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三九三卷)  2005/5/19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393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目首菩薩偈頌第八首看起:

  【亦如淨滿月,普照於大地,佛福田亦然,一切處平等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,「月光普照,喻佛平等,佛上諸跡,雖隨機現,要且無私」。前面第七首是以太陽來做比喻,「日出時,照耀於世間」。這一首偈是用月光,月光照耀於世間,跟日光的意義相同。為什麼說日光除黑暗,月光比喻佛的平等,這裡面差別在哪裡?實在說,語言、經文已經暗含著,我們這世間光明的來源是日光。太陽本身發光,月亮本身沒有光明,月光,現在我們知道得很清楚是陽光的反射。中國古人常常把月光比喻作清涼,不像陽光,陽光炎熱,在日光下面不舒服,可是月光下面清涼自在,這是說明我們對於日月光明的感受。

  所以月有清淨、平等的意思,清淨就平等,平等就清淨。尤其是我們在水邊看月亮,水一定要平,沒有波浪,月亮才顯得非常的清楚,顯它的美。如果這個地方的水有波浪、混濁,月亮影子就不能現在水裡頭。從這個意思來看月光普照,清淨平等的意思才能夠顯示得出來。世間人古今中外,愛月是人之常情,尤其是滿月的時候。滿月的日子並不多,一個月頂多三天,我們算農曆講十四、十五、十六。十三,月看不到圓的相,十四接近圓,十五是滿月,十六的月亮跟十四差不多,可是十七它就明顯的欠缺了,所以頂多一個月只有三天。於是人們對於滿月就特別的珍惜,一個月才遇到一次。不像太陽,太陽是天天看到都是圓滿、都沒有欠缺的,除非是陰天下雨。不像滿月出現的時間少,少就顯得它可貴,顯得它特別可愛。

  表法的意思,清涼大師在末後這一句裡給我們顯示出來。「佛上諸跡」,這就是前面所講的種種比喻,都有深遠、廣泛表法的義趣。「雖隨機現」,確實是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「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」,《楞嚴經》上說的。底下一句是「要且無私」,日光、月光普照大地沒有私心,沒有說這個我喜歡,我照你,那個我不喜歡,我不照你,沒有這個現象,普照。普照沒有差別、沒有私心,與性德就相應,與本善就相應。那我們回過頭來想想我們自己,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什麼叫大慈大悲?大慈大悲就是此地講的光明普照。

  日,特別是講的智慧,從體上說,月光比喻是完全從作用上說,智慧之體能斷愚痴。愚痴也有許許多多種類不同,智慧能斷一切痴。在佛法術語裡面稱之為無明煩惱,見思、塵沙定功可以伏,不能轉。智慧開了,轉煩惱成菩提,轉生死為涅槃,那個轉就是此地滅除的意思。煩惱沒有了,永遠沒有了,無量的煩惱變成無量的智慧,這是日喻的主要意思。月光普照比喻智慧的起用(起作用),也是恆順眾生,也是隨心應量。這裡頭就怕我們初學的人誤會佛菩薩有私心,為什麼對那個人說大乘法,給這個人說小乘法,給那個人說實教,跟這個人說權教;或者用顯教度,或者用密教度,那佛說法淺深廣狹完全不同。佛有分別嗎?佛沒有分別。何以沒有分別?

  佛法裡頭很多比喻,比喻擊鼓,佛用這個比喻用得很多。由此可知,在古時候這鐘鼓就用了,我們擊鼓擊得重,那鼓響的聲音就大,響的時間就長;我們輕輕敲它,它響的聲音小,時間也短。是不是鼓有分別?鼓沒有,大叩則大鳴,小叩則小鳴,不叩則不鳴。鼓有沒有心?沒有心,沒有心就是沒有私,平等的。諸佛如來心平等、心清淨,什麼樣的人來向佛請教,佛怎麼樣給他開導,這應機說法,所以隨機不同。大乘根性的人來向佛請教,佛一定給他說大乘法;小根性的人來,佛一定給他講小乘法;人天根性的人來,一定給他講人天法;密教根性的人來,一定給他說密法。凡是跟佛接觸的人,無不皆大歡喜。《法華經》裡面,佛用下雨來做比喻,雨水落下來是平等的,沒有厚薄,大樹吸收的水分多,小草吸收的水分少,各皆滿足它們的需要。佛光普照,說法利生隨順根性,佛哪有法好說!這是我們從跡象上說。

  如果從理上講意思更深,佛代表什麼?佛代表自性,一點都不假。我們淨宗常講「自性彌陀,唯心淨土」。我們見到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是我們自性變現的,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西方極樂世界是唯心所現,是心現。我們跟心性相應才能往生,跟心性不相應,淨土雖然在面前,你不認識,你不得利益,這是理。它有很深的理在裡頭,我們不能不明瞭。

  我們今天學這一首偈,怎麼學法?我們的心在日常生活當中,特別是在處事待人接物之時,常常想到月光,我們的心要像月亮那樣清涼、無私、普照。人生在這個世間,修行證果要靠什麼?這不能不知道,不是因。因,一切眾生都有佛性。佛性是什麼?佛性是我們成佛的親因緣。四緣生法,親因緣,親因緣一切眾生各個具足,所以不是靠親因,靠什麼?靠緣。緣裡頭最重要的增上緣,雖然講修行證果,所緣緣跟無間緣重要。所緣緣跟無間緣怎麼來的?你遇到好的老師,好的善友,好的修學環境,你的所緣緣、無間緣起來了,起作用了。所以這兩種緣是增上緣給你帶起來的。

  增上緣最重要是人事環境。換句話說,說來說去,最後還是歸到人緣要好,人要跟人結善緣,不可以跟人結惡緣。自己縱然再有福報,福報再大,你沒有人緣,你想做一點好事,處處有障礙、行不通,沒人幫助你,你的生活就很辛苦。那個人緣好的人,他沒有福報,他不受罪,為什麼?幫助的人很多,每個人都想拉他一把,每個人都想幫助他,人緣多重要!

  我們早年追隨李老師學經教,李老師常常叮嚀囑咐我們這一班學生要知道結法緣。實在講,我們這一批學生裡面,環境好的不多,頂多一半。我們只有二十幾個同學,有十幾個環境不好,用現在的話說,低收入,自己三餐都很勉強,哪有錢去布施結緣?我們向老師請教,我們很想跟人結緣,我們用什麼結緣?老師說:結緣不一定要錢,笑面迎人,謙卑處世就結了緣。這才明瞭才想到什麼?這寺廟一進門口,天王殿當中供的布袋和尚,彌勒菩薩。我們就想起來那就是佛法跟一切眾生結歡喜緣,滿面笑容,誠誠懇懇沒有一絲毫虛偽。懂得尊重別人,自己謙虛卑下,人就歡喜,結緣不要花錢。我們這才恍然大悟,一切時一切處,記住跟人結歡喜緣。

  功夫,是要常常檢點自己的過失。怎麼個檢點法?沒有人說你過失,這是真的,誰都不願意得罪人,沒有人說過失。古時候說過失的兩個人,一個是你的父母,一個是你的老師,這兩個人有責任,看到你過失一定會教導你。還有半個人,半個人是什麼人?是你最好的朋友,看到你的過失有義務來勸導你。但是勸導事不過三,勸你一次你還沒有改,勸你第二次你還沒有改,勸你第三次不改,以後再不勸了,再勸什麼?再勸就變成冤家,事不過三。所以改過自新只有一個方法,自己靠自己,那依什麼?依經教,天天讀經。經典裡面,佛教我們要做的,我們做到了沒有,這就能反省到。佛教我們做的,我們沒有做到,這是我們的過失,我們從明天起要認真努力去做;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,我們在這做這也是過失。

  佛教我們不能做的,一定是不善;佛教我們一定做的,那一定是善法。教育沒有別的,斷惡修善而已,這佛家的。儒家也不例外,中國古聖先賢,你看《禮記》裡面所講的,《學記》裡所說的教育,什麼是教育?「長善救失」,失是過失,過失要救它,就是要改正它,善要增長。不就是佛法講的斷惡修善嗎?一個意思!可見得世出世間的聖賢教人就是教斷惡修善。斷惡修善的標準,一定要用聖人的教誨,有些語言文字沒有說到的,但不是善法,你要知道,要改過;是善法,那我們認真要去做。律儀戒是說到的,有規定的;攝善法戒你要通其義,沒有這個文字,不能不知道。

  有很多人抽煙,學佛的人,甚至於出家的法師:這個戒條裡頭沒有,佛戒酒沒有說戒煙。那我們要問,煙對於身體有沒有好處?抽煙這個威儀好不好?抽煙會不會讓別人起厭煩?有這些事實存在,你就曉得,抽煙對身體不好,對別人影響也不好。要不要戒?佛雖然沒有說,要戒,不能說佛沒說的,你就可以做。佛沒說的太多了,你要懂得佛的意思,不一定等佛說。攝律儀戒,攝善法戒,這都要我們自己明白義理,知道哪些是善應該做的,哪些是不善不能做,不必要等佛說。

  說到這樁事情,我們常常在道場裡面看到化小緣,這個事情雖然古時候也有,古人用心跟我們現在人不一樣。佛陀在世沒有化緣的,佛接受一切眾生的供養,但是,佛絕對沒有開口向眾生要求什麼,沒有。當然佛陀當年在世沒有建道場,他們的道場是山林樹下,找一棵大樹很蔭涼,佛坐在那個地方,大家圍繞著,這就講經說法。大家在一起修行,並沒有房屋、房舍的建築,沒有。以後這些國王、大臣、居士、長者,這是富貴人家他們有花園,有庭院,有別墅,提供佛跟弟子們居住,在這裡面講經教學,佛也接受,那是什麼?借用,佛決定不要人捐送給他。佛已經出家了,人家再送一個房子給你,那你不又回家去了嗎?哪有這種道理?這不可以,借用可以。

  這是我過去講經常常說,供養佛菩薩的精舍,佛菩薩只要使用權,不要所有權。所有權還是主人的,你看像從前這諸位都知道的,祇樹給孤獨園,財產是誰的?給孤獨長者的,不是釋迦牟尼佛的。佛在這地方講經說法,他供養這個地方,接待佛;佛離開之後,沒有後顧之憂,還給長者了,你說他生活多麼自在。

  佛教傳到中國,諸位讀歷史你就曉得,是漢明帝派特使到印度去請法,走到西域就遇到印度一些出家人在那邊弘法,使者就禮請他們到中國來,所以是皇帝的賓客,當然國家接待。以後談得很投機,中國人希望他們長住在這個地方,這請佛住世。希望長住在這個地方,教化這一方眾生,法師也欣然接受,所以道場國家建立的。我們常常看到歷史久的寺院庵堂,匾額上寫的「敕建」,敕建是皇帝下命令建的。有些是皇宮裡面撥出來的經費,大內的經費;有些是皇帝命令地方政府,資金是地方政府拿的,只要是皇帝命令建的都用敕建。所以道場叫十方道場,不是私人的。這上行下效,國家帶頭建寺院叢林,民間這些大富長者有這個力量,於是他也建。很多人把自己住的住宅捐獻出來做寺廟,這種情形在中國很多。不但捐獻房舍,他居住的家完全捐獻出來,還有他的田地也捐獻出來。田地什麼?可以租給農民去種植,收租,這是道場經濟來源,不要化緣。化小緣建道場,這是佛法已經衰了。

  那個化緣也要看什麼樣的人。普通一般去化小緣的時候,那是真正道場出家人大慈大悲給這個機會,給一般初信或者不信佛的人種福。托缽化緣不開口的,托個缽的時候,有緣的人自動拿一點零錢給你,是這種方式。絕對不是拿著缽伸到你面前,不可以,伸到面前是問人要錢;也不會說一句話,說一句話是問人討錢。道場裡面不化緣,尤其是講經的道場、修行的道場。為什麼?這從前李老師多次的教導我們,講經道場有很多是初學到這個地方來聽經的,他看到化緣在那個地方,他就害怕,下次不敢來。你看看你這個舉動,把人家聞法的機緣斷掉,這個果報可嚴重。

  壞人家的法身慧命,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,好不容易有機會到這地方想聽聽經,想隨喜大眾來念念佛,一看到你這個化緣的人站在門口,嚇到了,來要錢的。我沒有帶錢,或者自己很貧窮清寒,甚至於掉頭就走了,也有聽這一次,下次不來了。所以講經道場最忌諱的是化小緣,有沒有這個事情?有,而且還常有。那講經的道場誰來管這檔事?護法。李老師過去在台中,一個星期講經只一天,星期三,慈光圖書館。我們一些做義工的,如果看到有人化緣,趕快勸他離開,不可以在這個地方,這個要懂。維護道場的莊嚴,令一切大眾生歡喜心,這就對了。

  化緣建道場,可以,問題你建的道場有沒有道?你要沒有道,那就是古大德所謂的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,今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」。這首偈你有沒有聽過,你有沒有看過?是真的不是假的,你要背因果責任。建立一個道場最重要的是要有道,什麼是道?道就是教學,講經教學。世尊當年在世,四十九年所做的事業就這一樁,沒有做第二樁事,連慈善救濟都沒有。世尊做的是最究竟、最圓滿的慈善救濟,那是什麼?幫助眾生覺悟,這是究竟圓滿的慈善事業。

  所有一切苦難是從迷惑而生的,迷才有苦,覺就有樂,離苦得樂是果,破迷開悟是因。所以佛幫助九法界眾生離苦得樂,用什麼?教學,不但用言教,更重要的是身教。佛所講的他自己統統都做到,他沒有做到的他不會說,凡是他所說的,他統統做到。我們向佛學習學什麼?就學這一點。佛教導我們修學的次第,我們有沒有遵守?沒遵守,沒遵守所以我們的修學拿不出成績出來。

  諸位讀《印光大師文鈔》,印光大師一生不收出家徒弟,李老師也反對學生出家。我最景仰的是印光大師,向他老人家學習,我也不收出家徒弟。悟字輩跟著我的,那不是我收的,韓館長收的;我不建道場,她建道場,她建了一個華藏視聽圖書館。所以她走了圖書館再沒有人出家,這個情形諸位要知道。我不會給人剃度,我沒有道場。這個道場十方的,不是我的,你們要知道我沒有道場。我在香港居住這個小地方,算是個小精舍,陳老居士供養的,那房子是他的,他沒有給我,我很歡喜。法師,你在香港一天,我這個房子供養你一天,你用多久統統供養,好!省事。你看每個月水電,什麼電話費開銷,統統都他拿,我都不知道,只給一把鑰匙給我。什麼都沒有,你才自在;你有,你就有牽掛,你就有累贅。

  重要的是要把經教學好,依教奉行,廣結法緣。所以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你才能夠廣結法緣,哪個地方邀請到哪裡去。不要怕沒有人邀請,邀請的人很多。這地方有緣多住幾天,緣盡了少住幾天,無不歡喜,自己歡喜,大眾也歡喜。決定不要給人添麻煩,生活所需愈簡單愈好,什麼都好,沒有一樣不好,這是要學的。所以這無私平等,給一切眾生結法緣,也就是接引一切眾生,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月光普照的意思。可是這些話說起來容易,你聽你也會點頭,可是境界現前忘掉了,這怎麼辦?閻浮提眾生非常健忘,所以世尊慈悲、方便,無數次的提醒,不厭其煩。一樁事情,說十遍、說一百遍、說一千遍、說一萬遍,這是慈悲。沒有這麼多遍數,真的,我們粗心大意,很容易忘記掉。

  如果沒有人經常提醒,現在的人一個星期之後,忘得乾乾淨淨,這就是為什麼古大德教導學人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,不能換題目。祖師教給我們,教這個念佛法門,老實念佛,莫換題目,不能三心二意。昨天有同修來給我說,現在常常流行什麼樣的風潮,一窩蜂都去學習,他舉了好多例子。我們學佛的人今天學禪,明天又去學密,後天又去念佛,到處跑道場,見異思遷。這是什麼?我們知道這種人沒福,只是在佛門裡頭結個緣,種一個佛的種子而已,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,這我們不能不知道,不能成就。真正成就的一生守一個法門,如如不動,你才能成就。

  沒有一個法門不好,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第一,無量法門也是門門第一,沒有第二的。你只要走一門,你一定能走通。通是什麼意思?明心見性,一通一切都通。常常換方法,常常換修行的課程,你一直到老,一直到老死你都不會有成就。你一門,一門戒定慧很容易成就;多門的時候戒定慧都沒有,這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  學佛的成就是什麼?在佛門裡面有一句很通俗的話,人人都知道,「煩惱輕,智慧長」,這就有成就。你自己一定要多反省、多想想,我今年的煩惱跟去年比是不是少了?智慧今年跟去年比是不是增長了?功夫真正得力,這個成就非常明顯。如果今年跟去年一樣,沒進步,甚至於今年還不如去年,那退步,沒有進步。甚至於退步自己要認真去檢點、去反省,錯在哪裡?只要把錯誤改正過來,你就能夠向前精進,你就會取得進步。這是真正幹的人不能不知道,常常檢點、常常反省,希望自己做到月月都有進步。我這個月比上個月有進步,我這個星期比上個星期有進步,那你真的契入,你就法喜充滿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有把握、有信心。這一首偈我們就介紹到此地,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看目首菩薩偈頌第九首:

  【譬如毘藍風,普震於大地,佛福田如是,動三有眾生。】

  這一首清涼大師註得很簡單,「大風普震,喻遍動群機」,文字很少,意思非常圓滿。佛門裡頭有一句話說「世尊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」,跟這意思完全相同。『毘藍風』,佛經裡面所說的大風,世尊告訴我們,世間有大三災、小三災,災難。災難是眾業所感造成的災難,道理很深。我們在這麼多年學習當中,逐漸體會到佛說的話句句真實,自然災害與眾生的心行有密切的關聯。絕對不是說自然災害,與我們一切造作善惡沒關係,那這個觀念就錯誤;有關係,非常密切。你如果真正懂得,利益太大!最明顯的利益,就是我們的身體,現在講保健。怎樣保護健康?你懂得這個,你就曉得保健的祕訣。

  我們身體有病痛,為什麼會有病痛?業報現前,這業報是自己造的,自作自受。我們要懂得把這個業報化解,化解有方法,不是沒有方法。我在前一段時間牙齒痛,這個內熱太重,影響到牙齒,我用我們在佛法裡學的這個方法,跟牙齒商量,希望它不要痛,希望它回歸到自己正常的工作崗位。牙齒很多,我們稱牙齒菩薩,這不是迷信,頗有效,稱牙齒菩薩,給它做三皈依,一天三次。三皈依做完了之後,給它懺除業障,給它發願,發願就是用四弘誓願,一天做三次,一次大概五分鐘。幾天之後不痛了,一個多星期之後恢復正常了,有效。為什麼?我們這個身生病,一個細胞是一個眾生,眾生無邊誓願度。首先是自性眾生,我們這個身體每一個細胞都是眾生,這一顆牙齒,你知道這裡頭有多少眾生!要跟它打商量,要懺除業障,要化解冤業就恢復正常。

  你說這個東西,我們不是深入經藏不懂,不懂怎麼樣?不懂就找醫生,就去找些藥物,藥物都有副作用,最好不要用藥物。就是心理治療,這種方法現在的醫生說心理治療,非常有效。身體任何一個部位病痛,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消除。甚至於癌細胞,那個不好的細胞,把它變成好的細胞。因為物質都有靈性,都有見聞覺知,每一個細胞都有見聞覺知,都有色聲香味,它要正常,人身體健康;它不正常,我們就有病態,就有病了。過去我們讀經,讀到這些東西半信半疑,所以我們看到日本江本勝博士水實驗的報告,我非常歡喜,把佛法講的證明。就是物,物是所有一切物質隨心轉,《楞嚴經》上講「若能轉物,則同如來」。如來,四十一位法身菩薩都稱如來,我們中國佛門裡面講明心見性。明心見性的人,所有一切物質都能夠隨心轉變,這我們要學,學有大好處,至少減少病痛,減少生病。

  人中年以上,健康是真正的幸福;沒有一個健康身體很痛苦,有錢、有地位,有什麼都沒有用處,你身有病!這個病的時候,用心理來治療比什麼都有效。那就是我們從這個災難,你明瞭這個道理,你就曉得,自己身體的疾病是災難;天災人禍也是災難,共業所感,大眾的共業。個人的,甚至於壽命長短,身體健康,這都是個人的別業,我自己的業報,沒有一樣不能轉。自己的業報都轉不了,你怎麼能轉共業?一切要從自己本身做起。我們身體哪個地方病痛,如果嚴重,這個心理治療應當在十分鐘以上,十分鐘到半個小時,那效果就很顯著。

  這樁事情,我們在前幾年有同修送我一本書,《曠野的聲音》,這一本書是寫澳洲沙漠地區。澳洲中央是沙漠地帶,沙漠地帶的土著,我們看到土著對於疾病的醫療,完全用心理,非常有效果。他們那個病嚴重的時候,他們心理治療的時間長,二、三個小時,一次二、三個小時,一天做二、三次,很嚴重的病兩天就好了,完全恢復正常。所以我們這個小病,一天做個三次以上,不痛就忘了做,一痛就想起了,一次做五、六分鐘,小病一個星期確實就能恢復。

  小三災是什麼?佛說刀兵劫、瘟疫,刀兵劫是戰爭,第二是瘟疫,第三是饑餓,小三災。早年,我們對小三災都講不清楚,這個世界上經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,第二次世界大戰,過去中國跟日本八年抗戰。佛經上說這個刀兵劫,就是戰爭的時候七天七夜,刀兵劫。這麼長久的戰爭不算刀兵劫,刀兵劫是七天七夜。瘟疫,什麼瘟疫?嚴重到什麼程度?我們也不知道,講不清楚。饑餓,大概總是旱災、水災,沒有收成,我們總是朝這一方面想,講不圓滿,自己也有疑惑。我在三十年前,第一次跟著道安法師訪問日本,我們到長崎、廣島去參觀,恍然大悟,才知道世尊所講的小三災是核子戰爭。

  那現在這個核武,如果七天七夜那還得了!那個災難比一次大戰,二次大戰,中國八年抗戰,還要嚴重,那真的叫劫難,真的叫世界末日。我們到日本參觀,看到日本這些資料,我去年到日本,又到廣島再去看一次,我還買了很多資料回來。原子彈爆炸之後,這個瘟疫是什麼?就是核子的輻射,雖然當時沒有死,嚴重的核輻射。真的七個月七天,他沒有死還能活下來,那就逃過這一劫。多半這個受到核輻射的影響過不了七個月,我們才曉得這個叫瘟疫,佛經上講的瘟疫是講的這個,不是其他的瘟疫。

  再接著被炸的這些地方,七年七個月七天地上草木不生,這就饑餓。跟佛經上講的,原來佛經上的小三災是講這麼一個災難。所以這個核武戰爭要極力想辦法避免,那真的不得了!現在核子彈的威力比廣島那個時候要強千倍以上,廣島是核武剛剛發明最小的,等於做試驗一樣。它的威力才二十噸的黃色炸藥,並不是很大,爆炸的範圍,直接命中爆炸範圍這個直徑大概是三公里。當時核子彈下去之後,死亡的人,八萬多人不到十萬人。但是半年之後,受核輻射的大概也死那麼多人,十幾萬人,兩個城市合起來死亡超過三十萬人。從這個地方我們曉得,佛講的小三災不是普通的戰爭。

  那個大三災就非常嚴重,那是整個宇宙的災難,水、火、風。火燒到初禪天,換句話說,欲界就沒有了,欲界六層天,這初禪天是小千世界的天頂,這是火災可以能達到。第二水災,水災可以淹到二禪天。第三是風災,「毘藍風」,風可以吹壞三禪天,這麼大的威力。第四禪才沒有三災,所以四禪叫福天,有福報,三災都沒有,這色界天,色界天最高的四禪有福,有福是什麼?它沒有三災。佛用毘藍風來做比喻,『普震於大地』,那這個真的是毘藍風,這個大地就到三禪,三禪以下統統不能避免。所以欲界三災(三種災難)都沒有法子避免,二禪沒有火災,有水災,有風災;三禪沒有水災,沒有火災,有風災;四禪才沒有風災。這個災難從哪裡來?共業所感,業力可畏,能敵須彌,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。人要學善,要造善業,不要造惡業。

  今天有幾位同學到我那邊看江逸子居士的「地獄變相圖」,有很深的感觸。現在江老師這個圖說明書出來了,《因果圖鑑》。我給他寫的封面,前面給他寫了一篇序文,後面還有篇跋文,有說明,諸位就知道這個意思。也是因為他這一幅畫,引起了我們對世尊在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裡面,關於地獄方面的事情,佛究竟講了多少。因為江老師他畫這個圖是依《玉曆寶鈔》畫的,《玉曆寶鈔》我們知道是道教的,所以這幅畫裡面,佛教的成分很少,道教的比例大概佔十之八、九。我們對佛經裡面講地獄的狀況知道太少了,我們通常讀的,《地藏經》講地獄、《楞嚴經》佛講七趣,地獄的分量佔得很大。這是過去我們所學習的,祖師大德在註解裡面也引用佛的經典來解釋,可是我們並沒有把這樁事情作為主要一個科目來學習。

  因為這一次這麼一個緣分,所以我找了幾位同學查《大藏經》,查到二十五種經典裡面講地獄,講得很詳細。於是我想把這些有關講到,世尊講到地獄的統統把它抄出來,編成一本書。諸經,二十五種經論,《諸經佛說地獄集要》,現在這本書做出來了,昨天把樣本送來給我看,裡面還有些錯誤地方,改正過來就可以大量的流通。我聽說他們要印一萬冊,很好,錯誤地方不多,改正過來就行。這一本書出來之後,希望我們同學多多讀,作為我們在修學基礎上重要的參考資料。

  你看了之後才知道起一個惡念,一個不善的言語行為,不是沒有果報,果報很恐怖!絕對不是嚇唬人的。佛以這些東西來勸人行善,我們用這種意念去看這一些典籍,那你完全錯了。你要知道佛家戒妄語,佛哪有欺騙眾生的道理?沒這個道理的。佛的話句句是真話,句句是實話,就像《金剛經》上所說的,「如來是真語者,實語者,如語者,不異語者,不誑語者」,一點都不錯。如果我們看到這個,造惡因必定有惡報,翻過來,種善因一定有善果。為什麼不存好心、說好話、行好事、做好人?為什麼要去作惡?作惡,說實在話,不是跟別人過不去,是跟自己過不去,這是事實,不能不知道。

  這個比喻是比喻『佛福田』的威德,佛真的是大福德,能『動三有眾生』,這個「動」是震動、感動。「三有」是六道,欲界有、色界有、無色界有。有是什麼?有因,因遇到緣,果報就現前。我們這一生到人間來,人間在欲界,有七情五欲之因,有這個東西。阿賴耶裡面有這種習氣種子,遇到緣到這個世間來投胎,得人身是果報。如果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沒有七情五欲,你就絕對不會到欲界來。那我們有沒有色界天的因,無色界天的因?有,這一次沒有碰上緣。再給諸位說,我們也有三途地獄的業因,所以常常做這些罪業,常常做錯事;我們也有佛菩薩、聲聞、緣覺的因。十法界的因行,一切眾生各個具足,只看你遇到哪一種緣。因統具足,我們在前面講四緣生法,親因緣不必說,統統有,真正重要的還是增上緣,所以教育就非常重要。

  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給我們做增上緣,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,我們自己才曉得我們有佛性,我們本性本善。啟發我們斷惡修善的信心,堅定我們斷惡修善的願望,知道本覺本有,本性本善。儒家講人人可以為堯舜,佛家講「一切眾生本來成佛」。我們為什麼不向上去攀緣?為什麼要墮落?假如我們遇不到這些善友,沒有這些善緣,這一生當中,沒有人告訴我們,你想想看,怎麼能不做錯事,怎麼能不造罪業。就像《地藏經》上所說的「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,無不是罪,無不是業」,這話是真的。起心動念都是自私自利,都是名聞利養,五欲六塵,貪瞋痴慢。現在社會善緣少,惡緣太多了,你每天所接觸的都是惡緣,把你本善、你的佛性迷失殆盡,雖有,完全不能夠覺察。自己造作罪業當然果報不好,也非常痛苦,想改改不掉。境界現前依舊起貪瞋痴慢,自己不能控制,多痛苦!現在這個苦,花報;將來來世的苦那是果報,來世在三途地獄。

  所以佛慈悲把地獄情形這樣詳細的告訴我們,《諸經佛說地獄集要》,那比《玉曆寶鈔》詳細太多了。《玉曆寶鈔》裡面很多都是講你造什麼樣業,得什麼樣果報,但是為什麼會造這個業,為什麼會有這個果報,所以然的道理,道教就沒有說出來,佛經上把所以然的道理說出來,非常可貴!業因果報絲毫不爽,這個書我們不能不看。要看幾十部書太麻煩了,現在把幾十部裡面,所說地獄因緣果報這部分的經文我們統統會合在一起,就方便太多了。我還有一個願心,希望將來這個畫畫得好的人,依照這部經畫一幅「地獄變相圖」。根據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畫一幅地獄變相圖,我相信會比江老師這個內容更豐富、更精采。

  講「三有」,欲界有、色界有、無色界有,九法界都有。三有是我們非常的明顯,因為我們現在沒有超越六道。六道之外的,聲聞緣覺、權教菩薩,天台家講的藏教佛、通教佛,都還是在九法界,普遍都受「佛福田」的震動。十法界以外,佛福田還有沒有普震這樁事情?經上雖然沒說,我們相信一真法界裡面眾生,那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感到如來福田的震動。為什麼?他沒有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,當然都包括在其中,等覺菩薩都不例外,這才合情合理合法。

  震動是必然的。但是也有遇到「佛福田」無動於衷,有沒有?有,太多太多了。那為什麼?他不相信,他不能接受,這是什麼道理?佛在經上說業障太重,遇到了不信。這個地方有法師在這邊講經,不聽;這個地方有佛的經教在此地,不看,根本就不接觸。這叫什麼?這叫沒有緣。佛度有緣人,有緣人有明顯的感動。由此可知,阿賴耶裡面善根福德的種子一定有,過去生中曾經聞到佛法,這一生中又遇到,他就會有感動。

  佛幫助眾生覺悟回頭,難,不是一樁容易事情,「佛氏門中,不捨一人」。不管怎麼樣難,佛是生生世世照顧你,佛恩普大,比父母大。父母照顧我們一世,佛照顧我們生生世世,從來沒有間斷過。不管我們接受、不接受,我們喜歡或者排斥,佛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。這一生雖然他不能接受,剛才我們所說的,不聽經、不看經、不接觸佛法,佛照顧到了沒有?照顧到了。用什麼方法照顧?他看到佛像,他看到學佛的人,他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,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,這就是佛對他的照顧。

  阿賴耶識裡面種種子,沒有種子的人給他下種,當然這一生不能成熟,來生後世或者多劫之後這個種子起現行了。像佛在《法華經》上舉了個比喻,有一個年歲很大的人想出家,出家要有善根,佛叫他這些大弟子來看這個人能不能出家?那些大弟子都是阿羅漢,阿羅漢的他心、宿命可以知道五百世前,五百世後。一看這個人五百世都沒有善根,跟佛沒有緣,都搖頭。最後佛說他行,他在無量劫前,那不止五百世,阿羅漢不知道。無量劫前他是一個樵夫,在山上砍柴遇到一隻老虎,老虎很凶,他爬到一棵大樹,爬到樹上,老虎不會爬樹,他爬在樹頂上叫了一聲「南無佛」。世尊說就是這一個種子,多生多劫之後今天他遇到我,在我這裡得度。世尊給他剃度了,以後證阿羅漢果。

  金剛種子非常可貴,不能輕視。今天佛法在世間的宣揚這麼樣的普遍,雖然很多很多人都不相信,你問他佛知不知道?知道。都知道一個佛,那就行了,阿賴耶裡頭有種子了。那我們學佛的人很清楚,你有種子你將來一定會成佛,你將來一定會入佛門,不定在什麼時候。或者在你這一生的晚年,或者在來生,或者在後世,或者像釋迦牟尼佛說的一樣,無量劫之後你遇到佛菩薩,你成就了。所以佛在這個世間對於沒有佛種的人給他下種子,已經有佛種的人幫助他繼續增長,繼續增長也不是一世、二世,也是生生世世慢慢培養的。

  這一生當中開悟的、證果的、往生的,那都是什麼?生生世世這個培養成熟了,佛法裡面講根熟眾生;他要沒有成熟,這一生當中遇到再好的緣都不能成就。我們看到好的老師,真善知識,真正殊勝的佛門道場,這裡頭親近老師的人很多,有有成就,有沒有成就,這是很顯然的例子!有人有很大的成就,有人有小成就,各人的因地心不相同,各人修行勤惰不相同,各人信心不相同,各人願心不相同,各人勤惰不相同,所以果報差別很大很大。總的一句話說,都被「佛福田」震動。所以這一句話還是能夠講得通,遍動群機,這群機從法身菩薩到十法界。

  我們的學習是要認真努力,落實經教的教誨。我們如果果然都把它做到,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你真正有福。你的福田也能叫周邊跟你接觸的人動容,你能感動人。一些學佛、不學佛的人跟你接觸,都會受你感動。你的誠意動人,至誠感通,真誠到極處,自自然然能夠感動。所以在自己身體,像我剛才所講的,我們用心理治療自己的疾病,跟身體每一個器官感動,每一個細胞感動,很容易恢復健康,不容易生病。對外面,對你的家人,對你的親戚朋友,鄰里鄉黨都會有感動;沒有感動,是自己做得不夠好。

  在中國歷史上,諸位都知道有個舜王孝感天地,二十四孝擺在第一位。感天地,那就是佛經上講的「境隨心轉」,能轉境界。三年家庭和睦,他的父母,後母生的弟弟妹妹都受感動,家庭和睦,真的家和萬事興。鄉村裡面人都被他感動,人人都學了禮讓;在之前,這些人多少都還有意無意想佔別人一點便宜。受了舜的感化,人人都學到禮讓,不爭,彼此相讓,這個社會多麼和諧、多麼美好。這些事傳到國君那個地方去了,那時候國君是堯王,堯王聽到這麼好的一個人,很少聽到,就派他九個兒子跟他做朋友,觀察他是不是真的?果然不假;堯王又把兩個女兒嫁給他,更深入細微的去觀察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最後堯王請他出來為國家服務,最後把王位讓給他。

  所以,能修身就能齊家,能齊家就能治國,能治國就能平天下。平是公平,對待其他的國家都能夠平等對待,和睦相處,舜做到了。憑什麼?古聖先王一句話,「至誠感通」。至誠心是真心不是妄心,以真心對自己,這真心就是我們常常講的,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。舜沒有別的,舜就是有這個心百分之百,真誠百分之百,清淨百分之百,一直到慈悲沒有欠缺,做得那麼圓滿。極惡的人都被他感化,這是教育。教育要把惡人轉變成好人、轉變成善人,把邪知邪見轉變成正知正見,把愚人轉變成智慧的人,把凡人轉變成聖人,教育成功。教育裡頭不會這個不行不能教,放棄了,開除了,這是自己沒有德行。自己有德行,遇到這樣的學生,自己反省:我自己不夠,他是我的老師,他來提醒我我不夠,我還要認真的來修養,等我的德行智慧向上提升,那就被感化。沒有他,你怎麼知道自己還不夠?你看到那裡還有轉不過來的,自己不夠!要認真努力加功用行,勇猛精進才能夠普度眾生。現在時間到了,這一首偈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