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九0九卷)  2008/2/5  華嚴講堂  檔名:12-017-1909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「升須彌山頂品」最後這一段,李長者的《論》。

  今天我們從「帝釋得宿念力,於過去佛所種善根,說頌歎佛者」,從這個地方看起。這段經文長者說這是「明以三昧力,自見身心體性同古今佛智慧善根故」。這段很重要,幫助我們建立真正的信心。我們自己是沒有三昧力,三昧簡單的翻譯,就是禪定,三昧力就是定力。我們凡夫,真的是心浮氣躁,我們總是想定下來,不但定不下來,連靜下來都做不到,所以這句佛號念得不得力。如果佛號念得力也成三昧,那叫念佛三昧。三昧是佛法無論大乘、小乘、顯教、密教,八萬四千法門,念佛也包括在其中,沒有例外。三昧是什麼?三昧是清淨心、是平等心。《壇經》裡面所說的「本不動搖」,那是三昧,加上這個力,力是它起作用,它的作用是能生智慧、能生德行、能生相好、能生萬法,那個作用可大!所以我們在佛門當中的學習,對這樁事情有很深的體會。

  《金剛經》上告訴我們,世出世間一切法「得成於忍」,你不能忍,什麼事都不能成就。可是忍是三昧的前方便,先能忍,後面你的清淨心才能現前,你自性的本定才會現前。忍都不能忍了,那還談什麼?所以菩薩修學六個科目,佛在《金剛經》上這六個科目都說到,但是說得最多的是布施跟忍辱。布施是放下,放不下你就沒法子忍,所以你要想修忍,修忍辱,先學放下。真正能放下,你什麼都能忍耐,就是隨緣,不再自己想怎樣怎樣,恆順眾生,什麼都好,那是忍辱波羅蜜。有忍然後才有定,定才生慧。所以六波羅蜜這六個層次它不能顛倒的,它一個是一個的基礎。譬如持戒,持戒是建立在布施的基礎上,什麼都放不下,他就沒有法子持戒;忍辱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;忍辱是精進的基礎,用忍辱做基礎;禪定是由精進做基礎,到最後智慧開了。所以這是有順序的。

  我們的學習就明白了,我們今天學習《弟子規》,學習《弟子規》是學什麼?學布施、學持戒。把我們過去一些不好的習氣統統捨掉,這不就布施嗎?「父母呼,應勿緩」,你看看人家教我們,愛理不理、慢吞吞的,這是習氣,這是對人不尊敬。對人不尊敬就是對自己不尊敬,自他是一不是二。所以我們這麼多年來體會到,能自愛他才會愛人,他不自愛他怎麼會愛人?他不自重他怎麼會尊重別人?沒這個道理。所以世出世間聖人,都教給我們「反求諸己」,這個很有道理。如果不能通過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實踐,去真正做到,古聖先賢的教誨你就很難體會。聽到好像應該是這樣的,可是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全用不上,這個我們就要注意,為什麼全用不上,這個道理何在?細心想想,我們沒有從頭做起,所以用不上力。譬如上樓,我們這四層樓,你從第一層上到第二層,第二層上到第三層,第三層上到第四層,你就上來了。你怎麼上法?你不要第一層,拼命去上第二層,怎麼上都上不去,就這麼個道理。我們第一層是什麼?第一層是《弟子規》,第二層是《感應篇》,第三層是《十善業道》,第四層是《沙彌律儀》,我們終於搞清楚,終於搞明白了。這個世間不是沒有人,真正有發大心大願認真在修學,為什麼學了幾十年,還是功夫用不上力,他自己想想,我沒學錯,確實你也不能說他學錯,原因到底出在哪裡?出在從小那個底子沒有打。

  《弟子規》實在講我們今天是補習教育,補課,《弟子規》是從小學的。什麼時候開始學?你一出生眼睛張開就開始學,誰教?父母教。所以父母是我們一生當中第一任的老師,啟蒙的老師。《弟子規》是在過去家庭裡面父母長輩,他們做出這個樣子來給嬰兒看。我們中國諺語所謂是「教兒嬰孩」,不是小孩,嬰孩,剛剛出生就開始教了。明白這些道理的人,書香門第,大戶人家,為什麼要這樣說法?凡是大戶人家,書香門第都請著有老師叫私塾。私塾是什麼?私塾在家裡,他家裡房子多,用一兩間房子做教室。所以家裡小孩統統都教,統統都懂,將來兒女長成,他結婚生小孩了,他就曉得。不但曉得,連懷孕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會影響胎兒。所以開始是胎教,這是外國人很難體會的。小孩到三、四歲教他太遲了,他壞習慣、壞毛病已經養成。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,這個古諺語都非常有道理。所以他從小就養成很好的習慣,父母做這榜樣,古人有所謂「三歲看八十」,三歲怎麼能看八十?看他三歲那個根。三歲他已經學習了一千天,天天在看、天天在聽、天天在觀摩,那個根已經紮下去了。根紮得正,八十歲都不會改變,意思就在此地。

  所以我們要知道,《弟子規》不是給人念的,不是給小朋友念的,小朋友哪裡念這個?《弟子規》是父母、家裡面的大人,他們學習的,是身教,教嬰孩。小孩到四、五歲,這是比較聰明的,天分高的,最晚的六、七歲進學、進私塾,他什麼都懂。他在私塾裡面,怎麼樣對老師、怎麼樣對同學,這些禮數他都很周到,從小就養成了。而私塾裡面的老師也是以身教為主,老師是學生的榜樣。所以私塾裡頭比較偏重的是生活教育、德行的教育,這個重要。天下事,小從家庭,大到國家、世界,沒有別的,每個人把人做好了,天下就太平,國運昌隆,哪有不興旺的道理!興衰存亡關鍵都是在人,人最重要的是聖賢教育。

  我們今天生在亂世,為什麼會亂?大家不相信聖賢教育,認為聖賢教育太古老,這都沒用。相信科學,科學日新月異,叫人看到眼花撩亂,都以為這個好。是還不錯,挺新鮮,可是玩久了就膩了,玩久了毛病就出來了。不像聖賢人這套東西,雖然很陳舊,永遠不出毛病,這就難得了,用現在人的話說,永遠沒有後遺症。科技決定有後遺症,快的三、五年你就看到後遺症發生,慢的幾十年,一、二百年,你看出來了,不能持久!中國古聖先賢的東西能持久,真正禁得起考驗。所以我們能夠學孔老夫子、能學釋迦牟尼佛,「信而好古,述而不作」,這是一個人成聖成賢他所必具備的基本條件。對古聖先賢的東西有信心,沒有懷疑,好古是喜歡學習,跟古人學習,古人是真智慧、真道德、真實的才藝。學老實、學規矩,不搞花樣,述而不作,人心自然厚道了。念念怎麼樣?不忘古聖先賢,念念不忘祖宗之德,祖宗代代相傳,傳了幾萬年、幾千年,不出毛病。

  現在人想的,要把古人東西推翻,天天搞新花樣,破壞大自然的生態。現在科學家也給我們提出警告,你破壞大自然,大自然要對你提出抗議,要報復你,大自然用什麼報復?用洪水、火山爆發。像我們現在這幾年,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溫度異常,現在我們知道,地球在空中的運轉是有規則的、有軌道的,但是它在空中運轉的時候很複雜,如果南北極稍稍的偏差個幾度,這種現象實在講是很正常的,但是偏差幾度對於地球上人的生存就產生非常大的變化,許許多多的動植物都不能生存,只要偏差個幾度。從前人不知道,認為這是神在主宰,上帝在主宰,所以祭祀天神,包括鬼神,中國人講鬼神是祖先,這都是報恩的意思。祭祀天地神明不但是報恩,還有祈求,祈求上蒼保佑人民,化解災難。有沒有效果?是迷信、不是迷信,那是另外一樁事情,我們不必去想這些東西。問有沒有效果?在佛法裡面講,答案是肯定的,有效果。為什麼?佛跟我們講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人能夠存敬畏之心,是好事情。你敬天、敬神、敬祖宗,你就不會、不敢做壞事,做壞事怎麼樣?對不起祖宗、對不起神明。所以人有善行,天有補償。學佛之後,我們才恍然大悟,迷信的好處大了,它裡頭有道理他不懂,一般人迷信他不懂,為什麼求真有靈驗他不懂,這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,境隨心轉,連山河大地都隨人心轉。所以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,在祖師大德的開示裡面見到。

  理上說,法界虛空界所有的國土,這個國土就是我們講的星球,理上講統統是平等的,而且都是美好的,沒有缺陷的,理上講。事上講,現在的太空探測也有相當的進步,我們從太空當中傳回來這些照片、畫面看到,有許多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,不適合動植物的生存,我們看到很多。科學家一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一個很適合居住的星球,還沒發現。有沒有?不敢說沒有,因為地球在太空當中也是個小星球,地球上能夠居住,難道別的星球不能居住嗎?只是現在在探測範圍之內還沒看到。地球在太空當中,它的光是藍色的,我看看我這邊有沒有?我帶來了。這是太空船,下面的地面是月亮,月球。

  我們就曉得,太空船的位置排列是地球、月球,太空船在月球的後面,所以照這個大地的時候,這是月球,這是地球,藍色的光。諸位再看看這一張,行,也能看得見,你們諸位看這當中這一塊,這個地方有個小亮亮的,也是藍色的,這是地球。這張照片,太空船距離我們地球四十億公里,四十億公里看到地球,就是這麼一點點小星星。這邊很明顯的這一道可能是銀河,這是銀河的側面,照出這麼一張照片。所以從理論上講,在佛法上講的時候更多,很多很多的星球,數不盡,距離我們太遠了。距離我們太遠,在太空當中講個幾十億、幾百億、幾千億公里都是屬於近距離,不遠。

  在這個地方,我們今天沒有三昧力,沒有得到宿命智,但是我們學佛學這麼多年,根據佛法理論來說,現在這個星球上沒有人住,我們能想到一樁事情,過去這些星球有人住,造作一切不善,生命在這個星球上消失,但是星球還在,星球上的生命沒有了。我們也可以這樣說,有情眾生沒有了,器世間存在,這在理上講也講得通。外國有很多宗教說這個地球有末日,這個末日我們也能想像得到,這個末日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,有情眾生沒有了,但地球還在,地球沒有跟著毀滅。境隨心轉!如果我們要想拯救,希望人類在地球上還能繼續生存下去,有沒有辦法?有。只要人心能夠回心向善,不再造惡了,地球上的人可以繼續在這裡生存下去。要人心向善,不能不重視倫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更重要的是宗教教育。

  科學的興起,把宗教教育打倒了,宣判宗教是迷信,把它拋棄,災難就來了。它不是迷信,它裡頭有大道理科學還沒發現,等到科學發現的時候已經遲了,遲了一步。所以科學家到最後後悔莫及,我們一般講他要承擔這個因果責任。所以宗教教育是多麼重要,多元文化的教育跟宗教教育,我們知道一定要全心全力的來提倡,從我們自己自身做起,從我們的小道場做起。不要認為這個道場很小,住眾不多,古人說得很好,「三人同心,其利斷金」,就產生巨大的力量。我們這個小道場有三百個人,只要有三十個人同心,這個力量就非常可觀。世尊在經典上告訴我們,四個人在一起共住,修六和敬,四個人這個小團體是最小的團體,諸佛護念,龍天善神擁護,這一個地區不受災難。修六和敬是聖人,凡人做不到,四個聖賢在這個地方,佛法講光,他那個光照出去加被這一個地區,這個地區的人不受災難,你就曉得這功德多大。可這四個人,別說找四個人,一個人都不容易找。和,和為貴,和不容易!

  我這些年來參加國際和平會議,講和,講化解衝突,使我們想到化解衝突那個根在於對立。我們想想,我們的心,起心動念有沒有跟人對立?這個人我喜歡他,那個人我討厭他,有沒有這個?如果說有,和就沒有了。所以和太可貴了。要找四個人,這四個人心地清淨,於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對立,這是六和敬的根,我們把這個道理提出來,現前這個社會,化解衝突、促進安定和平的根、基礎在這個地方。我們還跟一切人事物有對立的念頭,本身就不和了,你怎麼能做到和諧?這個世間聖人教化眾生用禮、用義、用倫理、用道德、用因果,不錯,做到什麼?表面上的和,也就不錯了,難得了。能夠沒有大衝突,小衝突還是天天有的,就算不錯了,可是達不到佛的標準。佛的標準是內心裡頭沒有界限、沒有對立,所以佛教我們是回歸自性,三昧的根在這個地方。

  三昧是定,有對立怎麼定得下來?有對立,這心怎麼能清淨?對立不是外面,不是來自外頭,這個一定要懂。理跟事我們都要明白,是自己的一念不覺,與外面一切人事物絕對沒有關係;假如與外面有關係,那眾生永遠不能成佛。所以佛跟我們說「心外無法,法外無心」,整個宇宙是你心變現的,你的心不是宇宙變現的,不是萬物變現的。萬物是你心變現的,所以心是主宰。心有迷悟,悟了就是真心,清淨的、平等的、慈悲的、真誠的;迷了之後這才有虛偽、才有染污,染污是什麼?會受外面境界影響,會受染污,不平、自私自利,自私自利沒有慈悲了。我們學佛第一等的功夫,最重要的功夫,就是回頭。怎麼回頭?就是放下,放下就回頭了。所以連孟夫子都講,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。我們如何把心收回來?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這是非常重要的開示。果然能都攝六根,我眼不被外境界影響,不受影響;耳不受音聲影響,不受外面干擾。六根都不受六塵干擾這就回來了,這是收心。不是外頭沒有色聲香味觸法,有,你能不受它的干擾,你就得定。定的作用你才真正見到自己,你看身、心、體性跟古佛相同,跟過去一切諸佛沒有兩樣,跟今佛也相同。這個地方沒有說,意思都有,跟未來諸佛也相同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智慧、善根相同的,沒有兩樣。我們自己現前具足,沒有一點欠缺,只是煩惱習氣造成障礙,使我們的如來智慧、諸佛善根不能現前,道理在這裡。

  所以我們的學習,是著重在外,學習《弟子規》的規矩,我們講四個根,《感應篇》、《十善業道》、《沙彌律儀》,都是學外表,外表能夠影響內在。影響的程度每個人不相同,影響深的你就開悟了;影響得淺的,你也規規矩矩做了個好人,雖然出不了六道輪迴,不墮三惡道。《弟子規》三百六十句,句句都能夠落實做到,你決定不墮三惡道。為什麼?你就是佛經上講的「善男子善女人」,《弟子規》就是善的標準,《感應篇》是標準,十善業道是標準。從這個標準不斷向上提升,一直提升到究竟佛果,提升到最高的境界。那我們要問,諸佛如來、等覺菩薩他們還遵不遵守《弟子規》?這是我們凡夫知見,問他還遵不遵守?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,他們已經做到不起心、不動念,但是跟人接觸,言談舉止他自然跟它相應,完全相應,沒有一句會違背,那是叫性德。所以這些嘉言懿行是性德自然的流露,見了性的人都一樣,得三昧的人也一樣。所以我們這一生真的是有幸,遇到大乘經教,我們對於這個諸法實相逐漸的搞明白了。這真是孔子所說的,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,我早晨聽說這樁事情,晚上死了沒有遺憾。如果對於諸法實相還是完全不了解,還有疑惑,一個真正做學問、修道的人,死也不甘心,這是真的,為什麼不甘心?繼續搞輪迴。明瞭之後他就不搞輪迴了,出不了輪迴,他也決定不墮三惡道,這是肯定的。在他心裡面充滿了善意,沒有惡念,所以他跟三惡道沒感應。縱然有三惡道的種子,不起現行,沒有緣,所以他不墮三途,這是我們要知道的。我們跟古佛、今佛、未來佛都相同。

  「已下十佛,是當位之功用合古也」,這就前面在第九段偈讚我們看到的,現在的三尊佛,從迦葉如來到拘那牟尼,「是此今賢劫中佛」,「後之七佛」,從毘舍浮佛到然燈如來,「是前劫中佛」,「以明創入十住之門,古今法則相會,明古佛今佛,法不異故,入此位者,會同不別故」。這個意思前面清涼大師也給我們說得清楚,我們在長者這個地方再溫習一遍。所以經上即使舉例,都含著有很深的教育意義,讓我們曉得,現在契入這個地位的人,他跟古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沒有兩樣,佛佛道同。法性是一個,佛性也是一個,法相還是一個,法身還是一個。你看大乘教裡常說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法身是一個。前面我們讀「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」,這是諸法實相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們不同的,不同的給諸位說,阿賴耶識裡面的習氣種子不同,這是各個不同,所以個人因果個人受報,誰也不能代替誰。

  明白這個道理,了解事實真相,最重要的一樁事情,如何能保持自己在一切境緣當中,境是物質環境,緣是人事環境,不起惡念,這是真功夫,這真覺悟了。不起惡念到最微細的,就是不起對立的念頭,這才叫不起根本的惡念,根本惡念就是對立。好像沒有什麼大了不起的,就是個對立,對立是什麼?對立是分別、是執著。我們可以說是微細的分別執著,大家都認為這個沒什麼了不起,殊不知它一發展,問題嚴重,我們現在講升級,對立升級就產生矛盾,矛盾會產生誤會,誤會就會產生衝突,再往上提升那就變成鬥爭、戰爭,愈演愈烈。所以你要曉得,根就是對立這個錯誤觀念,我跟人有界限。我們在裡面看到,你看看入了住位,初住菩薩,他跟古佛界限沒有了,跟現在的佛界限也沒有了,跟未來的佛界限也沒有了。那我們要問,他跟這些眾生界限有沒有?統統沒有了。舉個佛做代表,依報、正報的總代表,為什麼?我們曉得,初住菩薩他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掉了,只是習氣沒斷。所以我們曉得他跟十法界,我們講遍法界虛空界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六道,那個對立全都沒有了。我們這裡看到跟佛合了,同合了,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的依正莊嚴也同、也合了。我們從這裡要體會這個意思,一點都不假。

  「古今法則相會,明古佛今佛,法不異故」,為什麼?自性,自性哪有差異!自性、法性、法身沒有差異,無二無別。「入此位者」,這講證入,「會同不別故」,沒有差別。我們就知道了,我們什麼時候能入住,能證到初住位?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話說得沒錯。從哪裡放起?我們講得很具體,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之處,放下對世出世間一切人的對立,放下對立。對一切物的對立、對一切事的對立統統放下,恭喜你,你就是這個境界了,你就入住;你放不下,放不下是六道凡夫。你想提升,你想往下墮落,與任何人都不發生關係,上升、下墮,原因只有一個,是自己,與別人決定不相關。與別人相關,沒有一個人能成得了佛;與別人不相干,所以你能成佛,你想什麼時候成佛就什麼時候成佛。所以放下執著,不再執著了,不要怕吃虧、不要怕上當,為什麼?怕吃虧、怕上當都是放不下,誰吃虧?自己吃虧、自己上當。不怕吃虧、不怕上當,自己放下了,所以吃虧是福,上當是智,大智大福,他能做得到。

  下面跟我們解釋言吉祥,「言吉祥者,歎此山頂,是福善之處故」。為什麼?須彌山頂,十方三世一切如來說十住法都在這個地方,所以這個地方是福地,這個地方是吉祥。我們俗話說,這個地方是風水寶地,這個地方有靈氣,靈氣從哪裡來的?實在講不是山川大地有靈氣,而是這個地方有佛菩薩在這裡講經說法,它才有靈氣。你看《陋室銘》幾句話說得好,「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」。風水亦復如是,風水家說得很好,「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」,有大福報的人住在這個地方,這地就是福地。佛是大智、大覺、大福、大善,他住在那個地方,那地方還有問題嗎?整個環境都轉了。雖然佛菩薩現在沒來,佛菩薩將來來的時候,一定會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。

  誰知道?這個地方的山神土地知道,有這些善神擁護這個地區,這就福地。所以一個是過去佛曾經在這裡住過,在這裡修道,在這裡成道,弘法利生,或者將來有佛會在這個地方住,都有善神守護。我們從這些地方就明白,這裡頭有事有理。清涼前面講的比長者講得清楚,清涼講什麼?表法的意思多,因為十住等於十地。在大乘教裡面它是屬於高級的大法,用須彌山頂來表示,不是叫你真的到須彌山頂,清涼有這個說法。不是真的叫你到帝釋宮,忉利天主的宮殿,都是用它來表法。我們就曉得了,諸佛如來講十住法,無論在哪個地方講,那個地方就等於是須彌山頂,那個講堂就等於是帝釋天的宮殿、善法堂,所以表法的意思多。

  下面「明升進者,以三昧力,身心不動如山王,總會古今諸佛同智慧故」。升是提升,進是進級,升級了,不斷向上提升,什麼力量提升?三昧力提升。看到三昧我們一定想到忍辱,因為三昧的前方便是忍辱,能忍而後才有三昧、才有定。忍,簡單的說,不受干擾,在哪裡修?在干擾之處去修。順境裡面學不生貪戀,對順境,人事物的順境沒有貪戀,逆境裡面沒有瞋恚。所以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,都是真正修行人的道場,在順境善緣裡面不生貪戀,最容易生貪戀的,不生貪戀。逆境惡緣裡面是最容易生瞋恚的,怨天尤人,那就錯了,你就墮落。在那個環境裡學不怨天、不尤人,沒有瞋恚,那就提升了。提升是什麼?提升,三昧現前、清淨心現前、平等心現前、真誠心現前、慈悲心現前。

  所以這裡要學什麼?「身心不動如山王」,山王就是須彌山,這個世界上這個山是最大的,取它表法的意思,不動,我們的身心像須彌山一樣,不動搖,不受外面的境界干擾。「總會古今諸佛同智慧故」,總的來說,會是融會,說明古佛、今佛、未來佛,三昧、智慧相同。智慧是從三昧生的,也就是沒有定就沒有智慧。所以我們學東西,為什麼要專一?一門,與三昧相應,同時學很多門,你的心不容易定,道理在此地。我們今天講紮四個根,四門,四門可以同時學,為什麼?四門是一門,都是講規矩,在佛法稱戒律。所以《弟子規》是戒律,《感應篇》也是戒律,十善業道也是戒律,四門是一門。學四門可以融會貫通,它的目標、方向是相同的;差別,有淺深的差別、有廣狹的差別,這裡頭有差別,方向跟目標沒差別。

  所以這四樣東西,可以分開來學,也可以一起學,教初學,分開來學有利。我們今天是補習,我們初學的年齡時間已經過去了,現在都是成年人,補習。補習,行!四門一起學。所以這個道理要懂。學經教,四個基礎紮穩了,必須要一門深入、長時薰修,才會有成就。《華嚴》可以說是共同科目,每天聽兩個小時,對你有幫助,可以幫助你拓開心量,幫助你了解諸法實相,有助於放下,有這個好處。可是還是要搞一門,一門,我們不僅僅在佛法,我們儒釋道都可以選,我們可以選《老子》,可以選擇《莊子》,可以選《論語》,可以選《孟子》,一門深入,一門通了門門都通。那我們要問,我們現在出家了,為什麼還要搞孔孟、還要搞老莊?這是菩薩應化在世間,老莊、孔孟沒人搞了,沒人搞它將來會斷絕,它斷了的時候對佛教影響非常大,為什麼?佛教是以它為根。我們講三個根,三個根兩個根壞了,只剩一個根,我們的佛教就弱了,就不容易成就。

  你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救儒的根、救道的根,還是救了佛教的根。我們一生譬如專攻《論語》,教《論語》、傳《論語》,自己念佛求生淨土,這不就圓滿了嗎?每天念《阿彌陀經》,念阿彌陀佛,求生淨土,決定往生。所以總要記住,古大德他們的利益,我們要明瞭,古大德放棄了小乘,這是在唐朝中葉以後,我們就不學小乘。不學小乘就不能學大乘,這個佛講得很清楚,「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這話說得很重。我們的祖師放棄了,不學小乘,但是他用儒道代替,儒道是我們本國的產品,我們學習起來比學小乘容易。而且儒道的基礎跟小乘相比,不比它差,古德還有說「有過之而無不及」,那是什麼?儒跟道在心量上講比小乘還大,小乘很固執,所以證阿羅漢果不容易。儒跟道,特別是道,更容易接近大乘,所以它很有道理。

  譬如我們淨土宗,諸位都曉得,初祖遠公大師「虎溪三笑」的故事,這三個人就是儒釋道三個,慧遠大師是佛,陶淵明是儒,陸道長是道,儒釋道三個人,非常好的朋友,都通!陸道長他也懂佛、也懂儒,陶淵明也學佛、也學道,我們遠公大師對於儒跟道都通。形式上看是儒釋道三家,內容是分不開的,祖師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。蕅益大師明末清初,蕅益大師有《四書》註解,註過《四書》。我們今天看到三家都衰微了,所以無論發心救哪一家,都是菩薩事業,菩薩示現在儒家,示現在道家。所以要專攻,專攻一門,十年真成就了,十年之後,譬如你專攻《論語》的,十年之後可以選一部佛經;專攻《老子》的,十年之後也可以選一部佛經。有這個基礎,契入經藏一點困難都沒有,我們總要明瞭,總要了解。諺語所謂「大而化之」,佛法真的無所不包、無所不容,它講心性。

  下面說「如此世界中忉利天已下,有四行經」,這在前面「結通十方」,一直到後面「殿皆廣博」,有四行經文就是指這段,「如此世界中,忉利天王以如來神力故,偈讚十佛所有功德」,這一句。這一共有四句,這四句經文,四行經,「於中義分為四」,這裡頭有四個意思,長者在此地也給我們列出來。第一個是「舉此世界歎佛功德」,舉這個世界,我們是在這個世界,生存在這個世界就感到特別親切。第二句「總舉十方同然」,這個意思就很深了,十方世界沒有例外的。這是很令人疑惑的,為什麼十方世界相同?這是一般學佛的人,尤其初學都不免有這個疑問,老修行的人沒有問題,老修行都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,那當然相同,那哪有例外的!但是一般人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。「三爾時已下,明如來入殿升座而坐」,這個前面清涼說得很清楚。末後這段「明其殿忽然廣博,普容諸天住處,此明約如來無自他之德合然,令大眾得見,以明令大眾入位同此」。

  這個大殿為什麼忽然廣博?這樁事情,同學們要是念過《維摩經》,維摩居士出現在跟釋迦牟尼佛同時代,所以同一個時代出現了兩尊佛,這個我們要知道。一尊佛示現在家相,就是維摩居士;一尊示現出家相,就是釋迦牟尼。這個示現我們要懂,那就是說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,在家、出家是形式,實質是什麼?實質是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成佛要不要出家?不一定。示現在家、出家,看你有沒有必要,哪種身分教化眾生方便就現哪種身分。不是自己有意思的,都是應眾生之感;眾生怎麼感,自自然然應。如來果地絕對沒有起心動念,釋迦牟尼佛沒有起心動念,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。維摩居士亦復如是,也沒有起心動念,也沒有分別執著,一切的示現都是眾生有感自然起應,是自然的。同時也教導我們出家人,出家人不能夠輕慢在家居士,那就錯了。維摩居士在世的時候講經說法,釋迦牟尼佛派他的大弟子去聽經,這個顯示出佛佛道同。不是只有聽釋迦牟尼佛的,別人講經不要聽,不是這樣的。去聽,進入維摩居士的講堂,頂禮三拜,右繞三匝,那個禮節跟見釋迦牟尼佛完全相同。這個舉動教給我們,佛法是師道,在教學裡面老師第一大。這個講堂誰在教?維摩居士在教,所以出家人見到老師要行最敬禮,頂禮三拜,右繞三匝,恭恭敬敬坐下來聽經,做給我們後人看的。後人犯了個大毛病,以為一出家了,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,高高在上,我是天人師,在家居士總是低一等,錯了!在家學佛不低,平等的。

  現在連這樁事情很模糊了,社會的現象都是認為出家受人尊敬,在家講經非常困難,一般社會大眾他尊重心生不起來。除非你在家居士講得比出家人還好,要好上好幾倍,才能夠贏得社會大眾對你尊敬,你要是跟出家人講得一樣的,那人家尊重出家人,不會尊重你。我們能知道,世尊在三千年前就把現在這個社會情形,方方面面看得很清楚,那個時候他就做出很好的榜樣來給我們看。這裡面還含著很深的意思,那就教我們學習普賢十願,「禮敬諸佛」,我們這句做不到,普賢十願有次第的,不能躐等。就像十層大樓一樣,第一層「禮敬諸佛」,第二層「稱讚如來」,要一層一層往上去,禮敬做不到,後頭全沒有了。世尊跟維摩長者這兩個人一搭檔,讓我們在這裡得到啟示,禮敬諸佛是平等的。一切眾生是未來佛,怎麼可以輕慢!輕慢一個人就是瞧不起未來佛,你還能成就嗎?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,菩薩不修普賢行就不能成佛,菩薩要想成佛一定修普賢行。普賢行跟大乘菩薩行有什麼差別?差別就是:普賢沒有分別執著,有分別執著就不是普賢行。

  還要注意到的,淨土法門修的是普賢行。你看看《無量壽經》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他把全經分為四十八品,第二品標題「德遵普賢」,經文上有這麼一句,「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」,多清楚!所以我們真的想在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能疏忽,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要向普賢十願看齊,要向它靠近,禮敬諸佛。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行的世界,我們這邊有普賢行的基礎,對於往生的條件你就具足。所以魏默深居士,這是清朝咸豐時間的人,他將「普賢行願品」這品經,跟淨土三經合在一起,在當時稱為淨土四經,很有道理。也就是他已經看出來了,西方世界是普賢法界,統統都是修普賢行的。到民國初年,印光法師把《楞嚴經》上的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」,也編到淨土四經後面,稱為淨土五經。那一論是《往生論》,《往生論》是天親菩薩修淨土的心得報告,是給我們做示範。所以現在是五經一論,還要不要加?不要了,圓滿了。修淨土的人五經一論遍讀是有必要,總要念幾遍,對於淨土宗全部的經論有個認識。可是要修學,一部就行,任選一部,長時薰修,沒有不成就的。經文最短的是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,二百四十四個字,比《心經》還短,《心經》是二百六十個字,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只有二百四十四個字。最長的是《無量壽經》。所以淨宗的典籍,都不多,非常適合末法時期,對現代人來講最適合的,它東西不長。其他的哪個宗派經論都非常的多,分量大,學起來不容易,淨宗方便。

  所以我們看到維摩居士他那個方丈室,他在講經的時候許多菩薩都來聽,他那個小方丈室裡面容納一萬多師子座,你說那怎麼擺進去?忽然廣博。你在外面看,它房子沒有放大;你到裡面看,一萬多師子座整整齊齊排列在那裡。所以如來這個大小,沒大小,隨著心量。佛菩薩心量大,又何況大小不二,所以它能夠「普容諸天住處」。諸天不僅僅是這一個忉利天,十方世界所有忉利天人他都來了,全都容納得下。所以這是說明,就如來無自他之德合然,自他不二,性相一如,所以才有這麼自在。「令大眾得見,以明令大眾入位同此」,你入位,入到座位的時候顯示出十方同然,一樣!「已上釋升須彌品竟」,到這個地方,就是長者為我們解釋,到這裡就講完了。

  下面還有幾句,也是他老人家說的,「大約此明以三昧力,正入定時,身心蕩然,稱法界性,無表裡,光明朗徹,是忽然廣博義」,加這段註解。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發生?這就是說明以三昧力,三昧力就是放下分別執著妄想。我們把妄想放到最後,沒有放在最前,放到最前面那是法身菩薩,那是稱性的三昧。我們講分別執著,最後說妄想,這個定力就有淺深差別不同,我們可以學得到,法身菩薩這個我們學不到。所以一定要曉得,我們現前自己是什麼境界,我們只有從身外之物放起。真正把身外東西捨棄,不要害怕,實際上愈捨愈多,這個事情古時候范蠡跟西施做出榜樣給我們看,是真的不是假的,愈捨愈多。可是愈多愈捨,不能積,佛在經上說得很好,積財喪道。「正入定時」,行住坐臥都在定中,這叫入定時,就是行住坐臥心裡都沒有妄想分別執著。「身心蕩然,稱法界性」,心跟法界性相應,身跟法界性也相應。如果不相應的話,微塵裡面怎麼會有世界?佛在經上常常用的比喻,芥子如何能納須彌,芥菜子很小,須彌山怎麼能裝得進去?「稱法界性,無表裡」,表裡就是內外,表是外表,裡是內裡,沒有內外,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,入不二法門。「光明朗徹,是忽然廣博義,亦是普光明藏師子之座義」,這就是忉利天主布置這個講堂,裡面擺設師子座,供養如來的,取這個意思。「智慧現前,是佛來義」,他看到佛來到忉利天上,智慧現前,你就看到智慧現前是感,佛來了是應。「一一如是會理修行,不可但逐名言也」,這句話很重要,就是你不要執著名字相、言說相,跟《大乘起信論》裡面所講的是一個意思。馬鳴菩薩教我們聽經,不要執著言說、不要執著名詞術語、不要去打妄想,妄想叫心緣相。然後你才真正懂得如來所說義,開經偈上講「願解如來真實義」,只要懂得這個道理,你才能夠體會如來真實義。「升須彌山頂品」,我們到這個地方也講圓滿了。現在時間正好到了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