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一五九三卷)  2006/7/26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1593

  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「賢首品第十二」,經文第二段,「賢首廣說」,我們從長行看起:

  【爾時賢首菩薩。以偈答曰。】

  這一句清涼大師在科判裡面,「總標舉」,我們看大師的疏鈔。「以偈答者,此略有二,一少言攝多義故,二美辭讚說,令淨信故」,這說出為什麼菩薩要用偈頌來答。文殊菩薩所問的,修「淨行品」的功德無量無邊,稱說不盡。菩薩慈悲,總是希望讓我們初學的人,聽說一百四十一願都生歡喜心。依教奉行,將來有什麼樣殊勝的果德?總有這個疑問。所以在無量義裡面給我們說出少分,也能滿足初學人的歡喜心,所以用偈頌來答覆。偈頌有兩個意思,第一個言語少。此地的偈頌是七言頌,就是一句七個字,四句是一首。但是不一定四句偈說一樁事情,有的時候一句說一樁事情,有的時候兩句說一樁事情,有時候是三句說一樁事情,不一定,到下面我們就會讀到了。總而言之,言詞少,含義非常的豐富。

  第二個意思,偈頌在古時候它就像詩詞一樣,可以唱頌的,所以是詞句非常優美的讚美詩。目的是讓我們對菩薩所說的能生起清淨信心。《金剛經》上說得好,「信心清淨,則生實相」。用清淨心來接受,就生智慧,智慧開了之後,所謂是聞一知十,一聞千悟。這是真的,一句、兩句話當中開悟了,大徹大悟,無盡的義理一時都通達明瞭了。有這個意思在。

  底下說,「以始德該終,散說難盡故,顯此勝妙之功德故」。這個「以始德該終」,在前面給諸位報告了,「始」是十信位,十信之始是初信。「該」就是包括,初學就包括到圓滿,「終」是圓滿,圓滿是如來究竟佛果。也就是說十信菩薩所修的是如來果地上的行持,我們用現在的話說,如來所表現的生活、工作(如來的工作是教學)、待人接物都離不開初學的。初學是什麼?《華嚴經》講了相當長的時間,確實有些同學非常關心,希望有機會我們在一起學習《華嚴》。問我學《華嚴》要具備什麼條件,這個問得好。

  清涼大師在這個經裡面一開頭教給我們,《華嚴》的當機是法身菩薩,不是普通人。可是凡夫有也有分,哪一類的凡夫?叫大心凡夫。什麼叫大心?諸位要知道,大心是菩提心。菩提心真的發出來了,那就是初住菩薩,就是法身大士。底下一會我們就讀到了,初住菩薩,發心住。為什麼稱為大心眾生?菩提心我們發了,發心學習,但是沒學成。我們再細心去回過頭來想想,原來十信位的菩薩就是大心菩薩,為什麼?他們菩提心是從初信位就開始學菩提心,一直到賢首菩薩,學得差不多將要圓滿了。賢首代表十信圓滿,圓滿就入住,入了初住。我們要發心學習十信位的菩薩,這也就是說明為什麼十信位我們要細講,原因就在此地。到十住以後,我們就略說,不再細講,如果要細講,這部經我估計會超過兩萬個小時,太長了,現在我們已經講了三千多個小時,往後一定是略說,不能像前面那樣細說。

  再說到菩提心怎麼落實?這個重要,我們才知道從哪裡學起。從《弟子規》學起,弟子規是菩提心的根,是菩提心的落實。菩提心落實在生活,落實在工作,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,你們大家想想看,是不是弟子規?是!弟子規做不到,就沒有菩提心。儒家的《弟子規》是的,道家的《太上感應篇》也是的。道教還有一篇文章,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,性質跟《感應篇》差不多,文比較短,只有七百多字。佛教裡面的《十善業道》,印光大師又給我們加了點補充教材,是什麼?《了凡四訓》、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》、《安士全書》,這是印祖給我們的補充教材,因果教育。如果不在這上扎根,入不了《華嚴》。這些基礎的東西,在我們今天一般人來看,善行,斷一切惡修一切善,這是善行,不能不修,不能不知道。

  凡是與這些課程裡面的條目相違背的,那是惡行,惡行違背法性,善行隨順法性。這把理說出來了,為什麼要學,道理說出來了,一定要認真努力。把我們內心與一切人事物對立的念頭化解掉,矛盾化解掉,疑慮化解掉,衝突化解掉,始終讓自己保持著心平氣和。心平就是菩提心的平等心,氣和就是清淨心、慈悲心,我們與法性就相應;換句話說,與《華嚴》就相應。所以學《華嚴》必須要在這裡奠定基礎。如果是出家人,沙彌律儀十戒、二十四門威儀,要統統做到。現在我們把它學到,一直到成菩薩,成佛了,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這些,這個學習不是階段性的。所以此地這一句話四個字要記住,「始德該終」,就是它不是階段性的。學了以後永遠要保持,永遠不能失掉,到如來果地還是這樣的。

  你們要看看經典上記載釋迦牟尼佛的行持,看看《佛本行經》,看看《釋迦方誌》、《釋迦譜》。你就曉得如來在果地上,他的生活、教學、待人接物,完全落實弟子規,完全落實十善業,完全落實感應篇。並不是說到如來果地了,這些東西是初學人學的,他可以不要了。他要不要,誰肯相信他?誰肯跟他學?學了之後,一生都要保持,決定不能讓它空過。

  末後一句,「顯此勝妙之功德故」,這一句要略微解釋一下。什麼叫功德?許多學佛的人誤會,以為在佛門裡面出點力、出點錢,這就叫做功德,錯了!那不是功德。我們看到有些寺院庵堂,大殿上擺個箱子,讓人隨喜捐助的,這個箱子上寫個「功德箱」。我們丟一點錢進去,那是功德?諸位想想梁武帝見達摩祖師的故事,你應該就覺悟。梁武帝以國王之尊護持佛法,為佛教建立大小寺廟四百八十座。這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是空前絕後,過去沒有,梁武帝以後一直到今天也沒有;度僧幾十萬人,就是布施供養出家人。達摩到中國來,梁武帝就想誇耀自己的功德,提出這樁事情向達摩祖師請教。我這一生所做的功德大不大?哪裡曉得達摩祖師說了真話,「並無功德!」這句話讓梁武帝非常寒心,話不投機,就叫他走了。所以達摩跟梁武帝沒有緣分。並無功德。

  梁武帝做的這些是不是好事?好事;不是功德,是福德。如果梁武帝問,我的福德、福報大不大?那達摩祖師一定說很大很大。修的福,不是功德。福報再大,《六祖壇經》裡面說得很好,「此事福不能救」。此事是什麼事?六道輪迴,生死大事,福德不能救,功德能救。也就是功德能幫助你超越六道輪迴,福德不行。福德,再大的福德,你在三善道享福,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。護持道場是福德,講經說法也是福德,我們今天幹的這個全是福德。要把福德變成功德,這就對了。怎麼變成功德?不著相就是功德。梁武帝著相,念念不忘他做那麼多好事,這就是他心不清淨,他還有執著,他還有分別,還有妄想,所以功德就變成福德。如果做這麼多好事,斷惡修善,沒有執著,沒有分別,沒有妄想,福德就變成功德。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所以功德,簡單的說,修功有所得就叫功德。功是功夫,是你真正修行,什麼叫真正修行?持戒,有功。持戒的功夫不錯,後頭就有得,得的是什麼?清淨心,清淨心是定。所以,持戒有功就得定,修定有功就開智慧。修因叫功,它的結果叫德,有因有果,這是我們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的。所以佛在大經上常常教我們,因戒得定,持戒是因,得定是果。我們今天看到確實有些持戒很嚴的人,一般人很讚歎他,持戒得好,他沒得定。那是什麼原因?他變成福德,他不是功德。為什麼得不了定?他心裡面分別執著沒有捨掉,自己持戒很嚴,看到別人不持戒的,他就要生氣,他就要批評,顯示自己戒律持得好。諸位想想,他是真持戒還是假持戒?

  真正持戒,六祖在《壇經》上說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真持戒!還見到這個不對,那個不對,就錯了!把持戒變成福德,持戒得不到定,得不到清淨心;不見世間過,清淨心就現前。凡是修功的人,我們想他肯定落實了四個字,我們常講的誠敬謙和,真誠、恭敬、謙虛、和睦,這是個真正修功的人,有功夫。不見他人過,只見自己過,自己天天改過自新,不見他人過。他人犯的過失,修行人用什麼眼光看?他是我的老師,他做出樣子來給我看,讓我反省,我有沒有他的過失,如果有,趕快改;沒有,記住,不能犯這樣的過失。修行人心目當中,那是我的老師,故意做那個樣子給我看,讓我覺悟。他哪有過失?他沒有過失,他在唱戲、他在表演,真正修行人是用這種心目來看人,來看事。所以前面講的順違皆順,無有一法不善,無有一法不妙,這裡稱為勝妙,殊勝的微妙。

  然後才曉得天下人,六道眾生,沒有過失。誰有過失?過失在我一個人。那些全都是我的老師,表現順法性的,叫我學,應該要這樣做,在我面前表演;違背法性的,讓我警覺,這些東西我不能做。一個老師教我正面的,一個老師教我負面的,這叫妙,這叫勝。善財童子在《華嚴經》上,大家看到了,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,要多長的時間?大乘教常講無量劫,三大阿僧祇劫。可是善財童子給我們示現的是一生成就,圓滿成就。什麼道理?就是善人是我老師,惡人是我的老師,順境是我的老師,逆境也是我的老師。學生弟子就是我一個人,除我一個人之外,個個都是老師,個個都是善知識,個個都是佛,個個都是菩薩。一生成就,哪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!甚至於不要到來生。所以功是修行,德就是你修功之所得。

  經上常講持戒得定,修定開慧,慧開之後,證實相,證實相是什麼?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統統明白了,這叫做證實相。另外還有個意思,功是福力之功能,我們講修福,自利利他,你要有功夫;能,現在人講能量,你有功夫,你有能量,你才能幫助別人。這個功能確實是善行之德,所以稱之為功德;換句話說,功能可不能用錯了,一定要知道與法性相應。在中國,古聖先賢所說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與本善相應,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與法性相應;如果與本善相違背,這就錯了。

  學習,最近有些同修送了十幾本書給我看,略略的翻了一翻,全是近代西方人研究探討生死輪迴的報告。在研究的過程當中,有不少人跟靈界溝通,我們一般講通靈。確實有高級的神靈,他們書上講的神靈,透露很多的訊息,說出很多智慧的語言。告訴我們,人沒有生死,生死是怎麼回事情?你身有生死,靈魂沒有生死,他們現在講靈魂,靈魂沒有生死;你身體有痛苦,靈魂沒有痛苦。而且瀕臨在死亡邊緣的時候,有很多現象,大多數的現象,都忽然覺得他的身體浮起來了,飄浮起來,他可以回頭看到他自己的身體躺在病床上。看到很多護士、醫生來給他治療,他自己很想告訴他,我現在很舒服,沒事。但是說話別人聽不到,有這種經驗。你要是了解這些事實真相,對死亡就沒有恐懼,知道這是什麼?換個身體。

  那麼人來到這個世間是幹什麼的?高級的神靈透出的信息,人到世間來是有兩個原因,一個是來工作的,一個是來學習的。看到他這個報告,我們立刻就曉得,佛法也是這麼說的,不過名詞不一樣。佛法所講的,人到這個世間來也是兩種,一種是工作的,這是什麼?乘願再來,是來度化眾生的,這是工作的。另外一種就是一般眾生,他是受報的,人生酬業。過去行的善,有善因,這一生到世間來享福;過去生中造的不善,這一生到人間來受苦,這是佛說的。享福、受苦都是學習,外國他們高級的神靈講學習,這個說得也很有意思。學習圓滿,就是你有你的功課,生生世世都有功課,都要學習。像念書一樣,念得很好,考試都及格,第二年就升級。如果念得不好,考試都不及格,留級。如果成績實在太差,降級。降級還是要學習,升級也要學習,學習永無止境。這是些外國最近研究因果輪迴、前世今生,透露的一些消息。

  這就是我們這個地方講的功德,你修功,一定要與德相應。我們現在在人間,這一生到人間來,真的是有功課,共同的功課是一定要把人做好。人是什麼?在佛法裡面講,十善、五戒;在中國古聖先賢教誨裡面講,倫理、道德,我們這一生就是我們要學的功課,人倫。我們如果能把這些功課學好,我們這一生學好了,就是考試及格了,來生升級生到天上去。天上有天上的功課,都能夠把功課做好,那就太簡單了,步步高升。如果我們這一生沒有把倫理道德做好,學了什麼東西?學了貪婪,學了瞋恚,學的是愚痴。不但來生留級之分都沒有,留級是什麼?你來生又到人間來,你人沒學得好,繼續學,來生到人間是留級。太差了,要降級!人道一降級,下面就是餓鬼、畜生、地獄,降級了,到那個地方再學。學好了,慢慢向上提升。

  佛對這樁事情給我們講得很清楚,畜生道的業因是愚痴,餓鬼道的業因是慳貪,地獄道的業因是瞋恚。他們在那邊學習,學什麼?地獄道不瞋恚,真正回頭懺悔,自己認錯,我錯了!不再對一切眾生生瞋恚心,他就離開地獄,往上升!在鬼道裡面學什麼?學不貪,學著不吝嗇。畜生道學不再愚痴,無論在哪一道,都是在學習。在天上,學上品十善,學習慈悲喜捨;聲聞道學習四諦,緣覺道學習十二因緣,菩薩道學習六度萬行,佛道學習清淨平等,統統都在學習。所以順著法性就上升,違背法性就往下墜落,不能不知道。到底是往上提升,還是往下墜落,這是你自己的事情,與別人無關;與佛菩薩,與一切神靈,與上帝、與閻王,統統沒有關係,全在自己。所以自己要對自己負責,這就對了。

  我們再看下面,底下這一段,『賢首菩薩,以偈答曰』。偈頌從下面就開始,就正式答覆文殊菩薩的提問。我們先看清涼大師註解,第二段,「正顯偈辭,有三百五十九頌半」。這個經文比「淨行品」長,超過一倍都不止。「淨行品」裡面一百四十一首偈,一百四十一樁事,功德殊勝。所以說明它的功德,菩薩就用了三百五十九頌半。「大為三分」,這是講段落,我們以後就用這個三大段,總共有三大段。

  「初四頌」,這就是從第一到第四。你看看清涼大師給我們標的,「謙讚許說分」,我們要學。謙是性德,菩薩十信圓滿了,顯示出來第一個是謙虛。讚是讚歎,普賢菩薩十願,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,你想這兩個字是不是普賢這兩願?謙就是恭敬,對任何一個人都要謙虛,都要恭敬。你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,別人都不如我,錯了!今天我收到一個同學傳真來給我的報告,他在大概是上一、兩個月,發現蒼蠅念佛往生,好幾隻。他自己在房間裡面,他是個學生,住在學生宿舍,房間裡面放念佛機,放佛號。蒼蠅飛進來了,他忽然警覺到蒼蠅也是眾生,不要趕牠,可能牠也是來聽經,來念佛的,因為晚上他放《地藏經》。真的蒼蠅不干擾他,他也不干擾蒼蠅。聽了一、兩天之後,這蒼蠅真的往生了,趕也趕不走,往生了!以後他明白了,往生就把蒼蠅埋起來,給牠處理後事,念佛給牠迴向,好幾隻。蚊蟲、蒼蠅、小動物,你能輕視牠嗎?你能覺得我很了不起,你不如我?不可以。

  你能對蚊蟲、蒼蠅、螞蟻都能表示謙虛恭敬,弟子規就落實了,十善業就落實了,對人更不必說,這就是學佛。為什麼?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,對任何一個小動物都謙虛,都恭敬。你看牠通靈性,你在做功課,牠來參與,牠不干擾你,叮在一旁,動也不動,在那裡聽經,在那裡跟大眾一起念佛,讚歎!

  「許說」,文殊菩薩問。接受文殊的提問,來詳細回答。這是前面四首頌。後面這是第二段,第二大段有「三百四十六偈半,正說勝德分」。文殊菩薩問的,正說十信菩薩所修的淨行。現在時間到了,我們休息幾分鐘。

  諸位法師、諸位同學,請坐。我們把段落接著介紹一下,「次三百四十六偈半,正說勝德分」。這是主要的,如果說是像經開三分,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,它有這個味道在。前面四首偈就是序分,當中三百四十六首半的偈頌是屬於正宗分,末後有九首偈,第三段九偈,「校量勸持分」,這個等於說是流通分。校量是比較,比較功德,勸導大眾要受持,要依教奉行。前面四首也分兩個小段,「初偈總明,後三開章」。我們先看第一首偈:

  【善哉仁者應諦聽。彼諸功德不可量。我今隨力說少分。猶如大海一滴水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說,這首偈「前半讚問勸聽,後半謙己少說」,末後一句是以大海滴水來做比喻,「次下當明」,這個地方就不細說,後面會講到。『善哉』,這句話是讚問,讚歎文殊菩薩代大眾提問。可見得提問不是個容易事情。菩薩難道不知道嗎?普賢能說一百四十一願,難道不知道依教修行的功德嗎?當然知道。自己不說,留著給賢首菩薩說,這個用意很深。前面已經跟諸位報告過了,賢首是十信心滿,十信菩薩圓滿的果位,所以他出來代表,報告他自己學習的心得。所以「善哉」,這個意思用現在的話說,你問得太好了!

  『仁者』是賢首對文殊菩薩的敬稱,這兩個字在佛門裡面常用,但是很多人不知道,以為這是個普通的稱呼詞,不曉得這種稱呼是最尊敬的。「仁者」是菩薩,我們稱菩薩是梵語,是翻譯的名稱,如果稱它的意思就是仁者。從意思上翻,仁者是仁慈的人,一個人能想到自己,就聯想到別人。所以中國這個「仁」是兩個人的意思,有自己就有別人,想到自己,一定想到別人。能夠捨己為人,犧牲自己,成就別人,這是菩薩。菩薩不容易做。

  佛經裡面有個小故事,說一個小乘阿羅漢,證得阿羅漢了,非常羨慕菩薩,所以他就發心迴小向大,學菩薩行菩薩道。有一位天神看到了,故意來示現來試驗他、考驗他,看他行不行。就變成一個很可憐的人,在路上哭哭啼啼的來了。這個羅漢看到,問他你怎麼這麼傷心?有什麼難事?他就故意的說,他說我家裡的老人病得很重,醫生診斷找不到藥引子。他說要用什麼東西做藥引?他說要一個真正修行人的眼睛,難!到哪裡去找?這個羅漢一想,是,我現在是迴小向大行菩薩道,於是把眼睛就挖一個給他。挖一個給他之後,大概是挖左眼。這個人接著說:錯了!錯了!我要的是右眼,不是左眼。他說:你為什麼早不說?早說我還有一個眼睛,現在我都挖給你,兩個眼睛都沒有了。不容易,再把這個眼睛又挖出來給他。這個人接到手上之後,聞一聞,「不好聞,算了!」丟到地上去就走了。羅漢聽到之後,算了,菩薩道真難行!還是當阿羅漢去。說明菩薩不容易,受不了委屈,禁不起考驗,就退轉了,佛經上有這麼個故事。所以稱「仁者」。

  『應諦聽』,我們在此地就看到,彼此雙方都謙虛,應該諦聽。「應諦聽」裡面含義很深,賢首對文殊,文殊是等覺菩薩,賢首是十信位的菩薩,講的是真實法,完全與法性相應,所以應該諦聽。「諦」,用現在的話說,仔細的聽,認真的聽。我們初學的人看到,賢首對文殊都叫「應諦聽」,我們要不要諦聽?實在講,文殊菩薩的問,是利樂有情問,不是他不知道,他是代我們這些有情眾生發問的。這是現身說法,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。我們今天常講,學為人師,行為世範。真正行菩薩道的人,處處都要想到,給一切眾生做好榜樣。文殊菩薩在此地,都是恭恭敬敬認真仔細在聽。其他的人哪個不認真?哪個不認真學習?

  所以古代的帝王,我們現在一提起來,人家說那是專制,那是封建。以一種非常輕視的心態來看待,錯了!難道說古時候古聖先賢都不是好人?現在人個個都是好人,個個人都超過古聖先賢嗎?封建、專制再不好,它有一樣好處,這些做帝王的人都常常禮請,用現在的話說,學者專家,到宮廷裡面去上課,講學。帝王帶著嬪妃、大臣在那裡聽課,就是「善哉仁者應諦聽」。難道這些講的人真的超過帝王嗎?未必!帝王要做出好榜樣。你看我們作國王、國家的領導人,都在接受老師的教誨,都這樣認真努力的學習,做給天下人看,做給人民看。人民看了之後,上行下效,上面這樣愛好學習,讓全國人民統統都提起學習的風氣,所以國家社會長治久安。

  人民貧富不均,這是事實真相,不可能到貧富平均的。佛講得很好,什麼原因?每個人修的因不同,果報怎麼會相同?佛告訴我們,我們人到這個世間來是兩種業力。一種叫引業,引導你到這一道來受生,這是引業。我們都得人身,現在都是以人的身分住在地球上,我們這個業是相同的,引業相同。可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命運不同,際遇不同,有貧富貴賤不一樣,這是什麼原因?滿業,這是另外一個原因,滿業是你過去所修的福報不相同。佛經上講得清楚,你這一生有財富,命裡有財富,發大財,億萬富翁。這怎麼回事情?為什麼你發財,別人發不了?你過去生中修財布施得的果報,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。如果這一生當中,你聰明智慧超人,物質生活也能過得去,並不很富足。那是什麼?過去生修法布施,法布施是因,聰明智慧是果報。這一生當中健康長壽,健康長壽是果報,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。

  如果過去生中這三種布施統統修,修得都不錯,那你的福報太大了,有富貴,又有聰明智慧,又有健康長壽。我們在中國帝王裡面看到,康熙、乾隆,這兩個人真的三種布施的果報我們看到了。佛跟我們講,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,你要曉得你前生修的什麼因,你這一生所受的果報就是的。乾隆跟康熙,真的,富貴、聰明智慧、健康長壽。所以我們就知道,他過去生中,這三樣東西修得圓滿,得這麼大的福報。我們要想有他那樣福報,行不行?行,不難,只要你肯修,你今生很認真努力修,你來生福報就現前。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,不種因,想得果報,沒這個道理!佛講得透徹,佛講得明白。

  底下一句說『彼諸功德不可量』,「彼」是指修淨行的這些人,修淨行都是菩薩,就是前面一品所說的一百四十一願。我們在前一品講得很清楚,這一百四十一願就是普賢十大願王的落實,做到了,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,落實在對一切人事物當中。一百四十一條說的是大綱,每一條展開是無量無邊的細行,無量無邊的功德,所以說「彼諸功德不可量」,哪能說得盡!量是度量,說不盡的功德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修成之後,永不退轉。我們今天是初學,有進有退,為什麼會退?前面李長者給我們講得很清楚。為什麼不退?念念與法性相應,他就不退;與諸法實相相應,就永無退轉。如果我們的發心是從意識裡面發的心,那就很容易退轉,這個不能不知道。

  底下一句,『我今隨力說少分』,這一句是謙虛,隨自己的能力只能說少分;換句話說,那個不可稱量的功德,我沒有能力完全說出來。承蒙文殊菩薩的提問,我只能說少分,少到什麼程度?下面用個比喻來說,『猶如大海一滴水』,修淨行的人,他的功德像大海,我今天能說得出來的,不過是大海一滴水而已。用比喻來形容他所說的少分。聰明人從這一滴水裡面,就得大海全味。這首偈讚問勸聽,下面三首是這品經的序分,是賢首菩薩所說的,我們把這三首偈先念一遍:

  【若有菩薩初發心。誓求當證佛菩提。彼之功德無邊際。不可稱量無與等。何況無量無邊劫。具修地度諸功德。十方一切諸如來。悉共稱揚不能盡。如是無邊大功德。我今於中說少分。譬如鳥足所履空。亦如大地一微塵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註的文相當之長,我們的學習都在清涼大師《疏鈔》當中,我們先看清涼大師對這段文的交代。《疏》,「以發心之德,況出修行,巧顯深廣」。這就是以發心的德已經不可思議了,來喻況修行,善巧方便顯示功德的深廣無盡。「於中」,就是於這三首偈之中,「初偈」就是第二首偈,「舉發心章」。「次偈」就是第三首偈,「況出修行章,初心期於當證,德已叵量」,就是不可思量,「況長時入位遍修,故多佛不能盡說」,不但是賢首菩薩沒有法子說,就是一切諸佛異口同音的稱說,也說之不盡。

  「後偈」就是第四偈,「許說分齊,前半法說,如是者」這就是這首偈最初的兩個字,「雙指發心修行,下文具顯故,前文雙問故,後半喻明」,後半就是最後這兩句,『譬如鳥足所履空,亦如大地一微塵』。這是比喻,比喻裡面有兩個意思,「顯喻少分,謂發心行德,如太空大地,所說者狹,如足履一塵」,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  這第一首偈,『若有菩薩初發心』,這個「初發心」就是十信,十信菩薩的初發心。這個心是真心,我們常講真心切願,他發的是什麼心?『誓求當證佛菩提』。這個發心,簡單的說,他要發心作佛,他發心在這一生當中成佛,這還得了!這個心一發,功德就沒有邊際,沒有法子稱說,這是大乘圓教。所以發心就有這麼大的功德,能不能成就?能!諸位如果要是細心去讀蕅益大師的《彌陀經要解》,你就明白了。一個人如果真正發心求生淨土,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徹底放下,像我們前面講的,諦閑法師的鍋漏匠徒弟。早年倓虛法師給我們說的,極樂寺往生的修無法師,最近深圳念佛往生的黃忠昌居士。不但發心功德無量,他們真成就了。

  十方諸佛讚他的功德都讚不盡,他們為什麼那麼容易成就?沒有別的,真信。沒有絲毫妄念夾雜在其中,這個心純!度眾生重不重要?重要!要看自己有沒有能力。我到極樂世界去,不是幹別的事情,到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習,那個成就不可思議;換句話說,換個環境好好的修行,修成之後,倒駕慈航,到這個世間來普度眾生。我們跟這個世間眾生有緣,緣是什麼?有愛心,這個很重要,你真正的愛地球,真正的愛地球上所有一切眾生。你懂得自愛,自愛就是依教修行,做出好樣子給大家看。自己戒定慧三學不足,法緣還沒有完全成熟,緣已經結了,一發心就結了,到極樂世界去打個轉。學成之後,又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,回來才普度眾生。

  這是什麼?一生圓滿成佛。《華嚴》到最後,你要記住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。所以古大德曾經說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皆是引導入《無量壽》。把《無量壽經》看做世尊在世間,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最重要的一部經典,最後的歸宿在《無量壽》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皆是《無量壽》的引導,這個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我自己學佛,我也跟諸位做過多次的報告,最初對佛法的羨慕,羨慕它的理論。方老師把佛法介紹給我,我跟他老人家學哲學。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,真實智慧,《華嚴經》是佛經哲學概論,這都是我從他那裡學來的。接觸到之後,尤其是跟章嘉大師三年,章嘉大師對我做的是扎根教育,總的綱領是看破、放下、布施,最重要的指導是重視戒律。

  我在那個階段年輕,疏忽了戒律,他有他的善巧方便,並不很嚴厲的制止,說我這是錯了。年輕人有自尊心,你要老是說我錯了,我下次就不來了。所以老人非常慈悲,知道我對戒律沒興趣,不談這個問題,這個很了不起。而談什麼?談釋迦牟尼佛的生平、釋迦牟尼佛的傳記,看看釋迦牟尼佛持戒得定開悟,讓我在這個裡面去體會。體會還不深刻,最後表演一招什麼?他老人家入般涅槃,走了,我們失掉這個老師了。失掉這個老師,自己再很認真反省,老師教了三年,我學到什麼?這反省當中,第一個印象浮出來的,「戒律很重要」,這是平常他對我輕描淡寫一句話。每次上課我離開的時候,大多數他老人家會送我到門口,輕輕說一句,「戒律很重要」。所以一反省,這句話馬上就冒出來了。然後想,老師為什麼常常說這句話?而我自己完全把它疏忽了。

  想了一、兩個星期,才想懂了,明白了。戒律跟儒家的禮不一樣,因為我們過去總把戒律跟儒家的禮是平等看待,這個看法錯誤。禮是世間法,世間人的生活規範,這個世間一切都在變,所以禮,中國古代三代的禮就不一樣,就有興有革。就如同世間的憲法、法律,過若干年,這個社會不太適應了,要修訂,興革就是修訂。所以夏商周的禮不一樣。我們以前把戒律認為那是三千年前古代的印度人的生活規範,對它很尊重,但是不學。我們是現代人,三千年後的中國人,怎麼能夠適應三千年前印度這些古人的生活規範?這個錯誤觀念,讓我們跟戒律就斷了緣,這個緣一斷,學什麼都不能成就。所以大師走,我知道這是為我走,示現給我看,讓我認真去反省。明白了,戒律不是世間法,而是什麼?凡聖的分水嶺,你要超凡入聖,你就要學戒律;你不想超越六道,行,世間禮可以了。戒律可以幫助你超越六道輪迴,可以幫助你超越十法界,這個重要。

  想通這一點,我這再回過頭來看戒律的經典,不敢疏忽了。然後親近李老師,李老師要求學生學習《五種遺規》,《五種遺規》第一種「童蒙養正」,《弟子規》就包括在這部分裡面。老師沒給我們講,叫我們自修。可是在那個時候,我向老師請法,通常我們請法一次,老師就會答應;而我這次請法,大概是第六次,他老人家才答應。請的什麼法?請他老人家為我們講《禮記》第一篇「曲禮」。我請的時候他不作聲,聽了之後沒反應,以後碰到第二次、第三次,搞到第六次,「好!我跟你們講吧,反正講了也沒用」。怎麼會沒用?你不學,不照做。我們才知道老師的用意,用意是「我講,你要肯做到」,這麼個意思。要做不到,做不到不就白講了。

  「曲禮」裡面所說的全是弟子規,可以說這是根本的戒律。我們在《佛藏經》裡面讀到,這是佛說的,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。佛不承認你,佛希望你按部就班,循序漸進,先學小乘。可是中國從唐朝中葉以後就不重視小乘,不學小乘,為什麼不學?中國無論出家在家,用儒代替,用道代替。孔孟老莊,古時候在家的居士,出家的四眾,沒有不學的。他有這個根,直接入大乘沒有問題。可是在今天的社會,小乘我們不學,儒沒有,道也沒有,直接就想入大乘,所以用一生的精力,幾十年的時間不能成就。原因是什麼?好像蓋大樓一樣,理想、計畫很高,認真努力,蓋一輩子都蓋不成功,什麼原因還不知道。實在講,地基沒有。沒有地基的房子,搭個茅蓬可以,你蓋個兩層樓就有危險,三層以上一定會倒,崩塌下來,這一點不能不知道。

  我們現在明白了,搞清楚了,所以極力勸勉大家,要做扎根的學習。務必把《弟子規》裡面三百六十句句句落實,要做到,《太上感應篇》要做到,《十善業道經》要做到。這都是在入佛門之前的預備的功課,你沒有這個條件,不能入佛門。淨宗學會成立,我們從經論上採取制訂行門的綱領,就是修行的綱領。第一條是最高的指導原則,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面的「淨業三福」,這是最高指導原則。你看第一句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第一條不是佛法,是世間法,不能不知道。佛法是師道,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;換句話說,佛法是出世間法,出世法是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。世間法你都不懂,都做不到,出世間法你就無從下手。

  「孝親尊師」就是《弟子規》,「慈心不殺」就是《感應篇》,「修十善業」就是《十善業道經》。你看頭一條四句,儒釋道三家的根,你先要學好。學好之後,你才有資格升級,升到第二條。第二條,「受持三皈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這是小乘。第三句是大乘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。這是我們總的指導綱領。前面的四句,現在我們怎麼落實?我提供諸位同學的,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,必修課。印光大師還給我們做了補充教材,補充教材裡面有《了凡四訓》,有《俞淨意遇灶神記》,有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,補充教材。這些都要純熟,條條都是百分之百的落實,你才能往上提升。否則的話,大乘說得天花亂墜,套李老師一句話,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;換句話說,你出不了六道輪迴,你的講經說法是福報,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

  功德是修戒定慧,是斷貪瞋痴,你自己想想看,自私自利有沒有?是非人我有沒有?名聞利養有沒有?五欲六塵、貪瞋痴慢有沒有?統統具足。那你起心動念、言語造作,你所做的是輪迴心造輪迴業,你怎麼能出得了六道輪迴?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。現在時間到了,今天就講到此地。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