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一二五卷) 2003/10/1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:12-017-1125
諸位同學,請看四聖諦品,鄰次十界第六段,東南方饒益世界,苦聖諦第六句看起:
【或名流轉。】
『流轉』,顧名思義它是不能夠止住的,像流水一樣,這也是苦,苦聖諦的名稱。在經教裡面,一般說得最普遍的,稱為輪迴。這是講六道十法界的現象是剎那剎那不住,一般凡夫粗心大意,不知道事實真相,以為現前依正莊嚴都是實在的,都是真實的。雖然知道它變化,知道有情眾生有生老病死,生老病死在流轉;無情的眾生有生住異滅,也是在流轉;講到世界,這世界有成住壞空,還是在流轉,流轉的速度,我們總感覺是很緩慢的。人到什麼時候才覺悟這個現象?大概是進入到晚年,一般講五十歲之後開始有這個感觸,六十、七十這個感觸就相當深刻,可以說四十之前沒有感觸。這些說明我們的警覺性不夠。對於植物的看法,雖然常常看到花開花落,觸景傷情,也是在中年之後;年輕的時候,這個現象也不容易覺察到。古今不相同,古人感覺比我們靈敏,現在好像愈來愈遲鈍,真的是迷於科幻,對於世界的成住壞空,你就更不容易觀察到。
我童年的時候、青少年的時候在中國大陸,那個時候抗戰時期,第二次世界大戰。這一轉眼,中國人講一甲子,六十年過去了。六十年前,我在中國大陸走了不少地方。這六十年之後,再回到中國大陸去看,這才體會到古人所講的滄海桑田,佛經裡面講的成住壞空,才體會到。我童年的印象,現在到故鄉去看都看不到了。兒童的時候(六、七歲)我們村莊對面有一個湖叫白湖,以前地圖上都有。白湖距離我們的村莊大概只有兩里路,兩里就是現在講的一公里,很近,那個湖邊是我們常常去遊玩的地方,去玩水,去撿貝殼,去撈小魚。現在回去之後,湖沒有了,乾了,這給我們感觸非常深,流轉。
佛告訴我們事實真相,這個流轉是剎那生滅,念念不住,這個不住就是它不會停在那裡,這個相是苦相。所以我在講經的時候曾經講過許多遍,人到這個世間來,可以說第一精進,永遠不懈怠,一分一秒都不停,從生下來就是一個方向、一個目標,墳墓。一天一天接近,一分鐘一分鐘的接近,一秒鐘一秒鐘的接近,它絕不停止。想到這個地方,人有什麼意思?幹其他的事情,他可以緩慢,可以停留,可以不幹,這個事情不能不幹。這個現象,你要是參透,你就曉得覺悟的人說,人生苦短。
這個問題,在早年被釋迦牟尼佛看出來,這是很不容易,釋迦牟尼佛在童年的時代,十幾歲他就覺悟。覺悟之後,你看他所表演的,就存心要解決這個問題,這個問題是佛法裡面講的「生死事大」,他要解決這個問題。真的,這個問題確確實實被他找到,被他發現,流轉裡面有不流轉,動中裡頭有不動;流轉是現象,不流轉是法性。這個意思還不好懂,我們舉個比喻來說,像我們現在看電視,電視裡面畫面是動的、是流轉的,但是電視的螢光幕是不動的,它是不流轉的,畫面怎麼樣動,它如如不動。這個畫面,螢光幕是能現,畫面是所現,能現的不動,所現的剎那生滅。我們如果用這樣的心態來看電視,你會開悟。你在這一樁事情裡面,你看到法相,你看到法性。一樁事情你明白,樣樣都明白。一個法門通達,一切法門都通。佛經上講,一經通一切經都通達。哪一部經?任何一部經都一樣。佛給我們說,在現象裡頭,任何一個現象都行,只要一個現象你通達明白,一切都明白。現代人幾乎每天離不開電視,會看的人呢?會看的人從這邊開悟。
見性不著相,性是不動。我們這個身,身有生老病死,我們的佛性可沒有生老病死。我們相有生滅,性不生不滅。世尊在《楞嚴經》上,用很大的篇幅(就是很長的時間)說明這個事實真相。我們的佛性,我們的真性,我們的真心在哪裡?這個身體什麼地方是我們的真心?見聞覺知就是。你眼能見,能見是真性,是佛性;耳能聽,能聽是佛性;鼻、舌、身能覺,能覺是佛性;意能知,能知是佛性。這個地方要記住,見聞覺知是真的,永恆不滅。在見聞覺知裡面,你生起妄想,你生起分別、生起執著,這個自性裡頭沒有妄想,沒有分別,沒有執著,真妄就在這個地方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顯示出來。你要知道什麼是真,什麼是妄。你用真,捨那個妄,那就恭喜你,你就成佛,你就成菩薩。凡夫恰恰顛倒,他用妄,他把那個真疏忽,真的那一分他完全不覺,他用妄的那一分,妄的那一分就是妄想分別執著。
諸佛菩薩能夠隨順妄想分別執著,你要記住,隨順。心裡面?心裡面是見聞覺知,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他自性裡頭沒有,但是他能隨順,可以隨順,為什麼?沒有妨礙。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!這是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普度眾生,幫助眾生覺悟。眾生歡喜,我也歡喜;眾生歡喜是動感情,我歡喜是在做戲,我歡喜是智慧的流露,不是感情的流露,不一樣。相上是一樣,骨子裡頭完全不相同。眾生遇到不如意的境界,心裡面很難過、很悲傷,有怨恨,佛菩薩也現這個相,為什麼?現這個相同情他,安慰他。不能說眾生在那裡受苦,你在那裡笑話,那這不近人情,所以佛菩薩也現憐憫的相,也現很痛苦的相。所以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,叫什麼?遊戲神通。這一句話說得好,遊戲神通,也就是什麼?他從來沒有動過感情,他的表現全是智慧。外面看,跟一切眾生所謂是和光同塵,你看不出來,誰看得出來?覺悟的人看得出來,覺悟的人曉得他在演戲,那演戲是教化眾生。教化眾生要不隨順眾生,眾生不能接受,恆順眾生。恆順眾生裡頭不迷,這就是佛菩薩示現的。眾生是迷而不覺,佛菩薩是覺而不迷;眾生在流轉,佛菩薩不流轉。佛菩薩的相也現生老病死,那是示現,那是演戲,他確實不流轉。為什麼不流轉?他沒起心沒動念,當然不分別、不執著就不必說了。
在一切境界裡面,他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就是他沒有無明。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,不起心不動念就是他不流轉,他不動!那個圓,圓心,他真正永遠掌握住圓心。圓心不動,不但不動,圓心不可得,它確實有,它不是沒有,它是真有,真正是宇宙的主宰,他得到、證得了,證得是什麼?證到自己就是。不是說這個東西與自己不相干,與自己不相干你學它幹什麼?自己就是這個中心。所以這個中心,《般若經》上講的「無所有」。無所有,它不是現象,它不是物質,幾何裡頭的圓心,不能說它有,不能說它無;你說它有,六根都接觸不到,眼看不見,耳聽不見,手摸不到,接觸不到,心裡也想不到。你不能說它無,為什麼?圓周是從它起來的,所有一切流轉是從它生的。《華嚴經》上講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
虛空法界、剎土眾生,所有一切現象是它現的。宗教裡面講的上帝是它,講的神也是它;佛教裡面講的如來是它,講的法性是它,講的真性、真如都是它。佛法裡面說它說了幾十個名詞,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把這樁事情說這麼多名詞?叫你不要執著。只要懂得這個意思,所謂是依義不依語。說這麼多名詞,就是破你的分別執著,你離分別執著,你就見到,這個見不是眼見,這個見是體會到。你一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就見不到,你就迷了。分別執著是粗相,起心動念是細相,微細的迷惑。所以大乘佛法裡頭,世尊怎麼樣教我們的?方法多,方法門徑多,八萬四千法門,無量法門。八萬四千法門是說佛教裡面所說的,無量法門那就包括世出世間所有的學術,所有的宗教,無量法門,終極的目標都是這樁事情。
我們要把宇宙、眾生生命的根源找到,什麼問題都解決了。這個根源不是找不到,就是一念迷覺,一念覺就找到,一念迷,那怎麼找也找不到。宗門大德常說「踏破鐵鞋無覓處」,那是迷而不覺;「得來全不費功夫」,那覺而不迷。覺悟的人在哪裡?原來就是!把流轉的根源找到。這在《法華經》裡面,佛所說的「一大事因緣」。佛、菩薩、神聖為什麼示現在這個世間?我們一般人講降生到這個世間,他來幹什麼?他是一個圓滿大覺的人,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?他可以不必到這裡來,他到這個地方來是來演戲的,是來表演的。表演的目的何在?幫助我們覺悟,幫助我們離苦得樂。
流轉是苦,流轉是輪迴,怎樣脫離輪迴,怎樣脫離十法界?華藏、極樂,一般宗教裡面講的天堂,伊斯蘭教的天園。那難道六道裡面的天道,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不是天堂嗎?不是。這一定要知道,千萬不能誤會,為什麼?因為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還沒有離開流轉,所以那不是真的天堂。他們那邊的生活環境比我們殊勝,福報比我們大,沒有離開流轉。永恆的,這我們常講不生不滅,不在十法界。要超越十法界,你才真正能夠證得永恆,你才能見到永恆。像一真法界,極樂世界是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極樂跟華藏是一不是二,到那個地方,真的叫萬法歸一。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歸了一,一心。一心是能入,一真是所入;一心是能證,一真是所證,這就永遠脫離流轉。
脫離流轉,還入不入這個境界?剛才講,還入。為什麼入?生滅跟不生滅是一不是二,流轉跟不流轉也是一不是二,這個妙了,愈講這個道理愈深,境界愈微妙,這是入第二個階段,這個階段是佛菩薩的階段。所以整個宇宙是一體,決定不能夠分割,分割是迷了,是錯誤的,它確確實實是一體。我們講我們都是一家人,這個還不是真的,真的是什麼?我們本來是一體,這是真的。一家人,一家人很近,也不錯,到什麼時候知道是一體你才契入。一體很難懂,很不容易接受,所以我們只是用接近,我們講一家人,這是方便法。從一家人,然後再跟你講是一體,你就容易接受,先讓你接受「我們都是一家人」。
在現前這個「一家人」還不是容易接受,我們再把範圍擴大一點「我們都是地球人」,這個大家能接受,我們都是地球人,這是幫助我們恢復真心。我們的真心,心量多大?佛在經上說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那是我們本來的心量。現在的心量變得這麼小,不能容人,變得這麼自私,變得這麼執著,這是與自己的本性、與自己的真心完全相違背,把我們原本生活環境;原本的生活環境是天堂,是天園,是極樂世界,我們原來的生活環境,變成六道輪迴,變成今天的亂世,活得這麼辛苦,這什麼原因?是自己作自己受,自作自受,不能怪任何人。
我們自己做錯了,怎麼做錯了?我們想錯了。想錯了,產生了過分的執著。清淨心裡頭,真心裡面,不但沒有執著,也沒有分別,還沒有妄想,真性裡頭一念不生。心裡頭永遠沒有對立,跟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永遠沒有對立,永遠沒有矛盾,這個心才真正的健康,真正的真誠清淨平等。才起一個念頭就迷,佛法裡頭說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,無明從哪來的?一念不覺。就是你起一個很微弱的念頭,你就迷了,往後愈迷愈深,那麻煩來了。這個事實真相,大乘經教裡頭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。我們學習難易各人不相同,煩惱重的人,所謂煩惱重就是分別執著很重,他學習就比較困難,時間比較長。如果分別執著比較輕的人,叫煩惱輕,他學習起來比較容易,也會比較快速。到什麼時候真正證得大圓滿?整個宇宙是自己,你就圓滿的證得。在佛法裡面講,你證得清淨法身,清淨法身不生不滅。
法性,法性是體,有體必定有相,有相必定有作用,這是佛說的體相用。相是什麼?今天我們看到的虛空、法界、剎土;這個剎土是講星系、星球,宇宙當中無量的星球,無量無邊的星系;眾生,那是星球裡面所有一切的生物,我們今天講動物、礦物、植物,包括了自然現象,佛法裡頭用眾生這個名詞,全部包括到了。這一切的一切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所以相它會變。雖然它變化,它在那裡變,它也沒有生,它也沒有滅,它流轉。這個意思很深,現相極為微妙,所以佛家講相稱妙相,哪個相不妙!佛菩薩的相妙,妙相莊嚴。
你什麼時候能夠看出所有一切眾生,包括植物、礦物統統都是妙相莊嚴,你入境界了。你能看到所有一切眾生、世界微塵都是不生不滅,成住壞空、生住異滅那是它的妙相,那是流轉。這是佛法裡常講「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」。其實因果怎麼會不空?因變成果,因空;果又變成因,果空,說因果不空,就是講流轉不空。因果,轉變不空,因變成果,果變成因;轉變不空,相續不空,循環不空。但是給你講轉變、相續、循環,那個速度之快,真正是億萬分鐘之一秒,所以你完全不能覺察,它有沒有生滅?有生滅,你覺察不到生滅,所以說不生不滅。你要懂得佛講不生不滅的意思,如果果然沒有生滅,你說不生不滅不是廢話嗎?明明是生滅,你為什麼說它不生不滅?這裡頭就有道理,你要懂得這個意思。所以生滅就是不生滅,不生滅就是生滅,不二!
幾時你入了不二法門,最低的階級也是圓教初住菩薩,別教初地菩薩,這不是凡人,《金剛經》上稱為諸佛如來。所以,佛有等級的,你看看江味農居士註解,他講諸佛就是四十二個不同等級的佛,圓教初住菩薩就是佛,真佛,不是假佛。所以《華嚴經》上稱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天台教稱為分證即佛,他是真的,他不是假的。為什麼?都是用真心,都是轉識成智,不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他用的是四智菩提,轉識成智,真佛,不是假佛。在十法界裡面,我們知道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十法界裡面的佛,還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但是他們用得正。我們也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,我們用邪了、用歪了,差別在此地,所以沒有見性。破一品無明,見一分真性,超越十法界,一真法界的了。這是經上常說,我們要明瞭,我們要認真努力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,向上提升,這就是學習。
菩薩,菩薩是求覺,現在雖然沒有覺,他有求覺的這個意願,這個意願不能斷,生生世世都在學習,天天在學習。依據什麼學習?依據聖賢人的教誨在學習。古今中外聖賢人很多很多,佛菩薩是聖賢,在中國孔子、老子是聖賢,世界上所有宗教的神聖,所有宗教創始人都是大聖大賢,都是神聖。佛告訴我們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這統統是我們老師。你仔細去研究,你認真去學習,他們說的話不一樣,表現的方式不一樣,他的方向一樣,他的目標一樣,殊途同歸。所以我學了這麼多年,我明白了,許多宗教裡面講,宇宙之間只有一個真神,我承認,我明白了,確實是一個真神。這個真神,神通廣大,這是我們都承認。這個真神能夠現無量身,能隨一切眾生的心願,示現各個不同的形相,就像佛經上講的,隨心應量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。所以,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,應以菩薩身得度就現菩薩身,應以基督身得度就現基督身,應以大自在天得度就現大自在天身。
我們就曉得世界上每個宗教裡面所奉的神明、真神,就是一個真神的化身;所有宗教的創始人、先知、天使也是這個真神的化身。你要統統明瞭,原來是一個人。所以我們見到佛像,我們頂禮膜拜;我們見了耶穌也是頂禮膜拜。所以有人奇怪:你為什麼去拜耶穌?那是佛的化身,你不認識,我認識。在基督教的立場來說,釋迦牟尼佛是基督的化身;大梵天,印度教奉的神是大梵天,基督的化身。要從印度教來說,基督、耶穌是大梵天的化身,釋迦牟尼佛也是大梵天的化身,孔子、老子還是大梵天的化身。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不但是一家人,是一體。你心裡頭所有一切的矛盾、對立統統消除,得大自在,得大安樂,妄想分別執著永遠斷絕。這個時候你看一切經典,真的是一部神聖的教誨。你都能夠通達義理,像開經偈所說的,「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,我今見聞得受持,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你才真正能解一切經典裡面的真實義。
整個宇宙是一體,是清淨法身,沒有衝突,沒有矛盾。凡是有衝突、有矛盾,都是自己迷了,迷而不覺。所以我常常講、常常勸大家,一個宗教它有很多派系,你看佛教有十個宗,每一個宗裡頭都有很多派,有很多系,很複雜;有很多彼此都不往來,你說這個多難過?一個教所依據的經典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,這像一個父母養了好多兒女,這好多兒女只認識父母,不認識兄弟,彼此不往來,彼此鬥爭,這個父母心多難過、多傷心?經教裡面講,決定不能自讚毀他,《華嚴經》的榜樣,彼此要讚歎,彼此要尊敬,這是對的,兄弟!不同的宗教,我說都是我們的堂兄弟,都是我們的表兄弟,統統是一家人。
世界上所有一切宗教徒都是一家人!不是宗教徒還是一家人,他不承認。是宗教徒應該承認我們都是一家人。我們從流轉找到了永恆的那個不流轉的點,我們才真正學到東西,真正了解流轉即是不流轉,不流轉當中有流轉,流轉跟不流轉不二,這是裡頭一個很深的一層意思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苦聖諦第七句:
【或名疲勞。】
我們看到這個名詞會感到很慚愧,也很羞恥。『疲勞』障礙精進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我們道業,學業,乃至於世出世間一切事業,總是做得不能夠如願以償,這是什麼原因?總的來說,不外疲勞,所謂是精神提不起來,於是影響了意願。苦聖諦用這個名稱,意思也很深,要知道我們的本來面目沒有這種現象。實在說,就是在六道裡面,智慧高的、福報大的這個現象也沒有。像色界天人,他們五欲都斷,這五欲是財,他不要了;名,他也不要了;吃,他也不必吃東西,飲食不要了;睡,睡眠他也不要了,所以財色名食睡,他統統都能斷掉。在我們一般講,財可以不要,名可以不要,色可以不要,吃跟睡總不能不要,殊不知這兩樣也能斷掉。因此他們的時間多,他們能夠比我們精進,日夜不間斷,但是他沒有離開六道;換句話說,粗的妄想執著沒有,細的還有,出不了三界六道。比起上面的人,他還是疲勞。
所以佛說三界統苦,愈往下面,這個痛苦愈嚴重,愈往上面愈輕,但是總是脫離不了。我們想想佛在經上講,極樂世界的人,華藏世界的人,諸佛實報土裡面的人,這真正的天堂,真正的天國,確確實實他們是得到了永生,不生不滅,永遠沒有疲勞,永遠不受苦。三界六道裡面,所謂這三大類的苦,苦苦、壞苦、行苦,他們統統都沒有,不但沒有,連名字都聽不到,不但名字聽不到,心裡頭念頭都沒有,這個苦的念頭都沒有,這才真正永脫苦惱,這才真正是離苦得樂。
離苦就是樂,這個事情是真的。佛法殊勝之處,這是講我們一般很明顯的能夠覺察到,佛法不是叫你信了就算了,信了沒用處,佛法是叫你自己要證得,你才得受用。所以它的教學分四個階段,第一個你要信,你不信,你不肯學,所以信是初步。信了之後要學習,學習是解,你要了解,要理解它。佛法裡面講的是什麼,你要知道。佛法所講的三樁事,我們講得很淺顯,適合於現代人的根機。要是講真實的話,佛法給我們講的宇宙、生命的起源,給我們講這一樁事情;宇宙運行的規則,這是第二樁事情;第三樁是一切眾生要能隨順宇宙的原理原則,這個人叫聖人。這個講得太深,我們一般人縱然是明白人,感覺得眼前我不需要,我要現在,現在我有受用的,那麼也有三樁事情。第一樁人與人的關係,第二跟我們講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,第三樁人與天地神明的關係。這三樁關係你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覺悟了,然後你能夠把這個關係處好,這叫德行。所以要修正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,要與事實真相相應,而不能夠違背,我們這一生當中,一定得到幸福美滿快樂。違背了自然的法則,違背了聖賢的教訓,我們就有苦受。這是給我們說明三樁事。
那對我們自己來講,佛教我們什麼?也是三樁事情。佛教給我們要斷煩惱開智慧,這是佛法修學最重要的一門功課,智慧、覺悟;智就不愚,覺就不迷。第二樁是教我們得健康長壽,第三樁是教我們得財富,得財寶。所以現在世間人,不分國家,不分種族,也不分宗教,你問問他:你心裡天天想著什麼?想發財,想聰明智慧,想健康長壽。佛就是教我們這個東西。你果然學會了,這三樣你肯定得到。這是講現前的。講到究竟的,那是講到你自己的真心本性,那個殊勝。佛說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。這就是說一切眾生,你們的智慧跟諸佛如來平等,宇宙之間過去未來無所不知,智慧!第二個德能,德能是你的才幹,你的技術能力,宇宙之間一切法你原本是無所不能。無所不知是智慧,無所不能是你的才藝、能力,你統統有。第三個是你跟一切諸佛如來一樣,自性本來具足無量相好,這個無量相好就是富貴。這是自性裡本具的,大家平等,一樣的。
現在真正覺悟的人,真正有德行的人,他能受用,他受用自性,自性裡面這個三寶;智慧是寶,才藝是寶,富貴是寶,這個三寶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,是自性本來具足的。現在我們迷失自性了,這三樁東西失掉,這個失掉是迷失,不是真的失掉。既然是自性,自性是不生不滅的,那怎麼會滅掉?不會,迷了。雖有,不會用,這是迷了自性。世出世間所有一切聖人,教我們覺悟,覺悟之後,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統統現前,你就得受用。但是,沒有見性呢?沒有見性,你現在一切的受用是修得的。現在修,你修的多,你得的多;你修的少,你得的少。
佛在一切經裡頭常常教我們,教六道凡夫,這都不見性的,現在怎麼解決問題?佛教我們修因。宇宙之間一切諸法、一切現象,總的來說,不外乎三個原則,這三個原則就是有因、有緣、有果。你要懂得因緣果,果是果報,世間人希求果報,不懂得因緣,果報哪裡來?財富是果報,聰明智慧也是果報,健康長壽還是果報,這三種果報你天天想,你不知道修因,你不知道修緣,果報從哪來?性德裡頭雖然有,但是迷了。所以你要懂得因,什麼樣的果,有什麼樣的因;什麼樣的因,結什麼樣的果。種善因一定得善果,造惡因肯定有惡報,這是真理。世間聖人都是這麼說,每個宗教也是這麼說。我們世俗人講的是「英雄所見,大略相同」。這些宗教的形成,宗教的教主,不是生在同一個時代、同一個地區,他們沒有見過面,也沒有開過會,為什麼所講的都是一樣?這真理,這些人都是見到真理,所以他們所做的是一樣,所說的是一樣,所教導的是一樣,真正的因要懂得。佛常說這三種果報,因是什麼?因是布施,我常說也常常寫出來,財富是果,財布施是因;聰明智慧是果,法布施是因;健康長壽是果,無畏布施是因。你要果然肯修這三種因,肯定你得三種果報。這個事情,經上講得很多,但是我們很少注意,看看念念就過了,不放在心上。
這樁事情,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,章嘉大師教給我的。大師很慈悲,我跟他的時候我二十六歲,他那個時候六十多歲,這是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,看到我很可憐,後生年輕人沒有福報,又沒有壽命,真可憐。還好的是,還有一點小聰明智慧。我們學佛之後,這我們就明瞭,過去生中這三種布施大概是疏忽了財布施跟無畏布施,修了一點法布施,所以這一生的果報,有一點聰明智慧,沒有福報,物質生活過得很苦;沒有修無畏布施,短命。章嘉大師跟我講這個道理,教我修這三種法。這是好老師,這是真正教誨,他不是教你念什麼經,念什麼咒,天天求佛求神保佑,不是,一點都不迷信。教我修財布施,我才懂得,在這個以前因為自己很窮、很貧苦,所以對這個財看得很重,也非常吝嗇,老師這一教我,我才懂得、明白應當要施捨。施捨,自己沒有財,那怎麼施捨法?大的財沒有,一塊、兩塊還是有。老師說你現在有多少,你就捨多少。當然這個捨要扣除自己生活必需的用途,盡量節省,省下來的布施,我這才明白。
我布施,因為能力非常有限,在我學佛的過程當中,我一個月能夠布施十塊錢就不得了,因為在當時我一個月收入只有五十塊錢,能夠捨十塊錢是五分之一,但是要做。那個時候施捨,多半是人家印經,印經我們隨喜一點;別人放生,我也隨喜一點。印經是法布施,放生是無畏布施,我做這兩樣。再就是以後收入比較多一點,我布施醫藥,每個月送個十塊、二十塊錢給醫院,還有比我更苦的人,生病沒有醫藥,我們幫助他一點醫藥費,我做這個。自己生活盡量節省,多餘的歡歡喜喜的去幫助別人。這個做法果然有效,這以後收入真的慢慢它就多起來,多起來統統做布施,自己生活永遠保持原狀。這麼多年來,愈施愈多。
這三種布施我都非常認真努力去做,跟我在一起修學的老朋友、老同學你們都看到,五十年了。五十年,我的生活環境一年比一年好,不但在順境裡面,一年比一年比好;逆境裡頭也一年比一年好,真不容易。所以我感謝我的老師,你看我這個小道場每個堂口,我的老師的照片都掛在那裡,為什麼?我這一生能夠過幸福美滿的生活,老師指導的,他要不教給我,我怎麼會知道?我要不認真學習,我的壽命四十五歲,早就過世,道業、學業都不能成就,為什麼?壽命短,你學習的時間不夠。所以我這一生不是前生的福報,是這一生修的。這就是感應!
財施得財富,法施得聰明智慧,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,我是完全隨順經教學習,完全遵從老師的指導,得到的果報。境界,真的像章嘉大師所說的一年比一年好,他跟我所講的統統兌現。福報真的在晚年現前,壽命延長,我統統都沒有求,我也沒有求財富,也沒有求聰明智慧,也沒有求健康長壽,一無所求。那個時候只是知道世間苦,知道西方極樂世界,所以只有一個念頭求生淨土,對這個世間一無所求,這個都自自然然現前,現前怎麼樣?現前多為社會做一點好事,決不是自己享受,自己享受,那你就錯了,大錯特錯。永遠保持一個很簡單的生活,很樸實的生活,一切為眾生,一切為社會,一切為正法久住,這個正法是包括古往今來聖賢的教誨。
在這個世間各個不同的宗教,這個宗教是正教,不是邪教。為什麼?不同的宗教教化不同根性的眾生。雖然方式不一樣,我們曉得殊途同歸,終極的目標都是幫助一切眾生,轉惡為善,轉迷為悟,轉凡為聖,共同的方向,共同的目標。所以這一回頭,一覺悟,你才能真正做到精進,不疲不厭。孔老夫子所說的「學不厭,教不倦」,這兩句話,我們拿它看古今中外的聖哲,特別是宗教裡面的創始人,宗教裡面的大聖大賢,真的,都是一生「學不厭,教不倦」。到這個世間來不是為自己,是為眾生。
為眾生才是真正為自己,把自己的靈性向上提升。至於自己境界的提升、智慧福報的提升那是給眾生做榜樣的,讓一切希求聰明智慧,希求財富,希求健康長壽,你能看到,看到你就相信了。給你講你不相信,看到你就相信,相信你去做,你去做果然就有應驗,你愈認真愈努力,那個果報愈殊勝,做給你看!我不需要這些東西,名聞利養統統都不要,我過我的清淨自在的生活,不斷把靈性向上提升,這才是真的。這一樁事情,我們知道生生世世,不是一生一世,所以佛法裡頭講,凡夫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,要無量劫。這就是長時間生生世世不斷向上提升,不是一生、二生、三生能成就的,要有恆心,要有毅力,要有長遠心,不疲不倦。
一般人為什麼很容易疲勞?現在我們曉得,正如經典上所說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疲勞是從心想生,這個心想是過去今生煩惱習氣的累積。我們工作,做了幾個小時,累了,做這麼久了,這個念頭就叫你疲勞。換句話說,所有一切病痛都是從不健康的思想所生的。人的衰老、病痛、死亡與思想有密切的關係。你一生的生活,你過得幸福,你還是過得很辛苦,也都是你思想所生的,真的是一切唯心造。
經上說的這些話,現在科學家證明了。你不相信聖賢的話,你相信科學,你看看科學家所講的。日本江本勝博士他用水結晶做實驗,做了九年,得到的結論,他說宇宙之間最健康的思想是什麼?是愛,是感謝、感恩。不管是不同的言語,不同的文字,他用水做實驗,水放在瓶子裡面,把「愛」貼在這個瓶子上,一個小時之後把水取出來,在顯微鏡下看它的結晶非常美麗。只有「愛」跟「感謝」是最美的圖案。如果反過來,你寫個「我討厭你」、「我恨你」、「我想殺死你」,寫這個字貼在這個水瓶上,看它的結晶是最醜陋的畫面。所以水有見聞覺知,這礦物!我看到這個訊息,我很歡喜,所以我請他到這邊來。我把佛經上講的這個訊息告訴他,希望他擴大研究的領域,不但水有見聞覺知,所有一切物質統統都有見聞覺知。那麼你曉得這個愛,就是佛家講的慈悲。你看佛法裡面說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在佛教裡慈悲是本,在所有一切宗教裡,愛是根本。猶太教、基督教、天主教,這一家人!他們都遵循著《新舊約》,《新舊約》裡頭「神愛世人,上帝愛世人」,愛是中心。
宇宙的核心,生命的源頭,是愛、是感恩。他的實驗報告沒有送到我們這邊,我們這麼多年都講愛,過去我們在新加坡跟許多宗教往來,我們所提倡的理念就是世間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愛,其目的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跟他的實驗完全相應。所以我希望他的實驗能擴大,你會發現所有一切物質統統有見聞覺知。從這個地方,從前是見性,明心見性,你才能見到,現在用科學的方法也能見到。這是說明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我們要用純淨的愛心,這在宗教經典裡面我們所讀到「愛不是佔有」,那就跟佛法慈悲是一個意思,「愛不是感情的,是智慧的」。所以愛不是控制,愛不是佔有,愛絕對不會傷害別人。還有傷害別人的念頭,傷害別人的言語,傷害別人的行為,你沒有愛。所以如果是初學的人來問,什麼叫本性?愛就是本性。什麼是神聖?愛就是神聖。美國那個睡覺的預言家,我們看到他的報告,他裡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,他是虔誠的基督徒,他說「基督的精神,基督的意識就是愛」,這個話講得好,這不是一般人能講得出來的。上帝愛世人,那個愛是平等,那個愛是清淨的,那個愛是不附帶任何條件。不是說你信了上帝,上帝愛你;你不信上帝,上帝就不愛你,不是,平等的。你信祂,祂愛你;你不信祂,祂還是愛你,這才是了不起,這是神聖。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。底下這個名字,第八句:
【或名惡相狀。】
我們看到這個名字也要生慚愧心,為什麼?我們現在的相貌怎麼變成這麼醜陋?佛在經上說,這個世間人,真正有道德、有智慧、有福報,他的相貌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我們沒有,說明我們缺少智慧,缺少道德,缺少福報。本來的相貌呢?本來的相貌那太殊勝了,佛在經上說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,那是我們每個人本來的相貌。中國禪宗常講「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」。這個相貌是神聖的相貌、上帝的相貌、佛菩薩的相貌,我們本來相貌是那種相貌。迷失了自性,把無量相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。現在這個相是怎麼變的?是煩惱習氣變的,佛法講業力變現的。本來相貌是稱性的,是自性唯性所現的,那是你本來的相好。現在我們生起了無明,生起了煩惱,生起了妄想執著,把本來那個相貌扭曲了,變成現在這種相貌。這是講『相狀』。
身相是這樣的,生活環境的相狀統統都變了,一變一切變。依報就是我們生活環境,正報是我們的身體,是我們的身心,決定相應。這就是中國人在風水裡所講的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。地是依報,人是正報,有福的人,身相好,生活環境也好;沒有福報的人,身相不好,他的生活環境也不好。境隨心轉,所以我們想改變命運,改變生活環境,從哪裡改?從心上改。這個「心」就是講的起心動念,念頭要善,念頭要清淨。
這兩年我們到澳洲來,過去我們在美國。在美國,那個時候我把大小乘經教做了個總結,結成一個綱領我們好學,我寫了二十個字,我們的心要真誠、要清淨、要平等、要正覺、要慈悲;我們的行,行為要看破、要放下、要自在、要隨緣、要念佛,寫了二十個字,不少年了。到澳洲來這兩年,我們感覺得從這個基礎上還要精,要精煉,所以提出四個字「純淨純善」。心要純淨,也就是說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要往上提升,提到純淨;我們的行為要純善,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要往上提升,要提到純善,純淨純善。純淨就沒有絲毫不淨夾雜,純善,沒有絲毫不善夾雜,我們的身心多快樂、多自在,法喜充滿。經上常講「常生歡喜心」。
人逢喜事精神爽,疲勞就沒有了。疲勞是煩惱現前的,這個喜事精神爽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,與性德相應煩惱自然就遠離,轉煩惱為菩提,就是這個轉法。所以一切都要從內心裡面去求,外面求,求不到,要從內心。孟夫子所說「有所不得,反求諸己」。他這一句話就是宗教裡面所說的,悔改、懺悔,說法不一樣,意思相同。神聖。知道我們錯了,全都錯了,所以天天要懺悔,天天要悔改,這是做真功夫。罪業懺悔掉,悔改過來,改正過來,我們的「惡相狀」就變成善相狀,相隨心轉。
所以你修行有沒有功夫,到什麼樣的境界都在你臉上掛著,你怎麼能欺騙得了人?你修真誠,真誠的相;你修清淨,清淨的相;你修慈悲,慈悲的相。誠於中而形於外,這沒有法子騙人,相隨心轉。那我再告訴你,這都是我常講的,老生常談,體質也隨心轉。你的心要善,心要淨,心要好,你的身體就好。這個道理江本勝博士的實驗是最有力的科學證明。為什麼?你身體裡頭每一個細胞,那個反應都是最善的、最美的結晶,你身體怎麼會不好。所以身體有病不怕,也不必找醫生,也不必吃藥,只要把心理,從純淨純善你去改正它,使你身體每一個器官、每一個細胞都變成純淨純善,就健康長壽。雖然不能說長生不老,這個老化是大幅度的減緩,世間人講青春常駐!
所以我走的地方很多,遇到的人也很多,人家見我,第一句話總是問:法師,你用什麼方法保養?以前在美國就有人問過,你用什麼補品?那個時候我就跟他說,我用的是台灣自來水廠的自來水,我什麼都沒用,我每天就喝水,什麼樣的補品我都遠離。我的生活很簡單,生活很節儉,粗茶淡飯,你問身體為什麼保養的這麼好?我告訴你,心地清淨,沒有憂慮,沒有牽掛,沒有煩惱,沒有得失,這個人身體自然就好。中國古人常講「憂能使人老」,煩惱是一切疾病的根源,所以佛說煩惱叫三毒,這個毒是什麼?今天講的病毒。你裡頭有病毒,外面就很容易感染。你裡面沒有煩惱,沒有貪瞋痴,沒有病毒,外面就不容易感染,所以不需要用醫藥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。所以,可以能夠改正我們的「惡相狀」,這個惡相狀是六道,能改,不是不能改。懂得理論,懂得方法,我們認真努力去做,真有效果,一年比一年不一樣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