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三八四卷) 2005/5/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12-017-1384
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第四大段說法甚深,德首菩薩偈頌第七首看起,我們將經文念一段:
【亦如地界一,能生種種芽,非地有殊異,諸佛法如是。】
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說,「地一芽異,答無量莊嚴,芽莖華實為藻飾故」。註得雖然不多,這個意思也很明顯的顯示出來,『地』是大地,大地是『一』,可是大地上所生的這些植物千千萬萬種,太多太多了,不一樣,生的『芽』不一樣。也許有人要問,地也不一樣,土壤不相同,氣候不相同,有些北方的植物南方不能種,熱帶有些(你看很多)水果,在溫帶、寒帶不能種植。這個疑問有沒有道理?聽起來好像是有道理,實際上似是而非,地球是一個。地球上許許多多生物,在佛法裡面講緣生,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?會有這麼多差別?緣不同,有時候因同緣不同,有時候緣同因不同,所以生出許許多多不同的植物。
但是這些植物,現代人知道少一樣都不行,為什麼?少一樣,這個地球生態平衡就出問題了。實在說,這個地球很大,如果我們把範圍縮小,把人身來做比喻,你就更容易懂。人身是一,器官很多,不一樣。在我們這個身,外表有眼耳鼻舌身,五官不一樣,內裡頭五臟六腑,個個不相同;組成器官,細胞沒有差別,但是細胞的組成有差別,我們現在一般人講它排列的方程式不相同,變成個個不同的器官。在這個人的身體上,少一個器官人就不健康,人就生病,那我們這個人的生態,身體的生態平衡就失掉了。身體生病,人生病就是你身體生態平衡發生問題,這個道理我們很容易懂。
地球上這些生物,無論是動物也好,植物也好,礦物也好,如果失去生態平衡,地球就病了,這個道理、這個事實真相,你知道嗎?如果你要是知道了,那你就要愛惜地球,不能不愛!任意的破壞自然環境就讓地球生病。地球生病,那個病態是什麼?洪水、地震、颱風、火山爆發,這是什麼?這是它的病態,生病了。我們稱它作自然災害。自然災害是地球的病態,是不是真的自然災害?不然,它與人心行有密切的關係。人心要都向善,心善行善,感應的就是風調雨順,這災害沒有了;人的心行不善,這種災害就非常之多、非常普遍,也非常嚴重。你怎麼能說它沒關係?
為什麼我們一個人的心行會影響自然環境?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,在《華嚴經》裡面講得非常明白,也非常透徹。那就是比喻說,性是一,相是多,正是文殊菩薩所問的,諸佛所悟的是一法,唯是一法,為什麼說無量法,現無量剎?這個地方再問到「化無量眾」,無量莊嚴,為什麼會有這些情形?法性是一,法相無量無邊,道理在此地。法相是法性變現的,法相的體就是法性,既然是一個性,你怎麼能說沒關係?整個宇宙是一體,就好像我們這人身體,許許多多的器官、許許多多的細胞組成一個身體,身上一根汗毛都跟全身都有關係,怎麼會說沒有關係?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。
知道這個身體所有的器官、所有的細胞跟這身體有密切關係,然後你就推想整個地球。地球上所有一切的生物,不但是生物,現在還講叫無生物、非生物,我們講礦物,礦物還是法性變的。法性有見聞覺知、有色聲香味。有見聞覺知,它是活的,它不是死的,整個宇宙,我們現在的話說是個有機體,活生生的。難得現在科學家用科學的方法證明礦物也有見聞覺知,我聽到這個訊息很歡喜。
我們學佛的人,對於佛在經典上講的這些事情我們相信,但是有很多人講沒有科學證據,難得科學家把它實驗出來了。雖然實驗現在只有一種物質,水,水是礦物,氫氧化合物,這大家都肯定的,但是現在證明什麼?水它會聽,它會看,它懂得人的意思。我們以善意對它,它的結晶非常之美;以惡意對它,它結晶就很醜陋,反應很快,在顯微鏡之下觀察。這個反應的是色相,我們看到了;實在講反應不止是色相,還有音聲、還有香氣、還有味道,這個科學家還沒有發覺出來。我告訴作實驗的江本博士,我說你繼續努力,還有,還有祕密,什麼時候你能夠把它發現出來,無量功德。不單是水,泥沙、石頭,各種不同的礦石統統都有見聞覺知、都有色聲香味,道理就是它的體是法性。法性本來就具有見聞覺知、色聲香味,所以它變現的一切現相,法相,當然都具足,哪裡會缺少的!我們相信佛經上講的這個道理,深信不疑!
你明白這個道理,肯定這個道理,你才會真正接受大乘教裡頭常講的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為什麼會有這個一切法?一切法就是從心想生。我們不要說別人,就是自己妄念。妄念就是心想,前念滅後念生,念念不一樣,所有一切物質環境都隨著你的念頭在變,它怎麼會一樣?你說這東西從哪來的?就這麼來的,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。離妄想分別執著只有一法,如來所證;這一法所現的相,相也是一法,叫一真法界。所以淨土宗殊勝,淨土宗是直捷去證一真法界。它修的什麼?修一心,一心是能證,一真是所證,能所是一不是二,所以它不是哲學。哲學有能有所,能不是所,所不是能;佛法有能有所,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,這是諸法實相。
所以這個地方答,用這個比喻來「答無量莊嚴」。莊嚴是指境界,境界裡面有正報、有依報。正報的莊嚴,我們常常讚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每個人面貌不相同,無論是面貌好、不好,都叫莊嚴;依報是環境,生活環境。通常我們解釋「莊嚴」這兩個字都用「美好」來解釋,而實際上它的含義統統圓滿包括。從佛菩薩到餓鬼、畜生、地獄,每個法界有每個法界的莊嚴,依正莊嚴不同!
大地這個比喻也比喻得好,你看大地上有很高、高大的樹木,千年的神木,莊嚴!有不到一寸的小草,那壽命很短。千差萬別,這是講我們舉這個近的例子,如果把它引伸起來說,佛法界裡面的依正莊嚴,像《華嚴經》上所講的,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佛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。正報如是,依報亦如是,像極樂世界、華藏世界。這些現象都是法性變現的,唯心所現。
儒家說人性本善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心善、言善、行善,本來就善,所以它現出來的境界,現出來的相是極樂世界、是一真法界。為什麼又會有十法界?有菩薩、有聲聞、有緣覺、有六道、有三途,那什麼原因?迷失了本性。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儒家講一切眾生本性本善,迷了,迷了之後就不善了。迷有淺深不同,迷得深的,三途六道;迷得淺的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十法界是迷失自性變現出來的。
十法界裡面的依正莊嚴跟一真法界依正莊嚴一樣不一樣?給諸位說,完全一樣。從性上講,絲毫差別都沒有;從相上講,差別懸殊很大,這個道理我們很不好懂。古大德為我們講這個道理做了一個比喻,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這極樂世界、華藏世界也一樣,這都是一真法界,性所現的相全是金色的,我們用這個做比喻,全是金色,美不勝收。十法界裡面還是這個性,實在講完全沒有差別,但是什麼?迷了,迷了就好比什麼?有了染污,有了塵垢。菩薩法界這個色彩就沒有佛色彩那麼好看,為什麼?佛那個乾淨,一塵不染,它這個已有染污,光彩比不上,必須把染污磨掉,光彩原來是一樣的。到最低的法界是地獄法界,餓鬼、地獄。餓鬼、地獄裡面好像這個金器一看起來就髒得不得了,很難看,根本看不出它是黃金,嚴重的染污。雖然是嚴重染污,你要知道它是真金,你慢慢去把它那個染污洗刷掉,把它磨掉,它的真,那個金色光明又現前了,跟佛沒兩樣!一真法界跟十法界確實是如此。
為什麼諸佛如來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?諸佛如來識貨,知道什麼?知道我們完全相同。你只是迷,迷得太深了,迷就有染,被什麼所染?被自私自利、貪瞋痴慢染污了。要知道自性裡頭沒這東西,自性裡頭不但沒有煩惱,分別都沒有;不但沒有分別,起心動念都沒有。起心動念是染污最輕的,菩薩;分別,那就重了;再加上執著,那更嚴重。執著是六道,分別是四聖法界!我們有沒有把這個道理參透?有沒有把這個理論能夠應用在我們生活上?應用在生活上,菩提心就現前了。大乘教裡常講發菩提心,這個東西應用在生活上,你的心就是菩提心,真誠心現前了,清淨心現前了,平等心現前了,覺悟的心現前了,慈悲心現前了。
再告訴你,這個現前是自然的,一絲毫勉強都沒有,自自然然現前。只要你真正明白事實真相,你起心動念你會為眾生,就像諸佛如來一樣,應化在世間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。菩薩幹這工作辛不辛苦?不辛苦,為什麼不辛苦?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誰辛苦?所以迷了就會辛苦,迷了什麼?迷了就生起我執、法執,執著這個身是我,執著這些幻相是真的,那叫法執。不知道眼前所有一切現象沒有生滅,一切法不生,既然不生,哪來的滅?這個道理就愈講愈深了,一切法確實不生。
一切法,佛說的「法爾如是」,法是自自然然,本來就是這樣的。眾生在這裡頭起了妄想分別執著,虧吃大了。我們如何能回頭?要跟佛學習。佛對我們沒有別的貢獻,只是把他自己修行證果的理論、方法傳授給我們,我們能夠依教修學,也能夠契入他的境界,他那個境界是事實真相。換句話說,我們所證得的跟他證得的沒有兩樣,這個教學就圓滿了,我們講佛度眾生就圓滿了。所以了解事實真相很重要。
十法界在迷的狀況之下,各有各的莊嚴,這個莊嚴不太好懂,我們換句話說,各有各的愛好,這大家好懂。譬如一切眾生都有愛美的心,那個美的標準各個人不一樣。就是在我們這個人間,隨著文化不相同,標準不一樣;隨著族群不相同,這莊嚴也不一樣。譬如中國人喜歡穿紅色的,認為紅色的很美;去年我在印度尼西亞,那是回教國家,他們喜歡穿緣色的。我參加過一次婚禮,伊斯蘭教的婚禮,新娘、新郎穿的服裝都是綠色的,也很好看。這就是不相同,不一樣。
飲食方面更不相同,中國人喜愛的食物講求色香味,像印度人吃的食物,我們覺得很難吃,他吃得很歡喜。中國人很講求烹調,外國人只懂得燒烤,我們燒烤火氣很大,他們從小吃習慣了。所以外國人吃東西,他飲料裡頭要加冰塊,有道理,因為他吃的東西都是燒烤的;我們中國在餐飲裡頭沒有聽說有加冰塊的,各個不相同。但是都以為美好,這就說明標準不一樣。即使在我們中國,中國幅員很大,民族也很多,生活習慣也不一樣。江浙人喜歡吃甜的,四川人喜歡吃辣的,每個地方口味都說好吃。我們從這個地方細心去體會、去觀察,你才能開智慧,然後才曉得宇宙之間沒有絕對的標準,到什麼時候有絕對的標準?見性了。也就是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,那個時候的標準是絕對標準。絕對標準是根本就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沒有一樣不好;還有喜歡、還有不喜歡,那就不是絕對標準。
在中國,一般人都曉得中國佛教裡頭有個濟公,濟公確實有這個人,是被小說宣傳他才有這麼大的知名度;如果沒有小說,大概這個世界沒人知道有濟公這麼一個人。小說裡面所說的不能完全相信,但是也不能不信,為什麼?民國初年,就是民國二十幾年,這抗戰期間他還在,江蘇鎮江金山寺有一個法師,當時人家稱他作金山活佛。他的法號跟以前普陀山的妙老和尚名字相同,不是一個人,普陀山的妙老在後,他在前。他是抗戰時候圓寂的,圓寂在緬甸,這個法師真的很像濟公,那不是假的。
早年我在台灣,煮雲法師跟我說過。煮雲法師跟他沒有見過面,聽他的故事聽得很多。可是確確實實有人跟他見過面,跟他在一塊相處過,證實他有很多神異之處。譬如,你心裡頭想什麼他知道,我們一般人講他心通,他有這個能力。很多的事跡跟《濟公傳》上很相似,人家請他吃飯,他很歡喜,總是滿眾生的願,每個人盛飯來供養,他歡歡喜喜吃掉了。有一次一餐吃了二十多碗,別人就說:這不行,你們不可以再添了,不可以再送飯來,你們把老和尚撐壞了。老和尚笑笑,飯後,有人來問他:老和尚,你這一餐怎麼會吃這麼多?他給人家怎麼說法?不增不減。
一個星期不吃飯也沒有問題,一次吃個幾十碗也沒有問題,不增不減,而且什麼都吃。這是什麼?這就是到平等一味,他沒有分別,他沒有執著。我們一般人有分別、有執著,他沒有。所以我們觀察金山活佛他修行的功夫,執著沒有了,執著要是真的斷了,至少是阿羅漢的境界;分別要是斷了,那是菩薩的境界。至少他是阿羅漢的境界。金山活佛的傳記,我們這個道場有,諸位可以看看,真人真事。這是出於近代,距離我們現在不算太遠。這些理論在佛經裡面都可以找到,並不是迷,但是確實有相當的深度。
這是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,無量莊嚴!金山活佛穿的衣服就是一件,他什麼都沒有,裡面是一套舊的小褂褲,外面穿一個長袍,一年到頭也不洗。他不洗澡,他那個衣服也不洗,幾十年都是那麼一件,春夏秋冬都一樣;換句話說,冬天他也不冷,夏天他也不熱,就一件衣服。你要問,他為什麼能做到?在理論上講,他沒有分別執著。我們如果也做到沒有分別執著,那就是一味了。這是講到絕對標準,一味。
我自己這一生當中見到一個人,我的老師章嘉大師。因為我們不是跟他生活在一起,只是一個星期去聽他一次教誨,接受他的教導,我跟他三年,每個星期兩個小時。我一樁奇怪事情,就是春夏秋冬他穿的那個衣服都是那麼厚,冬天當然沒有問題,夏天也穿那麼厚,我們那時候有一點疑惑。夏天穿那麼多,他不熱?諸位同修,在十樓的講堂裡面,你們可以看到章嘉大師的照片,他那個服裝四季都是那個樣子。這是我們跟他老人家接觸三年感到疑惑。也有人問過他,也是一位老法師,道源老和尚,夏天看到他也穿那麼厚,道源法師穿得很薄,還得拿個扇子搧著,看他老人家是如如不動,穿那麼厚。這是道源法師告訴我的。他就問章嘉大師,大家都稱他佛爺,他說:佛爺,天這麼熱,你穿這麼厚的衣服,你不怕熱嗎?大師說了一句話:心靜自然涼。道源法師聽了之後非常慚愧,心靜,這在佛經上講的道理,什麼叫心靜?你有分別,你心不清淨,你有執著,你的心也不清淨。他這一句話裡頭含意很深!
從這個地方,我們也就能體會到修行境界不相同,菩薩做如是的示現,表演給我們看。實在講示現的方式也是種種差別,無量無邊!要緊的,我們要會看,我們要會學,學,活活潑潑,才能真正得受用,才能真正利益眾生。最重要的還是利益眾生。末後這一句,『諸佛法如是』,跟這個比喻相似,我們從這裡面去體會。再看下面一首,下面是第八首:
【如日無雲曀,普照於十方,光明無異性,諸佛法如是。】
此地說的『雲曀』就是我們講的雲彩,多雲的時候,我們看不到太陽,這陰天,那下雨就更不必說了。有沒有太陽?有,我們知道,被雲層遮蓋住了,看不到。如果是萬里無雲,太陽就顯得特別的明亮。『普照於十方,光明無異性』。這個比喻是用日比喻,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跟我們說的,「廓日普照,答知無量心,無私普照,窮皁白故」。無量是十法界裡面的一切眾生,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佛都知道,他何以能知道?為什麼我們不知道?佛為什麼知道?在佛法裡面,不但佛法,許多宗教裡頭也有講神通。
神通有六種,實際上就是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,這六根。眼叫天眼通,耳叫天耳通,知道別人心裡面的念頭叫他心通,知道自己過去未來叫宿命通。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六種神通是本能,人人都有的,是性德。本來有,現在為什麼沒有了?佛告訴我們,現在你並沒有真正的失掉,只是有了障礙,它不起作用。這個障礙叫煩惱障、所知障。你有自私自利,你有名聞利養,你有貪瞋痴慢,這煩惱,你有這個東西,這能力喪失掉了。還有一種障礙,所知,所知實在不是障礙,障礙所知的這個障礙就叫做所知障。什麼東西障礙所知?分別妄想。妄想分別,所知障,妄想執著是煩惱障,你有這兩樣東西,你自性裡頭的本能失掉了,不起作用。
你的障礙去一分,你的能力就恢復一分。古人用月亮做比喻,你看看初二、初三的月亮,月牙,十五的月亮,滿月,月光就表示我們的性德。那個月我們看的黑暗面,沒有看到它的圓滿的光明,那叫障礙,就好比佛法裡面講的業障。這個業障分分除,這性德分分顯,顯露出來了。現在我們知道我們的障礙,所知障、煩惱障都不出妄想分別執著。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,去妄想分別執著而已,但是你要懂程序,先去執著,再去分別,最後去妄想。妄想是起心動念,最難去的,所以從執著下手。如果於一切法都不執著了,我們自性的本能就會透出一些。佛跟我們講小乘初果有兩種能力現前,天眼、天耳;二果又加兩種,宿命、他心,二果;三果就有神足,就能變化,飛行自在;四果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,叫漏盡。這是小乘教,雖然能力恢復,恢復得不大,也就相當可觀,能知過去五百世、未來五百世,他活動的空間比我們大多了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諸位同學,我們接著看德首菩薩第八首偈頌:
【如日無雲曀,普照於十方,光明無異性,諸佛法如是。】
向下兩首我們也把它念下去,第九首:
【亦如空中月,世間靡不見,非月往其處,諸佛法如是。】
末後一首:
【譬如大梵王,應現滿三千,其身無別異,諸佛法如是。】
這三首都是說的神通,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合起來看。三首講的神通,是神通不一樣,現通雖然不一樣,原理是相同的。因為無量神通無非性德,既然是性德,當然是本來就有的,這一點也不奇怪,人人都具足。可是眾生迷失了自性,於是性德的本能當然喪失;這個喪失不是真的失掉,只是暫時有障礙,只要障礙除掉,能力就恢復。
可是障礙有三大類: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煩惱。煩惱障裡面有帶著所知障,只是帶得多少不一樣。塵沙惑裡面帶著所知障最多,執著裡面帶著見思煩惱最嚴重,都是障礙自性的智慧德能,也把自己的相好,相好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福報,福報也被障礙住了。不能像大乘教裡面,我們所看到諸佛如來依正圓滿,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,我們看到用不著羨慕,為什麼?這是自性本來具足的。他有,我們也有,人人都有,平等平等,無二無別。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樣把障礙除掉?
實在講『諸佛法如是』,一切諸佛教化眾生就是這一個目的,幫助眾生把這些障礙除掉而已。除掉,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所以《般若經》上講:佛不度眾生。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,你自己把障礙除掉了,你本來就是佛。如果這些障礙沒有除掉,那你叫眾生,你叫凡夫,就不稱你為佛。凡夫跟佛差別就在此地,所以我們要自愛!自愛的人,真正要把障礙除掉才叫自愛,障礙不除,這叫不自愛。圓滿的自愛是諸佛如來;真正自愛,認真的在除煩惱,在斷習氣,這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他們是真學。這就是佛教,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。佛陀的教育沒有別的,幫助我們恢復自性而已,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的,這裡頭一絲毫迷信都沒有。
他心通,他心智,是真的不是假的,前面說過,這講小乘,大乘那要是恢復,那個境界就大多了。小乘人的天眼只能看一個小千世界,這天眼通,能力就相當可觀。這小千世界究竟有多大?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,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銀河系,他跟我說「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」。這以前我沒想到,我以前初學佛的時候把銀河系以為是大千世界,一尊佛的教化區。他給我說:不是,他說是個單位世界。他講得也很有道理,為什麼?日月旋轉是在須彌山的半腰。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,太陽系是繞著銀河系旋轉,黃老居士講的話有道理,那麼銀河系真的就是個單位世界。
銀河系是個單位世界,那這個可觀!一千個銀河系叫一個小千世界,阿羅漢的天眼能夠看一千個銀河系,一千個銀河系,他看起來的時候就像看掌中菴摩羅果,就像看面前一樣的看得那麼清楚。今天我們的科學技術還做不到,雖然太空望遠鏡也不行,也比不上人家天眼。人家用不著這些科學儀器,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一個小千世界。阿羅漢裡面有個很特別的人,阿「少/兔」樓馱,阿「少/兔」樓馱發憤用功,眼睛瞎了,失明了。他是七天七夜沒有睡覺,日夜精進,也證到阿羅漢果。所以佛很憐憫他,教他修一種法,這個法修成之後,他得的天眼,他這個天眼是特別修的,所以稱為「半頭天眼」,他的能力能夠看一個大千世界。
一個大千世界是多少個小千世界?諸位可以算算看。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,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,一千乘一千,十萬;他的那個天眼能夠看到十億個銀河系,比普通阿羅漢高,他那個天眼能力差不多是菩薩,到權教菩薩。愈往上去,你見的這個量愈大,到如來果地,他這個見的能力是遍法界虛空界,那是無量無邊無數諸佛剎土,佛看都在面前,就能看得那麼清楚。佛說這是本能不是神話,你自己可以證得,這是本能。
我們本能本來就是這樣的,我們耳聽的力量能夠聽到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的音波,現在能力喪失掉了。遠地方跟朋友們交談,現在都要用電話、用手機,算是相當進步;可是澳洲土著他們還有這個能力,澳洲土著跟遠方的朋友們交流不要用電話,可是他還要用一點定功,他要坐下來,靜坐,把精神意志集中,也就是說分別執著放下,就能夠跟遠方的朋友們交談。不但可以交談而且能夠見到,就好像現在電視傳真一樣,他不需要機械。現在澳洲土著還有一些人有這個能力,可見得這不是假的。我們現在把這些人說之為特異功能,科學家也肯定他,他這是事實,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。這佛經上說得透徹,佛說這是我們的本能,天眼開了,也就是他的分別執著有沒有?有,他比我們少。妄念少,分別執著少,他這個能力就現一點,不大,那比阿羅漢差遠了。從這裡我們也能證明佛說的話應當是真實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這是知無量心。
下面一首,第九首是用月亮做比喻。清涼大師註解裡面講「淨月遍見,答無量神通,不往而至,隨器現故」。這就是我們中國文人常常描寫的「千江有水千江月」,就這個意思。淨月遍見,這個淨是講淨水,水沒有波浪、沒有染污,空中的月亮,月影就現在水裡面,舉這個比喻。這是答前面無量神通問。月亮沒來,隨器現故。器是器皿,裝的水,水桶也好、水盆也好,用一個大碗也好,哪個地方有水,晚上就能看到水裡面的月亮。
這裡頭重要的是說「不往而至」,這一句很重要。讀到這一句,使我們想到古大德說念佛人往生,有所謂「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」,你想想看跟這比喻相不相應?決定往生,有沒有到極樂世界去?沒去,這就像月亮沒有來,現在水中。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,我們也是影現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七寶池中,同樣一個道理!中峰禪師說「我心即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即是我心;此方即淨土,淨土即此方」。這幾句話正是古德所說的「唯心淨土,自性彌陀」。不但自他不二,依正一如,理深!這才是往生的正義。能體會到這一層的人不多,懂得這個道理,念佛叫理念,你理通了。念到一心不亂,叫理一心不亂,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。西方極樂世界四土有差別,不是彌陀境界上一真法界有差別,不是,是往生的人品類不齊。往生有明理的、有不明理的,不明理老實念也能往生。所以這個法門很特殊,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找不到,這我們要懂得。能不能往生?真的往生。這個東西「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」。
我在講經的時候,因為在這麼多年當中,我們已經開始利用電視了。在過去我們沒有電視,但是我們製作光碟,諸位要看光碟,當然看光碟,早期是看錄相帶,這我們是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做。我們有衛星才三年,二00三年的元旦才開始,二00四年、二00五年,今年是第三年,這用電視。總而言之,我們在螢光幕上見面,我們用這個做比喻,大家就好懂。
怎麼叫生則決定生?譬如我們在螢光幕上見面,生則決定生,去則實不去。我們今天在香港,你在其他地區收看,現在我們同步是網路,我們現場網路直播,諸位在你電腦螢光幕上接受網路,我們看到了,是不是生則決定生?去,去實在沒去。你想這個味道。又像我們看電視,這個電視裡頭很多頻道,我們打開一個頻道,這個色相現前,那個現場有沒有來?沒有來。那就生則決定生,去也實不去,從現場裡面已經傳播給我們。所以從這些比喻當中比古人這個比喻更為親切。
這裡頭有很深的道理,我們跟下面這首偈合起來看,最後一首,「梵王普應,答現無量身,不分而遍,彌法界故」。這首偈就是大乘教裡常說的,像《普門品》所講:應以什麼身得度,他就現什麼身。無時無處不現身,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大梵天王也有這個能力。大梵天王是我們娑婆世界福報最大的,當然這種人都是菩薩化身,所以他有能力現身。
那麼他的現身,這個註解裡頭,清涼大師怕我們看到這個《疏》文體會不到裡面的意思,再作註解,註解的註解叫《鈔》,「不分而遍等者,即出現品意」,《華嚴經.出現品》在後面有說到這樁事情。「彼身業中云,譬如梵王住自宮」,住在他自己的宮殿;「普現三千諸梵處」,就是三千大千世界;「一切人天咸得見,實不分身向於彼」,我們一般講分身,確實並沒有分身;「諸佛現身亦如是,一切十方無不遍,其身無數不可稱,亦不分身不分別」。實在講,這個道理現代科學家發現了,在我們想像當中可能是從數學上推論出來的,時間、空間不可得。但是這樁事,佛在經上已經講得很清楚,時間、空間不是真的。
法相唯識,《華嚴經》是法相唯識這個經論之一,法相宗有六部經十一部論,《華嚴》是六經之一。相宗說,我們看相宗入門,就是初學入門的相宗教科書,《百法明門論》,這我們過去很多同學都讀過、都學過,是把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為一百大類。這一百大類裡面就有時間、有空間,有這兩大類。時間叫「時分」,空間叫「方分」,空間講四方,叫方分。方分就是空間,時分就是時間。在分類裡面,它分在哪一類?分在不相應行法。五法三自性。
這不相應行法就是它跟心法不相應,它跟心所法不相應,它跟色法也不相應;雖然都不相應,它離不開心、心所、色法。從這裡頭變現出這麼東西來,它一共有二十四法,二十四個不相應。那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,這個不相應就是現在人所講的抽象概念,決不是事實。你看看世尊在三千年前就跟我們講時間、空間不是事實,只是眾生妄想裡面生出來東西,它不是事實。
現在科學家發現,在某種條件之下空間等於零,空間等於零就是沒有距離,所以水中現月沒有距離,梵王的現身、諸佛菩薩的現身,沒有距離。《楞嚴經》上說得好,「當處出生,隨處滅盡」,哪來的距離?說當處、說隨處,不但空間沒有了,時間也沒有了。所以科學講時間在某一種條件之下它也等於零,時間等於零就是沒有過去、沒有未來。科學雖然是發現這個理論,可是怎樣突破時空沒有方法,佛門裡頭有。
時空是什麼?時空就是今天科學家所講的空間維次,空間維次怎麼來的?空間維次在佛法界裡頭稱之為法界。佛家講的法界就是現在科學講的空間維次,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?怎麼形成的?佛講得很清楚,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。那要怎麼突破?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沒有了,時空就沒有了。時空都沒有了,這幾種神通的原理,你就清楚了,你就明瞭了。換句話說,你也就可以證得。梵王如是,諸佛菩薩如是,你我亦如是,一切眾生皆如是!你說這多自在,這得大自在!
千經萬論教我們什麼?除妄想執著而已。真正天天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一點,那叫真學佛。如果我的妄想分別執著跟去年還是一樣的,我這一年一點進步都沒有,經教上多一點,那是什麼?常識,與實際上的功夫境界毫不相干,這點重要!你不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是一年比一年減少,那你學佛你真的是搞佛學,你沒有學佛。搞佛學而不學佛,充其量你得一點福報,你在這個世間可以做一個好人,能夠修一點福報,與了生死、出三界沒關係。《壇經》上說「此事福不能救」。此事是了生死出三界的這樁事情,福辦不到,要真實智慧、要定功才能幫助你。
我們想不想在這一生當中完成這樁大事?這個事情要是辦不了,換句話說,來生依舊搞六道輪迴,這麻煩大了。輪迴在過去生中忘掉了,不談了,就談這一生。這一生,尤其是老同修們,六十以上的人,跟這一般年輕人那個思想不一樣。六十以上,我們進入晚年了,想想這一生,來生還願意再來搞這個嗎?太苦了!我們再看看現在這個世界,縱然是大富大貴,貴為國王,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國王,貴為總統、貴為宰相,叫貴!富有千萬,富有億萬,我們見過,他快不快樂?煩惱一大堆。甚至於說,他的日子還不如我,我過得比他快樂,他過得比我辛苦,那麼這個富貴你要不要受?看清楚之後,不幹了,太苦了。
人生嚮往自由,自由自在,幸福快樂,佛教給我們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,你有沒有得到樂?今天為什麼大富大貴人家生活那麼樣的辛苦,原因在哪裡?原因是今天社會是亂世。亂世做個縣市長都非常辛苦,你要是冷靜想想,我們香港特首有你這麼自在嗎?沒有!沒有自由。從早到晚他所要見的人、所要處理的事,排得密密麻麻。如果處理不當會受很多人批評,處理得好也沒人讚歎你,也沒人表揚你,這都是事實。你擁有億萬財富,你的行動就不自由,走到哪裡去要好多個保鑣,這就痛苦!自己住的房子警衛重重,就像監獄一樣,怕人家害你。換句話說,富貴是得到,自由失掉了,冷靜思惟,得不償失。既然得不償失,不如這個東西不要的好!
釋迦牟尼佛聰明,王位捨棄了,富貴捨棄了,三衣一缽,到處遊化,得大自在,得大快樂!這才叫絕頂聰明。我們要懂,要能夠體會到,然後你才會真正肯放下,知道那些東西並不好受。而且那都是多生多世修積來的。修積來的,福不圓滿,如果說圓滿,那應該生活在太平盛世,那個時候的皇帝好做,太平盛世!像前清乾隆皇帝,那叫真有福報,為什麼?天下太平。他的父親、他的祖父、他的曾祖父比他辛苦,要出生入死、要打仗建立這個國家,他是繼承王位坐享太平,真有福報。今天雖然有大富大貴,貴為天子,沒有乾隆這種盛世,沒有那個安定的社會。那麼社會為什麼不安定?現在多少人祈求化解衝突,促進社會安定、世界和平,我也參與了一分子。真正要想化解衝突,促進安定和平,除了教學,沒有第二個辦法。
中國這五千年來,雖然有治有亂,但是一般來說,亂的時間還是比較短,治世的時間還是比較長,原因在哪裡?教育。中國有聖賢人,上古時代,堯、舜、禹、湯、文、武、周公、孔子,他們來教導。漢明帝時候佛教入了中國,這是當時帝王派特使到西域去迎請,請來兩位法師摩騰、竺法蘭,帶著佛經、佛像,三寶具足,佛法僧三寶都到中國來。中國人因為受過古聖先賢的教誨,孝親尊師,法師是老師,皇帝尊重,接受了佛法的教誨。所以從此之後,中國主要的教化眾生三家,儒釋道三家,這兩千多年來受這種教育。
這個教育的根是在家庭,這中國教育的根本,我們一定認識清楚,家庭教育。所以我說學校教育是家教的延續,社會教育是教育的擴充,到佛教的教育,佛跟道的教育才把人提升,超凡入聖,這個教育才圓滿。雖然說四種,是四而一,一而四,是一體的,不能夠分開的。你要知道根是在家教。我們今天看到整個社會的動亂,原因在哪裡?根壞了,根壞了就是家教沒有了。不但中國,全世界家教都沒有了,這不得了!這樣下去,那就像西方人所說的,這個世界的發展趨向於末日,末日是毀滅,地球的毀滅,人類的毀滅。
所以今天稍稍有覺悟的人、志士仁人應該當仁不讓,要發大慈悲心,拯救苦難眾生。從哪裡做起?從自己本身做起,以身作則,真正要做到「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」,你是救世主!我自己從哪裡做起?自己一定要從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道》做起。《弟子規》,儒家的根,《十善業道》是佛法的根,這兩樣東西分量都不大,在我們算文字上來講都算是小部頭的,很小的,在現在人講一篇文章,不是很長的,一篇文章。我把《十善業道經》做了一個節要,我這個節要本還不到一千字,非常重要!字字句句都要落實,然後世出世間法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,你有根!你有根決定有成就;你沒有根,你決定沒有成就。所以這個東西太重要、太重要。
哪一個發心認真學習,這個世間人不見得會讚歎你,諸天善神讚歎,諸佛菩薩讚歎,這肯定的,為什麼?你跟他們志同道合,他們的慈悲,你來實踐,你來把它落實,他怎麼不歡喜?諸佛歡喜,龍天善神擁護!自己一定要做到捨己為人,要看破世間,知道社會病在哪裡,一切眾生病在哪裡,對症下藥,來做普度眾生的事業。這是大事,這不是小事,從我們本身做起。如果有機緣教學,一定要從兒童教起,這一代的人迷惑了,希望下一代的人覺悟。小朋友當中,我相信、肯定有很多再來人,只要我們好好的來誘導他。教育一定從自己本身做示範,身教第一重要,言教是其次,一定要以身作則。
所以這後面三首偈,三樁事,都是妄想分別執著輕了,能力恢復,一直要到如來果地才究竟圓滿的恢復,這一定要懂得。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,不圓滿!那很了不起,像觀音、勢至、文殊、普賢、彌勒所示現的等覺菩薩。我們今天在《華嚴經》上看到的都是菩薩,十首菩薩,我的看法那都是古佛再來示現的,決不是真正的四信位的菩薩,不是!他們是現身說法。現無量身,顯無量神通,來幫助我們覺悟。好,這段經文我們就講到此地。後面,我們這個本子還有李長者的《論》,這個《論》也非常的精采,我們明天繼續再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