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七五一卷)  2002/6/23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017-0751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七段佛出差別,偈頌第三首:

  【或為眾生現短壽。或現住壽無量劫。法身十方普現前。隨宜出現於世間。】

  這一首偈是頌長行第二對,住世時間的長短。在世尊為我們示現,我們很明顯的能看得出來,『為眾生現短壽』,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的示現。世尊當年在世住世七十九年,他是七十九歲圓寂的,我們中國人講虛歲八十歲。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現的這個身就是底下這一句,『或現住壽無量劫』。為什麼有的現短壽、有的現長壽?都是眾生的心之所感。佛,跟諸位說,沒有壽命;不但如來果地上沒有壽命長短,跟諸位講真話,法身菩薩就證得了,這是一般宗教裡面講的永生。見性之後,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,明心見性之後,生死沒有了。但是在大乘教裡面有說,分段生死沒有了,變易生死還有。那你要懂得什麼叫做變易生死?

  我們一定要知道,華藏世界裡面、極樂世界裡頭,生到那個地方去的眾生,確確實實還是有差等的。為什麼?生到華藏世界,圓教初住菩薩就得到了,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,這是法身菩薩,脫離了十法界,但是無明有四十一品,你才破一品。所以在華藏世界要不要修?要修,還是要修行。再破一品,破兩品無明你就是第二住的菩薩;破三品無明,你就是第三住的菩薩;破十品,你就是十住菩薩;再破一品,破十一品你就入初行位的菩薩;三十品無明破盡,你是第十迴向位的菩薩;再破一品,破三十一品你就登地,是初地菩薩。

  由此可知,它有等級的。這個等級跟諸位說,我們凡夫因為有分別執著,那個等級好像很清楚、很明白,實際上在華藏世界或者在極樂世界,根本就沒有等級差別這個念頭。都沒有等級,都沒有差別,沒有執著的念頭、分別的念頭,所以那個境界是平等的。平等裡面有差別,這個道理一定要懂,這個境界確實是不思議境界,《華嚴經》上講不思議解脫境界。

  我們要曉得,絕對不是像我們現在念書,學校一年級、二年級、三年級、四年級,一年級教室在這裡,二年級教室在那邊。所以我們今天給你講四十一位菩薩等級,你一定會想到這個樣子,這是從妄想分別裡頭現的現象,錯誤的!極樂世界沒有,華藏世界也沒有。他們聽佛講經說法都在一起,好像上課的時候是一個教室,並沒有分一年級、二年級,不思議境界!四十一品無明破盡,證得的是究竟果位,究竟果位跟初住還在一起。所以這個境界裡面佛現無量壽,這是「或現住壽無量劫」,這是真的。

  無量劫,佛還會不會滅度?會!所以西方極樂世界,經上講得很清楚,阿彌陀佛無量劫之後,他老人家示現入般涅槃,這個世界由觀世音菩薩示現成佛。觀世音菩薩將來滅度之後,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,都是無量壽,都是住世無量劫。為什麼?因為那個地方的人壽命長,他得清淨心。

  我們這個世間人壽命是怎麼回事情?業報!不但佛經上說,世間許許多多善書裡面也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什麼人得長壽?心地慈悲,肯幫助苦難眾生,造這種業得長壽果報。什麼人得短命果報?殺害眾生。殺生得的果報是短命,那麼你就曉得不殺得長壽。偷盜的人得貧窮果報,不偷盜的人、歡喜布施的人得大富貴。所以什麼樣的果,它有因。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裡面,佛講五戒的果報就講得很明白、很清楚,不殺得長壽,不盜得大富。現在這個世間人都想求財富、都想求健康長壽,但是他造的因是殺生、吃肉、偷盜、欺騙眾生,他所做的果報都是短命、都是貧窮,心裡求的跟造的因還恰恰相反。

  我們學佛最重要的「信佛」,你對佛的教誨不相信,那你就沒有法子。世間法是無常、遷流不住的,變遷流轉永遠不停,這是事實真相。我們要了解、要清楚、要有智慧,我們在這個世間修出世間法,在五濁惡世修真實智慧、真實的德行。我們了解眾生的狀況、業因果報,我們要學習佛菩薩的心態來看眾生,不能動感情,不能意氣用事。我們要是動感情、意氣用事,你就要曉得,你生生世世還是搞六道輪迴,你還是沒有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。過去生中修的一點福報,你今天有地位,你做了大官,你有很高的爵位,你有很多的財富,你有權有勢,你一定要懂得,這是過去生中你修積的善業得來的果報。這個果報你得有智慧好好的利用它積功累德,你要沒有智慧,這個果報空過了。為什麼?果報你抓不住,跟這個時間一樣流轉。

  所以一切果報現前,你一定要把它看作像流水一樣,在你面前流過。在你面前流過,你要有智慧去控制它,把它引導往善的方面去,你積功了,你積功累德;你要是沒有智慧,隨著你的感情用事,你就誤導了,你把它導在惡的方向去,那就造罪業。

  做大官的人,你要像范仲淹一樣,以你的地位、以你的權勢救苦救難。世間苦難的人很多,你今天有權有勢,你要拯救他們,替社會、替大眾多做福利的事業,你積功累德。福利事業裡頭最重要的,我們是講我們現前這個階段,社會上迫切需要的是什麼?道德的教育、倫理的教育。英國湯恩比博士講得好,今天全世界需要什麼東西?需要中國孔孟的教育,需要大乘佛法的教育。這是他在七十年代的時候常常講,「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,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」。這個人有智慧,他看出來現在這個階段,地球上的人需要什麼,需要這個;換句話說,我們在這一方面去工作、去努力,那真是無量無邊功德。我們全心全力去做,能夠有多大影響?影響多深?那是眾生的緣分,我們沒有法子,我們總是盡心盡力來推廣。

  最近我在澳洲建議格麗菲斯大學,建立一個衛星電視台,請各個宗教選出傳教師,每天在電視台裡面播講一個小時。每一個宗教一個小時,二十四小時不中斷,全世界人都能收到。我們向這個方向來發展、向這個方向來努力,化解宗教的衝突,化解族群的誤會,化解文化的牴觸,它的結果一定能夠消除社會一切衝突,促進世界和平,能夠達到儒家的理想:大同之治。

  我們有這個心願,我們現在也非常努力,希望這個願望能夠早一天的實現。早一天實現,眾生早一天覺悟;遲一天實現,眾生就遲一天覺悟。我們提出這個建議,得到許許多多不同宗教領導人非常善意的迴響,我們有共同的認識、共同的願望,我相信這個事情可以能夠做得成功,這是叫大事因緣。《法華經》上講「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」,這是真的,在今天講是第一等的大事因緣。

  我們知道,世出世法皆不出因緣果報,所以因果的教育在今天對社會大眾來說,應當是第一門功課。要從這個地方啟蒙,了解因果的道理、因果的事實真相,然後你接觸到聖賢的教誨,你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證。中國自古以來,小孩從出生,父母家裡面的尊長都教他因果的概念,從小培養這樣的善根,長大之後,接受聖賢教誨容易。

  今天比過去難,難得太多太多了。為什麼?現在你看看小孩,生下來眼睛一張開,父母不教他,誰教他?電視教他。小眼睛一張開就看電視,天天看電視,電視裡頭演的是些什麼節目、什麼內容,他全部都接收,可以說都是負面的,不是正面的。長大之後,你只要把正面東西教導他,他不能接受,先入為主,不是他小時候那些觀念,他很難接受。換句話說,邪惡的思想、見解必定會導引邪惡的行為,邪惡的行為一定招來災難。他要在災難裡面覺悟過來,受盡那些苦難,他才會知道錯了,才會回頭。可憐!

  我們今天希望學校能夠擁有一個這樣的多元文化社會的教育電台,向全世界播放。我相信這個社會上還有善根深厚的人,我們一般人講還有良心的人,這些人如果說是有機會接觸到儒家、佛家,或者各個宗教典籍的學習研究,他會覺悟。慢慢覺悟的人多了,肯定影響社會風氣,給社會帶來正面的教導,給社會帶來安定和平的一線光明。我們要全心全力去做這一樁事情。這個事情沒有人願意做,覺悟的人願意做;沒有覺悟的人,他當然不會去做,給他說了也沒用處,他也不會贊同。所以因果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。

  我們看到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在世,一生他示現的是什麼?一生所示現的就是提倡因果教育。他用三本書做代表,第一部《了凡四訓》,第二部《感應篇彙編》,第三部《安士全書》。我第一次到香港一九七七年,香港九龍界限街「中華佛教圖書館」請我講《楞嚴經》。我第一次來到香港,在這個小圖書館裡面,看到印光大師「弘化社」出版的經論、善書。我跟印祖有法脈的關係,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學生。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,「弘化社」出版的這些書都可以說是善本。善本的標準是什麼?印刷清晰,版面美觀,校對精確,沒有錯字,好本子!所以我看到「弘化社」出版的東西很歡喜。

  而在這個圖書館裡面看到,才發現印光大師對於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彙編》、《安士全書》這三樣東西印的數量最多。我概略的給他算了一算,它後面版權頁裡頭印的初版、二版、三版到幾十版,每一版的數量都相當大,一萬冊、兩萬冊、五萬冊。我給他概略算了一算,這三種書總共差不多會超過三百萬冊。在那個時代印的量這麼大,真是令人吃驚!反而佛經方面印的書,他是淨土宗祖師,淨土三經一論、《淨土十要》,印的分量跟這三種書來比較,差得很遠很遠。

  印光大師為什麼要這樣做法?我想了很久,終於想明白,因果教育是挽救現代社會第一門功課,是給佛法奠定堅實的基礎。佛法聖賢的教誨,都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。大家把因果捨棄,不再相信因果,所有一切聖賢教育沒有根基,這還得了嗎?於是我們才真正體會到印祖這種做法是大智慧,真實的善巧方便。他要拯救這個世界、拯救這個劫難,暫時把無上甚深的佛法放在一邊,先提倡因果教育;不是真智慧的人做不出來。

  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到,大師住世跟佛陀一樣八十年,他老人家走了,我在香港「中華佛教圖書館」遇到這個緣,明白了,懂得他的意思。所以那一次我在香港住了四個月,前面兩個月住在「中華佛教圖書館」,後面兩個月住在藍塘道光明講堂,總共講了四個月。回到台灣之後,我就翻印《了凡四訓》、《感應篇彙編》、《安士全書》。我記得第一次翻印這三種書,三種差不多總共有五萬多冊,以後在台灣常常翻印。現在不錯,台灣還有個「了凡四訓學會」,我也幫助了他們一些。

  《了凡四訓》,在馬來西亞這是最早做成連續劇演出來,只有兩片兩個小時,好!像我們真正學佛的人,這兩片對我們非常有受用。但是初學的人,他覺得太簡單、太單調,所以去年北京有一些同修發心重新來做,他們做了四片,內容故事化,充實了不少,受到許許多多人的歡迎。這兩種都好,我們應當大量流通。同時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將文字部分翻譯成外國文字,翻成英語、西班牙語、日語、其他國家文字,向全世界普遍的流通。

  我聽一些同學告訴我,一般外國人喜歡看這個片子裡面的文字部分,而對於配音他們的興趣不濃,他們希望看到原來的影像、原來的音聲。他喜歡聽,聽不懂他也喜歡聽,但是他聽不懂的就看字幕,喜歡看字幕。我們相信配外國的字幕比配音要容易,而且會受到外國人的歡迎。

  因果教育要普遍的宣揚,比什麼都重要。人真的發這樣的大心,救度世間一切眾生的劫難,你們想想他得什麼果報?我們相信,大富、大智慧、健康長壽肯定得到的。積功累德,覺悟的人,他一定會做,他求不求果報?不求!什麼都不求。雖然什麼都不求,果報自自然然現前。

  我們在此地看到的是諸佛菩薩,這是法身大士們,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剎土當中,為幫助眾生破迷開悟、離苦得樂,時時現身,從來沒有間斷。但是他所示現的身形、壽命長短都是眾生的業感。眾生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。感應這個道理,佛在經上跟我們講了很多,前面也曾經做了好幾次的報告。有「顯感顯應」,眾生求佛菩薩保佑,這個意思非常明顯,佛菩薩真有感應,這叫顯感顯應。第二種「顯感冥應」,眾生求佛菩薩,自己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很明顯,佛菩薩暗中保佑你,也確實教你逢凶化吉、遇難成祥,是在不知不覺當中化解了災難。第三種叫「冥感顯應」,什麼叫冥感?我們求佛菩薩幫助這個意願不明顯,並沒有希求。沒有希求,那怎麼感?我們有善心、有善念,有善心、有善念並沒有求佛菩薩,這個善心善念是為眾生、為社會,不是為自己,佛菩薩來幫助你,很明顯的來幫助你,顯應。第四類是「冥感冥應」,也是我們有善心、有善願,並沒有很明顯的求佛菩薩,佛菩薩暗中也保佑你,暗中也把你的善心善願促成,所謂是心想事成。諸位要知道,心想事成是得諸佛菩薩冥冥當中保佑。

  所以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我們常常看到「承佛威力」,沒有佛的本願威神加持,憑我們自己,在世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難成就。尤其是現代的眾生,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,善念少、惡念多;換句話說,捨己為人的念頭少,犧牲奉獻的念頭少,損人利己的念頭多。你要不得佛力加持,你能成就什麼?

  也許有人問:我們既然是惡念多、惡行多,善念善行少,還能得佛菩薩加持嗎?給諸位說,能!佛只加持你的善心善願善行,你的惡心惡願惡行,佛絕對不加持你。可是你惡心惡願惡行也有人加持你,什麼人?魔!魔加持你。魔也會幫助你在這個社會上得到很高的地位、得到很大的財富,教你造極重的罪業,將來讓你到阿鼻地獄去受罪。魔對這個人先給甜頭給你吃,以後讓你受苦。佛跟魔不一樣。

  所以我們自己在一切時一切處,對一切人事物,要用智慧觀察,要有能力揀別。揀別的標準,當然這個絕對標準是稱性的,與性德相應的,那是純善;與性德相違背的,那是惡。可是這個標準不是普通人都能理解,也不是普通人都能做得到。普通人的標準,因為自己煩惱習氣沒斷,用什麼標準?用經典、用戒律做標準。果然能夠隨順經教,你得大福德。隨順經教修行,不求自己的利益,福德就變成功德。

  所以經教不能不讀,人生第一殊勝的大事。飯我可以不吃,覺可以不睡,不能不讀經。世間所有一切的事我統統都能放下、都能捨棄,我不能不學佛。真正明白的人,真正覺悟的人,我們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?學佛的,學作佛,你完全正確。十法界裡面,我只走佛菩薩的道路,其他的,問都不問。

  佛菩薩的道路,在大乘經裡頭。能夠有兩三個同參道友,每天自己讀誦的經典,常常在一塊研究討論,人生第一等的樂事!沒有比這個更快樂的。展開經卷,跟佛菩薩、跟一切善知識為友。友,志同道合這是友,現在人叫同志,中國古人叫友。朋是同學,友是同志。我們同心同願、同德同行,這是友,所以佛經裡面常講善友、善知識。

  展開經卷,我們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菩薩為朋友、為友,我們入諸佛菩薩的俱樂部。這個沒有人障礙,沒有人阻撓,問題就是你願不願意。你要果然願意,法喜充滿,你在這個世間不管遭遇到什麼樣的環境,你一定常生歡喜心,你一定是常生智慧,不生煩惱。世間什麼再麻煩事情、再瑣碎的事情,到你面前來,什麼都沒有了,都融化了。這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入這個境界,住世自在。

  我們常講看破、放下、自在,什麼自在?生死自在。實際上沒有生死,住在這個世間完全看眾生的緣分。眾生有緣,多住幾年;眾生沒有緣,緣盡了,隨時可以走。生從哪裡來,死到哪裡去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叫做自在。生不曉得從哪裡來的,死也不知道從哪裡去,迷惑顛倒!他怎麼會自在?這不自在!

  所以你要問學佛有什麼好處,這一點好處不是一般世間人能得到的,學佛能得到,「佛氏門中,有求必應」。你要懂得道理,你要懂得因果,你要懂得怎樣修學,你所得到的果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。所以這首偈後面兩句說,『法身十方普現前,隨宜出現於世間』,這兩句話的意思深,太深了!所說的句句都是真話,一點虛假都沒有。前面我說過,少分契入華嚴境界,你就明瞭,你就肯定,信心清淨則生實相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諸位同學,請看「世界成就品」,第七段佛出差別偈頌第四首:

  【或有嚴淨不思議。十方所有諸剎海。或唯嚴淨一國土。於一示現悉無餘。】

  這是講莊嚴國土。諸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,就是莊嚴這個地方的國土,這個意思我想大家都不難體會。因為我們世間法也有這個情形,我們這個地方如果出現一位偉人,這個地方的人都感覺得榮耀,有光彩,我們這個地方出現一位大人物。佛出現在這個地方,當然更是榮耀,我們這個地方出過佛。

  在中國許許多多的道場,這個道場曾經出過很多位的祖師大德,這個道場名聞天下;那個時候講天下就是全國,有的時候也能名聞世界。為什麼?其他的國家地區這些學人(學佛的人)聽到,都發願到這個地方來學習。像隋唐的時代,日本的高僧、韓國的高僧以及越南的高僧,都到中國來留學,親近中國的祖師大德,所以道場也名聞海外,這就是莊嚴,智慧的莊嚴,道德的莊嚴。

  人有智慧、有德行,必定能感化這個地區。他所居住的道場,這個道場修行的人跟他學習,也是具有智慧、具有德行。善知識他會教,感應來的這些學生他會學,所以教學的成果輝煌、成績顯著,這是真正的莊嚴。

  我們現代學佛,不能不多想想本師釋迦牟尼佛。釋迦牟尼佛出現的時代,跟我們現前的社會是大不相同。那個時候地球上的人口少,沒有這麼多人,真的是地廣人稀。生活環境跟現在的生活環境也完全不相同,科學、機械這些技術沒有發明,生活多半還保持原始的形態。佛出現在世間,他捨棄榮華富貴、捨棄名聞利養,世間人所爭的、所希求的,他統統放下,統統捨棄。這種示現是什麼意思,我們有沒有去想想?他的一切都是教學,種種示現是身教,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,教我們要這樣的學習。他的出現莊嚴國土,他沒有蓋一個大殿,沒有建一個寺院道場,沒有!他在哪裡講經?在樹林裡面大樹底下,聽經的人圍在周邊,坐在草地上,莊嚴國土。由此可知,莊嚴國土是智慧、是道德、是真實的學問,不是這些富麗堂皇的物質建設,不是!

  佛在經典裡面跟我們講,五五百年各個不同的堅固。他老人家就說得很好,那是現在講的預言。他說他滅度之後,第一個五百年「戒律堅固」。佛陀在世是智慧第一,智慧莊嚴國土。佛滅度之後,就是戒律,戒律堅固,持戒莊嚴國土。持戒,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,人人都知道守法,都知道守規矩,如理如法,這個社會有良好的秩序,這是莊嚴國土。到第二個五百年,持戒漸漸為大家疏忽了,「禪定堅固」。坐禪的人多了,依照戒律修行的人慢慢就少了。第三個五百年,坐禪的人也少了,研究經教的「多聞堅固」。我們可以從歷史上來看,確實釋迦牟尼佛講的一點都沒錯,多聞,研究教理的人多。第四個五百年,研究經教的人少了,什麼東西多起來?蓋廟,叫「塔寺堅固」,都喜歡建富麗堂皇的寺廟、塔院。第五個五百年,佛說的是「鬥諍堅固」。我們今天是生在五五百年之後,所以到處都是鬥爭的現象,正常的。如果沒有鬥爭,佛的話講了不是講錯了嗎?佛講我們這個時代鬥諍堅固,以後佛就不說了。鬥爭下面就是戰爭,戰爭的後面是末日,佛只講到鬥諍堅固。佛在二千五百年之前,就說他圓寂之後,往後二千五百年那個狀況,他老人家說得一點都不錯。所以在今天各個道場的鬥爭,這是正常,佛說的;這個道場要是不鬥爭就奇怪了!

  為什麼佛法的法運每況愈下,一代不如一代?原因在哪裡?原因在教學。佛住世為什麼那麼興旺?佛教以身作則,真的是大公無私,受感化的人多,回頭的人多,放下自己妄想分別執著依教奉行的人多,莊嚴國土。再看看我們今天這個世間,學習的人沒有了,他為什麼不肯學佛法?學佛法太苦了,不能夠享受五欲六塵之樂。他把五欲六塵當作樂事,堅固的執著,不肯放下。五欲六塵之樂,我們在講席裡頭說得很多,那個樂是什麼樂?我用比喻來說:吸毒、打嗎啡,是這種樂,不是真樂,刺激。這種樂的享受,你要付出什麼代價?我們知道吸毒,吸毒有傾家蕩產,這是他付出的代價,最後把這一條命也付出去,你說這多嚴重!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你要是貪圖世間「財色名食睡」這種享受,你付出什麼代價,你自己知不知道?你付出的代價是斷一切善行善念,造一切的惡業,你付出是這個代價。將來你把法身慧命賠掉,斷了自己的法身慧命,而感得的果報是在三途,你有沒有想到?

  所以世尊給我們示現的,你就曉得有大道理在。他老人家示現的是世間榮華富貴、名聞利養統統放下、統統捨棄,做世間第一等的好事。什麼好事?義務教學。他不是不做事,他做得非常積極。我們今天講的敬業,對於自己的事業尊敬,很認真努力去做。講到敬業,大概在這個世界上有史以來,找不到第二個人像釋迦牟尼佛那樣子。他從事的工作是義務教育,每天給大家上課八個小時,講經說法就是上課,四十九年沒有休息,也沒有度假。什麼人對於自己的事業能夠做到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尊重?這是積極,他不是消極,我們後世做佛的弟子、佛的學生要向佛學習。佛給我們做出榜樣,我們要不依照佛、不想學佛,那你學的是什麼?

  佛講經說法講到七十九歲,中國古時候這些士大夫從政的七十歲退休,釋迦牟尼佛永遠沒有退休。他本來可以住世一百年的,為什麼八十歲就走了?學佛的人學佛的情緒逐漸走向低潮,魔王波旬出來請佛入般涅槃,釋迦牟尼佛答應他了。佛決定沒有妄語,答應他真的就走了,滿魔王波旬之願。

  一個造惡的人,佛也滿他的願,這是什麼道理?我們要多想想,然後才能夠生真智慧。佛為什麼不呵斥波旬,為什麼答應他的祈求?這裡頭一定有大道理,這個大道理我想一定是這樣的,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。魔是反對佛法的,雖然以後他也皈依,做佛的學生,接受佛的教誨,但是他還是要破壞佛法。釋迦牟尼佛他破壞不了,他尊重;佛的弟子他就沒有看在眼裡,佛的弟子要是稍稍不如法,魔的力量加持,變本加厲教他造作罪業,讓他破壞佛教形象;破壞佛教形象是魔加持。更深一層去觀察,眾生福薄,增長三毒煩惱,遠離人倫道德,所以才有劫難的發生。這裡面的因果非常複雜,佛菩薩清楚,我們沒有辦法想像。怎麼去想、怎麼去猜,與事實真相還是有很大的差距。

  我們應該怎麼做法?老老實實跟釋迦牟尼佛學習,佛教我們做的,我們認真努力去做;佛說不可以做的,我們決定不要違犯。等到真的把淨業修成,古人說的話好,「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」,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見到阿彌陀佛,釋迦牟尼佛所表演的那些事情,我們就統統明白了。

  我們今天沒有智慧,往生到極樂世界,見到阿彌陀佛,得到阿彌陀佛威神加持,我們智慧開了。諸佛菩薩在這個世界上怎麼樣表演,我們統統明白了;明白之後就要學習。如果在十方諸佛剎土,肯定會遇到類似娑婆世界這些眾生的狀況,我們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從前這一套方式,我們可以拿來表演,這才是真正學佛。

  這首偈頌我們現在怎麼學法?我們講現實,現在的學法,諸位也不要忘記佛真實的教誨,我們用什麼來莊嚴?清淨。清淨心、清淨語、清淨行。什麼叫清淨?離自私自利就清淨,離名聞利養就清淨,離五欲六塵、離貪瞋痴慢就清淨了。清淨的心行,身語意就是莊嚴佛國土。

  諸位要記住,不是在香華幡幢,不是在這些,那些是形式,我們要有內容。那種形式不是真正莊嚴,內容才是真正莊嚴。別人建的富麗堂皇的宮殿、殿宇,我們進入這個殿堂是以清淨的身語意三業,這個形相才能放光。如果只有形相,這裡頭沒有真正修行人,那是假的。那就是從前李老師常講「有廟無道,不能興教」,這話是真的。

  所以世間有財力的人喜歡建寺廟,他不懂得什麼叫修行、什麼叫真修,他不懂得。他喜歡搞的是形式、排場,像唱大戲一樣,喜歡湊熱鬧;真正講經說法修行的場所,他不去。為什麼?他沒有耐心,你叫他坐在這個地方聽兩個鐘點,他受罪,坐不住。念佛堂裡面叫他念兩個鐘點佛,他念不下去。他喜歡熱鬧,做法會、放燄口他很喜歡。為什麼?他把他那個當作娛樂場所,把它當作表演、當作看戲,他搞那個。他心定不下來,妄想紛飛,他止不住。所以他心目當中的莊嚴,跟釋迦牟尼佛所顯示的莊嚴是兩樁事,完全不相同,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。我們一定是依教修行,以這個來莊嚴道場。

  我學佛以來,自己沒有發願建道場,一生都是住別人道場。早年在台灣我們有一個「華藏圖書館」,那是韓鍈館長一手創建,規模雖然不大,很小,提供我們講經不中斷。我們有這麼一個小講堂天天講經,三十年不中斷。以後簡豐文居士供養我一層樓房,我們成立「佛陀教育基金會」,就像印光祖師「弘化社」同樣的性質,專門來流通經論、善書;地方也不大,小小的,做得很成功。我們流通的經書遍及全世界,數量相當可觀。我們自己印《大藏經》、買《大藏經》贈送全世界,包括中國大陸。我印象當中的數字是兩千多套,這是大部的。除這個之外,台灣印《四庫全書》、印《四庫薈要》。《全書》分量太大,價錢太高,我沒有能力去買,我只買一套《全書》,現在在澳洲。《薈要》只有《全書》的三分之一,我先後總共買了三十四套。這三十四套裡面,三十二套贈送給中國大陸各個省、特別市自治區。我是每一個地區選一個大學,贈送給大學,同時在學校設獎學金,我做這個事情。《薈要》現在有兩套在我這裡,我們是以此為莊嚴。這個莊嚴不是擺在那裡好看,我們認真努力學習,以學習為莊嚴。《大藏經》絕對不是擺在書架上看的,常常閱讀就是親近釋迦牟尼佛、親近諸菩薩祖師大德,展開經卷聽他們教誨、聽他們說法,這是人間第一等大樂事。讀古人的書是跟古人做朋友。有很多人說現在這個世間人都不善,騙人的人太多,我不跟世間人做朋友,我跟古人做朋友,你說多自在!多快樂!「尚友古人」,這個尚是高尚的尚,朋友的友。

  偶然我看到香港我們這個地方做的光碟,打成字幕,大概是做字幕的這些同修們對於講經聽得少,所以字幕裡面的錯字很多,音同,意思完全不一樣,在這一點,希望做字幕的同修要留意。為什麼?因為光碟流通出去之後,對於老修行的人沒有問題,他一看就知道你哪些字錯;但是對於初學,你就誤導了初學,這也要負因果責任。所以最好這個字幕你們做出來之後,還沒有打進去,先給那些老同修看一看有沒有錯誤,把這個錯字改正過來。我們一般講「白字」,音是對的,意思完全不同。

  所以做字幕,現在新加坡做得還不錯。新加坡是由陸麗珍居士在主導,她聽經聽了不少年,而且每天都要聽好幾個小時,聽說每天要聽八個小時。這三年來確實我看到她的相貌變了,氣質變了,讀書變化氣質。陸居士大概自己心裡也曉得,以前給別人的印象不太好,所以一般人對她是敬而遠之;現在不一樣了,這幾年她就做字幕。因為做字幕她要聽經,每天聽八個小時,她的心定了,智慧增長,毛病習氣自自然然就銷融。今天許多人看到她,尊敬她、歡喜她、親近她,改變了!學佛的好處。

  要真幹,幹假的不行。假的時間久了,你的形跡就露出來了,到最後怎麼樣?最後叫一文不值。最初你做得還有模有樣,裝模作樣,大家誤以為你是有道德有真修,對你尊敬;時間久了之後,你不是真正修行,敗露了,到後來人家瞧不起你,一文不值!不願意再跟你接近。世法都不能做偽,何況是佛法?

  陸居士的修持也是給我們現身說法,時間並不長,三年的時間她就轉變了。一天至少八個小時,鍥而不捨,佛法很能轉變人,而且非常快速。她今天在做字幕,天天聽,帶著一班同修們成立一個小組,我相信再有個兩三年,她一定經講得很好,聽多了!諺語常講「熟能生巧」,熟透了就變成自己的。如果再能做到,那你就是入佛境界。所以智慧天天在增長,煩惱習氣天天在銷融,你不真幹,這種殊勝的、真實的利益你得不到。

  這個利益不但是改變你這一生,改變你生生世世,怎麼說?肯定你念佛往生淨土,你不再搞六道輪迴,不再搞十法界,改變了生生世世。這種利益,十法界裡面找不到跟你相比的。有善根的人、有福德的人遇到了,善根福德少的人沒有法子,他來生還要繼續不斷的搞六道輪迴,不知道搞到哪一生哪一劫他才能省悟過來?

  首先知道我們是用實質來莊嚴,不用形式。我在澳洲建立淨宗學院,我們硬體的工程到今年年底全部完工。我們增建一個大的活動中心,可以容納三百人,建十個教室,全部工程完工。以後不再搞這些事情,到此為止。我們要把心完全定下來,我們要搞實質的,要在經教、要在修持上下真功夫,這是真正莊嚴國土。解行相應的道場,如理如法的道場,我要求每一個住眾,不管你是出家在家,只要你住在我這個道場,一定依教奉行。學院是以解為主,每天要上課,六個小時的講堂上課,四個小時念佛。這四個小時念佛就是早課跟晚課,早課、晚課都念佛,早課兩個小時,晚課兩個小時,萬緣放下,要真幹,這是莊嚴道場。

  布里斯本澳洲淨宗學會跟我們是同步一起來學習,淨宗學會偏重在行門,常年佛七。我們效法蘇州靈巖山寺印光大師的道場,我們啟建常年佛七,每天念佛十個小時,常年不中斷。這個道場有它的特色,一門深入,一句佛號。這裡頭講不講經?不講經。你要想聽經到學院,你要專心念佛,你到淨宗學會的念佛堂,這個樣子才能成就。我們用這個來莊嚴,莊嚴道場,莊嚴國土。

  經上講的,『或有嚴淨不思議,十方所有諸剎海,或唯嚴淨一國土』,我們今天做的就是「唯淨一國土」,為什麼?其他道場我們力量達不到。縱然有願幫助他,那真的叫心有餘而力不足。緣不具足,我們想幫他,人家不接受。所以我們從一個道場做起,希望這個道場能夠將來慢慢影響到其他的道場。古人所謂「但開風氣不為師」,我們絕不居功,我們只做出這個樣子來給大家看。教有教的道場,修有修的道場,解門跟行門雖然是兩個道場,兩個道場是密切合作,解行相應,定慧等學,我們以此為莊嚴。

  雖然是一個道場,『於一示現悉無餘』。《華嚴經》上說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我們在這一個道場裡頭展現出無量無邊的法門。無量無邊法門是一個法門,一個法門展開是無量無邊的法門,華嚴境界!

  當然我們現在對外面開放,對內的學習是不中斷的;對外開放,接納同修。現在我們道場同修有一個共識,那就是我們每一季,一季是三個月,春夏秋冬四季,每一季學會打一個佛七。這一個佛七是十個佛七連起來,七十天對外。我們自己的念佛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中斷,但是對外我們每一季有七十天,這是長的佛七,歡迎外面同學來跟我們一起共修。因為我們道場不大,名額有限制,人太多,我們容納不下,照顧就不周到,所以有一定的人數。人多了推到下一季去,一年有四次,春夏秋冬四次。所以我們按報名順序,多的推到底下一季;再有多的,再推到底下一季。學院裡面也有對外開放的,短期的,對外開放也是用這個方法,一年四季每一季辦一屆,對外開放的,是十個星期七十天。

  內部的教學常年沒有中斷,內部教學我們預定是每一屆九年。對外是短期的,我們也幫助其他地區的同學們,你們要到山上來學一部經、學一部論,我們幫助你,我們開小班。所以我的教室不大,這一個教室裡面將來多少人?老師跟學生一共六個人,一個老師五個學生,我開這樣的班。我們有十個教室。有必要大眾在一起上課的時候,我們有大教室,大眾在一起;分開來的時候,各人有各人的班,我們同時可以上十種不同的科目。大概明年我們就可以開始,因為我們的工程要到今年年底才能完工,明年我想漸漸會上軌道,這是我們現前莊嚴佛國土的做法。現在時間到了。

  

  

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