沒有董事會通過,自己要想怎麼做的話,這是不如法的,這是有罪過的。如果你布施,布施那個對象拿去做惡事情,那你罪上加罪,麻煩大了。
所以做好事要智慧,沒有智慧,你想做好事,結果是惡的事情。這些道理,統統都在《了凡四訓》裡面,你要把《了凡四訓》念通了,你就明瞭。所以善有真的、有假的、有偏的、有圓的,了凡先生說了八個。你的善是什麼善?你將來是什麼果報?《了凡四訓》念通了,你就清楚明瞭,不必問人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