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四五八卷) 2005/11/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458
各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長者的《論》,從「佛號不動智」這裡念起。「佛號不動智,為無明本空,無體可動,名不動智故」,接著說,「但有應境知法,應器知根,如響應聲,無有處所形體可得,名之為智,無可取捨,故名為不動」,這是說明佛號的表法意思。佛是講的性體,或者說是法身,法身無相無不相,性體、法性空寂。所以它不是精神,也不是物質,而無所不在,遍一切時,遍一切處,為一切萬事萬物之理體。我們前面用電視畫面做比喻,現相就像電視顯現出來的色相、音聲;法性,就好像是螢光幕。螢幕什麼都沒有,它也不會被染污,它也不妨礙一切色相在這個地方顯現變化,不妨礙。用這個來比喻,諸位比較容易體會。
如如不動是我們的本性,只要不動,這裡面所有一切現相你都能夠通達明瞭。可是你自己一動就不行了,自己一動,就像水,佛經上用水做比喻很多,水在清淨不動的時候像一面鏡子一樣,就像螢光幕的畫面;可是水一起波浪,這個裡面的境界相就完全被破壞了。佛用水比喻,比螢光幕還要來得妙,我們細心去體會就知道。所以定,定的功夫愈深,你看到外面的境界就愈清楚、愈真實。甚深禪定可以能看得很遠、很深,不思議的境界顯現出來了,所以十方三世無所不見,無所不知。
下面他講它起作用,「但有應境知法」,這個境界是森羅萬象,宇宙之間的森羅萬象。他知不知?知,知法。他有沒有起心動念?沒有。他怎麼知?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。你不問他的時候他則無知,「般若無知」;你問他的時候無所不知,他會講得頭頭是道,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一絲毫都不差錯。就像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世間,他不講經、不教學的時候,沒有人向他請教問他的時候,他的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。你向他請教,他並沒有思考,沒有想想我應該怎麼答你,沒有,隨問隨答,而且答得很妙。妙在哪裡?不同的程度有不同的說法,都叫你明瞭,都叫你滿意。上、中、下三等根性的人,佛對上根人說上等法,對中等人說中等法,對下等人說下等法。並不是佛有意思,說佛有意思那我們就錯了。我們凡夫向他請教是有心,他回應無意,所以他才能夠隨眾生心,應所知量,這是應境知法,應器知根。器是人,為什麼說器?人的根器不一樣,器就有上、中、下之別,所以他應的就恰到好處。
我們凡夫要是或者我們向別人請教,或者別人向我們請教,我們的回應都通過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。自己沒有達到淨慧的境界,對眾生根性也沒有辦法清楚、明瞭,因此往往我們所說的、所教的,對方不滿意;有人稍微有修養,表面很客氣,背後不以為然。這種事情太多太多了,在這個社會上到處都能看到。什麼原因?無明蓋覆了自性。所以我們才真正徹底明瞭,要解決問題,除了智慧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。真實智慧才能解決問題,了解諸法實相,宇宙人生真相你真的了解了。
可是真實智慧從哪裡來?從清淨心來。什麼叫清淨心?離妄想分別執著,就是清淨心;清淨心本有,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把它障礙住了。妄想分別執著,自性裡頭本來沒有,所以它不是真的。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告訴我們,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。如果這兩句話我們明白、我們肯定,就知道本覺本有決定可以恢復,不覺本無(不覺就是妄想分別執著)一定可以斷除,可以把它斷得乾乾淨淨。
現在我們是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迷惑顛倒,染上這些不良的習氣。這個習氣就是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染上這些習氣。染的時間太久,中的毒太深,雖然知道是假的,要想斷還斷不了,時時有意無意都在發作;有意無意的發作,全是習氣在作祟,這個要知道。怎樣才能斷除?修定。佛教給我們這些方法,我們果然能夠依教奉行,不要著急。為什麼?著急是煩惱,煩惱斷不了煩惱。心裡頭沒有著急這樁事情,你著急只是增長煩惱,障礙自性,障礙清淨心。佛法裡面講的放下,妙不可言!你不是著急嗎?放下,著急也放下;起心動念,放下,放下就是!可是起心動念是太難太難,它太微細了。分別執著的相粗,很容易發覺,起心動念不容易發覺。那是最後一個階段,你看破一品無明之後的階段,破這個無始無明的習氣。
眾生有感,這個感不但是人,我們今天講的動物有感,植物、礦物也有感。只要有感,如來就有應,這個地方講「不動智佛」,就是自性,就是法性,它決定有應。如果沒有應,這些所有一切現相就不能相續,它就會斷滅掉。你看外面山河大地的現相,它為什麼會相續?我們叫相續相,就是它也有感,法性有應,就形成了相續相。相續相前面的相跟後面的相絕對不是一個相,就像我們拍電影一樣。拍電影,大家很明顯能夠看見,你看膠卷,一秒鐘拍二十四張幻燈片,張張不一樣,看到好像是一樣,實際上張張都不一樣。相就所謂是相似相,相似,絕對不是完全一樣,絕對不可能有兩張完全一樣的。
所有一切萬事萬物,所以佛講,現相叫無常!有兩個相同的,那還有常,絕對沒有兩個現相是相同的,那就叫無常。我們人身也是如此,這大家曉得,我們到協會來,我們在這裡學習經教兩個小時,離開的時候,這個身絕對不是來的時候的身,來的時候的身已經不在了。換了多少身?數不清!佛在《仁王經》上告訴我們,一剎那有九百生滅,一彈指有六十剎那。我們就算我們自己彈指的速度,這樣一秒鐘就有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。我在哪裡?還要執著這個身是我,還要執著萬物統統都存在,所以佛叫迷惑顛倒,真的搞錯了,沒有一樣東西是存在的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佛講得一點都不錯!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是虛妄,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應化的相也是虛妄,沒有兩樣。只是諸佛菩薩是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所以他什麼都放下,心裡頭一絲毫牽掛都沒有。我們凡夫不了解事實真相,什麼都牽掛,什麼都當真,錯在這裡!
為什麼稱之為智?這個「智」不是我們普通常識裡面的智慧。你看他這裡解釋,「如響應聲」,這句話我不知道現在人懂不懂?這是迴音。什麼時候很容易發現?山谷。你在山谷裡面,四面都是高山,你大叫一聲,迴音就來了,就有回應,這就是如響應聲。迴音就是此地講的響,長嘯一聲,一會兒那邊也回過來。你說是真的是假的?你說是有是無?不能說有,也不能說無,不能說真,也不能說假。「無有處所形體可得」,這叫智。智沒有處所,沒有形體,所以它不是精神,它也不是物質。真的,眾生有感,它就有應,就像山谷裡頭的迴音一樣。
「無可取捨,故名為不動」,心自然不動,不可取,你得不到它。既然得不到,當然你也就沒有失,沒有得失。我們今天在電視上看螢光幕,螢光幕我們知道這不是真的。所以你看電視時,你不會在電視裡頭,「這東西我喜歡,我要把它保留到」,不會。為什麼?你知道它不是真的,所以你沒有取捨心,你沒有得失心。哪一天你真正能把這個世界看出它的真相,原來跟螢光幕裡面的現相沒有兩樣!人生確確實實是一場夢!我們在作夢,不知道夢境是在作夢,夢裡頭還有取捨,還有得失,我想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。要知道是作夢,得失取捨就沒有了。從前李老師講經,為我們舉這個例子。他說你作夢,不知道是作夢。如果知道是作夢,夢到一頭老虎要吃你,你一定很高興的捨身餵虎。為什麼?假的!你就能做到。你夢裡頭夢到一頭老虎追你,嚇得一身冷汗,驚醒過來,你不肯餵它,你不知道是假的。你要知道老虎是假的,身體也是假的,何必起心動念?這種比喻很值得我們反省,我們如果從這裡面細心去思惟、去觀察,能開悟。
第三,「配當位因果者」。這是什麼位次?十信位裡面第十信位。第十信位的因果是什麼?「妙慧為因,不動智為果,亦互為因果」,這句話很重要。互為因果就是也可以用「不動智是因,妙慧是果」,它可以互為因果。正像我們平常所講,看破、放下,看破是因,放下是果;放下是果,看破又是因,互為因果,從初發心到如來地,相輔相成。學佛說穿了沒有別的,不斷的放下,不斷的看破,到最後連看破放下也都沒有,那就功德圓滿了。這個境界現前,在什麼地位?圓教初住菩薩。我們這是十信,十信下面就是初住菩薩,初住以上那是明心見性了,那是真正是不思議解脫境界。
你看佛菩薩善巧方便,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就是不能說不能想他也給我們說出來,也讓我們打妄想。凡是言說、想像都是虛妄的,都不是真實的,但是這裡面妙在哪裡?妙在因虛妄引導我們證入真實。虛妄有功,不通過它們的引導,我們沒有辦法契入真實。所以慧是因,不動智是果,也正如同我們講看破、放下,看破、放下最初從哪裡下手?從看破下手。你為什麼放不下?你沒看破;看破是智,放下是功夫,沒有智慧,難!放下之後,看破提升了,智慧提升了;智慧再提升,就更能看破。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就像爬樓梯一樣,一級一級往上升,看到上面還有一層,再一步跨上去,下面又放下;再上一步,這一步又放下。放下下面這個階級,你才能走到上面,走到最高峰的時候全部放下了。
為什麼要放下?虛妄,不是真的。達到最後的,那是真實,徹底放下,真實就顯了。妄、妄執分分放,真實分分顯,古人用月亮做比喻。初二、初三的月亮,月牙,初四、初五的月亮,又明顯一點。把黑暗放下,黑暗分分減,光明分分增,增到十五,滿月,黑暗完全沒有了。古大德用這種比喻,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親眼所見的,這個比喻容易體會。
「若以妙慧善揀擇法顯智故」,擇法顯智故,這裡頭重要的就是「善」。善是慧,妙慧在這裡起作用就是此地這個善字,善巧方便。擇法顯智,我們今天在一切法裡面,選擇什麼法?你看看現在的人,上學的時候,小學、中學這是基礎教育,到大學就分科,他選擇哪個學系,這是擇法。擇法就顯智,他有多大的智慧他選擇哪一法,他擇法一定是自己的根性、程度、興趣,方方面面去考慮,不是盲目的。最聰明,真正有妙慧來擇法的,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。他的身分是王子,而且是淨飯王的長子,淨飯王四兄弟當中他是長兄,嫡長。在過去制度當中,他是繼承王位的人。他把王位捨棄掉,他不要了,因為他要解決的一個問題,這個問題他父親也沒有辦法。一切眾生生老病死的問題,這是大事情!
今天這個世間,哪個年輕人(他那個時候想到這個問題才十幾歲)想到生老病死的問題。人免不了生老病死,生老病死苦!要解決這個問題,這不是政治能解決的,也不是經濟能解決的。想想世間所有一切法,都不能解決,最後想到的是宗教。所以離家去學道,尋師訪友,經典上記載,六年,也吃盡苦頭。參訪了很多當時宗教界的領袖,那些人說實在話也都有相當功夫,有相當深的禪定。釋迦牟尼佛接觸之後,並不滿意。為什麼?只能解決部分問題,不能解決徹底的問題。最後把這個捨棄掉,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警覺,他把它捨棄掉。回到恆河,在恆河邊菩提樹下打坐,入定。定功達到一定的程度,智慧開了,豁然大悟!這就是我們俗話講的成道、證果。宇宙之間萬事萬象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統統看到了。
為什麼?這些東西不出自性,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。只要你見性,自性般若智慧就照見這些事實真相,就像《心經》裡面講的,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事實真相全明白了。明白之後,要幫助這些苦難眾生,這個才叫真正慈悲,真正救苦救難。他沒得吃,你送點吃的給他,沒得穿,送點衣服給他穿,沒有地方住,送房子給他住,沒用!他出不了生死輪迴。你救濟他一輩子,下輩子怎麼辦?又何況他還迷惑顛倒,他還造作惡業。你造作惡業往下墮落的時候,佛菩薩對你也沒辦法,也不能幫助你。
所以佛這是為我們表演、示現、教學,一生就做這麼一樁事情,這樁事情徹底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。離的是究竟苦,得的是究竟樂,你說這個事業多偉大!人王做不到,天王也做不到。天王裡面最高的,福報最大的是大梵天王(色界天、初禪天)、摩醯首羅天王(四禪天),娑婆世界裡頭福報最大的。能不能解決?不能,還是免不了輪迴。從這個地方你才看到佛是如何講到究竟,選擇這個行業,他所示現的(在那個時候沒有這種行業,這個行業是他帶頭的),三衣一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。帶著這群學生,這群學生都是修道的人,都是有志一同,可以說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,都是想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這群人。天天聽釋迦牟尼佛教導、說明、研究、討論,居然四十九年沒休息。這當中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的人很多!在佛門裡面稱為法身菩薩,那是真的搞清楚,搞明白,入了佛陀的俱樂部。
沒有契入的,也逐漸接近了,辟支佛、阿羅漢接近了。至少六道輪迴是什麼事情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不再搞六道輪迴。六道來不來?來,常來!來幹什麼?來度有緣人,沒有緣他不來,他來了沒事幹,他來是度有緣人。什麼叫有緣?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證。這四種就是緣有淺深不同,能信的幫助他正信,他沒有能力理解。你看我們現在佛門弟子就很多,有很多信佛的人,佛是什麼,不懂,這是根機最淺的。佛示現在這個世間,幫助他信。善根深一點的人,他喜歡聽經,喜歡學教,他能解;雖然能解,他煩惱習氣太重,他不能行。佛幫助他,不捨棄,佛氏門中不捨一人,幫助他更深一層的理解。都是把他向上提升,幫助他去落實。
佛怎樣幫助他落實?自己做,做出來給你看。其實我們曉得,現在讀這麼多經,學這麼多年,明白了,佛已經證得大圓滿!證得大圓滿,示現這個身相好像還從頭學起。你看八相成道,不是從頭學起嗎?表演的,示範的,讓這些有緣的眾生看到之後覺悟,省悟過來,「原來做人應該要這樣」!這樣子過日子,這樣子學習,才真正能達到究竟圓滿,智慧圓滿,功德圓滿!
佛有大智、大能、大福報,全部都奉獻給一切眾生。智慧、德能,不自私,福報不自己享,給大家享,唯有這樣做法才不造業!這就是對一切眾生無以倫比的恩惠,幾個人知道?學佛的人很多,知道的有幾個?世間人所爭的、所求的,拼命爭,甚至於殺人放火,總是想奪取,佛全部捨棄。不是沒有,捨棄!有,統統現前,捨棄!做出這些樣子來,我們看了之後明白了,有的要放下,沒有的不求了,不要了。身心清淨,福慧增長!增長真的是無量,不必擁有,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就行了,不必擁有。需要的時候它就來了,不來的時候沒有,來的時候也沒有,決不礙身心清淨,決不礙智慧增長,不生煩惱。
所以擇法不容易,真實智慧。我們年輕的時候,知道佛法好,知道佛法殊勝,非常嚮往,非常羨慕,想學習,也不懂得擇法,這就是老師給我幫助了。方東美先生介紹我《華嚴經》,我很喜愛;李老師介紹我淨土;章嘉大師教我看破、放下,特別提醒我,學佛戒律重要。我這個行業,出家弘法利生的行業,是章嘉大師替我選擇的,我對老師有信心,不懷疑。如今五十年過去了,我跟章嘉大師三年,學佛到今年五十四年,離開章嘉大師五十一年了,對老師的恩德念念不忘。老師指的這條道路太正確了,智慧的選擇。
若以妙慧善揀擇法顯智故,即以妙慧為因,不動智為果。我們接著看下面,「若以慧由智起,即不動智為因,妙慧文殊以為果故」,這個不動智是根本智,就是《般若經》上常講的,「般若無知,無所不知」,起用的時候無所不知。不動智是因,就是根本智是因,後得智就是果,可見得確實是互為因果。下面長者還有話說,「或智之與慧,總因總果」,都可以說是為因,都可以說是為果。「明體用一真,無二法故」,這就是佛法講的入不二法門。因果是二法,不管哪個是因哪個是果,都是二法。禪宗你看六祖所說的,「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」,總因總果就是不二法。
「亦智之與慧,總非因非果,為體無本末依住所得故」。體無本末依住所得故,這裡頭講了三樁事情。體是法性,法性沒有本末;我們講根本智、後得智就有本末,法性沒有。這些名詞術語,想法、看法、說法,全都是佛誘導眾生契入法性的善巧方便,佛法是方便法。真實法?真實法說不出來,真實法就是此地講的體。我們現在必須要用方便法,引導我們入真實。所以你要懂得,體上、法性上沒有本末。我們前面講得更徹底、更透徹,法性沒有執著,法性沒有分別,法性沒有起心動念。諸位想想看,如果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哪有這些東西?那是什麼境界?「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」,這是六祖能大師說的,《般若經》所講的畢竟空、不可得。「是性法界自在知見」,性是自性,也叫真如,也叫如如,也叫第一義諦。佛講的名詞很多很多,不要執著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十分鐘。
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李長者《論》最後一段,說「智之與慧」,總而言之,「非因非果」。這個話怎麼說法?他老人家講,「體無本末、體無依住、體無所得故」,這個無是貫下面三樁事情,沒有本末,沒有依住,沒有所得。這是「性法界自在知見」,就是前面講智跟慧,智跟慧是性法界裡面自在知見,也就是我們一般常講的自性本來具有的般若智慧,跟他這個講法意思完全相同。自性本具,自性本有,而且是一切眾生等有,一切眾生統統都是平等的,智慧德相;德是德能,相是相好,確實自性本有的。自性本有的,什麼都說不上。
下面就說得很好,「非如世間因果比對可得故」,世間因果比對,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相對;因,因的對面是果,果的對面是因。我們世間全是相對的,你看世間,世間的對面是出世間;凡,對面是聖;智,對面是愚;善,對面是惡;大對小,長對短,前對後,遠對近,全是相對的,哪一法不是相對的?空跟有還是相對的。法界裡面,性法界裡頭,沒有相對的。沒有相對,所以禪宗許多大德測驗學生,「離一切分別執著,道一句來」;要用我們現代話就是「離開相對,你說一句給我聽聽」。你要是說了,說一句話了,說跟不說是一對,是相對的。不說?不說跟說也是一對。這個時候就逼你,大概你在見性未見性的邊緣上,這一逼讓你豁然大悟,這是一種善巧方便。
契入境界之後,說也是,不說也是;沒有入境界,說,錯了,不說也錯了,你得要真的契入!真的契入是什麼?於一切法裡頭確確實實沒有妄想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就入了。並不是真的有個入,有入還有出,你還是一對。老師放下了,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,學生也放下,這個時候所謂是心心相印,水乳交融,這是一真法界。你看講「一真」,還不是對「虛妄」說的嗎?只要說得出來,只要你能夠思惟想像,全是相對的,全都是二法;二法不是佛法,佛法是不二法。一說不出,二才可以說,既然說得出,當然那就要我們自己去體會。跟你說體會,能不能體會得到?不能。為什麼不能?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。縱然把分別執著放下,你在境界裡頭還會起心動念,你還是沒辦法。
起心動念很微細,自己知道不知道?不知道!這就是無始無明的習氣,大乘教裡面,佛給我們說什麼時候你才知道?無始無明習氣,什麼時候你才知道?八地菩薩,八地叫不動地,距究竟果地很接近;八地上面是九地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很接近了,到那個時候才發現原來有這些東西,無明習氣。那是多麼深的定功,甚深禪定裡面發現有這些東西存在,七地菩薩都見不到。所以不是像世間法,世間法太粗,完全是對立的。所以現在科學家講相對論,全是相對的,相對的是世間法。
底下說,「此文殊師利不動智佛,初起信心,亦從此起」,這是講一個人發心。發心不容易,這叫善根,沒有善根,你的心發不起來。發心這個智慧是你自性裡面的不動智,不動智起作用就是文殊師利,文殊師利是妙慧、妙德、妙生,前面我們讀妙生菩薩。智慧起作用,從哪裡能見到?不難。沒聽到佛法之前,我們對佛法排斥,聽別人講是迷信,我們也沒有深刻去研究,隨著人家說迷信,人云亦云,這也是我們的習氣。可是一旦接觸就不再疑惑,這是什麼原因?就是這裡講的「文殊師利不動智佛」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起作用。所以這個作用人人都有,眾生等有。迷得太深,那就要靠緣,緣太重要了,這個緣就是尊師重道。
你怎麼會懂得尊師,你怎麼會懂得重道?這就是中國傳統教育裡面最重要的一個課題。我跟諸位同學說過,過去父母愛子女不是溺愛,真正愛他,愛他要教他。如果能夠教他尊師重道,這個小孩一生不會變壞,長大了,無論把他放在什麼環境裡面,你可以放心。懂得尊師重道,不可能不孝順父母。不尊師重道,不孝順父母,有;尊師重道,不孝順父母,沒聽說過。所以兒童到了學齡,該上學的時候,父母要教他尊師重道。當然最好是表演給他看,一次的表演,一生不會忘記。我就是小時候上私塾,父親做了這次表演,一輩子不會忘記。那麼小,看到父親對老師那麼樣尊敬,一直到今天,我們看到一個學校教書的老師,我都會油然生敬,尊敬心自自然然就起來了。
所以我見方東美先生,素昧生平,不認識。只是看到他一點資料,知道他是同鄉,桐城人,距離我們的老家只有五十華里,現在講就是二十五公里,不遠的這麼一位長者,當代的哲學家。我那個時候想學哲學,有這麼一個人,寫封信去試試看。寫一封信,寄一篇文章,我自己寫的,試試看,也就是碰碰運氣。一個星期之後,方先生回信來了,大喜過望。約了我星期天到他家裡去拜訪他,緣!我們寫信規規矩矩,恭恭敬敬。不像現在人,現在人向人請教,字寫得很潦草。你看很多我星期五解答問題的時候,字寫得又小又看不見,看不清楚,很吃力,甚至於還有用鉛筆寫的。現在我們常住算不錯,把它印成格子紙,一格寫一個字,逼著他字要寫得好,我們看起來就不吃力。筆的顏色比較深一點,總是要處處給人方便!潦草這是很難避免的,從一個人寫字,你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心態。我給老師的信,毛筆寫的,正楷,恭恭敬敬,老師看到歡喜,我們是這樣認識的。
第一天見面,就等於老師考學生,面試。約定以後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裡去,他給我講兩個小時。正是印光大師講的,一分誠敬一分利益,十分誠敬十分利益,他看到你這麼誠懇,這樣好學,不教你對不起你。我們也是義務的,沒有交學費,我那時候窮,沒有錢。跟章嘉大師三年,沒有供養過他,沒錢,有時候他還留我吃飯。
從這些地方就知道自己本有的智慧,真誠恭敬,也能讓自性智慧起作用,起現行。所以你聽了能信,對老師有信心,一點懷疑都沒有。接受老師教誨,能夠理解,能夠照做,老師歡喜。能不能證,那是不容易的事情,老師也不會要求。但是老師確確實實希望你,你所學的東西能夠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生活就把你生活改善了。改善不是升官發財,得什麼?《論語》裡面所講的「不亦說乎」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真得到了。在佛法裡面講,法喜充滿,不是得到金錢,不是得到地位,得到法喜充滿。得到什麼?生活的樂趣。這種樂趣往往是無法形容的。對老師格外的感恩,遇不到老師,遇不到教誨,你哪裡會有這種快樂!所以方老師講,「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這是他把佛經哲學開講頭一天告訴我的。破除我多少年的錯誤的成見,知道佛經裡面有好東西。那個時候我以為是最高的哲學,結果得到的時候不止,超越太多了。
章嘉大師、李老師難得,現身說法,李老師做到了。他在台中收入相當可觀,他是孔子奉祀官府的主任秘書,簡任官,待遇很高。而且又兼了兩個大學的教授,所以收入很可觀,在當時那是相當富有。他把這些錢全拿來布施掉,只保留自己最低的生活費用。最低生活費用,他一天兩塊錢(台灣錢),一個月六十塊。在那個時候台灣錢跟美金的兌換,一塊美金大概要換三十多塊,將近四十塊的台幣;換句話說,他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不到美金兩塊錢。我們怎麼能不佩服?做出來給你看,不是只是說說。
老人家平常出客穿的一身中山裝,幾十年就那一套衣服。平常講經,穿長袍,中國的長袍馬褂,穿長袍。內衣都是補釘,破了再補,自己補的,不是別人替他補的。內衣補,我們知道,襪子補的,我們不知道。到他老人家往生的時候,他遺留下的這些東西一看,襪子都是補的,非常節儉。信徒也很多,就是學生多,有很多學生很富有的,送給他一些衣服。那個送衣服的人走了,轉手他就送給別人。學生裡面窮苦的很多,我也算是一個,所以我也得到他一套羊毛衣,內衣,冬天穿的。新的,人家送給老師,人家走了之後,老師送給我。
我們那時候接受老師的,以為老師很多,有多餘的。結果到以後才知道,他自己盡穿破的,盡穿補的,好的東西轉手都送人。這叫我們尊敬,這個老師在這個時代裡頭,確實找不到第二個,一生過著最節儉的生活。九十五歲不要人照顧,自己洗衣服,自己燒飯。九十六歲的時候,才勉強答應接受學生照顧,有兩個學生輪流照顧他。他要不是兩次食物中毒,我們每個人都相信他至少可以活到一百二、三十歲,你看他身體健康狀況!
兩次食物中毒,其實他也是個內行人,慈悲,一生做人就是這樣的。人家送東西給他吃,一定是當面吃給他看,讓他生歡喜心,這是老師平常這樣教我們,他自己也真做出來。哪裡曉得那個麵不乾淨!這個麵,外面買的一包一包長條的麵線,它能放那麼久不會壞,都有防腐劑,否則的話它不就壞掉了嗎?老師吃麵的時候,就已經覺得這個麵味道不對,還是吃了。他自己本身是很高明的中醫,吃完之後,回去就吃解藥,果然有效。所以第一次吃了沒事。
過了半年,又遇到這麼一樁事情,他吃完之後,再用解藥,來不及了。毒擴散了,擴散得很快,所以病了三個月。我去看他幾次,每次看他他都告訴我,外面東西不能吃,千萬不要到館子吃東西。這個話至少給我說了十遍,印象非常深刻。所以我們現在吃東西,小心謹慎,到外面吃東西的時候不能不做預防,這個預防就是解毒。現在外面的東西比從前差遠了,我在早年到香港講經,同修們常常請我,都在館子吃飯。二十年前沒問題,我第一次是一九七七年來香港講經,今年算是二十九年前。前面十年沒有問題,但是最近這個十年就不敢講了。是不是還像從前有那麼一點道德的觀念?錢要賺,不能害人。現在怎麼樣?錢要賺,死活是你,與我不相干,你說這個多可怕!
盡可能不要上館子,如果上館子,大的旅館,像五星級、四星級以上的旅館,這裡面東西是貴一點,但是比較衛生。政府管制比較嚴,因為他們的賓客許多都是來自於外國上流社會,他們在那裡吃東西,如果吃出病出來,要負責,可能還要賠償;可是一般館子就沒有這麼嚴格。老師告訴我,我也常常告訴大家,這個不能夠疏忽。人活在這個世間,第一樁大事是健康。身體不健康,你再多的財富,再高的權位,都沒用處。所以,健康也是吃出來的,疾病還是吃出來的,看你會不會吃,你懂不懂吃。
這是講到「初起信心」,離不開定慧,「乃至信終,亦不離之故,迄至自行圓滿,示成正覺,亦不離之故」,這兩句話講得好,那就是說十信,十信裡面講初信。從初發心到正等正覺,都不能離開智與慧,佛法始終不離智慧,從初發心到究竟成佛,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。中國傳統教育是以親愛的教育,父子有親,親愛的教育。佛法是智慧的教育,你看傳授三皈依,覺、正、淨,教你什麼?覺而不迷,正而不邪,淨而不染,覺正淨的教育,就是此地講的智慧的教育。
智慧落實一定是在親愛。中國人的教育,五倫八德,父子有親這是中國教育的核心。就是這個親愛發揚光大,落實在生活當中,君臣有義,義就是親;夫婦有別,別就是親;長幼有序,序就是親;朋友有信,信就是親。用在什麼身分上,換個名詞,中心、核心就是親愛。所以在八德裡面,「孝悌忠信,禮義廉恥,仁愛和平」,十二個字。這十二個字從哪裡來的?都是圍繞著親愛,都是親愛的化身。親愛是體,這十二個字是它的善巧方便,靈活運用。
佛法的智慧也就落實在這十二個字裡頭,跟儒家父子有親融合成一體。從哪裡開始?還是從父子有親開始。你看看淨業三福,我們修行指導的最高原則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第一條。你看孝親擺在第一句,第二句則是奉事師長,佛法是師道。所以佛法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沒有孝道就沒有佛法,頭一個孝養父母。能盡孝,能尊師,智慧!沒有智慧的人做不到。智慧愈大,智慧愈深,做到的愈徹底,影響力一定是廣闊深遠,這是必然的道理。從這個地方再建立佛法,所以第二句是佛法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這是佛法。第一句我們講世間法,佛法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。
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,中國傳統教育的儒家,對於孝悌忠信、尊師重道做得很不錯,做得很圓滿,這是佛法最好的基礎。佛法有這樣的基礎,它怎麼會不發揚光大?所以儒沒有了,佛就沒有;孝道沒有了,師道就沒有了,這個我們要明瞭,我們要懂得,而且要重視。佛法始終不離智慧,中國傳統教學始終不離親愛。古人也把親愛後頭續兩個字,「親愛精誠」。
「此明以佛智慧示悟眾生,欲令眾生入佛知見」,這是一切諸佛教化眾生,在佛門裡面講度化眾生終極的目標;總的目標,總的方向,就是令眾生入佛知見,這個「入」就是證得。佛知佛見是自性本具的,不是從外來的,所以你證得佛知見之後,叫做「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」。你所得的智慧,你所得的德能,你所得的相好,全是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,沒有一樣東西是外面得來的。所以歸來的沒有所得,就是完全恢復,智慧德相總恢復,就這麼回事情。所以佛有沒有教?沒有。佛有沒有覺得:我對你很好,你要知恩報恩?沒有!念頭都沒有,不要說言說。佛不居功,你要問佛做什麼?佛無作,作而無作,無作而作。幫助眾生,歡歡喜喜,快快樂樂,心裡頭痕跡都不著。所以佛不造業,如果心裡有痕跡就有業,業感,有業感後頭就有業報。你心裡頭怎麼還有?佛心裡頭沒有,事上有,理上無,相上有,性上無,統統相應了。
因果有沒有?世間人看有,自性裡頭沒有。理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,最重要的,想到我現階段是什麼程度。現階段我是凡夫,我學佛學得還不像,怎麼樣也要把他學像。有階段的,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向上提升。初學當然不像,往上提升,有個一、二分相似,愈往上去愈接近。《華嚴經》這裡講的是五十一個階級,慢慢往上提升,決定不能往下墮落,這就很好!只往上提升,不往下墜落,肯定一生成就。為什麼說學佛要那麼長的時間?那就是提升很少,一下滑,落差太大。再從這個落差提起來,往上提,非常困難。
你看在六道裡頭,三善道固然是不錯,佛常講三善道裡頭最殊勝的是人道。人道是什麼?苦多樂少,不如意事常八、九,容易覺悟,知道苦。天跟人比就不行,為什麼?天上是樂多苦少,把修行這個事情忘掉了。就好比我們世間人一樣,佛常講,「富貴學道難」。富貴人家享受慣了,覺得生活很快樂,學佛這麼苦,他不願意。他也很歡喜,甚至於也很護持,他自己不學,富貴學道難!天人富貴,人道跟天比就貧窮。貧窮受過很多苦日子,想離苦得樂,這個念頭能生得起來,天上生不起來。三惡道太苦了,好像窮人一樣,一天三餐飯都吃不飽,都要餓肚子,你叫他去學佛,他搖搖頭他不幹。這就是六道裡頭只有人道修行最方便,成就的機率最大、最多。
所以諸佛菩薩讚歎得人身之可貴,貴在哪裡?有解脫的機會,就是永脫輪迴的機會,這個要掌握。人生不長,一瞬之間就消失了,所以要在這個短短人生過程當中,自己一定要有成就,這是智慧。真正覺悟,真正回頭,像釋迦牟尼佛一樣,世緣放下,一心去辦道。教學相長,自利利他,過讀書、教學的生活,而且是義務的。義務裡面心才清淨,沒有得失,沒有好惡,以平等心跟一切眾生相處,你說這個多自在!多快樂!目標純正,幫助眾生成佛,入佛知見。
下面說,「佛知見者,文殊師利妙慧」,這給我們提示了,佛知見。「不動智佛」,不動智佛是佛自性裡面般若智慧之體,就是般若無知,我們講根本智;文殊師利的妙慧是後得智。《般若經》上常說,「般若無知」,不動智佛是無知;又說,「無所不知」,文殊菩薩妙慧是無所不知。無所不知從哪裡來的?從無知來的,唯有無知才無所不知。這兩句話的意思非常深,很難懂。一般人想像,無知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嗎?你在六道裡頭確實如此,你無知是什麼都不知道。為什麼?你沒有定,沒有慧。
他那個無知像一面鏡子一樣,照見外面一切萬物,沒有一樣東西他沒有照見。為什麼說照見?雖然照見,他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一樣不清楚,沒起心、沒動念,無知。別人要向他請教,請教,你隨問隨答,無所不知。你問什麼我就告訴你什麼,告訴你一點錯誤都沒有,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所以,無所不知是從無知來的,無知是禪定,無所不知是妙慧。在十波羅蜜裡面講,無知是般若,無所不知是方便、願、力、智,後面這個四波羅蜜。
「是凡聖等共有之」,這一句重要,太重要了。凡是六道凡夫,聖是四法界的聖人,乃至於出世間的聖人,等是平等共有,是沒有一個人沒有。「佛示凡夫,使令悟入」,佛慈悲,凡夫不知道,不知道自己有,這就很冤枉,佛在此地大慈大悲開示我們,並且幫助我們悟入。不需要我們付出任何代價,他老人家完全是義務的,我們不需要交學費,你說這個恩德多大!這段我們就講到此地,這品經後面還有一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