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八0五卷) 2002/8/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0805
諸位同學,請看「華藏世界品」,藏海安布莊嚴,第四段海間香河,長行第五句看起:
【其河所有漩澓之處,一切諸佛所修因行,種種形相,皆從中出。】
這一句,清涼大師跟我們提示的很簡單,「漩澓出影」。『漩澓』是流水裡面的漩渦,這種現象我們在河流裡頭常常會見到,它的原因大概是河的底這個地方特別深,或者是下面有岩石,造成水流在這個地方迴旋。佛在此地以這個來比喻,顯示『一切諸佛所修因行,種種形相』就像河流裡面的迴流一樣。迴流最明顯的現象就是往復,我們所說的循環。因果裡面常說到因果不空,因果何以不空?轉變不空,漩澓有轉變的意思;循環不空,它有循環的意思;相續不空,相續不但是漩澓相續,河流也是相續的,所以說是後浪推前浪,這是相續相。河流流水裡頭我們能夠看到相續相,但是循環跟轉變在漩澓裡面看得很清楚。這個意思很深!我們學佛,凡是看到這個現象,這個現象實在講處處都有,這個漩澓,最平常的、最普通的就是時針。你看看現在小學生,我看到都戴手錶了,手錶的指針永遠在漩澓,跟經文這個地方所說的表法的意思完全相同。我們從深處去體會這個現象,豈不是《論語》裡頭第一句所說的,「學而時習之」,你們想想看是不是學而時習之?
世出世間的聖人,學習就像水的漩澓一樣,永遠沒有停止,永遠沒有休息,他才能夠成就道業。時鐘右旋,我們講順時鐘的方向,右旋代表隨順性德、隨順純善。不要向反面去漩澓,那就錯了。隨順性德,我們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;如果隨順煩惱、隨順自己習氣,這是決定往下墜落。永遠要記住世尊在經論裡面的教誨,「沒有證得阿羅漢以前,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」,阿羅漢證到的是正覺,換句話說,沒證到阿羅漢之前,在佛的眼光裡面看是不覺。這個話是真話、是老實話,完全正確沒有錯誤。但是我們凡夫初聽到的時候總是不服,佛說話有沒有說得太過分?我們凡夫心裡想,佛說六道眾生都是不覺、都是迷惑顛倒,我們會想:六道裡頭可能有一部分人迷惑顛倒,但是也有一部分很聰明的人。今天這個世間有許多科學家、哲學家,他們聰明,他們並不是佛所講的迷惑顛倒,我們都會有這樣的反應,這個反應非常正常。我初學佛的時候,看到經典上這些句子,我也是這麼想法,到後來看到佛的標準,我相信了。佛經裡面講的覺跟不覺是以什麼標準來衡量?以斷煩惱,你的見思煩惱沒斷,就叫做不覺;見思煩惱斷了,就叫做正覺,這個沒有話說,這個我們不能不服了。
「見煩惱」,世尊為了教學方便起見,把它歸納,見煩惱就是錯誤的看法,歸納為五大類。第一類叫「身見」,執著這個身是我,叫身見。「邊見」,邊見就是相對的這個觀念。我跟人是相對的,聖跟凡是相對的,真跟妄是相對的,是跟非是相對的,凡是相對的觀念叫邊見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,我們怎麼曉得?我們根本不知道。執著這個身是我,哪一個人不執著身是我?怎麼能說執著身是我是錯了?我們永遠解不開,那要到經典裡面細細的去學習,才真正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們真是無量劫來看錯了。第三類叫「見取見」,第四類叫「戒取見」,這兩類是講因果。一個是你在果上看錯了,見取見是果,佛法裡面講非果計果,這根本不是真正的果,你以為是果;戒取見是因,不是真正的因,你看錯了。譬如說善因善果,這是正確的;你說善因惡果,這是錯誤的,沒有這個道理;惡因善果也沒有這個道理。因與果粗淺的我們沒有看錯,深一層的往往我們把它看錯了,佛舉出很多例子跟我們解釋。不屬於上面講的四大類錯誤的見解,就是除上面四大類之外的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併做一類,「邪見」,分配在三界六道裡頭。
佛還是用歸納的方法跟我們講了八十八品,品就是類,品類;那就是細說,把這五大類再詳細的說明。八十八類要統統斷盡,這叫見煩惱,你的見解不錯,正確了。你的思想還錯誤,思想是什麼?佛也把它歸納,歸納為五大類: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惡見;這個頭數,三界總共有八十一品,它分為九地,九九八十一。這個東西統統斷盡,那個時候你的思想見解叫正知正見,正覺了,佛是用這個標準來說。我們看看我們世間很聰明的科學家、哲學家,他有沒有我見?有沒有邊見?有!他還有沒有貪瞋痴慢?有!那就不行,不符合這個標準,他不能叫正覺。正覺裡頭決定不能夾雜見思煩惱,見思煩惱沒有斷,不叫做正覺;見思煩惱斷了,這個人超越六道了。六道沒有了,他決定提升到四聖法界,他是屬於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一類,他到那邊去了。換句話說,在六道裡面的居民一定有見思煩惱,見思煩惱斷了不會在六道住,他升級了,他到四聖法界去了,佛用這個標準界定;這是個界限,來判定你是不是正覺。
佛法的修學,正覺是第一個成就,像我們讀書拿到學士學位,這是第一個成就,學士學位。再往上提升是碩士,最高的是博士。佛法也是這三個學位,阿羅漢、辟支佛是正覺;菩薩是正等正覺,加上正等,等是等於佛,但是還沒有到佛,等於佛;最高的是無上正等正覺,就好比這一般學校裡的博士學位,無上正等正覺。正等正覺是碩士學位。所以佛、菩薩、阿羅漢是佛教裡面學位的名稱,這個學位名稱全是用斷煩惱來界定的。見思煩惱是頭一個,見思煩惱斷盡了,第二個要斷的是塵沙煩惱,最後斷無明煩惱;無明煩惱斷盡了,圓成佛道,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這是講諸佛所修的因行,斷煩惱要在生活當中、要在工作裡,在處事待人接物。煩惱習氣由來已久,佛法常講無量劫你養成的習氣,阿賴耶裡面含藏著習氣種子,哪有那麼簡單你能夠把它斷掉?佛清楚、佛明瞭,所以佛對於初學的眾生要求不高,要求也不多,這是一個好老師。就像教童蒙、教五六歲的小朋友,你一定要曉得他的能力能接受多少、能消化多少,不能太過分。而學生一定要接受老師的指導,學生不肯接受,好高騖遠,不能接受的東西也要勉強去接受,跟老師不合作,這就沒法子教了。
世間老師教童蒙,兒童有沒有合作?四、五歲的小朋友很聽話。但是佛法不如是,佛法大概一般接觸的,年齡最小的都十幾歲,不是多數,大多數是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,所以佛法教學就困難。成年人的毛病是好高騖遠,他一進門就要廣學多聞,他跟老師不合作,所以老師沒有辦法教,尤其是現代這個社會。古時候中國的小學,我講小學不是學校,中國小學的意思是什麼?是兒童教育。兒童教育在哪裡教?家庭裡頭教,這是中國古時候小學的定義,跟我們現在的學校不一樣,古時候就是兒童教育。父母教、祖父母教、叔叔伯伯他的長輩都教,都有義務、都有責任,為什麼?這是我們家裡人,這是我一族的人,我希望將來我們這個家族能有人才出來,所以都有這個責任。而且教學可以說都是以儒家為標準,這是有歷史淵源的。
自從漢武帝制定了國家教育政策、教育宗旨之後,一直到清代的末年,這個教育宗旨沒有改變,差不多有兩千年,根深蒂固。所以在中國民間,不認識字、沒有念過書的人提到孔老夫子,自自然然肅然起敬。由此可知,夫子的教化在中國紮了根,這個根基非常深厚,雖然不認識字、沒念過書,常常聽老人說,他記在心裡,他落實在他生活裡頭,印象深刻。發心出家了,雖然十幾二十歲發心出家了,能夠接受老師的教誨,為什麼?他有家教,他懂得親近老師,他接受老師的教導,他能跟老師配合,這就是中國所講的師承。你親近這個老師,你不遵守他的教誡,這不是師承。老師教的學生很多,這裡頭有傳法弟子,這個非常重要,真正得到老師的承傳。一般學生得不到,得不到的原因在哪裡?跟老師不能合作。絕對不是老師有私心,老師要有私心,這個老師不是好老師,沒有道德。老師有道德,老師又何嘗不希望多傳一些學生?傳法的弟子愈多愈好。
在佛門裡面,禪宗,諸位都曉得,第六代祖惠能大師。他老人家為什麼這麼出名?他的傳法弟子有四十三個人,哪一代的祖師都不能跟他相比。我們看看歷代的祖師,最多的傳法弟子大概五、六個人,一般的二、三人很多,我們常常看到,還有單傳,傳一個。所以學生跟老師密切配合難,古時候已經難了,現在到哪裡去找?找不到了。在現在這個社會風氣裡,可以說是師資之道恐怕永遠都不能夠恢復,要到什麼時候才有?大概這個世界毀滅,新的世界再從頭來起,再有聖人教誨。那是什麼?眾生苦難吃盡了,他才回頭,這個也是漩澓,這是大的輪迴。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大的輪迴是什麼?是世界的「成住壞空」,成住壞空也是永遠不間斷的,這個世界成了會壞,壞了變成空,空了以後又成,成了以後又壞,成住壞空永遠在漩澓,這是大的。每一個成住壞空都會有聖人出世到這個世界,在住劫的時候聖人出世;到壞劫的時候,為什麼會壞?眾生跟聖賢不合作了,不聽了,都自以為聰明,這個時候聖賢走了,不住世了。
是不是真走呢?跟諸位說,並沒有真走,聖賢換一個身分來。如果真走了,慈悲心就沒有了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這個話就講不通了,他已經把我們都捨棄掉了。眾生捨棄佛菩薩,佛菩薩不捨棄眾生,永遠不捨棄眾生。他來示現換一個身分,決不是用佛的身分,不用菩薩的身分,一定跟眾生和光同塵,示現普通人的身分,他做不同的樣子給你看。那真的,這就是說善根福德成熟的人,一看到這個樣子他就覺悟,就曉得這個人是好人,這個人值得我跟他學習,善根成熟。善根不成熟,落在阿賴耶識裡頭,因為他業障很重,無動於衷;雖然無動於衷,意識裡頭已經落了好的印象,佛經裡面講種子。我們今天這個時代,釋迦牟尼佛的末法時期,說老實話去釋迦牟尼佛還不算太遠,就是依中國歷史記載,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年了。諸佛菩薩示現在我們的世間,我們現在能理解、能肯定,永遠不間斷,而且永遠不減少。
不要以為佛出世的時候佛菩薩很多很多,祖師大德很多很多,現在希有,沒有了。現在有,你看不出來。現在散在各行各業,散在男女老少,你細心去觀察,你以清淨心去觀察,你就發現、你就體會到;粗心大意一個也找不到。哪個行業裡頭都有,跟諸位說,老人裡頭有,小朋友裡頭有,都有佛菩薩在示現。你看看他的思想,他說話,他的動作,與性德相應,隨順性德,學佛稍稍能夠契入佛境界的體會得到,懂得;凡是妄想分別執著很重的人,心浮氣躁的人他看不出來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觀察周邊的一切人事物,冷靜細心觀察,那個人不是佛教徒,沒有接觸過佛法,那是外國人,他也沒有接觸過孔孟的典籍,但是偶爾聽聽他講的話,他所思考的,與聖賢講的相應,我們就曉得確確實實是佛菩薩、聖賢應化的。
所以不能說現在眾生煩惱習氣深重,造作無量無邊罪業,要感受空前的災難、報應,佛菩薩這個時候就不顧我們了,不是的。佛菩薩這個時候一樣照顧我們,從來沒有減少分毫,這是事實真相。佛菩薩依舊顯示在一切人事物當中,時時刻刻在啟發我們。如果你讀了《華嚴》,你真正能夠體會到經裡面的義趣,你才明瞭,才真的恍然大悟。虛空是什麼?虛空是藏海,藏識海。我們這個大地是什麼東西?蓮華,經上講的蓮華,世界,剎土。大地上面,大的是海洋,小的是湖泊,再小的是水塘,這是我們這個地方念的,上面所念的,那是什麼東西?藏識所含藏的種子。海洋這個種子量大,心量很大,小水塘心量很小。我們今天念的這一段是河流,「海間香河」,河流表什麼?前面跟諸位報告過,清涼大師跟我們講的,表同時心所。什麼同時?阿賴耶裡面含藏種子,這個種子起現行,同時相應的心所,香河。
所以我們看到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河流,佛在經上講得深,哪一樣不是佛菩薩在示現?哪一樣不是在提醒我們、在覺悟我們?只可惜我們真的是在迷,真的是不覺,沒覺察到。這使我們想到善財何以能夠一生圓滿菩提、一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他會學!宗門裡面大德常常測驗學生:「會麼?」這個字、這一句話的意思好深!會麼?你要是果然會了,頭頭是道,左右逢源;你要是不會,踏破鐵鞋無覓處,找不到。問題就是你會不會,然後你才曉得這一句裡面所含的義趣之深之廣,無有窮盡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,天天在表演,每天在表演就是漩澓。你每天看他,他老人家的生活為我們明顯的顯示出,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心地清淨寂滅,對眾生大慈大悲。天天現這個相,生活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,過最簡單的生活。最簡單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、最圓滿的生活,這很多人體會不到。一般人總是去追求物質文明的享受,我常常講,物質文明享受你要付出多少代價!
這個代價不是金錢,金錢是身外之物,你付出的代價是什麼?是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代價太大了,這個代價往後的結局、後果是三途六道。你付出的是這個代價,這個代價是世間沒有東西能夠跟它相比的。我為什麼過這種生活?我們今天問:我們今天是不是要學釋迦牟尼佛三衣一缽、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?不需要。為什麼不需要?你要是刻意去做,你又在攀緣了。佛教導我們的是隨緣,換句話說,我們現在過什麼樣的生活,很好,一切都隨緣。這裡頭決定不起貪瞋痴,決定不起分別執著,就對了,跟佛就沒有兩樣。佛生活裡頭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我們今天隨順這個生活,也沒有分別、也沒有執著。一定要懂得隨順,對於世間一切法,佛常常講隨順受用,決定不能佔有。「這是我的」,那你就完了!身體都不是我的,這個道理幾個人懂?學大乘懂得,什麼是我?盡虛空遍法界是我。怎麼能把小小身體,好像整個人身是我,你怎麼可以把汗毛當作我,把整個身體忘掉了?錯在這裡。
《華嚴》裡頭告訴我們,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,所以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與我是一體。像這身體一樣,這一體是沒錯,這身體不是完全健康,有些地方麻木不仁,麻木不仁的部分是什麼?部分就是迷惑顛倒的眾生,這一部分。我們能夠發現這個問題,就已經開始覺悟,你要不覺悟你不會發現,你覺悟你就發現了。發現之後怎麼辦?幫它恢復,這講自覺。我們今天自覺了,自覺就努力恢復,恢復正常,正常是覺而不迷。我恢復正常了,我的周邊還有很多沒有恢復,肯定影響他。周邊往來的這些大眾,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,他很快就跟進了。有一些跟進的還超過,這個古往今來不少數。學生超過老師的常常見,古語說得好:青出於藍而勝於藍,這句話是勉勵我們自覺要認真提高自己的境界。不能說老師他都沒有做到,我何必要做?那就錯了,你永遠在老師的後面跟著老師,因為你不能超前去。
這個超前是正確的,你超前去,你再來幫助老師。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在修菩薩道的時候,彌勒菩薩資格比釋迦牟尼佛老,學長,遠遠在釋迦牟尼佛之上,釋迦牟尼佛勇猛精進,超過了。本來成佛是彌勒在釋迦牟尼佛之前,現在釋迦牟尼佛超前成佛了,彌勒在釋迦牟尼佛之後。我們想想這個意思,這是什麼樣的示現,教我們覺悟之後要勇猛精進。老師真的希望學生超過他,真的成就,這是好老師。如果學生的成績都不如老師,這老師平平,老師本身沒有什麼成就,學生都不能超過他。老師心裡頭唯一的期望就是希望學生能夠超過他,道德超過他,學問超過他,成就超過他,老師心裡歡喜,老師心裡不會嫉妒。兒子成就超過父親,父親會嫉妒嗎?父親感覺得榮耀。學生超過老師,老師感到榮耀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諸位同學,我們還是要看海間香河,長行第五句:
【其河所有漩澓之處,一切諸佛所修因行,種種形相,皆從中出。】
前面已經說得很多,我們一定要懂得經文表法的義趣,這一句說得很深很廣,確實是不思議的境界。經上講的『一切諸佛』,這一句裡面就含著很多意思。第一個可以說為十方過去現在(未來我們不談)一切諸佛如來,這是一個說法。第二種講法就像江味農居士在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諸佛,那個諸佛是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這些人最低的是圓教初住菩薩,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,與諸佛是同生性,同樣用的是真心;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,他們真正是用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確確實實他用的是這個心,不夾雜一絲毫的妄心。妄心是什麼?相反的是妄心。真誠相反是虛偽,虛偽是妄心;清淨反面是染污,染污是妄心;平等的反面是貢高我慢,正覺的反面是不覺,慈悲的反面是自私,反面完全沒有了,圓教初住菩薩用這個心。如果我們也用這個心,我們這個反面的完全斷乾淨了,你就是初住菩薩,你就是法身大士。
我們今天學,學真誠裡面還夾雜著虛偽,沒斷乾淨!我們的功夫要在這裡做。分分斷,它不是一下子斷乾淨,沒這個道理。一定要鍥而不捨,真正努力去幹,希望一年比一年真誠。真誠進步了,虛偽降低了,要這樣幹法。希望自己在一生當中把這反面的都斷乾淨,換句話說,我這一生當中,我縱然不能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也能證得分證位,不錯了!人要有這個志向,這個真正叫辦大事,世間的榮華富貴、功名利祿是假的,那是一場空,不能在那裡追逐。要徹底放下,我們幹真的,我們走的是佛道,走的是菩提大道。一切諸佛就是從圓教初住往上,四十一位法身菩薩統統都是諸佛;一切諸佛,這是一個講法。還有一個講法,那就是天台大師講的六即佛,六即佛的範圍包括大了,把我們凡夫都包括了。我們凡夫是什麼佛?「名字即佛」,有名無實。只要是受了三皈五戒,不管你有沒有皈、有沒有戒,就是掛個名,為什麼?名字即佛。
你皈依了,三皈確實沒有做到,你受了五戒,五戒一條也沒有做到,掛名的,名字即佛。認真去做了,我天天真的想修,提起自己的警覺,我要覺而不迷,我要正而不邪,我要淨而不染,你已經有這個念頭,時時刻刻你能提得起這個念頭。你能提得起十善五戒,起心動念都會想一想,「我跟十善相不相應?我這個念頭該不該起?是善還是惡?」自己有能力去揀別,「我這個話是善還是惡?我這個行為是善還是惡?」能夠真的反省、真的檢點、真的天天在改過自新,這個叫「觀行即佛」,那就不是名字,他真幹。觀行功夫得力,就真正能夠降伏煩惱。譬如遇到很不稱心的事情,人常常容易發脾氣,忽然就是在這個時候提醒自己:我不應該發脾氣,我何必要認真?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把這個瞋恚念頭馬上壓下去,這是觀行。觀就是大乘佛法裡面講的觀照,行是行為,你能夠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行為是正的還是邪的,你時時刻刻提得起觀照功夫,這叫觀行即佛。
六道凡夫都在這個境界,如果再提升,再提升就是「相似即佛」,觀行提升就相似。相似是像樣了,像佛的樣子,那是什麼?你超越六道輪迴了。你是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,在四聖法界裡頭,出了六道,四聖法界裡面的相似位,相似即佛。我們如果做到相似位,那就超越六道輪迴了。那你就想像到,你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煩惱還沒斷,在相似位裡頭就要斷塵沙煩惱。塵沙煩惱斷盡了,你又提升到分證即佛,那就是圓教初住以上,照見。這是功夫三個等級:觀照、照住、照見。照住是六即裡面相似即,照見是分證即、分證位。觀照,沒有到照住,是六道裡面的觀行位。一切諸佛,有這三個意思在。第一個意思是圓滿佛,究竟圓滿的佛果;第二個意思是分證位,法身菩薩;第三種講法,把名字位都包括進去。然後你才曉得,『所修因行,種種形相』,可以說從凡夫初發心一直到如來究竟果地,修行的形相統統都在這裡頭看出來。
「種種形相」,是什麼個形相?跟諸位說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上所說的一切,就是這裡講的「種種形相」四個字。「一切諸佛所修因行,種種形相」,總共十二個字,是全部《華嚴》。這個句子裡頭你就想像到,真的是境界深廣沒有邊際。從這個地方使我們聯想到,我們供養佛、供養佛像,供品當中最重要的是一杯水,其他的什麼供具都可以不要,水是一定要;香都可以不必要,水不能不要。水表什麼意思?你看看此地,華藏世界周圍的香水海,大海是水;蓮華地面上的香海,是水;跟香海通的這些河,我們現在念到的海間香河,是水。用水表藏識,用水表藏識裡頭含藏的種子,又用河水表與識心相應的心所。你看看這一杯水裡頭的表法,意思多深多廣!我們教初學不能這個講法,這樣講法會把他講糊塗了,他也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利益。我們最平常是用最簡單的講法,供這一杯水代表什麼?代表心水,心要像水一樣清淨,沒有污染,要像水一樣平等,沒有波浪。
波浪是什麼?波浪是念頭,我們的心前念滅後念生,這是波浪。如果是歡喜或者是發怒,那是大風大浪;真正平了,波浪不生,這就是定。我們講的禪定,佛經裡面也常常讀到正受,正常的享受,你的心水不動。從什麼地方去觀察?從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就是香水河,河流在流動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那就是正受,那就是禪定。禪定不是盤腿面壁,盤腿面壁那是初學,那是課堂的作業,真正要用在生活上,禪定要落實用在生活上才開智慧。在禪堂裡頭盤腿面壁打坐不會開智慧,要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地方,真正在那裡鍊,鍊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。境界清清楚楚、明明瞭瞭是慧,心地裡頭如如不動是定,真正修功夫、修定慧是這樣子完成的。
所以我們到後面,現在還沒講到,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參訪的善知識,修禪定不是在禪堂,在什麼地方?在市廛。古時候的市廛就是現在的商場、百貨公司,最熱鬧的地方,外國人稱之為MALL。修禪定的人他在那裡逛,善財童子到那裡去參訪他,他在那裡修禪定,定慧等學。我們凡夫怎麼會曉得?他六根所接觸的琳琅滿目,他在裡面也有說有笑,也不是呆呆板板的像木頭人,不是的,是活人,活活潑潑。樣樣清楚、樣樣明瞭,這是智慧,他一點不糊塗;心裡頭對於所有一切的萬物一點貪心都沒有,一點厭惡的心都沒有,他心是平的,這是修定。他心是清淨的,沒有被六塵境界污染,真正的禪定。定中有慧,慧中有定,定慧一體,定慧等學,他學會了。所以六波羅蜜是在生活裡頭學,是在工作裡頭學,是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頭學,一剎那都沒有離開。以《華嚴》來說,普賢十願、文殊十波羅蜜就是他的生活,法身菩薩的生活。我們能不能從供佛的一杯水裡面體會到這個意思?經上說『皆從中出』,你能不能從這一杯水裡面生出這麼多的意思出來?這一句我們就說到此地。再看底下一句:
【摩尼為網,眾寶鈴鐸。】
這八個字就是一句。『網』是羅網,『鈴鐸』,我們中國人俗話講鈴鐺,小的叫鈴,大的叫鐸。鐸就是小型的鐘,比鈴大,比鐘小。最常見的,現在好像也不常見了,我們從前在學校念書,上下課打鈴,那個鈴是鐸,是個大的,有工友到時間他就搖鈴,上課了,下課了。也有學校,這是個小的鐘,那是屬於鐸,它掛在固定的地方,到時間的時候,它有繩子拴在鐘的鎚上,鎚是在鐘的當中,你擺動它就響,這樣的鐘我們往往在一般教堂裡面還能看到。這個意思大家能體會到嗎?「鈴鐸」是叫你上課。「網」是羅網,羅網表的意思很廣,網一般來講、總的意思來說,包羅萬象。經典上講羅網,多半都是取帝釋天天宮裡面的羅網,裝飾品。這個網裡面繫著明珠,就是摩尼寶珠,珠就像一面鏡子一樣,外面的景象都照在裡頭。它這個珠子很多,網與網交叉地方都結上明珠,珠跟珠互相照映,那個景象重重無盡,就好像鏡子對照一樣。
我們知道鏡子是平面的,那個珠是圓形的,圓形的鏡子照起外面的色相,它產生變化了,從變化裡面我們體會到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那個相會變,這說明你用什麼眼光去看,那個相就變成什麼樣子,相隨心轉,隨著我心轉。我看那個人是好人,愈看愈好;我看那個人是惡人,愈看愈惡,他是不是真的好、真的惡?不見得!好跟惡,說老實話沒有標準,真的沒有標準。佛菩薩有沒有標準?佛菩薩也沒有標準。絕對的標準是什麼?善惡兩邊都離開了,這是絕對標準,這個跟你說真的。宇宙之間一切人事物,古人講得好:「性本善」,那個性本善的善,是善惡都沒有了,那叫善;有善有惡就不善。換句話說,如何你見到本善?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不加絲毫意思,你就見到本善。這個本善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上講的一真法界,只要不加一點意思,現前這個世界是華嚴世界,是一真法界。我們為什麼見不到?我們把意思加在裡頭。
平常我們有個術語,常常講「注意」,注意不是好事情。注是什麼?注入。意是什麼?意思。注意是六道凡夫,覺悟的人才不會把意思注在這個裡頭,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把意思注在裡面就壞了,馬上就變相,變質了。所以佛常常教人第一念,第一念是什麼?沒有意思,沒有加絲毫意思在裡面。第二念,意思就跑出來了,是識,第二念見性就變成了眼識,耳根聞性就變成了耳識,第二念就變了。第一念跟第二念幾乎是同時的,佛法裡面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,一剎那有九百生滅,一個生滅就是一個念頭。所以,能保持第一念的就是法身大士;保持不了第二念,是九界眾生。諸位要聽清楚,九界包括聲聞、緣覺、權教菩薩,保不住,第二念就迷了,第二念是八識五十一心所起作用了。永遠保持第一念就轉識成智,分證位佛,他是分證位佛,《華嚴經》上講的法身大士。所以這個「網」含的意很廣很深,表法的義趣我們總得要能夠體會到幾分。
我們在一切處所,看到網就想到:網在教我們。所以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從來沒有間斷在教導我們,關鍵還是在「會麼?」果然會學,我們的學習從來不會間斷,真的問題在會不會。不是說別人會不會,自己會不會;別人會不會與我沒有關係,自己會不會。摩尼是網。「眾寶鈴鐸」,鈴鐸剛才講了,鈴鐸是教學。執掌教學的這個工作也稱為師鐸,手上拿著鈴上課。這什麼時代?古時候的私塾,私塾學生少的六、七個學生,多的一、二十個學生,三十個以上的大概都沒有,頂多二十幾個。這是古時候的私塾,老師一個人,沒有工友。上課搖鈴,老師自己搖鈴;下課的時候,學生可以輕鬆一下,休息,離開教室;上課時間到了,老師搖鈴,學生趕快回到自己座位,這是鈴鐸,你從這裡體會。「眾寶」,當然是形容教學的課程,老師教的是什麼東西?全是聖賢書,我們佛法裡稱之為法寶。世俗裡頭所教的,在中國決定少不了四書五經、諸子百家,這是教學內容,課本,真正是寶。
古時候小學,老師教的是教你生活起居、處事待人接物的規矩,那是德行。教你說話,說話要有分寸、要有禮貌,言語;教規矩,老師做榜樣,學了之後你回去,你知道對父母、對兄弟姐妹是些什麼樣的態度,生活教育。古人也把這些東西寫出來、記錄下來,就是大家熟知的《弟子規》這一類的,這是小學教材。需要讀的一定是四書五經,老師只教讀,教句讀,只教你讀,沒有講解。為什麼?年歲太小,智慧沒開。這個時候他的長處就是記憶,小孩的記憶力好,沒有妄想、沒有雜念,利用他這個長處、他的特質,充分的利用它。大概總是到十二歲記憶力最好的時候,在這個階段裡頭,所有重要的典籍,教他讀、教他背。所以私塾教學老師是不講解的,只講規矩。處事待人是規矩、禮節,這個要講,書不講,教這個。督促,看著你背。天分好的,督促他背一百遍,一百遍背完了可以下課。所以下課不是同時下課的,有早有遲,下課不要打鈴的。你一百遍你先背完了,你先下課;那個還沒有背完的,繼續在背。天分差一點的,我們一般講遲鈍的、笨一點的人,要背兩百遍,加倍。為什麼?他才不會忘記。所以只有上課的時候打鈴,下課不打鈴的,每一個學生下課先後不同的,跟現在學校不一樣。
古時候是從六、七歲開始到十二歲,大概也是六年的時間。能力很強的,記憶力非常好的,四書五經背過之後,可以選背諸子百家。百家是文集,我們現在中國古時候編的叢書,《四庫全書》:經、史、子、集,背這些東西,由老師來選擇、來挑選,教給學生背誦。在佛法裡面也不例外,但是佛法出家不是從小,不是從六、七歲,佛法出家大概都是十五歲以上到二十幾歲,由此可知,他的小學教育完成了。甚至於古時候十三、四歲就入太學,秀才,我們也稱為童生,童生就是秀才。入太學讀書,有講解、有研究討論,你小學所背誦的東西現在要開始研究、討論、講解。它是分為兩個階段,小時候記憶力好要你背,十三、四歲智慧慢慢開了,能夠懂得了,來研究討論。所以在古代確確實實有考取舉人、考取進士,二十歲,二十歲弱冠;還有十九歲考取的,那還叫童子。
考取舉人、考取進士成績優異的,國家往往分配你擔任縣市長,縣市的領導人。多大年歲?十九、二十歲。教成的!這叫出仕,你出去作官,為社會、為人民造福;對他自己來說,修福。人生享福是在晚年,退休之後享福,這個跟外國人的思想不一樣。所以少年的時候苦學,奠定福慧的根基;壯年的時候為社會、為國家服務,為人民造福,自己在修福;到晚年退休了,現在人講退休,古時候叫「致仕」,就是退休,退休之後享福。外國人跟我們恰恰相反,外國人是少年享福,中年拼命受苦受難,謀自己生活;晚年的時候,過去我常常聽說外國人是少年的天堂、中年人的戰場、老年人的墳墓,他跟我們中國完全是相反的。這個社會上流行的言語不錯,我們在外國仔細觀察,是這個樣子。年老的時候沒有人理會,雖然住在養老院,養老院住那麼多人,彼此都不談話、都不往來,孤孤單單的一個人。吃飽之後,身體好的院子裡面散散步;身體稍微差一點的,坐在椅子上曬太陽,沒有人跟他打招呼,沒有人跟他說話,寂寞!
我們看到很難過,我們想想如果我們晚年是這個樣子,怎麼辦?他們在那裡曬太陽,等死!中國人常講坐吃等死,那是什麼味道?這是一生最後的一個階段,多可憐!我們看得很多很多,有幾個人有警覺心?釋迦牟尼佛有,看到生老病死他覺悟了,生老病死的現象都擺在我們面前,幾個人能像釋迦牟尼佛覺悟?哪個人不老?我自己要老,我老了以後是不是也跟他一樣?想到這個地方,我們就要警覺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。釋迦牟尼佛是因此而發心學道的,捨棄世間地位、權力、榮華富貴,他去修道。為什麼?只有修道才能解決這個問題。要不認真的來學習,這個問題解決不了。果然沒錯,世尊確確實實把解決這個問題的效果展示給我們看,教導我們。
中國人在全世界來說,現在連美國人都肯定中國人有超過一般人的智慧,現在西方人肯定。從中國的教學,思想、理念、教學的方法,你能看得出來中國人的智慧。小,受一點苦、受一點折磨算什麼?小時候受了苦,老的時候不受苦,誰能想得到?小時候要享盡了福,老時候受苦,你們想想看,你是願意老時候享福,還是願意小時候享福?你是願意小時候吃苦,還是年老的時候吃苦?你能把這個帳算清楚,你就明白了。我年輕的時候受苦受難,同事、朋友在下班的時候遊樂場所去玩去了,看到我在這裡讀經、在這裡學佛,都說我迷信。沒有學佛之前我喜歡讀書,都說我是書呆子;書呆子以後學佛了,迷在佛裡頭,不知道去玩。他們是明著跟我講,我回答他什麼?我說:我不是不想去玩,我玩不起。為什麼?我如果現在玩,我老年要受罪。我現在年輕,可以能夠忍受,現在好好的努力學習。我玩的時候,我說我會玩,不過我現在不能玩,我到年歲大的時候再去玩。他們笑笑,不懂!到我五、六十歲了,常常到國外去講經、去玩,他們明白了,和尚講的話不是假的,真的。他們那個時候工作很辛苦,快到退休了,看到我今天到這個國家,明天到那個國家,他才知道。玩要有本錢,沒有本錢怎麼玩法。先要把本錢賺夠,先要好好的學,道德、學問、知識統統有了成就,這個時候像孔老夫子周遊列國。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也是周遊列國,那是我們的好樣子,我看明白了,我看懂了,認真學習,這是「眾寶鈴鐸」裡面的含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