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二九0卷) 2000/3/2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:12-017-0290
請看「世主妙嚴品」,得法讚佛,八部四王眾,龍眾偈頌,第四首:
【無量無邊國土眾,佛能令入一毛孔,如來安坐彼會中,此燄口龍之所見。】
這是燄口龍王,在前面長行我們看到,他修學證果的法門是「普現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」。我們看他的讚頌,讚頌就是他的修學報告。這裡面所說的,就是大乘經上常講的「不思議解脫境界」,這是宇宙之間真實的狀況。我們一般人沒有方法理解,原因是我們執著在三度空間,沒有辦法突破空間的維次,見不到事實真相。偈子裡面所說的,是清涼大師所講的「事事無礙」的境界,事事無礙就是不可思議。
『無量無邊國土眾』,「眾」是眾生,「國土」是依報,眾生是有情的正報,數字是沒有辦法計算的,不但我們人無法計算,今天就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也計算不出來。佛在經上常常跟我們說,即使是諸佛如來大家一起來計算,時間是無量劫,有沒有方法計算出來?還是沒有辦法;這個話說的是真話,說的是實話。
世界無量無邊,眾生無量無邊,但是這樣複雜廣大的眾生國土,『佛能令入一毛孔』。「毛孔」是小,我們這汗毛毛孔,這是正報裡頭最小的。諸位學佛也許聽過,佛法裡面常講「芥子納須彌」,這已經不可思議了,這個境界比那個還要微妙。芥子是芥菜子,芥菜子大概跟芝麻差不多大,芝麻粒那麼大;須彌山,這山太大了,把須彌山裝在芥菜子裡面。芥菜子沒有放大,須彌山沒有縮小,試問怎麼裝進去的?這已經是不思議的境界了,跟這個比那是小巫見大巫,那算什麼!毛孔比芥菜子小得多,小得太多太多了;十方無量無邊眾生國土,豈是須彌山能相比的?它為什麼能夠裝在一毛孔裡面?毛孔沒有放大,無量無邊眾生國土沒有縮小,怎麼能裝得進去?可是事實是真的裝進去了,我們凡夫不知道。
佛如是,試問問我們汗毛端裡頭有沒有這個境界?我們毛孔裡頭有沒有這個境界?有,肯定是有!佛有,我們也有。佛有,佛知道,佛明瞭,佛能夠見到;我們有,不知道,我們不但見不到,連感覺都感覺不到。這是真的,如果不是真的,佛在經上怎麼可以說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?於是我們就明白了,佛家講開悟、講迷惑,我們迷惑,迷惑什麼?不了解事實真相,我們的毛端毛孔裡面都含藏無量無邊眾生國土。所以古大德講往生,往生是怎麼回事情?「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」。你是不是往生極樂?決定往生;有沒有去?沒去。為什麼沒去?西方極樂世界在我這一毛端裡面,在我這一毛孔裡面。何謂生?西方極樂世界真的見到了,真現前了。
這個事情我們要跟初學的人談,怎麼講也講不通,在他們心目當中,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。不要說毛孔裝無量無邊世界,茶杯這麼大,你能把電視機裝進去嗎?這個都做不到,那你還談什麼?我們沒有能力做到,可是有一類的人確實有能力做到,魔術師他能做到,幻術。我們懂得了,幻術能做到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原來虛空世界、毛孔毛端都是幻化的,它不是真的,真的就做不到了,幻化的。什麼東西幻化的?自性幻化的。一毛孔也是自性,虛空法界還是自性,自性裡頭沒有大小,所以能容,沒有大小,有大小就不能容。自性裡頭沒有大小,自性裡頭沒有來去;換句話說,沒有距離,沒有先後。先後是講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現在可以放在過去時間裡面,過去也可以放在現在,未來也可以放在現在,它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
這是大乘經裡面佛跟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,這個真相佛要我們親自證得,你親自證得了,這才叫證果。我們聽佛這樣說,我們相信佛說的話是真的,不是假話,但是我們畢竟沒有證得,那你還是凡夫。你要是證得,你就是聖人,你就不是凡夫。佛告訴我們,這個事實真相是每個人都可以證得的,你為什麼不能證得?就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,我們妄念太多。凡人跟聖人的差別,聖人沒有妄想;換句話說,有妄想的人是凡夫,沒有妄想的人是聖人、是佛菩薩,佛菩薩沒有念頭。
怎麼樣把自己的妄想真正能徹底的放下,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能像諸佛菩薩一樣照見?照見是沒有妄想,沒有念頭才是照見,這是真實的功夫。我們修淨土,念阿彌陀佛,也是以這個為最高的目標。念佛功夫分三等,最低的叫「功夫成片」,再高一等的叫「事一心不亂」,最高的叫「理一心不亂」,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。你能夠念到理一心,你今天看經文就是你自己的現量境界,你完全看到了,完全明白了。你要不到理一心,那只是聽佛這樣說法,我們對佛有信心,相信佛不打妄語,佛不欺騙眾生,佛說的話是真的,只是我們自己有煩惱覆蓋了自性,見不到這個真相,我們只能夠用這個方法來肯定,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。我們看燄口龍王,燄口龍王是這個境界,他不是佛菩薩化身他是誰?他要真正是六道裡面,畜生道裡面的龍,他沒有這個能力。所以你一看這個經文就曉得,諸佛如來化現的,應以龍王身得度者,即現龍王身而為說法,不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嗎?
這首偈裡頭最重要的是第三句,『如來安坐彼會中』。「如來」是代表大千世界佛的教化區,如果這個如來要是稱「彌陀如來」、稱「毘盧遮那如來」,那這個意思就更廣了,盡虛空、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都在其中,所謂是「坐一毛端裡轉大法輪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體會,會領悟到一樁事情,那就是諸佛如來無處不在。所以修普賢行的菩薩「一切恭敬」,為什麼?諸佛如來無處不在,真誠恭敬一剎那都不能間斷,間斷就失敬,禮敬就沒有了。我們今天面對著佛菩薩形像生恭敬心,佛菩薩形像不在恭敬心就沒有了,就放逸,妄念就生了,這怎麼能成無上道?普賢菩薩的用心是盡虛空、遍法界,從來沒有間斷過,一秒一毫都不間斷,那叫普賢行。所以大經裡頭才說,「菩薩不修普賢行,不能圓成佛道」,道理在此地。普賢行是圓滿性德的流露,《華嚴經》古大德都稱之為「一乘了義」,也是從這個意思上建立的。
由此可知,我們的性德、良知良能,充遍了宇宙,充遍了全身,只是自己被煩惱蓋覆了,真可憐!迷失了自性,才搞得現前這種灰頭土臉的樣子,無量無邊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。燄口龍王的修學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讓我們從他修學法門,從他的偈頌裡面,漸漸明瞭事實真相,從此勇猛精進,不敢懈怠,斷惡修善。這個善惡不是十善、不是五戒,五戒十善是善惡最低級的標準,這個地方講的是最高的標準;最高的標準是無明、是妄想,無明妄想都沒有了,於是性德才能現前。這是燄口龍王所見的大意,我們要發心修學的就是普賢行,比大乘菩薩還要究竟、還要圓滿,大乘菩薩還達不到這個境界。我們再看底下這一首:
【一切眾生瞋恚心,纏蓋愚痴深若海,如來慈愍皆除滅,燄龍觀此能明見。】
燄龍王,在前面我們看到他修學證果的法門,他是「得一切眾生瞋痴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」。燄口龍王顯示出宇宙人生的真相,燄龍王他的修學、他的報告,幫助我們除去障礙,證得如來果地上的境界。長行與偈頌裡頭為我們顯示貪瞋痴三毒煩惱。
我們今天講用功、講修行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不管是顯教、是密教,是宗門、是教下,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要斷煩惱,煩惱不斷你怎麼能成就?念佛人為什麼不能往生?煩惱沒斷。念佛法門比其他的法門到底殊勝在哪裡?其他法門要斷煩惱才能夠成就,才能證果,這是一切經裡頭常說的。斷見思煩惱,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,這個事情就不容易。見思煩惱裡面頭一關是身見,我們執著這個身是「我」就完了,頭一關就過不去,你還會有什麼成就?你們想想幾個修行人覺悟了身不是我,有幾個人覺悟?覺悟到這個身不是我,這個人有救了。
我們念佛功夫為什麼不能成片?就是執著身是我。勇猛精進,念一輩子佛,都不能往生,真正的原因沒找到。凡是念佛往生的人,最低限度他已經不執著這個身是我,所謂是「身心世界,一切放下」,這叫帶業往生。身心世界都放下了,還帶什麼業?帶分別、帶妄想,帶這個業。粗重的執著沒有了,還有微細的執著還沒斷,這叫帶業往生。如果不是這個法門,你身見破了還是出不了三界,身見破了只是證小乘初果須陀洹果,四果羅漢才能超越六道輪迴。但是念佛法門,只要有這麼一點小小的功夫,就能夠乘佛本願威神的加持,就能出離,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,我們人人能往生。祖師大德常說「萬修萬人去」,這個話是真的,也就是說明我們肯定可以做得到。
至於你這一生還不能往生,那是你沒有把這個做到,你不能怪佛,不能怪菩薩,不能怪祖師大德,只能怪自己不聽話,沒有認真去做,沒有能夠把身見放下。八十八品見惑只要破幾品就行了,並不是全破,你看看這個多方便!全破不是容易事情,身見、邊見、見取見、戒取見、邪見,這五大類,只要破身見。破身見,身見是什麼?我常常講的自私自利,這是身見。這個念頭要改掉,決定沒有自私自利,起心動念都為別人,我們這個念頭轉過來了,這樣念佛肯定往生。我今天念佛是為大眾,不是為自己,自己沒有了。這個身體在世間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,它是工具,它不是我,這個念頭轉過來,我們身見就破了。一切為眾生,事情做得成就,眾生有福,我們歡喜;事情做不成功,眾生沒有福,與我不相干,我沒有懊惱,不會難過,不會後悔。從這個地方去勘驗,也從這個地方真正把它轉過來。
修行證果,在這兩千多年當中,佛門裡面,真的,論成就中國人最殊勝。古時候的中國人明理、真幹,對於名聞利養、五欲六塵的享受都非常淡薄,這就是功夫,能放得下。現在修行比古時候,在緣上面來講的確方便太多,但是成就遠遠比不上過去。這個原因在哪裡?我執太重了,自私自利的心太重了,再加上外面五欲六塵的誘惑,心是浮動的。看到人家這個好馬上就想要,看到那個好又想得到,心總是被外境所轉,他做不了主。為什麼?處處為著我,我的利益,還是把這個放在第一位,他天天我執在增長,沒有淡化。所以修行功夫不得力,搞了一輩子還是搞六道輪迴,原因在此地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我們看到人家得到再大的好處,與我不相干,決定沒有羨慕,決定沒有希求,心永遠是清淨的,永遠如如不動,決不為外境所轉。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,隨緣心是清淨的,攀緣心是浮動的;隨緣是菩薩行,攀緣是凡夫行。怎麼能夠轉凡成聖?也在這一點。這個在現在修行人大難大難,起心動念不知不覺統統是隨順煩惱習氣,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當家,他還有什麼成就?一天念十萬聲佛號、念二十萬聲佛號也枉然,古人所講的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!真正覺悟的人要從內心把念頭轉過來,這個念頭一轉,一聲佛號就成功了。經典上告訴我們,一念、十念就能往生,為什麼?他境界轉過來了。可見得這個轉不過來,十萬聲、二十萬聲都沒有用。這個要做真功夫,要學佛菩薩,佛菩薩沒有貪瞋痴慢。
我們在生活裡頭,對人對事對物還會起貪瞋痴慢,你能夠覺察到,這叫覺悟。無論是生活,無論是應酬,念頭才一起,有貪瞋痴慢,立刻就覺察到,這叫始覺。這一覺悟,念頭馬上就消了,就不再起來了,這叫功夫,這叫修行,你把你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了,修行是這麼個修法的。功夫得力的人、會修行的人,在起心動念之處,在這裡做功夫,所謂是「從根本修」。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知道從哪個地方下功夫,怎樣念到功夫成片,決定有把握往生。
偈頌裡面前面兩句,這是說我們的病根。『一切眾生瞋恚心』,這「一切眾生」是十方諸佛國土裡面六道眾生。四聖法界裡面沒有貪瞋痴慢,貪瞋痴慢的心沒有了,念頭沒有了,但是還有貪瞋痴慢的習氣,習氣難斷。貪瞋痴慢的習氣都斷了,他就不在十法界,他到一真法界去了。我們要曉得這個問題的嚴重,特別是把瞋恚心放在前面,瞋恚是最嚴重的,瞋恚心墮地獄,慳貪心墮餓鬼,愚痴墮畜生。貪瞋痴不斷,決定墮三惡道。這三個煩惱有連帶的關係,有一個必定有那兩個,至於你墮在哪一道,要看你所犯的輕重。
『纏蓋愚痴深若海』,「纏」是纏縛,「蓋」是障礙,這兩個字都是煩惱的代名詞。無量無邊的煩惱,纏縛蓋覆了我們的真心自性,使我們的性德透不出來。貪瞋痴的根是什麼?是性德裡面的戒定慧。一個人覺悟了,貪就轉變成戒,瞋就轉變成定,痴就轉變成慧,所謂是「煩惱即菩提」,是一樁事情,不是兩樁事情;迷惑顛倒的時候叫做貪瞋痴,大徹大悟的時候叫做戒定慧。由此可知,凡聖、迷悟都在一念之間,一念覺,凡夫成佛,轉凡成聖;一念迷,我們自性墮到三途去了。
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是真的,所以佛才說「無量無邊國土眾,佛能令入一毛孔」。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夢幻泡影,幻相,相有體無。六百卷《大般若》講了有幾千次、上萬次,佛說「無所有,不可得」,這個話是真的。十法界裡面依正莊嚴無所有、不可得,無所有你認為是有,錯了。你怎麼會誤認為有?是從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幻覺、錯覺。不可得,你要想得到,你說你苦不苦?六道眾生哪一個不是患得患失?患得患失就是「纏蓋愚痴」,下面三個字是形容,「深若海」。這話講得正確,六道眾生確確實實是這樣的,煩惱習氣深如海。
『如來慈愍皆除滅』。佛家教學,大家都常常聽說到,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佛為什麼教化這些痴迷深如海的眾生?眾生不好教,你好心對他,他以惡心回報,你說誰願意教他?世間的善人不肯教,好心得不到好報;出世間的二乘不願意教,二乘人退心;只有佛跟大菩薩有大慈悲心,不捨離眾生。你毀謗佛、侮辱佛、陷害佛、厭棄佛,佛還是教你,這叫大慈大悲。眾生不知道感恩戴德,但是佛總是不疲不厭,這是普賢菩薩。我們從這個地方也能明顯體會到,今天在這個世界真正發心照顧眾生的是什麼菩薩?不是普通菩薩,普通菩薩不肯幹,是普賢菩薩。
在中國大乘裡面所說的地藏、觀音、文殊、普賢、彌勒,這些菩薩不捨棄眾生。他們真的是大慈大悲,不怕眾生侮辱,不怕眾生毀謗,知道他愚痴,知道他可憐。雖然過去生中有些善根福德,這一生能遇到佛法,能遇到善友,並不是很馴服的來學道。他這一生能不能成就?那還是在他自己,他什麼時候真的醒悟過來,懺悔知道自己錯了,真的回頭,回頭是岸。大菩薩絕對不會放棄令眾生回頭的機會,他不會放棄的,但是二乘人做不到,權教菩薩做不到。
「如來慈愍」,怎樣幫助眾生滅除貪瞋痴?這要靠教化。我們要懂得,絕對不是這些宗教儀式,燒香拜拜求感應,那個不能解決問題。這樣的做法,現在社會大眾說迷信。人家說我們學佛的人迷信,我們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迷信?真的迷信,人家那些話說得沒錯。迷信佛,佛是什麼?不知道。佛是什麼?廟裡大殿供的那個就是佛,這怎麼行!把泥塑木雕的神像當作佛,錯了!你信佛,「佛」是什麼不知道,什麼叫「信」也不知道,你不是迷信誰是迷信?沒有搞清楚就相信它,都叫做迷信。可是佛法裡面,你迷信入門沒有關係,入門之後再把事實真相搞清楚,你就從迷信轉變成正信。如果自己再透過學習,契入到經典所說的境界,那你就從正信轉變成真信,你才能得佛法真實利益。真信的人是依教奉行,這個人是真信;正信,雖然是你明白這個道理,你相信了,你沒有做到。道理我懂,佛的教訓我也記得,做不到,做不到不是真信;換句話說,佛法真正的利益、好處你沒有得到,真信的人才得到。一定要做!
最明顯的例子,諸位一定要知道,貪瞋痴慢障礙自性,障礙你的性德。我們性德裡面有無量無邊的智慧,無量無邊的能力;再跟大家講,有無量無邊的財寶,你們大家想發財;無量無邊的相好,你們都想自己相貌好、身體好,自性裡頭圓滿具足。為什麼統統不能現前?貪瞋痴慢障礙住了。所以佛教我們這個方法非常有效,你要想發財就捨財,不貪財,它就來了。你要貪財,那就看你命裡頭有沒有財,你命裡頭財多,你得的財多,也只得那麼多,再多就沒有了。那財是你過去生中修的,不是稱性的。命裡頭沒有財,怎麼貪都貪不到,諸位念《了凡四訓》就明白了。
佛教我們句句話都是稱性的,我們歡歡喜喜修財布施,財就源源不斷而來;歡喜修法布施,你的智慧就增長;歡喜修無畏布施,什麼叫無畏布施?別人有困難幫助他,解決他的困難,解決他的痛苦,叫他身心能得安穩,這是無畏布施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。佛教我們這個方法,你要肯真幹!你真幹你就得利益,你就得好處;你不肯幹,你從哪裡去得?果報不是從天上掉下來,不是神仙能夠賜給你,佛菩薩也沒有能力賜給你。佛菩薩如果有能力賜給我們,我們還用得著修行嗎?不用修了。佛法跟你講道理,不跟你講迷信。我們求佛菩薩是求佛菩薩教導我們,我們理明白了,方法懂得了,如理如法的去做,果報就現前,這是佛法。
佛法不是宗教,佛菩薩不是神仙,在神仙面前求賜福也不是真的。神仙面前求賜福的人有多少,有幾個人得到?這不就很明顯嗎?是有幾個得到,如果說是每一個去求的都得到,那這個神就靈;一百個人去求,只有十個、八個得到,這個神不靈,為什麼厚此薄彼?於是我們才明瞭,那個得到是命裡頭有的,不求他也得到,求而得不到是命裡沒有,求也沒有用。學佛就是要明理,決定不可以迷信。明理就一定要讀經,不但要讀經,佛在經上常常勸導我們「深解義趣」;讀不行,要懂意思,意思懂了之後要落實,要去做到!
今天這個社會,諸位都很擔憂,兒女不孝,兒女悖逆。那你要想想兒女為什麼悖逆?為什麼不孝?問問自己,我自己對父母有沒有盡孝?我對父母沒有盡孝,要想兒女對我盡孝,你不叫打妄想嗎?學生不聽老師的,不尊重老師,學生難教。那你自己想想,我自己對老師有沒有尊重?我自己不尊重老師,要想學生尊重老師,這個話也講不通,凡事都有因果。你明白這個道理了,我們今天如何能教兒女能孝順父母?學生能夠尊師重道?從自己本身做起,本身做一個樣子給他看。誠心誠意去做,不能虛偽,不能裝假,假的裝得再好,必定有一天被人揭穿,一文不值。
我們做給別人看是教化眾生,自己修的是實德能,真實的功德,真實功德果報殊勝,這是真正為自己;縱然不知道念佛求生淨土,來生也一定享天福,得天人的果報。這才是真實利益,自利利他。所以一切要「從真實心中作」,決定不是虛假的,我們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。不捨世間,你也得世間的大福報;世間不能住,有天上;四王天的環境不很好,有忉利天;忉利天還不夠理想,上面還有夜摩天、還有兜率天。二十八層天愈往上面愈殊勝,要修德行才能生天,天人的基本德行是五戒十善、四無量心。一生認真奉行五戒十善,起心動念都不忘記,決定與五戒十善相應;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,大慈大悲,大喜大捨。捨是布施,捨是斷貪心,喜是斷瞋心,慈悲是斷愚痴。
所以天道愈往上面去,煩惱愈來愈淡薄,到色界、無色界天,瞋恚沒有了。佛在經論上跟我們講了很多,上二界,就是色界跟無色界沒有瞋恚。由此可知,我們瞋恚這個念頭沒有斷,嫉妒的念頭沒有斷,你修行功夫再好,你也只能到欲界天,你到不了色界,色界的人決定沒有瞋恚、決定沒有嫉妒。這個道理要不是佛跟我們講,我們怎麼會懂得?
如何能夠叫一生當中不生瞋恚、不生嫉妒?然後再進一步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起貪愛?日常生活凡事隨緣,有很好,沒有也很好,絕不強求,貪瞋痴就沒有了。新加坡許哲居士錄相帶你們見過,她能做到,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她一生當中,她說沒有貪心、沒有瞋恚心,貪瞋痴慢都沒有;一生沒有發過脾氣,沒有怨恨過人。在工作的時候遇到跟人有衝突,她不怪別人,回過頭來自己懺悔,自己責備自己做得不夠好,叫別人心裡不歡喜,責備自己,從來沒有說過對方不好。所以她長壽,她健康,一生沒有生過病。
我們學佛,果然能夠依教奉行,要真做,天天念、天天講不管用,要真做。許哲雖然沒念佛經,也不懂佛經,但是她做到了。我們仔細觀察,她做到的確實就是五戒十善、四無量心。人家起心動念沒有為自己,起心動念都是幫助別人。這個世間有很多可憐的人,有很窮的人、很苦的人,她就幫助這些人。一生照顧老人、照顧病人,對於老人、病人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樣,盡心盡力,照顧得無微不至,這是她一生修積的真實功德。她沒有接觸到佛法,她深深的相信老天爺會保佑她,那是真的,一點不假。她要不知道佛法,不知道念佛求生淨土,她決定生天。她的念頭轉過來,現在念阿彌陀佛,她決定往生淨土,肯定的!決定沒有懷疑。佛家三轉法輪,她在此地是給我們作證轉,宗教裡面講給我們做見證、做證明。所以人修行從哪裡修起?五戒十善、慈悲喜捨。在現在這個時代,不要搞得太多,太多也記不住,太繁太雜了反而不能落實,一樣也沒修好;簡簡單單的,就把這些牢牢抓住,你就成功了。
我們在此地想利用早晨這個時間,現在每天早晨九點到九點半我們在學習《感應篇》,《感應篇》快要圓滿了。《感應篇》圓滿之後,我想我們一起來學習《十善業道經》,如何將我們的心行完全落在十善業道裡頭。果然能夠落實十善業道,我們念佛往生就有把握。我們今天看到社會這些現象,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緣,什麼樣的業因,造成什麼樣的果報。從看到果,就曉得因;看到因,就知道將來的果。我們要消除惡因、要消除惡緣,把惡的因與緣斷掉,惡的果報才能消除,這是佛法教育、聖賢教育、宗教教育。世間這些教育、法律是果報形成之後,再怎麼樣去懲罰他,收不到效果。一定要懂得從因緣上著眼,要從我們自己本身去做,這才能有救。
儒家所講的「格物致知」、「修身齊家」,這是根本。儒家頭一句話是斷煩惱,欲是欲望,就是貪瞋痴慢,欲望你要把它克服,克服自己的欲望,這叫「格物」。格是比喻跟欲望格鬥,你要戰勝它,永遠捨棄一切欲望,不讓欲望的念頭,五欲六塵的享受、名聞利養、貪瞋痴慢,決定不能讓這個念頭在自己心裡面生根。但是它已經根深蒂固,如何把這個根拔掉?這是要格物。
格物而後致知,致知是開悟,真實智慧現前。所以你只要有物欲橫在心裡,你的心就不會開竅,你的心只會生煩惱,不會生智慧。你要想像惠能大師一樣,「弟子心中常生智慧」,這很令人羨慕。他為什麼常生智慧?他心裡沒有煩惱、沒有自私自利、沒有名聞利養、沒有五欲六塵、沒有貪瞋痴慢,這個心就常生智慧。我們要不把這些東西拔除,智慧怎麼會現前?這是修行的根本,從根本修。
致知開悟,決定要讀聖賢書,決定要體入聖賢之道。佛在經上勸導我們「受持讀誦,為人演說」,那就是修身,儒家所講的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都在佛法這一句之中。我們要懂得怎樣去受持讀誦、為人演說,這是自利利他,這是真正的菩薩道,這是諸佛如來真實的慈悲。世出世間聖人所說的是一個道理。
『燄龍觀此能明見』,龍王在這個法門裡面修行證果,也就是說他落實了,他成就了。我們要能落實,我們也能成就。可是決定要記住,如果不把貪瞋痴慢這四個煩惱拔掉,你就不能成就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是真實功德。真實的功德,真實的成就,就在這個地方去省察、去檢點,我貪瞋痴慢的習氣行為,跟去年比較一下,是不是少了一點?是不是淡了一點?比去年淡,今年有進步;貪瞋痴慢、是非人我跟去年一樣,那就完了,沒有進步;如果還加重,那更糟糕了。
煩惱輕,智慧長,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;如果智慧不長,煩惱一天一天加重,這是墮落的現象,我們墮落就是往三惡道去了。總得自己要明白,不要去問人,人家不知道,說什麼都不可靠。要問自己,自己心裡頭最明白、最清楚,我是往上升還是往下墮落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