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四四五卷)  2005/10/11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445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第十,佛境界甚深,我們先看長行文。前面還有個科題,「第十佛境界甚深,十信觀圓,便造佛境,於中亦先問」,後答。科題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。十信位,可以說把一乘佛法的綱領都給我們說出來了,文字雖然不多,如果能夠契入,觀這個字是個關鍵,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,就是觀念、理念,圓是圓滿。十信觀圓滿,在佛法裡面講觀照、照住、照見,圓滿是照見,我們初學的時候叫觀照。所以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讀誦經典的時候,最重要的隨文入觀,我們才真正能得到利益。

  隨文入觀重要!怎麼叫隨文入觀?譬如佛教導我們善護三業,我們學了之後,時時刻刻都能夠提得起來,斷惡生善,這就叫隨文入觀。你的觀念改過來了,過去的觀念錯誤,現在接受佛陀的教誨,這個觀念是正確的。十信,前面跟諸位同學報告過,這十信心也說了很多。信心,第一個是信心,十種信心,第二個是念心,第三個是精進心,乃至於最後一個願心。我們學到一個就得到一個。學到信心,深信不疑,這個信是正信,有理論依據。不但有理論做依據,而且諸佛菩薩他的德行,他沒有過失,令我們尊敬景仰,我們沒有理由懷疑,這是正信的基礎,一定要我們入境界。

  你看十信圓滿,入佛境界。這個單元,最後這個單元,第十個單元講佛境界。契入佛境界就成佛了。所以十信觀圓就是圓教初住菩薩。十信是修德,到十住是果德現前了。當然這個大單元就是「問明品」,是講觀行。下面一品「淨行品」,「淨行品」講事行,就是說我們智慧的觀行,如何能夠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,這才能入佛境界。學了之後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起用,這個不行。所學非所用,那我們入不了佛的境界;換句話說,成不了佛。

  在這部《華嚴》當中,十信位裡面,曾經跟諸位多次的報告,初信到六信沒離開六道,七信離開六道了,七信到九信都在四聖法界。七信是聲聞,八信是緣覺,九信是菩薩,一道甚深是菩薩境界,十信是佛,佛法界。諸位要知道這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,天台大師稱之為相似即佛。他把佛分做六種,第一種叫理即佛,理是法性,一切眾生圓滿具足。所以從法性上來講,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這理上講的。從事上講,眾生迷失了自性,現在開始接觸到佛法,在這裡認真的學習,學習並沒有得受用,這個時候叫名字即佛,有名無實。我們想想看,我們現前大多數學佛的同修沒得受用,怎麼叫得受用?真正做斷惡修善的功夫得受用,我們沒有認真做。在日常生活工作、處事待人接物依舊隨順煩惱習氣,在一般人講毫無修養,沒有變化氣質。連世間讀書人,這是從前不是現在,古時候讀書人常說讀書在變化氣質,他不一樣。

  換句話說,讀書人是提升自己的境界,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。這是中國人,中國古人非常重視的,他們對於物質生活不重視,精神生活重視,所以他常生歡喜心,物質缺乏無所謂。諸位在《論語》裡面看到,物質生活最差的顏回。孔子學生裡面,顏回最快樂,從來沒有說是為物質生活憂慮過,沒有。什麼樣艱苦的生活,他都能接受,從來就不放在心上。《論語》裡面記載「居陋巷,一簞食,一瓢飲」,這種生活要給別人,哪個不憂慮?哪個不犯愁?可是顏回不然,夫子讚歎他,「回也不改其樂」,他很快樂!他樂從哪來的?在《論語》裡第一句,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」,法喜充滿,常生歡喜心。讀書人如果能夠有這麼一個境界,你的功夫上道了,一天到晚歡歡喜喜,生活再貧窮,工作再繁忙,都快樂。

  工作多不累,歡喜!知道這個工作是為社會服務。尤其是入聖賢境界之後,真的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,處處給一切廣大群眾做一個好榜樣、好樣子!人不願意吃的苦,他願意;人不願意幹的活,他願意,這裡頭什麼個道理,你得好好去想想,我們觀念變了,思想變了。一般人是凡夫的思想、六道的觀念,就是輪迴心。他能夠轉迷為悟,轉凡為聖,所以他快樂,道理在此地。

  一切都是要從斷惡修善做起,而斷惡修善的基礎在持戒。戒行的基礎我們要知道,佛法裡面是十善業道,這是最基礎的,可是十善業道也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,為什麼我們現在學佛,十善做不到?其實十善並不難,而且是一定要做到,為什麼?人本來就是善人,你看《三字經》上頭一句已經念到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那個善就是說,人之初本來就具足十善,天經地義的。現在我們為什麼做不到?迷失掉自性,就是迷失了本性,用《三字經》的話,迷失了本性。本性本善迷失之後,我們的思想行為就跟十善相違背,本善變成不善。

  本善裡面決沒有傷害眾生的念頭,哪裡會殺害眾生?現在迷失,念念當中有利己,利己一定損人,損人是傷害人,為什麼傷害人?為了利己。偷盜是想盡方法佔便宜,佔便宜是盜戒,本性裡頭沒有,沒這個念頭。迷失了本性,就把十善變成了十惡。我們現在要想修十善這麼樣的困難,這個原因佛在經上都講過,我們沒有小乘的基礎。十善是通達小乘的,所以中國佛教是以儒道為大乘佛法的基礎,中國人不學小乘。但是現在儒跟道不學了,那怎麼辦?沒有辦法,所以我們今天極力提倡《弟子規》,希望大家一定要把《弟子規》做到。

  《弟子規》簡單!總共只有一百一十三樁事,這叫做根本戒。這一百一十三樁事要是不能夠做好,統統做到,十善業你就沒有法子落實。十善業落實,十信觀你才能夠修,觀照!十信心你才能夠起得來。十信觀圓不但出六道,出十法界了,到哪裡去?到一真法界去了,《華嚴經》裡面講華藏世界。這就是佛境界,華藏境界是佛境界。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;教下講大開圓解,十信觀圓就是大開圓解;我們淨土宗稱之為理一心不亂。名稱雖然不一樣,境界是相同的,都是佛境。這個造當作到達講。你就到達佛境,你就入佛境了。我們中國一般俗話講成佛了、證果了,這個造就是成佛證果的意思。於中也是先問後答。你看看這裡問的人不一樣。

  【爾時諸菩薩。謂文殊師利菩薩言。】

  這個『謂』就是問。就是對文殊菩薩講,諸菩薩對文殊菩薩講:

  【佛子。我等所解。各自說已。】

  你前面問我們一些問題,我們把我們自己所了解的都向你做了報告。現在:

  【唯願仁者。以妙辯才。演暢如來所有境界。】

  現在反過來要求他了。『仁者』,這個名詞我們學佛的同修一定要熟悉、要理解。仁者,在佛門裡面通稱是菩薩的稱號。我們有時候寫信尊敬別人,仁者,仁者是菩薩的稱號,就是仁慈的人。仁慈的標準,諺語常講「仁者無敵」,我就用這句話做仁者的一個標準。敵是什麼?敵對,對立,這就是敵。仁者無敵,這個人心裡面對一切人、對一切事、對一切物沒有對立,這是菩薩,這是我們要學的。

  你看看凡夫,他跟一切人有沒有對立?有,不是同一類的就對立。現在社會上政黨政治,不是同一個政黨的就對立。這些年我在澳洲,也參加一些社會的活動,在宴會裡面,認識的人很多,我們總想一桌吃飯,沒有,他就是排得很遠,到那邊去。什麼原因?他不是一個黨。我聽了以後也不說話,不好說話,心裡很難過在想,現在我們每個人口口聲聲都講和諧,化解衝突,促進和平安定,兩個政黨不能在一起吃飯,這到什麼時候和諧才能落實?所以會後,我們同參道友,我談談這些話,真正要是和諧,不同的派系大家都在一桌吃飯,和諧!不同的派系不能在一起吃飯,只是見個面,點點頭,打個招呼,都不肯深談,這怎麼行?這是明顯的對立,堅固的對立,對立就不是仁者。

  仁,二人,自他一體,自他不二,愛人如己,這叫仁者,這是菩薩。所以仁者也就是大慈大悲。你看看這意思多好,佛門通稱,尊敬別人都稱之為仁者。仁者兩個字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懂,如果看到這兩個字,一定要給人家講清楚、講明白。我們自己要向這個方向、向這個目標努力,去修自己,就是把自己對一切人對立的界限,從自己內心裡頭把它化解,我們的心就清淨了。有跟人對立、跟事對立、跟物對立,心不清淨、心不平等、心不覺悟、心不真誠,怎麼能修菩薩道?怎麼能修大乘法?這不能不懂。

  我們對人不能對立,對物,物是九法界眾生。九法界眾生,譬如蚊蟲螞蟻,蚊子來叮你,你什麼樣的心態?一巴掌打死了;看到螞蟻,手指一按,螞蟻死了。這是對立,有我無你,你不可以傷害我,我可以殺你,你不可以傷害我,哪有這種道理?這是不講理。菩薩對這些小動物一視同仁。蚊子要叮菩薩,菩薩歡喜供養,牠餓了想吃一點,你供養牠就好了!跟我們的心不一樣;不願意供養牠,把牠趕走就好了,絕對不會殺牠,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很樂意的供養。對這些小動物不對立,而且尊重牠、愛護牠,就跟對佛菩薩一樣。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禮敬諸佛,蚊蟲螞蟻也是未來佛,牠有佛性。凡有佛性皆當作佛。牠今天為什麼淪落成這個樣子?牠造的業障很重,所以今天受這樣的果報。牠受這個果報,我們懂得佛法的人知道,牠正在消牠的業障。業障消除之後,牠會得人身,牠會在人道當中聞佛法,會繼續修行,這是事實真相,這不能不知道。

  所以今天大家都曉得這個社會嚴重的對立矛盾,所以它才有許許多多衝突發生。怎樣化解衝突?我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很多次,我每次都報告,每次講話一定都提到,從自己本身化解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,化解對一切人事物的衝突。和平首先在自己心內落實,然後我們才能夠影響別人,才能夠幫助社會和諧。所以和諧要從這裡做起,才能收到效果。否則的話,我本身都不合,怎麼能跟別人合?怎麼能跟社會大眾合?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。所以從事世界和平工作的人一定是仁者,在佛法講一定是菩薩。

  『以妙辯才』。文殊代表的是智慧第一,實智、權智二智圓融,辯才無礙,他代表這個。中國佛教可以說是純大乘教。大乘教最主要的是以四位菩薩代表大乘的四個主要的課程。第一個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。你看看他的名號上「地」,我們在這個世間,無論做什麼事情,首先第一個條件要有土地。你辦個學校,你沒有土地不行;你開個公司,沒有土地你也開不成功;你成家立業住個家,你沒有土地,你不能蓋房子。我們離開地不能生存,離開地,什麼事業都不能成就,地的意思在此地。「藏」是寶藏,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地的資源,地上的資源,地下的資源。地下有多少礦產,地上樹木花草、五穀雜糧,養人的,離開地,我們就不能生存!這個藏是寶藏,五穀雜糧都是寶藏,離開它,我們不能生活。佛用這個來比喻人的心地。

  我們的真心,真心就是本性,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無量智慧,這是寶藏;具足無量的才藝,這是寶藏;具足無量相好。你看看現在人,不管信不信宗教,不管中國、外國,不管是哪個族群、哪個宗教,你去問問,誰不想發財?人人都求財富。財富在佛法裡屬於相好,我們一般人講福報,求這個。誰不希望聰明智慧?誰不希望健康長壽?這些全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。你要講長壽,真的無量壽!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無量壽,佛在大乘教裡頭告訴我們,一切眾生個個都是無量壽,這個道理可就深!

  你要真正懂得一點皮毛,你會很開心,為什麼?生命是永恆的,沒有生死!這個身,身是個物質,用個一段時間它就舊了,老舊了,舊了要淘汰掉,再換個新的。我們的衣服穿舊了、穿破了,你會脫掉、捨掉去換件新的。身體就像衣服一樣,眾生迷惑不知道,把它當作自己,錯了。換件新衣服你很歡喜,人死了再換個身體,為什麼那麼恐怖?這叫迷惑顛倒。所以明白之後,生死這一關看破了,這叫了生死。了是明瞭生死是這麼一樁事情,你再不再害怕?不害怕了,換個身體,身體時間用久了,老了,換個身體。所以聰明人換身體是愈換愈好,往上升了,換欲界天身、換色界天身,愈換愈殊勝!不了解的人,用舊了他一定要換,愈換愈差,換畜生身、換餓鬼身、換地獄身,愈換愈糟。這個道理學佛的同修不能不知道。你要知道這樁事情,這用舊了一定要換,我們希望愈換愈好。

  六道、十法界是一回什麼事?因緣果報!這樁事情在這個大單元往後經典裡面,還會有很詳細的說明,幫助我們了解諸法實相。佛菩薩對這個境界是怎麼個看法的?他是怎麼樣態度來生活,為什麼生活得那麼快樂?為什麼境界那麼樣的殊勝?這是我們應當學的。不是學不到,那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哪有學不到的?文殊是我們自己的妙慧。

  這要求文殊菩薩來給我們說,『演暢』,演好,演是表演,演是身教。身教感人深,你做到!你看《弟子規》裡面,話很簡單,意思很深。講兒女對待父母,父母喜歡你,這個孝不難;父母討厭你,不喜歡你,你還是對他盡孝,這就可貴了,這真正叫孝子。為什麼中國二十四孝第一個是舜王?你讀一讀歷史你才曉得,舜王他是從小母親過世了,父親續絃又娶了個太太(後母)。後母生了兒子,就是他弟弟,同父異母弟弟。他愛他的父親,愛他的後母,也愛他的弟弟。可是他的後母討厭他,爸爸聽後母的話也討厭他,一家三個人都討厭他。他盡孝的心、盡孝的行只有天天加強,沒有退轉!三年之後把他父母感化過來了,父母才說這個兒子是真正好兒子,也在千年萬世給後人做了最好的榜樣。這個意思很深!

  對父母如是,對朋友亦如是。我們佛門裡面,同參道友也沒有兩樣。這裡頭有喜歡我的人,很尊重我的人,有討厭我的人。對尊重我的人,我們對他好,這是應該的;對於常常找麻煩,不尊重我們的、討厭我們的人,這個關係怎麼樣把它化解?就是剛才講的仁者,我們仁慈的心就從這裡修,決定不記別人過失。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禮敬、稱讚,再惡的人他也有善行,我們知道了,我們看到了,我們聽到了,要懂得讚歎,他的不善絕口不提。時間久了,我們對他的態度他會聽到,他聽到之後,他會生慚愧心。我們有善巧方便,給台階給他下,往後還是好朋友,決定不能做冤家,不可以做對頭。

  這是古聖先賢教導我們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,解冤釋結,這個結就是對立,要從自己內心把它化解,不跟任何人對立。他誤會我,我不誤會他;他毀謗我,我讚歎他;他侮辱我,我恭敬他,這就是自行化他,這就是行菩薩道!這樣的人則成為仁者。早年太虛大師提倡的「菩薩學處」,這就是菩薩學處。所以會學,無論是順境,無論是逆境,你都能把它轉變為佛境界,這叫會學。怎樣會學?不讀經不行,不研究教不行。經讀得很熟,教理通達,境界現前,歷事鍊心,善財童子就這麼成就的。外面的境界歸納起來總不外乎順境逆境,人事環境總不外乎善緣惡緣,善緣裡面不起貪戀,惡緣裡面不生瞋恚,平等心現前了。心平等就清淨了,清淨智慧就生了,不生煩惱。處事待人接物要學菩薩,這才能入得了佛的境界。

  所以演是表演,要做出來的。暢是暢通,沒有障礙。你看,他行道沒障礙,行道就是日常生活、處事待人接物,他做得那麼圓滿,順境逆境、善緣惡緣都應付那麼樣得好,令人讚歎,暢通無阻。讀甚深教理,通達無障礙,智慧現前了,權實二智圓融無礙,「演暢如來所有境界」。所以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,下一品經就細說了。細說也是歸納成為綱領一百四十一條,這一百四十一條入佛境界,我們不能夠不重視。可是學了之後你能不能做到?不能,為什麼不能?沒有十善業,沒有三皈,沒有眾戒;再跟諸位往深處講,沒有《弟子規》。

  說來說去,《弟子規》重要。我們要想這一生當中入佛境界,你不把《弟子規》百分之百做到,不行。《弟子規》百分之百做到,十善業就可以做到八、九成,十善業圓滿就成佛了。三皈是最重要的修學綱領,總的方向、目標,覺不迷、正不邪、淨不染,覺正淨,佛法僧就是覺正淨。我們看下面經文,底下一段「別顯問端」,是諸菩薩向文殊菩薩請教的:

  【何等是佛境界。何等是佛境界因。何等是佛境界度。何等是佛境界入。何等是佛境界智。何等是佛境界法。何等是佛境界說。何等是佛境界知。何等是佛境界證。何等是佛境界現。何等是佛境界廣。】

  諸菩薩向文殊菩薩請教也是十一句。全部問的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,問了十一樁事情。我們看清涼大師的開示,《疏》「問中分二」,分為二段。第一段「標能所問人」,這就是頭一句,能問的是諸菩薩,就是前面九首菩薩,所問的是文殊師利。下面清涼大師說得很好,「大眾同問者,攝別歸總故」。你看前面九段,九個甚深一樁一樁說,別。今天到這個地方九別歸總,總是佛。「總別無礙,六相圓融」。六相,在前面跟諸位略略的報告過了,體有總別,相有同異,用有成壞,這裡頭古人講有平等門、有差別門。哪些是平等?總相、同相、成相是平等。哪些是差別?別相、異相、壞相是差別。這我們不多說,諸位細心想想能體會得到。攝別歸總,總別是一不是二。現在時間到了,休息十分鐘。

  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接著看清涼大師的開示,「問文殊者,佛境甚深,除般若妙德,無能達故」。這是為什麼要問文殊菩薩,佛境界確實甚深,這個單元「問明品」講了十種甚深,十種甚深都依佛境甚深;換句話說,都是從佛境甚深開出來的。既然知道佛境甚深,然後我們能夠體會到世出世間一切法,無有一法不是甚深境界。你要問為什麼?心現識變。性識甚深,性識是佛境,誰能答得出來?除了般若妙慧,這裡說妙德,妙德是文殊菩薩的名字。文殊是梵語,翻成中國意思稱妙德、稱妙吉祥。吉祥就是德的意思。所以說最有智慧,代表究竟圓滿智慧的文殊菩薩,除他之外,沒有能夠通達的。換句話說,凡是能夠通達佛境甚深的,都稱之為文殊菩薩。文殊菩薩不是專指一個人,這個名號是共有的。你到達這個境界,你就是文殊。文殊菩薩不止一個人,指你的境界達到什麼程度。到真的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「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」,對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無礙,這叫般若妙德,就是文殊菩薩代表。

  所以前面地藏菩薩代表是基礎,四大菩薩代表的,他是基礎。好像蓋房子一樣,他是代表地基。地基是什麼?孝親尊師。你看看世尊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面,跟我們講「淨業三福」,那是淨宗最高的指導原則,三條十一句。第一條第一句「孝養父母」,第二句「奉事師長」,你看看,下面才是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。第一條四句那是基礎的基礎。這不但是淨宗不可以疏忽,無論修學哪個法門、哪個宗派都要遵守這個指導原則。為什麼?它後面的結語,這三條(三福)是「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」。這句話多重,這句話多麼重要。三世諸佛是講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一切修行人修到成佛,都要遵守這個原則。這個原則頭一條就是孝親尊師,孝親尊師是地藏菩薩代表的。所以幹什麼先要擁有土地,沒有這個什麼都幹不成,地藏菩薩代表這個。地藏菩薩代表孝敬,就是孝親尊師,代表中國所講的孝道跟師道。

  中國人非常講求一個人能夠成人(長大成人),能夠將來在社會上為大眾建功立業,靠什麼?靠父母教,靠老師教。父母教什麼?父母教《弟子規》。所以諸位要知道《弟子規》不是教小朋友的課程,現在我們把它當作兒童的一種課程來教就收不到效果。《弟子規》是什麼?《弟子規》是父母做給兒女看的,身教!什麼時候教他?沒有上學之前父母教,上學之後老師教。什麼時候上學?中國古時候一般都是七歲,有提早一點六歲,六歲上學了;換句話說,從他出生到五歲,父母天天把《弟子規》表演給他看,薰習成種。這是中國諺語裡頭常講的「少成若天性,習慣成自然」,這倫理道德的根是父母把它紮下去的,然後長大了,接著給老師來教,老師好教!他懂事,他受教。

  我們今天這個教育困難,困難到極處,什麼原因?從小父母沒做好樣子;換句話說,他沒有良好的基礎,難在這個地方。中國傳統的教育至少可以往上推到五千年。五千年的老祖宗就非常重視家庭教育,重視父母對子女的教育;就是在兒女面前,一舉一動、一言一笑都要有規矩。小孩雖然還不會說話,還不會走路,他會看,他會聽,他已經在那裡學了。天天在看,天天在聽,這叫一門深入,長時薰修。薰修到三、四歲他懂事了,雖然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,他什麼都懂,懂得孝親尊師。

  所以《弟子規》是父母做榜樣給兒女看的,不是學校課程,上學他統統都會了。老師督促,讓他保持,這些規矩一點都錯不得,要把他培養到十二、三歲。從七歲開始,現在我們講五年。古人的小學也是六、七年,從六、七歲到十二、三歲,小學教育,嚴格的管束,在德行上百分之百落實《弟子規》。他做到了,所以他懂得孝養父母,懂得尊敬長輩,處事待人接物都有分寸。老師要管著他,他不能走樣,到十一、二歲根深蒂固,一輩子都不會違犯。從小這個根紮得好,老師再幫助他向上提升。小學這個過程裡面,利用他生理,良好的生理就是記憶力。兒童記憶力最強,把應該要記得的東西,統統在這個時候教他讀誦、背誦。全部都記住了,到一生都不會忘記。八十、九十隨手拈來,不要去查參考資料,他統統都背過。所以小學老師只教句讀,只教規矩。這個規矩總不離《弟子規》,從這個基礎上加強他對於聖賢的尊重,對聖賢的敬仰。

  讀書志在聖賢!立志要作聖人、作賢人,這是教育的總目標、總方向。什麼叫聖人?聖這個字跟佛法裡頭佛這個字意思、解釋都相同。佛是覺的意思,聖也是覺的意思,覺悟。對於宇宙人生事實真相通達明瞭,這個人在中國叫聖人,在印度叫佛陀;中國人稱賢人,印度人稱菩薩;中國人稱君子,印度人稱羅漢,很相像。所以我說佛法是教育,它不是宗教,現在一般人把它當作宗教看待,這是很大的誤會。這是釋迦牟尼佛很不幸,被人誤會了。他是一個教育家,他比孔子還要殊勝。孔子教學五年,他教學四十九年。孔子有三千弟子,七十二賢人;他那個弟子不知道有多少。成為賢人的,我們打開經典裡面看,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這都是證得阿羅漢的,賢人!這是有可能的,因為他教的時間長;夫子只有五年。他栽培的人太多太多!在家、出家多少菩薩、多少聲聞。經典裡面記載的多半都是出家的,常隨弟子、有成就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

  他是大教育家,而且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。他教學不收學費,他的生活方式托缽,這種方式教我們什麼?看破、放下。看破是一切通達明瞭,放下是除了最低生活所需,一無所取,真正做到了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。給我們做出這麼好的榜樣。我們如果對他誤會,那就罪過,到哪裡去找這麼一個好人?別人誤會情有可原,我們學佛的四眾弟子對佛陀誤會,那真的叫罪過。你的老師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你都不知道,你還學什麼?他老人家是以身教,以身作則。身教為主,言教是輔助,統統做到!所以這是以地藏為基礎,代表根本教育。

  再提升,觀音菩薩。觀音代表什麼?大慈大悲,就是把你的孝、把你的敬,孝親尊師展開來孝順一切眾生,尊重一切眾生,這叫大慈大悲。你看菩薩戒經裡面,佛給我們說的,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子是我母」。仁者菩薩眼光當中,對於一切眾生都看作是過去父母,未來諸佛,怎麼敢怠慢?怎麼敢不孝順?怎麼敢不尊重?這是觀音菩薩代表的。文殊代表智慧,我們現代人講理智,不要用感情。感情裡頭有煩惱,理性裡頭沒煩惱,智慧。把煩惱轉變成智慧,文殊菩薩代表這個。智慧主導你所有的行為,你的行為就決定沒有過失。所有過失從哪來的?感情來的。情裡面有好惡,有妄想分別執著,智慧裡頭沒有。所以智慧點點滴滴,再小的事情都不會有過失。普賢菩薩代表實行,落實了!把孝親尊師、慈悲智慧統統落實到生活,落實到工作,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,稱為普賢。普是平等、普遍。人人都是君子,人人都是賢人。這是大乘教的四個主要的科目,用四大菩薩做代表。你要是把這些菩薩當作神明看待,你迷信了,你根本不懂。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認識文殊菩薩。

  「始信終智,皆託佛境故」。初信講緣起甚深,最後第十佛境界甚深,始初信位,到這個地方這是指文殊菩薩代表。第一個是覺首菩薩代表,最後這是文殊菩薩自己代表,皆託佛境。這個託是依託,統統都是依佛境,離開佛境,無有一法可得。這個佛是法性,佛是真心,佛就是本性,本性本有的境界,本性本來具足的境界。這段經文裡頭沒有問難的,所以「無案定結難者」,這我們前面九段都看到有這些經文,這個地方沒有,為什麼?九首菩薩對文殊菩薩的尊敬,「表尊敬故」。文殊是老師,九首是學生。「若人若法,難致詰故」,人是文殊、是諸佛,法是佛境界,提不出問題出來。

  這個地方清涼大師《鈔》裡面,我們把它念一念,「十信觀圓等者,此明來意,亦辨在後之義,始信終智等,文殊主二法門」。這是文殊代表的兩個法門,第一個代表信。「善財初見,便發信心」,這在五十三參,後面。第二「主智故」。五十三參,善財是兩次見文殊菩薩。最初他是跟文殊菩薩學的,學成之後,菩薩教他去參學,這就是五十三參。最後見到普賢,那就入了佛境界,成就像文殊菩薩一樣的智慧。所以文殊表智,代表信,代表智。我們看後面的註解。

  「佛子我等下,正申請問,分為二」,十一句分為二段。「初結前標後,讚妙辨者,敬上首故」。前面這段經文,「佛子,我等所解,各自說已」,一直到「演暢如來所有境界」,這一行經的經文,這是對於文殊菩薩的讚歎,稱讚他智慧辯才無礙,向他提出請教的問題。下面這有十一句,就是問了十樁事情。我們看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的提示,「何等下,別顯問端,句有十一」,有十一句。初句是總,後句是別。實在講事是十樁事情,為什麼會有十一句?境界裡頭分成二句,分齊境界,所緣境界。「分齊境界,謂從十地因後果位之法,是佛所有」。分是等分,一分、一分;齊就是齊,你跟哪一個等分平等。譬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他參訪德雲比丘,德雲比丘是初住菩薩,他能夠見初住菩薩,他就跟初住菩薩等齊,我們現在講看齊。向初住菩薩看齊,你就接觸到了,他就修初住法門;他要是跟二住菩薩看齊,那他就是二住。分齊是這個意思。

  大師這裡說得好,「從十地因後果位之法,是佛所有」。地上稱為大聖。教,天台家判教有藏通別圓,賢首大師就是華嚴宗,他判五教,小始終頓圓。一般在大乘法裡面都說十地,別教的意思。別教的三賢就是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。這個三賢位還在十法界,在四聖法界裡頭,沒有出十法界,也就是說沒有明心見性。圓教,圓教的初住等於別教初地,圓教初行位的菩薩,十住上面就是初行位等於別教的等覺,二行位的菩薩等於別教究竟佛果。此地(這個地方)是用別教說的,這是說佛有。十地等於圓教十住,確確實實超越了十法界,是佛境界。這個佛果境界是佛所有,這是講分齊。

  在《華嚴經》是屬於圓教,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說得很詳細。法身大士的修行跟我們修行的方式完全不一樣。佛在經上所說的全是我們的境界,實在講這是慈悲到了極處,幫助我們向上提升。佛境界不可說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,佛境界裡頭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。那我們要問,為什麼有這麼多等級?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底是真的是假的?前面跟諸位說過,昨天我們講過,講得很詳細,這意思很深。你不能說他有,你也不能說他沒有;你說他有他確實沒有,只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才有。一切法從心想生,他心裡要沒有想,哪有法?心行處滅,一切法不生,這你很難懂!

  一真法界裡頭,一真,一就是沒有二。你想想看有念跟無念這是二法,所以有念錯了,無念也錯了。有修跟無修也是二法,法身菩薩跟究竟果地菩薩也是二法,又何況還有四十一個階級,什麼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,這不是分別執著是什麼?諸位要知道,這是如來對凡夫說的,方便說,你可不能當真,你也不能說它是假的。一真法界裡面,真的是平等了。所以這個經上講得好,「十信觀圓,便造佛境」,你就入佛境界了。但是要曉得這是圓教,你就入佛境界了。入佛境界裡頭,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。這菩薩還有沒有等級?有,不能說沒有。李長者給我們講得好,為什麼還有等級?無始無明的習氣不好斷,那可不是容易事情。有沒有方法斷?你要有個方法,你又起心動念了,起心動念就入到十法界裡頭去了。一真法界裡面的人,從來沒有一個起心動念的。

  他這個等級怎麼分的?就是無始劫以來的無明習氣。煩惱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斷了,統統都斷了,習氣還在。我們昨天用了兩個比喻,其中一個是用酒瓶做比喻,這容易懂。酒瓶,盛酒的,現在酒倒光了,沒有了,裡面擦得乾乾淨淨,一滴酒都沒有,聞聞味道還有酒的味道,有沒有法子把那個味道去掉?沒法子,怎麼擦還是有味道。這個味道必須讓時間慢慢的它就沒有了。譬如,我們假設這個空瓶子裡頭酒的味道要四十天之後就沒有了,菩薩這四十一個位次,四十一天沒有了,那麼它這個味道是不是一天比一天輕?到四十天聞還有那麼一點點,到四十一天再聞,沒有了,真的沒有了,就好比是這樣。這個階段,華藏世界菩薩修行的,不是像我們這樣的。我們這裡真的是在修,他那兒沒有,無功用道,不能起心動念,也沒有言語造作。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是那個境界。

  三大阿僧祇劫習氣才斷盡,我們把它比喻作四十一天,大家好懂。所以它這個習氣有濃淡不同,愈往上面去愈淡,愈往下面就愈濃,就這個意思。用不得力,就是古人講的「此處用不得力」。說用不得力,已經有分別執著,這都是九法界眾生的話,所以上面的境界不可思議。但是上面這些人除這個之外,他還有什麼活動?他的活動非常頻繁,怎麼說非常頻繁?因為在因地裡他發過願,眾生無邊誓願度,他都發過。所以遍法界虛空界裡頭,過去生中跟他往來的人不知道有多少,這些人跟他有緣。有緣就是跟他有關係,那些人有感他就有應。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,應的時候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觀察他的根機,應該給他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。所以他應現在十方,無量無邊的色相,說無量無邊法,沒有定法可說。這他的活動。

  他應化到九法界來、到六道三途來,他有沒有執著?沒有,依然是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、沒有起心、沒有動念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雖應化到九法界,還是住一真法界,一真跟十法界不二,境界不相同!我們在一起,菩薩跟我們在一起,他示現人身跟我們在一起。我們一起在一塊生活,在一起工作,我們住十法界的人法界,他住他的一真法界。什麼原因?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他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。你問他什麼事情,他都明白,他都通達明瞭,他智慧現前了。我們智慧變成了煩惱,變成習氣,道理在此地。

  所以他那個無始無明的習氣怎麼斷的?應化在十方,就像善財童子子五十三參一樣,歷事鍊心!最後無始無明習氣就自然沒有了,圓滿成就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就要曉得、懂得怎麼樣學習,事不怕,難不怕,你有分別執著你就怕。你沒有分別執著你怕什麼?有分別執著,煩惱當家作主;沒有分別執著,智慧當家作主。這個經上一再提到要智慧用事才行,不能用煩惱,用煩惱你就錯了。

  這個道理明白了,極樂世界的道理你也就明白了。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有沒有?不能說沒有,不能說有,跟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道理完全相同。不過在華藏世界是無始無明的習氣,西方世界還帶著有見思煩惱的習氣,這點不相同。但是帶這個習氣不怕,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煩惱的緣,所以縱然有這些習氣,它不會現行,它不起作用。

  不過我們細心想一想,這些煩惱沒斷的菩薩,凡聖同居土的菩薩,如果要是發慈悲心到娑婆世界、到六道裡頭來度眾生,會不會又被六道眾生把他的煩惱引發出來?這倒是個問題,因為這些往生的人功夫沒有生華藏世界那些人功夫深!那些是見思煩惱、塵沙煩惱、無明也破一品,他斷盡了;那往生極樂世界沒斷,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斷,他能不能回來?那我們方便說能,為什麼說能?能,他才肯去,你要說不能,不能他不肯去了。那我要到哪一年才回來?不肯去了。所以這裡頭有善巧方便,去要緊。到什麼時候你倒駕慈航不會被六道三途所動心、所誘惑,你就來了。到那個時候,自然有阿彌陀佛給你做主。什麼時候可以去?阿彌陀佛點點頭你就可以去,阿彌陀佛搖搖頭你就不能去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但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肯定一生成佛,這一點都不假。

  在我們這個世間起心動念總是感情用事,可是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,理智用事,不是感情用事了,不一樣。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,真正是經上所說的「百千萬劫難遭遇」,彭際清居士講「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」,遇到淨土法門,太難得!遇到這個法門,下定決心,這一生當中肯定成功。你沒有這個法門,你哪個法門都不保險,不能保證你一生成就,淨宗法門保證你一生成就,了不起!這不可以不知道。這個分齊境界,我們在這一生當中,至少要能夠跟凡聖同居土往生的境界相等,我們才能去得了。統統是佛境界。

  第二個「所緣境界,謂佛所知之境,並非餘測,總為佛境」。這就是大乘教裡所講的佛知佛見!佛知佛見深廣無盡,只能夠意會不能夠言傳。言語的能力有限,我們思惟想像的能力也有限,必須把言語放下,把思惟想像放下,就能夠體會到。這一般人講,那我要不思不想,我怎麼能會?不思不想是用真心,他就會了。這個思想是妄心,妄心永遠想不到真心裡面的境界。所以佛家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禪定,修禪定的方式不一樣。

  禪定是什麼?就是不用心意識。心是阿賴耶,意是末那,識是第六識,這個定是不用心意識的。這樣講我們還不容易懂;換句話說,心是什麼?心是妄想,就是起心動念。不用第八識就是不起心不動念;不用第七識,第七識是執著,就不執著;第六意識是分別,不用第六意識就不分別。所以離心意識,不用心意識,就是不分別、不執著、不起心、不動念,這個時候真心現前。真心能夠體會到佛境界。你的功夫深,你體會的就深,功夫淺,體會的淺。

  我們淨宗用什麼方法修禪定?用持名念佛。所以會念佛的人,這一句佛號就把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打掉了。這個東西也有層次的,它有淺深不一樣。先從哪裡?先從執著,這個病最深。我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,有絲毫執著跟人家爭的時候,馬上警覺到,「阿彌陀佛」,隨緣不執著。如果這個事情是個壞事、惡事,有害於人的?那我們要衡量,我們要給他開導,要勸導他。勸導不聽?不聽,我們離開,各人做各人的。個人因果,個人負責,離開就好了,我們讓不要去爭。眼看到眾生會遭苦難怎麼辦?離開了另外再想辦法,還有別的緣分!不一定是這一個。方法多得是,無量無邊的法門,這個不通轉那個,那個不通再轉那個,一切都隨緣。隨緣不攀緣,這事情就很順利做通了。

  我是年輕的時候老師教我的,我在學佛五十四年當中,我就遵守老師的教誨,哪個地方不對了馬上就讓,就退讓,一句惡言都沒有。對他過去的好處我們只有讚歎,他做得不如法的一句不說。離開之後,又有別的緣來了,每次遇到這個事情,緣愈來愈殊勝。老師講的話不錯,沒有騙我,我要相信,我要依教奉行,沒有錯的。所以佛境界一定要知道,太深太廣,不是我們思惟想像能夠理解的。所以說是並非餘測,測是測度,餘是九法界眾生,沒有辦法,怎麼想也想不到,再高的數學怎麼樣去推算也推不到。總而言之要曉得。好,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