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一三三一卷) 2004/11/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:12-017-1331
諸位同學,請看「菩薩問明品」,覺首菩薩偈頌第三首,清涼大師註解最後一段,水喻真心十義。這十條我們學過前面的八條,現在我們從第九看起。
「九隨地高下,排引流注,而不動自性,喻真心隨緣流注,而性常湛然」。在問明品前面一半,就是覺首菩薩所講的十首頌,這個十首頌就是答覆前面文殊菩薩所問的十事五對。十事五對,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,才知道這麼長的經文,清涼大師《疏鈔》當中所說的義趣。第一對是業、心,我們這樣記就好記,「業不知心,心不知業」,我們記個業,記個心;第二對是受跟報,「受不知報,報不知受」;第三對是心、受,「心不知受,受不知心」;第四對是因、緣,「因不知緣,緣不知因」;第五對是智、境,「智不知境,境不知智」。我們只把這五對要記住,這裡頭的解答就清楚了。清涼大師處處也都提示我們,可是我們總是記住是最好。
第九段這是說水的性質,諺語有所謂,人往高處去,水往下面流。人總是希望步步高昇,可是水的性質一定是往下流的,所以「隨地高下」。「排引流注」,排引是流注之因,這前面說過,後面的水排前面的水,前面的水引後面的水,水於是就有流動的相,排引確實是隨地高下,高處往下處流。「而不動自性」,水的心是性,不但流注不動自性,甚至於我們前面所讀的,隨冷暖溫度變化不同,遇到冷它就結成冰,遇到暖它就變成蒸氣,不失自性。自性是濕的,蒸氣也是濕的,冰也是濕的,不失不動自性,這個意思好懂。菩薩用這個意思,用它來比喻「真心隨緣流注」,就像水隨緣一樣。「而性常湛然」,這個道理跟事相我們要清楚。
從大的方面來說,真心隨十法界的緣,流注是什麼意思?現十法界依正莊嚴。真心有沒有變?沒有。真心的性質,湛然寂滅,古來大德常常用四個字來形容,「湛寂靈明」,湛然、寂靜、虛靈、明照,《般若經》上講「照見」。湛寂是定,靈明是慧,真心的性質就是定慧。一切的規律,規律就是戒,十法界依正莊嚴運行的規律。大的,這是我們能夠體會到的,星系;在太空當中,最小的是太陽系。行星圍繞太陽有一定的軌道,衛星圍繞著行星也有一定的軌道,它一點都不會錯亂。這是大的。
小的,你仔細觀察我們地球上這些生物、植物,這很容易看出來的,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。在佛法裡面講,「生住異滅」,春生;夏住;秋天它就產生變化,老了,衰老了;冬天它就沒有了,滅了。再看礦物、山河大地,它有成住壞空,動物有生老病死,這是自然的規律,自然的規律就是戒。我們能隨順自然的規律,身體健康,健康長壽;違背自然規律,災難就發生,就不正常。在地面上最明顯的,你能覺察到,動物跟植物。你看生在熱帶的,熱帶的動物、熱帶的植物不適合生活在寒帶,它在低溫之下不能生存。同樣的道理,生長在寒帶的動物、植物,你把它放在赤道這個邊緣地區,它不能生活,我們明白這個道理。
所以,聖賢人教導我們怎樣生活,怎樣去求養生之道,你這一生生活得很快樂、很幸福,沒有別的,你要懂得自然的運作,那叫道;隨順自然的法則,這叫德。得到什麼?得到幸福,得到快樂,得到健康,得到長壽。整個宇宙的大德,是愛、是和、是平,平是平等,和是和睦,決定沒有衝突。宇宙的中心,我們也講是真心,真心的核心就是愛,這個愛是真誠的愛、清淨的愛、平等的愛、正覺的愛,佛法叫慈悲,慈悲就是我剛才講的愛心,這個愛心裡面圓滿具足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,這愛心。遍法界虛空界,遍一切眾生,這是我們的自己,這不是從外頭來的,這是我們自己本人。現在呢?現在我們都沒有了。真誠沒有了,表現出來是虛偽;清淨沒有了,顯露出來是染污;平等沒有了,表現在外面是高下,貢高我慢,輕視別人;正覺沒有了,就是愚痴。
所以,愛心沒有了,慈悲沒有了,叫自私自利,這就是《地藏經》上所說的,「閻浮提眾生,起心動念無不是罪,無不是業」。造作罪業,果報是餓鬼、地獄、畜生,這個境界本來是沒有的。所以佛說得好,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心想生,是心現識變的,這個我們要知道,這就是「真心隨緣流注」,現出這些現象。無論現什麼樣現象,我們眼前的現象也好,畜生、餓鬼、地獄都好,現象不一樣,真心沒變。真心裡面的德能,大乘經上常講,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,並沒有失掉。你與性德一分相應,性德就透一分,兩分相應,性德就透兩分。這個道理要懂,不能不懂。
我們就以剛才講的原則,那在佛法叫菩提心,你的心能跟菩提心相應,菩提心是真心,純真無妄,就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你這個心多一分,你的智慧就多一分,你的煩惱就少一分,你的相好就多一分,你的福報也多一分,就這麼回事情!如果你少了一分,沒有真誠,不清淨,不平等,愚痴,沒有愛心,你現出的相是什麼?你的智慧少一分,你的煩惱多一分,你的相貌、體質衰一分,你的福報一樣也少了一分,與別人毫不相關!智慧、德能、相好是真心裡頭本來有的,不是從外頭來的。所以佛菩薩教人從裡面求,不能從外求,從外面求,佛法稱之為外道。所以,外道並不是罵人的,外道也不是說別人,說誰?說自己!自己心外求法就叫外道。佛法叫內學,佛經叫內典,佛理叫內明;內就是真心,內就是本性,教我們從真心本性上求,沒有一樣求不到。為什麼說沒有一樣求不到?因為你自己真心本性裡統統具足。
真心本性就像個大的金礦一樣,我要用的時候盡量往裡面去挖,黃金源源不斷就流出來;你要離了金礦到別的地方去找,找不到,怎麼求也求不到。所以,這個東西不能向外求,一定要向內求。你的幸福、你的圓滿、你的智慧、你的才藝、你的福德,統統要向內求,就求到了。這個義理很深很深,一般人不知道,你給他講,他不相信,為什麼?他從來沒見到過,從來沒聽人說過,那是在這個時代。古時代在東方說的人很多,儒釋道都講,「斷惡修善,積功累德」,統統都講,這都是從內求,不是從外,外面沒有東西。這個話,佛講得透徹,為什麼外面沒有東西?一切法從心想生,唯心所現,外面哪有東西?你在真心上求,無往而不利,真是有求必應。這不是佛菩薩應,不是外在的力量應,你的真心在應,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只要與性德相應。
古聖先賢的教學就教這個,就是把這個宇宙人生事實真相說破,讓我們明白,讓我們了解,我們自己就知道怎樣做人,怎樣求智慧、求福德,就懂得了。這些聖賢不但他教我們,他自己本身做到了。看到我們受苦,慈悲心現前,為什麼?你不應該受苦,你應該像諸佛如來一樣的得大自在,你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?迷而不覺,染而不淨,毛病出生在這裡。佛菩薩教你、幫助你,絕對不居功,為什麼?你智慧開了,德相現前,不是佛菩薩給你的,是你自己本有的,佛菩薩有什麼功?是你自悟、自修、自證。所以佛菩薩不居功,佛菩薩對你的尊重跟對諸佛如來的尊重無二無別。對你的尊重、對你的禮敬,無論你迷成什麼樣子,墮落在阿鼻地獄,你的真心、你的本性絲毫沒有失掉,絲毫沒有改變,性常湛然。你這時才真正覺悟到,了解這個事實,我們才知道怎麼樣修學,我們的方向、目標才正確。
大乘教裡頭只求見性,明心見性,念佛法門也不例外。我早年親近李老師,聽李老師講《阿彌陀經》,我做了個心得報告,我的心得報告是用圖表畫的,很簡單,送給老師看。老師看到之後,給我加了個箭頭,這個心得就圓滿了。這個箭頭是什麼?往生淨土,明心見性。往生淨土之後,那個箭頭要指向明心見性,我就少了這一點。我都想到了。那個箭頭一畫,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明心見性。我非常歡喜,老師改我的東西只畫一個箭頭。所以淨宗最終的目標還是明心見性,不過淨宗明心見性不要在這一生,不在此處,在極樂世界。這就是古大德所說的,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」,學佛的人一定要知道。
我們這一生當中叫暫住,現前這個地球、這個生活環境是什麼?就好像旅館一樣,你可不能執著。你執著這是你的家,你就走不了,這是六道!你把六道看作是家,你怎麼能脫離六道輪迴?一定要覺悟,六道是我修行的道場,我的目標是要超越。超越,只要不留戀就行了。只要認識清楚這個地方是幻化的,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包括自己的身體,都是虛妄的,都不是真實的。不可以分別,不可以執著,好好的利用它,借假修真。
修行一定要知道,首先學真誠,這真正是總的綱領、總的原則,把它抓住。「真」是不假,「誠」則不虛,對自己要真誠,對佛菩薩要真誠,對父母要真誠,對老師要真誠,對家人、對同學、對一切眾生唯一真誠,真心就顯露出來,後面講的「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」自然就生。真誠是體,是真心的核心,萬德萬能都是從這個地方爆發的,都從這個地方生起的,你把這個抓到比什麼都重要。「誠於中」,內心真誠,自自然然就「形於外」,形於外就是表現在外面,表現在外面是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。我的相好還比不上那個人,我的真誠修養比不上他;我的真誠跟他一樣,我的相貌就跟他一樣;我的真誠高過他,我的相貌就比他好,就這麼個道理,你說這多重要。
所以佛法裡頭講「佛佛道同」,佛跟佛在一起相貌相同,身體體質相同。為什麼?真誠到達圓滿了。菩薩雖然有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統統具足,並不圓滿。所以菩薩的相好,我們看菩薩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差不多,還是有不同,我們講大同小異。阿羅漢,我們看五百羅漢,樣子都是希奇古怪,沒有相同的。菩薩的相貌非常接近,可是羅漢差別就大了。什麼原因?羅漢真誠心沒有,沒發菩提心。羅漢是什麼心?羅漢還是識心,跟我們凡夫一樣,八識五十一心所,妄心!不過他的妄心裡頭只有善沒有惡。所以你看羅漢,羅漢雖然樣子好像很凶,你細心去看,他很慈悲,能體會得到。相貌長的是很難看,細看慈悲,就是妄心裡面做到了純善,沒有惡,見思煩惱斷盡了。為什麼說沒有菩提心?他塵沙沒有斷,無明沒有斷,菩提心是破一品無明,真心顯露,真心就叫菩提心。我們現在用妄心,十法界都是用妄心,妄心有接近真心,但不是真心,接近;有遠離真心。好像是十法界,十法界裡面的佛、菩薩、緣覺、聲聞,接近真心;六道裡的三途,遠離真心。
知道這個事情,我們應該怎樣接近真心,這就對了。雖然在六道,雖然在三途,只要你的心接近,你的方向正確,目標正確,愈來愈近!到最後是加速度的前進,佛法講精進,加速度的精進,都可以一生成就。這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「總在遇緣不同」,唯有覺悟才能辦到。覺悟不能不讀經,你不讀經,你怎麼覺悟?現在讀經也很困難,為什麼?經典的文字雖然是很淺顯的文言文,現在人的漢文程度還是有困難。那怎麼辦?只有聽講,只有看註解。註解看近代的,古人的註解還是用文言文寫的,近代這些大德雖然是白話文,還是文言文的味道。所以看註解要細心選擇,這個做註解的人有沒有修,有沒有證?證很難!至少他有修行。他有修,他有學,他所註的、他所講的沒有離開經義,沒有離開古人之所傳,這個可以看。
中國人講師承,代代相傳,那是比較可靠的,你沒有師承就困難了。尤其在這末法時期,《楞嚴經》上說,「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」,你遇到一個真善知識,那是天大的幸運,不容易遇到。在近代,我的老師介紹給我,教下的幾位大德,諦閑老和尚(這清朝末年的)、興慈老和尚、圓瑛老和尚、靜權老和尚、倓虛老和尚,這些大德的東西沒有問題。居士裡面也有不少,楊仁山居士、歐陽竟無居士、梅光羲居士、夏蓮居居士、江味農居士。居士裡頭有不少人有修有學,真有成就,你看他們的東西,跟他們學,不會走錯路!
宗門裡面諸位都知道的虛雲老和尚,虛雲老和尚到晚年勸人念佛。他晚年,好像是一百一十七歲,有一本東西出來叫《方便開示錄》,《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錄》,我看過。裡面十之七、八,勸人念佛求生淨土,指導參禪的,分量大概只有十分之二,這真善知識。他知道現在人的根性,大多數人好好念佛肯定能往生,能成就!他不排斥淨土,認識眾生的根性。禪,確實上上根人才能成就,中下根人不行,中下根人念佛是肯定成就。成就都一樣,這就是遇緣不同,中下根人遇到淨宗,成就了;遇到其他宗派,那就錯了。法沒有錯,諸法平等,無有高下,人的根性不齊,人的根性有高下,不是法有高下。所以,法要應機,就如同病要應藥,就藥到病除。生病了,你用的藥不對症,不但不能治好病,還把病加深,這個道理我們都懂!佛法的學習也不例外,也是這麼個道理。
所以,學佛的起步要持戒。我持戒,我能持戒!什麼是戒也搞不清楚,你怎麼能持?不要說別的,五戒十善,你明不明瞭?你不明瞭,你怎麼能在生活上落實?你要明瞭,那你就好好的學,你不學怎麼行?我這些年對這樁事情感觸非常深!半個世紀過去了,為什麼學佛的,在家、出家,不能持戒?也看到幾個標榜戒律的法師,我也都親近過,不像戒經上所說的,只有外表的形相,實際上效果看不出來。為什麼?戒律的目標在哪裡?目標在定,因戒得定,他持戒很嚴,但是他沒有得定。不但沒有得定,脾氣暴躁,喜歡批評人,喜歡罵人,沒有定!因戒得定,他沒得到定,那戒怎麼持的?如果說真的戒持得很如法,那使我們懷疑佛這個話講錯了,因戒不能得定。我們儒家講,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。一個有修養、有德行的人,一定心平氣和,絕對沒有貢高我慢,絕對沒有輕視別人。當著大眾訓斥別人,侮辱別人,我們細心觀察他目的在哪裡?是不是藉著這個要提高自己的威望?
戒要好好學,從哪裡學起?我這才想到,我們過去在台中學習,李老師教我們去讀《五種遺規》。而真正教童蒙,中國古來教童蒙,流通最廣、最普遍的無過於《弟子規》、《三字經》,我就想起這些東西。《弟子規》是從朱子《童蒙須知》擴充增廣而寫出來的,它的底本就是朱子的《童蒙須知》,《童蒙須知》收在《五種遺規》裡。我覺得這是我們持戒的大根大本,這個東西不是說你會背、你會講,那沒有用處,你要做到。所以我普遍提倡。同學們你們要會聽,年輕的人要學,為人父母你要教你的小孩,你自己做不到,你的小孩不會接受。你要求他做到,他看你沒有做到;你教他要孝順父母,他看到你自己對父母並不孝順,他就懷疑了。所以,為人父母的人要學,為人師表的人要學。你做老師教學生,你沒做到,學生對你不相信,學生認為你在騙他。可是我們做祖父母一代的,可以不要學了,一心念佛求生淨土,《弟子規》是兒孫們的事情,這點希望同學們要留意。
現在有許多國家,把退休的年齡訂在五十五歲,很好!五十五歲以上,《弟子規》可以不要學,我們就持五戒、十善,念佛求生淨土。可是五十五歲以下,他有責任教他的兒女,做老師有責任教他的學生,這個要學。所以,這是倫理道德教育,我們要普及到全民,男女老少統統都要學。念佛的同學五十五歲以上的,你就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這樣念佛求生淨土就好。這個東西可以聽聽、可以看看,不必在意了。好,現在時間到了。
諸位同學,請接著看最後這一句,「十隨器方圓,而不失自性,喻真如性普遍諸有為法,而不失自性」。水,這是說出它能隨緣,如果是個方的器皿,我們用個方的盒子盛水,那水就是方的;我們用個圓的杯子盛水,水就是圓的。隨器不一樣,水的性質沒有失掉,它能這樣的隨緣,不分別、不執著,一絲毫計較都沒有。所以,老子稱讚「上善若水」,這個世間最上的善像水一樣。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用在待人接物之處,能隨種種緣,只要不計較,只要不分別、不執著,什麼都好!
「不失自性」,就是決不失自己的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那是自性;展開來,用中國德目講,一樣的,「孝悌忠信,禮義廉恥,仁愛和平」,不失。無論跟什麼樣的人相處,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宗教,不同的文化,甚至於跟一切動物相處,跟一切花草樹木相處,這個德目都能現前;中國人講這十二個德目,佛法裡面講的菩提心。三皈、五戒、十善遍一切法,我們冷靜去想想,這樣一個人無論他在哪裡一定受人歡迎。凡是受人排斥的,是哪樣人?一定是與這個德行完全相反的人;心量狹小,不能容人,看到別人一定要排斥。尤其是不同的族群,不同的信仰,不同的文化,他產生排斥。
這裡面有個很大的因素,現在人講什麼?利害。他覺得這個人在我們這邊對我們沒有利益,就要加以排斥。如果是個上善之人,他到這個地方來,以愛心,以尊重、包容、關懷、幫助,這個地方的人說這個人不錯,我們可以接納他,就變成很容易相處了。容易相處,這是德,不能相處,違背了性德,因為性德是和睦的,性德是平等的,這和平。宇宙是和平的,大自然界是和平的。有些人說,我們這個身體是小宇宙,外面是大宇宙,大宇宙跟小宇宙無二無別。說得不錯!我們的身體每個器官、每個細胞本來就是和睦的,本來就是平等的,決定沒衝突,這叫健康長壽。如果我們這裡面某個器官發生問題,不合作了,這就生病了。其他的器官都得想方法來幫助它恢復正常,恢復正常病就好了。整個宇宙你細心去觀察,然後你就知道,人與人之間就跟一個身體細胞跟細胞之間一樣道理。團體與團體之間,像族群是團體、國家是團體、宗教文化是團體,縱然不同,它要合作,它要和睦相處,相輔相成,這是道!我們能夠明瞭,能夠依教奉行,能夠隨順,這是德。
大乘教裡面跟我們講得很清楚,心性是一,你看我們讀的這品經,一開頭文殊菩薩就提出來,「心性是一,云何種種」,十大菩薩給我們詳細說明。「心性是一」,這是體,性體,「種種」是法相,緣會。種種不失自性,自性能現種種,一性、種種不二,所以大宇宙跟我們這個身體小宇宙是一不是二。大宇宙當中一切萬事萬物,我們要不要愛護?性德就在這個地方流露出來。包容,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一切眾生心量本來就是這樣的,諸佛如來如是,一切眾生也如是,沒有兩樣。不是說如來的心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,眾生的心量就很小,哪有這個道理?很小是你自己自私自利那個病在作祟,把自己的心量忘掉,迷失了,並不是真的失掉。你的心量還是遍法界虛空界,沒失掉,這個失掉的現象就是你堅固的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個東西讓你見不到自性,讓你得不到自性的受用,毛病出在這個地方。
《楞嚴經》上稱為「妙真如性」,菩薩是用這個比喻,水能隨方圓之器現種種不同之相,比喻妙真如性普遍諸有為法。「諸有為法」要記住,《百法明門論》裡面給我們提出這個綱領非常好,八識,有為法,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;五十一個心所法,有為法;十一個色法,有為法;二十四個不相應,有為法,這一展開包括了虛空法界。不相應行法裡面,有「時分」、有「方分」,這二法是什麼意思?時分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時間,方分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空間。時、空在裡面,時空是有為法,不是真的,是從心想生,真像永嘉大師所說的,「覺後空空無大千」,迷了,有這些東西,覺了,沒有了。真如是無為法,無為法有六個,我們前面說過,六個無為法只有一個是真的,「真如無為」。真如性是真正的無為法,其他的五個是相似的無為法,不是真的。百法把整個宇宙一切萬事萬法全都包括在其中,這就是文殊菩薩在此地問的「種種」。
心性是一,普遍在種種法中,沒有失去自性,所以法法是圓融的,法法決定沒有衝突、決定沒有矛盾。只要我們把妄想、分別、執著放下,你就見到實相,你就親證實相;證得淺,你是法身菩薩,證到究竟,那你就是究竟佛果,無上正等正覺。我們讀了這品經文,略略的知道事實的概況,有好處。什麼好處?我們從這個地方生起了信心,知道自己妙真如性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。法身菩薩、諸佛如來證得,我們今天是迷失了,是迷了,並沒有失掉,所以這個失叫迷失。現在的問題,怎麼樣我們覺悟過來?大乘教裡面所說的破迷開悟,怎樣把我們的迷惑打破,把我們的迷障消除。悟是本有的,不必要求,離了迷障,覺性就現前,我們知道這個道理。
如果自己業障習氣太重,內裡面煩惱習氣重,自私自利,貪瞋痴慢;外面外緣誘惑,禁不起誘惑,見色聞聲,煩惱自然生起,生貪瞋痴慢。有這種情形,今天明白了,要知道慚愧,接著要懂得懺悔,要改過。那我受不了誘惑,怎麼辦?我盡量避免誘惑。所以古人修行,選擇在曠野、在深山,什麼原因?盡量避免五欲六塵的誘惑。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跟從前不一樣了,現在深山也不行,交通便捷。以前要上山,道場建在山的深處,從山下要走到道場也要走三天,你不是真正虔誠心,你就不願意去了。現在汽車可以開上去,甚至於還有纜車,便利遊客,道場不清淨,道場被污染了。更嚴重的,深山裡面也架起電視,全世界的電視台二十四小時不斷的來播染污。這種環境之下,怎麼能得清淨?
所以,今天真正修行人,需不需要找這種環境?找不到,也沒那麼大的福報。真正修行人隱居在城市,除了工作、生活方便之外,自己在家裡修行就能成就。家裡怎麼樣?家裡頭決定不能有電視,決定不能有報紙、雜誌,這個東西統統拒絕。家裡頭供一個佛堂,除了工作之外,回來之後就進佛堂進修。最好連電話都沒有,你才真清淨。要有緊急事情要聯繫怎麼辦?電話可以裝,平常怎麼樣?把電話線拿下來,就不通了。我有事情找人,我就把它插上,我用完之後就拔掉,沒有電話。沒有信件往來,每天不看報紙,沒有電視,心定了,這叫增上緣。所以,無論是什麼環境,真正肯修行,沒有說是沒辦法,沒有的,都有很好的方法。在城市裡面居住跟住深山道場沒有兩樣,一樣成就。
房子不能太大,太大怎麼樣?收拾困難,尤其是年歲大的人。學佛,總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,居住環境不能不乾淨,因此年歲愈大住的房子愈小愈好,容易收拾。我們看古大德多少修行人他不住寺廟,他在寺廟附近搭個小茅蓬。我們到茅蓬去看,大概茅蓬只有一、兩個人住,三個人住,小茅蓬。裡面只有一個小佛堂,臥房是廣單,三個人,三個人是一個臥房三張床鋪,就這樣,一個小廚房,什麼都沒有,乾乾淨淨。小,收拾得很乾淨,一塵不染。不遠有寺院道場,有事情寺院的人會照顧他,那個修行真有成就,住小茅蓬。我們現在在家居士,把自己的家庭當作小茅蓬住,雖然在都市裡面住的是公寓房子,小公寓就是小茅蓬。
所以環境的清淨不在外,還是在內,只要自己能夠放得下就清淨了,自己放不下,那就沒有法子。所以,除了你工作要上班,來維持生活之外,其他的統統都可以放下。生活簡單,省吃儉用,能夠儲蓄一點,準備什麼?年歲老了,做不動,總會退休,退休之後,自己還能養活自己,這些事情不能不預備。對自己的道業有信心,為什麼?不失自性。只要你做得如法,你煩惱輕,分別、執著少了,煩惱輕了。煩惱輕肯定智慧長,你會愈修愈快樂,得法喜,法喜充滿,經教裡頭常講,常生歡喜心,你真得到了。見到別人有苦難,隨分隨力幫助。
道場,主持道場的人要真正具足菩提心、方便行,佛家常講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,主持道場的人一定要懂得,一定要具足。有真誠的愛心,知道怎樣照顧別人,道場不能太大,太大怎麼樣?照顧不了。所以印祖教導我們,道場在一塊共修人數最好不超過二十人,很有道理。我們今天沒有大福報,二十個人能顧得過來,可以不要向外攀緣。人太多的時候,今天生活怎麼辦?不像古時候的道場,古時候道場住眾多,住幾百人,大的道場二、三千人,分工合作,那是一個社團,有那麼大的福報,有固定經濟來源。現在非常困難,現在道場都要靠信徒供養,這跟從前道場不一樣,從前道場自己有田地、有產業,這些產業、田地可以租給農民,收租。它的經濟來源固定,一年收多少租,有多少的稻米收入,能夠養多少人,一般蔬菜自己種,生活經濟條件能過得去。
現在不行,現在沒有土地,如果道場建大了,要靠經懺佛事、要靠法會,那你清修、進修就失掉了。你常常跟這些信徒往來,常常不能避免交際應酬,你的心怎麼能定得下來?你怎樣能夠減少煩惱,增長智慧?這是大問題!所以印祖這個教誨我們要重視,我們要遵守。小道場容易維護,老老實實的修行、念佛,互相在一起研習經教,互相勉勵,互相照顧,這是末法時期典型的道場。沒有是非,這就是興旺的道場,就是如法的道場。出家人這麼做,好,在家人這樣做,也好,大家彼此互相尊重,互相學習,互助合作。
有了念佛堂,就要想到臨終關懷。我們大家在一起念佛共修,目的在哪裡?在求往生。這個人在道場往生了,怎麼辦?你要懂得處理,怎樣幫助他,怎樣成就他!古大德已經把這些程序寫出來留給我們,《飭終津梁》,這是文言文寫的;近代大德怕大家看不懂,把它簡化,用白話文寫出來,《飭終須知》。這個本子我們也印過幾次,我們重新排版,裡面重要的部分我都用紅筆把它畫出來,印的時候套色印上去。我把這個題目,因為《飭終須知》,人家一看那個題目有很多人忌諱,我換了個名詞,《怎樣往生不退成佛》,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就很高興。這個小冊子,學佛的同學也要常常看,為什麼?不定什麼時候我們遇到,知道怎麼處理。我的老母親過世,依這本書做的,後事完全依照這個書上講的來辦;韓館長的往生,也是依照這個書來做的,做得很如法。
不論道場大小,念佛堂人多少,如果念佛堂人多,那就更要留意。人要多的話,最好能夠真正找到發心的,有愛心的,有耐心的,樂意幫助別人的,組成一個助念團,或者助念小組,有人在病危的時候,往生的時候,他們來幫助。助念小組裡面的同修,彼此互相都要留下你的姓名、地址、電話,隨時好聯絡。尤其念佛堂裡面有年歲大的人,七十、八十,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就走了。你看中國古禮裡面所說的,「七十不留宿,八十不留飯」,這中國古時候。七十歲的時候,決不留你過夜,為什麼?怕你真的走了。你走了之後,你的家人他要不了解的話會惹成糾紛:我們家這個老人明明是好好的,怎麼到你家過了一夜他就走了,是不是你害死了?所以,七十不留宿。八十,不留你吃飯,非常有道理。
我們以前在台中跟李老師的時候,古時候這些風俗習慣、這些常識,他老人家常常講給我們聽。現在因為什麼?一切資訊、交通便捷。在從前出門都是走路,老人拄個拐杖,遠距離能有個小毛驢代步,就算不錯了。出門能有個車,那就不是普通人的身分,普通人的身分出門統統是步行。我們生活在現代的社會,要懂得古人的那種生活精神,我們很嚮往,我們很樂意學習,雖然做得不能跟他完全一樣,但是能接近。所以,樣樣要懂得隨緣,時時處處要流露出愛心,沒有任何忌諱。
人,生下來必定有死亡,我在講經的時候都講了很多次,人只有一條路非常精進,一絲毫都不休息,這條路是什麼?你生下來就向墳墓裡頭走,一天一天的接近。你們想想是不是?你還有什麼忌諱?有生必有死。你不要怕死,怕死死得更早,為什麼?因為你嚇死了,本來可以長壽,怕死死就來了。沒有顧慮,沒有忌諱,這是人生必定走的一條路。我們重要的,活一天這一天要做有意義的事情,要做有價值的事情。真正有意義、有價值,那就是我們能幫助別人,幫助需要幫助的人,幫助在受苦難的人。我們能夠全心全力幫助他,快樂!你沒有幫助別人,你不知道。你要常常幫助別人,你才懂得古德有句話說,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真的,一點都不假。自性也從這個地方點點滴滴發露出來,我們的性德。
常常學好人、做好人,到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好人,那是快樂無比。你絕對不會再去做壞人,絕對不會有一個壞的念頭。壞的念頭好比說是病根,壞的念頭沒有了,病根拔掉了,災難、業障的根拔掉了,你怎麼不快樂?無論生活在什麼環境裡面,心安理得,再嚴重的災害遇到了,不驚不怖,不害怕,沒有恐懼,你的心還是平靜的。縱然免不過這個災難,自己要曉得,這是業力感召,趁這個時候安安靜靜念佛往生,絲毫障礙都沒有,他怎麼不快樂?他怎麼不自在?世出世法樣樣放得下,沒有一樣放在心上,心包太虛,不是包,心就是太虛,量就是法界!
水與真性這個十義,我們就講到此地。下面還有個總結,「略辨十義,少分似真,故多以水為喻」,在大乘教裡面,佛是常常用水來比喻真心,因為水這十個意思跟真心、跟自性裡面的十義很接近。而真心自性裡面的義理深廣無際,水沒有法子比,水只能比少分而已。讓我們從少分裡面去體會到真實,從比喻體會到真實,這個意思要懂。末後說「此義見文雖似不具,而大通眾經」,就是現在的文,此義見文雖似不具,而大通眾經,就是佛在講經說法常常用這個比喻來講。尤其最後一個意思就是老子所講的「上善若水」,我們《華嚴經》普賢菩薩教導我們,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,就是這個意思。對一切人事物不要執著,你執著你就不能隨緣,可是隨緣裡面有智慧,不是感情用事。緣因時、因地、因人、因事而有不同,對現前有利益,對後來有利益,這個要隨緣。
有些人學佛,自己認為自己學得很不錯,看到別人不是,馬上就批評,在家裡面搞得一家不和,這個錯了。你永遠要知道,大經上有一句話,「菩薩所在之處,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」。你那個菩薩所在之處,叫一切眾生都生煩惱,叫一切眾生對你都反感,看到你都害怕,都想跑掉,你就不是菩薩,你學佛就學錯了。錯在哪裡?不知道隨緣,方的永遠是方的,圓的就放不進去。你看這個意思,就是見到方的我也是方的,見到圓的我也是圓的,跟一切眾生完全融成一片,就和睦相處了。眾生有業障,雖然做錯了,你要慢慢的去誘導他、去感化他;你要是一責備、一發脾氣,人家遠離了,人家不聽你的。雖然是一番好心,你的方法錯誤。所以,好心還要有善巧方便,才真正能接引眾生,讓眾生歡歡喜喜跟著你學習,你就成功了。天天用一副教訓的面孔,不行,釋迦牟尼佛沒有用這個方法,祖師大德也沒有用這個方法。所以,觀機施教,你才能夠法法圓融,才能夠真正自利利他,成就真實功德。現在時間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