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九四七卷) 2003/1/22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:12-017-0947
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再介紹「普賢十願」最後的三願,最後三願實際上是迴向。第八願「常隨佛學」是迴向菩提,第九願「恆順眾生」是迴向眾生,最後一願是「普皆迴向」是迴向實際,就是迴向真如、迴向法界。
「迴」是迴轉,「向」是個趣向。我們所作所為,即使諸佛菩薩應化在九法界,他所為的是什麼?這是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為我們示現的,他所為的是「無上菩提」。特別是法身菩薩,要想證得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就是徹底究竟圓滿的大覺,用什麼方法證得?教化眾生,教學相長!世間法也不例外,成就道德、成就學問唯一的祕訣就是教學,所以教學的利益無比殊勝,自他雙方都得利益;老師幫助學生,學生同樣的也資助老師,叫師資之道。佛法是教育、是師道,所以對於上求下化非常重要。「常隨佛學」就是上求,前面跟諸位說過。就像善導大師在《觀經》註疏裡面「上品上生章」所說的,佛教我們做的,我們一定認真努力去學習,把它做到。佛不許我們做的,我們規規矩矩、老老實實依教奉行,決定不能夠違背,這才叫「常隨佛學」;所以著重在「常」字,念念之間都不離如來的教誨。
下面第九願「恆順眾生」。教化眾生你要不恆順眾生,他不接受你教化!所以佛菩薩在九法界裡面現身,現身不是隨自己的意思,「我自己想現個什麼身」,不是的,隨順眾生。眾生喜歡什麼身相,適合什麼身相,他就現什麼身相;所以諸佛菩薩沒有固定的身相,這個我們要懂,沒有一定的身相。因此他能夠隨類現身,甚至於男女老幼、各行各業,什麼樣身相他都能現。我們在《普門品》看到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。佛菩薩神通廣大,能現無量無邊身,同時!同時同一個處所都能現無量無邊身,這個一點都不假。為一切眾生說什麼法?無有定法可說。眾生什麼地方錯了,違背了法性,違背了性德,為他示現一個隨順性德的樣子,這是教學!所以現身是教學,言語是教學,為人演說,演,現身是屬於表演,在日常生活當中一舉一動、一言一笑都在表演,都是表演給一切眾生看的。
根熟的眾生、有緣的眾生,佛家常講,佛不度無緣之人,根熟、有緣的怎麼樣?他看懂、聽懂了,他就得受用;無緣、根沒熟的,他看不懂、聽不懂,他不得利益。雖不得利益,阿賴耶識裡面落下種子,這個種子珍貴,菩提種子!阿賴耶識裡頭這種種子要是多了,常常落,或者是他常常看、常常聽,只要他有這個機會(這就是講因緣,他有這個因緣,現在人講機會),常常聽、常常看,不定哪一天豁然大悟,明白了,大悟的那一剎那就是他的緣成熟了。所以諸佛菩薩利益眾生,確確實實所有一切眾生都照顧到了,根熟的,幫助你覺悟、證果;根沒有熟的,幫助他增長;沒有善根的,幫助他種善根,阿賴耶裡頭落謝菩提種子。沒有一個眾生不得利益,這就是佛法裡常說的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,任何一尊佛菩薩無不如是。一般人不懂得,不曉得其中的道理,不曉得事實真相,哪一天真的搞明白,真的曉得了,對佛菩薩感恩,五體投地,真的對一切眾生照顧得無微不至。「恆順眾生」,順著他、教導他、感化他,眾生造作惡業也要順他;惡報現前,他墮地獄了,還是要順他。真的像慈母對他最疼愛的兒女一樣,兒女犯過失,受了處分,做父母的人總是在周邊照顧,盡心盡力,佛菩薩如是。
最後一條「普皆迴向」,迴向實際、迴向真如、迴向法界。這一條很重要,重要在哪裡?這一條顯示出法界是一體,所以不能沒有這個迴向。這個迴向也是在阿賴耶識裡頭給你下種子,將來你大徹大悟,知道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眾生,原來跟自己是一體。這事相是什麼?事相就像夢中境界一樣,所以佛在經典裡面常常用夢來做比喻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。夢,作夢醒過來,這個時候冷靜想想,剛才作夢,夢中的境界。觀察夢境的真相,這就明白了,我們現前在這個世間跟夢境沒有兩樣;夢境是意識變現出來的,現前我們這個境界,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。這是佛在經上常講,我們眼前所有一切的現象是阿賴耶的相分,夢中境界是第六意識的相分,一樣的,都不是真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所以,迴向實際。
這個種子落多了,印象逐漸逐漸深刻,不一定哪一天豁然你開悟了,你肯定了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是自己;這個境界就是大徹大悟,這個境界就是證得「清淨法身」。證得法身,在《華嚴經》上我們稱為法身菩薩,從圓教初住到等覺都是法身菩薩。漸漸愈證愈深,菩薩品位愈深入就愈提升、提高,從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不斷向上提升,這裡頭快樂無比!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」,世出世間第一等樂事是學習。這一句我們就講到此地。再看下面第五句:
【入無邊功德海清淨行智光明。】
這是第五句,清涼大師在這一句裡面給我們標個題目「大行智明」,前面是「大願智明」,有願一定要有行,要沒有行,那個願是空的、虛願。所以一定要以行踐願,實踐你的願望。願以導行,行以踐願,這個行願就會生出無比殊勝的果報。如果沒有願,你的行沒有方向、沒有目標;雖有方向,雖有目標,你要是不「行」,永遠達不到。淨宗法門「信願行」稱為三資糧,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三個基本條件,有信、有願、有行。清涼在這裡跟我們註的是「無邊果德,此行入故」。『清淨行』,這個「行」是什麼?在《華嚴》裡面,文殊表行,普賢表願。普賢的十願,我們介紹了,文殊菩薩給我們講十種行門,實在講,菩薩行深廣沒有邊際。《華嚴》在「離世間品」,這是專門講行,經上給我們講了兩千個法門。兩千還是用歸納,兩千展開,是無量無邊的法門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。文殊菩薩為了教導我們,為我們開十個修學的科目,十波羅蜜,波羅蜜的意思是圓滿;換句話說,就是十種究竟圓滿的德行。
第一個是「布施」,布施是放下。你要不肯放下,你什麼都不能成就,樣樣都要放下。為什麼佛這樣子要求我們?因為「本來無一物」。自性、法身是真正的自己!自性、法身無一物,你心裡面怎麼可以有東西存在?所謂你有牽掛、你有憂慮、你有得失,你心裡頭有的東西多了!太多太多了,牽腸掛肚的,只要有一樣,就障礙你明心見性。我們修行,修了幾十年,為什麼還是不能夠明心見性,還是沒有法子大開圓解,沒有別的,就是你心裡面的牽掛、憂慮太多,這個東西叫煩惱障、叫所知障。這兩大障礙,兩大類的障礙,每一類沒有頭數,數不清的,把你的悟門堵塞了,所以你永遠不會開悟。甚至於參禪不能得定,研教不明教義,開經偈上講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我們怎麼樣?我們把如來真實義錯解,真的是曲解如來真實義,錯解如來真實義,還以為自己解得不錯,比古人還高明,這有什麼法子!所以放下再放下,徹底放下!連放下這個念頭也要放下,布施就圓滿了,布施就稱(底下就要加)「波羅蜜」,究竟圓滿。
對於初學的人來講,你跟他說,他害怕!是的,要發心布施,布施一點還得留一點,你說麻煩不麻煩!為什麼要留一點?布施完了,沒有了怎麼辦?所以他對於佛菩薩的教誨懷疑,不能完全相信。聽菩薩講的是不錯,是好!「我做不到!我不敢照你的話去做。真照你的話去做,我統統布施完了,我明天吃飯怎麼辦?」什麼人敢做?給諸位說,只有一種人敢做,法身菩薩。你看五十三參裡面,五十三參全是法身菩薩,男女老少、各行各業,他們不怕。他為什麼不怕?他對於事實真相明白了,知道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。所以,他一切時一切處無不是徹底放下,心裡頭連痕跡都不沾。前面我們曾經讀過「知法謂之佛,知離謂之法」,「離」就是布施、就是放下。「知離」就真正覺悟,完全離開,不再沾染,這個人對「法」覺悟了,法的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
十法界如是,一真法界亦如是,娑婆世界如是,一切諸佛剎土無不如是。這個時候他的「心」跟虛空法界合成一體,「身」跟一切剎土一切眾生合而為一。這個話我們初聽起來不好懂,心沒有形相,你說跟虛空法界合而為一,我勉強可以相信。身怎麼能夠跟剎土眾生合而為一?這怎麼合得起來?我的身跟你的身怎麼「合」法?這不懂!沒錯,是不懂。什麼原因?你沒有看到真相,你要看到真相,你就會點頭:這個話說得不錯。真相是什麼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真相!你們想想,虛妄跟虛妄能不能融?我們今天很難理解的,就是我們把這個相當作真實,不知道是虛妄。如果曉得這是虛妄,還要你自己去融嗎?本來就融通。一切法,法爾如是,只是我們起了妄想分別執著,對於這個真相是一無所知,我們的毛病出在這裡。果然徹底放下,真相大白,原來就在眼前!真是古人所講的,「踏破鐵鞋無覓處,得來全不費功夫」,原來就在眼前。要怎樣契入這個境界?沒有別的,放下!這個要給有相當程度的人講,跟初學的人不能這個說法,你要常常叫他放下,他嚇跑了,他不敢來學佛。將入境界還沒入境界,這個時候跟他講,管用!換句話說,你要觀機,善根福德快要成熟了,可以說;沒成熟,不能說!對於沒成熟的人,勸導他慢慢的放,不能不學布施,誘導他學布施。
世間人,九法界眾生沒有例外的,求財富、求智慧、求健康長壽,九法界眾生哪個不求?這三樁事情,我常講不分國家、不分宗教、不分族群,誰不求?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,你要想求財富,你要修財布施。他去布施財,目的何在?目的是得到更多的財富。佛教初學!教你修法布施,你得聰明智慧。五乘佛法,這種教學的方法是人天乘,不能了生死出三界。了生死出三界還是這個方法,但是這裡面三輪體空,這個境界高。布施供養天天在做,從來沒有間斷過,心裡頭痕跡都不著,與法性相應,與性德相應。把自己無始劫以來慳貪的根拔掉了,於世出世間法一絲毫貪戀都沒有了;對名聞利養沒有貪戀,對五欲六塵沒有貪戀,絲毫念頭都沒有;對自己的身心也沒有絲毫貪戀,「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」,修布施!《金剛經》上,佛不就是這樣教給我們的!這樣布施,純淨純善。「無邊果德」從這個地方證得的,無邊果德就是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。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依正莊嚴,怎麼修來的?這樣修來的。著相修人天福報,離相修如來果德,不離怎麼行?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
菩薩第二個科目教我們修「持戒」。要知道戒律是佛菩薩生活正常的心行,起心動念,言語行為,正常的。正常就是與性德完全相應的,我們今天一看到:這條太難了,那條我做不到,我怎麼能做到?你有沒有想想,他是正常的?我看到我的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跟他不一樣,我不正常。怎樣把自己的不正常回歸到正常,這叫持戒。持戒度惡業,凡是與戒律相違背的就是惡業。從起心動念到言語造作,身語意三業,三業不善,三業與性德完全相背。用現在簡單的話來說,三業完全違背了自然的法則,不順自然、不順性德,三業完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,這怎麼得了!我們說得具體一點,隨順自私自利,隨順名聞利養(爭取名聞利養,這隨順名聞利養),隨順五欲六塵,隨順貪瞋痴慢,我們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的?我們起心動念,念頭落在哪裡,你知不知道?如果你很明白知道,我這個念頭一起來,我就曉得它落在哪裡,你算是個明白人,你覺悟了。悟後所貴的在起修,這是佛法裡頭常講「悟後起修」;覺悟之後,我就曉得我應該怎麼作法。
我們在講席裡頭常常勸導同學,隨順佛菩薩的教誨,不能隨順自己煩惱習氣。這一下明白過來,我馬上回頭,我不隨順煩惱習氣,我要隨順佛菩薩教誨。佛菩薩有沒有教我這樣想法?有沒有教我這麼作法?決定不違背經論的教誨,因為經論的教誨就是性德的流露。我跟諸佛菩薩是一體,諸佛菩薩這個言語是從心性流露出來的。我現在還沒有見性,我要見了性之後,我的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跟經上講的保證完全相同,「佛佛道同」。所以隨順經教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,是隨順自己的性德,不一樣!我們肯定諸佛菩薩是明心見性的人,諸佛如來明心見性達到究竟圓滿。法身菩薩雖然沒有圓滿,確確實實明心見性,他們的思想、行為跟性德都相應。
我們今天展開經卷,隨順自性,所以才法喜充滿,無有疲厭。我們在學習當中疲怠、厭倦,那是什麼原因?你學習裡頭沒有隨順,才會有這個現象。學習裡面什麼?味道沒有嘗到,所以才會有退轉,會有疲怠的現象,會有厭倦的現象,不想學了。你在這裡頭果然得到樂趣,法喜充滿,叫你一天不學,你自己都受不了,一天不學一天就失落了。這個東西就像吃飯一樣,一餐飯沒有吃,這挨餓難受,一天不學佛,這日子怎麼過!能入這樣的境界,你在佛法裡得真受用了。所以持戒是隨順性德,自性法爾如是。惡業、惡作自然消融,自自然然斷盡。但是同學們要記住,持戒怎麼修法?還是像前面一樣,「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」,持戒就是波羅蜜了,持戒才能夠得到究竟圓滿。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再不會有絲毫的惡念、惡意,沒有了,斷盡了。惡的念頭都沒有了,哪裡還會有惡的行為?所以你的思想行為真的「止於至善」,確實達到這個境界。
種善因得善果,所以「無邊果德,此行入故」。普賢教我們發願,文殊教我們修行,華嚴會上這兩位大菩薩將《大方廣佛華嚴》怎麼樣契入、怎麼樣學習,這兩位大菩薩為我們提出了總的綱領、總的原則,為我們學習的人帶來了方便,我們從今之後曉得從哪裡下手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我們再看「威光菩薩獲益」,十一句的第五句:
【入無邊功德海清淨行智光明。】
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的「無邊果德」,這句話就是講的前面五品經十卷當中所說的華藏世界依正莊嚴;無邊的果德,從「行」門當中得到的,「入」就是「得」的意思,種善因得善果。所以前面一句是講的普賢大願,這一句當然是講的文殊大行。文殊大行「十波羅蜜」,跟諸位介紹過布施、持戒。持戒能夠做到純善,不但惡業不會造,惡的意念都不會生,真正做到了純淨純善。
這十個科目,第三個是「忍辱波羅蜜」。忍辱,能忍一切諸惡。環境上的逆境,人事上的惡人,我們講的「處逆境,隨惡緣」,沒有一絲毫的瞋恚,沒有絲毫怨天尤人,成就自己的德行;知道諸法實相,知道前因後果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能忍,不動心,這是講的逆境惡緣。順境善緣也一樣,「處順境,隨善緣」,不起貪痴,對於境界一絲毫都不染著,這是忍。為什麼?知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境界是自己的心、念頭變現出來的,跟夢中境界沒有兩樣。常常記住大乘經上的教誨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順境逆境心想生,善緣惡緣還是心想生,離開心想無有一法可得,那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。所以諸佛菩薩在一切境緣當中,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他能忍,順逆境界都能忍。我曾經說過「處逆境,隨惡緣,無瞋恚,業障盡消」,業障就消了。「處順境,隨善緣,無貪痴,福慧全現」,福慧完全現前。我這些話都是這幾十年學佛的經驗,是我修學的心得,說出來跟大家分享,如何消災,如何得福。
忍辱波羅蜜重要!所以古人常說,「小不忍則亂大謀」。人無論是求學修道,或者是建功立業,古人常講,「大成就,要大忍;小成就,在小忍」。不能忍的人,世出世法什麼成就他都做不到,這個話是實話。我們自己想想自己,這一生當中,今天還有同學來問我,學習過程當中,不免有許多人讚歎,也有許多人毀謗、指責,這是在所不免。釋迦牟尼佛在現代社會,指責他的人有多少?孔老夫子在今天,毀謗、辱罵他的人有多少?佛菩薩、大聖大賢尚且不免,我們有什麼道德、有什麼福報,能在求學、修道事業當中一帆風順,沒有人毀謗,做不到!遇到這些事情,遇到這些事情你要懂得忍辱波羅蜜,你就成功了。讚歎你、恭維你,能忍,不被他動搖;毀謗你、侮辱你,也能忍,如如不動。知道自己方向是正確的,目標是正確的,一往直前,絕不受外緣的干擾,這種人成功了。你仔細去看歷史,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,他成就的祕訣就是不受外境干擾。
我這一生當中得這麼一點小成就,訣竅就是在一心一意學習經教,為人演說,我就這麼一個目標。我遇到好護法幫助我,韓館長幫助我三十年,使我這一生當中不要管人、不要管事、不要管錢,一心一意在經教裡頭,才有這樣的成就。我把我的經驗傳給真正有志一同的同學們,我能成就,你們各個都能成就。不能成就是什麼?你不懂得方法,你放不下,你就不能成就。這個地方就是講高度的忍耐!決定不為世間名利所動,名聞利養不動心,五欲六塵不動心,我才能有成就。你們許多年輕的同學看到我了,這個成就得來不是偶然的。茗山老和尚知道,我是聽他的學生告訴我的,老法師在中國大陸,跟學生們談話談到我:淨空法師經講得不錯、講得好,他一生不做住持、不做方丈,不管人、不管錢財,沒有操心的地方,專心來幹,他成功了。然後講他自己:我不行,你看我又要做佛協的會長,又要做方丈住持,操心的事情太多了。他也是個講經的法師,不能把全部精神、全部時間投入在經教,很感慨的說!他這個說話就是教人,幾個人能聽懂他話裡頭的意思?話題裡面的意思非常明顯,我們兩個人都變成老和尚的教材:要想經教講得好,走我這個路子;走他那個路子,經教要講好,不容易!真正意思在此地。
所以,一個人在一生當中,我常講要發願、要立志,我在這一生當中想做些什麼?這是我在年輕的時候,有一位老教授對我非常好,提醒我,人生在世,應當有所事事。不能說一個人,人生在世什麼事不做,這個不可以的。既然要有所事事,我們就在許許多多事業裡頭選擇哪一種,專門把這一樁事情做好。我們選擇的是教學,這是社會教育工作,而且是一種義務教育工作,沒有待遇的,不求回報的,佛陀教育!這個路我們走出來了,你們大家看到了,這是給你們做的樣子,為人演說,在表演。五十年這麼長的時間,表演給你看,講台上四十五年,你要看清楚,你要看明白,你要從這裡覺悟!
不但佛法如此,世法也如此。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一生讀書、做學問,什麼事都不管的。我還有個同學傅樂成先生,過去在台大教歷史,很有名的教授,在台灣大學教博士班。一生教書,除教書之外,他什麼都不會,統統放下了。台南成功大學成立,請他去做文學院院長,大概校長對他非常懇切,他就去了。幹了一個學期,辭掉了,回到台北,還到台大去教書。我們是老同學、老朋友,也常常在一起聚會,吃飯聊天,就談起來了。談到他半年的經驗一個學期,他說:「簡直不是人幹的」,讀書人!你叫他去幹這些行政事情,從來沒有幹過,這一個學期大概是四個月,在他的感受是苦不堪言。這些都是好例子,都是好教材。所以哪一個行業,專!就是從事於教育工作,搞行政的專門去搞行政,當教員好好的當教員,好教員。
所以我們出家了,出家之後,我就告訴大家,你出家之後,是走弘法、還是走護法,兩條路;弘法就是當教員,護法就是當執事,你選擇哪一行。弘護要密切配合,佛法才能興旺,佛教育才能夠普遍的推行,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,那就是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所以沒有耐心不能成就!弘、護這個路選定之後,要一直走到底。當教員,對於學校的執事要尊重,他們在護持,功德很大;學校職員對於教員要愛護,沒有他,沒有好老師,怎麼會有好學生,學校怎麼能辦得好?所以,教員跟職員要密切配合,要互相尊重、互助合作,這個教育成功。主導這樁事情,校長!校長的功德第一。為什麼?職員是他任命的,教員是他聘請的。他不管要不要親自上課,不重要,這個學校的成就,就是他的成就,學校失敗是他的失敗。所以,學校辦得好他有功,國家獎賞他,學校辦得不好他有過,他要受處分,別人不受處分。就是因為這樁事情,所以佛在經教裡頭才說,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,那個護法是講校長,是講道場的住持,不是一般執事。
一般執事的功德跟弘法講經法師的功德是平等的,唯獨住持和尚是超越的,那個功德最大。就像剛才我舉的比喻,他是校長,職員他聘請的,教員也是他聘請的。他能找到好的職員,像學校教務主任、訓導主任、總務主任,校長聘請的,各個科目的老師、教員也是校長聘請的;他能夠請到好的助手、好的教員,他的教育成功。做領導的人成功的關鍵就在知人善用,用人得當。所以《金剛經》上有一句話,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忍辱波羅蜜。世出世間一切法,小成就,小忍;大成就,大忍;你不能忍,什麼成就都沒有。
下面一個項目「精進」。能忍才能夠精進,所以忍辱是精進的先決條件。不能忍,哪有進步?肯定大幅度的退轉、退墮,那很可怕。所以精進對治的是什麼?懈怠、放逸。放逸就是隨隨便便、馬馬虎虎,幹什麼都不認真、都不負責。精是進步,不但要進步,要「精」,精是什麼?純一。實在就是常說的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這就是精進的相、精進的樣子。所以能夠斷一切懈怠、放逸。這一條裡頭,最重要的一個字是「精」,這一個字是講的原理原則。精是什麼?專一!你看《三字經》上都說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。我們今天學佛法、學經教,經教很多,你學哪一門,你一定要專;一生專攻一門,你在這一門裡頭就做了專家、學者。這一門千錘百鍊,怎麼個鍊法?理論要貫徹,方法、教訓要落實,境界要契入,你這一門東西算是畢業了。
我說的這個標準比古人低得很多,古人要明心見性,那個標準現在人做不到,我這個標準不難達到。不管你學哪一部經,這一部經的道理你搞通了沒有?真下功夫。這一部經上講的方法、教訓,你做到了沒有?道理貫通,解門;真正做到,行門。解行相應,你就入境界,就契入了,這樣你就可以畢業了。為什麼?你無論到哪個地方去講這部經,我相信你會講得不錯,你會講得很精彩,為什麼?你有解、有行,解行相應。你不是在空說話,你行之有得,有心得。你在講台上做出你自己的心得報告,這個讓聽眾聽起來津津有味,我們一般講,你把這個經講活了。怎麼會把經講活了?你做到了,把這個經教真正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。
這個我講台上常講,經典上的理論,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,經典上的教訓、方法,變成我自己生活行為。學了是真管用,沒有白學!這樣子你自然生歡喜心,得受用,這就契入境界。絕對不是說學的這個經教,與自己思想、生活、行為不相干,你要是這個態度去學,雖然看很多古人的註疏、註解,你也寫成不少的講稿去講,講得怎麼樣?聽眾聽起來不是味道,這樣子你讓聽眾生不起興趣。你要是講的次數少(像從前李老師教導我們的,最少三次,最多不可以超過十次,標準是五次到七次),一般信徒:面子!反正你時間短,來捧捧場。如果你要講個半個月、一個月,人家就不來捧場了,你講得沒味道,他不來聽了。那麼聽眾愈來愈少,你自己的信心都失掉了。這種講演、講經是失敗的。你要怎麼樣能夠把聽眾抓住,聽眾是愈講愈多,你成功了。你要能把聽眾掌握住,讓聽眾愈來愈多(因為聽眾會宣傳,他會帶人來聽),解行要相應!祕訣在此地,解行不相應是決定做不到的。精進,解幫助行,行幫助解,你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。縱然是你講一部經,遍遍不一樣,一遍比一遍精彩,這肯定的。
這一生還要講多經嗎?一部經就夠了。這是我在差不多是四、五十年前的老觀念,我從李炳南老居士那個地方學到的,我得力李老師這種指導,專攻,沒有學得很多很雜。確實,如果沒有老師嚴格的督導,我們年輕都喜歡廣學多聞,什麼都想學,什麼書都喜歡看。常識很豐富,不專、不精,諺語所謂「行行通,行行鬆」,沒有一樣能出人頭地。學了很多,一點受用都得不到,真的與斷煩惱習氣毫不相關,這個學叫白學了,一點受用都沒有。你們同學在這個地方,我要求大家的,一個人專攻一經,學講一部經。你們自己想想,你們有沒有得到一點好處?只要你真正聽話,不是陽奉陰違,你一定得受用。得受用多少,那是你自己修學的功夫勤惰不相同。你要如理如法的深入,勤奮努力,你得的效果就很明顯、很顯著,這樣會增長你的信心,會激發你的願心。我這些話都是我自己年輕時修學的經驗,不是道聽塗說。這是文殊菩薩教我們第四個科目。
第五個科目「禪那」,禪定!六波羅蜜裡面講的禪定。禪定是什麼?《金剛經》上講得好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釋迦牟尼佛教須菩提尊者的。宗門六祖大師惠能,他從《金剛經》上開悟的,他所修的禪定,教別人的禪定就是依據《金剛經》上這兩句話,他落實了。他講得比較白,什麼叫禪?外不著相叫做禪,內不動心叫做定,你們想想這樣兩句話,不就是「不取於相」,外不著相;內不動心,就是「如如不動」。禪定能生智慧,智慧大小與禪定功夫淺深恰好成正比例。初學,實在講在哪個法門都沒有定法。在禪宗,一般初學的都是禪堂裡面打坐,去練眼觀鼻、鼻觀心。那是什麼?那是基礎,基礎的修學。學了之後要管用,用在哪裡?在日常生活當中,行住坐臥他都是眼觀鼻、鼻觀心。參禪的人,你到禪宗道場,你遇見他了,他沒有看到你,你給他打招呼,他沒有聽到,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不是他架子大,他眼睛不是閉著的,眼睛確實看鼻子,他在練功。寺廟裡面有些客人,專門有知客師、照客師他們接待,與這些清眾沒有關係。招待的是執事,有人招待,他們不是招待客人的,沒有這個工作,從這個地方練。然後練到功夫差不多了,眼睛可以張大一點,可以接觸六塵境界。接觸六塵境界要「外不著相,內不動心」,如果外面著相,內面動心,馬上收回來,收回什麼?眼觀鼻,鼻觀心。從外面境界收回來。孟夫子說過,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這兩句話,這是禪功。真正做學問是什麼?就跟參禪一樣,把你的妄心從外頭境界收回來,收回來就不緣外緣內了。
觀世音菩薩就修這個法門,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「反聞聞自性,性成無上道」,他是舉耳根。我們耳根聽聲音聽外面的,他不聽外面的,他反過來聽裡面的,裡面是什麼,裡面是自性;外面是什麼,外面是聲塵。我們凡夫六根往外跑,所以煩惱多,妄想分別執著都生起來;他往內緣,他不向外緣。換句話說,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,永遠保持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是定境。外面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那是慧。定慧等學,這叫做禪定。禪定在梵語裡面稱為禪那,禪那也翻作「靜慮」,靜是心地清淨,一塵不染,慮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換句話說,禪那這個禪定是「定裡頭有慧,慧裡頭有定」,它不是死定。不是說什麼念頭都沒有,那就變成什麼?變成「無想定」,錯誤,那不是禪定。無想定要修成功,果報在無想天,外道!那個不能見性。
所以禪定是活活潑潑的,初學好像是很呆板,愈學愈活潑,它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活潑!還不會用的時候,那是比較呆板。禪堂裡面天天坐香,這很呆板的,這是什麼?你的功夫不能夠應用在生活上。真正應用在生活上,行住坐臥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頭,所謂「那伽常在定,無有不定時」,那是你禪定功夫成熟了,完全落實在生活上,落實在工作裡頭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。我們看《華嚴經》裡面,修禪定的這些菩薩們,他們在哪裡修的?在市場,現在講的百貨公司,在百貨公司裡面閒逛。其實他不是閒逛,他在那裡修禪定。百貨公司裡面逛,眼睛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,心裡頭如如不動是禪定,定慧等學!但是我們一般人認為:這老先生去逛街,去看熱鬧去了!哪裡曉得人家在做功夫,這我們一般人不知道。細心觀察,你才能看出來:他不簡單,他不是普通人。普通人逛街的時候,那是手舞之、足蹈之,面貌裡頭有欲望,情欲的表情。真修行人他的表情上看到是定慧,不一樣,確實是修定、修慧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