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一一卷)  2005/7/2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11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七正行甚深,法首菩薩偈頌第六首看起:

  【如有生王宮。而受餒與寒。於法不修行。多聞亦如是。】

  這首偈我們先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這是第五個比喻,「王子飢寒喻,謂王子違王法教,於內起過,故受飢寒。學人亦爾,生在法王教法宮中,行違佛教,起惡惑業,故無慚愧忍辱之衣,寧餐法喜禪悅之味,故飢寒也」。這個比喻的意思很深,實在講,我們現前的同學們,很多人都有這個毛病。這一章裡頭所說的過失,可以說是學佛同學在家出家的通病。

  比喻說生在『王宮』,生在王宮這個意思說你所需要的外緣樣樣具足。大經裡頭常講四緣生法,一切法的生起一定要依四種緣。實在說,像《華嚴》跟我們講的無量因緣,但是在講解,講太多就繁瑣,所以釋迦牟尼佛把無量因緣歸納為四大類,叫四緣生法。第一類親因緣,親因緣也很多,一切眾生統統具足,我們每個人阿賴耶識裡頭都有佛種子,換句話說,都有作佛的因,親因緣。《華嚴》說得好,「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」,不但有情眾生有作佛的親因,無情眾生也不例外。作佛的真因是法性,虛空法界剎土眾生都是法性的相分,哪一樣沒有法性?既有法性,那法性就是佛的親因緣。一切眾生也有菩薩的親因緣,再往下緣覺、聲聞、天、阿修羅、人、餓鬼、地獄、畜生,十法界的業習種子我們阿賴耶裡頭統統具足。像倉庫一樣,裡面很豐富,一樣都不缺,親因緣不缺,種子不缺。

  現在我們希望哪一個種子能夠開花結果,那自己還要有兩個緣,這也是自己本身未必會具足,具足是一定的,但是未必在哪一個因上,這個要懂。第一個所緣緣,我希望的。我希望哪一個種子能夠現行,在這一生當中成就,我所緣就緣這個種子的緣。譬如我們希望這一生當中要作佛,這是無比殊勝,那你所緣的不是佛境界,你這個願望會落空,這個比喻就說這個意思,會落空。第二個我們所要具足的緣就是無間緣,無間緣就是決定不能間斷。這兩種緣就是平常我們常常講的「一門深入」,一門深入是所緣緣,「長時薰修」是無間緣,你只要具足這兩種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王宮是增上緣,就是我們常常講善友,真正是好的善知識,好的同參道友,好的修學環境,讓你在一生修學過程當中樣樣不缺,這增上緣。

  四種緣裡面,我們要是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,哪個緣最重要?所緣緣最重要。只要有所緣緣,增上緣章嘉大師教給我,我不吝法,我都教給大家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我們遇不到真正善知識,怎麼辦?你以真誠的心、清淨的心,求佛菩薩、求感應,只要你肯求沒有不應的,有求必應。我想求個好老師,真的會遇到,遇不到,我們這個求願的心不夠懇切,我們的業障還在障礙著,業障沒有消除,這是很重要的。業障消除了,有求必應;有求不應,業障。所以,要懺悔業障,有求必應。我要求修學的環境,我要求希望有同參道友,希望常常有善友來協助,真的一點都不假。我是非常感激老師,念念不忘,你們在周邊的同學都看到,我每堂課講課之前我拜佛,我拜老師,我拜護法,我還拜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神,我這個心願都到,所以有求必應。

  從初發心,初發心我求沒有求別的,老師有了,同學也有了,需要資料,那個時候經書非常缺乏。所以我非常感激香港的智開法師,初學佛的時候他對我幫助太大了,我想求的書,寫信給他,他就會替我找到。一找到很快就寄給我,我什麼時候有錢,什麼時候才把錢寄給他,總是書先寄到,錢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給他;他知道我還守信用,不會賴帳。這個幫助太大了,確確實實是有求必應。我記得有一部書找的時間最長,差不多找了有七、八個月,他才替我找到,《中觀論疏》,木刻版本的。差不多七個多月的時候我收到了,他這部書寄來了,無量的歡喜。

  所以到我自己有能力的時候,我修法布施,這我學印光大師。印光大師一生做一樁事,法布施,十方的供養一分錢都不花,全部用在印經施捨。他辦了一個弘化社,在蘇州報國寺,就是現在所講的佛經流通處,在那個時候非常不容易。他流通的方法有三種,你很富有的,成本流通,我們印這個書,譬如一本十塊錢,照收你十塊錢成本。第二種你比較清苦一點,但是還有一點餘力,半價流通。第三種你確實有能力學,但是非常貧苦,免費贈送,他流通就是三種方法。我們今天這個環境跟那個時候不一樣,那個時候善心人多,對佛教認識的人也多,有心學習的自然比現在多。

  現在我們處的這個環境非常困難,不但在中國,在全世界,現在在整個世界上來講,宗教是沒落。也可以說,每個宗教裡面缺少宗教家,不能說沒有,太少了,真正有修有學的人太少了。於是真修行人,社會大眾沒看到,真正講得好的人沒有接觸到,所以就把宗教看成迷信,甚至於聽到宗教,總是敬而遠之。我看得太多!現在我十分了解這樁事情。這麼好的東西,可惜就是世間人不認識,把它看作壞東西,沒有把它看作好東西。所以今天我們把佛教介紹給別人,得雙手恭恭敬敬送給人,人家還未必肯接受,未必領你的情,跟我們當年學佛不一樣。我們當年見到老師恭恭敬敬,真正是頂禮三拜,右繞三匝,向老師請法,現在哪裡有!現在沒有了,現在是整個時代在變。可是真正想學,佛菩薩確實還是要幫助,尤其在這個時代幫助會更明顯,幫助也更殊勝。學人,這學人就是學生、學習的人,要有智慧,要覺悟,要能體會得到,信心就增長了。

  佛門裡面最大部的經典是《大藏經》。我在早年,台灣印《大藏經》,我自己買了兩套,一套《大正藏》,一套是《卍續藏》。《大正藏》,李老師在台中創辦慈光圖書館,我贈送給圖書館,《卍續藏》現在放在澳洲。以後我有能力,只要錢差不多夠這個數字,我就會買一套送給需要的人。最初是一套一套的送,以後可以買到五套、十套,我記得我送了不少套。到以後我們自己有一個道場,就是台北的華藏圖書館,供養愈來愈多了。世樺老闆來找我,他很想印《大藏經》,但是力量有限,想跟我合作。他說法師,我印一千套,他說:我們世樺印六百套,你印四百套,好不好。這個樣子是什麼?他成本就降低了。我一聽說很歡喜,雖然很吃力,向大眾宣布,這四百套真的就湊出來了。這第一次跟世樺合作印的《大正藏》,第二次也是印《大正藏》。

  我記得那個時候,我們連前面自己買的跟兩次印贈的,差不多有一千多套。以後《大正藏》這有涉及到版權的問題,我們不能再印。接著就是台灣印《龍藏》,這也是樁好事情,我們現在也跟人家合作參與印《龍藏》。《龍藏》第一次我們印了一千套,五百套送給中國,就是一九九九年,由中國國家宗教局接受,分送給全國各個寺院道場。所以一共印了兩千多套,這印送的。

  最近也有許許多多同修發心來找我印送《大藏經》,好事情,所以我們預定後續印四千套。第一個一千套已經出版,比前面印得好,裝訂、紙張、印刷後後勝於前前,我們看得很歡喜。另外還有兩千套,印刷廠給我們講,大概要二00七年我們四千套統統可以印出來,陸陸續續的。後面兩千套我就想應當要加標點,我現在找人在做。《大藏經》沒有標點,沒有段落,我們還是用原文,用圓圈把這個句子圈出來,段落把它勾出來。所以最後的兩千套,二00七年出版的時候就有句讀了,有句讀、有段落。現在做的有目錄,跟從前不一樣,從前沒有目錄,現在有目錄,檢查非常方便。

  所以到二00七年,我們贈送《大藏經》,估計差不多總共送了五千六、七百套,這是最大的數。我們是遇到現在科技發達,印刷方便,成本低廉,所以才能做出這個好事情,在從前那是作夢都不敢想的,緣具足。問題是我們把這個經送給人,有識貨的恭敬禮拜接受;有不識貨的,不肯接受,送他都不要,這我們遇到太多了。我們贈送的處所是遍及全世界,我們通知,哪個地方有需要跟我們聯絡,我們就會把這個書寄給他,現在我們大概還有不少套。法寶不是收藏的,是要提供真正有人去研究、去學習,它才起作用,要有人去讀。

  比喻裡面說,這講增上緣,他增上緣是樣樣都不缺,為什麼他還要受飢寒之苦?比喻裡頭,清涼大師說得很好,王子違王法教。王子不聽皇上的教誨,那麼一定受到處分,懲罰他,他才受到飢寒。這是受懲罰,比喻是這個意思。我們在清朝宮廷這些記錄裡頭讀到的,前清盛世,最盛的時候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這三朝,這三朝總共就一百多年;康熙六十一年,雍正十三年,乾隆六十年,乾隆還做了四年太上皇。這清朝最盛的時候,宮廷裡面教育非常嚴格。康熙教訓他子孫想得非常周到,二十歲之前只准學經。那個時候的經是儒家的經典,四書五經、十三經;學子,子書,《四庫》裡面是經史子集,子書,子書是選讀,歷史,二十歲之前只能學這個,不可以學文學,詩詞歌賦統統不可以學,想得多周到。因為詩詞歌賦裡面有很多是動感情的,而經史裡面那都是智慧、是學問,在這個地方奠定根基,真的那個時候王法很嚴。

  用這個做比喻,學人亦爾。我們今天學佛,無論在家出家,真正學佛都稱為學人,也就像這個比喻一樣,生在法王教法宮中。法王教法宮中就是寺院庵堂的道場。可是現在我們這個寺院庵堂道場變質了,這我們不能不知道。古時候寺院庵堂是學校,規模大的稱寺院,規模小的稱庵堂,統統是學校,所以佛教是教育。

  你看看我們在稱呼上,寺院庵堂的主持人稱和尚。諸位要知道和尚只有一個,一個道場只有一個人稱和尚,不是每個人都能稱和尚的。像學校一樣,和尚是誰?校長,總不能有兩個校長。其他的這些老師,老師不能稱和尚,稱阿闍梨,阿闍梨就好像教授,教授、老師稱阿闍梨。所以一般我們稱法師可以,不能稱和尚,和尚只一個人,一個道場負責的人稱和尚。所以和尚沒有男女老少,也不分在家出家,你只要主持這個道場,你就是和尚,這個稱呼要懂得。和尚是梵語,它的意思是親教師,是他主持教學,今天講他主持教育政策。他可以不必跟大家上課,但是課程是他訂的,他安排的,老師是他聘請的,所以整個教育成功、失敗,他負責任,教員不負責任。教員只要我把這一門課教好,政策是在校長,這個稱呼一定要知道。

  大的道場裡面還有首座,首座就像我們今天講的教務長,專門管教務的,維那管訓導的,監院管總務的,這是道場裡頭三個叫綱領執事。你們想想看跟現在學校是不是一樣的?現在大學裡面有教務長,有總務長,有訓導長,一樣!所以佛教是教育。跟大家授課的都稱阿闍梨,我們現在講教授,授課的。阿闍梨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軌範師,就是他的道德、學問可以做學生的模範,可以做學生的榜樣。軌範,軌是軌道,範是模範,我們翻成軌範師,稱闍梨,阿闍梨,要懂,你才不至於產生誤會。

  可是,從前寺院庵堂都上課,都指導你修行,真幹,現在沒有了;特別是現在差不多將近一個世紀以來,寺院庵堂教學沒有了。早年還有禪堂參禪,還有念佛堂念佛的,其他逐漸逐漸法會多了,經懺佛事多了。現在的寺院庵堂教學看不到,只看到經懺佛事,只看到法會,所以這個法王教法宮中已經不見了。

  我們今天要想學佛有一定的難度,到哪裡去學?現在有很多佛學院,佛學院裡面能夠學到佛法嗎?學不到。我教過佛學院,我感到非常慚愧,教佛學院對不起學生,把學生誤導了,所以從此以後我不再教佛學院。我教佛學院是我剛剛出家,我在白聖老法師的三藏學院教過三年;佛光山剛剛辦學,星雲法師找我去,我在那裡教十個月。以後我也曾經辦過內學院,好像我只有一年我就辭掉了,從此以後我不再教佛學院,我感到非常愧疚。為什麼?佛學院教學的方式不是古時候的辦法,完全模仿現在的學校,那就難了。

  而我自己學出來的,我不是佛學院學出來的,我跟李老師學的。李老師用什麼方法?私塾教學的方法,個別指導。他雖然開個班,經學班,學生二十多個人,一個一個教。但是教你這一個人,所有的學生都要來聽課,就等於是旁聽,實際上教就是教一個。他那個時候是兩個人一對、兩個人一對,教講經,一個人是講國語,一個人講台語,上台講好像是一個在翻譯的樣子,其實他們兩個是一樣的講稿,一樣的課程。接受老師教導的時候,這兩個人座位在老師的面前,面對面,其他同學都圍在四周,我們是這樣上課的方法,真得受用。但是我這個方法,我建議給佛學院,佛學院不接受,他說這個不像佛學院,是沒錯,真有效果。所以以後建議幾次都沒有人接受,算了,我也不教。我是很想自己將來辦學用老師教我這個方法,但是始終沒有這個緣分,機緣不足。

  我是這樣學出來的,像我這個年齡,這些輩分的人,這些講經說法的法師,統統都是這個方法學出來的。演培法師告訴我的。有一天他請我吃飯,在他道場,我剛到新加坡沒有多久,就是談到講經這些法師。演培法師指著我說,包括你在內,哪一個是佛學院出來的?沒有一個。那我們是經過什麼訓練?小座複講。我們這輩子的人,這年齡比我大的講經說法的統統都是複小座出身的。這個複小座是佛門的術語,大家都曉得,聽老和尚講經,隔一天你把老和尚所講的講給大家聽,這叫複小座。不能講錯,不能加自己的意思,你可以講漏掉,沒有關係,你不能夠加東西進去。阿難尊者集結經典就是複小座。所以我說複小座是哪一個人帶頭?阿難尊者帶頭。世世代代佛門裡講經這些法師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。

  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,李老師是一個星期講一次經,星期三。星期四我們幾個同學在一起複講,把老師昨天所講的重複再講一遍。我們有同學、同參道友,這叫好的環境,我們同學只有七個人,七個人變成一個小班,每個星期四我們七個人在一起,一個人講,推選一個人出來講,昨天老師講的這堂經,你講給我們大家聽。我們聽了之後再研究討論,再對你的批評,你哪個地方講得不合適,因為我們七個人都是學講經的。有師、有友,這樣才能成功,緣具足。這個緣也非常不容易,真正找志同道合,十年如一日,諸位想想看,談何容易?我很幸運遇到了。

  在台中的時候,周家麟、徐醒民都是我們這個小班上的。我學《楞嚴經》,得其他六個同學的幫助,他們讓我複講全部《楞嚴經》。所以老師在台中講一部《楞嚴經》,我也講了一部。那我講的時候,這六個都是內行人,他們聽,他們替我改正。所以一九七七年,這香港同修邀請我到香港來講《楞嚴經》,我一口就答應了,為什麼?我已經講了一遍,很有把握。有學經教的內行人幫助我改正,所以我講得很輕鬆、很愉快。在香港住了四個月,每天講兩個小時,最初兩個月需要廣東話翻譯,後面兩個月大家聽習慣,不要翻譯了,他們能聽得懂。四個月《楞嚴經》講了一半,沒講完,我的簽證就到期了。

  所以緣,所有緣統統具足,這就像法王教法宮中。我們今天到哪裡學?今天要學教,實在講雖然寺院庵堂這個緣沒有了,可是另外一個緣起來了,網路、電視。你看很多法師、大德在電視講經,在網路裡面講經,這對現在人帶來方便,你要怎麼個學法?學一個人的,你才能學成功。如果同時聽幾個法師、幾個大德來講經,那你有問題,那就跟佛學院一樣了,有什麼兩樣?為什麼會有差別?聽的人多,你分心。一門深入,那你是多門深入,多門就淺入,就談不上深了,你看麻煩在這裡。基礎決定是定在一,根只有一個根,不能有很多,一個根會生很多枝葉,一定要是一門。

  我學一部經,我跟一個老師,老師不見面也沒關係,現在從網路上、從衛星上,你跟他學。這個老師或者是講好幾部經,我只選擇其中一部,其他的可不可以聽?如果我這一門學得還不錯,其他的可以聽聽,因為是一個老師講的,他決定是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。最忌諱的是你開始學的時候,你跟好幾個老師,佛學院的麻煩在此地。一個星期好多門課,甚至一天你會聽三個老師講,這很平常的事情。一天五、六個小時的課三個老師教,科目不相同,老師不相同。這不是一門深入,這多門。多門說淺入,根本就沒入進去,淺入都談不上,所以只能得到一點佛學常識,佛學皮毛,不得受用。真正得受用,一定要一門。

  我們跟李老師這十年,老師教學堅持這個方式,同時學兩門決定不教你,他是一定堅持這一門深入,多次的複習。我們學講經,學這一部經,一部經學會講了,會講了怎麼樣?會講以後希望你連續不斷講十遍,你熟,熟透了才是自己的。這個話要跟古人的標準來比,是大幅度的降低,老師教的這個水平很低,熟能生巧,只要你熟,不求你開悟。說實在的話開悟那個標準太高了,很難做得到。你能夠一門深入,深入之後又能夠重複講十遍,已經是非常非常難得!

  那麼沒有契入,縱然你講了一百遍,講了兩百遍,你的煩惱習氣沒有斷,你還是個凡夫。這就《華嚴》的標準,為什麼?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跟經教不相應。我們修學淨宗,同學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,淨宗最高的指導原則是世尊所說的「淨業三福」,這最高的指導原則,你要統統能落實你所修學的。落實在哪裡?落實在「孝養父母」,落實在「奉事師長」,落實在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你要做到才行。佛在經上怎麼教你的你怎麼學,你怎麼做你才會得受用,你才會入佛的境界,轉凡成聖。天天在轉,年年在轉,久而久之,不知不覺的,真的就轉過來了。

  有這個第一條,再提升到第二條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再提升「發菩提心」,你這個心真的起來了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,不要人勸,不要人教,自自然然起來。為什麼?那是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性德。「深信因果」,對佛所講的一絲毫不懷疑,修因證果,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。「讀誦大乘」,這個時候的讀誦大乘是廣學多聞,不是一門深入,一門深入在前面。前面兩條是一門深入,第三條是廣學多聞,菩提心相應了。末後一句「勸進行者」,就是為人演說,你要幫助別人,不幫助別人這不是菩薩。所以你看十一句裡頭,十句是自修,最後一句教你為人演說,自行化他是一不是二,由這個辦法入不二法門。

  我們這裡最重要的,我們今天學佛,無論你學哪個法門,無論你跟什麼人學,行違佛教。你的起心動念,你的言語造作,跟佛在經典裡面教導的完全相違背,你還是起惡惑業。惡是煩惱,惑是迷惑,惡惑業就是貪瞋痴,貪瞋是惡,痴是迷惑。所以這一句你還是會起貪瞋痴慢疑,你還是會有嫉妒、障礙,所以你沒有慚,沒有愧,不能忍辱。下面這是寧餐法喜禪悅之味。這個寧不太好懂,寧餐,我們換句話你就好懂了,沒有,沒有法喜禪悅之味,有法喜禪悅好!這個寧在此地是個問號,你沒有嘗到法喜禪悅之味,所以比喻作飢寒,故飢寒也。我們學佛頭一個所得到的就是法喜、歡喜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真的生法喜,有禪悅,我們講精神上的享受,這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。這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法首菩薩偈頌第七首:

  【如聾奏音樂。悅彼不自聞。於法不修行。多聞亦如是。】

  清涼大師為我們開示的是「聾樂悅彼喻,喻不解自說失」,比喻這個,「謂夫真說聞者,必忘說聞,逐語而說,為自不聞」。這註解的意思有相當的深度。盲聾瘖啞很容易明瞭,盲聾瘖啞是很不幸,我們現在社會上稱為殘障,這是非常值得人同情、憐憫的。殘障裡面的人也有很多很有智慧,很值得人尊敬、讚歎的。我在國內國外都參觀過盲聾人的學校,在今年中國農曆年好像是元宵節,北京有個盛大的晚會,晚會裡面有耳朵聾的,完全沒有聽覺的,表演一個非常精彩的千手觀音,得到全體觀眾的讚賞,以後把它選作第一名。這個學校我去參觀過,非常難得,演得非常精彩,這些人都很聰明,很懂禮貌,我們看了確實生歡喜心、生尊重心。

  『聾奏音樂』。這個學可不容易,他自己聽不到音聲,要能彈出一首曲子讓別人聽到歡喜,很不是一樁容易事情。菩薩用這個做比喻,『於法不修行,多聞亦如是』。有一類的人多聞不修行,犯了像他們這樣相同的毛病,這個毛病比喻對於經教不了解。這要怎樣才能了解?必須要修行才能了解,行裡面才有心得。你要不能依教奉行,你所說的全是別人的,這儒家也說「記問之學,不足以為人師也」。

  那麼學講經,我們完全參考別人的註解,加上自己的意思,自己意思怎麼樣?完全把佛菩薩意思解錯!你不加自己的意思,完全遵照古人註解來說,說錯了,是註解那個人他錯了,你沒有錯。你加上你自己的意思說錯了,那你要背因果責任。說老實話,古大德的註解能夠流傳到後世,至少經過千百年人。如果唐朝時候的,隋朝時候的,南北朝時候的,距離我們現在總該是有一千五百年以上,這當中多少人看過這些註解,還能夠流傳下來,一定有道理,他註解得沒錯。如果註解有錯誤的話,早就沒有人傳他的,都把它拋棄了。

  承傳不是一樁容易事情。古時候,在唐朝時候印刷術還沒發明,所有這些書籍的承傳靠手寫。中國的木刻印刷宋朝時候才發明的,但是木刻成本也非常高,古人這些東西,有人把你刻出來印刷流通,那都是對你很尊重,很有價值。所以著作的人,你就曉得他一生著作有多少,流傳給後世有多少,精彩的精彩人家才把你刻版流通,其次再其次的都淘汰掉了,留下來全是精華,人人看到歡喜,人人讚歎的,你說多難得。那都是什麼?自己真實的功夫在裡頭。

  所有古大德的註解都是他自己學習的心得,學習的經驗,學習的成果,真正可以提供後人做參考的,不是他自己隨便說的。我們今天有沒有學習的心得?有沒有學習悟處的經驗?自己確確實實有沒有得到佛法的利益,像前面所說的法喜禪悅?法喜禪悅都沒有得到,你怎麼能說?沒有法喜,沒有禪悅,就可以斷定你對於佛的教義不了解,或者說你了解得不夠深刻,這是一定道理。了解得不深,了解得不徹底,隨自己意思來說,哪有不錯的道理?可是自己曉不曉得?自己決定不曉得,以為自己是對的,別人是錯的,貢高我慢。學佛學什麼?學覺悟,自己覺悟之後,要幫助一切人覺悟。

  我們這個小道場是講經教學的道場,我們九樓有一個祖先紀念堂也是教學的道場,教什麼?教人敬祖先。孔夫子在《論語》裡頭講得好,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」,建祠堂就是慎終追遠。每個人對於自己老祖宗,千萬年的祖宗還念念不忘,心地多厚!風俗淳厚就是從敬祖先、孝父母、尊師長而來的,所以祠堂是提倡孝道的。

  中國過去每個縣市一定有三個建築,第一個是祠堂,每家有每家的祠堂。現在祠堂廢除了,我們建萬姓先祖紀念堂,每個家庭私人的祠堂不要了,共同建一個,這有必要。如果沒有了,用什麼東西來提倡孝?孝道沒有了,不得了,家就不像家,父子不和,夫妻不和,兄弟不和,原因在哪裡?沒有孝道。我們希不希望看到這個社會一切都不和諧,人人都自私自利,各個都對立,願不願意看到這個現象?這個現象是最近這個世紀才發生的,演變到現在非常嚴重。再想想從前那個社會那麼樣的祥和,什麼原因?孝道。孔孟常常讚歎堯舜,「堯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」。孝,敬長,孝順父母,孝順祖先;弟,怎樣跟長輩、跟同輩和睦相處。這兩個字孝跟弟做得最圓滿的,絲毫缺陷沒有的,堯舜,所以孔孟對他讚歎到五體投地,仰慕,向他學習。祖先紀念堂是這個意思。

  我們希望學佛,學佛是一樁好事情我們知道了,這是世間最圓滿的教育,我學了這麼多年有一點體會。我看到全世界許多國家,許多族群,許多宗教,我在這裡面體會到中國人的老祖宗確實智慧最高,發明的文字,文字是智慧的符號;發明了文言文,承傳最好的工具,永遠不容易變質,你說這個工具多好,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;最懂得教育,中國人教育它的特質、特色是家庭教育,全世界沒有的。

  家庭教育的對象是未成童之前,童子。成為一個童子七歲,成為一個大人二十歲;二十歲叫成人,七歲叫童子。七歲之前,未成童之前那個教育比什麼都重要,中國諺語裡頭常說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。從孩童的時候教就等於天性一樣,養成習慣要在七歲之前。養成良好的習慣,一生都不會改變,中國人懂得,中國人非常重視,所以母親最偉大。孩童的教育是母親教的,父親要忙於工作,要忙於養家,跟兒女接觸的時間少,母親是一天到晚照顧小孩,尤其這麼小的小孩不能夠離身邊的。起心動念、言語動作都給小孩做最好的榜樣,他從小就看到,自自然然他就學會了。

 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,所以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;社會教育廣學多聞,成就才藝;宗教教育是達到最後的圓滿,特別是佛法。你看「雍正皇帝上諭」就曉得,他對儒釋道三教可以說精通,他真修,他真幹。佛教我們接觸到之後,曉得這麼好的教育,我們也要拿它來供養給祖先,讓祖先也不寂寞。我們念佛堂天天播講經的錄相帶,天天有很多同學在裡面念佛供養,這是大孝!有人懂得,懂得他讚歎;有人不懂,不懂他毀謗,這個果報是屬於他自己,所謂各人因果各人負責。

  我們的道場大家都知道,接受十方供養,報答十方施主、報答十方護法,我們這裡供養牌位不收錢,跟一般道場不一樣,我們這邊所有一切法物也不收錢。今天上午我去參觀書展,大概書展裡頭不賣錢的只有我們這一家,我們的書展是贈送的不是賣錢的。今天我去看了一看,我也買了一套書,清朝的歷史,是中國大陸出版的,因為我們《四庫全書》裡面、《薈要》裡面沒有清史。我以前有一套放在澳洲,今天很難得遇到這麼一套。所以不用錢買的,只有我們這一家。

  學佛談何容易!正如佛在《無量壽經》上所說的,如果不是往昔無量劫中修福慧,這一生當中擺在你面前,你也不會留意。就像這經上所說的不解、不聞。所以這點我們自己要曉得,要珍重自己這一生的緣分,這個緣分無量劫難遭遇。這開經偈上講的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你知道嗎?彭際清居士講的「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」,今天我們遇到了,怎麼能不珍惜?真正明白、覺悟他珍惜,不明瞭,不覺悟,他不把這樁事情看重,疏忽了,這都是屬於愚痴、無知;如果再要批評,再要障礙別人,這過失大!

  《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》裡頭講得很清楚,你要是障礙別人的法緣,果報是生生世世愚痴,那就太可憐了。造業的時候很容易,受果報的時候太苦太苦!果報沒有現前,造業的時候迷惑顛倒,不知道果報可怕;果報現前後悔莫及,太遲了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我們自己遇到了,明白了,珍惜。就像從前有一段時期,一般人批評夏老居士的會集本,有很多同學勸我要表態,我只說過一句話,「天下人統統反對,我還是依教奉行」。什麼原因?這個本子是老師傳給我的,沒有傳給你,你可以反對,傳給我的。傳給我的我如果要反對,我的罪名就成立,背師叛道。你看「孝順父母,奉事師長」,這兩句我就完全違背了。老師這個本子傳給我一個人,經本在我手上,所以天下人反對沒有關係,現在民主自由開放,誰也不能干涉誰,可是因果各人背;我遵守,我依教奉行,我絕對沒有疑惑,絕對沒有後悔。我說我只能說到此地,其他的我就不能再說了。所以我依舊還是講這部經,依舊還是讀這部經,依舊還是依教奉行,沒有改變過。

  我們跟一個老師學,對這個老師沒有信心,那你何必跟他?那你跟他就錯了。跟定這個老師,一生循著老師的路子去走,走錯了,老師要負責任。做老師不容易,你自己走錯路不要緊,你把別人路帶錯了,你要負責任的。斷人法身慧命比斷人身命的罪不知道要重多少倍。斷人身命無所謂,人家常講,四十九天他就投胎來了,二十歲之後又是一條好漢,這的確損失不大。那個聞法的機緣,尤其是聞到正法的機緣,百千萬劫難遭遇,不是生生世世你都可以遇得到的,這個機會太難太難!這一生好不容易遇到了,你在當中批評,讓聽的人對這個法、對老師喪失信心,你這個罪多重,這是墮阿鼻地獄的罪業,不可以,決定不能做。批評不是那麼容易事情,你要不是透徹,真正這個人說得不如法,你能把他帶出一條更好的道路,成就他,那你有功;你如果沒有這個能力,你把人家學佛的途徑迷失了,你的罪過就重了。造業很容易,果報現前難了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尤其此地說到「不解自說失」。解一定要通過行證,證明你的解是正確的,證明你的信是沒有錯誤的,這個時候才能說。所以後面大師說得很好「真說聞者,必忘說聞」。說聞是即相,必忘說聞是不著相,就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真說真聞。真說是什麼?真說是無說,真聞是無聞,完全跟法性相應。這是什麼境界?華嚴境界。華嚴境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境界,至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,這兩句是講的法身菩薩。沒有證得法身,一定要遵循經教,不能加自己的意思。

  這個地方「逐語而說」,就是我們一般講的「望文生義」,看到講,以為是這樣的,這就是「為自不聞」,哪有不說錯的道理?哪有不誤導眾生的道理?現在這個社會我們非常清楚,自己體驗太多,看得太多了,現在的人聽騙不聽勸,認假不認真。這是我們感覺到非常遺憾,也正是經典上常常說的,佛常常講的「可憐憫者」,真的可憐。正法不知道,把正的看作邪的,把邪的看作正的;善知識也不知道,把真善知識看作假善知識,假善知識看作真善知識,虧吃大!你了解現實狀況,我自己覺得自己特別慶幸,在這個時代裡頭,這樣環境裡面,我還遇到真善知識,還遇到正法,還遇到最殊勝的《華嚴》、淨土,我要珍惜自己,所以我五十四年沒有中斷。

  今天有道友告訴我,說某個法師自己說,他講經說法超過釋迦牟尼佛。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,他大概講經說法有五十多年。我給這位道友說,他沒有超過。他說為什麼?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講,你是不是天天講?你不能說,我一年講一個星期,我五十年都沒有中斷,我講了五十年,那不行!人家四十九年天天講,比不上,怎麼比都比不上。那我講經,我從三十三歲開始講經,講到今年四十七年了,我再兩年能趕上釋迦牟尼佛嗎?趕不上。釋迦牟尼佛一天講八個小時,我一天講四個小時,現在到這個地方來,大家要我養養身體,講兩個小時,那怎麼能比?人家每天講八個小時,所以留下來的典籍這麼樣的豐富。我們講四十九年,留下多少東西?怎麼能跟人比?量比不上,內容也比不上,這個話不應該說,說這個話狂妄。

  你活的年歲比釋迦牟尼佛活得大,可以。釋迦牟尼佛七十九歲走的,我們中國算虛歲八十歲,實際上七十九歲走的,孔老夫子七十三歲走的。你今年活到八十、九十了,你比釋迦牟尼佛壽長,可是你講經的時間比不上人家。人家真正開悟了,大徹大悟,你悟了沒有?不要說大悟,如果你有小悟,我相信你一定很謙虛,你絕對不會說這個話。中國人的諺語所說的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。佛法,你真有功夫,貪瞋痴慢沒有了。不要說佛,阿羅漢見思煩惱就斷了,從這上來講,我們能比誰?比須陀洹也比不上。

  須陀洹八十八品見惑斷掉了。第一個是身見,須陀洹絕對不把自己這個身執著是我;我們今天對這個身還執著,我!你怎麼樣能比得上人家。須陀洹決定不墮三惡道,雖然思惑沒斷,出不了三界,他在三界六道裡面只有人天,人間天上七次往來,思惑斷盡就超越六道輪迴,聖人不是凡夫。我們能跟人相比嗎?大乘《華嚴》是圓教,初信位的菩薩斷證的功夫跟須陀洹相等,智慧、福德比須陀洹大太多了,初信位的菩薩。我們今天接受人家的批評,一肚子不高興,要兩、三天氣才能消掉,這怎麼行?讚歎你幾句就歡喜得不得了,一點委屈都受不得,都不能接受,道道地地的凡夫,煩惱習氣一分都沒有斷,怎麼能跟人家相比。所以這首偈要用一般的話來說,記問之學,孔夫子說「記問之學,不足以為人師也」。

  我們在講席裡頭也常常勉勵同學,特別是發心學講經的同學,一定要著重實行。把經教的道理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,經教裡面的教誨統統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,你真的落實、真的做到,這才叫學人,這才叫學佛。實實在在講哪個人不想學?哪個人不想做?可是偏偏做不到。這是什麼?煩惱習氣太重,佛家的術語說業障太重,業障一定要消除。業障不消除,不但學佛不能證果,連開悟都沒指望,悟門被業障堵死了,你不能開悟。消業障,不是念念懺悔偈就消業障了。懺悔偈是沒錯,光念不解義,不相應。用什麼方法才真正能夠消業障?用《弟子規》,用《十善業道》。不要求得太高,就是這兩門東西真正把它做到,一天到晚,一年到頭,念茲在茲,真幹,那你就有真大利益。

  縱然佛法不解,沒有遇到殊勝的緣,不解,沒有善知識指導,你能把十善、把弟子規做到,決不墮三途,來生得人身,一定比這一生福報大、智慧長,肯定的。如果修得好,弟子規、十善能幫助你生欲界天,完全看你的功夫。欲界天有六層,四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,這六層天你有分。如果你只有說沒有行,那你就沒有分,來生的果報還是隨業流轉。

  說到隨業流轉,你想多可怕,一念不善的心,一句不善的話,一個不善的行為,都是幫助你墮落三途。三途業因很複雜,最重要的一個業因就是貪瞋痴慢疑惡見,佛家講的六個根本煩惱。那我們想想,我們從早到晚,晚上睡覺之前好好反省一下,我今天一天思想、見解、行為與這六條相不相應?貪欲,瞋恚,愚痴,對於聖賢教誨懷疑,傲慢,不善的見解。如果與這六條相應,那我今天這一天造的是什麼業?三途業。我們的反省,這一天果然與十善業相應,與《弟子規》相應,沒有違犯,那我們今天所造的業是人天福報,這不難。難在什麼?你有恆心,你有毅力,天天幹,認真的幹,在這上奠定基礎。我勸同學認真努力幹兩年,兩年當中務必遠離十惡,養成十善,落實在《弟子規》當中。這兩年的功夫我們就脫離了三惡道。你相不相信?你要不相信,那你就有懷疑;你相信了當然你就沒有疑惑,你就會真幹,我不想墮三惡道,我想來生比這一生還要好。

  人,特別是到晚年六十歲以後,自己清楚自己這一輩子過去了,再往前看遠一點,遠一點是來生。六十歲之前在這個社會上叫迷惑顛倒,沒有想到將來的事情。一退休之後,來生的事情就浮在面前了,這一生已經過去了,我要為來生打算。人要想到來生,就會知道斷惡修善有此必要,積功累德值得我們認真去做。年輕時候放不下的,這個時候也知道要放下了,為什麼?帶不去。再仔細想想,你小時候的玩伴,青少年時候的同學,踏進社會有很多你的長官、同事,你的親朋好友,現在還有幾個人在世間?如果我們常常能想到這個問題,你對這個世間自自然然意冷心灰。意冷心灰是消極,消極不是辦法,佛法的教學不是消極。

  說佛法消極,從前李老師也講,人家說佛法消極,他老人家說得好,消極有兩面。你看看世間年輕人對於善法他消極,他不做,孝順父母他不做,尊敬師長他不做,修養道德他不做,這就是消極!學佛人也消極,哪一方面消極?色情暴力不做,殺盜淫妄不做,爭名逐利不做,貪圖五欲六塵享受不做,是消極。你看一般人學佛怎樣?他連肉都不吃,消極。所以消極是兩說,你說我消極,你也消極,你不能單單說我,這裡頭有善跟不善。學佛對不善消極,對善積極;那些說我們消極的人,他對善消極,對不善他積極,果報不一樣!所以聽話要明白不能糊塗,自己清清楚楚,解答給別人聽,讓別人也覺悟,這就幫了他的忙。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什麼?生活得快樂,人人都想,為什麼你活得那麼苦?一生都能在快樂當中生活,這個人有福。

  快樂,不是有財富你就得到快樂。有財富的人,苦不堪言,不快樂,我見過的很多,出門還要保鑣,不自由,住的地方警衛森嚴就像坐牢一樣,哪有我們這種貧民自在,想到哪裡就到哪裡,沒有人偷你,沒有人搶你,沒有人想害你。所以,富貴人他並不樂,富貴真的不如貧賤樂,貧賤人如果學了聖賢書,真快樂,你給他富貴他都不要。為什麼?那麻煩。錢多了,小偷目標鎖定你了,強盜也鎖定你了,麻煩多,天天擔心受怕。什麼都沒有,睡在那裡沒人理你,你說那多快樂。你得要想通,要想明白,人活在這個世間要過得快樂,每天吃飽穿暖了,有個小房子可以避風雨,多快樂!萬緣放得下。

  我們這樣活在這個世間,就給很多人做榜樣,就給很多人做樣子、做模範。我以前住在美國,我們的鄰居對我都很羨慕,為什麼?每一次看到我們,總覺得我們非常歡喜,都滿面笑容。所以他有的時候來問,你們為什麼活得這麼快樂?我們告訴他,我們學佛,佛教導我們生活一定要快樂,對人一定要真誠。他來問,我們就可以講給他聽,所以,形象就度了眾生,自行化他。用形象、用事實,不必用言說,更不必用辯論。用辯論那就錯了,大錯特錯,沒有什麼好辯的,我活得這麼快樂,你能夠像我這麼快樂,不就好了嗎?好,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