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六四卷)  2005/11/7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64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淨行品第十一」,釋名。清涼大師的《疏》,釋名最後的一段,我們把文念一念,「得斯意者,舉足下足,盡文殊心,見聞覺知,皆普賢行。文殊心故,心無濁亂,是曰清淨。普賢行故,是佛往修,諸佛菩薩同所行也,所行即淨」,這段說得很好,而且說得很深,說到華嚴境界。首先清涼大師告訴我們,得斯意者。這個「得」是你真正體會到,你要體會到佛說的義趣;佛說的意義,佛講的趣向,你要真正能夠通達明瞭,然後你的日常生活行為自然就學佛,就像嬰兒學父母一樣,真正得到了,天天看,天天聽,明白了。這一明白,我們就過佛菩薩的生活,那就叫破迷開悟,就叫做超凡入聖。

  超凡入聖就在日常生活當中,生活有沒有改變?沒改變,還是一樣穿衣吃飯。素富貴,過你的富貴生活,素貧賤,過你的貧賤生活。超凡入聖與貧賤富貴沒有關係,不一樣的是什麼?不一樣是心開意解,快樂無比。你生活裡面沒有憂慮、沒有苦惱,煩惱天天少,智慧天天長,快樂!正是夫子所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。那個悅是快樂,從內心裡面往外面透,像泉水一樣。他不是外面刺激的快樂,他是從內心裡頭往外流,永遠不斷。所以佛家講,法喜充滿、常生歡喜心。這要到明心見性的菩薩才真正做到,煩惱的習氣決定沒有了;不像阿羅漢,阿羅漢見思煩惱雖然斷了,可是在日常生活表現當中還有習氣,這是完全沒有習氣了。這得斯意者。

  舉足下足,這是講走路。盡文殊心,文殊菩薩是什麼心?《華嚴經》上很重要,就是這兩位菩薩,文殊心,普賢願,就這兩個人代表了全部《華嚴》。文殊心是十波羅蜜,這就是什麼?步步不忘十波羅蜜。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這是一般講六波羅蜜;從般若再展開,方便、願、力、智,十波羅蜜。從方便願力智這四個波羅蜜就是我們大乘教裡常講的「善巧方便」,是般若波羅蜜的起用。講十波羅蜜,般若波羅蜜是體,後面四個是用,有體有用。般若波羅蜜是根本智,後面四條是後得智;也可以說,般若波羅蜜是實智(真實智慧),後面這四條是權智,權實一對。智慧在什麼時候應該起什麼樣的作用,一絲毫都不會差錯。普遍利益九法界一切有情,做到盡善盡美,沒有一絲毫缺點叫盡。

  文殊菩薩在《華嚴》裡面表十波羅蜜,普賢菩薩在華嚴會上表十大願王,他兩個文殊、普賢是交叉的,互相輔助。布施裡面有普賢十願,持戒裡面也有普賢十願,十波羅蜜裡頭每一條都具足普賢十願。普賢菩薩十願,第一個「禮敬諸佛」,禮敬諸佛裡面圓圓滿滿包含了文殊菩薩十波羅蜜。「稱讚如來」、「廣修供養」,沒有一條不具足十波羅蜜,這叫一乘法,比大乘殊勝。大乘法裡面,通常講六波羅蜜,布施裡面一定包括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,持戒裡面一定有布施忍辱精進禪定般若,一即是六,六即是一,裡面沒有普賢十願。《華嚴經》上,文殊菩薩每一條具足普賢十願,不一樣,一乘跟大乘的差別在此地。

  對我們來講是大心眾生。我們是眾生,不是聖人,但心量大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起心動念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想,叫大心凡夫。聽《華嚴》、學《華嚴》,能聽得進去,能聽得懂,能體會到教義,能契入境界。大心凡夫不是每個人都是的,實在講,過去生中,絕對不是一世、二世、三世、五世,不是的;多生多劫曾經聽過這些一乘經教,所以這一生遇到之後,很容易把宿世善根引發出來,就有這麼大的心量。很少為自己想,都是為別人想,都是做出現在人講的犧牲奉獻,捨己為人,他有這個心量。這也是宿世善根接觸大乘、接觸一乘引發出來,也變成《華嚴經》的當機者,很值得慶賀的。這是文殊心。

  見聞覺知。見聞覺知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皆普賢行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,普賢十願自然就生起。我們在經題的介紹,看清涼大師的介紹,如果是細心我們就能夠稍稍體會到一乘法確實不可思議,一乘法實在太難得!一乘菩薩到哪裡去找?我們常講「世間第一等好人」,沒有自私自利,沒有嫉妒傲慢,沒有自己,只有別人,這就是一乘根性。

  底下說,文殊心故,心無濁亂,是曰清淨。心不染著。你看看《彌陀經》上所說的,我們這個世間叫五濁惡世,他在五濁惡世裡面,他不染著,這清淨,這是定功。不亂,不亂是智慧,怎麼不亂?如如不動,就是《金剛經》上講的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《彌陀經》上講的「一心不亂」。這心無濁亂就是一心不亂,二心就濁亂,一心不濁不亂。定慧等學,定慧雙運,前面講的「悲智雙運」,定慧雙運,這是清淨。

  普賢行故,是佛往修。普賢行,一切諸佛如來沒有成佛之前,都是修的普賢行。我們知道極樂世界修普賢行,我們在《無量壽經》上看到;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兩位助手就是文殊、普賢,這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。於是我們就曉得,華藏世界也是修的普賢行,所以這個地方修行的終極目標是無上菩提。也正是我們前面一段,「來意」裡面所說的「欲階妙位」,妙位就是無上菩提、究竟佛果。極樂世界如是,華藏世界亦如是。

  諸佛菩薩同所行也。諸佛就是菩薩,菩薩就是諸佛,因為此地講的菩薩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。這些菩薩是分證位佛,雖然沒有證到究竟,他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。他的智是真的,他的解是真的,他的德能是真的,完全是性德的流露,不同十法界;十法界裡面還有阿賴耶識,心現識變,還有這個。十法界愈往上去,那個所變的幅度愈小,跟一真法界很接近;愈往下面,往六道、往三途,那個距離就愈遠,變化就愈大,大到連性德都不認識,愈往上去跟性德愈接近,就這麼個道理。

  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才曉得聖學不能不學,是聖人的教誨。聖人裡面,究竟圓滿的究竟佛果,在佛法裡稱為法身佛、報身佛,究竟圓滿。世間聖人不少,我們細心觀察,許多宗教裡面的聖人,特別是宗教的創始人,在佛法裡面看都是菩薩,法身菩薩!就是此地講的諸佛菩薩同所行也。佛菩薩所行,哪有不清淨的道理?所行即淨。釋名,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

  再看下面第三段「宗趣」,宗是宗旨,修行的綱領;趣是趣向,也就是果。宗是修行,是因,趣是依照這個方法理論去修行,得什麼樣的果報,這要清楚,才不至於盲修瞎練。我們看看清涼大師給我們開示的,「宗趣者,以隨事巧願,防心不散」,這說得很好,下面說「增長菩薩悲智大行為宗」,宗旨說出來了。增長菩薩悲智大行,這個行我們念去聲,不念ㄒㄧㄥˊ,念ㄏㄥˋ,ㄏㄥˋ是動詞,ㄒㄧㄥˊ是名詞,念行是動詞。「成就普賢實德為趣」,因跟果都給我們說出來了。普賢菩薩實德,文殊菩薩的大行;普賢菩薩的實德就是十大願王,文殊菩薩悲智大行就是十波羅蜜,所以《華嚴經》裡面整個修行宗趣就是這二十條。

  十波羅蜜跟十大願王圓滿的落實,從哪裡開始?從這品經開始。所以我說這品經是一乘法門裡面的《弟子規》。事上看好像很簡單,可是裡頭的含義太深,深廣無盡,都在日常生活當中。我們天天在幹,迷而不覺;因為迷了,天天幹,邪而不正,你轉過來了嗎?不知道轉,染而不淨。你看看他們的生活會轉,任何一樁事情統統是覺正淨。我們今天從早到晚,無論是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我們仔細反省反省好好想想,是不是統統都是迷邪染?怎樣把迷邪染轉變成覺正淨,這叫轉凡成聖。這個聖不是小聖,是大聖,法身如來!不是小聖,不是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,是一真法界裡面的佛菩薩,普賢十願實德全部都能落實。

  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、比丘戒、菩薩戒,太淺了,就像你現在念研究所博士班,回過頭來看看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,看看他們的程度。但是你要曉得,博士班也是從幼兒園念起的。初學根基打得好,向上自然就容易;初學疏忽了根基,向上愈走愈困難,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譬如蓋房子,沒有打地基,你只能蓋茅草蓬、蓋茅蓬,你不能蓋大廈,它會倒塌掉,這泥土不能承受。一定要做好地基,才能蓋大廈,才能蓋高樓。地基做得不堅固,蓋個三層、五層還行;蓋個十層、二十層,不行,一定會倒下來。所以你看看蓋房子的人,這個地基可以承擔多少重量?可以承擔多少層?就這麼道理。

  地基是什麼?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,這三種是地基,要求一定非常嚴格,你將來才能蓋一百層的高樓。那個一百層就是一乘法,究竟圓滿的佛果。所以初學不嚴怎麼行?不嚴,你的成就就有限。老師教學生要能對得起人,你不把他根基栽培好,他將來沒有什麼多大成就,你老師就對不起人。可是在現代確實是有障礙,障礙從哪裡來?障礙從人權來。兒童都有人權,父母不可以嚴厲管他,現在父母罵他、父母打他,他告狀,警察就來干涉,說你虐待兒童,你說麻不麻煩?所以現在孩子有國家法律保障,他不愛父母、不敬父母,不聽父母教誨,這個事情難了。

  我自己還記得,我們生長在農村,我在小的時候,還聽到國家有一個法律,叫「親權處分」,這個法律好像是在民國二十年左右廢除的。什麼叫親權處分?你的父親、你的母親,這是父母親的權力,你不孝,你做得不好,父母親可以到法院去告你,「我這個孩子不孝,你們把他拉去槍斃」,法院裡接受之後立刻執刑,不要審判、不要辯護,叫親權處分。為什麼?父母哪有不疼愛兒女的道理?父母不要你了,你還有什麼資格在社會上做人?所以父母來告,沒有辯護的,沒有,親權處分。所以那個時候兒女縱然不孝,還要裝出孝的樣子,為什麼?父母告你的狀,沒人救你,法官馬上就執刑,沒有律師能夠替你辯護。廢除之後,沒有了,兒女不孝,父母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。所以現在許多年輕人看到子女不孝,怎麼辦?不要子女了。現在一些年輕人的想法都是這個,麻煩很大!

  所以聖人的教誨幾千年沒有變,維繫著世界、社會的安定和平,它有道理在,不是沒有理由。這人權一來,父母不能教兒女,老師不能教學生,年輕人憑什麼學到道德,成就學問?太難了。所以今天就說佛法的弘揚,比過去困難十倍都不止,不是容易事情。現在靠什麼?靠善根福德因緣。過去生中已經種有深厚善根的,好教,他一聽、一接受,他能接受,他能夠辨別這個東西好。

  社會的制度也是這樣的。我也常常遇到一些人,第一個問我的,大概是在六、七年之前,演培法師。我們是老朋友,二十多年沒見面,我到新加坡講經,他住在新加坡,從台灣移民過去,在那邊二十五年了。我在那裡跟他見面,請我吃飯,閒聊的時候突然問我一句話,他說:淨空法師,你是贊成專制還是贊成民主?問我這麼一句話,我說:我贊成有皇帝,皇上專制,我贊成,我不贊成民主。他問我是為什麼?我說皇帝負責任,他要為國家培養很好的領導人,負這個責任;他下一代不好,他政權就被別人推翻了。我說這個道理給他聽。

  民主選上去的,一任四年、五年。選上了,任期不長,所以他的責任心不重。競選的時候,花多少心血、花多少金錢,做上之後,總要把它撈回來,不能賠本。至於下一屆,下一屆不知道是誰來?所以這講到政治責任,這是民主比不上專制。你看中國歷代帝王,開國的帝王對於選擇繼承人非常小心謹慎,全心全力來培養。皇帝不好當,從小是嚴加管教,不能有一點錯誤,怕什麼?怕身敗家亡,國破家亡。末代的皇帝,每個朝代末代皇帝都是不聽祖宗的教誨,不聽老師的教導,喜歡怎麼做他就怎麼幹,結果就被人推翻。所以社會安定!我說:我贊成專制,我不贊成民主。他說:你的頭腦怎麼這麼頑固!說我頭腦頑固。

  實實在在講,民主、專制是制度上的問題,制度有沒有好壞?你說好壞很有限,真正問題在哪?真正問題在人。孔子說得好,「人存政舉,人亡政息」,這個話說到了家!不管你是專制、你是民主,你這個領導人有德行、有愛心,真正能做出犧牲奉獻,民主好,專制也好。如果你沒有倫理道德,完全為個人利害、名聞利養,民主不好,專制也不好。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提倡的,沒有講制度的問題,講什麼?講教學為先,「建國君民,教學為先」。最重要的是教育,把教育辦好,什麼制度都好;教育要是辦不好,什麼制度都出毛病。這在現在的社會,諸位冷靜觀察就看到。最重要的是教育。

  教育一定是以人為本。古時候教育的目的是叫人作聖作賢,「讀書志在聖賢」,這是教育的宗旨。佛家的教育,「成就普賢實德」,這句話怎麼說法?文殊十波羅蜜,普賢十願,圓圓滿滿的落實。無論是什麼制度,民主好,君主也好,專制好,沒有一樣不好,這個領導人是聖人、是賢人。領導人只要是聖(聖明),底下用的文武百官一定是賢人,人民享福,社會一定是安和樂利。所以教育比什麼都好,真正是大德、大能、大智。

  像釋迦牟尼佛不做國王,為什麼?做國王,你做出犧牲奉獻,為人民造福是一國,範圍不大,不能為天下人造福;超越了國界,要為天下人造福,所有的國家,所有的族群,為他們大家來造福,那要超出政治。那個時候又沒有聯合國。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從事於,用現在的話來說,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。他不做國王、不做官,社會上行業很多,他一樣都不取,專搞教學,做出榜樣給我們看。

  所以釋迦比孔子高一著,為什麼?孔子周遊列國,目的是想作官,施展他的抱負。列國的諸侯(就是列國的國君),知道這個人是個好人,有道德、有學問、有能力,不敢用他。所以到了年歲大,六十八歲了,才放棄做官的念頭,回到老家去教學。七十三歲過世的,所以他教學的時間五年。五年被後人尊崇為萬世師表。我常講孔夫子當年在世連作夢也沒想到,他如果想到這個,他就要學釋迦牟尼佛。他「三十而立」,三十歲就應該從事於教育工作,一生搞教育,他的成就決不在釋迦牟尼佛之下。釋迦牟尼佛是有國王的位子不要,從事於教育工作,這我們要清楚、要明瞭。教育是個清高的事業,非常有意義,替國家、替社會、替全世界一切眾生培養真正有德行、有學問的人才。這些人才將來在社會上,無論從事哪個行業,自自然然會做出犧牲奉獻,為人民造福!這才成就真實的德能智慧。宗趣,我們就學到此地。

  第四段叫「解妨」,解是解釋,妨是妨礙。什麼東西妨礙?疑惑是妨礙,他對這個有疑問。修行有妨礙,證果有妨礙,都是有疑問。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,所以說破疑生信,真正的信心,你不疑,它才生得起來。學這麼好,釋迦牟尼佛好學,孔子好學,孟子好學,你看夫子在《論語》裡面講「吾嘗終日不食,終夜不寢,以思,無益,不如學也」。一晝夜不吃飯、不睡覺,在那裡想,當然想得很多很多,最後的結論,沒有好處,沒有利益,不如學也。學什麼?學聖人,學賢人。

  孔夫子學堯舜、學周公,這三個人是他心目當中最佩服的人、最仰慕的人。周公輔佐成王,最初是幫助他的哥哥,周武王,他是武王的弟弟;武王死了,王位傳給兒子,周公是成王的叔父,輔佐他的姪子,真是聖人。孔子很想學周公,沒人用他。如果當時有諸侯用了孔子,孔子在社會上的地位不像今天這樣;他的地位,在我們想像當中,周公、管仲、諸葛亮這樣一流的人物,一代名臣,不可能變成萬世師表,不可能!

  所以釋迦牟尼佛跟他完全不同的理念,當然不同的認知。而且釋迦牟尼佛的心量廣大,正是四弘誓願裡面所講的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沒有國家界限、沒有種族界限,也沒有宗教信仰界限。我們在佛經裡面看,許許多多當時的宗教徒,宗教裡面的領導人、傳教師都來拜釋迦牟尼佛做老師,自己情願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,向釋迦牟尼佛學習。有沒有改變人家宗教?沒有。所以佛教不是一個宗教,佛教是教育。你看經上講的,《地藏經》上大家常念,婆羅門女、光目女都不是佛教徒,都是其他宗教的信徒來學佛的。我們《華嚴經》五十三參,勝熱婆羅門、遍行外道都是當時宗教界的傳教師、領導人物,都做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,沒有改變他的宗教信仰。你信什麼教都可以,佛教是提高你的道德、提高你的智慧。好,我們休息十分鐘。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接著我們看「淨行品」第四解妨。請看《疏》文,「解妨者,問,文中但辨一百餘願,何有行耶」。這個問的意思很清楚,這品經總有一百四十一願,問的這個願沒有講到行,怎麼說「淨行品」,為什麼不說淨願品,而說淨行品?下面清涼大師給我們解答,假設有人這麼問法,「答,文中辨行,略有數重,謂就所歷事中,始自出家,終於臥覺,皆事行也」。這就是事,怎麼會沒有行?在這裡面清涼大師清清楚楚給我們指出來,確實願跟行分不開,總有十四樁。就像《弟子規》裡面排列的一樣,《弟子規》總共是七樁事,一百一十三句。這品經總共有一百四十一首偈,裡面說十四樁事。我們先把它略說一說,然後在這文裡頭一段一段的都能夠看得出來,看到了。

  行,有事行,有理行,有智行,這就三個,第四個有大悲行,第五個悲智無礙行;有止行,有觀行,有止觀雙運行;三觀裡面有假觀,有空觀,有中觀,有三諦觀行,就是一心三觀;有十度齊修行,有四弘誓願行,怎麼說沒有行?你看這合起來講行講了十四條。這十四行就都在這一百四十一願裡面,一定先要把它講清楚,要不然人家看到這個經文,很可能就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,這裡頭有願,沒有看到有行。

  我們看《疏》文的解答,文中辨行,略有數重。第一謂就所歷事中,始自出家,這都是屬於事,終於臥覺。這是講釋迦牟尼佛的一生,從出家到他老人家圓寂,在雙樹林下示現入般涅槃,這都是行,現相給我們看。在這偈頌裡面,「知家性空」,這是屬於理行;「觸境不迷,善達事理」,這是智行。我們有其事,不明其理。世間人哪個人沒有家?不知道知家性空,不知道!家,相有性無,事有理無。尤其是現代人,現代人對家的觀念也逐漸薄弱了,哪個地方是家?一生當中不曉得搬多少次,哪裡是家?常常搬家有個好處,容易體會到知家性空,對家的觀念逐漸淡薄。不像從前社會,從前社會講老家,住在一個地方,一住就是幾百年,子子孫孫代代相傳,三百年的老家到處都能看得到,那叫家。

  有次我去遊歷黃山,下山之後,參觀皖南的徽州文化。據說現在還保存大概有十幾二十個村莊,三百年以上的老家,很值得參觀。雖然家人外出做生意,遠遊,最後都是落葉歸根。在外面都是暫居旅遊,真有個家!一生為家服務,一生不忘老家。那種親情,實在講是中國傳統教育陶冶成功的。我們看了之後很受感動,很令人羨慕。這是社會安定、世界和諧的基礎,我們不能不重視。

  現在這個世界的動亂,什麼原因?沒有家,就好像草木一樣,沒有根,水上的浮萍,隨波逐流,沒有根。沒有根,長不大,一生的努力沒有成就。現在有很多大企業跟中國古老這些老店不能比,古老的老店子子孫孫裡頭代有傳人,老店、老字號,現在這企業的經營,不是家庭企業,有許多股東合成的。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繼承人,往往在自己晚年公司就倒閉,宣布破產;好一點的再改組,跟古代不一樣。換句話說,現代的事業是浮動的,古代的事業是有根有本。創業艱難,守成不易,所以非常重視教育,這有道理。

  善達事理。這句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那個善,善巧方便,通達事理。他在生活當中,工作待人接物都做得非常圓滿,這才叫善。所以善是智慧高度的運用,圓滿的運用。佛菩薩所作所為,我們細心觀摩就看出來了,體會到善的這個意味,叫智行。

  第二段說「以願導智,不滯自利,大悲行也」。智不能沒有願,智要沒有願,不起作用。所以此地給我們講一百四十一願,以願來引導智慧善達事理。智慧在事相上就產生圓融無礙,達到的效果真的叫盡善盡美。由此可知,智願行一而三,三而一。所以他不是止於自利,念念都利益眾生,利他。自利是利他,利他就是自利,自他不二。不像凡小,小乘多自利、少利他,凡夫更不用說了,自利佔百分之八十,利他能有二十就不錯了,還想著別人!有人真的純是自利,沒有利他的意願;做一點利他的好事都是有條件的,沒有條件的好事,一毛不拔,不肯幹,福報享完了,果報在三途。這是屬於大悲行。「上二不二,悲智無礙行也」,這是大悲行跟悲智無礙行,這第三種。

  下面這第三句,止觀。「遇違順境,心不馳散,止行也」,遇到違,就是逆境,自己不喜歡的;順是順境,樣樣都能稱心的,心不馳散。這個意思說,在逆境裡面不生瞋恚,在順境裡面不起貪愛,心不散,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,這是屬於止行。「大學」裡面講,「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」。那個慮就是智慧生起。「智不沈沒,觀行也」。沈沒是有智不起作用,沒有大願利益眾生,智就沈沒了,沈沒就是沒有善巧方便。不沈沒!智對事就是善巧方便,圓融自在,圓融無礙,這觀行。

  「即止觀雙運行也」。這是總結上面,止觀雙運,止中有觀,觀中有止。觀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止是如如不動。止觀就是禪定,這是從意思上來翻的。禪定是翻的梵語的名詞,禪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有觀的意思、明瞭的意思。所以禪那翻作靜慮,靜就是止,慮就是觀,慮是明瞭。也就是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不取於相就是不著相,不著相是禪,如如不動是定;不著相就是觀,如如不動就是止,止觀雙運,觀中有止,止中有觀。觀是慧,止是定,觀是什麼都清楚、都明瞭,止是如如不動。不起心、不動念,哪有分別執著?佛法裡面講修行,修什麼?就修這個。只是各宗各派、各個法門所說的名相不相同,其實意思都一樣。

  你說我們念佛法門,修淨土的,我們修什麼?《彌陀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「一心不亂,心不顛倒」。一心就是止,不亂就是觀;一心是定,不亂是慧,定慧雙運。我們現在念佛只是念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裡頭沒有止也沒有觀,所以念一輩子連功夫成片都達不到,原因是什麼?不會念。學人家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裡頭沒有定慧,所以不能成就。定慧,那一定你要懂得念佛的道理跟方法,你要懂得,為什麼要念佛?是用念佛這種方法修禪定,修定慧等持、定慧雙運,我們採取這個方法,持名念佛的方法,方便!用這個方法修禪定,用這個方法修般若,用這個方法修止觀,這要懂。懂了之後,你遇到其他的法門,你才能如如不動,不會三心二意被外頭境界轉了,一門深入,最後成就完全相等。所以才說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修成功了,決定是平等;沒有成功的時候好像有高下,其實沒有高下,這要知道。

  「又對於事境,善了邪正,當願眾生,皆假觀也」。這是講天台家教義,三止三觀,這品經裡面一百四十一願統統具足。對於事境,事行,我們六根對外面境界那是事境,善了邪正。世間人像儒家能了邪正,不是善了。「善」這字妙極,怎麼叫善了?這個善是真實智慧,看破萬事萬物。邪有沒有?有,正有沒有?有。相有性無,性空,邪之性了不可得,正之性也了不可得。不可得的性是法性,是真性。性裡頭沒有邪正,邪正從哪裡來?從覺迷來的,法性裡頭沒有。覺了,沒有一法不正;迷了,沒有一法不邪,這是事實真相。了解之後,對正法如如不動,對邪法也是如如不動。這是什麼境界?法身菩薩的境界。

  對於六道眾生來說,就要勸他改邪歸正,為什麼?邪知邪見邪行感地獄的苦報,正知正見正行感人天的福報。雖然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,苦樂不同。六道都不是真的。永嘉大師講得很好,「夢裡明明有六趣」,作夢!可是這個人他做的夢是好夢,那個人在做惡夢。這就勸他們,與其做惡夢,不如做好夢。佛菩薩在六道裡教化眾生就這麼個意思。這都是權巧方便,真正的目的是叫你覺悟,是叫你了解事實真相,以後你自己發願,捨棄六道輪迴,從這大夢當中醒覺過來。這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真正的意思。叫你斷惡修善,不墮三惡道生善道,這是方便,暫時。因為你還沒有這個程度,你還見不到,還體會不到。所以完全依照眾生的根性,應以什麼身得度現什麼樣的身,應用什麼方法得度就說什麼法。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相,沒有形相,也無有定法可說,善。我們智慧再高,方法再巧妙,跟佛菩薩一比,我們就很拙,不是善了,笨拙。這假觀。這當願眾生下面諸位我們都可以看到,假觀。

  「知身空寂,心無染著,空觀也」。《金剛經》上說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」,這身有沒有?身有,身是相有性空、事有理無。這個現在科學都能夠證實,我們這個身體以及所有的萬事萬物,剎那生滅,不是永恆的。所以佛法常講「諸法無常」,無常就是它不是永久存在的。要給你說真話,它根本就不存在。怎麼不存在?剎那生滅。世間一切萬事萬物,所有的現象確確實實就像我們看電視螢光幕、看電影銀幕上的畫面,真的就是這個樣子,剎那生滅。因為它生滅的速度太快,我們眼睛沒有辦法覺察到,就是覺察不到它的生滅,以為它是真實。電影這個相粗,一秒鐘生滅是二十四次,我們看電影已經不知道它這個生滅相。電視的畫面速度更快,這個原理我們大家懂得,由點變成線,由線變成面。光的速度太大,一秒鐘三十萬公里,所以這個螢幕不大,多少條光線組織起來?這個大家也都知道,用電磁波這個速度,電磁波的速度跟光的速度差不多。所以它只是千分之一秒、萬分之一秒,這個畫面就很完整,你怎麼知道它是假的。

  我們現實這個生活,這現實都是假定的,哪有現實?都是方便說,不要當真,沒有現實。現實環境裡所有一切現象,就以《仁王經》上所說,《仁王經》我們講過,是世尊的方便說,不是真實說。方便說,用我們現在的數學來計算,一秒鐘多少個生滅?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。換句話說,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。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比光跟電磁波還要少,光波一秒鐘三十萬公里。我們佛在《仁王經》上講,一切萬事萬物生滅的現象,一秒鐘是二十一萬六千次的生滅,這是世尊的方便說。實際上呢?實際上我們今天所有這些物相的生滅,千萬分之一秒,億萬分之一秒,百億萬分、千億萬分之一秒,無法想像!所以佛經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,「生滅同時」,有沒有生滅?有生滅。有生滅,幾乎沒有辦法覺察到這個生滅的現象,所以我們看到相續相以為是真實,實際上統統是生滅的相續相,速度太快了。

  現在科學家知道這個,也曉得這所有現象不是真的。特別是近代的科學家提出的報告,空間不是真的,時間不是真的。諸位要知道,哪一樣東西能離開時空?既然空間、時間不是真的,空間時間裡頭的萬事萬物當然也不是真的。空間時間就好比我們螢光幕一樣,萬事萬物就是螢光幕裡面的現相,螢光幕既然沒有了,哪來的現相?這個道理要懂。

  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,宇宙萬有、生命從哪裡來的?科學家,古今中外千百年在探討,有許許多多的說法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。確實唯獨佛法你讀了之後,真的叫沒話說,它講得太好了。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從一念不覺而生的,一念不覺就叫做無明。「無明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」,這是講宇宙的形成,生命的來由,三細六粗。三細六粗在時間上來講,億萬分之一秒就形成了。所以所有的現象都是動的,沒有一樣東西不動。什麼東西不動?法性不動。法性好比我們現在講的真空,真,它不動。真空裡面所有一切的現象都是動的,為什麼?無明是動的。所有一切現象統統是從無明發生的,它的體是動的,它所發生的現象哪有不動的道理?現在科學講波動。整個大宇宙,在佛家講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波動的現象;除了波動之外,什麼都沒有。這近代科學家講得正確,佛經上就是這個說法。

  所以你知道真相之後,你就不動了,你再不會起心動念,再不會有分別執著,真正覺悟了,空觀,覺悟了。知道萬事萬象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,還會跟人計較嗎?到這個境界你的心定了,你才真正能做到自在隨緣。普賢十願裡頭有兩願教我們,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眾生心善,隨順他,眾生造惡也隨順他。為什麼?知道他造惡、造善都是空寂的,沒有一法是真實的。你隨順他、幫助他,隨順他就歡喜,你教化他,他會接受,幫他覺悟,幫他了解事實真相。

  末後這句,「見如實理,中觀也」。假是事,空是性,理事不二,性相一如,中觀。這就是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諸法實相」。見如實理,見如實事,事理是一不是二,這就是你真正見到諸法實相。講見諸法實理一個意思,實相就是理事統統明瞭。這樣的境界,在教下叫「大開圓解」,你的知見圓了,沒有偏見,圓融無礙;在禪宗裡面叫「明心見性」,名詞不一樣;在我們淨土宗裡面叫「理一心不亂」,同樣的境界。三個不同的名相,一樁事。所以才說「法門平等,無有高下」。問題我們要會學。

  下面再講天台修行的方式,各人根性不相同。「或先空後中」,這根性不相同,有一類根性的人先修空觀後修中觀,又有一類的人先修假觀後修中觀,或者有人只修一個,修假觀,修空觀,修中觀,只有一個或者是修兩個。剛才舉的例子是他有先後,這個「或二」是同時;「或一念頓具」,那就是三觀同時,天台家稱之為一心三觀。三觀同時,根最利的,速度是最快的。

  下面說「斯為妙達三諦觀之行也」。這就是說明「淨行品」裡面一百四十一願跟天台的教觀相應。天台家的三諦三觀,真諦、俗諦、中諦,三觀名字前面都有了,假觀、空觀、中觀,都在其中。說明這一百四十一樁事展開來,遍法界虛空界沒有一樁事情遺漏的,叫普賢行,普賢行的基礎,普賢行門裡面的《弟子規》。我們要學《華嚴》,你要知道從這個地方入門。可是這個基礎你不能不知道,基礎建立在十善業道上。

  你看世尊為我們講《十善業道經》,說得好,「聲聞菩提,緣覺菩提」,小乘;「無上菩提」,大乘;乃至人天法,那就變成五乘,無不以十善為根基。《十善業道》是佛法的基本法,是整個佛法的《弟子規》。沒有十善,佛在這個經上把十善比作大地,把一切法比喻作大地上樹木花草、一切眾生。這一切眾生、樹木花草都要依大地才能生長,才能建立;沒有地,什麼都沒有。無量法門都是依十善業道建立的,無上的佛果,菩薩果報,聲聞、緣覺果報,人天果報,統統依十善而成就的。十善,大地!我們怎麼能夠疏忽?疏忽了,這一切法全都落空了,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所以清涼大師在此地用一個「妙達」,達是通達。諸位曉得,修天台止觀要能夠修到一心三觀,那可不是容易事情。如果從「淨行品」修天台的三止三觀,你就容易多了,叫妙達。正如同我們想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,念佛法門就是妙達。一切法門在末法時期都不容易成就,唯獨念佛法門穩穩當當成就,這都是妙達的意思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