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七三二卷)  2007/5/7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732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無方大用」第六小段,「明四攝攝生三昧門」,這段總共有十七首偈,我們今天從第六首看起:

  【迦陵頻伽美妙音。俱枳羅等妙音聲。種種梵音皆具足。隨其心樂為說法。】

  六、七兩首是四攝法第二段愛語攝,前面一段講布施,經文雖然不長,義理、境界非常深廣,所以我們學習要細心去體會。愛語雖然只有兩首偈八句,一開頭這是講音聲的美妙,『迦陵頻伽』,我們在《彌陀經》裡面念過,極樂世界有這個鳥,佛常常提起,說這種鳥牠還沒出生,在蛋殼裡面就能夠發出美妙的音聲。在我們這個世間,佛經上講的,生產在雪山,就是喜馬拉雅山,有這種鳥,其他地方好像沒有看到,這是「迦陵頻伽」。牠叫的音聲叫人家永遠聽不厭,美妙和雅。『俱枳羅』也是鳥的名字,「俱枳羅」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也是很好的音聲,翻作好聲鳥,這個鳥叫的聲音非常好聽,跟迦陵頻伽可以說是同一類的。

  『等妙音聲』,這是用希有、珍貴的鳥叫的音聲來比喻,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與一切大眾交往,音聲也要像迦陵頻伽一樣的美妙,讓聽者永遠聽不厭、聽不倦。我想每個人都有這種願望,可是不是容易事情,為什麼?這都是果報,音聲美妙也是多生多劫言語柔軟才能得到,過去世沒有修因,這一世想學也學不像。雖然學不像,可是你要懂得原理原則,未嘗不能學習。那個原理原則是什麼?是善心,中國老祖宗跟我們講的「本性本善」,佛跟我們說的「本性本覺」。如果用我們的真心,真心流出來的音聲一定非常的美妙,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。我們現在的音聲不是從真心流露的,是從哪裡?是從煩惱習氣,煩惱習氣裡面有善有惡,那個惡是一種粗魯的音聲,讓人家聽到起反感。善心善行流出來的聲音也很好聽,也能叫人聽到生歡喜心,可是決定沒有法子跟迦陵頻伽相比,這些道理我們要懂。

  末後兩句說『種種梵音皆具足』,「梵」是指梵天,梵天在佛經裡面常常用它來表法,代表清淨;換句話說,至少是把執著,我們講三種煩惱,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執著能夠放下。梵天就不是欲界天,為什麼?有欲就不清淨。欲是欲望,我們常講,有自私自利,有貪圖名聞利養,有五欲六塵,就有貪瞋痴慢,這心不清淨。梵天這些東西清淨了,五欲六塵沒有了,跟諸位說,他不是斷掉,他是修禪定,在定中這些煩惱不起現行,所以稱梵;如果煩惱斷掉,那他就是聖人,他不是凡夫。

  諸位要曉得二十八層天,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統統是六道凡夫,不是聖人,凡聖的差別一定要曉得。為什麼他們也能做到身心清淨還不是聖人?他是定功伏住,不是斷掉,如果真的斷掉,他是聖人。他的定功失掉了,確實有失掉的一天,愈往上去定功愈深,入定的時間就愈久,到非想非非想處天,佛告訴我們,他們的定功是八萬大劫,這個時間可長了。

  我們這個世界,這個世界是什麼?小的世界是講太陽系,大的世界是講銀河系,星系在太空有成住壞空,這是佛在經上常說,現在天文學家都看到,看到世界成住壞空。往往我們看到空中的星星,有一天那個星星沒有了,不見了,壞掉了,也有看到這一塊地方沒有星星,突然有個星星亮起來,知道那個世界成了,成住壞空。世界成住壞空一次叫一個大劫,八萬大劫就是這個世界成住壞空八萬次,你就曉得他那個定功之深。

  他在定中世界成住壞空與他不相干,可是時間到了,他這個定失掉了,這個世界就現前,他還要墮落,因為他不能再上去,不能再上去就往下墮落,中國諺語所謂「爬得高,摔得重」。他從那裡一掉下來掉到哪裡?不是掉到色界天、欲界天,不是的,掉到阿鼻地獄。為什麼?那些都是修行人,以為到四空天就是佛所講的大涅槃的境界,以為他成佛了。真的他自己以為成佛,以為入大涅槃,不生不滅,到定功失去,怎麼還會有生滅?於是懷疑佛講的話不是真的,我已經證得,為什麼還會墮落?對於佛菩薩聖教生起懷疑,起了毀謗,說這不是真的,是假的,我們上當了,被佛菩薩欺騙了,這叫毀謗三寶,謗三寶的罪是阿鼻地獄,是這麼個道理。

  色界、無色界天人毀謗三寶都墮阿鼻地獄,那我們現在毀謗三寶到哪裡去?當然是阿鼻地獄,這還用得著說嗎?你要說:為什麼這麼嚴重?三寶是人天眼目,你要能夠讚歎,讚歎會影響很多人,因為你讚歎,很多人對它就相信;你毀謗,很多人對它就懷疑,這不是你個人的事情,你影響多少人。所以一個好樣子影響很多人,一個不好的樣子也影響很多人。那你就曉得,我們一個好的形象,成就自己的功德,如果一個不好的形象,那你就造三途地獄的罪業。

 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不知道,不能不小心,起心動念都在造業,你是造善業還是造惡業?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沒有夾雜、沒有懷疑,那個一念叫淨業,這個果報在極樂世界。如果你念佛有懷疑,說你不信,好像你滿相信,說你信,你信根不堅固,半信半疑,念佛的時候夾雜著妄念,所以這個效果就沒有了,完全抵消掉了。這就是古人所講的,你縱然一天念十萬聲、念二十萬聲,古大德講「喊破喉嚨也枉然」,只是阿賴耶識裡面種一個佛的種子,除這個之外,沒有效果。所以念佛不是在形式,在真心,沒有妄念就是真心,有妄念是妄心念佛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我們現在念佛的時候夾雜很多妄念怎麼辦?不要緊,念佛歸念佛,妄念歸妄念,你把這個注意力集中在佛號上,妄念起滅不要去理它,只是心專注在佛號,念上三年、五年,妄念就少了。你看祖師大德語錄裡面告訴我們,一般人念五年,功夫不錯了,真用功,萬緣放下,但是一支香裡面還會有三、五個妄念起來,很少了。一支香是多少時間?中國人燒的長香是一個半小時,普通的香是一個小時,長香一個半小時,一個半小時裡頭還有三個到五個妄念。我們現在念佛是妄念不停,跟著佛號一起起來,這就是功夫為什麼不得力。你要問這為什麼?什麼原因?你沒有放下。我常常說的,說了幾十年,頭一個要把自私自利的念頭放下,天天都想到我,我要怎樣怎樣,要名聞利養,這種念頭你怎麼能把佛念得好?佛都念不好了,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你全沒分,因為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最容易修的就是念佛,這要知道。所以名聞利養不能要,害死人,自私自利不能要,希望起心動念想別人。我們學佛的人想什麼?正法久住,弘法利生,只有這個念頭,除這個念頭之外沒有,沒有一個念頭為自己想,這一定要學。

  五欲六塵,人之所愛,人之所貪,那是三途地獄的媒介,要捨。如果不捨,你跟三惡道的緣就很濃;換句話說,將來肯定就往三惡道去了。貪瞋痴慢是自己阿賴耶識裡面的煩惱,三毒!愈淡愈好,希望一年比一年淡一點。用什麼方法?就用念佛的方法,把這些煩惱習氣念掉,這叫真念佛。一面念佛,這些煩惱習氣還會現前,那佛就白念了。你真用功,煩惱習氣一年比一年少,你的心一年比一年清淨,那你的音就接近梵音,清淨心生出來的是清淨音。所以心不清淨哪來的梵音?心不清淨哪來的美妙音?心清淨,身自然就清淨,身是發音的一個工具,音聲自然美好,所以最重要的是心清淨。這個地方都是教菩薩的,你看菩薩用四攝法攝受一切眾生,音聲美妙。

  『隨其心樂為說法』。可見得說法要契機,前面布施裡面有色相,應以什麼身得度現什麼樣的身,現身,這個地方是說法,說法也要觀機,要現前眾生心之所好,你要懂這個道理。眾生心之所好給諸位說,首先你要能肯定,一絲毫不懷疑,人性本善。雖然他現在迷失了自性,心行都不善,可是你要拿出真正善的,他會受感動,我們一般人講良心發現。良心是他的真心,因為真心本善,善跟善有感應;你以不善去誘惑他,他也有感應,跟哪個感?跟他的煩惱感應,就是跟他的妄心感應,善跟他的真心感應,統統起作用。佛菩薩幫助眾生回頭一定是用善的,不是用不善的,魔跟眾生往來都是用不善的去誘惑眾生,目標?把眾生都誘惑到惡道。所以你跟著魔走,最後的結果是餓鬼、畜生、地獄,你跟著佛走是逐漸往上提升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道,佛不會教你作惡,佛一定是幫助你修善。

  我們看清涼大師的註解,愛語攝這兩首偈,「一切愛語,謂慰喻、慶悅、勝益」,這都是佛在經上所說的,就講這三大類。第一類,你能夠安慰他,這是第一類的愛語,他遇到困難、遇到挫折,你能夠安慰他。第二,他遇到喜事,你能夠慶悅他,慶祝他,這是人情。你看看,人有時候在順境,順境的時候你慶祝他,在逆境裡面,你安慰他,這都很容易懂的。可是要常常細心觀察,言語不在多,幾句話,人家聽了心裡很歡喜、很受用。最後一個叫勝益,這就不容易,勝是什麼?殊勝,益是利益,最殊勝的利益是幫助他破迷開悟,幫助他永脫輪迴,圓成佛道,這是勝益。所以勝益是佛法,底下一首偈裡面講「八萬四千諸法門」,這是勝益,這是最難能可貴的。前面兩種世間人都有,殊勝的利益那只有佛法,佛法不接觸不知道,我們接觸了,尤其接觸了很多年,你才曉得無比殊勝。

  我心裡頭這麼多年到香港來的時候念念不忘的,一天在這裡講兩個小時不過癮,至少要講四個小時,最好是講八個小時。我現在的體力講四個小時是沒有問題,因為住在香港,道場在九龍,非常不方便。真正聽懂的,我相信你也會有這個感觸,聽少了不過癮。我知道有不少同學在網路、在衛星,一天聽八個小時、聽十個小時大有人在,樂此不疲,什麼道理?他得殊勝的利益,法喜充滿。我們學佛對於讀經、聽教還會有疲厭、還會有中斷,這是什麼原因?沒聽進去。以前李老師給我們講,他用比喻說,譬如囫圇吞棗,沒有去細嚼,不知道味道,這種人太多了。他不是真聽,他沒有聽進去,那是什麼?一面在聽一面還有妄想,不是專注。聽經跟念佛沒有兩樣,要專心,決定不能分心。

  所以我非常感激李老師,我學經教是跟他,他不准我寫筆記,為什麼?寫筆記就不能專注。換句話說,你聽的,你所真正聽到能夠悟入的,寫筆記的人頂多只有三成,你得利益只有三成,你不寫筆記,專注去聽,至少你能夠有七、八成,時間久了有什麼好處?開悟,寫筆記不會開悟,為什麼?一面聽一面忙著寫,他分心,那個不寫的人他專注,專注有悟處。你每天聽經每天有小悟,積小悟就有大悟,積大悟就有徹悟,那怎麼不歡喜?每天寫筆記的人沒有這種法喜,他那個歡喜,不錯,我今天記了很多,一個小時我記了三、四千字,他只在這上得一點法喜,那個經義、教義裡頭,教理裡頭他連邊都沾不上,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。

  李老師當年教我的時候不讓我寫筆記,告訴我專注的好處,他說你到明年,明年的境界跟今年完全不相同,提升了,你今年所記的這些東西到明年你自己看的時候,一句都用不上,你不叫浪費嗎?我想想他的話很有道理,這個筆記沒有用處。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,世間法學技術這些東西你可以去記,佛法是講靈性,最重要是叫你悟入,你不能障礙你的悟門,堵死了悟門,這個太可惜了。這些別人不會給你造成困難,困難都是自己造成的。所以聽經的時候應該怎樣?放下萬緣,縱然有工作,在聽講的時候全放下,一概不理,專心聽,才能得受用。這是講到三種愛語,三種愛語是以勝益為殊勝,真正是殊勝。再看下面第二首偈:

  【八萬四千諸法門。諸佛以此度眾生。彼亦如其差別法。隨世所宜而化度。】

  清涼大師註解裡頭我們把它先念一念再來學這首偈,他說「言種種梵音者」,他這裡舉了八種梵音,這八種梵音是佛在經上常講的,這是佛學常識,一般佛學字典裡面都查得到,我們把它念一念。第一是「最好聲,其音清雅,如迦陵鳥」,就是迦陵頻伽。「二易了聲,言辭辯了」,就是聽了很容易懂得。你看,如果說話,所謂是詞不達意,說得很多,人家聽的時候沒聽懂你究竟講的什麼,沒聽懂,這就是不了聲,所以易了聲這是梵音,聽了很容易了解。第三種「和調」,音聲和雅,調是調適,聽了之後能把我們一些煩躁化解,和調跟和雅接近。第四「柔軟」,柔軟的反面是剛強,一般以命令的音聲多半都是剛強的,別人聽了很刺耳,柔軟是勸導,而不是用命令。對人,尤其是對下屬,這個方法效果比命令要大得多。

  我在年輕的時候,那時候沒學佛,我二十六歲學佛,沒學佛那是二十六歲之前的事情,大概二十四、五歲,也有不好的習氣,常常坐在椅子上靠到背的時候把椅子腳前面兩個都翹起來。公務比較少的時候看看報紙、看看書的時候往往都是這麼坐的,像躺著,前面兩個腳翹起來。有一次我們的長官他從我後面,我沒有看到,他拍了我的肩膀。我一看是他,立刻站起來,長官進來了。他沒有責備我,他告訴我,你這個坐的姿勢很危險,一不小心摔倒,你身體受傷。這一句話我的毛病永遠改掉了,如果他是命令,把我訓一頓、罵一頓,他走了之後我還會照樣翹,不服。你就曉得柔軟語是一種勸導,他不是為椅子,他是為你身體著想,叫你生感激的心,過永遠改掉,這一生都改掉,再不會有這種姿態出現。這就是真正在高位的人他處世待人成功,自然不一樣,這個人就是過去在台灣的參謀總長彭孟緝先生。所以他做到那麼高的地位有他的道理,叫這些部下對他心悅誠服,那就是他對人和藹,我們很少聽到他對人是用命令的口吻,在我的記憶當中,沒有發現過他是這樣的,這是應當要學習的。

  第五是「不誤」,誤就是讓人聽了產生誤會,那這個言語是錯誤的,這不是梵音,梵音聽了之後,決定不會產生誤會。「不女」,這個女我們一般講娘娘腔,不會是這種情形。第七是「尊慧」,尊是尊重,慧是智慧。第八是「深遠」,他的語音、意義都相當深遠。這個深遠的意思很深,讓別人聽了,程度深的人他聽的意思深,淺的人聽到意思淺,統統得利益。這就是佛以一音而說法,眾生隨類各得解,聽眾程度不齊,深的人聽到,他領悟得深,淺的人領悟得淺,沒有一個不得利益,這是講八種梵音。

  底下講「言俱枳羅者」,枳羅者是梵語,它這個意思好像很多音聲交互在一起所發出來的,就好像我們現在所講的交響樂,我們這樣翻諸位就好懂。這兩個地方都是梵音,翻成中國,用交響樂來翻是最適當,它底下有,「此云眾音合和,微妙最勝,皆愛語」,眾音和合就是交響樂,這都是屬於愛語。底下這句,我們剛才念的,「隨其心樂為說法」,「隨心說法,應在後偈」,後偈是什麼?『八萬四千諸法門』。這八萬四千不是隨便說的,你看他喜歡哪個法門,你就給他說哪個法門,不是八萬法門一起搬出來說,不是這個意思。就如同學校,一個大學,你看開的,八萬四千門是沒有,但是一個規模大的學校裡面確實有幾千種的課程,學生?學生你的愛好,你喜歡修學哪一門功課,你專修選修幾門,四年就畢業。如果這個學校所開的這些法門你統統都要學,那麼相信你學四百年都畢不了業,為什麼?四年一個法門學畢業,再學一個科又要四年,你這個學校要是有幾百個科目,你不是四百年都畢不了業?

  佛教人也是如此,佛家比大學的科目多得太多,有八萬四千法門,我們在這裡只選一門,我們今天選的是念佛法門。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一個特別的法門,為什麼?八萬四千法門,諸位要曉得,統統要斷煩惱;見思煩惱要是不斷,你出不了六道輪迴,塵沙煩惱不斷,你出不了十法界,要真斷,不是伏斷,不是說有了定功伏,那個不算,真斷。唯獨淨土這個法門可以不必斷煩惱,叫帶業往生,我們才能做得到,斷煩惱那是我們決定做不到的,這個道理要懂。

  所以佛祖都勸我們修這個法門,尤其釋迦牟尼佛在《大集經》上等於給我們娑婆世界這個時代眾生授記,他老人家說,他滅度之後,「正法時期,戒律成就」,就是佛滅度第一個一千年,去佛還不遠,你只要持戒就能證果,所以叫戒律成就。第二個一千年持戒就不行,人的根性比不上過去,根性往下下降,怎麼辦?修定,修定還是有持戒,持戒修定能成就。所以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是漢明帝永平十年,公元六十七年,今年是公元二00七年,正式傳到中國是公元六十七年,那時候正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一千年,像法開始,正法剛剛過去,像法開始,所以禪宗在中國就無比的殊勝。因為它傳來的時候正好是像法,像法禪定成就,一千年。這一千年過去之後就是末法時期,末法一萬年,佛說「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」。現在世界上公認釋迦牟尼佛過世到現在二千五百五十年,今年是二千五百五十一年,末法時期,中國人記載的,今年是三0三五年,這差別很大,但是這我們就不管它。總而言之,中國人記載的,外國人記載的,統統都是末法。末法,我們要聽話,我們選擇淨土法門,是釋迦牟尼佛指導我們選擇的,這哪裡會有錯?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選的是淨土法門,「隨其心樂」。

  『諸佛以此度眾生,彼亦如其差別法,隨世所宜而化度』。「隨世所宜」這句是指前面一首偈,就是「隨其心樂」。八萬四千法門我們要尊重,《華嚴經》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代表八萬四千法門,用五十三位善知識所代表。我們看到善財童子參訪第一位善知識,吉祥雲比丘,修什麼法門?修念佛法門,這很重要,我們中國人常講「先入為主」,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,最後一個人普賢菩薩,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你就看到,這就是告訴我們末法時期修行,自始至終就是念佛法門。當中這些善知識是代表無量法門,代表八萬四千法門。你看看善財童子雖修的是念佛法門,對於任何一個法門尊重、禮敬,決定沒有毀謗,沒有自讚毀他。這都是佛教導我們,我們好好修這個法門,對待其他法門自己要有謙卑、謙虛,要稱讚別人,要學習這個。學習稱讚、學習敬愛,自己要學著包容、學謙虛,這就對了。

  五十三參裡面有觀世音菩薩,觀音菩薩是第二十七參,你看五十三,前面二十六,後面二十六,觀音菩薩剛好在當中,這都有意義的,他居當中。當中代表的什麼?大慈大悲,觀音表慈悲,所以佛法是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。八萬四千諸法門都是方便,核心是慈悲,觀音菩薩代表的,核心,大慈大悲,離了慈悲就不是佛法,離了慈悲不是學佛。所以學佛的人無論對待什麼人,無論對待一切萬物,我們講對畜生、對餓鬼、對一切雜神,一個慈悲心,何況對人?不同的國家,不同的族群,不同宗教信仰,不同的膚色,不同的文化,都是一個慈悲心,這就對了,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。「諸佛以此度眾生」,這就是通常講的四個根本,四攝、四悉檀、六度、普賢十願,這都是最殊勝的綱領;四個根,弟子規、感應篇、十善業、沙彌律儀,一定要從根本學起,持戒念佛,沒有一個不成就。現在時間到了,休息幾分鐘。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前面愛語兩首偈清涼大師的註解最後的兩句我們把它念一念,他引用《瑜伽師地論》上說的兩句話,「以瑜伽一切愛語,略有二種,一隨世儀軌語,二順正法教語,今開示佛說八萬法門,即順正教也」。隨世儀軌語跟順正法教語可以能夠融會貫通。這個方法古大德就做出來給我們看,在《大藏經》裡面有一本書叫《歸元鏡》,這裡面寫的是三個人的故事,都是淨土宗的,第一個是慧遠大師的故事,第二位是永明延壽大師的故事,第三位是蓮池大師的故事,都是淨土宗的祖師。用什麼方法寫的?是用劇本寫的,它是劇本,可以做為舞台表演,是屬於平劇,寫得非常好。

  所以順正法教可以隨世儀軌,可以能隨順世間,世間儀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世間的文藝表演。所以佛經能不能把它編成連續劇?可以,尤其是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用什麼方法寫?可以就用五十三參,把《華嚴經》全經的教義在五十三參裡面表演出來。這是一個大工程,也非常有意義,五十三參每一參就是一個小的單元,如果用電視劇,或者是三次到五次,最長的七次,這樣播出一個單元,五十三參也能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。把一部《華嚴經》用文藝表演的方法演出來,我相信會度更多的眾生,因為人人喜歡。課堂裡聽講課畫面都是靜止的,這是教學,表演的那是生動的,所以一定可以接引許多眾生,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。《歸元鏡》是頭一個我們從《藏經》裡面看到的劇本,古人已經帶了頭。

  在中國宗教界也有這個想法,我是在前幾個月,浙江省有些領導,是宗教界裡面的領導,組了一個團到澳洲來訪問我們淨宗學院,剛好我在那邊接待他們。他們就有這種表示,佛教對於大眾的宣傳應該是用舞台表演的方式。這是可以的,我們在大乘教裡面讀到的,甚至於可以用戲劇、用電視連續劇、用電影的手段來弘揚佛法,這就是正法教語隨世儀軌,這在經文上能找到依據。再接著看下面兩首偈,第八、第九,這兩首是同事攝,四攝法裡面,前面講了布施、講了愛語,這第三段講同事,我們把經文念一遍:

  【眾生苦樂利衰等。一切世間所作法。悉能應現同其事。以此普度諸眾生。】

  我們先看這一首,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對於同事有個簡單的說明,「物見菩薩,俯同其事,知有義利而修行故」。這幾句就是解釋什麼叫同事。你看他不是說人見菩薩,他用物,如果說用人,在六道裡面就是人道,在十法界裡面就是人法界,範圍就小。用物,六道裡面是六道都包括,十法界裡面是每個法界都包括,範圍大。物裡面包括人,譬如說動物,都包括人,但是人不能完全包括動物。所以這個字範圍就深廣無盡,可以說十法界裡面一切眾生見到菩薩應化在世間,這個世間是十法界的世間,俯同其事。這個俯是往下看,在我們世間人心目當中菩薩委屈,他本來高高在上,在一真法界,現在到我們人間來,甚至於到畜生道現畜生身,到餓鬼道現餓鬼身,到地獄道現地獄身,在哪一道現哪一種身,俯同其事,在人道,跟人道一樣的生活,一樣的工作,他要不跟我們同事就沒有辦法教化我們。

  同事當中做出種種示現,幫助我們破迷開悟,幫助我們離苦得樂,這叫同事攝。通常我在一般場合當中講同事攝我都沒有用這些經義,為什麼?用這些經義怕人家產生誤會,這一誤會,不但是正法沒有學到,全學了些邪法。所以我在通常講到同事攝的時候,我不講眾生,我不是講佛同眾生,佛菩薩同眾生,我不講這個,我講我們學佛要同佛、同菩薩,往上看,這都能講得通,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得利益。學到一定的程度,先要學菩薩,能有菩薩的智慧、能有菩薩的定功、能有菩薩的戒律,回過頭來再跟眾生同事,這就對了。沒有菩薩那樣的戒定慧你要跟眾生同事可就麻煩了。你看看現在的眾生,喜歡賭博,你能不能跟他同事?喜歡跳舞,你可不可以跟他同事?喜歡做一些為非作歹,能跟他同事嗎?這一同事就麻煩大了。

  所以佛門裡頭有兩句話說,「慈悲多禍害,方便出下流」。不是說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嗎?為什麼又慈悲多禍害,方便出下流?你沒有菩薩的本領、智慧,你去跟眾生同事。所以四攝法同事不是好修的,不像前面布施、愛語,後面講的利行,都不太容易出問題,唯獨同事,最容易出差錯。所以同事要談條件,你有沒有戒定慧,有了戒定慧,有智慧,這一批朋友喜歡賭博,你可以跟他在一起賭,賭的怎麼樣?常常都贏,沒有輸的,他佩服,然後一定向你請教,你為什麼常常賭的時候你都贏錢?你就可以告訴他智慧,智慧從哪裡來?智慧在佛法,學了佛賭博就贏錢,這是什麼?所以說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」,這是菩薩。跳舞的時候,你跳的技術比他高明多了,從哪裡學的?佛法學的。都把他引到佛門裡面來,這就是菩薩,這是菩薩與眾生同事攝,攝受他改邪歸正。你沒有這個本事你去跟他一同事,被他同去了,那就麻煩大!不是你度眾生,最後被眾生度跑掉。

  這種事情不但是現代,自古以來就有,而且例子很多。所以從前李老師跟我們講四攝法的時候,這條就很謹慎,沒有戒定慧的能力不可以。這是真正菩薩才做得到,物見菩薩,真菩薩,不是假菩薩,假菩薩所謂是「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」。特別對什麼人?特別是對講經的法師,為什麼?講經的法師接觸大眾,這一接觸大眾,別人對你恭敬,對你讚歎,對你供養,名聞利養全來了,你能不能擋得住?你要擋不住的話馬上就墮落。所以我在李老師會下學講經,老師就有一條對我特別的限制,我跟他的時候三十二歲,他告訴我,沒有滿四十歲不可以出去講經,學會了也不可以,如果你要講在家裡講。家裡就是台中蓮社跟慈光圖書館,這是老師創辦的道場,在老師的道場講,不能出去。為什麼?就怕墮在名聞利養裡頭,尤其是講經講得不錯,講得好,聽眾歡喜,就怕這個。

  蔡禮旭這幾年,年輕,講得不錯,這些現象統統都浮現出來了,楊老師把關把得很嚴,如果要沒有這個人在旁邊照顧到,我看他已經墮落了。所以我現在的教學,要不要學講經?要,在哪裡講?在攝影棚,沒有聽眾,外面人曉得不曉得你?曉得,因為網路同時播出去,曉得,你跟大眾不接觸,到自己真有定功、真有智慧,再開始接觸大眾,那就沒有問題;自己戒定慧功夫還不夠的時候最好就是在攝影棚,不接觸大眾,這安全,同時你也學會了。在從前講經,不接觸大眾到哪裡去講?練講至少也得有幾個人聽。我開始學講經的時候沒有現在這批年輕人這麼好的機會、緣分,沒有,我練講的時候,老師許可,在台中蓮友家裡講,這些蓮友都是他的學生,出不了亂子。聽眾多少?家裡面大概都是十幾、二十個人,他家裡面客廳只有那麼大,聽眾?聽眾都是蓮友,都是台中蓮社的蓮友,一個星期講一次。我們的法緣好,星期一在張三家裡講,星期二到李四家裡講,反正到你家一個星期只有一次。我們同時也可以講幾部經,在不同人的家裡面去講,這就很不容易。

  這種機緣說老實話,當年在台灣只有台中一家有,其他地方沒這種機會給你去練習。道場裡面一個星期一次,在台中蓮社,是我們學習講經的處所。我們學習的同學也很多,同學們互相觀摩,互相勉勵,共同在一起學習。那時候我們那個班,老師正式開了一個班,叫經學班,學講經,二十多個同學。現在我們這個緣比台中殊勝,我們在台中一個星期只能講一次,現在在我這個地方,你們只要有能力,你每天講一次我都贊成,我都歡喜。自己一定要用功,為什麼?要準備。所以學講經的人,不要去督促他,不要去管他,他沒有時間去想壞事,為什麼?他二十四小時頭腦都想的經,他要不想著這個,他上台就下不了台。

  而且初學的時候要寫講稿,寫口語講稿。這從前老師給我們規定的,不是寫大綱,不可以,學東西先學基本工,講經的基本工就是寫口語的講稿,在文學裡面叫口語文學,從這裡開始。口語的講稿講一個小時至少要八千字,八千字是我這種講法,我講得很慢,如果一般人講得快的話,一個小時要一萬字。那麼你的講稿,一萬字的講稿你一天寫不出來,至少要三天,三天寫出來之後你至少要修改兩遍。所以一個星期只能講一個小時,講兩個小時那你晚上要加班,講三個小時大概你晚上睡覺只能睡二、三個小時,你的體力不好的時候決定做不到,所以開頭很辛苦。

  現在跟我學,我留的這些光碟資料太多了,這給學習帶來很大的方便。我們學的時候困難,那時候連錄音機都沒有,聽老師講經全憑記憶,你沒有好的記憶力你就沒有法子學。所以在從前古時候學講經,兩個基本條件,一個是記憶,一個是理解。有很好的記憶力、很好的理解力你才有可能被選出來學習小座,就是學習講經,沒有這個條件就一點辦法都沒有。你說我聽經能夠記一半,就不行,你都不能夠學習講經。可是現在中等根性就可以,能夠記一半,或者能記三分之一,都可以,為什麼?有很多資料在這邊,你可以重複的聽,甚至於還有許多的資料已經寫成文字,對於幫助你寫講稿,那你就少操很多心。這要感激現代的這些科學儀器,使中等程度的人都有機緣學講經,在從前,非是上根沒有辦法。有這麼好的機會,今天的成就要靠什麼?要靠勤奮、要靠毅力、要靠決心,沒有學不出來的,如果自己懈怠、懶散、怕吃苦,那你就學不出來。所以只要具備一般這些條件的話,好學、勤奮、用功,一個方向精進不懈,很快就能看到效果。

  這段經文這兩首偈,第一首偈裡面就是我們常說的八風,就是八風吹不動,這是同事裡面很重要的條件。『眾生苦樂利衰』,八風裡面講了四個字,另外四個字它這裡省略掉,我們要把它補出來,有「毀、譽」,毀是毀謗,譽是榮譽;「稱、譏」,稱是稱讚,譏是諷刺,這合起來叫八風。就是在環境裡你要有能力不被誘惑,不為所動,這是最重要的條件,你跟一切眾生同事你要具備這個條件,八風吹不動。苦,逆境裡頭,你要能夠忍受得了,不會退心;樂,這是苦的反面,順境,你要不被誘惑。往往是順境的時候容易被誘惑,逆境的時候容易退心,那你就不能修同事,不能跟眾生同事,你要能夠毀譽不動,這後頭毀、譽、稱、譏,前面是苦、樂、利、衰,你能夠不動。苦、衰、毀、譏不退心,這個境界決定不放在心上,樂、利、譽、稱讚不生歡喜心,自己知道我們跟古人比太差了,所以也能夠不動心。這八個字,四個是順境,四個是逆境,順逆都不動心。

  我們在五年前離開新加坡的時候,我寫了兩句話勉勵同學,第一句是「處逆境,隨惡緣」,這個逆境、惡緣都是此地所講的苦、衰、毀、譏,很容易讓人退心,遭遇到這些苦難。我們遇到,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?沒有怨恨,業障全消。要知道,逆境是消業障,不能有一絲毫怨恨,更不可以有報復,有這個麻煩大了,結怨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。所以知道是自己的業障,也正是消業障的一個機緣,我們遇到了,都生感恩的心。第二句「處順境」,遇到的是善緣,「隨善緣」,都是好的,我們到了澳洲是這樣的,一切都順利,跟大眾相處都好,遇到的是樂、是利、是稱、是譽,我們要怎樣?不可以有貪愛的心,如果這時候生起貪愛的心就壞了,你就墮落,所以是「無貪痴」,福慧就現前,福慧就全現了。這是我們處順逆境界應該有的態度,所以都是好事情。

  你要懂得,順境裡面不起貪痴,逆境裡面不生瞋恚,統統都是幫助我們提升,都是好境界,順逆都是好境界。問題就是你會不會?如果會了,那就是經上講的,「日日是好日,時時是好時」,我就又加了兩句,「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」。毀謗我的人、羞辱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是不是好人?好人,為什麼?他消我業障。我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,心地坦然,認真反省我有沒有過失,有過失趕快改,他提醒我,我要改過,沒有?沒有是消業障,不是這一生的業障,或者是過去生中的業障,消了,所以要感恩,不可以結怨。順境,這些人護持我,很愛護我,幫助我,我要感恩他,不能有貪戀,在這上最容易起貪愛、貪戀,那就錯了,所以沒有貪戀。這個戀是愚痴,所以沒有貪痴,貪瞋痴都是在境緣上斷掉的。所以順境、逆境不會增長我的貪瞋痴,只會把貪瞋痴化解掉,那就是好境界。

  『一切世間所作法,悉能應現同其事』。自己真的能夠在這八苦裡,八苦有順境、有逆境,順境不生貪戀,逆境不生瞋恚,就可以同事,無論是順境、逆境,都可以跟他同事。沒有定慧,逆境可以跟眾生同事,他受苦受難的時候可以跟他同事,他在那裡享樂的時候不可以跟他同事,那一同就壞了。這一定要知道,跟前面不一樣,要非常小心謹慎。

  『以此普度諸眾生』。所以度眾生先度自己,度自己就是八風吹不動,我在順境裡頭能保護自己不生貪戀,在逆境裡頭能保護自己不生瞋恚,所以先度自己,然後才能幫助別人。在逆境裡面幫助別人,你可以安慰他,用愛語安慰他,用布施去成全他。布施不一定是錢財,前面講得很多,你用你的形象是布施,你用你的關懷是布施,你用你的協助去幫助他是布施,我們用我們的勞力去幫助他,內財布施,金錢財物是外財。外財有,可以,也能幫助他,沒有外財的時候,用我們的勞力、用我們的精神去支持他,人家得到安慰,在苦難當中得到安慰。有機會可以教導他,他生活有困苦,沒有謀生能力,你可以教他,一面幫助他一面教他。前面所說的方便很多,不能捨棄眾生,這個同事最重要就是不捨棄眾生,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他。要尊重當然你要學著包容,你要學著謙虛,如果你有傲慢,輕視別人,這就不行,這個你跟人接觸人家起反感,那就錯了。下面一首偈是:

  【一切世間眾苦患。深廣無涯如大海。與彼同事悉能忍。令其利益得安樂。】

  這首偈我們讀起來正是現實的寫照,現在這個世間苦難太多,我們學佛的人懂得,災難從哪裡來的?災難從惡業來的。《楞嚴經》上講得很好,貪婪所感得的是洪水。現在這個世界上,我聽說美國前副總統到處都講溫室效應,南北極的冰快速溶化,海水上升,他到處講,在全世界到處講,有很大的影響,提醒大家這是事實,現在南北極的冰溶化的速度真的是愈來愈快。我也是聽到這些報告,聽到這些訊息,我到紐西蘭南島,庫克山是南島最高的一個冰山,我去看看是真的還是假的,看了之後確實是叫人憂心,真的溶化的速度出乎我們想像之外。我大概二十五年前在加拿大我去看過一個冰河,那邊同修帶我去旅遊、去玩,在冰河冰上我們下了車,我在地上抓了一把冰,很涼,我把它丟在地上,手掌是乾的,沒有水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可是這次在庫克山,我在地上手一接觸的時候手是濕的,抓到那個冰,那個冰像什麼?像從前早年在台灣一般馬路上賣的刨冰,濕的,灑到地上之後手上統統是水,這個太可怕了,這不像是冰河的現象。所以我就自然意識到這個冰的溶化速度真的是太快,科學家估計是十年到三十年,有這麼個說法。過去我聽說是五十年到一百年,現在人家說法是十年到三十年,很可怕!

  這個事情怎麼能化解?在佛法裡是真有化解的祕訣,是可以讓這些冰停住,停止在現前階段,或者是恢復到過去這些狀況,能夠恢復到它正常的狀況,用什麼方法?只要眾生把貪心斷掉。這個事情困難。是難,也有下手之處,從哪裡下手?先勸學佛的同學,全世界學佛的同學我們概略的估計至少也有十億,學佛的同學。要是從信仰宗教的,那就更多,信仰宗教的我想是決定超過一半。如果我們大家能夠相信,把貪瞋痴放下,這個災難就緩和。人沒有貪心就沒有水災,人沒有瞋恚就沒有火災,火山爆發就沒有,人不愚痴就沒有風災,人都能夠謙虛、和睦就沒有地震。所以這些自然災害那個真正的因,佛在大乘經裡面講,貪瞋痴慢,傲慢是地震。

  經論上講得很好,「境隨心轉」,這個理論居然被日本江本勝博士從水實驗裡面做出證明,外面環境確實是跟人心有密切關係,人心善一切境界都善。所以西方極樂世界、華藏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有沒有差別?從理上講一絲毫差別都沒有。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這些天災人禍?他們的人心善,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貪瞋痴、沒有自私自利、沒有名聞利養,所以整個外面的環境都變得最美好。我們這個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?我們人心不善,現在可以說貪瞋痴慢達到飽和點,這就不得了,達到飽和點這個世界就毀滅了。毀滅是這個世界上海水,冰溶化變成海水,海水要上升科學家計算出來,要上升六十七米。現在的地圖,低於六十七米的海拔,全部被海水淹沒,這是一個災難現象。

  第二個火山爆發,海底火山爆發就變成海嘯、颶風、龍捲風這一類的,這是愚痴所感的。地震,地震裡頭最可怕的是地殼的變化,這是什麼?這是瞋恚跟傲慢造成的災難,沒有離開人心。所以我們自己要常常想到,我是不是在製造世間災難的人?如果我還有貪瞋痴慢,我天天在製造,那你要負因果責任。我能夠把貪瞋痴慢放下,對人、對事不再用這些方法,那麼我在做化解災難的工作,那是一分功德,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。所以我們看到『一切世間眾苦患』,這個苦患真的『深廣無涯如大海』。我們現在正好跟這些眾生同事,同處在這個時代,同處在這個地球,不知道,那情有可原,我們知道了,就應該自度度他,自救救他。說是我們想找一個安全地區,找不到,眾生的共業,你到哪裡去找?所以真正要找安全地區,就是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。

  這些年來我們所提倡的,這兩句話是修行的總綱領,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痴」,怎麼落實?落實在這四個根本上,這四個根本就是《弟子規》、《太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。《沙彌律儀》在家人可以讀,可以學習,這裡面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我們四攝法裡頭統統講到,前面的布施、愛語。只要把這些基礎做好了,我們真正落實弟子規、感應篇、十善業道,只要把這三個真正落實,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往生,真的,善導大師所說的「萬修萬人去」,一個都不會漏掉,為什麼念佛不能往生?你沒有根。現在學佛的人很多,講經說法的人也很多,他自己沒有這三個根,既不能自度,怎麼能度他?所以特別是在這個憂患的時代,災難的時期,我們不認真幹麻煩就大!所以這是同事攝裡頭,我們一定要知道這裡這些道理、理論,明白之後才曉得哪些可以做,哪些還要自己下功夫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