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0七三卷)  2003/8/5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073

  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李長者《合論》。

  「如今修道者,但隨自信解力,便處即作,不可例然」,我們先看這一段。前面說過「如來依根,方便設教」,這一句跟《楞嚴經》上所講的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意思完全相同。如來依根方便全都是應,感應一絲毫都不差,所以眾生能夠有福報,遇到佛出世,親近佛菩薩。法身菩薩都有這能力了,為我們說法,沒有不開悟的,沒有不證果的,這我們在大乘經論裡面看到太多太多了。楞嚴會上,我們知道《楞嚴》有十卷,第三卷的末後,阿難尊者就開悟了,說偈讚佛,摩登伽女證三果。世尊的法會每一會都沒有白開,確確實實有非常殊勝可觀的成績,那就是學生當中有很多人開悟,有很多人證果。

  如來有沒有一絲毫意思在裡頭?給諸位說沒有,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知道。如果加上一點自己的意思,這是凡夫,這不是聖人。我們這聖人的標準是法身菩薩,也就是圓教初住以上,他們真正是六根接觸到境界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就是沒有妄想;不分別、不執著,沒有見思煩惱,沒有塵沙煩惱,所以現身說法皆如是。如果說那裡有感,我動個念頭我去應,我得想想看用什麼身去應,這是凡夫,這不是菩薩。不但法身菩薩不會起心動念,即使阿羅漢也不會,但是阿羅漢的程度,定慧沒有法身菩薩那麼深,沒有法身菩薩那麼樣的明顯;因為阿羅漢執著決定沒有了,還有微細的分別,妄想確實還沒斷,這妄想都是很細的。

  這粗重的妄想,我們都知道有妄想,微細的妄想不知道,現在人所講的潛意識,佛法裡面講的無明妄想。所以諸佛菩薩隨眾生的根性,這地方講的「依根」就是隨根,隨心應量。唯有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現的那個身,說的那個法就恰到好處,妙不可言!一起心動念就夾雜妄想,再要有分別執著,那就夾雜著塵沙見思,這是凡夫,六道凡夫,不是聖人。凡聖差別在這地方,我們不能不知道,真正要想學佛菩薩,不能不在這地方留意!那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無論是工作,無論是處事待人接物,盡量要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降低,這對於我們功夫的提升有直接的影響。也就是分別執著愈淡愈好,愈少愈好,你智慧才能現前;這很重的分別執著,沒有智慧了。無明妄想就是起心動念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盡量保持著不起心不動念。

  起心動念已養成習慣了,想不起心動念不行,自自然然就起心動念了。在這時候你就要想到古人的教誨,古大德常常講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這話好!起心動念了,我立刻就曉得,我又起心動念了;你曉得就覺了。怎麼樣保持覺?念佛人就用這一句佛號,馬上把念頭轉到南無阿彌陀佛,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」,一直念下去,把這念頭換成阿彌陀佛。阿彌陀佛是覺,無量覺,覺而不迷,這是真會修行,真會用功。轉煩惱為菩提,是這麼個轉法,要轉得快,當然最好第一個妄念起來了,第二念就轉成阿彌陀佛,這了不起!我們現在一般大概念頭起來,那個妄念總有十幾、二十、三十個才想起阿彌陀佛,也好還不遲,所以要會用功。

  接著這論文裡面說「如今修道者」,長者講「如今」是唐朝時候,李長者他是唐朝的宗室,也就是皇族。他能夠捨富貴,雖然沒有出家,跟出家人沒有兩樣,幾乎也是三衣一缽,很了不起!這真的都是再來人,決定不是凡夫。他寫《華嚴經》註解,發了這心想給《華嚴經》做個註解,想找一個清淨的環境,他可以把心定下來,來寫這書。住在山上,在路上遇到一隻老虎,真的是修行人,他也不怕這老虎,老虎也不害怕。他就跟老虎說:我要給《華嚴經》寫個註解,你知不知道有一個清淨環境,讓我住在那裡好做這工作。老虎搖搖尾巴就在前面走,他就跟著牠,走到一個洞穴,這裡面一窩全是老虎,大大小小。長者看這洞穴不錯,很好,裡面也相當寬敞,實在是個好地方,就請老虎搬家,老虎真的就搬家了,把這洞穴讓給他了。

  長者在這洞穴裡面住下來,每天早晨有兩個年輕的女孩子來替他服務,他所需要的東西統統都給他預備齊,文房四寶、飲食起居。這兩個女孩子天天來照顧他,到晚上她就走了,就離開了,早晨她又來了。這註解寫了不少天,不是短時間,一直到這部註解寫完,他跟這兩個女孩子從來沒講過話,也沒有問她們叫什麼名字,也沒有問她們家住在哪裡,沒有問過,你就曉得長者專心。註解完成了,這才想到這兩個女孩子照顧這麼久,下山之後就打聽,跟人家說這兩個女孩子怎麼樣子?一問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知道,所以才曉得這感動的是神人來伺候,那不是人。我們人間的觀念,那是天女來伺候他,感應不可思議!長者不會打妄語。所以今修道人是那個時候的人,長者距離我們差不多有一千四百多年,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事情。

  「但隨自信解力,便處即作,不可例然」,這幾句話非常好,一直到今天都非常適用。那就是我們學佛、我們修行一定要隨自己的能力,自己信解的程度。「便處即作」,這「便」是方便,「即作」用現在的話來說,要落實。換句話說,你能信的、你能理解的,你要方便隨處把它做到。有信、有解、有行後面就有證;只有信解,你不能落實,你做不到,這沒有用處,這只能在阿賴耶識裡面種一點善根,這一生當中決定不起作用。這一樁事情,我們修道的人不能不知道。你修行有沒有成就?有沒有功夫?關鍵在此地。

  「不可例然」這句話說得好,真的把我們修學的毛病點出來了。「例」是什麼?以別人做例子。別人修學的我也修,那個不行。為什麼?每個人根性不一樣。惠能大師能夠學禪,我們決定不行。有的人能學密,有的人能學教,我也想想自己的根性、自己的程度、自己的現前生活環境,方方面面去觀察,八萬四千法門,哪一個法門適合我修,這樣子你修學的進步就快了。如果與自己根性不合,或者是與我們自己現在的工作環境不合,我們學起來很苦很累,很難有成就。修學成就是輕鬆愉快,正好適合於程度,就像在學校念書,你是幾年級的程度,你上幾年級恰好。你是三年級程度,你要上四年級,你就感覺得跟不上,所學的課程太深了,進度太快了,趕不上;你是二年級,二年級這東西好像顯得太淺了,我不需要學了,那三年級恰好正是你的程度。學佛亦復如是,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。

  在從前,好處自己不知道,老師會給你選。其實真正好老師是一定叫你自己選,老師會指定一個範圍,在這範圍之內,你自己去選擇經論,老師來教你。為什麼?契機,你喜歡的。我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,李老師完全用古人的方法,學哪一部經自己選。老師指定個原則,經不能太長,不能太深,為什麼?要適合你自己程度。程度以什麼為標準?這經沒有人給你講,你自己看一遍大意能懂。如果經本展開這意思看不懂,太深了;意思能看懂,然後老師再講解給你聽,再教你,好教!

  不能選得太長(老師限定),因為你學了要上台去講。講演的時間一堂課是一個半小時,就是講經上台一次是一個半小時。但是兩個人上台,當時在台灣一個是講普通話,一個是講閩南話(講台語),好像是翻譯的一樣,其實兩個人用的是同樣的講稿,一個人講一段,是這麼個講法,所以實際上四十五分鐘。老師要求學生要寫口語講稿,你上台一定要依照講稿講,不可以隨便增加,不能隨便減少,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照著這講稿來講,初學都是這麼訓練出來的。四十五分鐘這上台的講演,口語講稿要多少字?大概要八千字。你就想,你每一個星期上台講一次,每一個星期要寫八千字的講稿,這壓力就不小!而且講稿寫好之後,至少要改三遍你才上台。頭一遍,你寫好之後,內部演練,在我們課堂教室裡面,你上台對我們同學、老師(這不對外的)先講一遍。講完之後同學批評,同學批評完了之後,老師講評,你要改講稿,改完之後,回去重新謄正,要重新抄。這樣這程序完成之後,這就正式上講台對聽眾講經,講完之後回到教室,同學老師再給你做一次批評,你那個講稿還得要修訂一次,提升你、幫助你進步,你再準備下面一堂課。用這種方法,要接受批評,勇於改進,你才能學得出來。所以在這地方學謙虛恭敬,時時處處低頭請教。

  學講經怎麼學出來?講台上講的,學生!來做學習報告!台下的聽眾是老師、是監學,要用這種心態,恭敬心你才能生得起來,謙虛的心能生得起來。千萬不能說以為我是法師,我上台講經,你們都是聽眾信徒,這貢高我慢起來了。貢高我慢把你的智慧障礙住了,你的經教在這一生肯定不通,沒有感應!感應,記住從誠敬裡頭來的,誠敬是對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誠敬是寶!上能感通諸佛如來,下能夠感通一切鬼神,那一切大眾就更不必說了,都在其中。所以各人根性不一樣,不能夠依別人的例子,那是很危險的方法,在這樣狀況之下,所以不能離開老師。

  有疑一定要向老師請教,如果有懷疑,你去請教別人而不請教老師,這是錯誤。為什麼?這裡有師承關係。老師是直接指導你的人,你不去求他指導你,去求外人指導你,你要曉得兩個人是兩個想法,是兩個看法,是兩種修學法,就會把你的思路,把你的學習搞亂了,這一亂就糟了。這是在現代學習真正障礙是最嚴重的一個環節,你不能成功就是你老師太多了,古時候不是這樣的。我非常幸運,我還能夠遇到師承,我以後恐怕沒有了。為什麼?學生不聽話了。這老師跟學生要合作,老師要真肯教,學生要真肯學,這裡頭一點委曲虛偽不能有。所以學生找老師不容易,所謂可遇不可求。老師找學生更不容易,到哪裡去找一個百分之百信順的學生,學生對老師相信,對老師順從,找不到了!李老師在世的時候,我要遇到疑難,我一定向他請教,無論在什麼時候,無論在什麼處所,他有責任、有義務指導我。我尊重他,我跟他學習,我不能說遇到問題了,向別人請教,那個麻煩就大了,那是什麼?背師叛道!別人指出另外一條路怎麼辦?

  譬如,我這幾年所遭遇的,李老師把夏蓮居老居士的《無量壽經》會集本交給我,最近這兩年來反對的人很多!我是不是要放棄?諸位想想看,如果我放棄了,怎麼對得起老師?再想想這反對會集本的事肯定是會發生的,他的學生也不少,誰能遇到這麼大的挫折還能夠堅定不動搖,我想老師他早就看到了,這種大風大浪如如不動。他學生那麼多,為什麼不傳給別人傳給我?我要不能堅持,不能把這一部經普遍弘揚,那老師就把我這人看錯了。我們辜負老師的好意,辜負他老人家的用心。所以我說了很多遍了,全世界的人反對,我還是會依教奉行。如果我要放棄,人家加給我的罪名很容易,淨空法師背師叛道,那真的叫一文不值!你還講什麼經?還修什麼行?背師叛道的罪名太大太大了,在世法裡頭大不孝!別人可以做,我不能做。所以長者這一句話對我們是提醒,是警策,時時刻刻要反省,要檢點,知道自己的根機,知道自己該學些什麼。下面很好,他舉了例子。

  「如法華經(這舉幾個例子來講),為聲聞人說四諦法,為緣覺人說十二因緣,為諸菩薩說六波羅蜜,亦是如來隨時之說」,這是把例子舉出來了,舉的是大的例子,大小都一樣。我們從這地方能夠得到啟示,知道根性不相同,方法就不一樣。聲聞小根性的人,智慧不高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相當重,遇到佛了,佛跟他說什麼?給他講四諦法。前面我們所講到的生滅四諦、無生四諦,先講生滅四諦。小乘根性的人,初果、二果到三果、四果可以講生滅四諦。境界往上提升,「為緣覺人說十二因緣」,緣覺的根性比聲聞利多了,我們現在一般人來說,比聲聞聰明,悟性比聲聞高,佛講十二因緣。

  菩薩根性更高,我們要問為什麼?為什麼這些眾生根性有高低?沒有別的,煩惱有輕重不同。煩惱輕的人顯示出智慧高、心量大,為什麼?他執著輕,凡事大而化之,這種人很可能是菩薩根性。我們一般人常講,無論大小事情好像他都不在意,也就是他的分別執著輕,對於得失看得淡,心量大,沒有嫉妒心,大概這一般是接近菩薩根性。心量小不能容忍,看到別人好就起嫉妒,總想佔一點便宜,這小根性人,日常生活當中你細心觀察就知道了。說法,實在講它是有原則的,這原則就是在此地說的對症下藥。隨他的「自信解力」,這舉一個例子,隨他的生活環境,隨他的工作環境,樣樣都能隨順,這法門他學起來歡喜;他學了就有用,對他生活有幫助,對他工作也有幫助,對他處事待人接物更有幫助,愈學愈歡喜。

  菩薩修六波羅蜜,出世法,那不是世間法。但是我們今天修學大乘的,懂不懂六波羅蜜?不懂。六波羅蜜第一個是布施,聽到布施了,我們歡喜布施,是不是菩薩六波羅蜜?不是,你那個不是;是修福,是世間法,不是出世間法。菩薩為什麼修這出世間法?菩薩修布施目的何在?目的是斷慳貪。布施是一種手段,目的是把吝嗇的心、貪愛的心斷掉!所以它是出世間法,慳貪斷掉之後,超越六道了,超越十法界了。持戒目的是斷惡業,忍辱的目的是斷瞋恚,人家這六種方法的目的是斷六種煩惱。煩惱斷了,煩惱是集,四諦法裡頭是集,集斷了,你就證滅道了,就證滅了。所以六度是道,那個道是方法。

  我們今天心目之中的六度,是六種修福的方法,不是六波羅蜜,與六波羅蜜不相干。同樣是這麼一個科目,但是我們目標不相同,世間人修的六種目標都是修福報。譬如說布施,這經上跟我們講了,佛也教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我們修布施幹什麼?希望得果報,財布施得財富,法布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,慳貪這目標忘得乾乾淨淨。換句話說,我們慳貪,慳淡薄一點,貪沒有離開。我為什麼修財布施?我希望財富多,愈施愈多!我為什麼修法布施?希望得聰明智慧。都是有貪在裡頭。為什麼修無畏布施?希望健康長壽。不是斷慳貪,方向目的全不對!所以縱然修這六個科目,也念佛,到臨命終未必能往生,什麼原因?修錯了。還是這六個科目沒有錯,錯用了心,錯用了方法,不是那麼回事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所以,我們修六度的人真的天天要回光返照,月月要反省檢點,我的貪瞋痴慢比上個月、比昨天是不是減少了?如果果然減少了,你六波羅蜜修學有了成就了,現在人講有成績了。如果沒有減少,還是那麼樣的貪欲,還是那麼樣的瞋恚、嫉妒、愚痴,那這六條你不是修六度,你是拿這六條修世間福報。這六條是對治修行人六大毛病,大病,慳貪是大病;惡業,持戒是對治惡業的;忍辱對治瞋恚的;精進是對治懈怠的,懶惰懈怠;禪定是對治散亂的,我們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;般若是對治愚痴的。所以修六波羅蜜要考核成績在這地方考核,這六種病是不是一年比一年輕,一個月比一個月輕。一年一年比很容易看到,看出你有進步!如果到月月比,月月都有進步,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;如果是念佛人的時候,你肯定往生,我們要懂得這道理。在中國佛法,我們念佛人,念佛是大乘不是小乘。所以淨宗學會成立,我們提出行門五個科目,這東西不能太多,太多記不住,無濟於事;科目要少,常常會記在心裡,不會忘掉,起心動念跟我科目相應不相應?便於檢查,時時刻刻自己考核自己的成績。

  三福,這第一個科目三福,三條,第一條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做到沒有?這是根本,根本的根本。第二條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我有沒有做到?第三條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這「勸進行者」就是作師作範。換句話說,我起心動念一切言行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,做好榜樣。這三條是佛法,不論是哪個宗派,無論是顯教密教、宗門教下、大乘小乘,必須要遵守的。我常常用比喻講,像蓋房子,不管你蓋多高的房子,什麼樣形式的房子,這是地基,地基一定要堅固!

  第二個科目「六和敬」,這比什麼都重要!常言說得好,「家和萬事興」。佛教的團體,你們在三皈依裡面念過「皈依僧,眾中尊」,僧是什麼?僧是佛教團體。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個法師、某一個和尚,那你就錯了,你完全不懂三皈依的意義。僧是僧團,皈依僧,我是皈依僧團這團體。這團體叫眾中尊,眾也就是團體,就是說所有一切團體裡面,佛家團體是一切團體裡頭最尊最貴。尊貴在哪裡?和睦。這團體上下一片和氣,世間哪個團體都比不上。我們今天想想,我們這團體是不是眾中尊?這團體小團體,不大,在名義上有會長、有幹事、有職員、有義工、有清眾,到這裡來參加共修的清眾,我們和不和?和不和也不是隨便說的,佛給我們定的有條例,第一個是「見和同解」,見和同解從哪裡建立?從佛陀教誨。我們是不是每一個人,四眾同學裡頭,出家在家四眾同學是不是都依《無量壽經》,或者依《阿彌陀經》?在這裡頭建立共識,當然最好的是《無量壽經》。佛在經上教我們做的,我們都要做到,教我們不能做的,我們決定不可以違犯。

  講到六和,我們馬上就想到《無量壽經》上一句教誨,「善護口業,不譏他過;善護身業,不犯威儀;善護意業,清淨無染」,我們做到沒有?意思稍微深一點,境界向上提升,「三昧常寂,觀法如化」,做到沒有?「觀法如化」是看破,「三昧常寂」是放下,我們在這地方建立共識。要在經教上建立共識,見和同解,大家不讀經不聽經,各人想各人的,這條沒有了。六和這一條是根,這一條沒有了,這團體不和。我們想到這地方,你就會聯想到清朝開國的時候那幾個皇帝,順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,他們怎樣把朝野這麼多人來建立共識?跟諸位說,《無量壽經》。那個時候宮廷裡面請法師講《無量壽經》,皇帝帶著文武百官大家一起來聽,從《無量壽經》上建立共識,了不起!宮廷裡面講經讀經建立共識,這制度是被慈禧太后廢止的,這一廢止,清朝國運就衰了,朝野就亂了,很值得我們反省,值得我們深思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前面講到諸佛如來、菩薩、聲聞應化在世間無不是隨機說法,注重的就是機,一定要能夠應機,因為你教學說法是要利益眾生的。眾生見聞佛法,如果得不到利益,那你就白教了,你的示現教學也毫無意義了,所以最重要的是契機,這是我們特別是學經教的同學要特別留意。從哪裡學?在日常生活當中觀察。觀察什麼?觀察眾生的毛病。佛法沒有別的,對治毛病的!毛病找出來了,用什麼方法把這毛病改正過來,這就叫佛法。佛法沒有定法,總的一句話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,迷的理很深,迷的事相太廣大了,無量無邊。

  在現前,就是我們現在住世這階段,一切眾生什麼毛病最重?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對治?對治的方法不外乎表演、說明,「為人演說」。雖然說末法時期應當弘揚大乘,這是佛在《法華經》上說的,不是沒有道理。因為末法現在這時期,整個社會從過去君主封建專制的時代,現在走向了民主自由開放,這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!所以在封閉的時代裡頭,適合於小乘;在開放的時代裡面,適合於大乘。大乘確實是民主自由開放的,佛在三千年前說這話,他看得太清楚了。小乘容易成就,遇到真正的善知識、好老師,老師對於學生有約束,學生不能不服從,不敢背師叛道。

  大乘裡面現在很糟糕,師道沒有了,學生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尊師重道。特別是在這時代,倫常道德完全喪失掉了,有許多做父母的跟我說:現在兒女沒有法子管教。為什麼?倫理沒有了。許多在學校裡從事教學工作的老師告訴我:現在的學生不好教。這是早年在美國,我遇到一些情形,我回答他們,我說:現在兒女沒有錯,現在學生也沒錯,錯在哪裡?錯在你們做父母、做老師的,你們不知道觀機。現在是什麼時代?千萬不能想到我的那個時代,我那個時代修學的方法跟現在這時代是不合適。我們跟這個老師百分之百服從,現在人能做到嗎?做不到!

  換句話說,我那個時代師生的關係現在沒有了,師生傳授的方法現在也不可能有了。觀機!但是從前的老方法是真能成就,現在的新方法看起來成就太難太難了!我們怎麼樣來補救?首先我們關係了解了,所以我教給他們:你們的家庭,父子不能用父子的關係,用什麼關係?朋友。彼此看上好朋友,你的家還算不錯,還能和睦。學校裡師生不能用從前師生的關係了,不行!現在沒有師生了,那怎麼樣?還是朋友。老師跟學生是朋友,他會接受,老師變成他的好朋友;你老師的架子,他不理你。所以現在五倫如果能夠守住這一倫,彼此都是朋友,就算不錯了。這一倫再破壞了,天下焉有不亂之道?那個動亂是不可收拾,我們一定要曉得。

  佛菩薩就是應化在現前這時代,在形相上來講,也要受很多苦難,才能幫助這些剛強難化的眾生,否則的話沒法子教。處處做出好的榜樣,他不懂得孝順父母,我們要做出孝順父母的形相給他看,讓他阿賴耶識裡頭種下這種子,不定在什麼時候、什麼因緣之下,他豁然覺悟了,他回頭了,真的是回頭是岸。現在人不知道友愛兄弟,特別是為了利,爭奪財產,兄弟反目成仇,在現在這社會裡頭到處你都看到,父母傷心!這裡面的因素非常複雜,我們不學佛怎麼會懂得這些道理?學佛之後,逐漸逐漸這才明白了。我們懂得友愛兄弟,我們懂得友愛親戚朋友,懂得友愛世間人,把這慈愛擴充,能遍及一切眾生,這與佛法相應,與菩薩相應。

  現在人不懂得仁義,我們要行仁行義。什麼是仁?起心動念想到別人,不要只想自己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我對別人說話,心裡要想一想,我這態度、這言語,別人這樣對我,我願不願意接受?如果別人用這態度對我,這種音聲對我,我覺得很難過,我就不可以用這態度、用這音聲對別人,這叫仁。中國這「仁」字,是二人,不是只有一個,想到自己,一定要為對方想。我歡喜別人對我和顏愛語,那我就一定要對別人和顏愛語;我希望別人尊重我,那我一定要尊重別人。這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去實行,要去做到,做給別人看,這是什麼?這是教育,這叫弘法利生。起心動念言語造作,都要想到給人做榜樣,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這是仁!義呢?義是應該做的,所有一切善事善行是我應該做的。不義是不應該做的,不應該做的決定不能做;應該做的要認真努力去做。

  現在人不要倫理,不要道德了,我們知道只有倫理道德才能叫自己安身立命,才能幫助社會和諧安定,才能幫助世界和平。我們懂得了,他們不要,我們要做出來給他們看,做的的確是很辛苦,但是會有效果的。你的心善行善,不為自己,只為眾生,尤其是為苦難迷惑顛倒的眾生,這無量功德。種善因得善果,這果報是了生死出三界,成佛成聖,學佛人所期望的果報不會落空。如果我們還有所希求,我布施,我施財求財富;我施法求聰明智慧;我施無畏求健康長壽,那錯了。一樣的事,用心不一樣,果報不相同,你得的果報是六道裡面有漏的福報。福報肯定會現前,你想想看,享福哪有不造業的道理!你要能把這一點看穿,那就看破了。你才曉得,享福會造業,福享完了,你的惡業現前,那個果報是苦報,不是福報!所以福不能享,釋迦牟尼佛、祖師大德都是如此示現,示現不享福。那福報給誰?福報給一切眾生享。

  所以,修行、學佛要真幹!真正幹的人一定要守佛的禁戒,六波羅蜜布施後面就是持戒,所以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,遺教教導我們「以戒為師」。世尊在世的時候,我們是以他為老師,他不在了,誰是我們老師?佛說了,以戒為師。又說了一句,「以苦為師」,這就是佛教導我們,勸導我們,生活苦一點好,不要太富裕了。苦一點什麼?你警覺性高,你對世間沒有留戀,這出離的意念很強。物質生活太舒適了,出離的意念沒有了、消失了。換句話說,你一生所修的還是福報,你沒有辦法脫離六道輪迴。持戒裡面說實實在在的話,最重要的妄語戒。《無量壽經》跟我們講的善護三業,它把口業放在第一句,我們一般講都是身口意,都是這麼說法的。《無量壽經》是口身意,為什麼?最容易犯的。妄語裡面最大的妄語,那是墮阿鼻地獄的,叫大妄語。大妄語是什麼?未證,你沒有證得,你向別人說的「我證果了」,這是大妄語;沒有開悟,向別人說「我開悟了」,這是大妄語,大妄語墮阿鼻地獄。

  「代眾生苦」,誰?菩薩,法身菩薩,至少也是四果羅漢才能做得到,凡夫做不到!我們凡夫出家人生病了,到外面宣揚「我這生病是代眾生苦」,這是什麼?大妄語。你有資格代眾生苦,示現這個相,你是佛菩薩再來,不是普通人。果然是佛菩薩再來,你這宣布沒有過失;如果不是佛菩薩再來,你這樣子宣布,你自己不知道懺悔,居然你也就受了,好,果報在阿鼻地獄。這還得了!今天即使你是真的佛菩薩再來,做這示現,你會不會這樣說?不會。為什麼不會?因為這說法不契機。為什麼不契機?今天眾生迷惑顛倒,一個個都狂妄,你要這樣說,人家說你狂妄,鼓勵別人各個都像你。每一個在家出家學佛生病了,「我代一切苦難眾生受苦」,大家都這麼說,你的罪多重,這是好樣子嗎?不是。諸佛菩薩一定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,怎麼能做這大妄語的榜樣?

  現在人這頭腦瓜很靈活,他會胡思亂想,他想得很多,轉得很快!看到你們這些學佛的人一個個身體健康的,一點慈悲心都沒有,「現在眾生這麼苦,你看看你們都不代眾生受苦」。憑空讓許許多多眾生造口業,怎麼引起來的?就是你這種示現引起來的,不得了!所以歸根結柢經教懂得太少,你學得不夠多、不夠深;如果學得多、學得深,你不會犯這錯誤。佛法確實心清淨則身清淨,身心清淨我們生活環境清淨,純淨純善,福慧雙修。所以持戒裡面要特別重視語業,不妄語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惡口,從這裡下手。然後再努力去學習,不殺、不盜、不淫、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。

  佛教導我們的,我們統統要做到,不能違背,違背那就不是學佛了。如果說是打著佛的招牌,出家人穿上這衣服、這打扮就是佛的招牌,在家居士的招牌,做的樣樣不如法,這沒有學佛的人看到毀謗,「你看看佛教徒就是這樣的」。他批評你、指責你,把整個佛教諸佛菩薩統統都批評了,你說這罪多重。《地藏經》上講的「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」,你說說得過分不過分?說得一點都不過分。所以要向真善知識學習,這真善知識、假善知識我們心裡要清楚,但是不必批評,不必說出,心裡有數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外面一樣的禮敬,「禮敬諸佛」,沒有分別,不稱讚,這在《華嚴》向善財童子學習、向文殊菩薩學習,文殊菩薩教善財那就是教我們。這一段就是說的如來應機說法,「機」,一切時一切處變化很大,所以佛教導我們東西多半都是講原理原則,應用靈活的。這四聖諦是總的原理原則綱領,在應用的時候,對聲聞講四諦,對緣覺講十二因緣,對菩薩講六波羅蜜,「亦是如來隨時之說」,哪有定法?佛無有定法可說。不但無有定法可說,《金剛經》還說「佛無有法可說」,講得多麼徹底,多麼究竟,這是一般大乘經上我們能看到的。再看下面文。

  「如此經十地品」,這講到《華嚴經》,「五地菩薩作十種諦觀,以四聖諦為體」,這將來講到《十地品》的時候我們會讀到。《十地品》五地菩薩他們修行的方法,十種觀,這十種觀都是「以四聖諦為體」,我們在前面也略略提過兩種。「六地菩薩作十種十二緣生觀,此是如來隨位進修之法」。你是在什麼程度教給你什麼樣的法門,總的話,幫助你看破,幫助你放下;放下就是離苦,看破就是知苦。我們再看底下的文。

  「大要總言,此四聖諦,十二緣生法門,但一切諸聖,一切凡夫,起信樂佛法心,道未滿者,皆從初心,觀自他苦故,發菩提心,樂求道法」。我們看這段文,這段文說得很好。「但一切諸聖」,這裡頭就包括大乘小乘,小乘四果四向,聖人!大乘就《華嚴經》來講,從初信位的菩薩一直到如來果位,這總共有五十二個階級,諸聖!小乘初果須陀洹,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就是聖人,為什麼說他是聖人?他見煩惱斷了,經論裡面常說的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。雖然修行功夫不高,他還沒有出離六道輪迴,但是他在六道裡面只有人天兩道往來,升就到天上,降下來就到人間,他絕對不會墮三途。為什麼?他不造三途業了。換句話,好像他得到了保證了,不但保證不墮三途,而且保證天上人間七次往返,他決定證阿羅漢,那就是遇緣不同。要是遇到有佛出世,他聽經聞法證阿羅漢果。如果遇到那個時候他七番往來了,沒有佛出世,這時候正好是在前面一尊佛的法運過去了,後面一尊佛還沒出世,這是無佛之世,無佛之世他也不空過,他證辟支佛果。辟支佛有兩種,一種叫緣覺,那是遇有佛出世,聽佛說十二因緣法覺悟了,稱為緣覺;沒有佛出世,獨覺,他善根深厚,雖然遇不到佛他也覺悟。所以須陀洹跟初信位的菩薩稱聖人。我們今天學佛有沒有到這位子?

  代眾生苦,在小乘阿羅漢,在大乘,大乘七信位的菩薩斷證的功夫等於阿羅漢,我們照這樣比例來看,最低限度你也是七信以上的菩薩,不是普通菩薩。這些事情深位菩薩所做的,我們要有智慧,要了解事實真相。諸佛如來應化在世間,法身菩薩甚至於聲聞緣覺應化在世間,那是不是代眾生苦?他要不代眾生苦,他就不必來了。他來幹什麼?他怎樣代眾生苦?教化眾生。不是說眾生的罪我一個人受,如果這要是能做得到的,佛菩薩大慈大悲,把我們的罪業他都受了,我們的罪業就消了,我們就都成佛了,這做不到!各人因果各人負責。如果有人能夠代替的話,因果定律推翻了,那還哪有因果?

  佛法自始至終,此界他方,不但是釋迦牟尼佛,所有一切諸佛如來,說法都離不開四諦,四諦就是講世出世間因果,因果你怎麼能推翻?今天世界眾生這麼苦,真有這種事情,佛菩薩不來代替眾生受苦,那佛菩薩一點慈悲心都沒有了,哪有這道理!佛把這事實真相跟我們講清楚、講明白了,苦從哪裡來?苦從迷四諦而生的。樂從哪裡來的?悟四諦而生的。迷四諦這才有六道輪迴,覺四諦六道就沒有了;阿羅漢覺悟了,超越六道輪迴了;初住菩薩覺悟了,超越十法界了。所以佛跟大家講經說法做出種種示現,教我們怎樣覺悟,怎樣修行,這真是叫大慈大悲,這叫普度眾生。一切大小聖這一句話全都包括了,包括是這一句是講出世間的一切大聖。下面「一切凡夫」,這講六道裡面的眾生,所以這八個字把世出世間所有的凡聖統統包括在裡面了。

  「起信樂佛法心」,讓他們生起信佛,「樂」是愛好,使他們信佛歡喜學習佛法的心,這心生起來,這話意思很深很深。「道未滿者,皆從初心」,什麼叫滿?如來究竟果地叫做滿。換句話說,沒有成佛你的道沒有圓滿,等覺菩薩還沒有圓滿,既沒有圓滿,那統統叫初心。初心,第一堂課開始學習,你上幼稚園小班,今天上第一堂課,初心;你將來升了,升到中班,中班第一堂課也是初心;升到大班,大班第一堂課也是初心;升到小學一年級的頭一堂課也是初心。這樣一直到大學、研究所頭一堂課都是初心,「皆從初心」。

  「觀自他苦故,發菩提心」,你這心從哪裡發出來的?細心觀察自己,觀察別人,苦,六道裡面所受的無不是苦。好像我們現在很自在、很快樂,沒有苦!佛說了,這叫壞苦,為什麼?好景不長,你保不住,它會離開你,離開你的時候,苦就現前了。所以世間之樂是壞苦,苦是苦苦,樂是壞苦,不苦不樂是行苦,真的只有佛看得這麼清楚,看得這麼透徹來教導我們。佛講「三界統苦」,這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哪來的是樂?所謂樂,佛菩薩眼目當中都是苦中作樂。真正覺察到了,出離的心生起來了,菩提心就是覺悟心,真正發心希求,我要離開六道,我要離開十法界,你要不知道這裡頭苦,這念頭生不起來。所以我在前面特別強調,我們今天學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?苦受得不夠!吃盡苦頭的人,聽聞到這佛法,那個心情不一樣,他真有出離心。換句話說,他真的成就。

  我們這些年來利用網路、電視傳播佛法,跟大家一起學習,雖然有許許多多同學我們沒有見過面,你們在讀經、在聽錄相帶光碟,有了很好的修學成績,我常常聽到。還有許多同修把光碟送給我,這光碟有兩種:一種是現在修行的狀況,一種是往生的瑞相。希有!我心裡很明瞭,我很清楚,在我周邊身邊的人未必真修行。但是不在我身邊的人,我們從來沒見過面的人,真修行的人不少!所以我在攝影棚裡面講得很起勁,講得很快樂!我知道我沒有白講,真有人聽進去了,真有人相信了,真有人歡喜認真學習,終於開花結果了。「發菩提心,樂求道法」!

  菩提心這略說說,《大乘起信論》裡面講的「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」,佛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面所說的「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」,我們把經論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清楚。論裡面講的「直心」就是經上講的「至誠心」,真誠到極處,這是菩提心之體。佛法常講有體有用,菩提心就是我們的真心,真誠到極處,那就是佛心。我們六道眾生用的是什麼心?用的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妄心就是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我們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當做自己的心,這錯了。

  什麼叫真誠心?沒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心就是真誠心,至誠心。這心自受用叫做「深心」,深心很不好懂,我為了諸位容易體會,我把「深心」說成「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」,實在就是《無量壽經》經題上所講的「清淨平等覺」,這是深心,自受用的。真誠心對自己就是清淨平等覺,對別人是大慈大悲,就是「迴向發願心」。迴向發願心就是大慈悲心,慈悲心不是對自己的,是對眾生的,對自己是清淨平等覺。所以我這麼多年來講這菩提心,我就是用「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」,雖然囉嗦一點,好懂。我們得發菩提心,發菩提心你才「樂求道法」,樂是愛好,我希求道、法,佛道,成佛的方法。成佛的方法,《華嚴經》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這法子妙!我們決定不能夠放過。所以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導歸無量壽,就是導歸淨土,細讀《華嚴》你才真的明白,真的覺悟了。

  我跟同學們講了多少次,我的根性不利,早年沒出家之前,我跟懺雲法師住茅蓬,懺雲法師教我讀《彌陀經》三種註解,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,蕅益大師的《要解》,幽溪大師的《圓中鈔》,要我把他們的科判劃成表解。我對於這科判表解產生興趣是在茅蓬裡面體會到的。教我讀《印光大師文鈔》,我對淨土才起了信心,雖有信心但是沒有想修這法門。我的興趣在經教,就是歡喜理論,疏忽真正修行,到台中親近李老師還是這毛病。李老師知道,很用心的幫助我,我是有了信心了,也真正發心修淨土了,這心不勇猛,還是在經教裡頭。一直到民國六十年,我在台北講《華嚴經》,《八十》、《四十》同時講,講到差不多一半的時候,我才想到文殊普、賢修什麼法門?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?翻到後面看看,原來統統都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給我非常大的震撼!我想了好幾天,知道自己錯了,老師對我一番苦心,我辜負了。所以從這地方回過頭來專修淨土,死心塌地認識這法門,這是過去世善根被經教障礙,到這時候發現了。這後頭一句。

  「但依大小勝劣不同,四諦十二緣各別」,不但是四諦十二因緣,佛對一切眾生所說的法都不一樣。為什麼?各人根性不相同,有大根機、有小根機,有勝有劣,說法不一樣!長者《論》裡面這一段話很要緊,我們學習了。下面這是「釋品來意」、「隨文釋意」跟清涼大師完全相同,我們就省略了,這一品的玄義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下一堂課我們就講到經文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