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九六九卷)  2003/3/15  澳洲淨宗學會  檔名:12-017-0969

  諸位同學,請看第二佛,「聞經悟入」,當機獲益第四句,我們還從第四句看起:

  【得增廣行輪,名普入一切剎土無邊光明清淨見。】

  這是說精進波羅蜜。在前面我們也說過一些,精進的重要,「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」。世出世法真正成就,特別是殊勝的成就,無一不是從精進得來的,所以這是千萬不能夠忽視。佛法自始至終講智慧,不但佛法如此,世法也不例外。儒家教學非常重視悟性,觀察這個學生有沒有悟性。由此可知,世出世間法沒有不重視智慧的、不重視覺悟的。因此,我們的修學,不能不知道用理智做基礎,不是感情用事。雖然是一門深入,但是淨宗裡面講的正助雙修,這個話學淨土宗的人都清楚、都明瞭,都聽得耳熟。在大乘法裡面,三十七助道品那是助修。我們今天學習淨宗,淨宗的典籍在所有宗派裡頭是最少的,原本只有三經一論。三經都不是很長的,都不是大部的,《彌陀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,就這三種,一論是《往生論》。

  在中國承傳,到清朝咸豐年間,慈禧太后大家知道,慈禧太后是咸豐的妃子。咸豐年間有一位佛門的大德魏默深居士,他把《普賢菩薩行願品》附在三經後面一起流通,淨宗就變成四經一論。諸位如果看到有這麼一個本子《淨土四經》,我見過木刻版本《淨土四經》,魏默深居士把《行願品》附在後面,變成四經一論。一直到民國初年,印光老法師他老人家把《楞嚴經.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這一部分,這一部分的經文不長,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,比《般若心經》還少,我們知道《般若心經》二百六十個字,二百四十四個字,附在四經的後面,這就變成淨土五經,我們現在學習的本子。你總要曉得,四經、五經怎麼來的。但是這些祖師大德們的作為是非常有道理,值得當時、後人讚歎。

  早在乾隆年間,彭際清居士就說過,《無量壽經》即是中本《華嚴》。為什麼?《華嚴》,大家知道在佛法裡面地位是最尊、最貴、最高的,稱之為根本法輪,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,你就曉得華嚴地位多高。《華嚴經》末後的成就,靠什麼?靠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」。再仔細看,末後「入法界品」這一品經,這一品經很難得,梵文的原本完完整整的傳到中國,貞元年間把它翻譯出來,《四十華嚴》。在這一品大經裡面,我們仔細去研究觀察,確確實實普賢菩薩念佛求生淨土,文殊菩薩也是念佛求生淨土。文殊最得意的弟子,善財,善財當然是念佛求生淨土!經文是不是這樣的?果然沒錯。善財頭一個參訪的吉祥雲比丘,吉祥雲比丘修的是念佛法門。他修的方法,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「般舟三昧」,專念阿彌陀佛。不睡、不坐,不可以坐下來,不可以躺著睡,只可以站,只可以走動,般舟三昧一期九十天,你們想想這是不是「一向專念」。這從《無量壽經》上來的,「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」。吉祥雲比丘表演給善財童子看,教導善財童子,善財童子明白了,學會了。

  五十三參當中,還有五十一參,那是什麼?那是日常生活、工作、應酬,從早到晚你接觸社會上男女老少各行各業,這就是五十三參去掉頭尾,當中的五十一參,你什麼都可以看,什麼都可以聽,什麼都可以接觸,不離念佛,高明到極處。你看看吉祥雲教善財童子念佛,他講了二十一門,二十一種念佛,這二十一種把佛法裡所有一切法門統統都包括了,沒有一門不是念佛法門。念的是什麼佛?自性佛。阿彌陀佛就是自性佛的佛號,與一切法門都不違背。

  《華嚴經》上講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深很深。最後一參這很重要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所以我們從整個四十卷經來看,恍然大悟!彭際清居士給我們這個啟示,仔細看,是沒錯。所以他說《無量壽經》就是中本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就是大本《無量壽經》。《華嚴》最後的歸宿歸《無量壽》,歸西方極樂世界彌陀淨土。所以彭居士告訴我們的,《華嚴》、《無量壽》、《阿彌陀經》,這三種是一部經,只是廣略不同。《華嚴經》講得多、講得詳細,是廣說,《阿彌陀經》是略說。只有廣略不同,這個裡頭義理淺深、廣大沒有兩樣。話說得好,一點都不錯。

  我們明白了,我們專修五經一論,如果你的根性很利,你能夠受持這六種,好!如果不是上根利智,這六種東西受持有困難,不要緊,六種東西選一種就行,你喜歡哪一種,你選一種就能成就。蓮池大師選《阿彌陀經》,做了一部《疏鈔》,博大精深。那個《疏鈔》,諸位仔細一看,真的是小《華嚴》,確確實實是華嚴境界。蕅益大師一生真正得利之處,也是這一部《阿彌陀經》,他做了《要解》。民國年間,印光大師對《要解》的讚歎說:即使是古佛再來,給《彌陀經》做一個要解,也不能超過其上。我們曉得,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,大勢至菩薩對這個註解這樣讚歎,那麼做註解的這個人是什麼人?我們一定會聯想到,他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,肯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,否則的話做不出來。

  這些祖師大德為什麼不提倡《無量壽經》,那就是梅光羲居士在夏老會集本前面序文裡面,講得很清楚、很透徹:《無量壽經》的版本太多。原譯本在中國,從漢朝到宋朝八百年間,《無量壽經》出現十二種不同的譯本,所以古德講翻譯最多,來到中國最早。安世高曾經翻譯過《無量壽經》,但是這個本子失傳了,在古代藏經目錄裡頭有。這十二種本子,到現在只有五種,有七種失傳了。這五種版本,裡面的出入很大,不好讀。不要說在古代,我學佛那個時候,五十年前,我在台灣學佛那個時候,佛經買不到,數量很少很少。我學佛,在台灣好像只有三家書店有佛經賣,數量、種類很少。在台北,朱鏡宙老居士有一個台灣印經處,在台中有個瑞成書局,台南有個慶方書局,台灣就這三家印佛經,它印佛經是附帶的,不是專門印佛經的。

  所以我們要想看佛經,只有到寺廟借《大藏經》來手抄,我還抄過好幾部。不像現在,現在印刷術進步,照相影印,成本降低了,真的,印得又好又便宜。所以現在經書流通量很大,這是現代人的福報。我們初學佛的時候很苦很苦,找到一部佛經,如獲至寶,會尊重。現在人,印太多,印得這麼好,沒有人尊重,現在人真的是有福不會享。在那個年代,什麼人敢想擁有一部《大藏經》,沒有人敢做這個夢。現在《大藏經》太多太多,太普遍了。普通人家裡面都可以收藏一部《大藏經》。

  今天我們講到精進,所以我們才選擇《無量壽經》夏老的會集本。這個選擇,當然一方面是這個本子確實令人生歡喜心。但是真正的原因是老師的傳承,這個有使命,不能夠不認真努力來學習這部經、弘揚這部經,這是正修。正助雙修,助道品是什麼?佛在經上講的是個原則,三十七助道品: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,八聖道。名目大家都能夠記得,怎麼樣真正把它落實,來幫助我們一門深入?三十七道品,圓滿的包含一切經。諸位要是看看天台大師註釋,你就明白了。你看四念處,天台大師講四念處,他用四教來講,藏、通、別、圓;藏教的四念處,通教的四念處,別教、圓教的四念處,名稱相同,境界不一樣。我們這才了解,三十七道品含一切法。

  我們學佛實實在在講已經太晚了,真正學習的年齡過了。年輕的時候懵懂無知,又沒有善知識認真來督導,沒人管。自己隨著興趣,學那麼一點皮毛,常識。真正什麼叫佛法?不知道。經典意思太深太廣,就是連註解都不容易看懂。我是幸虧遇到章嘉大師、李炳南老居士,這真正是一代的大善知識,得他們的教導、指引,少走不少冤枉路。所以這些年來,淨宗學會成立,我們選擇了幾種書,做為什麼?助修,助道品。正助雙修,以正修為主,以助道品來幫助正修。助道品裡面,我們第一部選擇的是《了凡四訓》。這個小冊子,印光大師一生極力的提倡。什麼原因?現在人不讀古書,用一般世間人的說法,國文程度大幅度的下降,淺顯的文言文都沒有能力去讀誦,文字上發生了障礙。了凡先生是明朝人,他的家庭四訓還是用文言文寫的,但是他裡面寫的東西,很多是些故事,內容是講因果報應。印光大師知道現在人不讀古書,不懂得因果的道理,不知道因果事實的真相,特別提倡這門功課。

  諸位要曉得,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,顯教密教,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。《華嚴經》五周因果,《法華經》一乘因果,離開因果就沒有佛法了,佛拿什麼來教化眾生?所以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真正成就的人,他的基礎是什麼?「深信因果,嚴持戒律」。這八個字是佛法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無論修學哪個宗派,這是根本的根本。因此我們的助道要著眼在這個地方。我們用《了凡四訓》,從這個地方奠定深信因果。如何嚴持戒律?戒律一般人聽到都很害怕。印光大師有智慧,有善巧方便,用現在的話來說,是非常高明的手段。他不用佛家的東西,他用道教的《感應篇》,用《安士全書》,《安士全書》前面一半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,他用這個東西來教人深信因果。所以這三部書,他老人家一生極力提倡,到處勸人。這三部書所說的就是「深信因果,嚴持戒律」,佛法的根紮下去了。

  我這麼多年來,是遵守印光大師的指導,這些書我都講過,講過好幾遍。學佛之後,佛也要從小乘再進入大乘,戒經裡面佛說「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不能躐等。我學佛,李老師教導我啟蒙的經典是小乘經,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。我跟他老人家學了十幾部小乘經,十幾部是旁聽。因為那時候他開個經學班,我們有二十多個學生,每一個人學一部經,學習的時候大家在一起,但是你自己所學的是你主修的,別人所學的,他們在那裡講解可以聽。

  我自己主修的是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、《十善業道經》,十善業道通大小乘,這些都是助道品。老師還鼓勵我們,要重視儒家的教學,所以我選擇「四書」。四書分量不大,如果沒有能力學習,你學習一種,學《論語》。如果有能力,最好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要學。《大學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在四書裡面,差不多在分量上講是一半,《孟子》分量大,獨佔一半。這個書如果好好的念,確實可以成為修學大乘的一個基礎,因為它能夠代替小乘,比小乘境界還要高,心量還要大。所以中國過去無論是在家出家,這些學佛有成就的,都是儒家、道家的底子好,奠定的基礎。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,選擇這些做助道品。這兩年我們到澳洲來,有了這麼一個學院,大家在一起學習。深深感到,我們年輕的時候,家裡面老人沒教導我們,長大在學校念書,老師也沒有教導我們,不懂得做人。這個事情不是小事,從前李老師常講:人都不會做,你怎麼能作佛?作佛是從做人做起來的。

  做人最根本的教學,儒家的《弟子規》。《弟子規》是節錄儒家古聖先賢對於兒童的教導,那個書也是個會集本,文字不多。這個小冊子在我們佛法的教理行果上來說,它是屬於行經。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,要做到!清涼大師在這個註解裡頭,「無剎不入,無法不照,無見不淨」,這幾句話要用在《弟子規》上,很恰當。《弟子規》講什麼?就是講的規矩。「無剎不入」,用我們今天來說,一切眾生聚會的場所,你懂得禮節,你會做人。你到達這一個團體,都會受人歡迎。「無法不照」,你有智慧,你有能力,樣樣明瞭,樣樣清楚,不迷惑顛倒。「無見不淨」,這一句就深了,「見」是什麼?你的思想見解。「淨」是不被染污。內不會被煩惱習氣染污,外不會被境緣染污。這不是初學的,初學學規矩,是將來入這個境界的根由。

  這些善知識應化在世間,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,他為什麼能夠不染?用現在的話說,為什麼他不會受外面風氣影響,不會被誘惑。什麼原因?小時候培養的根基培得厚,他所學的都是好的,都是善的,善良的。縱然遇到這一切不善,他的善有根,不會動搖,不會被誘惑,這個根是從小培養成的,才有這個力量。我們想想看,現在社會的誘惑,名聞利養的誘惑,五欲六塵的誘惑,財色名食睡的誘惑,幾個人在這個大環境裡頭能夠不動心?能夠真正禁得起考驗,不會被誘惑?太少了。不是沒有,確實是太少了。我所遇到的,最明顯的,李炳南老居士不受誘惑。我以前在家,抗戰期間讀書在貴州國立第三中學,我們的校長周邦道先生,一生不受誘惑,五欲六塵不動心!他不會起心動念。什麼原因?根厚!現在人難了,太難太難了。哪一個能夠禁得起誘惑?禁得起誘惑,才能有成就,禁不起誘惑,沒有不被淘汰的。我們能知道嗎?

  所以,菩薩在此地修行,你看看第一句「得清淨智」,真正能夠徹底放下,身心清淨。第二句「得離垢」,嚴持戒律,遠離一切惡業。第三句成就忍辱。到第四句講精進,『增廣行輪』。註解裡頭說得好,「增廣種行」(這個增廣應當是大眾的「眾」,眾多的眾,但是用這個「種」,也有經本上用這個字,不能算是錯字,但是沒有「眾多」的意思好,「增廣眾行」),這是就「地」的意思來解釋的。「以諸道品,燒無盡惑,成無邊光」,燒是比喻,從這個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助道品的功力,它能夠把無量無邊的煩惱消除。佛在經典上常常講,煩惱就好比是柴火,許許多多堆在那邊,智慧像是火,一把火,燃著之後就把煩惱薪統統燒光了。這個比喻也很有味道。你在那裡攢積,攢積了一大堆的煩惱,怎麼辦?一把火把它燒掉了。智慧是火,把煩惱轉變成光明,那些柴火燒著了,不就放光了,都變成光明。這也是佛法裡面常講的「轉煩惱為菩提」,有這個意思。說明助道品我們不能夠疏忽。

  一切眾生,修行證果,證道當然非常重要,那是你的目標,是你的方向;你有目標、有方向,你怎麼樣能夠到達,助道品產生的作用就大了!在整個大乘教學裡面,《華嚴經》常常講主伴圓融。哪一個是主?佛法沒有定法,佛法是平等法,任何一法都可以作主,任何一法也可以作伴,伴就是助道。可以作主修,也可以作助修。我們以《無量壽經》為主,《華嚴經》是伴,《法華經》是伴,所有一切經都是助道,幫助《無量壽經》。如果是以《華嚴經》為主,所有一切經都是伴,都是助修。你懂得這個意思,八萬四千法門,門門都可以作主,門門也是助修。

  這是佛法教學開明之處,真正了不起,所以佛法是平等法。像我們開會一樣,參加開會這些人,人人都可以做主席,人人也是聽眾。所以他不是獨一,不是專主,他是任一,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作主,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做為主修的。助修可以選擇,主修定在這一門上,不能時時改變。助修的經典,不必花很多的功夫在上面,主修的這部經典,全心全力要用在這個法門上,才能成就。精進要靠好的幫助,確確實實,你看我們學《無量壽經》,現在我們在這裡講《華嚴》,《華嚴》幫助《無量壽》!我們在《華嚴經》真正得到了很大的幫助,把我們的境界,在《無量壽經》裡面的境界大幅度的提升,真的是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第五句,這是當機。實在講是大眾,大眾都是當機者,他們得的利益,第五種:

  【得趣向行輪,名離垢福德雲光明幢。】

  他所得的也都有一個名稱,所得的是「法」。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講,「趣向諸行,能入俗也,禪度增故,性能離垢,涉俗化物,成福德雲,不迷實理,為光明幢」,註得非常好,言簡意賅。這個要配十地,這是第五地。前面四地得「增廣行輪」,焰慧地,火焰一樣,那是智慧出來了。這是精進生智慧,燒煩惱薪。再進一步得禪定,所以諸位要曉得,忍辱是禪定的前方便,沒有忍是決定不能得定的,沒有定是決定不能開智慧的。

  所以世尊在《般若經》上,講六波羅蜜,或者講十波羅蜜,特別強調布施跟忍辱。布施是放得下,忍辱是真能成就,你所修的功德不至於漏失掉。所以不能忍的人,佛經上常講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。我們也常聽佛家講「火燒功德林」。功德像森林一樣,好不容易培養成,一把火燒盡了。所以修功德非常非常困難,福德能修、能積,功德不能。所以,你要自己以為你有多大的功德,你就好好反省一下,什麼時候到現在沒發脾氣,沒有瞋恚的念頭。你有瞋恚的念頭,有嫉妒的念頭,那都是火,把你的功德燒掉了。人一定要修到心平氣和,無論在什麼境緣當中,都不會動瞋恚心,都沒有絲毫嫉妒心,這個功德保住了,積功累德!積功累德要靠忍辱。忍辱加上精進,禪定就現前。這是五地,難勝地,我們常講難能他能,難斷的能斷,難化的他能化。為什麼?禪定功深。

  由此可知,古時候講經說法,弘法教學,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?在這裡我們看到了,他所具備的條件是「禪定」。為什麼?你有定功,你能夠「趣向諸行」,趣向諸行是什麼?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,每一個善知識他們修學的法門都不一樣,你都可以去看,都可以去聽,都可以去接觸。增長你的智慧,你會不會動心?不會動心。一動心,你就亂了、就壞了,看到這個也想學,那個也想學,到最後你一事無成。所以什麼時候才能出去參學?你得有這個條件才行。把你所看的、所聽的、所接觸的,統統回歸到自己主修的法門。因為一切見聞所知,都是我主修這個法門的助緣。我修的這個法門,怎樣活用在生活當中,怎樣活用在教學,活用在處事待人接物,要靠助道品。善財童子主修的,我們知道是念佛法門,那五十三參是助道品,就是「趣向諸行,能入俗也」。他只會增長他的定慧,他不會散亂,不會看到這個也想學,那個也不錯。你自己主見沒有了,那還會有什麼成就!

  我們現在學念佛法門,看到參禪的,不錯,禪好;看到持咒學密的,密也不錯;看到講經教的,經教也好,樣樣都想學,樣樣都不能成功。這就錯了,這沒有條件參學。在古時候,老師不讓你離開,你不能出師,現在人講畢業,你畢不了業。什麼時候畢業?得定就畢業了。定是根本智,定能開慧;參學是得後得智。你沒有根本智,你就決定沒有後得智。你在外面參學,所得到的是什麼?是一大堆的妄想分別執著。實在講破壞你修行的功夫,它不是成就。古人參學的條件要得定,不但要得定,還要開慧。你看看大乘經上講的條件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,你才有資格出去參學,明心見性!你能夠入俗,入俗就是教化眾生,世間五欲六塵不動心了,可以跟大家和光同塵,而絲毫不沾染,這是定慧起作用;定慧活活潑潑。這樣的善知識,他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,都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,這就是入俗。大乘教上,佛常教菩薩,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那是菩薩!他在那個地方,叫一切眾生生煩惱,那不是菩薩,那是魔。魔令一切眾生生煩惱,菩薩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這個道理不能不懂。

  所以從前李老師教導我們,我們是初學,學講經、學弘法。他常常教誡我們,教導學生,無論在什麼狀況之下,決定不能叫眾生生煩惱。他舉一個例子,這個例子是最常見的,化緣,不可以!講經的道場,如果有人在化緣,聽眾下一次不敢來了,嚇跑了。到那個地方去,到那個地方要錢的。所以講堂、講經的場所,絕對沒有化緣的;只有結緣,沒有化緣的。我們聽得耳熟,聽得太多。決定不能給眾生有任何或者是精神上,或者是形式上的壓力,不可以。你一定要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。對於道場,布施供養是隨意的,不能帶絲毫勉強,不可以勸導,也不可以用方法來引誘,那個都是罪過。他學習真正得法喜,像此地這個大眾,見佛聞法他真得這麼多好處,他得好處自自然然生起報恩的心,報恩當然一定有布施、有供養。布施供養可以接受。但是你要曉得,可以接受,不可以享受,你要一享受,很容易迷惑。特別是我們沒有很深的定功,常常會迷失!

  這一迷失趕緊覺悟,趕緊回頭。怎麼覺悟,怎麼回頭?天天講經有好處。所以像我們這種根性的人,不能離開經教,經教天天在提醒我們。一迷了,一看到經文,覺悟了,就回頭了,心、妄念收回來。不像這經上講的這些菩薩,他們真的是得禪定了,他們入眾,妄念不會起來,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是斷盡了。世緣裡頭,什麼樣的誘惑他們都不會動心,成功的人。所以我們要問問自己,我們還會動心嗎?接觸外面境界,跟自己意思相合的就起貪心,貪愛、貪戀,就會起這個念頭;不合自己意思,就會生瞋恚、厭離。統統生煩惱!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什麼?生煩惱,不是生智慧。所以我們看看這些人,見像、聞法,他們得禪定、得智慧,他不生煩惱。這就是給我們的啟示,就是提醒我們自己,我們在塵緣裡面,能不能像這些人一樣,記住佛祖的教誨,體會得宇宙人生的真相。讓我們起心動念,都能跟性德相應,遠離煩惱習氣。

  「趣向諸行」,就是今天講的參學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有條件、有能力入俗了。為什麼?「禪度增故」,他的禪定功夫提升了。「性能離垢」,你看這不是造作的,自自然然的。「垢」是煩惱習氣,「性」是性德,能離一切染污,能離一切誘惑。如果還不能(老實說我們見到很多,聽到很多,從前李老師也給我們講很多),定慧沒有功夫,年輕弘法利生,沒多久,聽說什麼?被在家信徒度去了,還俗了。不是現在多,古時候也有,比現在少,少的原因我們能體會到。古時候,師父管得很嚴,《三字經》上講的「教不嚴,師之惰」,師父管得嚴。現在,現在提倡的是民主自由開放,現在人講人權。換句話說,師父不能管,你要管,侵犯人權,你有罪。在從前,管的時候他有功勞、有功德。現在管了就變成有罪,你說糟不糟糕!變成父母不能管兒女,老師不能管學生。現在是這樣一個社會,我們要曉得。

  所以幫助大眾,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講經。用經典勉勵自己,同時勸導有緣。有緣是什麼?他聽了歡喜,他能接受,有緣。他聽了不歡喜,不能接受,掉頭就走了。我們學經教的人都知道,你看《內典講座之研究》裡面,最重要的觀機,觀機就是你要了解現前社會的狀況。也要知道過去社會的狀況,你也能夠判斷未來社會的狀況。然後我們自己應當採取什麼樣的心態,自然就如理如法!成就自己,幫助眾生。有緣的眾生,這善根深厚的,他在一生就能得度。無緣的眾生,實在講也幫助了,為什麼?他聽一句,他看個佛像,「一歷耳根,永為道種」,阿賴耶識裡頭種了佛的種子。由此可知,有緣、無緣統統都有利益,利益的淺深不相同。利益深的,善根厚的,報在這一生,這一生就成就了。善根淺薄的,報在來生後世,這一生不得利益。這個道理我們要懂,所以「性能離垢」,這一句好。但是,好是好,我們的心性沒顯出來,所以這八個字,我們非常羨慕、非常嚮往,我們都沒有。

  「禪」是外不著相,「定」是內不動心。我們想像自己,我們外還著相,內還動心,「禪」沒有。我們今天『離垢』,靠什麼?真的只有一個方法「嚴持戒律」。自己甘心情願接受佛陀的約束,只有這個辦法。佛教給我們不能做的,我們決定不做。佛教導我們不能夠想的,我們決定不想。只有這個辦法,才能離垢。心性沒有露出來。所以他這個境界,是法身菩薩的境界,九法界眾生沒有明心見性,就不是這個境界,這是明心見性的境界。

  由此可知,我們不持戒怎麼行?持戒,嚴持戒律,就與性德相應。性能離垢!嚴持戒律與它相應。明白這個道理,你才歡喜戒律。你不會以為:戒律很難持,戒律對我產生很大的約束,很大的不便。你不會有這個念頭。為什麼?因為你了解,戒律是性德。所以,持戒能見性,釋迦牟尼佛說的,「正法時期,戒律成就」,持戒就能明心見性。為什麼?他真持。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決定不違背戒律,這樣的訓練,慢慢他心定了,定生智慧,開悟了。那個很快。「像法時期,禪定成就」,佛法是像法時期傳到中國來的,所以中國這一千多年來禪風很盛,跟釋迦牟尼佛講的相應。佛滅度之後一千年,佛法傳到中國,他頭一個一千年,正法成就,第二個一千年,像法成就。所以參禪能開悟,持戒不能開悟。人的根性慢慢變鈍了,變愚了。

  末法時期,這再過一千年,我們現在這是末法時期,佛滅度之後兩千年,末法時期,禪定也不能成就了。過去倓虛法師說過,早年黃念祖老居士跟我講過,他講得非常肯定:往後(說這個話大概十年前)修禪、修密都不能成就了。那就是釋迦牟尼佛說「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」。唯一能成就的,帶業往生。這些話都是佛在《大集經》裡面講的。我們要知道自己的根性,要知道自己生在什麼時代,釋迦牟尼佛末法的時代。佛既然這樣說了,「末法時期,淨土成就」,我們老老實實的就修淨土教,遵從世尊的教誨。印光大師教導我們「信願持名,求生淨土」,正修!他還有兩句助修,助修他沒有用佛法的句子、言語,他用儒家的,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」,他用這個做助修。我的老師李炳南,他是印光大師的學生,他受印光大師教誨很深。所以在台灣將近四十年,他所修的、所弘的、所教的,儒佛並重,「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」,這八個字好。果然能夠依教奉行,「信願念佛,求生淨土」,靠得住。縱然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不可思議的成就。這個道理跟事實真相,我們必須要搞清楚、搞明白,決心才能下得去。

  這個經上講的,「涉俗化物,成福德雲」,教化眾生,你一定要跟眾生打成一片。涉俗,就是跟世俗融合成一片,化是教化,物是人物。你看他不是「化人」,他是「化物」,物裡面包括一切有情眾生,我們常講六道眾生、九法界眾生,這個物就包括了。在佛菩薩境界裡面,九法界都是俗,在阿羅漢心目當中,六道是俗。我們曉得這是《大方廣佛華嚴》的境界,法身菩薩的境界,九法界都是俗。他在九法界裡頭現身,應化現身,這是涉俗。跟九法界的眾生融成一片,你不跟他打成一片,你怎麼能夠教他?

  所以在古時候,在中國大陸,你很容易看到,修行的道場建在深山裡面。自修,你自己容易成就,遠離誘惑,用意在此地,不受塵俗的影響,距離城市遠遠的。但是每一家道場在城市裡頭都有下院、有講堂,那是什麼?那是教化眾生的。法師在山上修行、學道,到都市裡頭講經、教學,講完之後趕緊就回去,怕被誘惑,怕被染污。所以老和尚用心良苦,照顧很周到。派你去講經,講完了趕緊回來。年輕法師出去講經,絕對不是一個人,至少是兩個人,都是防範,怕自己定慧不夠。到學成了,定慧能夠招架得住那些誘惑,這才能夠除一切的約束,塵緣當中去教化眾生,成就福德雲。

  這佛門常講修福修慧,福慧雙修,在哪裡修?塵緣裡面去修;塵是塵俗,緣就是指的一切有情眾生。跟他們在一起,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提了個綱領,「歷事練心」!如果不通過這些事相,你怎麼知道你有定慧。所以參訪的,你看五十三參裡面,男女老少各行各業,有帝王大臣,也有許許多多的宗教。我們在經裡面讀到的,勝熱婆羅門,婆羅門教就是現代的印度教,遍行外道。這都是屬於世間一些宗教界的領袖,宗教界的傳教師。

  所以在《華嚴經》上看的,這是多元文化。你去參學,你「涉俗化物」,不分國界,不分種族,不分宗教,不分行業,也不分男女老少,哪個地方有緣哪裡去。什麼是緣?有人啟請,哪個地方請你,哪裡都可以去。不同宗教的請你也可以去,不同族群、不同國家都可以去,哪個行業啟請,你也可以去,真的是沒有罣礙,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。何以能夠入無障礙的法界?有甚深的禪定,有廣大智慧,他在境界裡頭他不迷,他不亂。有定就不亂,有慧就不迷,所以成就自己的福德,「成」就是提升,後頭的「雲」,雲就是不執著,那是真實圓滿的成就。

  「不迷實理,為光明幢」,實理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講的真理,宇宙人生的真相。他對於宇宙人生的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教化眾生,自他都得利益。自己境界不斷向上提升,聽經聞法的人,慢慢的醒悟過來。利根的大徹大悟,中根的也有悟處,下根的雖然不能夠悟,多少也受感動。所以佛教學,目的是有三個,對上根的,目標幫助他轉凡成聖;對中等根性的人,幫助他轉迷為悟;對下根人,幫助他轉惡為善。你看看,這個教學目標多麼的好!因此無論是什麼樣根性的人,你見到佛菩薩,見到善知識,沒有不得利益的。得利益是肯定的,但是得利益的大小、多少,各個人不相同。

  清涼大師註解末後這一句話「為光明幢」,這『光明幢』是經文裡頭的。他得的這個「法」,名字叫「離垢福德雲光明幢」。「福德」是福,「光明」是慧。得智慧、得福德,怎麼得來的?前面兩個字千萬不能忘記,「離垢」。「離垢」簡單的來說,我們用《華嚴經》的說法,妄想分別執著。離妄想分別執著,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肯定得智慧、得福德。你工作裡面也得福智。處事待人接物,六根接觸六塵之處,決定沒有剎那際空過的,然後你才曉得,什麼叫做福慧雙修,福慧雙修怎麼個修法!

  看看這些大菩薩們,我們雖然學不到,但是看多了,不知不覺受他的影響。沒有意思想去學,但是自自然然染上這個氣氛,這是個好的氣氛,好學的氣氛。接觸的時間久了,聽得多,看得多了,慢慢自自然然就明瞭。明瞭,慧開了。慧開了之後,你自然就修福。所以修福,真實的福德,沒有智慧不會修!把煩惱當作福德,把惡業當作福德,那是沒有智慧。有真智慧的人,他才認識什麼是福,什麼是德,自自然然他去修,不帶一絲毫勉強,那才叫德。

  所以,遠離世出世間一切誘惑比什麼都重要,這是禪的意思。你看看世尊教導須菩提尊者,須菩提是何等人物,佛教他出去教化眾生,要記住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。這個話是教須菩提的,當然我們清楚,佛講給須菩提聽,也就是講給我們聽。須菩提是當機者,如果我們自己能發心,當仁不讓:須菩提在般若會上是我的代表,佛教他就是教我,我直下承當。這就對了!千萬不要以為:這個話是釋迦牟尼佛對須菩提講的,不是對我講的。你不敢當,那你就得不到法益。

  這些人真正了不起,他們跟大威光童子去參訪佛陀,聽佛陀講經說法,他敢當!所以「當機獲益」。「當」是個關鍵的字眼。我們接觸佛法,最重要的,我要「敢當」,當然我就會得利益。敢當是什麼?佛在這個經本裡頭,字字句句為我說的,我生感恩的心,我要生報恩的心。感恩報恩怎麼落實?依教奉行。你看這裡當機得這麼多利益,我們讀這個經,也要隨著這個經文獲得利益,利益不斷把自己向上提升,得清淨智,得離垢地,得忍辱、得精進、得禪定。用在哪些地方?都用在日常生活當中。

  如果說你得了,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老樣子,你什麼也沒得。你要得了,日常生活當中你的心態變了,你從前不是這個樣子,現在不一樣了,你真得了。從前隨順煩惱,現在隨順經論教誨,你看看,完全不相同。從前處事待人接物,我怎麼樣想那是標準,現在我把我的想法放下,經論教誨為標準,這是你真得到了。所以,得到不是說我能信、我能解,要能行才真正得到。能行、能證,到能證,那算是圓滿的得到了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