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載

選擇影音主機
  • 視頻點播
  • 音頻點播
【請點選播放集數】

      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:docpdf    
 

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四十卷) 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檔名:12-017-0040

 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二面,主山神這一段。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七位上首,現在我們從第八尊看起。第八尊是:

  【微密光輪主山神。】

  這一尊菩薩德號裡面有微密、有輪。『微密』是講功夫,用功,微密觀照。『輪』在此地是表法的,佛門裡面常講的法輪常轉。光輪跟微密集合起來,這是甚深的教學,主山神表智慧、表智德,這個意思就非常恰當。唯有高度的智慧、圓滿的智慧,才能夠將世出世間一切法做微密的觀照,這才真正了解事實真相。世間現代的科學家,他們對於一切事物的觀察,可以說已經到相當微密的程度。譬如說到物質,他們已經觀察到所有物質是波動的現象,事實上完全沒有實體的存在,全是波動產生的現象,這種觀察可以說是相當之精微。這個觀察,非常可惜這些科學家,沒有能夠接觸到大乘佛法,他們如果接觸到大乘佛法,比我們一般人開悟容易。什麼原因?還是一個原則,他們的心定、心清淨、心專一,佛法裡面講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。這些專研科技的,他們的思慮都集中在一點上,所以有這樣精微的發現。他這個發現、這種說法,佛法裡面講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,無明是什麼?無明就是波動的現象。

  由此可知,世間萬事萬法,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無不是波動的幻相。既然講波動,就如同流水一樣,我們講流水是波浪形的,這水有緩流、有急流;緩流非常平和,急流有如海灘。江河裡面也有急灘,船隻走到那個地方是非常危險,所以是險灘。一切波都有這個現象,波動必然遍及虛空法界。像我們在一池水裡面,投下一個小石子,它就起波浪波紋,逐漸的這個波浪就遍滿這一個池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物理的現象,這個波動速度緩慢,我們心裡面這個波動速度就太快了。起心動念是很粗顯的波浪,心波比電波殊勝太多了。電波無論它的速度、它的影響,跟心波比不成比例,正如同我們看到水的波浪跟電波相比一樣,它不成比例。心的波動及時就能遍虛空法界,那個速度太快了,超過光速;光的速度不是最快的,心的念頭快。我們這個地方才起個念頭念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,世尊告訴我們,距離我們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國土。如果說一個佛國土是一個銀河系,那就是他在十萬億個銀河系的那一邊,那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。

  可是事實上,一個銀河系是不是一個佛國土?許多人講法不一樣。黃念祖居士在《無量壽經註解》後面有一篇文章,這是附錄進去的,他有他的看法。他的看法,我們今天講的銀河系,實際上就是一個單位世界。如果這個看法要是真的話,一個佛國土就太大了。一個小千世界裡面有一千個單位世界,換句話說,一個小千世界就有一千個銀河系;一個中千世界,再乘一千;一個大千世界,就是一千個中千世界。這個樣子,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,十億銀河系,十億銀河系才是一個佛國土。十萬億個佛國土,這個距離太遙遠了。我們用光的速度去走,恐怕也要走上幾萬年還走不到,還達不到。可是我們心的波,這個地方才動,那個地方就到達。諸位想想,心的波跟物理上的波動不足以為比。心的波動起念就是盡虛空遍法界,所以上與一切諸佛感應道交,下與一切眾生,這是《楞嚴經》上講的「同一悲仰」;以不可思議的速度,就能夠感動虛空法界。

  我們知道一切眾生起心動念有善有惡、有淨有染,善惡染淨就影響到世界,這就是經上常講的依報隨著正報轉,就這麼個道理。所以,怎麼可以說,我們一切自然環境與我們起心動念沒有關係,怎麼能講得通?所有一切依正莊嚴都是波動的現象,波動是能生能變,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生所變,能所不二,才知道我們起心動念會影響一切的物相,會影響到虛空法界。不但影響我們居住的地球,影響太陽系,影響整個三千大千世界。不僅如此,再推廣,影響一切諸佛剎土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如果我們念頭是惡,所現的境界是穢土,佛經裡面講的五濁惡世,現這個相。如果我們的念頭是善,善念這波就非常平和,所現的現象是諸天,欲界天、色界天,乃至六道之外的四聖法界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的法界,善心所變現的。如果是淨業現的,就更平了,現的那個相、那個波是清淨平等的;換句話說,極微細的波,這個波動所現出來的是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也是波動現的現象,但是它波動幅度最小,小到我們凡夫沒有方法覺察,那是極其微細的波動。這是近代科學家他們的發現,跟佛法講的很接近。所以世間心地善良的人,我們今天如果要看他心的波動,從哪裡看?現在科技發達,可以從腦波圖上來看。你到醫院檢查身體,腦波圖一打開,心平靜他腦波圖很好看,像水平一樣,有波動,不大。妄念多的人,腦波圖就上上下下,七上八下,完全不一樣,很明顯的就測量出來。

  我看到這一尊菩薩的德號,我跟大家講的這些話,與我們現前消災免難有密切的關係。什麼關係?理論上的關係。今天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災變?我們讀了這個經文就曉得,現在世間人那個心是什麼樣的心?貪瞋痴慢、殺盜淫妄、五逆十惡的念頭。這個念頭還得了?所以今天我們居住的地球,生態環境被破壞,誰破壞的?我過去跟大家說過,哪一個人破壞?誰造成這麼一個惡劣的現象?我造成的。我的心不善、我的念不善,不要去怪別人,我有責任,勇於承當;換句話說,我沒有修得好,讓世界這麼多眾生遭難受苦。真正學佛人看到這個現象,要回頭自己責備自己,這是我們真的覺悟,真的明白了。不了解這個事實真相,以為外面這些自然災害與我們毫不相干,我們對它毫無能力,這是迷信,這是錯誤,把事實真相完全看錯了。不知道我們心念,在不知不覺就影響到大自然、影響到大環境。不僅僅影響這個地球,而且影響這些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,影響它運行的速度,影響它運行的軌道,影響它的軸心,這些都是事實真相。我們覺悟了、明白了,認真的修大懺悔法門,我們救自己,我們救度一切眾生,我們改過自新。

  法門裡面最殊勝的法門就是念佛,念佛何以殊勝?念佛是最有效的把我們的心波糾正過來。過去我們這個波是雜亂的,今天我們用清淨心念阿彌陀佛,恢復到自性的清淨平等覺。清淨平等覺的波最溫和,這個波動幅度最小,確實能夠恢復環境的正常,恢復自然環境規則的運行。我們過去曾經也講過多次,我們講到環保,環保從哪裡做起?從心地做起,然後才能夠收到效果。如果疏忽了心地,心地是破壞環境的根源,這個根源你沒有把它導正過來,只是在枝末上用功夫,這是不能解決問題。解決問題要從根本,才能夠收到真正的效果。根本也就是大乘佛法教義的真正基礎,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,真相的基礎就是講波動。相宗的經論分析得微細,「一念不覺而有無明」,從無明生三細相,從三細相再生六粗相,這是十法界依正莊嚴,我們今天講宇宙的起源、生命的起源,佛把這事實真相說出來了。宇宙跟生命的起源就是我們自性的心動,一念不覺,這才真正把根本的因素找出來了。找出來之後,這個世間一切染淨善惡,我們自己能做得了主宰,就是《楞嚴經》上所說的「若能轉物(境)則同如來」,我們自己可以主宰改變環境,這是佛法修學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。誰能達到?佛菩薩做到了。佛菩薩能做到,我們也能做到。佛菩薩有能力把穢土變成淨土,將惡世變成善世,他有能力,這個能力的根源都不外乎波動的現象。

  我們今天在念佛堂念經,念這句佛號,這麼多人以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大慈悲心在稱念,諸位想想看,這個道場就像心波的發射台一樣。世間眾生那個波雖然是很亂很雜,也相當強大,干擾我們的物質環境,干擾地球的生態。我們今天發出這一股波動的力量也不小,這個力量發出去之後,也能夠對它產生障礙,緩和它的破壞力。這就是念佛能救度自己、能救度一切眾生,念佛能挽救地球的生態環境,道理在此地。你要不能徹底了解這個道理,以為我念這幾句佛號能起什麼作用?如果大家都有這個疑問,我就答覆你,你念的佛號真的不起作用。你要問為什麼不起作用?你的一念疑惑就把你念佛功夫破壞掉了,你還起什麼作用?如果你念佛裡面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,這個力量大,這個波放射出去非常非常大。何況我們這個波發射出去,又得一切諸佛菩薩的波跟我們結合成一起,你說這個力量多大!能消眾生的災難,能度眾生的苦厄。總在真心,你的心愈真誠,效果就愈強大。心要專一,佛在經上講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」,世間人造業還沒有制心一處,所以他那個業並不可怕,我們今天用制心一處這個力量來對抗它,就能產生很大的效果。我們以善念衝擊他的惡念,以淨念衝擊他的染念,這是念佛基本的一個道理,我們不能不知道,不知道對於念這句佛號沒有信心。

  諸位這兩天,你們念佛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,來參加的念佛人,比我預先估計的多一倍。我原先估計日夜念佛不中斷,大概兩百人的樣子,沒有想到超過四百人。所以從這個地方來看,新加坡有福報,這個國家有福,東南亞這個地區有福,再望遠處,這個地球還是有救的,誰救呢?這麼多的諸佛菩薩救了。你們參加念佛堂就是參加救援的工作,所以一定要用真誠心,要記住不懷疑、不夾雜、不間斷。我是看到菩薩的德號微密光輪,我們今天這個念佛堂、今天這個講堂,微密光輪這個波在這裡發射,它怎麼會沒有效果?如果這四百多個人,每個人都是一心專念,說老實話,這世界上幾十億人造的業,我們都能把它消掉。現在我們還消不掉他們的業,問題在哪裡?我們念佛沒有做到一心稱念,一面念佛還一面打妄想,還是有夾雜。你可以做到你不懷疑、不間斷,但是不懷疑,粗的懷疑念頭沒有,細的疑念還是有。所以我在這個地方特別把這個道理給你說明白,這是以善的波對惡的波,以淨的心波對染的心波,這是原理。你明白這個原理,你對於這個法門修學決定沒有懷疑。下面就是要做到不夾雜、不間斷,這個力量大了,說實在話,你一個人這個波發出去,可以對治一萬個普通人的波,普通人那個心波沒有你這麼強大。縱然他們這個波是惡的、是染的、不善的,我們這個清淨的、善的能夠把它緩和,這兩個波一接觸就能夠緩和它。這是微密光輪主山神裡面講的微密觀照的精義,我們修學真的有理論上的依據,真正有很明顯的效果。今天是觀音菩薩聖誕,又遇到新加坡的國慶,無量的歡喜。諸位能夠認真的修學,以這兩天的功德迴向給國家,迴向給這個地區,迴向給全世界一切眾生,這是慶祝國慶、慶祝觀世音菩薩最好的供養,無比殊勝的供養。你要是曉得,你怎麼能不幹?再看下面一位,第九位:

  【普眼現見主山神。】

  『普』,沒有界限。「普眼」是慈眼、是清淨眼。慈悲,大慈大悲,像觀世音菩薩所示現的,千手千眼。許多同修都知道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,你知不知道有千手千眼文殊菩薩?有千手千眼普賢菩薩?說實在的話,每一尊菩薩都是千手千眼。為什麼特別以觀世音菩薩做代表?千手千眼都是表慈悲,大慈大悲。眼到手到,只要一看見立刻就幫助,援手立刻就到,所以特別用觀世音菩薩來表法。任何一尊菩薩跟觀音菩薩一樣,看到眾生有苦難立刻就救援。為什麼我們常常聽說到,只好像聽到觀音菩薩,其他菩薩好像很少?菩薩來幫助我們,我們接受菩薩幫助,這當中有個緣。菩薩是真心,不是妄心,我們凡夫,六道凡夫的心是妄心,不是真心,主意常常會變。佛菩薩用的真心,真心不變,所以他真心是安定的,在腦波圖上看它是一條平線,極其細微的波動,非常緩和、非常有秩序,一點都不亂。

  緣,每一尊佛菩薩都是以真心,平等愛護一切眾生、關懷一切眾生、幫助一切眾生,眾生跟他沒有緣,不接受他,他沒有辦法。他愛你,你不愛他,有什麼法子?這就沒有法子。觀音菩薩與我們這個世間緣分就特別深,觀音菩薩愛世人,世間人每個人都喜歡觀音菩薩,由此可知,總在一個緣字。在我們中國真的所謂家家觀世音,不管他信不信佛,他都喜歡觀音菩薩,他都想供一尊觀音菩薩。這就是說明觀音菩薩與我們這邊特別有緣,所以《無量壽經》上說,當我們遭大急難的時候,阿彌陀佛都勸我們念觀音菩薩,都不要念阿彌陀佛了。這什麼道理?觀音菩薩與我們的緣太深了。我們實在講,每個人喜歡觀音菩薩比喜歡阿彌陀佛那個程度要深一點,就這麼個道理。否則他為什麼不叫你念阿彌陀佛,急難的時候就改念觀音菩薩?它總有個道理在。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對阿彌陀佛信心不逆,所以我們遇急難的時候還是念阿彌陀佛。我們教別人也念觀音菩薩,我自己念阿彌陀佛。你要問這什麼道理?道理已經講出來,你就懂得了,緣不同。

  所以我們在現在,現在是我們在因地的時候,修因。因地的時候要跟一切眾生結歡喜緣,要以慈眼看眾生,即使這個眾生無惡不作,我們還是用慈悲心對他,還是用慈眼看他。將來我們自己成佛度他就容易,他跟我有緣,正是佛家所說的「佛不度無緣之人」。所以在因地要與一切眾生結善緣,與一切眾生結法緣,將來你成佛度的眾生就多了。你要不跟眾生結緣,將來成佛度眾生也只有幾個,不太多,跟其他諸佛一比起來遜色很多,這就是結緣非常重要。普眼現見,『現』是示現,『見』當然不是普通的見。這個見,如如來果地上所說的五眼圓明,也像前面一尊菩薩所說的微密觀照,無所不見,徹見諸法實相,於一切法,一一法中都能夠見到性相、理事、因果。對自己,成就自己的智慧、定功;對他,現身說法,契理契機,能令眾生得度。末後一尊:

  【金剛密眼主山神。】

  經文上凡是看到『金剛』都是表金剛般若,它是比喻,比喻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。『密眼』,密不是祕密。諸位要記住,佛法裡面沒有祕密,佛法完全是透明的,完全是公開的,沒有絲毫隱密。密是深密,許多事、許多道理太深,凡夫見不到,凡夫體會不到。不但凡夫,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就是連聲聞、緣覺、菩薩有時候都見不到,這個理跟事太深了。到什麼時候你才能見到?金剛道後,你就見到。相宗所講的阿賴耶識,阿賴耶識是個根本識,能生萬法。如果用相宗的話來講,我們講宇宙的起源、生命的起源,從哪裡來的?阿賴耶變現出來的,阿賴耶是個根源。什麼時候你才能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?金剛道後,金剛般若現前,你才有能力見到。見到這個境界,這是大乘經上常說的「徹法底源」,這一切萬法的根源你找到了,你明瞭了。所以主山神裡面,以「寶峰開華」開端,以「金剛密眼」殿後,這個意思很深,希望我們修學,要細細體會這裡面的道理。

  【如是等而為上首。其數無量。】

  這一句是總結這個團體,他們來參加大會的人數也是無量無邊。末後這一句歎德:

  【皆於諸法得清淨眼。】

 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給我們一個提示,他說因為主山是表智德最高,佛法的修學主要的是恢復自性本具的智慧。在一切法裡面,世出世間一切法,智慧是第一,智慧最高、智慧最勝,用山來作比喻。所以在歎德裡面得清淨眼,你站在高處,你才看得清楚、你才看得遠,古詩裡頭所謂「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」,你這已經到山頂上,取這個意思。所以每位上首德號裡面都有「光」這個字,總表智慧。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。末後這一句,諸位要曉得,沒有智慧就沒有清淨眼;換句話說,沒有清淨眼你就沒有智慧。佛法能所是一不是二,決定是相輔相成。什麼叫清淨眼?心清淨,眼就清淨,眼哪有淨不淨?在心。心清淨,耳根也清淨,鼻根也清淨,舌根也清淨,六根統統清淨。這是我們現前修學、學習,佛法裡面講修行,修正我們思想行為最重要的一個課題是清淨。《無量壽經》把它列在經題,清淨平等覺。在哪裡修?在日常生活當中修,生活裡頭點點滴滴,無論大事、小事,起心動念要與清淨相應。什麼叫清淨?不染就是清淨。什麼叫不染?能夠遠離人我是非、遠離名聞利養、遠離貪瞋痴慢就清淨,與清淨就相應。所以在動念頭的時候,還有我、還有人,這裡面還有貪瞋痴、還有分別執著,這個心就不清淨了。要學永嘉大師「分別亦非意」,我們的功夫才得力。我們與大眾相處不能不分別、不能不執著;分別是隨順大家的分別而分別,隨順大家的執著而執著,這就是世間法講的入境隨俗,也是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恆順眾生。自己有沒有意思?沒有,你就清淨;自己有一點意思在裡面,你就不清淨。真用功夫是這個用法,在你的生活裡面、工作當中、待人接物,跟一般人完全一樣,和光同塵,就是裡頭一點意思不夾雜,這叫真功夫。你在這個生活裡面,你完全用的是清淨心,六根清淨。得清淨眼,這是眼根,一根得到,六根統統恢復清淨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
  再看下面第八段,「主林神」。清涼大師為我們介紹這個團體,我們現在人講社團,這個社團,主林神他們這個團體。林是森林,用現在的話來講,樹神,森林裡面的樹神。佛在《戒經》裡面告訴我們,樹木它的高度超過一個人,這棵樹就有神。不是這棵樹成神了,不是的,是鬼神依附在樹裡。鬼神跟人一樣,他要找一個地方居住,最方便的、最容易找到的就是樹,所以他把樹木當作他的家,他住在這樹上,我們就稱他作樹神。樹神很多,有大樹、有小樹。世尊在戒經裡面告訴出家的比丘,過去出家人在山上修行用功辦道,也得要找一個住處。當然在山上是就地取材,砍幾棵樹,搭一個小茅蓬,可以遮蔽風雨,可以防禦野獸的干擾,搭個小茅蓬。佛說,你要去砍這棵樹,一定要在三天之前去祭祀樹神,供養他、祭祀他、誦經祝願,告訴他三天之後我要砍這棵樹搭個小茅蓬,請這個樹神供養,把這棵樹供養給我們,他趕快搬家;給他三天的時間請他搬家,不是隨便看到樹想砍就砍,不可以。看好之後要來祭祀,正式要給他交涉,這樣我們對樹神尊重,他也歡喜護持。樹神不但不會擾亂你,還會當你的護法,這是佛在戒經上告訴我們的。

  在此地著重表法的意思。清涼大師告訴我們,它表無漏的智慧。為什麼?智是指導我們行為的。我們身的一舉一動,口裡面的言語造作,都是意在那裡指揮,意在那裡發號施令,身口去造作。如果意,心意成就智慧了,身口的造作一定有不可思議殊勝的建樹,我們所謂建功立業。所以在這個地方是代表真實智慧,指導我們的行為。就像森林,一大片森林,樹木長得非常高大,比喻我們種種的建樹,真正達到圓滿的自利利他,取這個意思。樹木多才叫林,獨木不能叫林,樹木多了才叫森林。智是一個,真實智慧;起作用,在事相上就多了。譬如財富、德行、利樂,有如現在社會裡面許許多多這些企業家們,他們有智慧、有財富,在社會上建樹許許多多的事業。大的企業在全世界各個大城市有連鎖的分公司,這就像森林樹木的建樹一樣。不但他經營一種事業,他還可能經營許多種事業,以他的智慧,集合他的一些朋友,志同道合的組成一個財團,這樣的建樹,就是我們這段經文裡面主林神所表的。他的企業如何能做得成功,如何能做得對社會大眾有真實的貢獻,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?這段經文就要好好的學習了。請看經文︰

  【復有不可思議數主林神。】

  『不可思議數』,跟前面意思完全相同,數量太多了。前面講世界微塵數,此地不可思議數跟世界微塵數是一個意思。下一段裡面講「復有無量主藥神」,無量也是這個意思。所以在文字說的不一樣,意思完全相同,跟前面是一樣的,都是泛指虛空法界。如果我們落實在現實的生活裡面,盡虛空遍法界這些企業家們,在這個經上用主林神來代表這麼一個團體。

  【所謂布華如雲主林神。】

  下面也列出十尊上首。這些企業家都是法身大士,都是佛菩薩應化而來的,不是凡人。他們是以這種身分出現,應以企業家而得度者,他就現企業家的身分。我們仔細觀察,他是不是佛菩薩再來的?如果他的德行與此地所講的十句標準要是相應、相接近的話,我們就可以肯定這個人是再來人。如果與這個是相背的,那是他前生修的福報大,他這一生雖然發了大財,如果德行與這個不能夠接近的話,可能他這個財團不能永遠保持下去,所以公司會倒閉、會破產。如果要叫它永遠保持著興旺,一定要與經訓相應。第一尊表的是什麼?布施。你有財富不布施是為富不仁,你這個財富很難久享,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,你要照顧社會大眾。

  『布華如雲』,「華」形容燦爛美觀,所說的就是雜華。布施,展布,在大乘佛法裡面就是以六度、十波羅蜜布施給一切眾生。這個布施,平等施、清淨施。布施裡面,三輪體空,《金剛經》上所講的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那就如雲。雲表相有體無、事有理無,表菩薩心行。菩薩在事上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,在心裡上,剛才說過,清淨無染,他心是清淨的,沒有一絲毫的污染。污染是什麼?自己有一點意思在裡面就污染了。所以他的施捨、他的布施、他的供養,如雲出而無心,這才是真實的功德,這才是一個大企業家他真正的因地。他今天為什麼發這麼大的財,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力量,在全世界每一個城市裡面都有他的分公司、都有他的子公司,什麼原因?過去生中曾經修這個因,今生得這個果報。說實實在在話,社會上無論是哪一個行業,真正達到了顛峰,或者是名聞、或者是利養,達到超越常人,這樣的殊勝,絕大多數都是在佛門裡面修學的功德。過去生中學佛,這一生當中一享福,忘掉了。如果不幸遇到一些邪教,不但對佛教不能再相信,還產生排斥。實際上他的業因一定是在佛門種的,如果不學佛,種不了這麼大的福報之因,沒有辦法種。

  佛家給我們講三世怨,我們要記住。三世怨,第一世遇到佛法,勇猛精進,修福修慧,真幹。來生享福,作國王、作大臣、作大富長者,我們現在講的企業家,他前世修因修得好,所以第二世享福。一享福就享糊塗了,愈是有錢的人愈吝嗇,確實如此。愈是有錢的人愈聽騙,人家騙他,他很容易拿出去;勸他做好事,不行,一定要對他自己有利益的,如果這個事情做的對他自己沒有利益、沒有好處,他一毛都不拔。人家騙他,說這個事情對你有很大的好處,他很慷慨,錢就拿出去了。拿出去,都丟到大海,石沉大海,所以吃虧上當。修得再多,絕大多數一生就享盡,來生沒有福報了。享福這一生當中決定造業,不要說其他的業,飲食裡面食眾生肉,這個業就造得很重。貧窮的人要想吃肉吃不到,沒福;沒福不是壞事情,少造業。有福報天天吃肉,不是好事情,多造業。佛法裡頭講,你吃牠半斤,你來生要還牠八兩;少吃就少還,多吃就多還,有什麼好處?

 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所以學佛覺悟之後,我跟眾生不再結這個怨,我們選擇素食,不再跟眾生結怨。過去雖然造這些惡業、結這些怨,現在我們把緣斷掉了,有因沒有緣,不會結果。可是我們現在覺悟了,如果這一生不能往生,來生修得很好,又得個人身;得人身,把前一世的事情忘得乾乾淨淨,看到別人吃肉,自己又去吃,又造業了。所以福報享盡,第三世就墮落了;福完了,罪報就現前。不但你一生造的罪報,生生世世造的惡業,這個時候惡緣現前,惡報也就跟著現前。這是佛給我們講「三世怨」,提高我們的警覺,告訴我們這個事情一定要記住,真有智慧的人一定要避免。如何避免?決定求生淨土。不求生淨土沒有法子避免,福享盡了一定要往下墮落。大乘經上常講,六道眾生,決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,在三善道的時間短,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。我們的惡習氣重,造作惡業很容易;善的習氣力量薄弱,所以行善難。勸你行善,還要勸很多次,勉強才做一點好事。造作惡不要人勸,你才曉得這個習氣多重。

  所以菩薩法裡面,第一個條件就是布施。以六度萬行利益一切眾生,就是第一位主林神他所表的,「布華如雲」,用現在的話來說,就是社會福利的事業。我們知道在這個世間,每一位企業家、每一位慈善家都很樂意、都很慷慨回饋社會,行許許多多慈善的事業,幫助社會這些苦難的人。這個事情是做了,但是做得不夠。慈濟的工作,如果看到這個人沒得吃了,趕緊送一點糧食給他;那個人沒衣服穿了,趕緊送一點衣服去救濟他。這是好事,社會大眾讚歎表揚,你那個福報就報掉,沒有了。為什麼?因為你行的慈悲救濟太小了。什麼是大的慈悲救濟?把這個眾生救出六道、救出十法界,是大慈濟。今天社會只看到小的這種慈善事業,大的慈善事業疏忽掉,沒人知道。救人要從根本救起,他根本的苦難從哪裡來的?迷惑顛倒,造作惡業。所以你要從哪裡救起?要幫助他破迷開悟。由此可知,世出世法裡頭最大的慈濟事業,最究竟、最圓滿慈悲救世的工作,是什麼?教育。在中國孔夫子是我們的榜樣,在印度釋迦牟尼佛是好樣子,他們兩位都是以教學來救濟一切眾生。孔子跟釋迦牟尼佛沒有看到,哪個人沒有衣服穿的時候,趕緊送衣服給他,哪裡人沒有飯吃的時候,趕緊去送一點東西給他吃,沒看到,那是小事。所以世出世間聖人,對於一切眾生從根本上救。

  由此,我們就明白,「布華」的工作要怎麼做?提倡教育、重視教育,要培養人才,這是真救濟,真能夠為社會解決問題;這個國家人才多,什麼事都好辦。像現在諸位知道,中國大陸水患嚴重,每天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都難過。如果有這個力量,我們辦學校,培養治水的人才,水利工程的人才。他們有智慧、有這個能力來治水,我們這個患難永遠可以避免,那才叫真正慈悲濟世。治水的人才,我們就叫他海龍王。我那個時候初學佛,還沒出家,有一天我們有一個機緣,跟台灣省水利局的局長,那個局長的名字我忘掉,一般人稱他作海龍王。他那個相貌長得是個羅漢相,他說他前生是出家人,修得大概不錯,這一生當海龍王。我跟他坐一個車,去看石門水庫,石門水庫剛剛在測量規劃的時候,壩還沒建,他到那裡視察業務,我們跟他去玩。看到這個羅漢相,他也是學佛的。所以不錯,學佛,你看看,來生作官,做治水,這是好事情,真正利益社會、利益眾生。所以要為國家辦學校,為國家培養專門科技的人才,為社會大眾造福,這就是「布華如雲」。

  水利工程做好了,這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建設。我們看美國的強盛,它強在哪裡?基礎建設做得好。這是一個國家長年沒有戰爭,人力、物力都投入在建設上。他們的公路網世界第一,公路、鐵路這是交通建設;水利工程、發電,現在是航空,這變成是基本的建設。所以這個國家能夠全面開發,得力於水利、交通、發電。我們辦學校培養這些科技人才,這才叫真正慈悲救世。如果他有智慧,再能夠辦佛教的學校,能夠培養弘法的人才,弘法就是智慧的教育,說實在話這是根本的根本。人智慧開了,自然就能夠犧牲奉獻,盡義務而不講報酬。這樣的人多了,這個國家怎麼會沒有前途?國家怎麼會不強盛?所以智慧的教育非常重要,教人覺悟。儒家跟佛家都是智慧的教育,教導我們人與人的關係,人與自然的關係,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;在佛法更向外擴展,人與盡虛空遍法界的關係。讓你徹底明瞭,徹底明瞭無論你在哪個行業,你就是佛菩薩的化身,這樣才能把慈悲救濟做到真正的圓滿。所以,沒有人才怎麼行?人才要培養、要教導。善於教導,一切眾生各個都是人才。你說沒有人才,你沒有教得好;果然你善教,人才就太多太多了。

  佛教育是教一切人都作佛、都作菩薩,都拿出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慈悲心來服務社會、來服務眾生,你說這個教育多麼重要,這才是教育當中的根本。所有一切科技的教育,那是應用的技術、應用的教育,儒、佛是屬於根本的教育。今天講到對社會的貢獻,對眾生真實的援助,真正的愛護、真正的關懷,這才是一條正路。我們這些凡人,福很薄的人,雖然想到了,我們沒有能力,做不到,真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。我們今天得三寶加持,得居士林過去的前賢六十多年來奠下的基礎,今天蒙佛加持,發揚光大。繼承這個事業的諸位大德,這是真正的大德,我在此地不是讚歎;你們在思想、見解、言行都能與正法相應,都能與佛菩薩的教誨相應,利用這麼一個場所,光大佛陀教育,光大佛陀的教學。使我們有志一同的同修,包括來自海外各個地區國家,到這個地方來念佛,到這個地方來研教,都是參與諸佛如來慈濟一切眾生的大事業。所以我看諸位都是諸佛菩薩化身,都是諸佛菩薩再來,道理在此地。我們說話不是恭維、不是讚歎,如佛經上所說「如語者」,事實是怎麼樣,我們就說什麼樣;我們沒有增加一些,也沒有減少一些,完全照事實來說。再看第二尊︰

  【擢幹舒光主林神。】

  『擢幹』,樹有根、有本、有枝、有幹,然後才有條葉花果,樹才能茂盛。「幹」是講樹的作用,樹的作用很多,佛在經典裡面說得太多了,這裡面最主要的就是陰涼,樹大可以遮陰,意思是庇佑一切眾生,這是在許多意思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意思。所以它能夠『舒光』,這是我們要學習的。前面是教我們布施,接著教我們「擢幹舒光」。擢幹,自己必須要有建樹、自己要有建立,你才能夠庇佑一方;用現在的話來說,你自己有建樹才能服務一方。落實在我們實際生活上,這個企業家、這位商主,他所經營的事業,行業太多了,無論是哪一個行業,決定是以服務社會、服務眾生,這是擢幹舒光的意思。我從事這個行業是福利社會廣大群眾的。譬如經營汽車的製造業,菩薩的企業家,他經營這個事業,他要養很多的員工,這些員工要依他來養家餬口。這是他庇佑的,大樹樹陰底下,在樹陰底下納涼的,是他庇佑的,要靠他生活的。他的產品出來之後推銷給社會,便利於社會大眾的交通,決定是以非常合理的價格出售,出售之後一定服務非常周到,一切是便利社會大眾,不是以自己盈利為主。我們要問,完全是為社會大眾服務,不以盈利為主,他能發財嗎?不學佛的人一定搖頭,他發不了財,他不懂得發財的道理,他也不懂得發財的方法。我們學佛的人會點頭,他會發大財。為什麼?財富是從布施裡頭得來的。他以最合理的利潤,最低廉的價格,完全以服務社會,這是布施。他能夠天天修布施,年年修布施,他後面那個財富源源不斷而來,不可思議。對待員工就跟對待子弟一樣,對待家人一樣,能照顧得無微不至。自己的生活,無論是衣食住行,跟員工完全一樣,打成一片,你說這個人是不是佛菩薩?不是說老闆我要多享受一些,沒有,跟大家完全一樣。這個人我們就肯定他是佛菩薩化身來的,他的福報永遠沒有窮盡,這就是「擢幹舒光」落實在我們現實社會。

  有這麼大的福報,他們已經在做了。沒有這麼大的福報,年輕人,年輕創業,可以起家。你如果要成為大商主、成為大企業家,以工商來利益一切眾生,以工商來慈濟一切眾生,你的創業決定成功。你現在雖然一分錢沒有,白手起家,十年、二十年你就是世界一流的企業家了。你能夠懂得這個道理,現在發心來得及,就怕你不懂。所以佛法裡頭真的有致富之道、發財之道、升官之道,太多太多了,統統都在這部《華嚴經》裡面,應有盡有,真是佛家常講的有求必應。你要懂理論、懂方法,如理如法沒有一樣不相應的,沒有一樣求不到的。你求作佛、求作菩薩都能做得到,世間這一點小小的財富,算什麼?哪有求不到的?懂得理論跟方法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再看第三位︰

  【生芽發曜主林神。】

  前面兩位表法的意思很深很廣。第三位教給我們,從事這個行業,如何從基本上來修學。樹也是從種子發芽,生根發芽,慢慢長成的。世間人所謂「十年樹木」,一棵樹能夠長成材,將來可以用得上,所謂是棟樑之材,一定要十年以上它才能長成。可是你不要忘掉,最初也是從生芽開始,意思就是說明要從小去培養。所以教育,儒家所講的胎教,現在人有幾個人懂得?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好兒女,世間人所謂「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」,你要不懂得教養,這個希望會落空。

  所以第三尊主林神就是要我們著重根本的教育,我們現在講啟蒙的教育,童蒙養正。就好像培養一棵大樹,從小樹苗培養起,天天精心去照顧。小樹苗禁不起風雨,如果不照顧,風雨把它吹歪了,將來它長得斜,幹就斜了,不正了。常常要照顧它,有偏斜一定把它扶正,要做童蒙養正的功夫。最重要的就是懷胎就要注意胎兒,不要認為他還沒出世,他沒出世他已經有心,他那個心跟母親生活,飲食起居都受到感染。換句話說,母親的心情、母親的飲食、母親的動作,對他產生影響。儒家懂得這個道理,佛家懂得這個道理,所以從懷孕那一天起,就要注意培養這個小孩,何況他出世?這樣的父母真有智慧,真正叫慈母,所以這個小孩長成之後,對父母哪有不感恩戴德呢?父母對他的愛護、對他的慈悲、對他的教養,無微不至;父母對他的期望,他將來長大一定不負所望。能滿父母的心,能滿父母之志,這是大孝。

  雖然這段是講現前我們所說的工商這一類的行業,如果把它引申,這社會上任何一個行業統統有關聯。這是人生第一樁大事,我們怎麼能疏忽?如果把這個事情疏忽,這個世界決定會動亂。他雖然有智慧、有技術、有能力,他沒有品德。沒有品德,有聰明智慧,有這些能力,都是為自己營私營利,對於社會大眾疏忽掉了,趨向於功利。人人都爭利,社會怎麼會不亂?人與人間相處,道義沒有了,都是利害,這個社會變成什麼?變成非常可怕的社會。說實在話,完全走向功利,人真的不如畜生,我們現在看社會人確實如此。我們休閒,利用假期的時候到野外去旅遊,我們看到樹上小鳥、看到野獸,常常想到我們不如牠,牠悠閒自在。文明國家這些野獸受到保護,牠們生活真的悠閒自在,我們看了很羨慕。

  我在澳洲,澳洲人對於動物的愛護超過美國。如果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動物在馬路上,開車的人車停下來,一定等那個小動物走開,他才開車過去,他們愛護到這種程度。樹上有個鳥窩,我們現在要在這裡造房子,一定要把這棵樹砍掉,那個鳥窩,人上去看看,鳥窩裡頭有蛋,那麼我們這工程延後。一定等小鳥生出來,長大了,飛走了;差不多要等五、六個月,工程要延後五、六個月,再砍樹蓋房子。我們人的生活比不上鳥、比不上野獸,我們一生過得這麼辛苦,他們過得悠閒自在。所以人與禽獸差別在哪裡?人真的有智慧,懂得人與人的關係,人受過教育。

  現在人可憐,現在人沒受過教育,我說這個話人家要罵我,但是我講的是真話。我在初出家的時候,住在圓山臨濟寺,就遇到幾位大學生。我看到他們那些態度,我很感嘆,「可惜沒受過教育」,這話被他聽去了。回來的時候,四個人來找我,來問我:你是不是說我們沒受過教育?我說:是。他說:我們是台灣大學法學院四年級的學生,你怎麼說我沒受過教育?搞得我要跟他兩個辯論。我辯論,我辯贏了,他辯輸了。那個時候的學生還不錯,還肯認輸,還回過頭來向我請教。現在不行,現在學生不認輸。今天時間到了,這個意思沒有完,明天再跟諸位報告。

#